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田忌赛马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定式太强、过于严谨、过于崇拜权威,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就会日渐消退。个人素质就会下降,教学效果就会降低。
怎样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生命充满活力?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我们的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当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让我们的学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做法:
1.把自由还给学生。这里主要讲思维定式上的自由,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如学《称象》一文后,可以问学生: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方法?(有学生说可以让所有官员一起上船称到直线,再分别称官员的重量,不也就称出象的重量了吗?)多么可喜的思维火花!再如学《井底之蛙》一文后,有学生说:我就要做井底之蛙,因为外面的世界水污染严重,还可以逃脱被捕杀的危险。真是“平”中见“奇”,要求全民提高环保意识。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这里达到交融。
2.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如分析《咏柳》一诗,我只提了两个问题:(1)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为什么全诗却没有一个“柳”字?让学生思考,最后辩出结论,是由于作者抓住了柳树独具的特点:绿、软、细、均,从而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2)“咏”字在这里怎样理解?那么作者在诗文中又是怎样赞美、歌颂柳树的呢?通过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得到作者咏柳的真正目的是咏春天。
3.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实践活动――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名学生当解说员转播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选一名学生当齐威王的谋士,给他献上一招,使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照样赢,锻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深刻性。第二个活动是创新活动――第三次赛马:让学生分成两个队,一队代表田忌和孙膑,另一队代表齐威王和他的谋士们,双方吸取前两次比赛的教训,好好研究怎样取胜,然后进行第三次赛马这一活动,这是围绕文章中心“讲策略”来设计的,让孩子们亲自“赛马”,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4.把感悟留给学生。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我们在教学《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时,可以引导学生睹物思人,感到作者言已尽而意无穷,悟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从而提炼了文章的中心。再如有一名老师问学生:春天到了,雪化成了什么?绝大部分学生说化成了水,而却有一名学生说:化成了春天。多么奇特的内心感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激励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培养创新人才。
5.把信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学生是独立的人,有个性、有差异,我们不但要承认差异,还要张扬个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键词:自主学习;预习;学法;课外阅读
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结论的注入式学习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预习,养成习惯
预习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预习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的重、难点,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留在课堂教学中探讨解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课堂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如《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在课前预习中,我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理清课文的条理”,在要求学生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周瑜为什么要用火攻?怎样进行火攻的?”这样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让学生进行预习,讨论上述问题,并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段、篇的训练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既可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提出:“文章是怎样介绍外洞的?”让学生预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有关语句概括出外洞的特点,达到了本段的教学要求。课后预习:应及时提出对下节课或下篇课文的预习要求。总之,在预习要求的设计布置上,教师要做到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指导学法,扶放结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就是通过这些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自己拿着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帮助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理解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即抓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其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是这样做的:在对讲读课文进行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在学生对本段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或帮助学生归纳出学法。然后扶放结合,让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学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课文《田忌赛马》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等。分析第一次比赛的过程和田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概括出学法,在对第二次比赛的理解时,让学生根据学法进行自学,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从扶到放,既摆脱了依赖教案的传统模式,又减轻了学生硬接受知识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自己要学的知识。在阅读课文的学习时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学训练,教师可提出:“你在自学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学会这篇文章的?”此类问题,在学生对自学学法的概括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心。为了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还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或自由发言,培养其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课堂中还应加强双基训练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理解内容上的指导,加强学生进行“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只有在学生的“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以及读写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为更高层次的训练要求打好基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
三、课外阅读,学会自学
充分利用课外读物,如书、报,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归类,给学生提出适宜的学习要求,进行自学,以扩大“自主学习”的训练范围,逐步达到“自主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教法 创新教育 理论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几个方面着手。
1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思考问题时,要求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定势,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
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的特殊作用,有的地方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称象》中的求异思维,《田忌赛马》中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地方则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方法有下述几种:(1)鼓励观察,促进联想。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始发因素,必须高度重视。要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通过观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实现创新;(2)增强直观、展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儿童时代最易幻想、最具想象力,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必须依据儿童的特点,结合课文中的一些神话、童话及科学幻想故事,充分运用幻灯、投影、图片、音像设备、电子计算机等各种教学媒体,进行直观形象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想象的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素材,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3)减少统一,鼓励求异。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字词理解,要以字典为准:提练中心,要以教参为准;回答问题,要以教师的教案为准等。实际上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独立创新的自由,对学生有百害而无利。因此,要允许求异,鼓励质疑;(4)突破定势,实现灵活。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讲授式、问答式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为改变这种状况,可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感悟。
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也称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意愿。只有具有这种意愿,才能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也于向书本、向前人、向教师提出质疑,才能具有创新的冲动,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善思、多疑、好问,喜欢尝试,对识记汉字、阅读课文、背诵古诗等都很有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
运用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很多,广泛分布于字、词、句、段及每篇课文中。小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有创新性,它们从选材、立意到谋篇布局、遗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甚至课文中某个汉字的识记,都很有学问,都有可能诱发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研究和运用这些创新因素,进行创新教育。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因而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使其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的状态之中。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广泛开展情境教学,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创设情境;运用图画、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听听、读读、说说、画画、唱唱、演演中得到增强。
3要注意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产出与投入比率较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和写教学严重脱节。有的教师重读轻写,使学生虽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难以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重写轻读,他们自己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要表达,但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使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2)农村小学仍将应试作教学方向,学生学习被动,“教师”学习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应试的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和考试上兜圈子。
(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只重视对德育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现代意识和思维的渗透、培养。目前,大多农村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写老师,教者则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必须“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准。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试问,当学生真正地融入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中时,发现生活并不是处处如他们所读所写的那般美好,他们将如何适应呢?所以语文教学无必独揽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结合学科的特点,传给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4)由于农村所处的环境,决定了教学条件较差,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教育新理念落到实处很困难。在相互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体现新理念,用新教材理念去设计,但一遇到问题,又回到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上去了。特别是对一些字词句的理解,教师不厌其烦的讲,生怕学生不理解,弄不懂。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思路
第一,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老师赏识鼓励,让学生大胆质疑,并一起探究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在科学领域内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理,而不是只听教师的讲授,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灌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1)营造自主探讨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外界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好奇情绪,就要看,要听,想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阅读、讨论、朗读等方式的自主学习,充分感受课文描写的美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带着问题讲,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学生由接受角色转化为探索者,在老师的引导点拔下,学生充分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主动权和自和自主探讨的空间。
(3)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第二,根据农村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全面调动各种外界力量来协助语文教学。
(1)由于农村教学的各种条件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很难有效实现课程中教学的要求。但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它的优势在于学生的生活天地宽广,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力较强。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发掘当地的自然优势,编写乡土教材。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便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2)农村中大多数学生都有参加生产劳动的经历。可把学生从中学到的有关生产知识与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如让学生编写生产常识小手册,收集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小窍门,苹果的保鲜方法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也许要花费学生和教师许多精力,但它对学生来说,那可是非常实用,又能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我们与其不惜余力让学生去抄背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不如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事物,去写属于农村孩子自己的生活。也许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城里孩子的精彩,但比那更有用。
(3)农村的教学条件虽然较差,但老师们也可以因陋就简,发掘教学资源。比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榕树的庞大,茂盛,我让几名学生把大榕树画到黑板上,达到了在阅读中理解的效果,而在学到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时,我利用学生生活在农村,经常看到各种鸟儿的实际,让他们在《百鸟朝奉》美妙乐曲中画鸟,贴鸟,学鸟叫,学生学得特别有兴趣,然后适时地诱导学生想象画眉鸟在唱什么。没想到,学生的思维那么活跃,有的根据古诗词改编新诗,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歌词,给同学们唱,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4)农村学校没有高级投影仪,没有电脑网络,没有多媒体教室。但在农村,电视机几乎家家都有,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体,让学生去认识和接触外面的世界,达到学校知识的目的。比如,我在上口语交际《当小记者》时,先让学生回家看《焦点访谈》和《现场调查》的电视节目,让他们对记者有个大体的印象。这样教学时,学生对当小记者的兴致很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减少繁琐的机械训练,组织结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性学习之外,鼓励和帮助他们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途径。尝试运用形式如下:
(1)游戏式。如《在操场上》一文的生字,生词教学时,教师事先讲“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分别写在纸条上,游戏时,让学生看着纸条,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识记生字后,教师倡导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活动。此时看着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样子,为什么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用“足”部,而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用部,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表演式。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教师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别饰演齐威王、田忌、孙膑、以及双方上、中、下三个等级的战马。如此的表演,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田忌反败为胜的原因,同时也能将田忌垂头丧气――疑惑――没信心――当然不服气,以及齐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讥讽――目瞪口呆这一神态变化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