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城市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雕塑;生态性;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一、城市雕塑与环境生态的协调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为该文化圈内的个体提供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更高级的阶段以及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在传统的农业与畜牧业之外出现了工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产业。逐渐地,自然原始的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海洋已不再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的主要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盼城市被不断地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他们不屑地抹去古老祖先的痕迹,用事业、荣誉、财富、水泥盒子和铁皮壳子为自己积攒起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人类自己的生存模式。生态雕塑在内容和理念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其艺术形式只是生态美内涵的一种符号隐喻和象征,它的艺术创作往往置于一个特定的整体环境空间,其主旨是为了构建具有生态之美的环境,它的审美评判尺度为是否具有生态美学价值,即生态雕塑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和谐一致,并且能充分传达出强烈的生态理念。也就是说,生态雕塑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对生态环境有利,起码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基于此,具有装饰、美化城市环境作用的城市公共雕塑,从空间功能上说,其带有强烈的环境艺术特征。
二、城市雕塑与城市生态空间的和谐性
公共环境中雕塑设计的生态性追求场所和环境中雕塑与景物之间特定的构成形式,是特定环境中的独特构想与造型,包含了对雕塑设立位置的选择、内容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肌理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建筑造型和雕塑的影响力范围等方面的考虑,雕塑设计在城市的整体布局和雕塑设置点的协调上要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可能,强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本着对新时代所追求的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平衡、科技与情感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城市雕塑设计应面向一个新的生态学时代,以生态平衡、生态和谐、环境设计和生态美学与城市雕塑设计的关系为内容,不断的与建筑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互渗、共融,来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空问,即与周围的建筑、景观、设施等相互协调,彼此共生。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
三、城市雕塑生态性的有机性
人类对自我生存空间及社会物质文化的要求日益完善,追求自然与返璞归真成为时下人消减城市环境的喧杂、拥挤、单调给人心理造成的压抑、紧张与烦躁。城市公共空间当中的雕塑生态化设计无疑担当起这样的角色,城市雕塑设计的生态性在物质上体现出此功能。城市雕塑设计是一个开放、变化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环境艺术,它的生态意义表现为只有在环境空间里,并和其它艺术景观相互映衬、比对、互融和共生,强调雕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除了雕塑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形式以外,还应具有生态效应,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城市雕塑设计的生态性要有一个大的整体观,即总体环境和雕塑的一体化,雕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性。在这里雕塑已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形式问题和自律性问题,作品的优劣更多的是生态文化观念和他律问题,对于雕塑设计的生态化与协调环境关系的来源,于对生态雕塑的实践与当下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思考。以城市雕塑创作这一社会行为在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满足都市人精神情感和物质文化需求。雕塑创作过程中对于形式、内容,技术运用等方面,在进入城市公共环境空间中如何缓解不良环境给人造成的生态失衡,要充分考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街道等环境特色协调一致,使它成为周围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城市环境序列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生态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城市雕塑设计的重要核心,生态公共艺术也必将随着人类的发展成为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当其现代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都将对宏观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客观上的城市人居环境及公共空间的人文环境的品质予以极大的关注和经济与文化上的投入,从而改善和提升都市居民的生存质量和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刘去病,城市雕塑[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做了深入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做了详细阐述。接着笔者又详细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做了观点性的论述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对完善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改良性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概念性分析
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所谓生态城市,指的是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利用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人类聚居的地方具有生态的良性循环。理查德在他的著名作品中曾经提到生态城市的意义,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活力与健康的追求,他认为生态城市也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充满活力与激情,不但节能而且能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聚居地。
二、目前我们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九八五年的城市化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到了二零一零年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七,城市的个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由原来的一百九十个增涨到六百五十五个。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国家的GDP还会继续增涨,预计到二零二零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会超过百分之六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对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对环境来讲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我们国家对于资源的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这就导致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此一来,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目前我们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严重的表面化现象。由于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城市政府过于强调的是生态城市的表面,也就是只改善城市外在的环境,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中,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是盲目仿照,建设出来的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不相符,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城市为了达到生态城市的外在的一些指标,把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停止在景观生态化的层面,只靠对城市的绿化来改变城市的质量,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达到生态城市的良性循环的。其次,对于生态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没有合理的布局。我们国家在产业的结构布局方面比较落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还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一部分产业具有较大的能耗,非常严重的污染,也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这些问题越来越严峻,城市的资源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两者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还有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这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资源的质量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密集度资源,但却有很低的附加值的产业。而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对技术含量严重缺乏的组装产业。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在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中,对GDP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精力都放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上,无法突出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我们国家产业结构低度化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增长还要继续维持的话,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四、对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策略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未来策略展望
首先,要改善人居环境及有关的领域就要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就是城镇,这也是污染较为集中的地方。要想做好建设的规划工作,就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对气象环境进行不断的研究,对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间的关系进行改善,才能使因城乡的建设活动而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使人居环境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加强,除此之外,在技术的集成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都要不断的加强。其次,为了城市人居的环境得到改善要在大力进行绿化的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中,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加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绿地面积进行扩大,使城市绿化水平得以提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对绿化用地的面积进行严格的划分,对绿化的布局进行科学的安排,形成花草结合,点线面相连接的绿化系统。要想城市绿化的建设得到推进,就要对客观的规律进行遵守,根据实际情况对树草进行种植,另外,城市的绿化工作中还要做好节水技术的利用,在进行绿地养护中要减少对水的消耗。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最后,在城市环境的治理方面还要不断的加强力度,对于旧城的建设要加快脚步,尤其是对于人口比较集中,公共设施比较紧缺,交通比较拥护,而环境也比较脏乱的问题上,一定要做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对城区造成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关停或移出城区,对于一些违章建筑要依法清除,对于建筑节能的技术要大力推广,在市民所用的燃料结构方面也要大力改善,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都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关,所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人类在对生物圈中的每一种资源进行利用,并且以此来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要对因人类的活动对每一种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生物圈是有生命的,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资源库,同样,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各种资源的时候,要对大自然有足够的尊重,为了生态的平衡要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大自然才能持续的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宝贵的财富,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坚守它的可持续性,看待问题的眼光要保持可持续性,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更要保持可持续性的战略思想,这样,我们的国家经济与城市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人类与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的共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24.
[3]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2):76-80.
[4]陈易.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 建筑学报, 1997(4):20-21.
[5]荆其敏,张丽安. 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37.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加坡生态城工作组.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年)[Z].2008.4.
[7]邵俊. 中国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反思[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1、张作杰 诸城市规划局 村镇科科长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it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job competency in the new period of city, city leaders must look far ahead from a high plane, adhere to government-led, participation of all people,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ecological optimization, functional principle, do a good job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is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in the actual work process experience, discuss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oping to play a valuable role.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生态城市的概念
近几年来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俨然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生态城市却说法不一。城市建设有许多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等,需要整合和统一。城市规划需要吸纳生态规划等各种规划的成果和内容,而生态规划也必须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强有力的支撑。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本人认为生态城市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高度融合的综合性概念,换言之就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巧妙的运用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理念,并将其作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指导工作,是将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理念落实到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当中的重要举措。
二、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应该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所处的区域特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进行科学的部署和规划,最终后果让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用地面积相适应发展,与此同时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和帮助下最大限度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决策人员,应该具备“德艺双馨”的素质,也就是说能够将城市的软环境与硬环境都列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过程当中,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建设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资金,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尊重。
(二)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而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采用以中心城市辐射向周边城市的布局方式,确保各个城镇是分工明确,层次分明的。在借助中心城市繁荣发展的作用下,最大化的将这种经济发展效应辐射到各个城镇和农村地区,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化的确保整个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尽可能多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
(三)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原则
实施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区域城市内的主导产业是能够最大化的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潮流、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新型生态产业。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前期,规划人员和决策者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当前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实际,寻找到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所在,并运用科学系统性的观点来对存在问题的产业结构进行整改和调整,将生态建设的理念灌输到企业和居民的意识里,加大力度发展好生态产业,最终组建成为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唯有加大力度发展好循环经济产业,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根本矛盾。
三 、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举措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提升人们的生存居住条件,在每一个规划建设人员、城市居民当中都要树立起较强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新时代的背景下生态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确保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建设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关键。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植根在人们心目当中,尤其是要扭转领导决策层重经济建设,忽略生态环境发展的错误观念,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在每个人心目当中树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要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自觉性。要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树立起科学的资源发展观念,经济发展观念和消费观念,要让人们意识到唯有发展好环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鼓励全民参与到构建生态城市的队伍中来。
(二)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宏观调控
要认真的考虑和分析清楚所处城市的区域特征,深入的分析城市的生态特征以及目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城市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宏观系统性的观点调查和研究城市所处区域内的资源利用和具体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对生产力的布局方式和各个城镇之间的分工规模进行科学划分。让城市的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建筑建设与生态建设目标实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最终构建成现代化的生态城市。这就需要各个领域内的专家们不断的进行交流与沟通,根据自己对所在领域的建树和观点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出谋献策,为城市的科学定位和合理的土地利用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完全接受,也不能完全摒弃,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城市所处的区域特征,合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重视生态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方面外,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并适度超前,避免建设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系统都与环境相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自然保护既是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可以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森林、河流、湿地进行建设,要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要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其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
五、小结
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要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杨建森;生态城市的构架理论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5期
关键词:探索、系统规划、园林绿地、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
地域性特色依托于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依靠自然条件建成的绿色空间系统。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做成部分,融合了城市所在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凝聚而成的地域文化,对于强化城市总体形象、塑造鲜明的城市地域性特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绿地也成为衡量现代城市地域特色风貌的主要因素。在空间布局上,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保护城市各组团特色:在分项规划上,作为具备自身特色的园林绿地,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进而演化成城市的地域性标志。此外,园林绿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节约型园林,有利于改变当前资源浪费和地域景观丧失的建设模式。合理利用当地河流、山川、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景观,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是塑造地域性特色最为经济的手段。
利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在于首先对城市的地域特色进行梳理,挖掘、提炼地域特色构成要素,并有效利用这些地域元素,将地域特征融入到园林绿地中,进而转化为地域特色在物质空间的体现,运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手段保育与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
一、尊重自然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常是在复杂和微妙的特定地域环境中进行,每个场所的特殊自然条刊也是最可贵的设计源泉。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足塑造地域性特色的基本前提,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只有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保护、利用自然然景观资源,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将各类绿地、农田、森林、湿地、山体等生态基质进行保护井加以有序规划,
才能保障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并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人居环境。
(一)顺应气候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根据城市的上导风向,系统分析城市功能和生态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合理的生态廊道体系,将城市生态腹地的凉爽、洁净空气,引入城市内部,有效地缓解城市内部的热岛效应,同时,强化城市道路及滨水等带状绿地,建立通风渠道,促进城市与腹地的物质、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完善,更有益于城市中人和动植物的生存。此外,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巾,必须充分重视绿地分布的均匀度,通过构建合理的绿地系统,使各类绿地均匀分布,提高绿地覆盖率,缓解热岛效应。研究表明,当一个区域绿化覆篇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减弱;绿化覆盖率大于50%时,热岛的缓解现象极其明显。同时分析结果显示,规模大于3hm2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其内部的热辐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
(二)尊重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与水体特征形成一个城市的骨架,它在城市布局上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平原城市、山地城市与高原城市等在园林绿地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因地形地貌的巨大差异而存在明显不同。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唯有顺应地域山水骨架,并加以合理利用,将景观融入环境之中,才能充分体现自然山水神韵,形成特有的地域风貌。通过“绿脉”及“绿色网络”的合理布局以及桥梁、道路涵洞的生态设计,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
(三)运用乡土植物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植物树种规划要选择适应地域的自然条件的乡土植物为基调树种,反映地域特征,增强地域场所感,同时发挥最人的生态效益。在具体的植物配置中要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地域气候特点,不同的立地条件以及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和造景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合理选用乡土植物,可以适应当地环境达到最佳景观效果,同时更有利于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二、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经过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
的结果。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质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同样的文化发展脉络,是
被社会群体公认的具有共同价值的文化,其特征表现为文化形态的稳固性和文化认同的一致
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通过研究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从中挖掘其
人文属性,将其融入设计之中,使城市绿地空间具有地域文化内涵,富有独特的魅力。
(一)保护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使城市的地域文化价值得到不断升华,要使城市富有更鲜明的地域特色,就要
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好这昨文化遗产,使其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姿。
(二)传承历史文化
在城市地域性特色营造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伦理观念”,充分发掘、保护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凭借现代文化词汇,传承文化、建设城市,实现文化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城市人工环境
城市形态是一个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形成的概括描述,反映着城市的整体特色。不
同的城市形态与布局,深刻影响着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城市结构和交通路网。城市绿地系
统规划要从城市基本形态与结构布局出发,进一步深化绿地空间特色。
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规划,绿地的面积、位
置都牵涉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与社会经济要素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
构应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与经济产业分布发展方向,使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将绿地
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纳入城市规划体系;规划特色生产绿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
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立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有效缓解城市无限扩张问题。规
划要实现城市绿地合理的面积比例与分布状态,达到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平衡、可持
续发展。
综上,城市特色犹如城市的生命,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才具有优势和竞争力,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景观环境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失去特色等同于失去发展的根基。城市的多样性虽然不一定是地域性的,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一定是多样、富于个性的。在塑造与保育城市地域性特色方面,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及设计都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如水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文艺复兴之乡佛罗伦萨等等,这些城市之所以往当今世界有着较为突山的位置,很大一个原因是城市具备的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对自然的尊重及地域文化的传承。随着物质文明的逐步高升,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所居住城市的品味与特色有了较高要求,追求个性、找同家同门属感成为新的迫切需求。塑造城市特色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