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80-02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近些年来,负性社会事件频发,让我们在激愤之余究其原因――职业道德缺失。现实要求我们冷静思考:如何加强公民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深知中职学生将来在社会上需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故而十分重视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情况,对我校2012级和2013级共计331名学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问卷调查,从对职业道德的关注、了解、看法,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看法共四个方面进行问询,得出以下统计结果:

班级

项目 2012级 2013级

对职业道

德的关注 很关注 一般关注 不关注 很关注 一般关注 不关注

2% 19% 79% 1% 17% 82%

对职业道

德的了解 很了解 一般了解 不了解 很了解 一般了解 不了解

15% 67% 18% 14% 55% 31%

对职业道

德的看法 有必要 一般必要 没必要 有必要 一般必要 没必要

17% 20% 63% 12% 24% 64%

对《职业道德

与法律》课程

的看法 很好 一般 不好 很好 一般 不好

12% 37% 51% 11% 39% 50%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缺乏关注与了解,认为职业道德在其职业生涯中不重要,对单纯讲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也略显不满,缺乏兴趣。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对参加调查的2013级166名学生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道德教育:

一、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入每个学科每节课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过程中,都要结合当堂课程内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渗透。我们的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职业道德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完成。通过这种“水滴石穿”的渗透,使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得以提升。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改良

现阶段几乎每个中职学校都会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也有专门的同名配台教材。但是教材的内容理论性过强、过于枯燥无味,学生有厌学情绪。我们将教材内容进行改良,围绕课程的中心内容收集故事、真实案例等,以故事

的形式讲授理内容,学生十分乐于接受,对教材内容掌握很好。

三、于课堂创设职业场景学生进行情景模拟

我校是卫生学校,我们在护理专业课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的课堂上进行医院护理工作情景模拟。请学生扮演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护理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进行实践。通过投入的角色扮演,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成为“病人”,能做到对病人痛苦

的感同身受,也就更愿意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去为病人服务。

四、职业道德题目在各科试卷中的渗入

为了引起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视,我校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察以考题的形式分散渗入各科试卷中,学生要想在各科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须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避免之前出现的对职业道德的忽视。

五、医院实地参观学习

我校学生将来工作的岗位在医院,但她们在校学习期间对医院的情况和她们将来的工作情况并不了解。我们带领学生深入我市两家三甲医院进行参观学习,观察护士们如何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对病人进行护理,这一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她们心中树立起

向优秀护士前辈学习的旗帜,学习她们的态度、技巧,而这些都是对职业道德的践行。

六、学生于敬老院服务体验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在未来,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很大比重,老年护理也将成为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去体验对老年人的服务,借此机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与人接触、与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等为学生将来的老年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些都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七、确立并开展职业道德宣传日活动

我校重视对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确立每月的七号为职业道德宣传日,在这一天积极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包括学生围绕职业道德这一主题设计黑板报、学校广播电台也围绕职业道德这个主题进行广播等活动,通过此举使职业道德入脑入心,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

八、开展职业道德主题演讲比赛

我们在各个方面均对学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对职业道德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她们也需要将内心的情怀抒发出来,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直抒胸臆、尽情表达。通过演讲比赛弘扬护理人员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精神,坚定学生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全心全意服

务患者的信念。

九、个案辅导

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正常标准有较大偏差。该生看待事物悲观,又心胸狭隘、思想偏激且自私自利。我们课题组成员配合该生班主任认真全面了解学生情况,针对该生专门设计出一套德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方案并进行实施,最终该生的思想行为表现有了很大改善。

历时近一年,在对2013级学生实施过以上措施之后,我们又对我校2012级和2013级共计331名学生进行了同样的职业道德教育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班级

项目 2012级 2013级

对职业道

德的关注 很关注 一般关注 不关注 很关注 一般关注 不关注

2% 22% 76% 42% 52% 6%

对职业道

德的了解 很了解 一般了解 不了解 很了解 一般了解 不了解

16% 66% 18% 56% 39% 5%

对职业道

德的看法 有必要 一般必要 没必要 有必要 一般必要 没必要

22% 59% 19% 58% 36% 6%

对《职业道

德与法律》

课程的看法 很好 一般 不好 很好 一般 不好

12% 38% 50% 71% 25% 4%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未经过职业道德加强教育的2012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之前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经过职业道德加强教育的2013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关注明显增强,了解明显加深,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职业道德对其职业生涯的必要性,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看法也从不满变为喜欢。

总之,通过上述几项措施能够大幅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其作用一方面充分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使中职学生建立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为自己的事业、为祖国奉献心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职业道德》(第2版)

[2]王易,邱吉著《职业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杨鼎家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素质修养》,中国言实出版

[4]第517号国务院令《护士条例》

[5]李家祥、王雯著《职业道德教育》,云南大学出版社

[6]朱力宇、张伟著《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7]宦平著《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8]陈安福著《教育心理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9]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

[10]钟启泉、崔允著《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第2篇

一、问题提出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品德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1]现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既包括了要求教师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内容,也包括了教师作为这个特殊行业人员的特殊的道德内容。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进展来看,教师职业道德正从“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移的过程中[2]。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各种职业道德之一也毫不例外地具有与一般职业道德的相同属性,也存在与一般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3]。从道德心理学新进展的角度来看,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的研究成果也为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道德敏感性重视个体面对特定的情境在作出道德决策时需要考虑情境的特殊性[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领域特殊性[5]。从教师职业特殊性探讨师德内容已经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建设的一项前沿课题。

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考虑师德的特殊性,对于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的理论建设,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的依据,并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3]。从实践层面的角度来看,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教师道德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制定与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精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在体现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评价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功能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然而,不同的学者对哪些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认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6],在于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关爱关系。Noddings认为关爱(caring)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7]一个人进入教师职业就是进入了一种关爱关系,关爱先于、重于做事与技能,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历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把热爱(关爱)学生作为重要内容,师爱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量调查也显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特点中,热爱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指标。[8]甚至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师爱”。[9]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被看成是学校教学情境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而且也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有学者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10]教师能否自觉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有学者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后认为,为人师表应当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11]从整体上看,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而且主要以思辨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重点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不同群体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看法。由于在职教师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执行的主体,职前教师(在校师范大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后备力量,而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直接受体,所以本研究通过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中学生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在特殊性与一般性维度上进行排序,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样本一,在职高中教师85名,男教师37人(43.5%),女教师40人(47.1%),缺失8人(9.4%);30岁以下21人(24.7%),31~40岁48人(56.5%),40岁以上14人(16.5%),缺失2人(2.4%),平均年龄35岁;高级职称24人(28.2%),中级职称41人(48.2%),初级职称15人(17.6%),缺失5人(5.9%);教龄5年以下21人(24.7%),6~10年25人(29.4%),11年以上33人(38.8%),缺失6人(7.1%)。

样本二,职前教师(在读师范学生)90人,男生9人(10%),女生81人(90%);平均年龄21岁。

样本三,高中二年级学生89人,男生38人(42.7%),女生51人(57.3%);平均年龄17岁。

2.材料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指导语如下:

职业道德规范往往由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容与职业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内容组成。教师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中的助人性与专业性都很强。这种职业既有与其他职业相同的道德规范内容,也有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道德规范内容。

下面列举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内容,你认为每一条规范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如何?6分为最具有特殊性,1分为最不具有特殊性。现在请你在这个维度上对6条项目进行排序。请注意,这里是请你按代表道德规范的特殊要求而不是规范的重要性程度排序。

3.程序

方便取样,对所有被试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一是在浙江省某次班主任研讨会期间通过方便取样获得数据;样本二为浙江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心理学课程中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三为浙江某中学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团体测验。

数据处理使用SPSS15.0进行管理与处理。

三、结果分析

首先,对三个样本分别进行平均分与标准差的计算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在职前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76(1.24),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3.15(1.97)、3.72(1.29)、3.88(1.40)、3.78(1.40)与1.70(1.00),“关爱学生”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的项目(t值分别为-5.78、-5.31、4.41、4.34、16.24,下同)。在高中学生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60(1.1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46(1.93)、3.33(1.47)、4.61(1.25)、3.90(1.45)与2.08(1.05),“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7.70、-5.94、3.39、16.07)。在在职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90(1.2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31(1.88)、3.20(1.47)、4.73(1.33)、4.59(1.27)与2.93(1.49),他们认为“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9.37、-7.34、10.76)。

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不同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排序中,尽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但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是最为特殊的项目 之一。

其次,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个项目上对三个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上,三个样本在“关爱学生”项目上无显著差异(F(2,257)=1.34,p=0.264),在爱国守法(F(2,257)=4.61,p=0.011)、爱岗敬业(F(2,257)=3.20,p=0.042)、教书育人(F(2,257)=10.56,p=0.000)、为人师表(F(2,257)=7.75,p=0.001)与终身学习(F(2,257)=23.77,p=0.000)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样本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存在有区别的差异,但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并不存在异议。

四、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高中学生三个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项目排序中,“关爱学生”是他们认为最为特殊的项目之一,并且三个样本对此具有一致性。就在职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三者无显著差异。职前教师把“关爱学生”列为最为特殊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显著高于其他各项职业规范内容。而高中学生则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都视为最能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三个样本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异议,但也说明该结果可能既与职业道德规范本身的内容有关也与这三类被试的生活或工作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1.不同样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受其自身经验的影响

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项目在可区分的维度上存在交叉关系。比如“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的“育人”、与“为人师表”可能存在涵义上的重叠,因为育人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关爱学生”,而“为人师表”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的榜样。而对这一部分的重叠与深层的含义可能在职教师由于在与学生互动中会有更深的体会。职前教师大多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了解远不如在职教师深刻,而且由于大学中的师生互动远没有中小学频繁,大学生对教师“关爱学生”的需求没有中学期间那样得到有效满足,他们更渴望教师“关爱学生”。所以职前教师对“关爱学生”的排序成为唯一最高的特殊项目。高中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师关爱,但在高中阶段通过学习获得升学的机会成为他们在此期间最大的需求,所以他们把教师的“教书育人”与“关爱学生”一样也看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内容。而在职教师认为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看成是同等程度的。这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

不管其他的项目如何,“关爱学生”是三个样本都认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这在对三类被试进行各个项目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在“关爱学生”这个项目上,三个样本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即都认为“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内容。在“爱国守法”上,职前教师显著高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在“爱岗敬业”上显著高于在职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在“为人师表”上显著低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在“终身学习”上职前教师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即三类被试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受被试的工作或生活经验的影响而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关爱学生”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上并无显著的差异。

2.“关爱学生”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大量以往的研究也认为“关爱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甚至认为“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Noddings积极倡导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施关爱教育,教师应该具有教学关爱(Pedagogical Caring)的能力。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的,将道德教育与教育重合起来,强调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爱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12]她认为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有意义教学的本质[13],是教学的核心方面[14],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15]。她强调师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并非抽象思维方面简单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关爱者和被关爱者的社会关系。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成分,它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行动过程。具体而言,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负责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16]国内有研究者以中小学特级教师为样本,通过被试撰写文章进行编码的方式计算被试列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17]结果发现,“热爱学生”被提到631次,占所有行为数的23%。还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胜于对教学技能的重视,学生把“热爱、尊重与同情学生”列为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之首。

从教师素养的角度来看,“关爱学生”属于教师内在素质的动力系统之成分,也是进行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18]就教师角度来看,“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预测变量,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就学生角度来看,“关爱学生”不仅是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因此,从教师职业特殊性的视角系统的研究教师“关爱学生”的过程、行为与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助于为今后根据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进行实施或评估提供更为细化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赵景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檀传宝.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4]Reynolds,S,J.Moral Attentiveness:Who Pays Attention to the Moral Aspects of Life?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5]Jordan,J.Taking the First Step Toward a Moral Action: A Review of Moral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Across Domains [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7,168.

[6]Noddings,N.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7][12][15]Noddings,N.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8]张景春,赵春华,宋涛.论教师职业道德[J].教书育人,1999,(2).

[9]林崇德.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

[10]杨克平,傅晓燕.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11]王小娜,丁莉.从为人师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13]Noddings,N.Caring[J].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1981,(3).

[14]Goldstein,L,S,& Lake,V,E."Love,Love,and More Love for Children": Exploring Persevere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ar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8).

[16]孙炳海,申继亮.教师的教学关爱:涵义及其作用[J].中国教师,2008,(15).

[17]方晓义,陈浩莺,王永丽,林崇德.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8]申继亮,孙炳海.教师评价内容体系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契约理论,会计职业道德,原因探究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所有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企业的“收益权”和“控制权”不能全部合同化和契约化,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一系列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存在。理解契约的不完全性,是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构建的关键。“契约人”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 而且有时候会以欺诈手段谋求自身利益,即契约人都具备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特征。当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同时存在时,会产生严重的契约困难,从而使会计职业道德的重新构建成为必要。

一、会计职业道德构建的伦理基础:契约公正的诉求

当我们以公正或伦理的正当性为标尺去衡量职业行为时,权利与公正、公平与效率、自利与他利等关联性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探究的焦点。如果说伦理是契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内在认知构架、价值导向,那么公正无疑就是对职业道德的价值追求和制度安排。按照此逻辑,契约公正应当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伦理基础。

(一)契约公正的关联度分析。人类的道德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总是把公正列为基本的道德选项,并且视之为基本的道德价值目标。契约公正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伦理学上一般的价值和规范关系的反映。具体到契约公正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我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约定和执行是以契约公正的预先设定为前提条件,然后根据预设的伦理道德制定出合乎公正、合乎义理的会计道德规范。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也可推知契约公正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关联。

(二)契约公正的伦理诉求与职业道德评判的关联度分析。会计职业道德是否合乎义理,取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规定是否达到公平的要求。契约公正的伦理诉求与职业道德评判,归根到底是一个追求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只有会计关系中的当事人都感觉到利益分配的公平正义了,这才能减少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会计职业道德的产生是基于企业内外部追求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正义的内在和谐需求,包括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谐、企业经营层与管理层的利益分配和谐、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谐,这些都需要通过职业道德规范加以保障。因此,各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内部道德规范体系时应依据特定标准来平衡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探究

某特定阶段会计发展的状况、水平、进步,一直受到特定会计环境的推动和制约。会计内外环境恶化,会计职业道德便因受其影响处于失范状态。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条件下,社会不良风气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少数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把会计行业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抛在脑后,不能坚持原则,大肆变造、伪造会计事项、会计凭证,以达到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目的;更有甚者对于检查机关的正常审计,故意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最终以身试法。

(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中国财会工作人员组成较为复杂,接受正规教育的层次不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对来讲一大批不懂会计法律法规,不知晓会计行业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业。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会计一些法律和规章制度,但是在法律贯彻落实方面,很多制度得不到落实,沦为一纸空文。

(三)会计行业的监控制度存在不到位。首先是政府监督的不到位,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其次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特别是在有些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完全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其本质的监督作用。

三、基于契约理论框架的会计职业道德构建途径

实现会计职业道德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内在认知构架和价值取向是完善会计职业规范的目标。为规避会计诚信主体间契约关系的不规范和不完备,有效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必须从体制设计和运行路径等方面思考会计职业道德的架构选择。

(一)构建企业直接和间接的激励:约束机制

治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合同安排”,也就是要构建企业财务直接和间接激励——约束机制。

1.直接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企业可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使职业道德的规范与营管理者的业绩有机融合。一般来讲,若公司的利润股价等与公司经营者的个人报酬成正比,委托人和人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础,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趋于一致, 经营管理者将为实现企业终极目标而努力工作,从而减少会计人员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2.间接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决定了产生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必然性,经营管理者未来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其本人在人才市场的价值。若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所执行的管理政策不满意,则可考虑权竞争,使经营管理者控制权被剥夺。在权竞争中,持异议的股东可以通过投票反对现在的经营者,从而获得有效的委托权和权,这是一种有效的间接激励方法。

(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可以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函数模型。假设选择了8个主成分即8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分别赋予一定权重(权重的设置必须保证科学有效、公正客观),则可得出估计样本的评分函数为:

F=a1z1+a2z2+……+anzn(n≤8)

其中,F为评分指标总分,zn为第n个主要指标,an为对应的权重。

每个主要指标有相应的细化指标,即,Zn=Σ(单项评分指标权数×各评分员给定等级参数)/评分员人数。评分时分值为1-l0个等级,单位的会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平均工作效率值,假设为6,分值>6 的为效率高的,分值<6 的为效率低的,以此为参照,综合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建立奖惩机制,选举道德榜样。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社会监管机制

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内部牵制制度,而且包括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等。通过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形成牵制机制,防止腐败贪污行为发生,同时从内控制度上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社会监管也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手段,加强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管;同时,有效发挥企业员工与社会成员的监督效力,作到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增强各方监督力度,使会计人员感受到社会监管有形及无形的压力,意识到偏离职业道德将受到法律严惩的严重后果。

四、结语

任何一种道德得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刻苦进行道德修养的结果,会计职业道德得养成也不例外。只有把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真正纳入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从企业业内部出发,塑造会计行业客观公正,平等对待的良好形象,坚持法治和德治共同发展,促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 58~62.

[2]邢建强.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铁道财会, 2005(6):27.

[3]代海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8):4~5.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第4篇

从当前的内部环境来看,会计人员的酬劳以及升迁上都会直接受到上级领导的限制。在有些时候,领导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让会计人员在账目上做手脚,大多数时候会计人员都无法顶住压力而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有部分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不强,主动的做出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事;还有部分则是因为不能够严厉的惩办违纪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会计人员的违纪行为的产生。从外部环境分析,因为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内日趋完善,促使社会上发生了巨大的改革,特别是在经济体制与分配制度上所发生的变化都非常的明显,并且因为外来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思想层次上产生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必然会让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发生改变,滋生出各种不良风气。同时,国内在会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上存在有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有了可乘之机,而在一些事件发生之后,部分责任人则相互的推脱责任,而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则使得相关的责任无法进行有效的追究。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现行制度不健全

在当前,因为会计造假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很多企业都开始通过现行法规中的缺陷以及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对会计信息操纵。制度层面上的不完备,为会计行业中的各种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土壤。会计行业中的很多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都不能够简单的归结到道德领域中,其中很多都是制度上的缺陷所诱发的,也就是不能为道德水平的维持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

(二)缺乏完备的会计从业环境

从客观上来讲,当会计人员和单位的负责人之间出现了道德冲突时会存在有“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情况。同时,外部也没有为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坚持。同时从外部来讲,做假账几乎是整个行业的趋势,这就使得会计人员没有坚持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环境。

(三)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足

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与掌握,不同的人看法而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别。特别是当前很多会计人员都没有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会计师职业的特性,在执行的过程中不顾“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也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专业胜任能力也值得商榷。

(四)监管不足

我国已经逐步的形成了国家监管、社会监管与单位内部监管的三位一体会计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有许多的问题:我国拥有相当繁杂、数量不少的的会计监管部门,如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各种国家监管部门,同时还有会计师协会等各种行业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这么多,理论上来讲能够对会计职业道德违规事件进行遏制,但是实际上这些事件却是越来越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会计监管不能发挥良好作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监管关系没理顺、监管成本高、重复无效的监管太多。

三、改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完善

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紧要的内容,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由独立于会计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所开展的活动。相对于外部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对于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与业务状况更加的熟悉,并且能够随时的对各项业务活动开展审查活动,具有更好的预防性、经常性以及针对性。和外部审计监督相比,拥有更加有利的条件。通过内部审计活动,能够有效的对会计、财务以及各种业务的内部控制职能的健全性及各职能部门完成质量的好坏进行准确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供整改的建议,更好的促进内部活动的开展。

(二)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营造出良好的外部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国内,《会计法》的普及程度严重不足,社会工作对于各种会计知识的认识严重不足,难以有效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社会工作普及各种会计相关的知识,让公众能够具备有良好的识别能力;让整个社会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让社会大众能自觉的对错误的会计言行进行抵制;在社会上实行多方位、多渠道的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真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融入到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成为其自觉行为。

(三)强化会计人员后续教育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各种新的会计事项不停的产生,对会计人员进行良好的后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改善会计人员自身的修养,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减少各种不诚信问题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不断的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意识与品德的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与品德水平,让会计人员能够自觉的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抵制,能够坚持对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抵制,将会计事业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同时,作为会计人员不能够仅仅是停留在对各种业务知识的学习上,同时还必须要能够对行业规范进行自发的遵守。

(四)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范文第5篇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为人民检察院以检察业务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一个重要岗位,而司法警察工作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现结合《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试就对加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谈谈初浅的认识。

一、检察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检察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素质是司法警察政治思想素质在职业上的延伸,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检察职业道德和警察职业道德在司法警察岗位上的体现。

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一个独立的警种,又是人民检察院内部的一个部门;它既要为检察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业务工作和技能训练;既要接触案件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又要为检察院内部其他部门的人员服务。因此,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与检察官以及其他检察院干部的职业道德,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具体内容上区别。根据司法警察职业的自身特点,结合检察官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内容,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忠于职守,服务检察,公正执法。任何职业都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职业要求,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忠于职守,这是对职业道德最基本也是首要的要求。司法警察是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检察官和其他检察干部所不可替代的,司法警察应当热爱这个职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职业制度,司法警察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不怕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责是为检察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服务检察工作应作为法警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中,司法警察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司法警察职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依法执行各项警务,从事执法活动,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忠实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和权威,既是司法警察的职责要求,也是其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规范操作,保障诉讼,注重效率。司法警察的警务工作,主要是保护现场、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提解、押送、看管、送达法律文书、执行死刑临场监督和其他职责等,这些工作大多是依照有关程序法的规定,进行规范性的运作。因为,按照“一熟二懂三会”的要求,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与警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操作程序办事,保持严谨细致,克服粗疏马虎和随意性,并使之形成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习惯。司法警察没有决定权,在履行职务中往往是根据检察官的指令行事,为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警察应充分尊重检察官对案件的决定权,不得随意发表对案件处理的看法,更不得泄露具体案情。同时应注意在诉讼程序上与检察官协调配合,在完成送达、保护、押解、搜查等工作时,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和检察官安排时间、要求,及时、有效、谨慎的完成有关保障工作。

3、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实行单独序列、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并且有明显的强制性,工作中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稳定的突出情况。所以,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司法警察履行特定职责的必然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就必须有高度的依法办事意识和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别是执行重要警务或者遇到重大情况,必须听从指挥,不可擅自行事;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要注意协调配合,发扬团队精神。

4、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在人民检察院中,检察官是令人向往的职业,法警工作相对比较简单辛苦,发展前途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司法警察必须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具有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尽心尽责。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对于警察有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司法警察应当倍加珍惜,时时处处应体现诚实守信精神。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司法警察应当像检察官一样清正廉洁,在职务活动中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业外活动中也应避免公众对司法警察清正廉洁产生合理怀疑,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腐蚀,不为金钱、美色、人情、权务所动,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二、培养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方法

1、勤于自省,开展自我思想斗争。道德修养对个人来说,实质上是实现道德的自我更新,必须要在个人头脑中发生新旧道德意识,道德的积极进步因素与消极落后因素的斗争。要经常在头脑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自我解剖,时时警惕思想中不道德的意识、观念和情感的出现,一旦出现就要用理性的力量去克服纠正,巩固道德上的防线。

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形成良好的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只有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从细微之处着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每一件事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成为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