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营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电影是21世纪时代潮流下的产物,作为新鲜产物暂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微型的电影,适合播放于各种新媒体平台,能够丰富人们在休闲时刻的生活。微电影与电影相同都具有完整的策划、制作体系,故事情节紧凑完整。故事内容包含广阔,主要包括的形式有幽默搞怪、教育公益、商业推广等等。微电影营销就是以微电影作为载体,将企业对于品牌形象确立的需求融入进微电影的剧情当中,依靠电影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使观众愿意自发的去进行宣传。微时代代表的是一种微小的含义他还代表着传播业在向着快和短的方向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简单明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迅速。微时代是以微博作为时代开启的标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的客户使用量以及微博的在线率和在线时长都超过了其他交流平台。在传统的广告营销当中,企业如果想要品牌的信息,所选择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将产品信息或者是广告词直接地表达出来,用非常生硬的方式来传递信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生硬简单的营销方式反而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甚至是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使宣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这种营销是单方面的,他不能够及时的听到客户的反馈,以至于商家不能够及时地对自己的营销策略以及商品形式作出调整,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企业产品的营销,产生负面效应。而微电影模式则不同,能快速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目光。使消费者自愿宣传,无形中就扩大了企业商品的影响力,降低了宣传所需的成本。
2.微电影营销广告学理论
企业营销理论一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目前的主流理论就是3C理论,其营销理论还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营销的核心来对产品进行设计,企业的营销模式和企业理念是企业营销永恒不变的主体。微电影营销是对3C理论最为准确的应用。微时代的主流使用对象是青年,青年喜欢追星,对明星会有一定的喜好和评判,对于娱乐信息以及新鲜事物会更容易接受。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在网络当中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希望在网络中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以上就是现代主流人群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营销广告学理论[3]的基础。所以企业将营销的媒介放到了各个明星的身上,以明星作为代言,配以生动有趣的广告,就能够在人群中得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并且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通过调查显示,现在的微电影大多选用的是具有知名度并且名誉度较高的演员,因为除去剧本,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这对于电影成本以及宣传的效果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3C理论在广告内容和营销的手段上也与传统的理论不同,现代的理论更倾向于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使信息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兴趣,进而被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微电影能够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且未来的发展形势也看好的原因。
3.微电影广告营销的未来趋势
当今社会是商品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广告宣传模式已经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他仅仅是为了推广商品而存在,并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共鸣。现代广告逐渐的摒弃了这种单一的宣传模式,在广告宣传当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容易被人接受。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企业产品进行广告的宣传,微电影广告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更好地与文化消费相结合,推动广告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未来微电影的广告营销将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由于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大众对相似的宣传手法已经没有了驻足的兴趣,所以就需要增加吸引人眼球的内容,既达到推广的目的也能够缓解现代人因忙碌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通过广告的方式来将自己产品的优点进行推广,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所以未来广告将是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手段。微电影营销广告将更加的具有观赏性。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微电影的广告营销还是处于一种不完善的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微电影广告题材重复的现象极为严重。未来的微电影广告将更加注重创作的想法,需要融入更多的元素发散思维、敏锐观察、打破常规、巧妙地与生活相结合,从而赋予广告以全新的生命。彰显出微电影广告设计的独特理念以及时代气息。
结语
一、中小广告公司利基营销的现实意义
1、利基的含义
“利基”一词是英文“Niche”的音译,源于法语,有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的意思,后来被引来形容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教程》中这样界定“利基”:利基更窄的集中在细分市场内部的亚群体上,这是一个小的市场并且它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该群体可能获得一些利益的组合”。
2、利基营销的基本内涵
利基营销(Niche-marketing),也称为“缝隙营销”、“补缺营销”,甚至称为“特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在市场上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而受其攻击,而是根据营销者自身所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经营来开发被其他企业忽视的某些细分市场的亚群体作为专门的服务对象,最大限度地获取可能收益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例如,上海分众广告公司专业策划楼宇电视广告,虽然在整个广告市场份额较小,但是公司却凭借专一的项目服务,占据了全国主要城市的98%的楼宇电视广告,获利颇丰。
3、利基市场的特征
一个理想的利基市场,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足够大,即该市场要能满足一个企业生存所需的规模和购买力,使企业获利。
(2)可以开拓的市场空间足够小,小到足以让大的竞争对手对此市场不屑一顾。
(3)市场增长潜力较大,发展空间巨大,并且在短期内不会衰退。
(4)企业有充足的能力和资源与市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相匹配。
(5)企业能够建立牢固的用户信誉,培育良好的顾客忠诚度,对抗竞争者的攻击。
4、中小广告公司利基营销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小型广告公司来说,利基营销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加深专业化程度,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中小广告公司,没有强大的资金基础,没有过多的关系资源优势,只能靠自身现有的资源发展自己。利基营销可以使广告公司业务细分化,有助于其打造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其专业核心能力,切实促进中小广告公司的发展。
明确发展方向,加速市场反应速度。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并配有灵活的机制与市场相对应,中小广告公司在利基市场中,更能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抓住市场机会。通过利基市场,中小广告公司可以集中一切优势资源进入最有效的目标市场,并尽可能的取得成功。
提高顾客忠诚度,加大合作力度。广告应该是质量的竞争,而不是规模的竞争。专业化的服务,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顾客在窄众市场中很难找到其他的替代服务,进而加大顾客的转移成本,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满足其现有规模,中小广告公司亦是如此。利基营销就是使其借助于更专业、更细微的服务赢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以差异化的服务占领细分市场,为今后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中小广告公司的市场现状
1、我国广告公司整体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广告业以近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成长,中国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2006版《中国广告年鉴》数据显示,中国广告业在世界的排名已进入第五位(具体数字见下图表)。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
WTO扩大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空间,为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学习世界先进的策划创新理念提供了机会。但是,随着广告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广告集团加快了在华扩张的步伐,投资规模日渐加大,关联性投资增多,投资的系统性增强,对控制权的要求更加强烈,大规模的并购使其活动范围由京沪等核心城市逐步向二、三级城市渗透。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中国本土的广告公司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的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经营额仅占我国广告公司营业额总数的0.4%,形势不容乐观。
2、我国中小广告公司的现状
我国的广告业虽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广告产业的整体集中度较低,缺乏大型的广告公司。中小型广告公司向创意产业方向发展,同时,广告公司进入门槛的逐步降低,市场持续放量,2007年中小广告公司的数量将会突破10万家,占我国广告企业的90%强。这就是说,在我国目前特殊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文化环境下,少数大规模的广告公司和多数中小广告公司共生,门类林立,层次丰富。
中小广告公司的规模较小,工作人员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此外,其在人员配置方面具有局限性,公关、创意、设计、管理等工作人员不一定齐全,专业设计人才短缺。由于中小广告公司没有较大的名气,缺少大客户,市面上他们主打的产品不多见,虽然也有机会参加大公司的广告会,但是一般都为二手、三手。在我国,中小广告公司普遍盈利能力不足,资金匮乏。面对国内外大型广告公司的挤压,中小广告公司发展态势不佳。三、中小广告公司利基营销策略
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过: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当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卓越与否的标准,中国的市场很大,足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生存的空间。为此,中小广告公司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采用有效的市场战略谋求自身的发展。
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波特曾说过:“最好的战场是那些竞争对手尚未充分准备、尚未适应、竞争力较弱的细分市场。”这里所谓的“弱”,就是指竞争者在满足某一领域的消费需求时,实际满足程度与顾客最高满意度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为其他竞争者提供了取而代之的市场机会。
利基营销正是着眼于在已有或成熟的市场之外寻找缝隙、遗漏或稀缺的细小或专业市场空间,有效的减轻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抵御强大竞争对手的打压,更容易把握市场的主动权,所以利基营销多被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战略或发展模式。
广州“千里马”广告公司稳跑影视业主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千里马广告公司14年前只是一家拥有几十人的小型广告公司,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成为在影视广告领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领军企业。例如“步步高无绳电话”、“兴业银行”等多个广告作品影响较大。2006年,千里马公司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再次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对公司的业务做了必要的调整:专营利基市场,突出主体业务。调整后影视广告占总体业务的80%左右,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收益,使公司跃居成为广州广告公司的前三名之列。
千里马公司专注于影视广告这一利基市场,避开与多家大型广告公司及4A公司在全案服务上直接的恶性竞争,发展壮大。其成功说明,在我国广告业格局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广告公司向越来越精细的方向发展。在整合之路无法打通之时,中小广告公司应向更精确更集约的方向发展,利用其核心的利基市场使企业发展壮大。
为此,可以看出中小型广告公司要从缝隙中逆势而起,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小中求专,在专中求精,采取利基营销战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寻找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点和盈利切入角度,精耕细作,通过做小来做强。
采用利基营销,首先中小广告公司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市场思维模式,摒弃盲目的跟风及追赶。利基营销的思维方式是:(1)“你做什么,我不做,我做的事情,你不能做”(2)“你这样做,我就那样做;你一旦照我的样子去做,我就再创造出新的样子,使你无法模仿”。由此可见,利基营销强调差异化,强调对所选领域的持续占领。
其次,中小广告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切实的找准利基市场。中小广告公司可以开拓的利基市场主要包括自然利基市场、互补利基市场、潜在利基市场、本土化利基市场四种类型,应针对不同的市场,对症下药。
1、自然利基市场。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很多大企业采用单一产品大批量生产,这自然会为中小企业留下很多大企业难以涉足的“狭缝地带”,这些“狭缝地带”即为自然利基市场。在我国的广告界,较大型的公司主要是负责全案,侧重于企业的整合营销,并且占有相当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此,对于市场机会众多的广告业,“狭缝地带”还是可以挖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广告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中小广告公司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精耕细作,在大型广告公司忽略的空白地带形成自身特色,树立核心地位。
2、互补利基市场。对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互联网等等的繁杂的广告种类,即使是世界顶级的广告公司也很难全面的、专业的覆盖。大型广告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和财力资本,实行部分项目外包,与专业于策划某一方面的中小广告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就形成了合作利基市场。例如北京博凡世纪广告公司通过与电通合作,协助其策划LG手机的网络推广,逐步发展壮大,最终跻身于北京咨询策划公司前50位。自2005年6月以来,广告公司的整合就一直进行,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战略结盟,户外广告公司的区域结盟,本土广告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等等,中小广告公司应根据掌握的资源优势,谋求与大型广告公司的长期合作,或者中小型广告公司之间形成利基体的联盟,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互补战略联盟。
3、潜在利基市场。据ZenithOptimedia(实力传播)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互联网以7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两年后,到2006年,互联网广告支出已基本与广播广告相持平。到2009年,互联网将跃居成为我国第三大媒体,其广告支出的数额将大于杂志、户外和广播广告支出的总和。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需要新的利基主体的出现。此外,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广告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度的特点,更具有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互联网在资源整合方面可以进行的极为迅捷和灵活,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广告公司资金匮乏的难题。北京华扬联众广告公司是我国互联网最大的购买实体,作为最重要的互联网媒体营销力量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广告的新锐,但是其服务却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手机媒体以及数字地面移动电视等新形式媒体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广告业不可多得的亮点。为此,充分的发掘新兴资源,成为中小广告公司市场拓展的首要议题。
4、本土化利基市场。这里所指的本土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全球经验本土化、本土经验系统化、本土格局新型化。日本著名广告学家值田正野曾经说过:“广告业务是语言的业务,把本国的语言文化带入另一个语言不同的国家,不见得就能成功。”仔细的分析现今我国广告市场,跨国广告集团的服务并非无懈可击,国际广告公司的服务尚未到位,广告创意尚未适应我国本土化市场,本土客户支付了昂贵费用,却未得到更大的价值。当之种种,是由于本土文化植入成为跨国广告公司的首要障碍。另外,城市内部的小广告主则主打区域性的“窄众群体”,跨国公司暂时还不能充分满足这部分的市场需求。例如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全案制作的361度,广告投放以后,一年的销售额从7亿激增到15亿。实例证明:本土广告公司的水平和运作方法更适应国内市场。中小广告公司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本国语言、风土、文化、习惯等优势,使策划、服务、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市场,巩固自身的本土市场地位。四、小结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广告行业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中小广告公司更是如此。面对我国迅速成长的广告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小广告公司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冲击时,应保持头脑冷静,谋求发展。追求规模效益和专业化分工将成为新一轮中小广告公司变革的主旋律。要做到专而精,需专注于专业化,不盲目搞多元化,在小中做强,在小中做大。但是与此同时,企业要保持全球化视野,落地不等于限于本地。
摘要: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公司不断涌入,对于我国广告公司这个处于成长期的新兴行业,尤其是中小广告公司来说,影响深远。我国广告业的利润空间巨大,跨国广告公司与本土广告公司的竞争已经由以前的粗放型、简单角逐转为战略性、更加精细的竞争。面对跨国公司的不断挤压,我国本土中小广告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此,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特点的市场营销战略对于中小广告公司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小广告公司的特点,提出市场利基营销,并根据四种不同的利基市场,制定相应的利基营销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俞利军译.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64―271.
[2][美]巴巴拉·芬得力·申克,林达·英格利希.小企业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12.
[3][美]卡普.广告革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24.
关键词:消费心理 说服性 消费理念 广告策略
消费者消费心理
一般认为广告活动以传递信息为主,是消费者获知商家情况、了解产品性能的有效途径,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心理活动规律通常也包括对商品的认知、注意、联想、记忆等。但是,如何有效的借助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促进销售,是需要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的。有学者认为,广告受众(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加工包含两层心理:一是认知,包括选择、加工与储存信息的过程;二是衡量,包括增加与使用已储存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两层意义从某种程度来讲正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认知主动性与主观性的充分反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感性或情感上的自我感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属于非事实认知。以往的消费者倾向于认同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影响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各种决定,事实上,科学家们发现,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候依据的往往是主观认知。汤志耘(2007)认为,消费者购物时感性因素总是凌驾于理性因素之上,关于这一点消费者自己是意识不到的,而且他自身也很不情愿承认,所以,她认为人们倾向于购买名牌产品就是典型的感性消费心理,“品牌价值存在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偏见”。
在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认牌购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以感性杠杆作为衡量消费行为是否合理、商品是否具有吸引力的主要标谁。姬晓惠(2007)认为,消费者的心理图式变化是一个累积过程,不是像行为主义所说的简单取代。在消费者的商品网络认知建构过程中,原有的潜藏的认知观念以及他们认为的重要事实会与接受到的各种广告之间不断地发生作用并相互影响。因此,从广告策划与营销的角度来看,就要将焦点聚集于消费者的主观消费认知以及顾客心理图式中的商品网络认知系统,以此来影响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认知心理,进而形成购买意向,做出购买决定。所以,广告的设计发展不能偏离以人为本的轨道,要充分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把其放在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广告营销的理想目标。
广告的说服性
广告,实质上是一种说服。广告的说服就是在宣传商品的过程中引导和促使消费者的态度向着说服者的方向转变,从而产生对商品的积极态度,最终达到说服受众去购买广告宣传的商标产品或劳务的目的,而说服的心理实质就是促成消费者的态度向着说服者的预想方向改变。卡特赖特对诸多的推销经验、劝服方法以及认购者的心态作了系统的归纳分析,提出了有效说服的四项原则:信息需进入受众的感官;信息须转化为受众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受众被说服后感到为实现其某一目标需采取行动;告诉受众采取行动的简便途径以及行动的紧迫性。
商业广告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能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注意。“如果你的广告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那么推销商品的任务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只有引起受众对广告作品的注意,然后才能使消费者对商品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好奇,从而造成良好印象,最终引起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强调产品品质是必要的,但从美学的观点来讲,容易使受众产生厌烦。这样一来,如何将产品与本企业、本土特有的文化内涵相联系,使产品体现更多独具一格的象征意义,然后用新的宣传策略或新的广告风格取代老套的宣传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在众多的创新尝试中,比较受大众所欢迎的方式是“后现代广告”。这种宣传方式将电影中常用的技巧,如真实性告白、特定的故事叙述、无痕式植入广告等运用到产品广告的制作之中,利用类似与受众互动等方式,实现原有的宣传目的。
广告策略与消费理念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通常把市场作为企业的起点和终点,强调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把广告宣传作为组织销售的重要策略。广告策略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广告销售目标,根据市场情况对广告内容、广告方式、广告媒体等进行分析运筹而形成的具体方案和方法。因此,广告策略要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增强广告的情感渲染力、创意表现力和购买诱导力。
(一)情感策略与消费理念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容易让人们感到茫然与困惑,产生急躁或压抑心理,导致人们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大大下降。广告人文关怀以大众熟知的广告形式,为浮躁的人们注射了一味镇定剂,让他们重新思考和审视物与人的关系,从而间接体现了产品、企业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怀和体贴。“商业广告已经从纯粹产品性能的介绍变成了包含人文关怀、培育消费理念的艺术平台。以人为本,对人的心理生存状态的哲学提示和关心,对淳朴自然生活和艺术审美的向往和追求,对人生积极进取精神的鼓励和倡导是现代成功商业广告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广告内容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不断增强,使得广告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亲近感,进而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同感,最终产生消费行为。
广告借助“文化力”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者更乐意接受情感广告。在广告世界里,“一个承诺就是一生的朋友”,“一条领带就是男人的世界”;“年轻没有失败”,“生活原来可以更美”。 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广告人乔格斯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成功的全球品牌,都包含着一种人类的基本情感。“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就是在倡导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喝天然果汁达到健康的目的;麦氏咖啡“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眯起眼睛吃亲亲果冻”一下子让人忽然间感觉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别让它溜走,柯达留下每一刻”动人的画面总是能让文艺青年感动。
“南方黑芝麻糊”曾有一段温馨怀旧的电视营销广告,其故事性的表达、情感诉求性的创意,让人们从卖芝麻糊的母女身上领略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缕温暖”让观众倍感温馨,家喻户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不仅道出了钻石的珍贵,也从一个微妙的角度把爱情的价值提升到无限的高度,使人们一提到爱情就联想到了钻石,以钻石见证爱情也成了很多情侣的不二选择,为戴比尔斯钻石品牌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市场;现代时尚强调健康观念,洗衣粉广告“天然无刺激”、“洗护二合一”的新理念,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赞赏,人们在接受人文关怀和健康观念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该产品;“大宝”曾获得护肤品牌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受欢迎度三项第一,或许就是因为“普通生活场景中,身边工薪阶层的人们那朴实地讲述”为它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大宝天天见”。
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有时也能成为唤起人们情感认同的切入点进而引发购买行为。“海尔,中国造”本能的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联通公司的大红中国结形象总是能让人想到春节的喜庆。另外,从三家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所做的宣传广告:“有朋远方来,喜乘三菱牌”、“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可以看出,广告的创作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了深入的研究,宣传广告的播出不仅赢得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使潜在消费者对其产生一种亲切感,表现了广告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二)创意策略与消费理念
正如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说:要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又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非要有很好的点子不可。有学者认为:一段卓越的创意广告,除了要准确、贴切、生动、巧妙地传递商品的信息与展现产品的独到之处,还要深入理解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融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要紧贴时代气息,把握特定阶段社会情感的动向。武松途经景阳岗,“三碗不过岗”几个大字广告顿时让他充满悬念,等客人打听了解后明白了实际上是店家在夸耀自家的酒好:“吃多便醉”,于是许多人偏不信,非要验证一番,武松也不例外,于是也就有了后来著名的醉打大虫;法国CD旗下有款著名的香水 “POISION”,它的中文译名为“百爱神”。如果按照英文原意应该翻译成“毒药”,相对于“百爱神”这一译名,“毒药”明显缺少了与美轮美奂的香水相匹配的意味,即使东西一样,给人的感觉却相差千万里。“POISION”和“百爱神”这一独特的构思却让众多人好奇不已,这款香水就此流行全球;而最令著名广告设计大师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得意的杰作:“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一个穿着哈撒威衬衫、留小胡子、戴黑眼罩的绅士派男人—夺人耳目、引发探奇。正如奥格威本人所说的那样,“要让大众感到新奇,看到你的广告就想问‘这是怎么回事?’”。
广告创意无处不在,尤其在表达现代商品的科技含量时能让消费者做到通俗易懂,心领神会。有一个表达SONY音响优良品质的广告是这样呈现的:有一户人家正在用SONY音响播放音乐,居然吸引了周边森林的鹿、老虎和隔壁的人撞破他家的墙壁,想要来聆听美妙音质的有趣场面;戴尔电脑用蜗牛和恐龙化石形象地演绎出计算机的超强运行性能;人们在谈论骆驼时可能会联想到耗能低,而豹子则代表着速度,奥迪轿车则将这两种动物完美的结合在其广告宣传中,用以表达本品牌的轿车可以实现高速度的同时兼顾低耗能;路霸在宣传旗下的车非常省油时,用一个打火机直观明了地表现了跑完2公里需要的油量;同样,高露洁牙膏则通过去渍对比试验,让受众简单直观的了解其产品的作用。
广告创意追求的是广告实效,扩大影响力,促进消费。要实现这个目标,广告创意首先应该从产品层面入手,克服空洞无力、泛泛而谈。20世纪40年代,著名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接到为一种巧克力豆设计广告的业务,他在试吃了很多这种巧克力豆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巧克力豆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层包裹的糖衣遇热不易融化,区别于很多同类产品,于是瑞夫斯根据产品这一特性创意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经典广告;广告“科学派”鼻祖霍普金斯为喜立滋啤酒(Schlitz)创意的广告也很出名。只要到过啤酒厂看到过啤酒生产的人都知道,啤酒瓶在罐装前都必须经过蒸汽消毒这个程序,然而,事实虽然普遍,但是在广告中却从来没有人提到过,于是霍普金斯便把握住消费者“消费健康”的潜在心理,为喜立滋创造了一条广告语:“喜立滋啤酒是经过蒸汽消毒的”。这个新创意广告一经播出,喜立滋啤酒销量便出现剧增,由原来的世界第五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从其中可以看出,霍普金斯探析到的是消费者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三)比附策略与消费理念
现代社会,任何商品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并获得好的销量,都离不开广告的制作与投放,“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比附是一种策略,是商家或企业通过一定的方法与同行业中的著名品牌建立某种关联,以达到攀附名牌、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目的。
1999年蒙牛乳业初创时,在中国乳业的排名为第1116名。“没有奶源,没有工厂,没有市场”,根本无法与行业老大伊利集团相提并论。但是,蒙牛巧妙地利用了比附伊利的策略,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想法子与伊利联系在一起,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 “做内蒙古第二牛奶品牌”的广告。同时它还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全国第一、 牛奶增速全国第一的状况,提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议。蒙牛宣传册上也闪耀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蒙牛借伊利集团品牌的知名度,将自己的品牌打了出去。
一般认为,比附定位是企业为提高知名度而采取的一种抽象策略,它需要准确把握受众的某种潜在心理(认同卓越、信任真诚、赞同奋斗等),整合不同的传播工具向消费者特定的心理进行具象化的演绎,以谋求“定点轰炸”的宣传效果。美国DDB公司为艾维斯(Avis)汽车租赁公司创作的“老二宣言”便是运用比附策略取得成功的经典。艾维斯汽车公司从1952年成立至1962年一直亏损,而同行业中最厉害的竞争对手,Hertz(赫兹)租车公司,瓜分了全部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经过漫长的周密调查和反复研究,DDB为艾维斯提炼出了全新的口号:“我们是老二,但我们更努力”。众多消费者被艾维斯新的宣传口号所吸引,艾维斯口号中所蕴含的的“诚恳与自谦”的精神也获得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加之企业管理层及时统一了全体员工的意识和行动,接下来的竞争中,每个人工作都更加努力,市场份额很快就上升了28个百分点。蒋艳菊等(1999)认为,艾维斯公司“甘居第二”,给社会大众以一种诚实可信的印象,容易引起顾客潜在的积极情绪效应;而有目的地强化与第一的关系,则有利于暗示消费者自觉地产生比附联想;另外,定位第二又不甘心第二,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非常适合“美国梦”的精神,容易引起美国人帮其一把的热情。
(四)品牌策略与消费理念
进入感性消费时代以来,非品牌商品的销售日渐困难,于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构建和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但成功品牌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品牌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的产品商标,是一个集合性概念。与实体资产相比,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这一概念更多地是通过消费者的意识所反映的,以间接的方式,如商标、广告语等为消费者所认同。品牌策略就是要求企业在市场上创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以吸引消费者。因此,企业的广告策划与营销都应以树立品牌形象为核心。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广告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去树立并维持品牌的良好形象”,而且要从全局性的高度认识到“每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
国内学者应青蓝(2004)曾有一段对品牌价值消费心理的经典分析,“消费者不愿意付出大的成本来获取产品品质的信息,而宁愿通过一些简单的途径得到相关信息(如品牌),以此作为对商品评价的基础。……他们也希望尽量多地获得这些信息,但希望能采取一种既可以信赖,又不是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太多时间的方式。品牌正是通过它所包含的内在信息以暗示的方式让消费者产生对产品本身的心理安全感”。从这一个角度而言,消费者倾向于某一种品牌实际上是对该品牌所蕴涵的企业文化的喜好和信任。另外,人们在消费某一品牌的同时大多是希望通过这一品牌寻找自身价值观的认同,体现自己的文化品味。可能你会觉得肯德基的味道并不怎么样,而且价格太贵,根本不划算,但时尚一族的年轻消费者或许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想要获得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极大满足,而不单单是饮食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只是一种感性认知,更多的则是对该品牌的信任和偏好。尽管可口可乐这个品牌早已妇孺皆知,但是多数人仍只停留在对它的感性好感,很少有人能说清对这个著名品牌的理性认知究竟是什么。这或许就是“品牌的力量”。
于是,准确定位是品牌在推广之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品牌定位是根据目标市场,构建或者创造一个与市场相匹配的形象的过程,或者说是通过研究人们的消费心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而使产品或服务达到人们消费要求的过程。然而,准确定位属于必要条件,而非产品或服务获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本身缺乏核心价值,仅通过品牌定位和狂轰滥炸的广告宣传,同样不能使该产品或服务成为企业为之骄傲的资产。比如,脑白金的广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宣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然而,却鲜有人知道生产脑白金的企业是健特公司。健特公司在“脑白金”上投入巨大的广告费用只是用于宣传这一产品,而没有沉淀在健特这一品牌上,一旦这一产品被市场所淘汰,它之前所做的所有广告宣传均不能再次为健特公司所利用,也就是说这些宣传根本没有转化为健特公司的资产。
此外,企业还应该通过正确的广告定位,持续地向外界展示本企业品牌的相关信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可口可乐是世界名牌,知名度很高,但其广告支出平均每年仍然高达1.84亿美元;2004年以前,在中国广告市场投放广告的前十名大多是国产品牌,而2004年后,宝洁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狂轰滥炸”式的广告攻势占据中国广告市场的40%,正确的广告定位加之持续不断的广告攻势,使宝洁公司成为中国日化市场的主力军,其产品现已走进中国的各个家庭。
参考文献:
1.姬晓惠.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略研究[J].经济经纬,2007(5)
2.汤志耘.广告传播与消费文化[J].中国广告,2007(4)
3.辛晶.电视广告的有效说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邵培仁.传播学(第6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消费者抵制与品牌营销范式创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8)
6.约翰·威廉姆斯赫尔,斯特·阿德利安·马克著.周伏平译.当代广告运作[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7.缑新华,刘莲.论广告中的人文关怀[J].广告与传播,2007(2)
8.毛园芳.广告语变化与社会变迁[J].商业时代,2005(35)
9.宁丽美.比附定位在品牌塑造中的应用[J].传媒观察,2011(1)
10.林健.蒙牛品牌的比附定位[J].中国牧业通讯,2004(7)
11.蒋艳菊,许绍康.论商业广告定位的心理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12.应青蓝.品牌价值的消费心理分析[J].中国广告,2004(8)
13.孙月强,牟军.品牌助理企业的全程伙伴[J].销售与市场,2000(6)
营销理论作为对营销经验的提炼与总结,代表了一个时代营销的观点和趋势,同时也指导着商业活动的开展,目前最知名的营销理论是4P、4C、IMC。4P营销理论站在企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4C营销理论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IMC整合营销理论站在宣传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些理论曾获得商业人士的无上青睐,一度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圭臬。但时代在变,企业的发展如果要像奥林匹克精神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一样,那么指导企业行动的营销理论也要因时而动。
上述理论考虑的都只是企业应该注重哪一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促使企业从事有效的商业活动,从而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但是没有侧重从企业整体运作的角度看待问题,更没有侧重从营销的核心目的去分析问题。当前,营销的环节日益复杂,营销的成本逐渐增加,此刻,企业唯有时时进行有效的商业活动,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竞争力。
什么是有效的商业活动,这要从市场营销的本质中寻找答案;营销是一系列动态过程的组合,其核心目的是如何快速实现产品被消费并从中获得利益,而4P营销和4C营销都是对营销过程中重点元素的静态描述,没有从营销核心目的的角度出发将其表串成动态的过程。整合营销侧重的是营销过程中宣传的策略,它只是说明了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企业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当前的营销活动,特别是中国市场上的营销活动,需要有切合实际的理论作为指导。
中国营销环境的复杂程度足以让境外营销专家裹足不前,但是在国内,依然有一群人勇敢的走了出来,用辛酸的失败和悲怆的地胜利来编写中国的营销理论,他们也最终成为营销界的中流砥柱。从最初靠三板斧(产品、广告、促销)闯市场,到今天深入吸收、结合4P、4C和IMC理论来武装自己,日益走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有中国特色的营销之路,即沿着营销的核心步骤——从产品到终端再到客户的“疯狂”争夺,结合中国的市场现状与竞争态势,笔者将其成归结为GC营销理论。 二.GC原理
GC营销理论:站在效率的角度思考、开展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活动,其核心步骤就是时刻打造企业的好产品、好广告、好终端和好客户,从而逐步使企业的运转形成一套良性的机制并提高竞争力。
G代表:
好产品(Good Product)、好广告(Good Adverting)
好终端(Good Terminal)、好客户(Good Customer)
C代表:
产品诱惑(Come-on)、终端选择与建设(Choose & Construct)、客户沟通(Communication)
之所以强调“好”,就是因为太多的企业没有注意“好”,没有打下坚实的企业运作体系,才上演了一幕幕营销的悲剧。“好”就是站在营销利益最大化、管理效率最高化、市场目标最准化的角度来严格要求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好”的保证,整个营销活动都面临全盘颠覆的危险。
结构图如下:
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如何快速的实现产品被消费并从中获得利益,因而所有商业活动的重心都要围绕产品与客户,其核心步骤的结构图如下:
这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诞生,而诞生的产品又时刻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再需求,因此产品必须是为客户的贴身设计,客户必须从产品中获得直接利益。牢牢把握产品与客户的企业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由于产品不可能自己长腿跑到客户的身边,因此实现销售必需要两个重要的桥梁。一是广告、而二是销售终端。产品好比在斜坡上滚的球,广告的作用的是向上拉,而终端的作用则是向前推,前拉后推,才能促使球向上滚。 三.GC阐释
好产品(Good Product):
好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什么是好产品,包括产品的功能、价格、包装、使用方便等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功能。同时还要兼顾考虑新产品与现有产品的搭配,以及是否在按照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在推出产品。
好产品由三个部分捆绑组合而成,即实体产品、消费利益和产品知名度。它有别于产品是由实体产品、利益产品和附加产品组成的理论。好产品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来进行描述的。漂亮、新颖、美观的实体产品不能方便、简洁的带给客户以利益、或者已经受客户喜欢的产品知名度很低,仅仅只有整体消费群体中的极少数人知道,那么它就只能是产品而不是好产品,好产品的概念完全是建立在市场对产品的选择、认可之上的。
诱惑(Come-on):
让产品充满诱惑是产品开发的指南针,好产品就是客户潜意识最想要的产品,最能满足现实生活中需求的产品,让客户一见钟情的产品,事实上,不论多么需要理性来选择的商品,感性依然起主导作用。
市场激烈竞争,商品同质化日益严重,企业往往认为此时无需在产品设计、功能改进、包装更新上多下功夫,而是将营销的重点转向其它环节,如售后服务、促销、通路建设等。这些固然是确保竞争力的做法,但企业的竞争力的基础是产品竞争力,旧的品牌之所以比新的品牌取代,恰恰是新的产品对客户有更大的诱惑,而诱惑点恰恰来自上诉的各个方面,因而产品的设计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每年荣膺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的产品都是畅销的产品就足以说明此点,如去年获此奖项的三星A288手机,就是女性最喜爱的手机之一。由此可以预见,制造充满诱惑力的产品将成为企业生产部门的最高工作目标。
好广告(Good Adverting):
“好广告”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企业的广告不仅需要有创意,还需要充分地去广而告之。因此好广告是一个动态的包容过程,融汇了整合营销传播思想的精髓,既注重了广告本身的创作质量,同时也考虑了其传播的质量。
对于大众性的消费品,好广告是产品进军市场的嘹亮号角,在广告的海洋世界里,有效抓住客户的注意力需要的不是狂疯乱炸,而是靠带给客户以全新的视听享受、深邃的人生思考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广告本身是一种赌注,但不是和被多数人误解的市场打赌,广告其实是企业和自身打赌,赌它能否成功,能否促进产品的销售。好广告的创意固然如同天马行空难以琢磨,但是仍然有章可寻,为产品制定最为贴近的广告的前期工作更多的来源是对产品、企业、市场的深入了解与琢磨,来源与企业自身对广告所持的态度。
细心观察那些经典的广告,不难发现,产品和演义圈的歌星很相似,很多人仅仅凭一首歌就能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尽管以后没有动人的新作,但他依然被冠以歌星的称号。但是没有这一首歌,他再有实力也很可能被埋没。产品就好比这样,没有一则经典的广告来为它做诠释,那么,产品再好,也难以在短期取得轰动的市场效应。靠广告来一举成名的产品如今是数不胜数,如孔府家酒、杉杉西服、商务通、厦新手机等。
因此好广告是产品打开市场的一条捷径,它能亲快速的亲和客户,凭借知名度能并能相对容易得去挺进、拓展终端。企业在产品广告上多一分思考、修正,那么在市场上的竞争就少走一点弯路。目前很多企业把自己的广告设计、全权委托给广告公司,但公司毕竟不是天天和该产品的市场打交道,难免出现广告的表现、诉求与市场背离的情况,而这对企业几乎是致命的,所以需要企业积极深入到广告的设计与之中,确保广告对销售的促进作用。
对于非大众的消费品,如工业用品、原材料等,同样需要广告。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对手的触角时刻在威胁企业的客户,此时没有广告宣传就是没有全球化的市场。非大众的消费品的广告形式相对简单,规模也很小,因为这类产品的客户群相对狭窄,此时它的“好广告”侧重的是去做广告,让尽可能多的潜在客户知晓它、了解它,而不是对广告的创意进行反复斟酌。虽然在广告的创作上要求没有大众消费品般严格,但是却对宣传的准确性提出了高要求,对于非大众的消费品,好广告就是能直接命中最有价值的潜在客户的广告。
好终端(Good Terminal):
终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仅仅是指产品的展示、交换的场所,企业直接或间接附属的或者通过产品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机构,统统应算为企业的终端。大众消费品的终端很好理解,主要是各种形式的销售场所,非大众消费品则主要表现为企业的驻外售后服务中心、展示中心等机构,因为当地的客户只有通过这里才能与企业进行接触。好终端就是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而且有利于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宣传品牌的形象、逐步培养客户对企业忠诚度的终端。
对于大众消费品,终端是产品到达客户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也是最重要的,因为终端对客户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终端是渠道的最重要体现,决胜在终端也就毫无质疑了。层层之后产品依然没有直接到客户手中,而是进入了产品的销售终端。为什么不直接进入终端,不去建设产品销售的生命线呢?
直接进入产品的零售终端,不仅可以省去层层的烦琐,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从而更有竞争力。同时将层层所附加的利润的一部分直接用来刺激终端,还可保证终端的销售热情。国产手机的新锐波导正是依靠直接走终端而在通信行业内短时间的创造了一个市场奇迹。因此,好终端的概念不仅是针对单个的终端,而是包含了企业通路的发展策略,即要认清、依靠、发展最直接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外部因素。
对于进行直销的企业,企业本身就是终端,企业如果没有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树立自己的信誉形象,那么,客户是不会放心的去购买有风险的产品的。企业要时刻意识到为了吸引客户,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IT行业中的戴尔公司就是这方面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
终端选择(Choose):
终端的作用如此重要,加之终端质量的良莠不齐,因而终端的选择就十分重要,一个区域市场终端选择的是否正确往往决定了改产品将来在该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此,企业需要有前瞻性的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相关培训。目前很多企业的死帐、坏帐就是在拓展时期(包括在拓展之后)形成的,其直接原因就是当时没有注重对终端的选择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由于中国营销环境复杂,因此终端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实力、信誉、影响力、便利性、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同时终端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的一些额外的因素,因为这些额外的因素有时比主观的因素更为重要。如竞争派别、地方保护政策等。肯得基在中国每开一家分店,对该店的地理位置要做长达半年的调研、分析,从而确保它的每一个终端都能最大程度的赢利,从中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将终端选择这一环节加的砝码有多么的重。
终端建设(Construct):
对于非大众消费品,它的终端没有选择性,它的主要任务是终端的建设, 即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大对终端的广告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于大众性的消费品,终端的建设则成为其日常营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直接营销到产品的销售。
无论大众消费品,还是非大众消费品,终端的选择与建设都是同时进行的,只重视终端的选择而不重视其建设,终端迟早会被竞争对手夺走。只重视终端的建设而不重视其选择,又可能会因为产品的销售低落而被竞争对手打跨,只有两条腿同时走路,才能真正的把握终端,发挥终端的最大作用。
好客户(Good Client):
在市场经济时代,客户就是上帝,根本无好坏之分。这里的好客户分两层含意,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从消费群体的角度来对比,显然产品细分市场中的客户是最好最可爱的,寻求好客户的目的就是寻求最适合产品的细分市场并对产品进行定位。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好客户就是对企业最忠诚而且最具有购买实力的客户,有先见的企业则善于抓住这些顾客,并充分利用这些客户资源。如目前在美国流行的资料库行销就是建立在好客户的资料库上,通过分析筛选,对最合适的客户进行DM营销,通过对他们的反馈认真分析,从而研发出新的满足他们潜意识需要的产品。
好客户是整个营销活动得以循环开展的关键,没有充足的客户,一切的商业活动只能是孤芳自赏。好客户也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世界上很多知名的公司最有价值的财产不是其他,而是他们客户的名单,因为拥有好客户企业就拥有灿烂的明天。
沟通(Communication):
开发一个新的客户所需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客户的6倍,而挽留老客户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地和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感受到你在关心他们。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主要建立在终端之上,因为只有在终端,企业才有机会与90%以上的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企业在终端与客户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组建客户俱乐部、积分消费、参观企业、现场专家解答、幸运抽奖、产品征文等等。但可惜的是多数企业没有重视此点,认为不值得一去做,尝试过的企业往往也是心血来潮、浅尝辄止,没有把它提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度去对待。外资企业抢滩中国时花很大的气力去进行上述的各种活动,其目的就是加强和客户的沟通,让客户对他们的品牌死心塌地,然后再慢慢成倍得回收成本与利润。
总之,无论是为了对产品进行调研,还是为了挽留老客户,都需要企业与客户进行积极的沟通,因为现在客户有了太多的选择,你不主动和他“说话”成为他的熟人或朋友,难么他将变成别人的熟人或朋友。 四.GC实践
从产品到终端再到客户手中,是营销的核心步骤,是GC营销理论的基石。这一步骤其实也暗合了中国市场上竞争的三步曲,即产品竞争、营销竞争、品牌竞争。
以国内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手机行业为例:
从上表可以清晰看到竞争三部曲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GC营销理论所选定的核心步骤的正确性。综上可以看出,GC营销理论整体上分为两条线:
硬线和软线都是在为好客户服务,也体现出了当今服务至上的商业准则。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企业要骑软线车走硬线路,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确保效率最高。
视觉营销理论通常是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或其它文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而艺术设计学科对于这门理论则鲜有开设。视觉营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早期常被运用于服饰行业终端卖场,而现在则越来越被其他行业所重视,并将其作为一种很重要促销手段运用在品牌的终端卖场。这种营销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陈列与展示并配合销售终端的品牌广告促销活动,在视觉上对目标销售群体形成吸引力,并实现互动与交流,以传达商品的相关信息和品牌形象,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如今的激烈市场的竞争中,视觉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视觉营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正是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领域,下面我们将分析视觉营销与艺术设计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以阐述这门理论的开设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
二、视觉营销理论与艺术设计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两位美国的识别管理学专家西蒙森和施密特在对品牌塑造与识别进行新的研究时侯,提出了对于企业如何利用视觉传达设计创造市场竞争优势的指导性理论。他们提出消费群体的某些知觉是直接的,而其他知觉则会受到认知支配,企业或品牌的感官体验式营销手段能够为商品品牌的识别与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指出了这种效果产生于三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商品造型设计、品牌的传播和展示空间设计。这一理论科学地表述了视觉形象设计对于创造优势品牌所起到的作用。因而,这些研究成果对发展视觉营销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西蒙森和施密特两位学者所研究的品牌形象塑造和视觉识别的新方法,对于研究视觉营销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视觉营销手段是在市场营销理论和消费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将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运用于终端促销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品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卖场展示空间设计领域,以此对目标消费者形成视觉上的吸引力,在心理层面产生购买欲,进而达到商家销售商品的目的。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其理论上的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则它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艺术设计领域的几个重要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都是视觉营销的实现方式,是视觉营销手段的核心层面的内容。因此,营销学中的视觉营销理论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