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文明发展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国家层面的文化“三自”,离不开公民个体对文化的“三自”,首先是具有文化引领责任的领导干部尤其如此。说到底,文化不仅留存于图书馆、博物馆,依存于各类实体和习俗之中,更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之中,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之中。一种文化,只有活跃于当下的社会生活,认同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才是真正鲜活而有价值的文化。
如果这样的判断成立,那么每个头脑中积累沉淀文化的多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人对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程度。换句话说,文化“三自”需要资本,依靠内存。文化积累深厚,自觉才有资源、自信才有资格、自强才有依托。胸无点墨,不识之无,或者除了几句宣传口径、文件语言,再无别的说词,既不懂文、史、哲,也不通数、理、化,甚至对文化、文明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起码的敬畏,哪里还谈得上对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但再丰厚的文化宝库也代替不了每个公民的个体学习。图书馆的藏书不经逐字逐句的阅读,不可能直接拷贝到个人头脑当中;读过的图书不经联系实际的理性思考,也难以成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首先有赖于文化积累和积淀,这是“三自”的大前提。尽管在咱们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即便是没有文化的乡野村夫,也知道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但对文化朴素的认知和理性的思索毕竟不在同一层次。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认识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就必须对文化发展繁荣负有重要责任的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文物建筑;价值观;原则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85-02
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加以着手,还要能够从理论观念,实际情况和遵循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正确的树立价值观,大力宣传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为文物建筑保护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并且有助于文物建筑的价值提升,促进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一、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和保护原则的分析
(一)文物建筑价值及评估
关于文物的价值判断早在1996年起草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就已经提出,当时参与起草的中外专家经过认真讨论认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是对文物价值的根本体现,并达成共识[1],在这几方面的基础上我国还建立了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并且大力提倡文明旅游、绿色出行,保护现有文化遗产,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因此对文物建筑价值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历史角度出发,古代建筑是见证历史的铁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判断历史的真实性补充记载缺失提供了重要的实物铁证,并让人们在游览文物古迹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变迁,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光变换,实现文化传承。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所有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任何历史痕迹和文物都成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文物建筑本身也凸显了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形成了探索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文物建筑的艺术方面也彰显了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文物建筑艺术是综合艺术的表现,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远古时期人类便开始了创造艺术的时代,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设人类家园。1982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发现了我国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兴隆洼遗址,距今有8000多年的历史,被考古界赞誉为“中华远古第一村”。遗址中清理出房址达到170余座,排列井然有序,布局严密,体现了原始建筑规划和原始建筑空间艺术。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对居住空间变换和日常生活需求逐渐提高。从起初的便于起居到后来刻意运用艺术表现来装饰修建各类建筑,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让后人欣赏到不同时代的艺术之美,领悟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
相对科学价值来说科技进步反应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的进步。文物古建筑本身也反应了每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穴、巢是当时用作住所的普遍方式。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逐渐从穴、巢发展到被地面建筑所取代。建筑格局、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不断创新,原始的土、石、木到砖、石、木、瓦、的运用直到今天的高科技建筑材料的使用,即体现了人类智慧,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人类建筑史中的重要价值。
我国的文物建筑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科学的创造力。在历史进程的推动下对文物价值的评估,能够使研究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并且有助于倡导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从这些价值体现的情况来看,文物建筑价值的评估能够开拓文物建筑保护的思路,同时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得以完善实施都起到积极的作用[2]。
(二)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分析
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要遵循原则,才能有效保证文物建筑的原有历史面貌和完整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版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十条原则,包括:必须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不应重建已不存在的建筑,考古工作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等[3]。只有遵循原则,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文物价值的内涵。文物古迹的不可再生性也决定了对它干预的任何错误,都是不可换回的。前一步的工作失误,必然给后面的工作造成损害,直至危害全部保护工作。因此必须分步骤按程序进行工作。《准则》中还提出文物保护的六部程序,依次为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制定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3]。由于文物建筑有着历史原貌和特定的文化符号等特征,所以在具体的保护工作实施中,就要注重这些规范,只有如此才能使文物建筑的保护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再者,历史赋予了文物建筑特殊的文化承载,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不但要遵循原则,尊重历史,力求原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以维护,还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的本法[4]。在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只有有效的遵守相关原则和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保护历史文物,使历史文物古为今用,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激起人民群众振兴中华民族的斗志。
二、文物建筑保护的价值观问题探究
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注重深化认识价值观,明确文物价值的内涵。文物建筑并不局限于古建筑,在人类发展阶段的各个层面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物都涵盖其中。因此要充分认识文物建筑的价值,将其渗透到情感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层面上去[5]。
随着文化保护宣传工作的思路和理念逐渐成熟,采取的具体措施也日趋理性和合理。从精神文明建设出发大力宣传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文物建筑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大力发展,人们通过游览名胜古迹来放松心情,亲近历史,与此同时也给文物建筑带来不可避免甚至是刻意的人为损害,在游览文物古迹过程中,有的人会故意在古迹墙面或是明显的地方刻上自己的名字,更有人会直接刻上“XXX到此一游”,自认为“良好”殊不知是对文物古迹的严重破坏,已经到了违法的地步,而从道德层面来说这种无知行为即让自己蒙羞也有损国家形象,大力宣传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
文物建筑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是某个特定时期的文化缩影,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当时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各层面的发展历程。文物建筑的使用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近年来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古迹游览成为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文物建筑的使用更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文物建筑的管理制度,完善运营程序,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数量,认真做好每日参观人员数量记录备案,避免超负荷运转,对文物建筑造成损害,加强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做到长期维护保养,促使各方面有效运转。正确认识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策略与合理,科学利用及管理问题是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关系的核心。
文物建筑的保护从技术层面来看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来维护和修缮,1935年1月“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北平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简称“文整会”)成立。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先生创办。这个机构就是目前国家文物局直属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至此中国近代以来从事古代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的专门机构正式成立。成为20世纪前半页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核心机构。随着历史进程,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文物建筑保护技术不断提高,促使现阶段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发展,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还原历史,创造价值
对于文物建筑保护过程中的价值观问题要充分重视,从多方面的措施实施加以有效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要能防止破坏,对文物建筑以及环境等方面要加强保护。只有保障了文物建筑保护措施合理实施,才能将其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得以保护[6]。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诸多问题,这就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和技术手段出发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既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也更加凸显了文物建筑的自身价值。加强重视本民族的文物建筑保护,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利于历史文化信息的进一步传播,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的文化魅力所在。此次主要从文化建筑保护价值评估以及原则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究了文物建筑保护的价值观相关问题,希望有助于对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
参考文献:
〔1〕晋宏逵.文物建筑的价值评估与有效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5,(3).
〔2〕梁松.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的实施思路探寻[J].江西建材,2016,(03).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ICOMOS CHINA.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从各种文化对话的实践出发去考察问题。我认为由于"思维相同性"这一空洞概念,文化对话或多或少是随意的,不客气地说,这种对话又是漫无边际的。恰恰相反,我强调指出:文化不是相同的,但却具有同等价值。因此,我们应注意文化之间的区别,并为对话设立一个框架,以利于对话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是因为对话是基于文化的区别,而不是空谈所谓的统一。我赞成德国文化学家和社会学家迪尔克·贝克对(DirkBaecker)对文化交流的看法。不应该从各种不同"文化间"的职能谈文化交流,而应该从"文化"的职能去展开对话。贝克从全球社会大范围的背景出发,作了如下阐释:
这个方法把重点从与陌生的他者之认同性的社会问题的范围转移到一个敞开的,具有未来时间向度的问题讨论中。文化不是只指向已逝去的过去,这种"过去"并因此而不能再变化,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维护它。文化始终指向的,并非只是某种文化的模糊不清的命运,而是这个全球社会的整体。每一种文化并非是从它的起源处得到说明,而是应该着眼于它的当下。如德里达在谈到语言时所说的那样:语言不再清楚,它们从哪里来。但语言所说的,是从一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当下来思考和打算的。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关于文化辩论的一个十分重要,迄今很少涉及的基点。这个基点骤然改变了我们的方向,即它指向了未来。敞开的未来这一文化概念和功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维度。我认为,"当下"和"过去"应该被放置在一个动态的多变的关系中,在这个维度的关系中,除了"当下","历史"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做的题为"未来就是过去"的报告值得引证。他的报告借用了海德格尔所用的一个标题,并且作了以下的表述:回顾意味着未来。继尔他提到,对于人来说,文化具有自然的功能。文化能够使人去行动,去创造,去想象。由此而向人隐藏了他自己死亡的时刻,并且通过未来的不确定性,把敞开着的,继续下去的生命赠与人。1997年7月13日,伽达默尔在他的庆典报告中说:
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纪中。在这个世纪中,我们的问题不仅仅是去追问未来的、不能被理解的和被掩盖的东西。除此之外,我们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总是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开始,重新返回,重新把我们自己放置到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国家的历史过程所发生的事情之中。为此我们互相需要,如果我们需要文化的话。
在关于文化的讨论中,贝克以与自己传统保持距离为前提,就向未来敞开的问题提到了一个纯粹的认识论因素。而伽达默尔则认为,要有意识地面对自己的历史,要信赖自己的历史。联系二者,教化概念(Bildungsbegriff)占有核心的位置。教化概念涉及到与当下和未来挑战有关的主体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循环,伽达默尔说:
人们几乎不敢说教化这个词,教化不是由人硬做出来的东西,它是自我发展的。真正有教养的人,并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教化是自发的。人塑造自身就如同画家作品之成形那样。世间万物突然间让伟大的画家保持静止,以至画家自发地被塑造的规律所支配。
二、从远古圣人到历史主体
文化是通过教化过程而获得的知识(伽达默尔),还是为了回应将来的挑战必得去寻求的道路(贝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这两个关于文化的观点同样都依据于对世界的理解。这一不是指对文化的继承、而是对完全非神话情况下的远古圣人的理解。在神话中的远古圣人现在变成了历史的自由主体。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要在全球联系中提出文化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确定文化的意义,这个重点是我们应该强调的。这里起作用的是现代西方的主体概念,而不是像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史方面的著作所认为的那样的从远古圣人开始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始于某种确定的神话形象和功绩的史前时期。从未来向度产生的区别由此而清晰可见。对神话和传统样式的关系是建基在中国文化这一概念上的。由于传统的厚重,这又使得当下和未来的挑战变得苍白。同时,人们不能够相应地感受到这一挑战的重要性。只有将认识的功能和文化教育任务的可能性真正置于核心的试金石地位,面向未来的自由主体的讨论才会引起重视。
以上述方式入手,乍看起来有些片面和西方式,实际不尽然,日本哲学家Mishima的观点所涉及的范围值得考虑。他是从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概念为出发点。他否认这一文化走向文化政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反对采用某种方式,以使文化成为现代国家制度的合法性证明。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应该思考的。这样就不会限制和削弱文化概念,防止文化概念与生活关联相脱离,以至于防止放弃这一概念的社会向度。
作为西方学者我愿意这样去表达文化中的主体概念,就世界标准就来,这一概念具有核心意义。我所使用的主体概念,并不是指那种固执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理解。我更多地强调了主体的主动的被动的、行为着的,渴望着的介入到世界中去的人的形象以及参与到语言群体,参与到意义中去的人的形象。
虽然我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及精神史传统方面的区别,我仍然坚持使用主体概念。因为主体在现代的思潮中是行动着的,有作为的概念。依我之见,中国文化史学的艰巨任务在于去研究中国文化史学的本质,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概念,家庭和统治的概念。这些概念对未来有重大意义。西方的主体概念是一个竞争概念,而这些观点与全球社会之未来是相适应的。实际上这个概念决不会防碍以未来为导向的关于中国文化史的诸种观点的产生。我认为现在除了去考虑及全力去阐明主体概念之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走。以我之见,在人们勿忙去寻找共同点之前,应该强调的仅是传统的竞争。
在这一联系中值得讨论的是欧洲价值对现代全球社会的普遍重要性。森哈斯(DieterSenghaas)在他的题为《文明化对抗意志》的书中这样说:
虽然当代模式的欧洲价值是在一个个别化的联系中发生了,但这种价值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然它不是因为这些价值具有一个无懈可击的哲学基础(根本就不存在着这样的东西),而是因为价值发生的联系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过渡已经普遍化,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自行瓦解,价值的多元性随之产生。
三、忍耐及理智的责任
波普尔(K.R.Popper)于1981年在图宾根大学所做的关于《容忍与理智的责任》的报告中,我认为有两个重点:
必须懂得,其他人对错误的发现和纠正,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反之亦然)。对于在异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具有不同观念的人们来说,这点尤其重要,由此引出了宽容的态度。
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批评是最好的批评,来自其他人的批评也同样必要。这种批评几乎与自我批评具有同样的价值。
波普尔在他的《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中提到了向异文化领域中的人学习的必要性。据此我们不仅要与那种在一个确定的科学原则中占有显而易见的确实基础的模式这种思想告别,而且要与文化所要求的普遍正确的单一性这一思想告别。模式的时代,尤其是带有目的论的模式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现实中,这一重要性与个体的认识能力相吻合。如果个体不把自己联结到一个伦理和方法论的有力证明的系统中,个体则不能了解这一重要性。
什么是科学的知识?研究的任务能是什么?以及必定是什么?研究的成就服务于谁、或什么目的?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运用之间是否有直接有关系?这些问题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知识不能与完全确定的文化脱离,相反,认识需要文化框架作为它的先决条件。应该这样去表达文化科学,无须说单一文化的本质问题是文化本来的核心问题,而是在研究单一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中运用的方法论才是核心问题。我认为,在这一联系别有意义的是以下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文化科学允许进入单一的特殊的文化中去,从而去研究从当代思潮中产生出来的经验、恐惧和热望呢?我期望着在中国和德国文化学的差异处去赢得新颖的认识。
基于以上的论述,我的结论是:当在进入文化概念的对话之前,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学者应该意识到他们着手方式的区别。我总有这样的印象,不同文化圈的学者,虽然他们谈的是同一题目,实际上却在谈完全不同的事物,在文化领域这个讨论中就存在着这一现象。
四、向世界的敞开: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我认为,就全球范围来说,去获得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去展开这样一个自身敞开,并不与外界相隔绝的文化概念应是文化理论的核心问题。从实用目的的文化科学和文化哲学的观点出发,按照一国的但也是全球的尺度,我们将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若要持续地发展,就要采用从社会内部出发的方式,要避免发展的偏执性。
我把对话的偏执(Beliebigkeit)定义为交流的一方出于一定的目的的武断地维护,随意地赞颂自己文化的态度,我们应该改正这种偏执的态度,以对话方式面对其它文化。特别是长期以来西方帝国主义的历史原因,不同文化之间的自由对话不可能进行。在正统和正式场合之外去开展一个普遍的对话,有这一决心是很重要的。由于上面所提的各种文化间之争辩的"偏执",人们对对话的要求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较之过去已经不再那么热切,为了不丧失对话的严肃性,我们须证明对话的合法性,并且汇入到有承载能力的兼容结构中。
五、文化交流--严肃认真的对话
文化交流不再能够摆脱由"精神"这个文化概念的复数形式唤起的思想见解:我们所谈的多种文化并非指无法传播的生活方式与价值。似乎是对这一点的证明,我们成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世界大事的话)分裂的目击者。这种分裂脱离开每个概念上的限定,而且不受制于任何一个发展逻辑,即使"全球化"这个概念想让我们知道这一点。由于我们已经意识到全球行动的必要性并因此将世界理解为"一个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感到自己陷入到两者之间的深深矛盾中,这两者即他们自己对文化交流的愿望与要求和实际存在的互不相融。这种互不相融往往在不同文化的交点上蔓延,由此使得人们对文化交流的要求陷入困境。我们当然已经学过如何细致区分"不同风范"与"不同值",然而却经常轻易地将"文化"这个概念与当地的文化现象等同起来。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这个概念托玛斯·迈尔(ThomasMeyer)阐述到,它一方面源于赫德尔(JohannGottfriedvonHerder)的文化结合完美性的球形理论,另一方面源于帕森(Parson)的价值理论。基本的社会价值构成不同文化的意义核心,这个说法即来源于该理论。在立足于"认真"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中,谁是交流的对方呢?
虽然与我交流的对方是单独的一个人,我从封闭的文化圈子出发将其视为"他们",将"我"视为"我们",使他从我的观察角度在譬如有关人权的讨论中由某个国家一名公民变成为某种文化的一个代表。与此相应的是,我的这位交流伙伴在具体的对话情景中或者充当一名他所属的那种文化的代言人,或者变成为纯粹个人观点的捍卫者。这两种身分都是可能的,并且在实践中常有发生。在我看来,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中只有当可能存在于个体身分与集体身分之间的差别被做为先决条件并被当做对话主题时,"严肃性"才会出现。在真正的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克服一种现象,即自然的文化个体变成了人造的组合体。
为使文化交流成为严肃认真的对话(对话立足于交流中为对方负责),我不仅反对文化隔绝论,而且反对文化根源唤醒论。我的思考中心是外国文化精英,恰恰在这一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概念基于他们头脑中的教育思想而得以发展。为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严肃认真的意义上富有成果,这个发展是势在必行的。198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文化政策研讨会(UNESCO)宣称,文化与教育决不可分,二者相融共栖。文化滋润教育,教育发展、促进并加强文化。
在这个彼相相融的过程中,个体性与集体性"可能",而并非"必须"溶于一体。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我"与"我们"之间的差异、"个人"与"团体"之间的不同通过教育而被消除,然而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差异在文化交流中始终有可能存在于意识中。由于个体性与集体性之间的差异原则上不可扬弃,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不能通过预先给定的文化模式加以确定,所以需要一个关联点,为的是赋予文化交流以政治及社会的重要性。我认为,类似UNO这样的研究机构扮演了这个关联点的角色。没有这些机构就不可能产生遵循国际标准的和睦相处,因为它们为形成国际间的共同生存奠定了基础。
六、文化--文明
在德语中,"文化"和"文明"是一对对偶词,如同陀斯托耶夫斯基(Dostojewski)尖锐地指出的那样:是拉法尔(Raffael)(画家名,代表文化)还是煤油(代表文明)。这一点可以被称作康德的"文化"与"文明"对偶词的遥远的回响。康德写道:
我们从社会的规范到礼俗都被过分的文明化了,可是如果说我们已经道德化了,实则不然,我们还缺少许多。终究道德观念属于文化;而其运用,则构成了文明。这种运用导致了对文明举止的由衷热爱和外在的礼俗。
由于"文化"这个概念的核心涉及到精神、艺术、宗教,故在德语中有这样的趋势,将与精神、艺术、宗教相关的文化与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内容的文化相区别。如康德在上述引语中所说,两者之间的界线造成了世界观和道德观的障碍。这些障碍产生于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僵硬的行为准则。天然的个人行为(文化)与十足的效仿(文明)是不同的。从这一点出发,如果将文化与文明置于一个用于测量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的衡器中,文明的度要远低于文化的度。文明只是表面现象,它不含任何实质的东西。
用德语"文明"与"文化"表达出的差别无法用英语表达,因此布克哈特(JakobBurckhardt)的《文艺复兴的文化在意大利》(London,1950年),在英译本中则成了《文艺复兴的文明在意大利》。造成这种翻译差异的原因是在英文中"culture"与"civilization"意义相同。
我认为,这两个词在中文与德文的文化理论对比探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原因是两者之间的重叠与交错。在中文里用"文明",表达"civilization",用"文化"表达"culture"。如同在英文里那样,这两个概念首先是并列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用"文明"可以说明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
实际上,"文化"这个概念在正反意义上都有明确的含义。回顾过去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它肯定不是针对中国的文明,而是针对中国的文化。这场革命被理解为对文化上层建筑的批判。在文化上层建筑中,除了政治与法律外还有哲学、宗教、艺术。在汉语中,当话题涉及到文字和学识的程度时,人们往往在口语上用"文化"这个词来褒奖对方。"文化"被用于所有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因为这些活动在帮助学者证明人类社会某个发展阶段的总体文化状况,如汉代文化、唐代文化或远古的仰昭文化或龙山文化,这些文化又被视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先驱。即使在涉及到当今意义上的"文明"成就时,仍然使用"文化"这个词。例如中国的艺术创造的线型特征得到很早的实物证明,这个文明成果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实质问题。另外,一个在社会及文化方面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民族往往被称为文明国家,这中间又关联到文化概念的价值。
由于英语中的文化理论和的唯物论的强烈影响,"文明"与"文化"之间失去了清晰的界线,二者彼此重叠、相互覆盖。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文化就是学习知识,学习知识这种行为与某些纯粹属于文明范畴的事物(如扩建交通设施,改善卫生水准等)混淆起来。德国学者不应由于这种混淆而看不清文明的发展包含着国家形成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文明进程与国家形成过程融为一体,则达到了一个水准,在这个水准上文明阶段(程度)超过了文化阶段(程度)。国家形成的过程就成了对文明与文化的讨论的中心。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将"Peuplespolicés"视为文明的民族,这样一来,政治、经济便与宗教及道德在国家成功地形成的先决条件下相互关联。在国家形成不完善的情况下就谈不上"文明国家",对国家的改良属于文化范畴,文化范畴与个人(即在开头所提到的"自由主体")贡献相关,它始终能够呈献出一种井然完美的社会的前兆。
七、结束语
一、市民营文明企业发展近况
(一)首要行业分类及结构
依照国家文明财产范畴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首要有文明演艺类、文明休闲文娱业类、收集文明游戏服务业类、文明旅行业类、文明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明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市豫剧;民间文艺上演集团50个,从业人员560人;专门扮演场合1个,即中华影剧院,兼有大礼堂功用。文明休闲文娱业有游戏厅10家、歌舞厅6家、文明休闲广场2处、个别书店12家。收集文明服务业首要有市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网吧58家。文明旅行业首要有芒砀山文物旅行区和淮海战争陈官庄留念馆2个旅行景区,5家游览社。文明用品设备销售业首要有10家音像成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2家印刷包装厂,首要生产文明用品和贸易包装用品。
(二)经济目标完成状况
年经济目标完成状况如下:
1、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65万元,个中国有文明馆从事文艺指导、艺术培训,年收入5万元,民间演艺集团年收入560万元。
2、收集文明服务业年收1060万元,个中电视台收入560万元,网吧收入500万元。
3、文明休闲文娱业年收入150万元,个中游戏厅收入30万元,歌舞厅收入6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4、文明旅行业创收入1600万元。
5、文明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6万元,印刷业总产值500万元。
二、存在的首要问题
(一)相关治理部分未能赐与民营文明企业发展以科学工作定位
文明、广电行政治理部分往往偏重于文明、广电行政日常治理,更多关注归入县政府审核范围的文明、广电事业发展,关于首要依托市场运作的文明财产发展,不足足够合理的科学看法,较少关注,较少研讨。民营文明企业发展未能进入当地发展规划,未能惹起决定计划层面的高度注重,与主管部分积极宣传造势、自动争夺支撑作为力度不到位不无关系。
(二)文明财产规划偏小,文明运营者无做大做强行业的愿景
调研显示,我市民营文明企业的发展当前较多地处在自觉性形态,市场化和集约化水平不高。首要显示为文明财产单位均为中小企业,规划小、结构涣散、同业竞争剧烈,短少大型文明企业集团。呈现这种状况的缘由首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文明财产运营者以自立运营、小本运营、就业型运营为主,所以他们往往但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此不克不及“放眼看世界”,紧跟时展头绪,不时接收现代科学养分,做强运营行业;不克不及增大行业规划,完成强强结合,构成集约优势,做大文明财产。另一方面的要素是县政府在鼓舞文明财产规划化运营和专业化协作方面办法不完善,尤其是对文明财产构造调整、文明财产结构、文明支柱财产等方面的系统性规划投入不足,不足科学有用的财产政策保证。
(三)不足现代运营理念,文明财产发展不足竞争生机
文明财产运营者有的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投资本钱低、见效快的行业(如网吧、民间乐队等),不足久远发展规划和躲避风险认识,招致争占坐位甚至互相撞车。还,市的现有六大类文明财产,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构造单一,没有顺应现展需求的科技含量高的财产。特殊是文明科技新产物研发、使用与推行,文明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明财产投资服务,动漫文明、文明会展、文明旅行业开拓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而文明运营者惯于传统化,普通性市场经济形式运营,不克不及走出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划效应好的运营项目,不时学习外埠同业业进步前辈的运营方法,积极引进进步前辈运营经历和优异运营人才,甚至多年一个样,财产发展不足活力和生机。
三、促进文明财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申报提出:“大力发展文明财产,施行严重文明财产项目带动计谋,加速文明财产基地和区域性特征文明财产群建立,培养文明财产主干企业和计谋投资者,昌盛文明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力”。发展文明财产已成为进步文明软实力、加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路子。因而,市的文明财产发展必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践,勇敢打破。
(一)增强宣传,合力营建文明财产发展气氛
加大社会言论宣传和相关行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从思想看法上进步对文明财产计谋位置和效果及发展文明财产主要意义的看法,营建促进文明财产发展的言论气氛,为文明财产发展发明优越的社会情况。废除把发展文明财产看作只是文明系统的工作的狭窄观念,坚持文明财产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成替代的计谋位置的新看法。
(二)完善政策,指导扶持文明财产发展
尽快制订公布一系列优惠财务和税收政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准则变革,降低文明财产市场准入门槛,扩展投资范畴,鼓舞多种经济成份一起运营。规范文明市场次序,关于县政府而言,首要是要坚持依法运营、公道竞争的发展情况,经过司法的、经济的手段多方面予以扶持和调控:一是避免无序竞争与过度竞争;二是要注重文明市场的培养,对文明市场的政策导向运营趋向进行定向节制,对运转态势加以准确指导;三是坚持以治理促昌盛的方针,依法增强对文明市场的治理,增强法律步队建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运营活动。
(三)积极引入高新技能,创新文明财产发展
重点跟踪和引进数字化妆备、宽频线路系统、多媒体技能等进步前辈合用的技能和设备,增强信息收集化建立,依托高新技能手段,革新提拔传统文明财产,开拓新兴文明财产,不时进步文明产物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使文明财产与信息通信、设备制造等财产构成共栖、交融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不时构成新的文明财产发展格式。
关键词: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创建;人本理念
2008年,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并保持荣誉至今,其精神文明建设在系统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监测站作为一个文明体,在文明创建中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经验教训,本文将作一个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在激励自身的同时,以便文明的不断深化,文明的交流与传播,共同为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对文明和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一)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对文明的解释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文明是人类进步,是事业创新的过程,人类文明大概起源于250万年前。每个人既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享受者。
如果说文明是一个母元,那么它包括许多子元。其中,物质是文明的基础,政治是文明的制度保证,思想道德是文明的核心,科学文化是文明的基本内容,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目的又是文明发展的条件。按照以前的两分法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随着文明的不断丰富和扩展,现已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大文明”。单就精神文明而言,它关系到一个民族文明的兴旺和发达,关系到人类文明是否有光明的未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历程,这是我国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文明创建是文明的基础性建设,是文明的群众性实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明创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必然性。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管理国家,要实现全社会的文明,党和政府必然要把群众性的文明实践活动纳入工作范围。第二,基础性。它是从最基层的单位,最基本的个人抓起。第三,广泛性。它涵盖各行各业,各个系统,各个领域。第四,积累性。个人、集体的文明,形成单位的文明;单位的文明,形成地区或行业的文明;地区、行业的文明,形成城市的文明,进而形成国家的文明。第五,创造性。作为文明体而言,包含了强烈的主动性,有“争”、“创”的主观能动性,有根据自身实际的独创性。
二、监测站文明创建工作的大环境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我国从上到下掀起了文明创建的热潮,它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无疑起到巨大的作用。
1996年3月20日,长沙召开第一次全市文明创建大会,从此长沙文明创建的战鼓敲响了,全市把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市到各区县、街道社区,从各行各业到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创全国文明城市之旅。正是因为长沙追逐文明的激情化成无坚不摧的力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1年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三、文明创建工作的“新”与“亮”
来过监测站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一走进监测站,就会“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那么,监测站的创建工作到底“新”在哪,“亮”在哪?
(一)“新”在领导思路清晰,“亮”在领导决策高效
1.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监测站的管理具有体制性、政府性的特点。如果按部就班,管理并无大碍,但事业单位改革迟早会到来。没有求发展的观念和超前意识,迟早会被社会淘汰。搞文明创建,是为了单位的发展,为了干部职工的发展,为更好的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站领导班子作为创建第一责任人,思路清晰,有超前意识,不为创建而创建,而是为了单位发展的需要。监测站有这样的超前意识,表明领导班子对创建工作入脑入心。
2.创建有规划、有措施,形成“两结合”的机制。创建中,决策班子和实施班子相结合;单位和各科室相结合,形成了创建的大格局。这既使文明创建的决策、策划得到落实,又使全站上下形成了创建合力。站党总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通过制定创建规划,确定创建重点,细化量化考评细则,将创建工作与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紧密结合,责任到人,从而实现通盘计划,分类指导,全面落实,确保工作不流于形式。
(二)“新”在落实人本理念,“亮”在管理意识前瞻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建设”。监测站围绕“以人为本,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了较完善的选人、用人、育人制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本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团队意识,全体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很好地完成了各项环境监测任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在“人本理念”指导下,全站通过健全党工青妇组织,以活动为载体,对干部职工进行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本理念”指导下,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形象;在“人本理念”指导下,全站通过工会建家,扩大民主渠道,不断改善职工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增强了归属感。
2.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为提升服务质量,全面规范管理,打造一流监测站。站领导前瞻性地制定了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并严格执行,使全站质量管理发生根本性改变,为文明创建在内部管理上奠定了坚实基础。质量体系管理工作的成功,毫无疑问成为监测站的“亮点”。短短几年,建立了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化的人事管理体系;长效化的安全工作体系和规范化的行政管理、党群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站的全面发展同步进行。
(三)“新”在改变方法手段,“亮”在创新内容形式
1.力戒板着面孔说教。信息知识时代,有很多可看、可听、可耍,群众有了更多选择权。那么,文明创建在新形势下该如何做呢?刘新庚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提到,渗透性与交叉性的统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之一。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中,通过一定的“载体”去实现,并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文明创建同样如此。监测站从领导带头力戒说教,经常用拉家常等亲和力极强的方式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并用一个又一个载体,去实现一个又一个创建目标。比如开设道德讲堂,通过讲身边的好人好事,使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上下联动,找准了切入点,值得借鉴。
2.强调内容形式的“出新”。创建中,监测站每年都精心策划,每次都有新“亮点”。为达到文明的传播和交流,监测站从环境入手,不断改善办公环境,把站布置如家般温馨,到处春意盎然;在办公区域张贴温馨小提示、宣传标语,为创建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借助网络、声像、媒体等现代手段,进行有效宣传;强调干部职工的参与,一该过去老套作法,让人眼前一“亮”,感到有新意,有效果。
(四)“新”在把文明创建当作事业来抓,“亮”在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1.当作事业来抓,就要体现投资性。监测站在创建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在经费保证方面,该用的钱一分都不少,不该用的钱,一分都要“抠”。反过来,创建又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当作事业来抓,就要体现长期性。监测站目前已完成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今后在保持荣誉的同时,结合长沙文明城市创建,将会有更高更新的目标。
3.当作事业来抓,就要体现成效性。全站通过文明创建,干部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个人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职业生涯得到全面发展,文明创建结出丰硕的成果。其“贵”在平时,“难”在坚持,“重”在实效的作法得到较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