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的挑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阶段数字化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出版行业当中,关于数字出版的各种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在社会当中,特别是在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在举办了数字出版博览会之后,我国基本全面进入了数字出版出版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由从纸质阅读转向转向数字化阅读,移动互联时代的带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快更方便。当前阶段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的出版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并进一步引导着出版行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出版业的主流出版方式[1]。
二、现阶段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发展异常迅猛,数字出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技术也不断的进行升级,同时数字出版的形态也越来也丰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受众基础不断扩展,现阶段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数字出版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在数字出版行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大约有500亿人民币,其中期刊收入约有25亿元人民币,电子图书约有36亿、网游收入已经突破了300亿。同时网络广告与在线音乐等数字出版业不断取得突破,逐渐开始发展起来。同时许多出版行业的资深人士都表示在2020年左右,在我国的出版行业当中,数字出版所占到的比重将会突破50%。同时绝大部分的出版物都会将配备相关的网络版本[2]。
(二)使用数字出版物的人群越来越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上网服务的不断升级,特别是4G技术的出现,使得通过手机上网的人群数量不断增长,这就为数字出版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当前阶段群众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在使用手机的人群当中,超过一般的人群都在阅读数字出版物,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绝大部分的人群都在使用数字出版物。
(三)数字出版物正在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当前阶段我国的数字出版物不断涌现出来,各种电子阅读软件都陆续开始上架,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各种出版物的出版都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的[3]。令人振奋的是还有电子书架,把收集的古籍全部数字化,保留原著、原书的形态的风貌。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传输的中外报刊已经有三万多种,报刊的数字化、音像数字化扩大了我国新闻信息文化交流的范围,电子版、数字版等即时快捷按需出版的表现形式,大大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
三、高校学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学报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当前阶段许多软件公司公开发了与期刊采编相关的软件与在线服务平台,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当中,大部分的学报依然还是采用传统的出版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这种现代化的软件所带来的便捷办公方式,这也是造成当前阶段高校学报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这种软件与系统,高校学报的编辑部门能够充分的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并不断打破地域限制,使得投稿、采编、审稿等相关的编辑工作实现网络化办公,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4]。但是在现阶段采用这种在线系统或者软件开展相关学报的编辑工作的高校依然只占有少部分。
此外,高校在数字化出版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数字化出版将是未来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例如,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加入了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的数据库。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并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数据库,自主拥有的学报资源无法实现自行销售与阅读。
(二)高校学报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在数字化出版方面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但是从社会整体角度来说,数字化出版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各种数字化出版物不断出现。整个数字化出版的市场竞争逐渐变得激烈起来,现阶段已经有较多的专业化数字出版平台,开始进行尝试进行数字出版物的竞争。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知网,但是更多的商业化的数据库已经开始进入应用,例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这些数据库与专业化的平台由于在运营的过程当中,采用的是一种完全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其所配备的数字化运行团队与技术相比高校学报而言都更加专业。
四、数字出版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发展策略分析
在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网络社会中的一份子。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学报的工作人员需要着眼于整个网络社会,不能将研究的领域局限在传统出版行业当中自己熟悉的相关业务上。而是需要不断借鉴相关的工作经验,利用已经较为成熟的数字出版技术,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加快高校学报数字化建设的步伐[5]。
(二)自建网站,形成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
通过自建网站形式上网,形成学报编辑部独特的资源优势。目前,学报的学术资源主要是通过CNKI、万方、维普、台湾华艺4个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网,自建网站的很少。面临数字出版的挑战,学报一方面要与这些机构合作;另一面要考虑建设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功能,开展各种服务。如提供期刊的各种信息、期刊内容在线、稿件在线处理等。还可以建立学报在线阅读服务网点,应用Web技术,把学报的内容以数字资源的形式在网络界面提供出来,其后端是按照传统期刊的制作方式制作的,而前端则是按照网页形式制作的,通过点击按钮实现数字阅读和人机对话。
(三)加强内容建设,提升竞争力
不管是在传统出版行业当中,还是在数字出版行业当中,只有内容才是竞争取胜的王道。高校学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一定的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在现代的数字出版阶段的市场竞争力[6]。当前阶段高校学报在加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过程当中,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利用其在热莘矫娴挠攀疲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加强内容建设,不断增强学术水平。现阶段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也要求不断加强其内容建设。
五、结语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报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报在数字出版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高校学报早日实现数字化出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艳. 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报传播能力提升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04:431-435.
[2]景勇,郭雨梅. 数字出版环境中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J]. 编辑学报,2015,02:125-127.
[3]肖洋.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3.
[4]吴志猛. 出版体制改革下高校学报数字出版转型探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05:123-126.
一、对会计准则的重新思考
1.会计假设面临挑战
会计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进行会计活动的基本环境和先决条件。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会计假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越来越难以把握。“网上公司”又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据美国商务部在其名为《新兴的数字经济》的报告中推断,到2002年,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收入金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虚拟经济的出现对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地反映其资产负债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竞争激烈使企业并购成为一大趋势,而企业并购使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2.会计信息披露受到挑战
美国于1973年成立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它独立于任何一个特定利益集团,其行动不受任何一个组织和企业的影响,美国FASB“将充分披露原则”作为会计基本原则之一,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仅仅得到:“满足有关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需要”,对企业具体提到什么信息,信息的用途等未做出详细的规定。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只以财务信息为主,其披露的范围也只限于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交易事项。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在突破上述限制的条件下,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不仅提示财务信息,还应扩大到非财务信息,如风险信息、不确定信息、前瞻性信息、创新金融工具信息、企业管理信息等,以满足不同财务使用者的要求。对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表外项目”,也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
二、电子商务给会计工作提出新要求
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造就了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操作方式,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会计理论离不开会计环境。电子商务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环境,新兴的虚拟企业及网上电子商务活动的普及呼唤能适应新经济需要的新兴会计理论、会计基础、会计原则,如最典型数字产品的会计核算问题已经凸现。在传统商务活动中,产品在会计上作为存货以历史成本原则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进、销、存等都在存货数量、金额上进行核算,并及时地反映到会计报表上。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字产品已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数量和内容可无限制地复制,按实物产品方式反映资产价值的计量已失去现实意义。所以,在具体会计核算上,这些产品无法反映具体存货数量和金额,只有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会计界需要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中对数字产品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加以研究。
2.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及传统会计结算体系的冲击
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传统的餐票、现金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数字货币所代替,传统的结算体系将逐渐消失,交易双方的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成为头等大事。与此相关的商业、会计等法规要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具体包括:交易双方身份认证办法在会计上的确认、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在会计上的确认、电子支付管理办法的出台等。
3.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及会计审计的挑战
电子商务潜在的交易速度和难以驾驭性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安排网址与供货路线及消费活动实际发生的位置之间的联系虚拟化,尤其对于可以实现网上运输的数字化产品的交易,税务部门更是无法对其进行追踪。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其业务范围及公司规模均难以控制,如何在网上征税,如何监管企业在网上避税与逃税是一大难题。与此相联系的网上审计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传统的审计是针对原始的会计资料、凭证、账册等进行核审、审计。在虚拟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审计线索零乱不堪,如何根据网上实时报告进行实时审计是会计面临的新问题。
4.网络经济时代会计报告模式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会计报告模式将更侧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会计报告表现为不受时间限制的实时动态报告模式。
三、对会计管理的再认识
1.会计管理重视战略管理
企业要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计划,这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会计管理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研究会计战略,加强战略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2.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及无形资产管理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的会计人才是会计管理的重心之一。
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对工业产权、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核算与摊销等会计处理成为会计核算的新问题。
3.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及知识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移动阅读;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知识化进程的加快和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我们所处的环境在过去的二十年发生的变化超过了过去两百年的变化,特别是技术发展的驱动。这种变化正逐渐改变传统的学术研究对物理图书馆作为重要信息源满足研究需要的依赖,而走向复杂的有多重选择的网络。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Google等搜索引擎似乎已经代替图书馆成为用户检索的首选。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信息行为的改变,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都要求图书馆随之变化和适应,二十年后的图书馆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图书馆人应当清醒认识到所处的危险处境,需要对图书馆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面临生存意义及价值挑战
说到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对图书馆的挑战,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现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已经不是一个学术理论意义上的讨论。社会信息化对图书馆的挑战真正来临,原来图书馆的主要商家是新华书店,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商家开始从物质基础、设备、技术进入图书馆领域,传统的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由于服务对象、重点不一样,对图书馆的影响不是很大 ,而现在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不一样,可以说是全面进入了图书馆领域,商家开始与图书馆争夺读者(客户)资源,图书馆成为商家的中间桥梁,他们希望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传统图书馆业务为基础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吸引更多的客户。他们不仅开展传统图书馆业务中对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还进行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和组织、信息资源的整合。他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信息利用率,缩短用户的响应时间,便利快捷的信息利用方式节约用户时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设知识网络、知识中心、知识定位、面向信息一体化的管理。 这样的商家有很多,并且有些在全国已经有较大的影响 。
1. 万方数据。它建立有科技信息子系统(学位论文36万篇、会议论文40万篇、成果专利170多万项、科技文献40多个数据库960万条记录、政策法规14000条、中外标准16个数据库20多万条记录、企业公司及产品信息20多万家、经济贸易信息每日更新)、商务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2500种科技类核心期刊、500种社科核心期刊),现在正在建立文献评价及知识定位系统 。
2. 超星数字图书馆。现拥有80万种馆藏,包括中图法22个大类,每天有1000种图书数字化的加工能力,它的软件平台具有、检索、管理、采集、制作等功能,日访问量达2000多万页。
3.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它现在的数字化资源不是最多,但建立了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智能接口、全文检索。现在和北京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他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重点支持的政府的专项基金―创新基金。
4. CNKI数字图书馆。是清华同方建设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级的大规模信息化工程,也是商业化运转模式,客户遍及全球。
他们现在正处在发展时期,相对成本较高,图书馆作为他们重要的客户资源,正是他们吸取营养的时候,对于新事物我们不是排斥,更多是要利用,他们壮大后发展个人用户就不是很难的事情,象超星一样 ,客户是基础,失去客户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作为现在我们这样的大学图书馆由于体制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在学校的地位本身就不高,如果再失去了读者,那么就可以想象我们所处的境地。那么图书馆该怎么办呢?也要借力发挥,利用自己具有读者群、服务本地化的优势来利用信息咨询服务、数据的整合、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读者 。图书馆成为这些新兴信息服务机构的“中介”,图书馆是在被动的接受,那么图书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中介”作用,那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大力推广数字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
随着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3G业务和无线局域网的发展,拥有着大存储容量的智能便携终端的普及,以手机主导的电子终端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移动阅读具有的携带极其方便,随时可以使用的优势,且手机还兼有信息接收与自我传播、信息携带终端、身份确认终端和数据采集终端等功能;同时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阅读还具有较强的私人属性,这种属性能充分满足人们个性化阅读的需求。正好迎合了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很快、年轻、有朝气、闲暇时间分散、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增加了阅读的受众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阅读率。
由于近年各高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阅读面临着阅读用户大幅增长的需求。尽管当前图书馆在移动阅读方面得到了一些长足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一些阻碍移动阅读迅速顺畅的发展。目前有些数字图书馆供应商为保护自身利益,设置的数字资源的文件格式纷繁杂乱,成为用户无法自由阅读电子资源的壁垒;智能移动终端上网流量费用较高,以及移动阅读产生的信息服务费较高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移动阅读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在建立完善数字图书馆的同时,推动移动阅读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高校学子高质量的移动阅读提供必要条件。据此,为使新媒体时代的移动阅读模式得以有效构建和推广,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加强移动阅读资源建设,让移动阅读的发展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移动阅读资源建设要从保证种类和数量上下手,努力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群体提供高品质信息资源。目前高校图书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资源日益丰富,拥有着海量的中外文文本及多媒体形式的图书、期刊、论文、标准期刊、专刊以及科技报告等多种格式、内容和体系的电子资源。下一步图书馆移动阅读资源建设中不能是简单的数字图书馆的移植,应该面对大学生特定需求,针对文献数据信息所含重要信息特征进行深层次加工及整理,使该资源成为具有良好的时效性、较强的针对性、较大的信息量和较高的参考价值的适合于移动阅读的实用信息。
2. 在先进的技术做支撑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完善的图书馆移动阅读系统,确保移动阅读系统具备技术上的扩展性,做到预留空间,稳步推进,才能使数字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建设持续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图书馆方面还要加强与移动阅读服务产业链上的商家合作,例如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和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等等,利用他们在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提供技术支撑,最后达到双赢的结果。移动阅读资源在智能移动终端界面上,应做到设计简洁、一目了然,想大学生读者所想,系统阅读界面使用更加人性化,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能够随意按照个人的喜好来设置个性阅读界面,最大化提高阅读的舒适度。今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还要贴近大学生读者的移动阅读习惯,适时开发出适合大学生移动阅读的资源及应用软件。
三、建立图书馆员的职业操守
高校图书馆员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一切为学生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怀,符合向善的价值旨归;认真履行职业责任,维护职业形象的职业作风体现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品德既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维护了学生求知欲,更是馆员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提,是一种德性的信仰。
德性的职业信仰有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幸福感。一方面使馆员明确了合乎德性要求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也为馆员工作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价值标尺和道德准则,使馆员的行为有所依持。从这个角度讲,拥有职业信仰的馆员因掌握了德性的知识而不再“无知”,因而有助于职业幸福的实现。其次,德性的职业信仰能够推动馆员的道德实践,过合乎德性的生活,使得馆员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和自信。库德沃斯认为,“幸福不是善行的报酬,而是善美的生活过程。”在工作中享受奉献带来的乐趣和精神满足,远远大于现实物质利益所带来的欲望满足和短暂。在积极、认真地工作实践中消解了职业倦怠感,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增强了生命的效度,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因而更加幸福,这不仅利于自身也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推行低碳经济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气候变化挑战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低碳经济”已经在世界各地风气云涌,它已经成为中国科学研究的重点,并要求全社会都参与到低碳经济的活动中来。这给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中国的战略选择只能是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低碳经济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带来的是全新的生态系统。低碳经济必将对中国发展模式、经济结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带来革命性变革,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高校图书馆大力倡导技术创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技术性、知识性投资,以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打造绿色服务和绿色消费,在开展低碳经济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与扶持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这样才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提高服务绩效,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朝着经济实用型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健康发展,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常青.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9,(4).
[2]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软科学,2004.
[3]袁新芳.论数字图书馆的文化建设[J].情报科学,2011,(2).
1.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重藏轻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变度,档案工作者只有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开发信息资源,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转变服务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服务。
2.对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挑战:当前,我们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通量化和网络化,难以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也难以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和供社会共享。因此,变革档案管理手段,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是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3.对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密集型的社会结构将被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结构所取代。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运用档案来传播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档案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要树立新的管理思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长期传统环境下工作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难以将现代化管理引入到档案工作中。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经让档案工作者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等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和工具之一。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档案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才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开放的视角,积极寻求档案工作的生长点,在较高层面上来筹划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其次,要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手段。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计算机,编程或买一份软件,输入微机三部曲。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档案的整理、著录标引、数据输入和为它们服务的分类法、词表等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档案原件是信息资源,是资源就有一个开发过程,计算机管理档案不能只停留在目录检索那种初步的不充分的信息开发阶段,而应更深入地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变被动等待检索利用为主动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这就提高了开发档案的档次。同时,社会的需求与承认也会大大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变得愈来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封闭的现行管理方式为向外的“开放型”管理方式,使档案服务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直接面向经济,面向公众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要积极拓展档案馆藏的新资源。档案资源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是档案资源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档案部门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任务来抓。现行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多以纸质、音像、声像材料为主要载体,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非常少,势必影响到数字档案馆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提供利用,造成信息停滞和利用需求的阻断。因此,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2.要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1)建立“需求—开发—利用”的科学开发机制: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增加传统的编研力度,建立特色数据库,开展定向专题信息服务。其次,信息资源开发应充分分析并满足用户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反映出档案信息由保管向利用的一种高层次转化,这将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必须要处理好“需求”、“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管理重点。当前,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大量开展数字化工作存在风险,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另外,尽早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尽早接轨,为机关单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又能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合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是充分发挥信息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必须。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并无多少经验可循,理论指导又一向滞后于实践,这就使得很多档案部门在信息资源开发时难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出现信息资源开发的“孤岛”现象。
3.要为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
继续教育是全体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要求的手段。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而继续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培训、现场研讨等方式,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内容专一、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成为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能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必须制度化、全员化。所有在职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并要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列入考绩、评审的范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
继续教育必须多元化、规范化。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各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开展档案信息化继续教育的机构,统一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材料及实验环境,制定规范统一的分级、分类考评体系,建立“学考结合”的专业考核制度。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建立多元化的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养体系等措施是适应时展新要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一、面临的挑战
当前,县级广播电台既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同类媒体的竞争。当前,同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县级广播电台除了面临县级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还有市级广播媒体、省级广播媒体和中央广播媒体。在新闻宣传上,中央及省市广播媒体“居高临下”,显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对受众的号召力,县级广播媒体在经济实力、硬件设施上差别很大,处于劣势。而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市场资源的争夺又异常激烈,导致县级广播电台面临的压力剧增。
(二)其他媒体的挤压。一是传统媒体的挤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把广播从主流媒体挤到边缘媒体的位置,广播业受到重大冲击。这个冲击甚至还来自音像、期刊等。不可否认的是,广播在传统媒体中的份额很小。二是新兴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包括互联网、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内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技术、资本、渠道等优势迅速崛起,不断分流原来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表现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有调查发现,我国有三分之二的网民因为上网而减少了对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的关注。传统媒体尤其是已成弱势的广播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小视的。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县级广播电台除面临外部环境的挤压和冲击外,自身也普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从各地实际情况看,县级广播电台创收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普遍存在创收增幅落后于县域经济增幅的问题。这一方面表明了县级电台的市场空间的大小是受县域经济发展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县级电台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亟需发挥。二是创收手段单一。从目前看,县级电台创收的手段还是以广告创收为主,占到电台收入的80%以上。由于面临着其他媒体对广告空间的挤压,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广告市场空间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靠广告“单打独斗”,力量显然不够。近些年,一些县级广播电台尝试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远远不够,创收手段单一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面临的机遇
在看到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县级广播电台的发展也有着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发展给广播开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比如数字多媒体广播,可以在地面高速移动的状态下高质量地接收声音、数据信息。因此,户外活动者,公交、火车、甚至飞机等交通工具使用者都可以使用数字多媒体广播;网上数字广播,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节目,并实现同步交流,这些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参与节目的需求,改变了以往听众只有通过热线电话与电系的方式。
(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广播产生了新的传输方式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技制造出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既是广播的对手,又是广播的盟友,他们不像电视那样具有排他性,而是给广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弥补了广播的不足。广播与新兴媒体实现“融合”,至少能体现三大优势:一是通信技术使广播彰显机动快捷的优势,随着卫星电话、手机等移动无线通讯工具的普及,一部手机电话就可以在无线信号覆盖的任何角落随时发回现场报道。二是手机短信使广播扩大了与听众的互动,听众参与机会的增加,互动性的提高,极大带动了收听率的提高。三是互联网使广播的功能得到延伸,广播与互联网联姻后,广播电台播出的声音版节目就有了文字版和图像版,主持人可以在网上节目预告、征求听众意见、讨论问题甚至聊天。
(三)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市场空间扩大。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提高,为广播拓展了空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日益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媒体的经营收入,“大河有水小河满”,县级广播电台近几年收入的提升是与县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二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有车族”数量猛增。车辆的增加扩大了广播的收听群体,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有人说,现在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广播电台发展的一个“黄金机遇期”。
三、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