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难忘的小学老师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老师不高也不矮,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咪起来的慈祥的眼睛,黄老师留着一头长发。黄老师是一位幽默、开朗、乐观、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记得有一次,黄老师因为被车撞到而进了医院了。刚好,那是临近大考的时期。黄老师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进度,忍着疼痛来给我们上课。看着黄老师那因为疼痛而抽动的脸,我心都痛了。下课后,我们全班同学都围在黄老师的身边,问这问那的。当班长问到老师伤的严不严重,有没有做手术时,黄老师却只是微微一笑。
后来,我在别的老师口中打听到。原来,黄老师为了不让我们的英语进度赶不上,连手术都没做,就回来给我们上课,等大考过后才去做手术。我把这件事向全班同学讲述,同学们听了以后都哭了。上英语课时,黄老师刚进们,我们都冲过去抱着黄老师,对黄老师说:“老师,谢谢您!”黄老师听了以后也激动得哭了。从那以后,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对黄老师充满了感激与敬佩之情。
黄老师对我们的好,怎么说也说不完。现在黄老师已经不在我们村的学校教了,我也再也没见过黄老师了。黄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丰顺县龙山中学初一:罗玉冰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生活;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未来。
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我有我的梦想。
记得我三岁时,第一次迈入幼儿园的大门,第一次看到了那迷人的大眼睛和那甜美的酒窝,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刘老师。她总爱在春天带我们去郊外游玩。记得,那时,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我们总是快活的。刘老师跟我们玩得很融洽,从来没有斥责过我们,她包容我们的一切。我们都把她当做自己的妈妈,在她面前撒娇,在她怀里睡觉。不知不觉,幼儿时期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就在我们的嬉笑中溜走了。但刘老师那慈母般的形象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告别幼儿时期,进入了小学。这时,我又一次看到那敏锐的目光和那慈祥的笑容,她是我的小学老师——曹老师。她总爱在我取得好成绩时,给我一缕祥和的目光和一个称许的笑容:那目光告诉我,不要骄傲!那笑容鼓励我,不错,继续加油!小学六年,那目光、那笑容,像和煦的春风、像温暖的阳光吹拂着我、照耀着我,让我茁壮成长。光阴似箭,小学毕业了,我离开了生活六年的母校,但曹老师的音容笑貌让我永生难忘。
如今,我迈入了初中校门。记得第一节课是语文老师上的,她走上三尺讲台,用三寸粉笔为我们写下初中语文学习的四要点:看、读、思、写。鼓励我们只要掌握了这四要点,初中语文并不难。老师她自己也喜欢写作,她的文字清丽,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常常流淌着一腔温馨的情怀。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使得期中考试我的作文只扣掉两分。在我的心中,语文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就是那燃烧的红烛!
啊,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老师!我要用耐心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努力耕耘,我要用知识点燃每一个学生的梦想,我要用爱心托起他们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69-02
知识、能力、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孰轻孰重,是老师和家长不能不深思的。
小学的知识在我们成人看来何其简单,阅读、作文及计算等能力更不足挂齿,所以许多老师和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恨铁不成钢,把孩子数落得灰头鼠脑,一片“黑暗”。其实小学的知识和能力对孩子来说,像大人的生活重担,再走过一段岁月,便举重若轻了,或是有了兴趣,苦读书也就变成乐趣。西方很多国家在小学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并不怎么在意,更多的是培养和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深得儿童教育之妙。我们的小学教育不知怎么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胡同,怎么也难以转出来了。但作为最前线的小学校长和教师理应有这种清醒,所以衡量一个小学老师的优劣应该看他教的学生有无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无对该学科和老师的炽爱。眼中只有知识和能力教育和教学的小学校长和老师是把自己贬损和扭曲了,因为这些知识和能力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能担当。但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是小学教育的高难度动作,非一般人能夸下海口。小学教学不能定位于把哪个孩子教育成哪方面具有深广知识和能力的专家学者,只能说培养他哪方面的兴趣。所以,小学的教育教学应侧重借助知识这个载体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渐渐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和知识能力能给他们开辟的条条路径。
小学语文大部分课文都是一个插图,需要引导孩子们成为其中的角色。而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形象生动的插图,则需师生共同创设某种情景,让学生领悟到画面背后的文字那更丰富的内容和美感,知道不很好地阅读理解难以就领略那种丰富和美感。因此,老师不可拘泥于课文,要把学生的想象力导引到更高远的地方,使他们总在向往知识中渴求学习和探求知识,形成强烈的求知欲。老师在引导学生长知识见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时,要以感情为底色,欢乐时让他们呵呵而笑,悲苦时让他们眼里噙泪,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也润物细无声地滋长,孩子嘛!要立足在孩子的“土地”上,建立他们自己的阅读和作文的兴趣。
我曾看到孩子们看富有色彩和情调的动画片没有声音或声音太小的焦急,而声情并茂的语言常让他们由衷地笑,由衷地悲。这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我们的许多老师和家长常常是板着面孔对孩子,把小学教育就停留、拘于在教知识、练能力上。把知识、能力生硬地往孩子充满童趣的心灵上碾磨。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曾天真地说好羡慕她的爷爷奶奶,问她何以然,她说因为他们不用上学、不用学习。还有一小学生感慨地说能把自己克隆一个就好了,如此可以让克隆人替自己上课和做作业。甚至有小孩还悲抑地说,上学这么累,不如早死了的好。曾经看过一个社会学教授“偷拍”现今家庭和学校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场景,孩子是“主人”,却做不了主,孩子稚嫩的心灵和尊严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家长老师的“侵犯”,而许多家长的焦虑来自学校的压力,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开玩笑地说,现在老太老头街头巷尾“老夫聊发少年狂”,而多小的孩子却一副沉重的神色。学习的兴趣乐趣尝不到,只好尝尽学习乃至生活的无趣苦趣。早有专家说要把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有几个孩子尝到甜头儿呢?
小学教师的本事在怎么教,而不是教什么。中小学教师的魅力在让学生怎样亲近自己,而不是让学生怎样敬畏自己。老师能把书本的“死的”知识营造的如鲜花野草、鸟飞兽跑,那学生不就如王子公主般聪明可爱了吗?
我曾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让人“不思量自难忘”。整个课堂自然流畅,化难为易,轻松愉快,充满乐趣。课文是《泉水,小溪》,老师先把课文抄在了黑板上。
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小溪里。
小溪小溪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大江里。
大江大江你到哪里去? 我要流进海洋里。
老师说:现在我们来朗读课文,这里一共有六句话,三句是问话,三句是答话,问就是读出问的语气,回答就要读出回答的语气,你们先听老师读一读。(边读边打朗读指导符号)
读完后老师说:先请同学们把三句问话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读三句问话)
然后老师引导读:小朋友问泉水、小溪、大江的时候是很天真活泼的。跟我读一读。(读出童音,显得天真可爱。学生学老师自读几遍,学得像老师)
这一层结束老师说:下面我们来读回答的话,泉水、小溪像小弟弟、小妹妹,读起来声音要甜甜的,很天真。(范读,读出儿童的天真,学生都会心地笑,领悟了应怎样读)
后面老师启发说:大江呢,它很大,像个大哥哥。要用大哥哥的声音来读。(范读一遍,把声音放粗一些。)要读出大江的气魄,谁会读?
(一名学生读三句答话,读得酷似老师)
老师最后引导到:下面请四位同学分别做诗中的小朋友、泉水、小溪、大江。
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童音悦耳,富有表情,语调生动,学生们都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学诗就让学生走进诗的氛围,感受到诗的乐趣,提起对诗的兴趣,这是老师的本分。
我还看过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上课,他讲的是轴心,他先介绍什么是轴心,随即用多媒体展示生活、科技中具有轴心的典型物体。最精彩的是老师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老师计时,让两组同学自己组织在黑板自己一边的地方尽可能多地写出具有轴心的汉字,甲组在老师数到的时间内写了15个,对12个;乙组写17个,对15个。老师给两边都打了个“优”,最可取的是老师还让甲组同学说乙组同学的长处然后又让乙组同学夸赞甲组优秀,最后老师让两边同学各自说自己一组表现中的短处……
这是教学,也更是充满了乐趣并激发乐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巧林,梁保国.论教师的教育智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新课程学生学习方法能力小学阶段语文新课程的设置大致有认字写字、阅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几大块的内容组成,是对传统教材的字词句篇的基础构成部分的有机整合,它相对独立又集中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教材的内容又注重了人文性,使得教学课堂与生活、历史、现实相互贯通,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动向,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的理念同时贯穿了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即“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有效的运用教材,更切实际的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能力,恰是我们每个小学老师值得探究的工作。
一、认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认字与写字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也是开启语文大门的一把钥匙。传统的教材中写与认是同步的,且集中认写是字词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新课程中写与认是分离的,随文识字写字是教材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分离却不背离,它既注重了写字的便捷性,又遵循了学生的认字写字上的渐进性,更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随着识字量的加大,为使学生有一定规律的认字基础,他们应该自己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1)要依据汉字的规律即理序性和系统性。汉字的理序性指字的先后笔画顺序、间架结构。系统性指对字与之相应的音、形、义的挖掘。A、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如巴+月=肥,饮-饣=欠。B、熟字加熟字的方法。如小+土=尘。C、据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识字:表意字。如怒、愿等与心有关的。象形字。如牛、大、火等,大多都属于独体字,可引导学生大体感知,加强识记。形声字。据统计形声字约占汉字的80%左右。如饭、板、扬,其共同的声旁是an,从形旁表字义,声旁表字音来加深对字的认识和对形近字的区别是很捷径的。(2)利用书刊、报刊、广告和招牌鼓励人人主动去搜集,处处去识字。通过查一查、问一问、猜一猜的方式,做好识字积累的能力,在整个识字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课堂,把认与读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又要游离于课堂,不仅是课本上的,而且还有课外自主识字所习得的。这样天长日久,对学生识字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方法及能力的提高都有深远的影响。
识字与写字也应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要把认、想、写、用并用结合。首先,要认识文字的文化内涵,即汉字所包含的意思。其次,体会汉字的美。具体的方法有:(1)对汉字笔画名称的熟练掌握。(2)正确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仔细观察字的布局。(3)创造写字兴趣氛围,如小小书法家,写字大比拼或听写、欣赏等环节,促进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积极态度,进而训练了学生对汉字的美感认识。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对应的学习方法
说话是在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了解文字的文化底蕴之后,说话自然有内容可说。口语交际就是听话说话相整合而成,比听话、说话而丰富,内容呈现多元化,且交际角色多元化。在此教学环节中,首先重视生活化策略原则,以学生亲历的熟悉的事情为依托,进而完成学习内容。比如学打电话口语交际的学习,在教学之前,老师可给学生设置情景:红梅同学今天由于感冒而不能到校,她托李平给老师打电话请假,李平该如何给老师打电话?这样,学生的思维首先是开放的,都各自有不同的打法。听完学生的不同打法后,老师再作适当的点拨,并说明打电话应注意的事项,如语气、语言等方面,进而促使学生交际动机的产生,交际要求更好地落到了实处。这可从两点着手:首先,展现真实的生活实境,让学生直接介入真实的生活。如口语交际,《我爱班集体》,让学生处在班集体的怀抱中,抒发对班集体的情感――热爱班集体。其次,创设虚拟的生活情景。在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介绍说明一种商品,让他说清商品的特点、性能、用途等,小组的其它成员可扮演顾客的角色,在听时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这个口语交际的目标就完成了。
三、阅读能力与学习方法的逐步培养和掌握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注重感性的把握,包括感受、感悟、领悟、揣摩、体验、大体把握、熏陶感悟等。老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中,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多渠道地理解阅读。新课程中关于阅读课文出现频率较高的是“体会”,可用语言,也可用模糊语言,非语言(表演,朗读)等方式作出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用不同手段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形象的、具体的。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打开了教师与学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具体的学习方法步骤是:走进文本。通过预习、自学、搜集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理解课文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进入文本。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在同学间进行交流,教师相机提出层次较高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全班交流理解。走出文本。这针对课外阅读而言,选的文章是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既增大了学生的阅读容量,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了知识素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教材适应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容量中建立新的知识信息。
四、习作能力的培养与学法指导
1975年,高中毕业的我踏上了家乡学校的讲台——当了民办教师,那年我才17岁,从此与教育结缘。当时我想,教师是个不错的职业,一定要捧牢这个饭碗,站稳这个讲台。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认真、勤勉、上进”的准则。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我仍选择在学校吃住,早上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晚上留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当时,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低年级老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既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体育、美术。虽然年纪轻,底子薄,没经验,但我坚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因此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这种珍惜与投入,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1980年我以优异成绩考进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圆了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因为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所以学起来目标明确,如鱼得水,如饥似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毕业后我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讲台,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所以每一堂课我都认真钻研,大量查阅,研究推敲,教学也因此得心应手。渐渐地,我的课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学生语文成绩每次都位列同年级前茅,学校经常安排我上公开课。时间一长,不仅学生喜欢我,尊重我,很多家长也都乐意把孩子放到我的班上来。
慢慢地,我觉得教师不单只是一种职业、一个铁饭碗,更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它关乎孩子一生,牵系着国家的未来。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利用休息时间泡书店,找各种参考书和学科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想方设法投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当时,既没有专家指点,也没有现代的课改方案,更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只能通过各种报刊了解一些新信息,然后摸着石头过河。我先后尝试过“自主作文”“先学后教”“自我评价”“自主管理班级”等探索研究,这些尝试和后来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恰相吻合。
其实在当初,我也没能跳出教师“就该多讲”的框框,认为学生是“教”会的,老师讲得多,学生就懂得多,反之就学得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语言、内容、板书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愿。后来我从自主作文教学入手,开始研究“自主学习”。我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摸索、闯新路子。我逐渐体会到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是靠教师讲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下了功夫,在教学上找到了一条路子。我不仅有效地改进了教法、学法,还把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刊登在各种教研杂志上。
就这样,凭着对教育的热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更加坚定了科研兴教的信念。于是,我更为深刻地回顾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全过程,反思有效课堂和无效课堂的区别,经常与同事切磋,与学生座谈。在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中,我领悟并总结出“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这一改革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更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发展,成长为善于学习的人。
作为班主任,我关注的不仅是渴望学习的孩子,一些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甚至不想学习的孩子我同样关注。我感觉到,教育光靠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面对心灵的事业,应该发生在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于此我深深体会到,只要用心去感化,每个学生都是会有进步的。为此,我给每个孩子都做了一个简单的档案,记录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然后给他们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我把养育他们的心灵和传授知识等同看待。心的言传、爱的身教,让我在教育和教学的事业上享受着人生的快乐。
2001年,我被任命为河源市第三小学校长,我与教育的缘分更深了。以前只负责一个班,现在要面对的是整个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我在传承“三小”精神的前提下,努力创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为了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我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去抵押贷款,然后用这些钱装修各种功能场室;为了省一级学校评估能顺利通过,在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我在她病危时也没有抽出一天时间来尽自己的孝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在2003年11月高分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塑造孩子人生的初模
回想起来,三十多年的教育之路,其实也并非都洒满了灿烂阳光。从捧铁饭碗到做事业这一超越的过程里,有着无数的挫折、困难甚至痛苦。一个普通的女教师、平凡的家庭主妇,要克服多少困难,放弃多少误解、嘲笑和攻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许多人都无法体会到的。不知多少次,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只要想起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甜甜的问候,以及家长信任的托付,我的决心和信心就又都回到了身上。
我教的学生,每一届都很优秀,在学习上你追我赶。长大后他们中很多都事业成功,不少到国外深造回来后还找到我,与我一起回忆小学时的难忘时光。
有一句话,人们说了多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这一件事,我做了几十年:用无声的爱,做有益的的事。怀着这份爱,我从容面对学校、学生中发生的一切,充实地走过了岁月中的每一天。做班主任时,凡是我的学生,我必须家访,做校长时,对问题严重的学生我与班主任一起家访,对特殊困难或患严重疾病的学生我也带着老师去访问。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业,这样做能让我安心、开心。”
我很注意细节,有人说学校那么大,抓大放小就可以了,可我不这么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无论做班主任还是做校长,工作都是细密的。特别是作为校长,面对三千多人的学校,事务繁多,我几乎每天都在睡觉前梳理一天的工作过程,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思路,哪怕是找学生谈话,我都列入工作日程。学校无大事,学生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乐于褒奖激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从不吝啬赞美之辞,总是及时褒扬,与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师生体会成功的光荣,从而催生更大的信心与动力。黄老师是教音乐的,我鼓励她教语文,她信心不足。我说:“你可以的,你一定行!”凭着我的这句话,她站上了语文课堂的讲台。当我第一次去听她的语文课时,正好是拼音教学的内容,她把音乐与拼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非常生动而易懂。下课后,我很高兴地表扬她。自此后她对语文教学有了信心,在教学中大胆探索,进步很大,还承担起公开课的任务,在一次“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的评估过程中,她上的“思品与生活”课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我喜欢让细节放大,或以个别谈话,或借群体讨论,或讲经典故事,或用主题活动,使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从一个个教育细节中,让学生所得不只是一时一事的表扬或批评,而是养护一生的心灵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