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性质;地位;教学改革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同时,它也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各大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贯彻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重要体现。我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现代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贯彻学校提出的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一、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性质及任务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以农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把农业环境和经济两个系统的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农业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规律。它是农业环境方面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农业资源环境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各自的基本特征及其组合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一般特征、综合功能和整体运动功能问题、评价问题以及人类对环境经济系统的科学管理问题,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和动态分析,边际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农业环境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农业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原理,理解良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与评价,确立农业生态经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了解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优化管理,了解新型生态农业的类型与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农业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手段,熟悉农业环境保护的知识。该课程以方法和技术为核心,旨在要求学生较好地把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何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农业环境保护的方法获得,进而理解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开展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地获得新的知识。同时通过实验,不仅仅让学生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联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农业环境方面的实践技能和实验动手能力。而通过实习,启发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环境,加深对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解。[1][2][3]

二、农业环境保护课程改革设计

(一)授课方式多样,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实验课结合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传统的授课方式受到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学上还是采取老师自顾讲课,学生爱听不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由于讲课的内容基本都是课本中概念性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利用多媒体增加信息量,利用直观性的简单教学软件讲述理论知识。动态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直观,通过动画、视频等将我们所学的有关环境问题形象的展现出来,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效果起到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应结合实验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与实验课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4]

(二)理论知识结合实习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现,掌握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技能又是新时期对学习环境保护专业学生的挑战,尤其是农业专业学生。因此,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实习教学便成为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把握区域、行业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类型以及表现方式,熟悉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解决环境问题。如老师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参观一些工业大气排放中心,各种污染造成的污水处理场与垃圾场,了解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方式以及人们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在参观结束后,让每位学生写参观心得和污染问题产生及解决分析报告,了解学生对实习教学的反应以及实习教学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会更加充分认识到在真正的工作实践中自身会面对哪些问题,需要调动哪些知识,运用哪些资源。通过实习教学,学生们可以认识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5]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制度在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求知识的更新,更需要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传统的考核方法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试卷考试为主的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是比较适用的,但当今社会需求的是复合型人才,仅仅通过综合性的试卷是难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提倡个性的发展,激发探索之路。合理的考核内容应综合化,不仅要求检查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单一书本的考核到书本和实用技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记忆能力的考核到多元智能的综合考核,从单一知识的考核到职业综合能力考核。所以,考核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知识点的考核、实验动手能力考核、平时出勤与课程实习考核,通过制定这样一个考核制度,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充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另一方面,让老师从重复的阅卷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提高学生能力的工作中。通过考试方法改革,以点带面,完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5][6]

三、结论

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农业环境保护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几年通过对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班和农学班的学生运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初步来看,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显著的。通过全新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和老师新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通过实验课,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户外的实习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最后,综合的考核制度也加强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农业环境保护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增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虽然,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初见成效,但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进行年龄稍大的老教师的教改培训及学校对教改研究的鼓励工作等。所以今后,应加强对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努力。[7][8]

[注释]

[1]魏明斌,薛永三,白玲玲,等.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68-69.

[2]辛言君,崔德杰,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9).

[3]杨仁斌,铁柏清,郭正元,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0-52.

[4]吴颖,陈淼《.环境保护概论》教改的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3(6):29-30.

[5]韩立新.改进物理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青岛大学学报,2000(3):167-169.

[6]于立红,王孟雪《.农业环境保护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学报,2012(6):133-136.

[7]李光浩,赵玉清,李慧.大连民族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与教改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123-125.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65-01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4 参考文献

[1] 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9(1):11-18.

[3] 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柯克斯.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 刘红梅,蒋菊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1(6):69-77.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第3篇

1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满足人们当前和子孙后代继续增加的需求。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目标和方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必要的定量研究,即在生产实践中找到如何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衡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应用分析。因此,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就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量化控制的关键,也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为了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目标实现程度度量的问题,要逐渐建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1991年粮农组织曾在荷兰举行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明确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适当调剂储备相结合以稳定粮食供应;二是促进农业发展多样化,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三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利用并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目标,既考虑到一些国家重视环境与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的双重利益,也考虑到一些国家必须采取的为生存斗争和继续发展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同意接受这一提议。

该文所涉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基于现代农业科学和技术,使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使用率得以提高,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协调,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产品的高品质、低功耗,逐步建立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的成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生产率,防止污染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管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遵循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

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一定空间内各种支持农产品需求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农业生产的“生存支持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不仅能够支持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而且不能损害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所需资源分配的成本,可以认为该“生存支持系统”应当首先具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具备,那么就要尽量挖掘替代能源,将“生存支持系统”保持在与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实际资源相当的水平。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能力的评价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必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不危及其他系统的发展和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并确保其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即农业发展速度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使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遭到破坏后系统能迅速重建,从而避免系统崩溃或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允许正常波动变化过程,但主张更稳定积极的变化速度。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积极的稳态。

2.3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调能力的评价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保持在允许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否则不能实现持续发展。虽然掠夺式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生产者的当前利益和需要,但造成资源的破坏会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并获得长足发展,甚至会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1-2]。

2.4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评价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农业生产体系系统内的元素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效率和可持续性。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2个方面。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与区域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或区域系统整合,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省、市、县或其他行政区域或农业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产品加工,与其他各方面发展水平相协调,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基础[3-4]。

3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遵循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运动及外部影响状况,做到全面准确反映实际状况。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兼顾数据搜集处理在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调查的进行。只有可操作、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说科学性是可操作性的准绳,可操作性使科学性得以实现。在该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尽可能使用便于获取信息、易于操作的指标类型如百分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投入产出、利用效率等,以便于普遍地应用于实践。

3.2代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纷繁复杂,很多指标在实际调研中难以收集到理想的数据和确定参数,使数学工具运用十分困难。因此,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简单明了,应尽量选取富有代表性、多用途性和可定量化的指标,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评价对象的整体全貌,同时还能够通过相互联系的指标,较好地度量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一定要在指标选取合体系设计上注重时间、地点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从横向比较和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3.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因此某些指标很难在1个周期内界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周期循环才能得到反映;二是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因而要求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特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状态的指标,以便描述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相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专门化的工作过程,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等的成本性投入,而且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就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和改进,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宜频繁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满足数据采集的有序性和指标核算的可比性,同时节约成本,加强可操作性。

3.4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基础和地理区域限制的由不同层次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既有人类社会本身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有机综合系统。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的有机系统的特点,一方面,要遵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效果的规律,较为广泛地覆盖评价项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反映和标准化衡量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包括可持续性是否理想,资源利用率是否较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是否趋向良性循环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相关的联系点和耦合点进行相应的指标覆盖,使指标体系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进而对分析整体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4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整体的综合性的概念,每个指标反映农业可持续的一个侧面或小的方面,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目标与类型,各个小的目标和类型构成所需的指标体系。

4.1根据指标的作用和形式划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一般由绝对数来表示,拥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反映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对数量关系,如农作物总产量(值)、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农业人口数量等。质量指标一般是相应的数量指标的比值,其计量单位由相互比较的2个指标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来决定,主要用来表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发展过程的相对状态。

4.2根据指标描述对象和反映内容划分为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

系统的状态及其演变发展总是首先反映在其结构功能上,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就是通过结构性与功能性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和标准化的,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结构性指标反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人口构成、农业资源利用结构等指标。功能性指标反映农业系统内部各种功能及其影响,如反映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收入与产值类、信息流、能量流等指标。

4.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价农业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指标系统,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分别描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层次,不同量纲的指标必须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比较,使各指标的可持续性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除了定量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外,定性指标也必须进行量化,所有指标的集合必须包含能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全面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方法系统,达到综合全面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依照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和规律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表1)。第1个层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第2个层次分解为农业自然基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发展等;第3个层次分解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12个方面;第4个层次是对第3个层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通过各类指标的组合对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水平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可持续性等作出相应评估。

5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5.1经济发展指标与可持续性指标

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指标,但是是否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考察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指标却有待研究。以追求高水平、高速率发展为典型特征的生产方式恰恰是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所表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当前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强大压力已经向世人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性在逐渐降低。从长远来看,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可持续性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要将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的区域背景指标,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准则[5]。

5.2资源使用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

资源使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供需条件相同时,资源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可持续性越强。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包括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决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资源消耗速率与资源更新速率或资源存量间的关系。只有当区域资源消耗总量有效地控制在适度水平时,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才可真正视为对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做出了贡献。

5.3指标选取过程中的时空覆盖率

一般来说,应用于指标分析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在统计途径上是按照流域、农业生态圈等空间划分的,而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数据则是按照行政区划来搜集的,这样的空间错位使得指标数据在空间坐标上的差异很复杂。因此,在指标选取中要十分注意这2类空间划分的统一程度,统一度越高则指标选取就会越成功,以后的数据分析结论也会更契合于整个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考核目标。

另外,自然资源数据在空间坐标上主要分为点和面2类,比如气象气候数据必须由特定站点采集,而土地方面的指标(地形地貌、土壤品质、土地利用等)则可以通过平面图件资料获得。时间坐标则是由现有指标的统计调查、资源测绘等工作开展的年份所决定的。因此,造成新出现的指标缺乏历史数据、时间坐标的参考系而难以确定的情况。此种情况使得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坐标有时难以满足评价的需要。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这一复杂的问题。

5.4指标的聚合问题

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众多指标的体系,要想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指标聚合是比较通用的做法。但是科学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无法量化的指标、指标不同的时空坐标、不同的量纲、不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功能的了解程度都限制着使用常规数学方法对指标进行聚合。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自身特点以及影响其使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考虑,针对不同资源的表征指标分别构造适用的聚合方法较为合理。在准则或亚准则层进行聚合以适当简化指标,便于理解的同时不丢失任何关键因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依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经验而不单纯拘泥于数学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也是合乎情理的。

5.5影响因素的双重性或多重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并不是由某一种影响因素单一作用造成的。每一种影响因素都可能同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力。比如,有时既有保证可持续利用的正向效应,又有诱发非永续利用的负向效应。更甚至于同一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范围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如对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潜力而言,农田化肥施用量与可持续性在达到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之前成正比,一旦达到平衡点(也是度的节点),施肥量的继续增加反而会使某些微量元素过量甚至产生毒性进而降低土地的持续利用潜力,甚至损害以土地为载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双重性和多重性决定了不能依据表征该类因素的特定指标值来简单地判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潜力,而是要通过综合的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客观的结论。

6参考文献

[1]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严力蛟,朱顺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 〔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

1 水资源对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基本生产资料。与水资源因素直接相关的水、旱灾害是流域农村贫困的第1威胁,2006年黑龙江省水旱灾害面积相加占到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3%,如果叠加则占受灾总面积的121%,因此,水资源对于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水资源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是农民生活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黑龙江是我国农村饮水困难的重点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村屯仍有6010个、困难人口313万,另有220万人饮用水质达不到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三肇加安达,一口大黄牙(氟斑牙)”,一度被人们用来描述黑龙江省高氟病区农民。当地饮用水又苦又涩,对生命有益的元素含量极低,当地草场丰富,是全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但由于人畜饮水中营养元素含量低,养牛户要定期人工给奶牛补充营养。为了解除饮用水安全问题,当地一些地区在饮用水改良上做起文章。安达市黑鱼泡村村民自筹资金搞引水安全工程,通过兴修饮用水工程,用上了补充了各种微量元素的自来水,此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黄牙问题,而且使奶牛的出奶量、品质得到提高,1头牛每天平均多产奶5kg。但是由于农村基础条件差,向安达市黑鱼泡村这样能够用上安全自来水的村民毕竟是少数,饮水难问题依然是当地农民致病、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松嫩平原西部的克山、富裕、依安等地是全国克山病的高发区,根据各地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与当地水质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se、mo、mg等有关。可以看出,水资源因素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和农民致贫的重要因素。

3 水资源运能可以缓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交通压力

要致富先修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必须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松花江流域虽然属于铁路网较为密集的地区,但仍然有众多贫困地区不通火车;松花江流域地区处于东北冻土地带,加之境内多山地丘陵,建造公路成本较高,因此贫困地区的公路通车里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受交通条件限制,贫困地区农产品外运受到严重影响,农民丰收后粮食卖不出去、卖出去运不出去的现象非常普遍。松花江流域河流密布,水路发达,松花江、嫩江都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但是由于各地政府对于水路运输重视程度不够,松花江流域水路运输港口基础较差,运输能力有限,相关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备,丰富的水路运输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可以看出水资源是影响松花江流域农村因交通致困重要因素之一。

4 水资源过度开采加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程度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缺水,农业产量低、产量不稳定。近年来,流域中小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出,断流的时间及河段愈来愈长。而且,缺水已从西部、北部蔓延到东部、南部的许多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松花江流域的水田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以2位数递增,过度的水田开发更加加重了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用水的负担。

松花江流域用水总量为304.51亿m3,农业用水总量为207.37亿m3,用水量约占流域总用水量的70%,由于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50%左右;单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左右,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水的浪费十分严重。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加大了贫困农民取水成本,增加了贫困劳动力投入,对于松花江流域贫困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作用。

5 水资源通过绿色农业影响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

松花江流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优势得天独厚;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开发程度较低,是绿色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近年来

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工业快速发展,流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品质降低,绿色品牌影响力减弱,这些因素都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水资源通过影响绿色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了流域地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6 教育通过水资源方式导致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

松花江流域地区农村人口教育文化程度低,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差,多年的乱砍乱伐造成林木蓄积量急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承载力降低,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平衡环境;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贫困农民无法掌握先进的灌溉技术、节水技术,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生产成本提高,通过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收入可能性大大降低。可以看出,教育的不足可以通过水资源的方式导致农民贫困。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原因还有很多,由于地域性等原因,各地贫困的原因在侧重点上,表现形式上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研究,还是在许多带有共性的贫困原因上找寻到了水资源因素的痕迹,因此,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之间存在着客观必然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李广贺.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57-90.

[2] 张丽.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需水量理论及应用[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46-80.

[3] 沈大军. 水资源管理学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50-79.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岛市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工农协同耦合

一、引言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并不断深入。青岛市地处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规模较大,发展后劲较足。青岛市的农业发展近些年来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这种高速增长是以过快的物质因素投入为代价而获得的,已导致了资源基础的消弱、退化和枯竭,同时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研究青岛市农业发展如何摒弃现代农业的高消耗的劣势,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特色,发展循环型农业,这将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革命。

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内涵及特征

(一)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排放最小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产品的高产出、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能量的低利用为特征,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而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

(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征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遵循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将过去的“自然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组织转变成“自然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式循环过程。

2、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摒弃传统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物资及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提倡农业清洁生产,减少资源和物资的投入,发展集约型和生态型农业。

3、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正确把握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通过废物利用、生产要素耦合等方式使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等行业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将建立循环型农业和建立循环型工业、服务业相统一,从而最终实现建立循环型城市并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三、青岛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就青岛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来看,尽管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只是实现了以农产品为核心的产业小循环,且农产品深加工率较低,农业生产活动粗放式经营依然存在并严重损坏农业生产的环境。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短,效率低

由于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品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而青岛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深加工率更低,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

(二)没有充分发挥工业和科技的优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状态

忽视农业和工业生产相耦合,不利于构成多级的农业、工业循环模式,最终阻碍农业、工业的共同发展。目前青岛市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尽管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仅限于以农产品为核心的产业小循环,尚未真正形成由农业到工业、再由工业到农业的大循环,所以说,青岛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提档升级问题。

(三)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并存

作为作物生产载体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根本。近些年为尽可能地增加粮食产量,长期以来对耕地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和粗放式的经营,给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另外,农业生产活动大都处于“自然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给环境也带来很大压力。

四、青岛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及对策研究

(一)青岛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

青岛市建立大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出路在于:把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第一车间,在此基础上利用青岛市工业发展的优势和扩张的需要,扩大加工的产业链条,实施“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多层次经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具体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主体带动型模式、农业经济主体拓展融合型模式及工农协同耦合型模式。

1、工业经济主体带动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城市一般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工业产业体系,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基本条件,城市工业面临着梯次转移的需要,因此,将城市工业(本文指非农业)与农村的相关产业相互整合,改变原先工农孤立的生产布局,彼此间资源、产品互用,最终不但可以带动农村的产业发展,还会使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规模效益,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工农协同联动、多种优势互补、资源多级利用是以工哺农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青岛市地处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城市规模较大,发展后劲较足,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青岛市有“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众多闻名国内外的名牌工业企业,正在建立“石化”、“造船”、“汽车”、“家电”、“电子”和“港口”等六大产业基地。这些工业企业和基地都面临着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的梯次转移,这不仅能改善青岛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给农村的乡镇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而且可以通过资源的多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2、农业经济主体拓展融合型模式。青岛市农村的各级政府、科协、农民协会以及广大农户应主动寻求发展机遇和产业项目,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产销联盟,围绕市政府制定的奶牛及奶制品加工、肉鸡及肉鸡制品加工、生猪及猪肉制品加工、蔬菜及蔬菜制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七个农业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草米种植-生猪养殖-林蛙养殖”、“玉米种植-秸秆青贮-奶牛养殖-废弃物降解还田”、“特色蔬菜种植-蔬菜加工-废弃物降解还田”、“禽畜养殖-渔业养殖-沼气生产-沼肥还田”、“林业种植-食用菌种植-林蛙养殖-废弃物降解还田”等多种循环结构模式。

3、工农协同耦合型模式。农业系统实际上是生态、技术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可以概括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循环和系列加工增值”。工农协同耦合型模式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根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工农产业之间的联结,通过工农产业的耦合,巧妙设计食物链,施行系统耦合与资源耦合,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分层利用,使光合产物实现再生增值。

工业与农业的耦合,既有工业向农业的产业生态链连接,如青岛啤酒企业在生产啤酒的过程中,剩余的麦芽、酒糟运往养殖场作为饲料进行养殖,最后牲畜的粪便被果农用于还田,实现从田到田的大循环;也有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生态链连接,如可利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用粮食酿酒,利用酿酒剩余物酒糟、酒泥生产有机肥,酿酒分离后的废水部分用于酒精生产,另一部分生产施肥和叶面肥,形成“粮食-酿酒-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的闭路循环,从而实现“三废”的零排放。还可实施工农产业链混合耦合,如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利用潮涧带建设大型盐场,利用多级蒸发、净化原理,使海水资源通过合理分布调节,实施理论组配,实现“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高级卤水提出钾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良性循环。

(二)青岛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1、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纳入青岛市的统一发展规划中。循环经济的社会表现形态是区域的生态产业链网,就是由工业、农业各产业及其延伸的产品加工业、产品贸易及服务业、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网络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链网。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因此,发展青岛市的农业循环经济,绝不能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分开,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循环经济论农业循环经济。只有站在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纳入青岛市的统一发展规划中,才能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2、大力培育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企业是最终推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的主体。因此,在推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中,政府要选择和激励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担当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龙头,实现企业化运作、产业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青岛市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对现有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尤其是资源再利用企业和大宗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要加快进行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不断拓宽加工领域,提高深加工程度,开发绿色新品种,对一些尚未形成规模,但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场前景的绿色食品加工和营销企业也要扶持,使之发展壮大。同时,要加快绿色生态园区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对集中、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园示范基地,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大园区内,形成特色企业群。同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之发展成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载体。

3、建立有效的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高新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因工程技术、酶技术、生物农药技术、生物肥料技术等高新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生产中。目前,根据青岛市农业经营规模细碎、农户文化技术素质低、大型农业企业和生态基地较少的实际情况,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采取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开发示范园区,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参与投资建设等措施,推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在有效应用主体生产技术的同时,重点开发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链上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在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6.

2、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