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第1篇

低碳经济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绿色管理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之后的产物,两者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是低碳经济催生出绿色管理。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环境普遍污染、气候变暖的状况之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率先实施了以高能效和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运用技术创新以发展低碳技术,并且率先推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措施。其后,各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低碳经济的开发,由此而带来了企业的绿色管理。应当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企业的绿色管理,运用绿色管理能够实现低碳经济之目的。二是绿色管理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实施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又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之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要依据绿色管理之要求,将环保以及低能耗等要求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全过程之中,从而真正推动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当中,随着企业绿色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又能推动低碳经济实现新的发展,进而提升了低碳管理水平。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推进绿色管理的措施

(一)引入绿色理念绿色理念是现代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重要基础。唯有切实建设好企业所独有的绿色理念,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的绿色管理才能有切实的保障。企业绿色理念之构建需要以绿色文化为基础,企业要努力让管理者以及员工深刻认识到绿色管理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定期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让其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以往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主要代价的。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中,应当切实强化环境责任感,让园区内企业全体员工均能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环境问题解决不好,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二)提升绿色科技的水平当前,企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不高,为此,要下大力气提升绿色科技水平,主要应从两个层面上做好工作:一是要提升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比如,一旦企业在生产中导致了水体污染,那么该企业一定要致力于开发科技治理水污染技术。二是要提升产品技术能力。要通过加大技术产品改进的力度,积极调整本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市场结构,运用技术创新以获取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三)完善绿色理财管理体系建设绿色理财管理体系,这是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要求之一。比如,企业可以在其财务管理领域内加入绿色理财受益管理的内容,将防治绿色污染而得到的利益进行直观化,不仅加大了本企业的受益幅度;而且还能让企业管理层人士亲眼看到治理污染一样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从而极大地提升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还可运用“三废”产品减免税收款利益和政府资助利益等方式来鼓励实施绿色理财,并且通过以上绿色理财手段来提升本企业的综合效益,促进本企业低碳经济之发展。(四)健全绿色环保管理机制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在对外推广绿色管理时,也一定要把绿色观念融合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5R”原则:一是研究原则,就是将环保列入企业管理和决策之中,注重环保和相关环境对策研究;二是减消原则,就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切实减少或者彻底消除有害物的排放;三是循环原则,就是要对废旧产品实施回收化处理,通过循环利用和保护来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之中,进而培养全体员工的环保责任感,树立起本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

三、结束语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低碳城市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低碳城市要求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社会的产业结构,建立起循环利用和节能高效的城市经济体系,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4期)

低碳城市具有“高效性、地区性、稳定性、零碳性”四个特点(孙钰、李泽涛、姚晓东:“城市发展新机遇的选择——低碳城市模式探析”,《生态经济》,2011年第5期)。低碳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新能源利用。主要指绿色能源的利用。绿色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电、水电和生物能源等新能源。目前绿色能源的比重在全球的能源结构中约占15%-20%,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2.清洁生产。就是将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物处理纳入到生产的全过程,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

3.绿色规划。重点是绿色产业规划和绿色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改造高碳产业,及时淘汰耗能高和污染严重的设备、工艺和企业;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和环境成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4.绿色建筑。以最小的资源消耗,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

5.绿色消费。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对高耗能产品的使用。

二、低碳城市建设应注意的几个理念问题

2007年,我国上海市和河北保定市开始实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2008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从建筑节能和能源产业发展角度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薛冰、鹿晨昱、耿涌:“中国低碳城市试点计划评述与发展展望”,《经济地理》,2012年第1期)2004年《大邱宣言》中提出的“中国太阳城”战略推动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胡嫣然:“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以德州‘太阳城’为例”,《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3期)

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在领导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清醒地认识到:

1.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气候变暖对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面临着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必须采取措施对全球的低碳经济建设做出积极回应。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

2.低碳城市不能掩盖过去城市发展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建设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如1990年提出建设“山水城市”、1992年建设“园林城市”、1999年建设“卫生城市”、2000年建设“宜居城市”、2001年建设“绿色城市”,到2003年建设“生态城市”,再到现在建设“低碳城市”,城市的发展目标与经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但从总体来看,城市建设的发展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市民的生存状态、环境发展及经济建设予以了充分关注。低碳城市是在过去城市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建设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与过去的城市建设目标相比,低碳城市建设由于考核的指标更具体、与市民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更强。但是应该认识到,低碳并非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不能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切进步因素包括在内。低碳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益尝试,虽然也涉及了社会观念、市民的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但并非概括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3.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名不副实的现象,不少企业将低碳城市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没有将低碳城市建设落到实处。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建设实践才能实现。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该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并非单纯的新能源开发,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清洁技术的应用,也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建立。低碳城市建设包括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新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型以及交通体系的优化等,需要经济、工程、管理、规划、交通和园林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对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4.低碳城市建设要根据城市情况,因地制宜。从国际经验来看,英国、法国、美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降低市民的居住能耗、改善交通状况和减少生活排碳量。而韩国、日本的低碳城市将更多的工业生产环节纳入到城市建设中。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国家政治结构和城市功能方面的差异。(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责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就国内而言,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存在着不同,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也会有很大不同。上海、贵阳和南昌等城市的实践可以归为低碳示范发展的模式,而保定、德州等城市的实践可算作低碳支撑的产业模式。低碳城市建设应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城市特点的发展策略。如日照充足的城市可以选择“太阳能之城”的发展策略。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第3篇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郑州450012)

[摘要]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选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在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制约的内在矛盾时,应积极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本文提出以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寻求低碳经济转型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140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远远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世界的强烈关注。针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制约的内在矛盾,增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探索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课题。我国作为工业生产经济大国,正在不断致力于开发适合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选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

1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1.1低碳经济的概念

在当今能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是为了在能源利用的同时做好对环境的保护,保持自然环境的节能减排、低损耗、低污染,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经济模式在起到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既不会阻碍社会经济前进的脚步,优化了能源结构,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又不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低碳经济所提倡的发展理念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要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通过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尽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共同进步,改变原有粗放后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1.2低碳经济的特点

低碳经济就是要对能源进行高效利用、促进新能源发展、建设绿色GDP,加快能源创新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制度建设,促进人类生产观念的进步。我国的传统经济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加快了能源的消耗,换来的却是较低的经济效益,同时向大自然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为节能减排、促进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是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进一步阐释。总体来看,低碳经济具有三个特点:

(1)综合性。低碳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减排的结合,更多的涉及社会、环境、人文的综合问题,目的是通过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来促进经济发展,不是以降低生活质量和放慢经济增长为前提,不单单是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同的国家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和发展空间也不一样,制定合理的、公平的节能减排目标是保证社会公平和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2)战略性。低碳经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解决当下我们遇到的生态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变化反常这些众多的问题更要解决长远的发展问题,低碳经济是对当前能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调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深刻变革,为了让人类的生存环境适应地球的生态系统而做出的战略性布局。

(3)全球性。整个地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所以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发展目标。

2我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困难

2.1政府对绿色节能技术缺乏足够的支持

在我国由于绿色节能技术还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发展较晚,人们对于绿色节能技术和新能源不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认识不清,严重阻碍了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国家又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扶持,发展绿色节能技术需要的新材料、新设备购买成本极大的上升,节能技术研发者的积极性因此也受到了打击。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投入到普通技术产业发展中来,忽略对绿色节能产业的重视,影响着我国绿色节能产业的发展。

2.2对绿色节能技术缺少评估标准

目前来说我国绿色节能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绿色节能技术的评估没有传统的数据作为支持,多通过建设过程的中的实践与探讨,一些绿色节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漏洞百出,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再加上绿色节能技术相应的投资又极其匮乏,而研发成本较高,不能对绿色节能技术进行及时的投入、优化和完善,极大地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

2.3低碳产业的推广阻碍重重

我国必须要从国外的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才能解决对低碳技术的研发进度缓慢的现实,大力推广低碳产业,一方面通过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国外的低碳技术进行实际的利用。我国一直以来对国外先进技术存在重引进、轻创新的情况。很多企业希望能够为这些先进技术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些技术往往背道而驰,不能跟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起来。到最后,既没有培养出自主创新能力,也没有带动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对国外的先进技术过度依赖的局面。

3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可能途径

3.1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积极地参与低碳减排行动,从根本上转变对于低碳发展方式的认识,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鼓励支持绿色节能技术。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有利于低碳发展模式推广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鼓励支持绿色节能技术发展的同时,并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对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督,要充分认识到低碳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坚持和共同努力,树立主人翁意识,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同时对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要正确处理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抱枕转型效果。其次,还要重视人们的配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逐渐转变人们对于低碳转型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将低碳的观念植入人心,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低碳生活。

3.2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尽快建立起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近、中、长期战略规划。根据中国发展的需要,制定明确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规划,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明确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抓紧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代表性的低碳经济试点区域。我国在东部发达地区有很多重要的能源基地,采取相关政策吸引研发及高端制造业投资,这些区域主要有低碳产业园、低碳商业区等,利用这些试点区别来发展低碳技术,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社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实践基础,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同时,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布局的划分进行指导,加强对绿色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建设各阶段的目标责任,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如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等。对于购买绿色节能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补贴或者是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研究出绿色节能新技术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强人们购买的积极性,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我国要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绿色节能新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合作,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

3.3加快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结合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明确各地域的发展优势,进行总体战略规划,进行地域划分,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在生态环境比较容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保证当地生态平衡;在一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的地区,用高新技术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依托各地区有利的地形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结合各地区的发展现状,结合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安排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创新性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用新兴行业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第4篇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与日俱增,致使各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极端气象也多有发生,在此大背景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苏醒,发展低碳经济,推行绿色会计正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站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就如何推广绿色会计建言献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绿色会计;环境保护;成本;公众利益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与日俱增,这反过来又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呼之欲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高技术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总量,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其中“低碳”二字意味着要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现有化石能源的消耗,切实降低污染排放总量,“经济”二字意味着要在降低对现有能源消耗的同时继续发展,这种理念现已成为多数国家和人们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势在必行。

二、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ing)又被称为环境会计(EnvironmentAccounting),是一种研究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间关系,并采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收益与损失进行计算的会计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传统的会计学之间的交叉而成的新学科。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绿色会计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凸现:传统的会计方法侧重于计算企业内部的生产与消耗,对于组织外部的损害往往忽略不计,从而导致许多企业为了单纯的、片面的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偷排偷放,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公众。而在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通过绿色会计,能够将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进而增进企业自身效益,提高环境保护效益,能够更充分的考虑企业生产的整体环境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成本。因此,推广绿色会计,是低碳经济战略落地的重要工具。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阻力因素分析

尽管绿色会计符合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推广绿色会计并非易事,可谓是阻力不断,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对绿色成本的认知不够。许多企业缺乏主动意识,对待污染的态度是能偷排则偷排,尽量少付甚至不支付相关费用,将所有成本转移至外部,这反映在会计计量方面则至多是将排污费用列入核算,对其生产经营行为导致的环境成本只是简单的进行计量,这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二是当下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这也是导致绿色会计推行受阻的一大原因,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推行绿色会计体系的重要性,但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在计量和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方面仍然不尽完善,致使多数运用绿色会计的企业仅停留在环境费用处理层面,目前《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制度中缺乏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规定,使得绿色会计的可操作性打了折扣。三是人才储备不足。绿色会计涉及到会计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交叉渗透型学科,对使用者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加之绿色会计目前普及面不广,应用程度不高,致使相应的人才培训数量并不多,这反过来又抑制了绿色会计的推广;四是缺乏对企业环境成本的跟踪审计。由于风险防范方面还没有开展绿色审计,致使审计环节缺失。

四、推广建议

笔者以为,在低碳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推广绿色会计已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推广绿色会计有着前文所述的种种因素干扰,但凡事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事物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绿色会计也不例外。针对上述几个因素,笔者建议如下:一是深入研究绿色会计体系,并运用法律保障其实施。建议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绿色会计体系的有关标准,如计量、核算等内容,并尽早将绿色会计的实施纳入会计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将绿色会计进行强制性推广,从而提升全社会对绿色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加速绿色会计的普及;二是加快出台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如修改《审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增加对绿色会计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内容,强制规定企业必须经过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绿色审计报告才能够有效,又比如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内部绿色审计,包括核实企业排污数据、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三是制定绿色会计人才培养战略,并加强对在职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绿色会计要想成功推广,就需要财会工作人员熟悉绿色会计的全部内容和操作流程,针对现有掌握绿色会计的人员数量较少的现状,一方面要调整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对现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特别是企业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绿色会计工作能够正确开展;四是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如要求上市公司或经济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披露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由于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具有正相关性:积极推行绿色会计体系,诚实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能够树立一个负责任、服务社会的正面形象,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注重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质量。又比如引进激励机制,对积极推进绿色会计,并认真降低能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并可与税收优惠政策挂钩。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特嘉(德),罗杰.布里特(澳).现代绿色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92-94.

[3]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122-123.

[4]张晓芳.浅析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与法,2009(38):11.

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2.2制定政策措施。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一是统一认识,加强指导,全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从建立循环经济这一高度来倡导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的认识。二是制定相应低碳旅游的地方标准。通过制定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的地方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引导旅游企业投入到推行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中来。三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对达到地方标准的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及优秀导游人员、文明游客,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是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国内外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大行业监管。从旅游的各要素入手,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消费、绿色旅游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导旅游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营造良好环境。海北州作为青海省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地区之一,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围绕低碳这一核心,推动旅游走向深入。一是要有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以,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必须要求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要珍重自身的文化,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形成一个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措并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建设和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镇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海北旅游生态环境。三是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