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奖励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和国际化办学是每一所高校需要顺应的时代趋势。这就要求高校通过国际化办学,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出既拥有传统教育下的本土情怀,又可以在国际化竞争中游刃有余的新型人才。作为一个地方性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努力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迎难而上,练好内功,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从点滴做起,从现实条件出发,寻求适度方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注入国际化元素,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大学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挑战
大学国际化(UniversityInternationalization)也称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研究者至今仍未达成一个明晰统一的定义,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国际化给予阐释。本文认为,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是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多功能中的过程。大学国际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对于什么是“国际化人才”,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1]。智库百科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2]。大学国际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巨大挑战,要求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系和环境等方面都逐步注入国际化元素。国内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体系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形成、学生跨国流动、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参与国际大学联盟等方面。目前,中国大学教学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迟缓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进程。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实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外语交流能力。
二、践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要做法内蒙古科技大学始终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并付诸实践,积极探索现实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国际定位,注重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主要做法有以下5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与国际接轨根据人才培养国际化总体要求,参考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培养方案。新版国际化培养方案在总体设计上遵照了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原则,第一学年不分专业,按照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平台,第三学期开始进行专业授课,第四学期加入金工实习、计算机技能培训和英语强化训练的实训内容,第五学期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志愿划分专业方向;第六、第七和第八学期的课程都是分专业方向授课的,教学内容与就业紧密相关。特别是新版国际化培养方案将四年制本科专业(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总学时压缩在2500学时以内,精简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内学时,增加实践、上机和实验的学时,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培养方案的改革紧密配合并突出特色,理论课讲授形式多样化,以讲座、专题等形式开设。同时,考核方式灵活多样,以讨论、论文、竞赛、调研或考试等形式进行。新版国际化培养方案自2010年以来针对国际学院4个年级6个专业统一进行了切换,实施两年来,受益学生人数超过4000人。通过每学期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的反馈可以看出,新版培养方案得到了学校各个层面的普遍认可,学生反映良好,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
(二)开设双语课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育事业的心脏”,课程的国际化对于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各种优质资源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制定符合学科和专业发展实际的双语教学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奖励机制,深化双语课教学改革,切实鼓励双语课教学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双语课教学中,选用世界一流大学普遍使用的英文原版教材,既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又使学生了解到与课程相关的世界前沿理论和思想。近年来,学校开设了定量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传热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等双语课,学生受益匪浅。
(三)加强外语教学英语课程是反映一所大学开设课程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化教学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能力。为此,不断加强对学生英语培训的力度。为夯实双语课、外语课教学基础,提高学生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应试能力,针对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普遍开设了大学英语四级辅导课程和大学英语六级辅导课程。为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前往国内知名教育机构进行培训,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全新的工作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普遍提升,为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国际化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加大了各专业的实践环节比重,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计算机基础教学引入微软“在线学习、评测与管理平台”(IC3)微软IC3教学平台中的3个教学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共计271个,其中计算机基础模块含85个知识点,常用应用软件关键技术含102个知识点,网络应用与安全含84个知识点。通过该平台3个模块考核的学生将获得美国微软授予的IC3国际认证证书。这种网络在线认证功能,帮助学生获得在全球1500所高校抵免学分的机会,真正实现了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目标。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根据软件工程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借鉴北大青鸟、东软软件实训平台等先进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以软件工程为主线带动4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JAVA技术实训体系、Web前台设计技术实训体系、软件工程和数据库技术实训体系及NET技术实训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了完善的技能培训。
(五)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2011年来学校访问的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的专家学者有120多人次,还邀请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因里希•罗勒博士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国际专家的讲座和交流活动营造了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在环境建设上促进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建设。另外,2011年学校教师出国考察交流以及师资培训达35人次,教师的跨国流动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
三、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展望
(一)实现融合型国际化办学模式融合型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目标是把中方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院校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全面营造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实现融合型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未来规划是:进一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启动骨干教师海外进修培训计划,派遣更多的中方教师去国外合作院校交流,到国外进修、访学、参加国际会议,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增强师资力量;加大双语授课范围,不断增加双语课开设的门数,提高双语课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优化;学校内部搭建中外交流平台,促进科研合作及文化互动;巩固和推进现有合作办学成果,积极争取新的合作办学专业,拓展合作办学新领域。
(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英语教学的改革应着眼于推动学生的跨国流动,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实行分项教学,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以便于在各类考试中游刃有余,轻松应对外方课程和双语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开发新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关键词 技能竞赛;常规教学;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17-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n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CHEN Wei, FAN Ju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mands for talents is higher and hig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ability, especially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competition, whether has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by conven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conventional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从2008年以来,我国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而各省市每年也都要举行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这既是对职业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1]。无论哪一级的技能竞赛,都是检验参赛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常规教学将如何适应技能竞赛的要求,做到有效的衔接?也就是说,如何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的融合?这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各类职业技能的竞赛,以此来检验通过常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了竞赛的要求,是否达到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年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如何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1 转变教师观念
2006年,由于国家教育部停止在各级广播电视大学招收普通专科生,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当时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12月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的决策者向江苏省政府打报告,要求成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转向招收高职专科生,获得了批准,并在国家教育部进行了备案。从此,学校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方面从普通专科教育转型为高职专科教育。
原广播电视大学普通专科的教育,较为重视理论方面的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强调技能型;教学计划的制订注重知识目标,忽视能力目标;课程教学主体是教师。而高职专科教育明确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工艺、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教学计划的制订注重能力、知识和素质,在素质目标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目标;课程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主导是教师。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一定要清楚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为了使教师真正转变观念,从2008开始,学校利用暑假期间邀请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师来学校讲学;每年派遣高职教师参加高职教育的国培、省培。此外,为了吸收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定期组织教师赴国外考察、学习、进修。一部分教师去德国考察、学习,感受德国“双元制”的教学理念;一部分教师去加拿大考察、学习,体验加拿大基于能力教育(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还有部分教师去美国进修专业课程,从具体的课程入手,全方位地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方法。
通过这些举措,全院教师已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观念转到了高职教育的观念上,使学校在不长的时间内达到了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并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促进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机融合的有力保障。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不久,高职教育教务处就制订并试行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试行)》(苏城院〔2009〕164号)文件[2],在制度上,从学生、教师和院系(部)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积极参与、院系部门积极配合。
1)参赛学生的规定和要求。对于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名次的予以奖金奖励,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生技能大赛进行重奖。国家级、省级学生技能大赛是指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或委托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承办的技能大赛,其中设置的奖项为国家级、省级奖。
2)指导教师的规定和要求。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只要参赛学生取得名次,指导教师也予以奖金奖励。指导教师按照指导学生项目中最高项目的奖金标准予以奖励。此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按20课时计算指导课时;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按15课时计算指导课时。
3)学生和指导教师所在系的规定和要求。只要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奖,所在系就获得组织奖,按照参赛学生获奖项目/人次/等级奖金的比例计发。
学校制订的奖励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认真钻研理论,积极动手提高操作技能,从中选拔出学生进行短期的集训,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得教师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认真负责,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操作技能,使选拔出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并在短期的集训中重点指导;使得系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同时,学校为了从根本上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实训课程相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强化实践技能教学
原有的课程体系绝大多数以理论教学体系设计为主,把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放在次要地位,而且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也落后于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而技能大赛的内容恰好涉及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引领着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与技能大赛相融合,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据统计,从2007级开始招收第一届高职学生到2014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3-10],实践性教学比例不断增加,见图1。
2007―2010级执行的是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实践性教学比例逐年增加,但实践教学比例徘徊在50%左右,前两年还没有超过50%。从2011级开始,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重点核心课程必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教学工作和现场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直接获得现场或近似现场工作的实际能力;要求在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在2011―2014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到接近60%,增加幅度大。
从新的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已将技能竞赛的要求和规范逐步融入常规的教学中。
4 人人参加技能竞赛
以往,为了出成绩,选择专业优秀教师和最好的设备资源为参加技能竞赛的少数学生辅导和服务,而大部分不能参加竞赛的学生就无法进一步获得技能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将常规教学的内容与技能竞赛的项目有机地融合,可使更多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受益。
在常规教学中,将往届竞赛中比较典型的竞赛题作为教学内容,可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技能竞赛中。这样,以满足技能竞赛为要求的常规教学,既满足人人享受参赛的愿望和过程,也成为选拔参加技能竞赛学生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保证了选拔参赛选手的广泛性、质量和水平。
此外,将学校的实训中心、校办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作为开放式的实训基地,让每一位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竞赛的操作和体验,使实训基地成为人人参与的技能展示与交流的大舞台。
5 培养与配备“双师型”教师
针对技能竞赛的要求,在常规教学中,教师最为关键。根据技能竞赛的要求,教师既要精通理论教学,更应注重操作技能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是具有过硬专业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要达到技能竞赛要求的“双师型”师资,就应从培养和配备两方面着手,长远以培养为主,近期则以配备为主。
为了适应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融合,每年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从2011年开始,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参加国家级、省级有关的技能竞赛。要在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除了在常规教学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赛外,具有“双师型”的优秀指导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长远考虑,学院应制订实施教师“双师型”达标计划,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掌握行业动态,及时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都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获得了学院的认可。有四位教师具有到国外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的经历,有三位教师参加高职教育教学国培的课程培训,有两位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的经历。许多教师通过考核,拿到了企业相应的岗位资格证。
从近期考虑,可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常年聘请两名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常规教学的兼职教师,还聘请实习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实训、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来的兼职教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正真学到了实战的本领,也为参加技能竞赛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6 按行业或企业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为了能将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更好地融合,必须按行业或企业标准来建设实训基地。由于技能竞赛的竞赛题目均来源于解决行业或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项目或任务为主,因此,在建设实训基地中,场地的设计与设备的购置必须与竞赛场地和设备对接,即对接行业或企业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学校改善实训条件,同时做到与企业生产对接,既满足技能竞赛和常规教学的需要,又为企业培养所需实用型人才。
按行业或企业标准,已经建立起气动实训室、机电控制及PLC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室、工业控制及MPS实训室、CAD/CAM实训室以及数控加工车间[11],为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融合提供了保障。
7 建立趣味设计社团
由于在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五位学生获得了八个奖项,在学院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为了在今后的技能竞赛中更上一层楼,成立与技能竞赛相符的“趣味设计”社团,在新生报到时就进行宣传,从大一的新生中就开始招募学员。在常规教学中,建立与技能竞赛相符的趣味设计社团是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相融合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对常规教学的必要补充,聘请企业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所有报名参加“趣味设计”社团的学生都可以参与企业真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参加“趣味设计”社团的学生都认为,在“趣味设计”社团中才正真体会到了什么是产品设计,什么是项目,什么是细心,什么是乐趣。
8 成绩斐然
为了检验“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对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所具有的作用与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并从技能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为了掌握和提高实际操作本领和操作技能,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在常规教学中贯彻技能竞赛的要求。
不仅如此,为了更加熟练掌握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专业组织的选拔竞赛,选出的学生再参加全院的技能竞赛,再选出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国家级技能竞赛。这样,层层选拔,层层递进,层层竞赛,使所有学生都获得了参加竞赛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从首次参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一人获奖,到第二次“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三人获奖,再到第三次“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五人获奖,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斐然,这都归于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显国,司首婧.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196-197.
[2]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奖励办法(试行)[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9.
[3]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7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7.
[4]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8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8.
[5]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9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09.
[6]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0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0.
[7]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1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1.
[8]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2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2.
[9]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
[10]高职教务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4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Z].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4.
[11]陈为.校企合作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应用[R].南京: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极为迅速。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
我国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适应性强、富于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往往忽视专业分支的差异性,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学生虽然广泛涉猎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对专业纵深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往往感觉自己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能胜任,但具体到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又无所适从,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低。
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顺应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协同式”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2.“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前期培养不分专业,在后期的培养中,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重新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定位。
3.“模块式”模式。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不同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业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情况选择相关模块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深厚的造诣。
4.“校企合作式”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综合运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对人才进行培养,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本文利用卢因的三阶段变革过程模型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解冻—变革—再解冻。
第一阶段:解冻。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相关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现实,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并彻底打破与旧培养模式相关的结构、制度、行为等,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决裂。
第二阶段:变革。首先,学校、学院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领导应指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方向,变革的方向必须是全体教师认同的、能够凝聚人心的愿景。然后,由全体教师在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组织系统、规范系统以及物质设备系统四大类。成员是主持及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全体教师;组织系统是组织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模式或相互联系的框架,包括学校级、学院级和专业级的组织结构;规范系统包括限制或约束成员行为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是成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远景目标和职业道德等;物质设备系统主要指教学设施(如实验室、教具等)、行政工作设施(如会议室、办公用品、宣传工具等)和信息网络设施(校园网、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等)。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法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所在地的企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认知等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内容包括树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立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使全体教师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第三阶段:再冻结。当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这种模式必须被“重新冻结”或固化,即需要利用必要的强化手段使其固定下来,保持变革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使教师有机会尝试和检验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的强化,尽快形成稳定持久的群体行为规范。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解冻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会给参与变革的教师带来一定的损失,使他们反对变革。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熟悉并适应,而变革则带来不确定性,教师很难确切知道变革后将是什么情况,因而使他们感到不安全。而且培养模式的变革会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奖励和分配制度,教师个人的地位也可能受到影响等。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第一阶段,虽然学校、学院以及专业的领导认识到变革势在必行,却忽视了帮助基层教师“解冻”受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影响,并使他们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变革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使这些教师成为了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阻力。
2.变革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
革的方向及模式的设计一般由学校、学院及专业的领导完成,高校的管理者只将基层教师视作变革的接受者,而很少考虑他们的意见。这导致变革的方向认同度较低,变革的执行力差,变革阻力较大。
3.再冻结阶段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成后,忽视了利用强化手段固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变革的稳定,即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了,但与之相关的结构、管理方式、奖惩制度等并没有随之变化。教师即使尝试和检验了新培养模式支持的新态度与行为也没有获得奖励,而继续遵循原有的态度和行为也不会被惩罚,使得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有名无实。
四、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对策为保证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成功,在变革的三个阶段应注意以下方面:
1.解冻阶段。为了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愿意改变现状,实现“解冻”,学校的管理者应让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搜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的工作中,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变革问题,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接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变革的解冻阶段就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尤其是下情上达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及时将有关变革的完整信息传达给基层教师,并将基层教师的立场反映给各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如教师态度调查、各层管理者之间的讨论、非正式的提意见座谈会等,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抵制,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此外,学校的管理者应注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氛围,使相关教师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减少变革的心理障碍,提高变革成功的信心。人才培养方案变革过程中,组织气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方面,支持性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变革的推进。构建有利于变革的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1)教师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在变革过程中,教师对自身工作决定权及参与变革决策的程度;(2)工作结构是指变革目标和变革方案的清晰程度,以及教师针对这些信息的获得和理解的程度;(3)体谅、温暖和支持是指各级管理者对教师的关心及同事间互相关心的程度。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应以人本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对个体成员进行关注,对成员自身的工作给予较高自,提倡员工参与变革决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郑 英 史宏灿 陈轶群 王正兵 龚卫娟 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
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年招生由108万人增加到540万人,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学生毛入学率达22%。我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步伐,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
乐山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一直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培养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不断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环节和教师教育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方案。乐山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紧扣“西部、地方、新建、师范”的基本校情,围绕“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00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各专业制订的教学计划强调本科意识;2004年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学分制试点学校,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制订了平台模块学分制教学计划;2005年又做了进一步完善。在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根本着眼点,突出师范特色和实践环节。经过几年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2006年12月,该校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现改革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方案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2007年教学评估后的整改阶段,该校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再一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这次修订遵循“精选、重练、增选、显用”的原则,适当压缩课堂讲授内容,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重点突出实践环节和教师教育特色。师范文科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60~170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200~2300学时,课堂教学压缩200~300学时,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133(2005年为17),学分比例≥19%(2005年为10%)。师范理科与非师范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65~175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300~2400学时,课堂教学压缩200~300学时,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1≥46(2005年分别为17和19)、学分比例≥126%(2005年分别为9.7%和11%)。教师教育课程学时学分数也由原来的18个必修学分增加到35个必修学分、6个选修学分。其中,增设2个学分的师范技能训练内容和试讲试教环节,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1学期,增至16学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乐山师范学院2007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整体设计了实践课程的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互渗透,构建了“一条主线”(所有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展开)、“两个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七大模块”(课程实验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凸现该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培养优秀的教育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教学实践是师范生从准教师走向正式教师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检验、巩固、提炼、升华的过程。该校在传统的教育实习、见习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新思路、新方法。2007年,该校与乐山教育局合作,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双培计划”,为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双培计划”是指高校选派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并对学生顶岗置换出来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该校于2007年3月开始实施“双培计划”,迄今为止已派出12个专业300多名学生到乐山市178所中小学和新津、雅安等部分乡村中学顶岗支教,并对置换出的200多名农村教师进行了培训。这种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及农村教师知识更新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使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好地提高。这体现在:一是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教育生活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体会到了教师的崇高和伟大,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二是提高了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乡村学校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消化了理论知识,个人技能得到一种持续的、稳定的提高。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通过顶岗认识到了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促使其回校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一课堂实施“平台模块学分制”,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第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2000年升本以来,该校面对教学资源紧缺与推行完全学分制对资源要求较高的矛盾,探索构建了一套切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人才培养方案。
两个平台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分两段安排。前两年为第一平台,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一平台。后两年为第二平台,主要是专业必修、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遵循基础课要“宽而厚”、专业课要“少而精”、选修课要“新而活”的原则,适当压缩总学时、学分,并逐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用二至四年的时间在第一平台学习,以便夯实基础知识;鼓励学生中途创业,以便学习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注重过程管理,对于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个别学生在第一平台予以淘汰;学生一般在两年后进入第二平台学习,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样更有利于与多变的人才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
课程分类模块化组合。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按不同层次、难度、学时和教学进度设若干课程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各类课程中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这种模块划分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时要求,体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专业课的设置,强调“必需、够用”。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然后再选择某个专业方向的分流课程模块或辅修专业课
程模块修读,有利于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侧重或在其他专业领域的横向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试行,“平台模块学分制”实现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比较合理的整合,缓和了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推行学分制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它融合了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德育和养成教育的优势,减少了对现行德育及学生管理体制的冲击,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体现了因材施教。两个平台的学制结构也更加灵活,更具优势,既能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在四年学制内正常毕业,又使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在第一平台延长学制、夯实基础。
第二课堂搭建多机制、多平台的育人新体系,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积极延伸。学校将第二课堂育人纳入到学校培养方案中,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特殊群体。
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乐山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生专业实习见习、社区志愿者服务、假期社会实践等进行统筹规划,将提高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和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按照“项目化、基地化、专业化”原则,坚持“组织活动有项目、指导活动要专业、开展活动有基地”的指导方针,逐步建设了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目前,该校已建立教育实习见习基地、科研实践基地、生产劳动基地、对口扶贫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各类社会实践基地200多个。近三年,仅集中参与校、系两级教育实习小分队的人数就达一万余人次,数百名学生先后参加社区挂职锻炼。
以学生科研为龙头、艺术专长班、校内外科技竞赛为依托,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该校每年投入5万元设立校级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科研。仅2007年就有1449人次申报校级科研课题415项,立项227项,在核心刊物和公开刊物8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