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推广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网络广告效果评估标准
虽然网民数量已经颇为庞大,并且互联网广告价值也已经被普遍承认,但国内关于互联网广告效果的评估,却远没有被重视和完善起来。一般来说,互联网广告效果可以从广告计费形式上窥见一斑,目前国际上采用比较多的是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是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lmpressions每千人成本),是按照网络媒体访问人次计费的标准,指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按每一千人看到某广告作为单价标准.依次向上类推的计费方式。
另一种是CPA(Cost Per Action每行动成本/广告效果计费),是指按广告投放实际效果,即按回应的有效问卷或定单等等定义效果来计费,而不限广告投放量。
这两种形式使用份额最大,比例也较接近,是目前使用最为频繁的互联网广告计费形式,同时也是可以用以衡量网络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CPM的原理与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评价体系有相似之处,注重广告的显示效果。而CPA则完全区别于传统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互动性特征的广告计费形式,在确定了广告主所需要获得的广告效果基础上,以效果的实现来衡量广告价值。
国内网络广告评估现状
现今,在国内除了CPM和CPA外,还有二个指标是国内广告主衡量互联网广告效果的重要参考――CPC(点击成本)和CPT(每广告位时间成本,譬如包天、包时等)。
通过CPC的广告点击数及点击率,广告主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投放的网络广告到底带来了多少宣传效果,大大满足了广告主对广告效果评估的需求。
而CPT(每广告位时间成本,譬如包天、包时等)则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广告计费形式的主导,CPT是传统媒体广告购买模式的延续,它使得网络广告的计费模式更趋近于和传统媒体的购买模式一致。广告主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特定时间段选取特定广告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换言之,CPT在技术上可以看作是CPM的变形,以适应国内广告主在广告购买上的方便,但由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可记录性,CPT无法精确体现互联网便于衡量广告效果的优势。
由于各大媒体尚未能实时地公布其每天的不同页面的日访问量(DailyPageview)和日不重复访客数(DailyUnique User),因此,广告主在衡量广告投放效果时只能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进行估算,这种评估方法难以体现互联网广告所应有的精确性和实时性,而只是根据经验估算出广告所能传达到的用户数量及相应所需付出的费用。同时,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随着媒体页面访问量的不断变化提高,媒体却缺乏有力的第三方数据向广告主证明这种页面访问量增长的准确可靠性,只能被动地每半年或每一年调整一次价格,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CPT沿用几年,广告主渐渐发现这种计费形式缺乏说服力,或者说,广告主们越来越需要系统的分析互联网广告所产生的效果,对这一变化体会最深刻的是网络广告公司的客户服务人员。在提供的互联网广告监测预测数据和报告中,以往客户服务人员只是提供CPC(广告点击成本),但很显然,广告点击率并不是解释广告效果的唯一指标。对于将树立晶牌为广告目的的企业,广告位置和广告语言的优劣所导致的广告支出和用户对广告的印象数才是他们的最终需求,而这等同于传统媒体告知效果的需求。在过去的2004年,不少网络广告公司为了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也已经将CPM(千人印象成本)作为一种广告效果来进行评估。事实上,在国内网络广告市场不够成熟的环境下,CPM作为一种计费形式未被国内广告主接受和理解,一方面是由于CPM的计费方式与传统的包版位的购买方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也由于权威的第三方监测系统并未能广泛地应用,CPM尚未能获得足够的公信力。目前,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却期待改变。随着权威调研机构介入,CPM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广告效果监测的指标提供给广告主。
广告主的实际需求与点击后行为分析的意义
广告主在拥有CPM和CPC后并不满足,他们在不断的营销推广中积累了更多与互动有关的需求。他们想知道谁关心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在哪里、消费者的习惯是什么、消费者关心产品和服务的哪些部分、消费者为什么没有购买、消费者参与品牌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广告主们希望了解消费者在从认知到购买的整个思维和行为特征,希望了解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消费者反映特征,更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指导营销体系的完善。遗憾的是,过去没有一个媒体可以实现这一点,但广告主们知道互联网应该可以帮助他们实现。
互联网是一个互动的媒体,是点对点宣传的实现,这种传播特征使互联网的推广不仅停留在广告印象(用户被动看到广告)或者广告点击(用户主动点击广告)上,而且可以渗透到企业的营销全过程,这可以通过了解用户点击网络广告后行为的分析得以实现。目前,针对广告主的这些需求,一些公司已开发出相应产品,其中新好耶公司出品的网络广告监测系统AdForward就可以详细记录用户点击网络广告后的一系列网络行为,可以使广告主方便地了解目标消费群的主要网络媒体浏览习惯,转化成顾客的机率(Convefslon Rate)等,从而在目标消费群经常浏览的网站有的放矢地进行广告投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的说,用户点击网络广告后行为分析的指标是CPA(效果成本),其中的“行动”(ACTION)可以由广告主进行自定义,譬如化妆品公司可以定义为试用装申请、银行广告主可以定义为信用卡申领、销售公司可以定义为购买、网络媒体公司可以定义为注册、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定义为页面浏览数等等。并且当评估广告效果时,”行动”的定义可以是多方面的,譬如可以定义页面到达、注册、浏览页面数、购买四种行为,分别根据转化成顾客的机率来综合分析广告效果,以了解广告对哪些人产生了影响,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对产品感兴趣、他们对什么产品感兴趣、他们一般购买什么产品,一系列的指标加以分析,便可以优化广告主的广告计划,实施方向。
商报记者 金琳
中国最大的邮件运营商网易通过发送广告邮件的方式牟利?本报《用户邮箱竟成为网易牟利工具》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网易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广告盈利的模式可以理解。也有人表示,垃圾邮件呈现上升趋势,运营商推波助澜很不应该。
对此,网易方面回应说:“网易发送的不是垃圾邮件,而是‘活动通知邮件’,这是网易为用户提供的一种系统告知服务,并且是经过用户主动订阅,还可以随时取消订阅。”网易同时承认公司销售部确实有售卖EDM直邮的业务。“不过这些接收直邮的用户都是在注册或参与活动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意接收相关直邮的选项。接收直邮的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自主取消相关订阅。”
邮件营销争议大
对于邮件营销,各方一直存在着争议。
商报记者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EDM”(邮件营销),百度百科(微博)的定义是“整体而言EDM营销就是一种流氓营销”。百度百科的条文显示,做出这样的定义是因为:第一,全球垃圾邮件中90%以上的邮件服务器都设置在中国,因为中国没有对此类服务的行为规范的法律条文;第二,电子邮箱中的推广营销邮件,有效率为0,即100%垃圾邮件。
不过,广告行业对于这种观点并不认可。他们认为,“邮件营销”和“垃圾邮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用户自行“订阅”的,用户主观愿意接受的广告邮件。
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此,百度百科同样给出了答案。“免费邮箱发送的广告充其量只能被称为被迫的许可。”也就是说,用户在申请邮箱的时候,“愿意接受其广告”是必选项,如果你不同意,将不可能成功申请到邮箱,因此用户申请了邮箱也就等于默许了电子邮件广告。“这样一来,这种客户的广告价值就不大了,因为他的意愿是被迫的,甚至是虚假的。”
有关人士认为,邮件营销、短信营销和电话营销一样,都属于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进行营销的方式,徘徊于“灰色”地带。
“通知”变身商业广告
上海商报特约经济评论员、著名互联网律师刘春泉对商报记者表示,“网易的说法很牵强。我从来没有选择过接受广告,但是也常常收到网易发来的广告邮件。网易怎么能将责任推到用户身上呢?”
商报记者仔细察看了网易注册免费邮箱的条款时发现,奥秘出现在服务条款的第13条。这一条款称“所有发给用户的通知都可通过电子邮件、常规的信件或在网站显著位置公告的方式进行传送。网易公司将通过上述方法之一将消息传递给用户,告知他们服务条款的修改、服务变更、或其他重要事情。同时,网易公司保留对申请了网易邮箱的用户投放商业性广告的权利”。
什么是“活动通知邮件”?网易邮箱做出的定义是仅限于“由网易工作人员的网易系列产品更新的邮件通知”。可是不知为何,如今网易“活动通知”变成了商业广告的地。
在新浪微博上有不少网友发帖抱怨广告邮件难以退订。网友拜月亭2011就留言称:“我的邮箱中总收到广告邮件,点开后找到了退订按钮,可是真的点进去网页却显示导航已取消,真是让人无语。”另一位网友则发帖称:“求求邮件运营商告诉我如何退订。”
为此商报记者试用了一下“网易更新通知”的退订按钮,三封邮件出现了三种情况。一封邮件退订后竟然又重新返回到邮箱登陆页面,循环往复一番后,无法退订。另一封网易通知邮件,更是连退订按钮都没有找到。还有一封通知邮件,则退订比较顺利。
上海普若律师事务所事务所主任吴秋发认为,网易邮箱应该在提高人性化方面下点功夫。出于公司经营的考虑,网易投放商业广告情有可原,但不应当将广告直接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更不应该将广告混淆成“通知”的形式呈现。“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开辟一块不会打扰用户使用邮箱的地盘来投放广告。”
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也指出,一般而言,电子邮件服务商进行商业推广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只推广自己的业务,而不推广第三方的业务,且给用户拒绝接收的权利;第二,在电子邮件的特殊位置设置广告位,明确告知用户或者用户明显可以判断其广告性质。这两种形式用户一般都能接受,也不至于对用户造成太大的骚扰。“如果邮箱运营方替第三方做商业推广,且无法拒绝接收,就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骚扰。”
营销邮件订阅不足1%
邮件营销的效果如何?
赞成者认为这是一对一的精准营销,而且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等特点,在广告界,电子邮件甚至被称为“杀手锏”。
本文向大家介绍了OTC新品推广的一般流程并对几个关键部分作详细说明,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细分市场
在推广一个OTC新品时,制药企业首先要定义细分市场。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中(如感冒药市场,我们称之为第一类细分市场),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考虑以下问题:新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发展趋势如何?我们的产品要在这个市场上占多少份额?新品推广的初期投入有多少?比如说,第一年要拿出多少钱做广告才能达到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如果某个产品是针对一个5000万元的细分市场,却要拿出4000万元做营销,这个产品的开发价值就值得质疑了。
第二类细分市场是可以通过营销推广做大的。例如钙产品这个细分市场,原先只有3个亿的市场份额,在哈药等国内外厂家进行营销推广一年后,该市场已扩大到30亿元。这类细分市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下应该说还是存在的。
细分市场下一层还有一些次分市场(或称第三类细分市场),这些次分市场对产品的推广也很重要。比如,不同年龄组、不同剂型、不同组方、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等都影响着市场的容量,从而影响产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对于第一种比较成熟的细分市场和第三类细分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监测机构的终端(药店、医院)的销售数据,再加上对患者的发病率及服药习惯的调查就可以基本定义出来。第二类细分市场则要通过详尽的消费群调查分析、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时尚发展潮流加以确定。无论哪种市场定义,都需要调研和数据的支持,否则如果因市场容量过小而放弃开发出来的产品便成为一种浪费,而推广失败则是一种更大的浪费。
竞争分析
OTC产品开发与推广流程的第二步是竞争分析。有许多细分市场的规模很大,但竞争品牌多、实力强。这对新产品的推广造成很大的威胁。这时就要研究竞争品牌的定位诉求,看看还有无不同于竞争品牌的定位空间。如果没有这样的定位空间,就要看看企业有没有实力同竞争品牌在类似的定位上进行竞争。需要注意是在竞争品牌少,竞争对手实力也不强的细分市场里,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多大的机会,因为这个市场很可能是前面细分市场定义中讲到的第二类细分市场。如果市场中的玩家都没有实力或动机去推广整个品类,那么这个品类市场的发展就会成问题。要想在这类市场中开发和推广新产品,就要冒两种风险:一是市场规模太小,没有发展前途;二是一家企业花钱做整个品类的推广,有可能得不偿失。
了解消费者
OTC产品开发与推广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消费者的了解。这个环节的工作实际上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与推广流程之中,也是国内厂家最不习惯做的一环工作。很多企业在推出一种新产品、新包装或是新概念时会咨询我。其实我的意见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很可能并不是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做个调查直接去问问消费者,也许会找到更多的机会和灵感。
忽视或不习惯做消费者调查与管理者的观念以及企业的管理体系有关。这些企业认为产品还没出来就花十几万元做个调查不值。他们没有想到,如果开发的产品不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开发和推广投入将付诸东流。另外,国内许多企业的研发部门欠缺与营销部门的沟通,因此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只是从市场的角度进行推广。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药企在处方药的新品开发方面将受到很大限制。OTC产品推广应该是中国药企的优势所在。而OTC产品推广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通过产品本身、促销及广告对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都是建立在对消费者态度及行为了解的基础上。
因此,对中国市场(包括消费者)的了解应该是国内药企的强项,而不是现在正相反的状况。强生、施贵宝、美国家庭用品(AHP)等跨国制药公司都是依靠他们在营销方面的经验建立了长久的品牌和声望,许多处方药厂家在OTC产品的推广上都是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才取得成功的。
概念开发
在对市场、竞争动态和消费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便可开始进行产品技术上的论证,看看自己是否在技术上有能力研制出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消费者需要的利益。如果不能,可以考虑从别处购买。对于中药和保健品来说,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而一般的OTC药品都有现成的技术,这时产品的概念开发就显得比技术本身更重要了。
概念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与消费者有意义的沟通。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吸引消费者,随之让他们了解我们产品的特色,并记住我们的品牌。比如,某产品的特色之一是通过某种高温萃取技术提取的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基于这个特点,企业是应该强调这种技术带来的高效成分,还是通过各种手段直接强调该药品的高效性?显然后者的概念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如果我们讲了许多技术上的过程,甚至列出分子式,一般消费者都不会感兴趣,从而也谈不上了解和记住这个产品或品牌了。概念开发的效果很大一部分最终落实到广告的效果上。对概念的描述可直接用作将来产品广告的拷贝原形。我们见到的许多莫名其妙的广告(比如,现在到处可见的第五季,N自由等等),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广告可归咎于没有事先做概念开发或概念开发失败。
概念开发和产品开发以及相应的概念测试与产品测试实际上都是交叉进行的。如果某一个概念被消费者否定了,就需要重新发现概念,产品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推广策略
概念开发出来后,产品的定位也就清楚了。接下来的工作是确定推广目标、推广战略和营销组合。内容应包括:推广的范围(某个/些城市、某个地区或全国推广);某一时间段(1年、2年或3年)的营销目标(销售量,销售份额);某一时间段的广告目标和媒体目标;
某一时间段的铺货水平;广告投入占整个细分市场或品类投入的比例(30%、50%、70%);广告的媒体组合(报纸、电视、户外等)及投放战略(集中投、持续投、阶段性投)。
推广的目标、战略和各营销要素的组合要求尽量做细,要有定量的指标和描述,这样才能制订出合理的预算。许多国内厂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凭感觉做,结果造成各营销要素组合不当、缺少内在的联系,从而直接影响了推广的效果。
软广告与烟草品牌宣传的“战略选择”如何把握?
而软广告与烟草品牌宣传的“战术选择”同样值得商榷。
其呈现出何种发展趋势,怎样才能更易于让消费者认可?
【软广告与烟草】系列文章将分为三季细析之,分别在本月刊、9月刊、10月刊,敬请关注。
形势急迫
自从2003年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烟草行业的广告宣传发生了极大变化。烟草广告在广播、电视、报纸及杂志这四大主流媒体上逐渐消失(至少是表象上的消失),甚至不能进行商业赞助和公益赞助活动,只能在户外广告和网络上打球。
宣传渠道的匮乏和狭窄造成卷烟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断裂,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生产者也无法直接面向消费者宣传推广。在“532”、“461”的旗帜下,工业企业面临生死抉择,要么成为屈指可数的强者之一,要么等死。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品牌的意愿空前强烈,但宣传渠道的狭窄使得品牌的推广发展变得异常艰难,除了依赖烟草公司以外,基本无牌可打。
这种形势下,重新审视并选择一条适合烟草的广告宣传途径就显得必要和急迫。
软广告与硬广告的诱惑
从广告学上讲,并不存在软、硬广告的概念,软、硬广告只流行于媒体内的行话。硬广告指以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为载体直接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的传统形式的广告。的媒体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及杂志这四大主流媒体。软广告相对于硬广告而言,较为流行的定义是在媒体上的具有新闻性、阅读性和知识性的有偿文字作品。
笔者认为这种定义过于简单。文字尽管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仅仅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乐都可以传递特定的信息。比如“黄山(软集美)”的摄影集美活动,虽然作品由作者本人提供,个人对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最终的奖项也是由网友投票得出,但可确信的是,所有参与这项活动的人员包括作品的作者和投票的网友,都将牢牢记住“黄山(软集美)”这个卷烟产品。这种活动产生的效果与软广告如出一辙,再比如音乐作品《合肥的石头》、《挖芋头》以及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上的《我真的到了合肥了》都起到了事实上的为合肥打广告的作用,湖北中烟的歌曲《黄鹤楼》亦为同理。
鉴于软广告形式的多样性,本文将软广告的概念定义为以文艺作品、文娱或公益活动为载体间接介绍宣传品牌或产品的广告。
硬广告的特点
硬广告(主要以电视、广播的硬广告讲)的主要特点:权威性;辐射面广;强迫性;简短直接。
权威性 拿我国的电视、广播讲,其几乎为官办,权威性远高于其他媒体。特别是央视,只要在央视做广告的品牌或产品其社会认可度都较高,很多品牌都把“央视广告品牌”作为其宣传的一大亮点。
辐射面广 硬广告的辐射范围几乎包含了各年龄段各阶层的受众,因此基本上不存在辐射盲区。
强迫性 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是,电视、广播的硬广告具有强迫性,受众必须接受或忍受,不能做出看或不看、听或不听的选择。因为就算受众可以换频道,但一来各频道同样广告频繁,避无可避,二来换台可能错过节目,所以受众只能忍受或接受。其他媒体就不具备这种特性,比如网络受众可以选择关闭或屏蔽广告窗口,报纸及杂志受众可以直接忽略广告版块。
简短直接 硬广告渠道资源的垄断性造成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一方面造成了广告费用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就是广告时间和版块过于短小,很难做到全面而又深刻地传递商品信息的目的。要么有所倚重,要么直截了当的强制灌输(如脑白金的广告)。
硬广告的优点
正是由于硬广告的特点才有了硬广告的优点。硬广告尤其是电视的硬广告,图文声色并茂,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器官,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杀伤力强,效果突出 由于受众面广,硬广告可以迅速达到商品与消费者接触的目的,权威性则给经销商和消费者造成品牌实力强大、安全、可靠的印象,短时间内即能达到进入市场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效果十分突出。
简单直接,见效快 硬广告要比其他营销推广方式更加简单直接,不需要纷繁复杂的策划案,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品牌效应又可以反过来为品牌的上市、推广、铺货、推销、促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见效非常快,因此,硬广告是各大实力企业的首选。
网络尽管发展迅速,但受众还只是以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接触的较少,而且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质,其权威性还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网络媒体还无法和广播电视杂志报纸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叫板。
硬广告的缺点
由于受众面的广泛性,以及渠道的优势、垄断性质,硬广告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的限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投入大,限制多 硬广告投入动辄千万、上亿的费用将大多数企业挡在了门外,不过对于烟草来说,投入大还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限制多,目前主流媒体已经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可以说硬广告对烟草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
知而不解 硬广告限于时间和版块页面的大小,不可能对品牌和产品有很好的介绍,所以硬广告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让受众知道产品或品牌而不是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及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证的时代,硬广告的可信度正在快速下降,由于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消费者需要对产品进行更多更详细的了解才会决定是否购买。“知道=购买”的比例越来越低,硬广告的效果远不及以往。
软广告的特点
软广告的特点就在一个“软”字,软于无形、绵里藏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品牌、产品及其理念传递给受众,因此,软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海量人群跨网覆盖
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想要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门户网站或者垂直网站广告位,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品友大算盘的投放显然让诸如西山学校这样企业,尝试到了DSP的甜头——利用实时竞价这种性价比最高的广告形式建立和加强自身品牌宣传推广。
“透过品友大算盘进行广告投放,西山学校可以把广告,展示在门户、新闻等网站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西山教育集团网络运营总监李强告诉记者,透过在品友大算盘上进行自主投放,帮助学校透过数字营销,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
对于西山学校而言,为更好对目标人群进行覆盖和深度沟通,它在使用品友大算盘时,透过品友人群数据库提供的5000多个人群标签,对以往客户目标人群展开人群标签分析,根据学校性质,将投放人群精准定义在18岁以下学龄人群,和年龄25岁至49岁之间关注中小企业教育或相关倾向适龄人群长辈,开展辐射性人群定向投放广告。
在李强看来,通过品友大算盘对目标人群实行投放,不仅具有价格优势,同时网络曝光也相当重要。为此,为更好满足企业需求,根据西山学校对于DSP投放维度设定,品友互动采取“全网覆盖,全面沟通”方式,帮助学校面向全国,展开目标人群大规模投放,并依托品友DSP技术优化作用,实时对投放数据和情况展开分析,调整具体人群标签策略,用品友提供的各种优化算法实现更有效出价,提升广告对目标人群精准影响,推动学校知名度提高和暑期招生咨询转化。
自助也有服务
在西山学校这次DSP广告投放过程中,充值门槛低,且首年免年度平台使用费,在品友大算盘上充值后,上传资质并通过审核后,即可进行自主管理预算、广告投放计划、优化策略和广告创意上传等操作。
“我们通过设定每天投放额度,品友大算盘会有专门维护人员,帮助我们进行竞价优化。”李强告诉记者,每次开展DSP广告投放,西山学校通过在DSP自助投放系统中,确定投放预算、时间、目标受众等,品友大算盘会将这些预先设定广告内容,自动推送到自己目标受众面前。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广告展示效率,品友互动针对学校特殊性,帮助他们进行内容设计,让广告以不同尺寸与风格创意,吸引目标受众关注,充分传达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与目标人群开展深层次多维度沟通。“所有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品友大算盘后台系统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