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城市理论

生态城市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城市理论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安全。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安全,要求既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又不能破坏自然环境, 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各国解决城市安全的重点解决方案,构建生态城市成为城市规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我们理想中的生态城市应该是“山翠草绿、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天蓝水碧、经济繁荣、文明守纪、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它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

二、生态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指出,“生态城市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但随着城市生态改造运动的开展,城市生态理论研究的深人,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发展和完善。2001年我国的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城市定义,即“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1]。

2.生态城市的模式

生态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过程,又是可及的目标,可能实现的未来城市蓝图。因此,许多人对它进行研究、设计和憧憬。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城市生态组织的国际会议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以下内容:重构城市、停止无序蔓延;改造传统的村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节省能源的交通体系;实施生态经济鼓励政策;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我们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其中环境意识文化建设应该先行。人人都应该具有生态智慧、生态觉悟和环境意识。随着人的环境意识提高,带来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把控制人El的增长作为先决的条件,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是必要的条件。这样才能真正停止城市的无序蔓延。在人的生活方式转变当中,转变消费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以绿色消费代替盲目消费、以注重精神的消费代替多多益善的财富观念,以生态文明的自觉,建设高水平的生态城市[2]。

3、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要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4.生态城市的特征

根据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生态城市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它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1)健康与和谐:生态城市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以及完善的生态功能;能够提供正常、稳定的生态服务,是生态系统内部、外部及其子系统间健康和谐的区域。(2)高效与活力:生态城市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高利用和增值,即物尽其用、地尽其得、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3)持续与公平:生态城市要求资源合理公平配置,注重技术、资源、信息、经济等成果的分享,协调发展与保护,为区域间、区域未来的发展负责,进而形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三、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低碳生态城市”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的发展与演化、人与环境之间一系列矛盾运动变化、生态选择和组织的过程。生态城市发生与演化的动态变化,意味着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从

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化,从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化发展模式转变。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和谐相处、协同演进的共生发展模式,是对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它扬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注重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人工业文明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中国不能采用西方曾经采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和城市发展方式。面对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趋势、居高不下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现实矛盾与未来挑战,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只有采用低碳发展模式,才有可能在2040年之前实现能量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净减少,也才有可能在2050年当中国基本完成城镇化进程之前出现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矛盾基本缓解局面。只有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才能使中国可持续地推进城镇化成为现实。

首先,低碳发展模式要求改善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行和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在保障发展速度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进而减少对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低碳”并非“零碳”)

其次,低碳发展模式需要降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中的碳含量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环境容量的高效合理利用。

此外,低碳发展模式还意味着调整和改善全球大气环境中的碳循环,通过增加自然碳汇来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最终有利于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

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目标与实施步骤

1.低碳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

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全国经济总量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城市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的“零增长”。

2我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路径选择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建设;整合

人类在建设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了自发、失落、觉醒、自觉四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的演进过程。

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成长的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立交桥和高速公路以新的印迹贯穿都市,肥沃的农田、芦苇荡一不小心就被城市征用或者变成了高尔夫球场。与此同时,西方城市却开始了乡村化,人从乡村走进向往的都市后,又开始向往乡村。如果没有这种欲望,也不会出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美国的郊区化理论。几年前的一天,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整个变成了一片麦田,一行行穗粒饱满的麦子连根带土被移植到了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上,这是当年的巴黎市政府为了让市民亲近自然而举办的一次“巴黎麦收”行动;英国伦敦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原来是一个车站,废弃不用,长期下雨积水,就慢慢恢复了天然的地貌,英国人很自觉地把它改变成了湿地公园。类似的情况也在德国出现。德国的一些城市公共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废弃,后来稍加整治也变成了原生态的公园。

现在在中国,好像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已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意识大大提高,有些城市(如乐山、成都、上海等)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还有提出诸如“山水城市”(无锡、桂林、自贡等)、“山水园林城市”(重庆等)、花园城市(大连、珠海等)、花园式园林城市(深圳)、花园式生态城市(荣城),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内涵都有一致的共同点,那就是城市的发展要与自然协调,城市的扩展应注重自然的因子的特点。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从人的观念到整体的构想,直至具体的组织实施,都需要开创性的运作。当前,正确认识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找准建设生态城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建设生态城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 什么是生态城市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产生的一种城市发展观念和模式。谈生态城市,离不开生物圈个术语,离不开城市生态问题或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界正是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生态城市”是人在生物圈中理想的住所,生态城市的社会和生态过程应以尽可能完善的方式得到协调。生态城市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以人为本的人类实实在在的环境区,在向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个人和社会都要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因此,可以这样对生态城市予以概括: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和趋势,在这种模式中,生物圈和社会圈达到较为理想的和谐。

2、 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

“生态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它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它着力解决三大课题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协调;⑵城市与农村的分离问题;⑶追求城市效益与保持环境舒适之间的冲突。

3、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生态城市”追求的目标是要使人和自然都必须在城市中怡然自得,使城市成为生物圈和社会圈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生态城市”必须同时既是一个生物体,又是一个能够供养人和自然的环境。

二、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1、 建设生态城市包含以下五个层面:

(1) 生态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 生态卫生: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 生态产业代谢: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 生态景观的整合: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水路和城市轮廓线)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同时,防止水环境恶化,减少热岛效应和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

(5) 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文化,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2、 推动城市生态建设须采取以下行动:

(1)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

(2) 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扭转城市土地“摊大饼”式蔓延的趋势。通过区域城乡生态规划等各种有效措施使耕地流失最小化。

(3)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

(4) 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5) 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中止对汽车的补贴,增加对汽车燃料使用和私人汽车的税收,并将其收入用于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和公共交通。

(5) 为企业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向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和违背生态城市建设原则的活动征税;制定和强化有关优惠政策,以鼓励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投资。

(7) 为优化环境和生态恢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加强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开发生态适用型的地方性技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增强生态意识。扶持社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

(8) 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该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如交通、能源、水和土地管理部门等)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推动相关项目和计划的实施。

(9)倡导和推进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交流以及资源的相互支持,促进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3、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1)运用生态城市理论、形成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目标,修改 和完善城市规划。

(2)按城市生态设计语言、搞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生态城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它将我们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转换为具体的文学、图像、模式或方案。

(3)按规划组织实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科学的规划设计,必须转变成具有法律保障的意志,多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持续地按规划实施是何等的重要。

三、 优秀生态城市实例

1、 德国

德国十分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生态建设,提出了五类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建议采取的各种措施。现扼要介绍如下:

第l类目标:土地生态功能的维护和再生。主要包括: 可使地下水资源保持丰富的土地渗透能力和水保持能力的维护和再生;具有生态价值的生态群落和物种保护的维护;在城市建设的密集地区小气候和中气候环境下土地生态功能的维护和再生;风景美学价值的维护和再造。

采取的措施是:采取保护地面的建设和开发形式;建造能渗透的道路,广场,停车场和其他公共和半公共面积; 采取对生态保护有效的地面的规划措施;采取符合环境要求的土地利用形式(布局和混合);采用排水分离系统(雨水和污水分开);采用雨水渗进系统;加强对使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和雨水的利用。

第2类目标:避免和减少排放和扩散 。通过节能的建筑形式和居住方式避免由使用能源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采用无排放的供热系绕; 避免和减少由交通和工业造成的污染和扩散; 通过植物物质通风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

第3类目标:减少交通噪声 。减少交通噪声不仅仅是一个环境技术或被动隔声问题,而且关系到短途公共客运交通的开发系统和连接系统;关系到自行车交通系统;关系到安静交通系统和道路交通的引导作为主动隔声措施,通过建筑措施作为被动隔声措施。

第4类目标:改善小气候。这里要考虑到通风系统,冷空气狭长带,挡风植物墙,建筑物和建筑高度梯度,建筑物的位置和主要风向的关系,还要考虑到保证露天广场和小型水域的气候功能以及修建有渗透能力的地表面,减少夏日升温。

第5类目标:节约饮用水和污水、垃圾的处理。保护饮用水,减少污水和垃圾造成的危害包括:采用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分离系统和利用系统;采取节约饮用水和利用使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措施;在垃圾处理方面,采用适合于城市建设的避免产生污染的系统和利用系统;对居住区附近原有垃圾的鉴别和治理。

2、 上海

随着从黑龙江到海南岛沿海大通道的建成,上海市的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从此和上海市连为一体。为了抓住机遇,上海市于2001年就三岛联动开发展开讨论,其中涉及三岛的建设开发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有普遍意义。本文主要简要介绍此次讨论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1)崇明三岛未来生态环境的大背景

a.中国国内层面――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三峡大坝建设影响下游开发有两个主要问题:水量和长江中沉积物的减少。沉积物形成了崇明三岛,大坝建成后挡住了60%左右的沉积物,加上上游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沉积物的总量会大大减少,岛的东部将不再增长,防护堤外的淤泥将会减少,没有了这层缓冲带,防护堤可能将直接面对暴风雨和洪水。加之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所以目前根据百年一遇标准设计的防护堤可能不足以防御特大洪水或暴风雨,这些都值得重新研究。

b.全球层面――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和大气变暖会徽影响亚洲季风的形成,而中国70%的雨量来自于这个季风。为解决中国北方六省市缺水问题,中国政府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这样会减少长江流入海口的淡水总量,从而可能引起入海口地区包括崇明三岛水体的盐化,减少可灌溉用水。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用水量上升,地表及地下水的用量也增加,海口的盐水可能通过地下水网络渗透到地表淡水中,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上海市部分地区的供水取水口。

(2)崇明三岛开发的生态建设问题

崇明三岛开发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目标是保护并建设岛上的生态资源,崇明岛开发的生态建设规划纲要如下:

――在岛北部及中部地区增加森林地区。一方面可增加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崇明岛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上海和崇明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一个环岛生态水系。这是一个包括运河网、人工湖系统在内的环岛生态水系,用以克服水质盐化的问题。在枯水期间,关闭岛上北部沿岸的进水闸门以防止北支流的盐化水灌入岛内运河,在丰水期间,则打开岛南部的水闸倒入淡水到岛内的运河和人工湖中,以作储备。同时建立环岛生态水系还有助于生态物种的多样化,有利于保护国家级的湿地――东滩野鸟保护区,从而有利于旅游度假经济。

四、 结语

建设以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生态城市首先必须运用生态学原理,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生态工程技术设计城市、乡镇和村庄,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这就迫切需要开展翔实的城市生态规划和管理,促使有关受益者集团参加规划和管理过程。

生态城市不是一个仅用自然绿色点缀的僵死的人居环境,不是捞取政绩的工具,不是仅仅做一些“城市形象工程”,而是要实现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美化人、陶冶人的容器。生态城市旨在采用整体论的系统方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整合生态文化和功能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真正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第3篇

在传统经济学中,只有厂商和消费者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政府则是超乎众人之上,以追求公众利益为目标,赢得公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但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和厂商、消费者一样,也是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也追求交易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例如,我国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向由政府部门进行组织建设,在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调节、公众参与,出现类似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缺乏与水污染、工业危险废物和固体垃圾的增多、“城市热岛效应”、交通拥挤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也削弱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为国家安全埋下隐患。要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经济学中政府的形象已经大大改变,在市场经济要求利益最大化观念的驱使下,政府官员也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人”,在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公众和环保组织等要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在整个环境保护过程中成本最低、利益最大。但是,不同的社会团体有不同的利益偏好。例如,政府偏好社会发展的总体绩效、企业偏好利润、公众偏好个人利益(健康)、环保组织等则偏好社会的环境效益。下面从政府与企业、公众和其他组织(环保组织等)之间的不同利益追求分析如何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

一、政府与企业

工业污染严重危及社会公众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工业企业作为污染物排放“大户”,自然是城市生态治理的主要对象,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加上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工业污染的内在原因;另外,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追求政绩,往往也忽视企业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视而不见、偏袒爱护,这是工业污染的外在压力;再加上政府官员任期的功利主义行为、追求局部短期效益、利益受损者的漠视和弱势地位、没有强烈的维权意识,这些都是当前工业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

政府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经济人”,在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设环保设施的时候,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同样,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参与方之一,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守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在使用环保设施的过程中要交纳相关的使用费,企业在整个过程中考虑的同样是利益最大化。

目前,限制工业污染的主要经济措施手段有扩大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扩大税收政策主要是针对污染企业,扩大消费税范围,使污染企业为污染行为“付费”,推行多污染多交税的政策。补贴政策是针对关系到国计民生或政府财政收入的企业,关闭或停产是不可能的,政府针对污染进行专项补贴,建设预防污染的工程技术设施。

二、政府与市民

市民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既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受益者;政府作为人民的公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主要主导者和执行者,政府部门往往为了追求政绩,忽略甚至侵害市民的权利。

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公共物品的建设,比如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的建设、维护和经营等。目前,存在政府重复投资建设公共物品或者投资不当的问题,某些公共物品投资数额较大,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经营过程中出现厂长垄断,缺乏竞争对手,出现亏损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引进竞争机制,采取由公众选择、民主选举、政府提供(政府引导)的方法。

环境保护公共物品的投入使用,市民直接受益,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别是某些完全免费向市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公众都有免费使用权,在使用的过程中公众缺乏保护意识,往往在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损坏现象。比如,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在通车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乱贴、乱画现象,影响大桥的美观,同时也说明重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低。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要有效提供物质性公共物品,同时也要切实保证服务性公共物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市民的行动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所以市民要树立城市主人翁的意识,主动积极保护居住环境,自觉宣传推广环保知识。

三、政府与环保组织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生态导向;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as the best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 kind of pursuit to minimize the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world city construction, and carry out a substantiv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Europe, America, As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macroscopic thinking and ecological orientation ang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757.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以循环再生的生态工艺为基础,以协调共生的生态体制为经脉,以持续自主的生态活力作调控,使全城市的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部门和地区间和谐共生并不断对系统实现趋优调控,建设一个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简单的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二.规划设计方法在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的理想住区,并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也不同于乌托邦或海市蜃楼,而是在继承原有的城市文明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与演化的结果,是从实际城市的不断更新和改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的实现有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规划方法与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城市的发展。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和引导城市“生态化”的全新规划设计方法体系,这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

2.1基于宏观思维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

在编制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时,要用宏观的思维来进行整体把握,要把当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地理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确定适宜的城市容量和人口容量,合理配置相关资源,配置相应的产业结构,制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能耗密度及其分布等,从而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方向,使人类与环境达到双赢,建立人与自然相协调共存的人居环境。

2.1.1以区域为单元来进行整体规划

城市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存在的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同时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也是相联系的。规划强调城乡空间融合,将建设区与区域视为一个整体,规划的地理空间也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周边发展地带,而且还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包括进来。城市通过掠夺外界资源来追求短暂繁荣的时代必须终结,这种发展模式只会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而合理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城市与其区域共存共荣,相互依托。

2.1.2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时序,保护自然资源

在进行土地开发时要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的全面分析,形成土地的合理分区,由此确定土地开展的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及布局,将城乡土地及绿色空间加以统筹安排,将城市与大自然的天然网络相融合,避免城市无限制地扩散,使其有充裕的预留空间,并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将郊野绿地引入城市,也利于城乡空间融合,回归自然。

2.1.3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公众参与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在于规划决策这一环节。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机会,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同时这种参与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公正的生活环境。市民大众参与规划才从根本上体现出规划为人服务的宗旨,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

2.2基于生态导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以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应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工艺、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信息去摸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

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不同,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追求利益至上、人类主宰自然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本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创新等手段,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系统向更稳定、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

2.2.1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1)可持续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凭借必要的技术手段,从城市的长远利益出发,保证规划设计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导向,不能为了城市暂时的繁荣,用掠夺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保证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生态导向性广泛地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来规划设计、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引导城市“生态化”。这种导向性是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2)系统性。整体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形体层面规划,而是兼顾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思想。把城市看作一个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系统,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在为了物质建设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后果。在规划工作上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2.2.2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互关联而又不可分割,共同交织成了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三者兼顾,既遵循三要素原则,又遵循复合系统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又要兼顾精神需求,创造稳定、自由、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2)高效经济原则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能源与资源,采用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发展模式。

3)尊重自然原则给自然生态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保持在所允许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4)复合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高的整体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应对转型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借鉴全球成功经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观,探索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宜规划技术,构建技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态城市模式。

参考文献

1.于立,国际生态城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10,(13)

2.于立,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3.姚士谋等,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J],规划师,2004,2O(1)

生态城市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城市建设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自有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来看,中国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为期上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必须依赖部落的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生产活动要靠简单的渔猎采集。铁器进入人类社会之后,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在我国,农业文明的突出表现就是小农经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自耕地上轮种套种、精耕细作的典型工作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相对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个人需求极易满足,是这种文明生产方式上的突出特点。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从农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进化。机器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于人类社会的普通生活生产过程当中,人们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了经济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早在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所向披靡的时候,一些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就对人类虐待自然界的行为进行过谴责。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恶化。2005年3月,联合国发表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认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范围猛烈改变了全球的生态环境,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逆转。这种状况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文明是一个对抗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生产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理应运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所谓生态文明,其实它是在对人类经历的三大文明形式反思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调整,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之后我们不得不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纲领,强调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的文明形式,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所谓的生态文明,除了要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调整之外,还包含了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建设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类居住场所也不断改变,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社会开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型社会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乡村,开始前往城市居住生活,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当中,自然环境面积进一步被压缩,农业用地逐渐远离城市中心。城市成为了人类居住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场所。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当下,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与落实,才能少走弯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烟台高新区行政面积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00人,是烟台魅力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绿地面积35%以上,年平均气温12度,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包括了核心发展区、烟台高新区APEC(莱山)产业园、烟台高新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园、APEC中国烟台(芝罘)科技工业园、烟台卧龙经济园区等“一区四园”,区内及周边聚集了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等8所高等院校,聚集了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航天513所、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7家。高新区距火车站和港口15公里,距烟台空港6公里,可直接与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实现航空、海上和陆路通商。烟台高新区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智力资源丰富,战略机遇叠加,是胶东半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优势地区。

(一)城市功能区域划分严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传统的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有一定的历史沿袭,而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划分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合理划分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域,除了可以更好的方便居民居住,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之外,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这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就必须杜绝过去“边发展,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建设方式,结合城市所在地区的现实条件,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功能区域的划分,优化产业布局。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绿色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和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发展思路,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当地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走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道路。

(三)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体系

生态文明下的测功能是建设应该要使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平衡。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环内径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支持之上。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只有扭转过去传统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才能够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使得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至于沦为一纸空谈。

(四)提高居民素质,改善居民行为素养

生态文明除了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一个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社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居民。在这一点上,应该扎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第二,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之中,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强化居民的文明规范养成,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第三,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志愿者的相关功能,这是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自身行为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的良好办法。

作者:张哲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生态,2013(01).

[2]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