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题教育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在搜集资料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认同理解这样解读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即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有其特定含义和应用范畴,概括起来有教学、教研、管理和沟通四个方面的典型应用。作为一线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实践操作中一点点提高。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就与班级授课结缘,无论是常态课,公开课,还是各级各类的赛课,都少不了它的助力——教育信息技术。还记得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在一次全县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课”评选活动中,我的第一节获奖课《司马光》中采用的电教媒体还是幻灯片。只是彼时的幻灯片,并非此时的幻灯片——我自制的树脂塑料薄膜胶片在投影机上显现,那一刻自我感觉良好。那时的电教媒体服务教学,就是自制一些教具,在课前精心准备,并努力展现。只是操作中的简易与简陋,制约了教学媒体最大功效的发挥,孩子们在那种简单的环境中,依旧学的不亦乐乎——因为当时的信息是如此的缺乏。最初的电教媒体应用于教学,只给我留下了这些印象。
二、教育信息技术媒体的升级,带给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新追求
后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软件升级,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轻松,越来越现代,如今每位教师都可以掌握教育技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捷,让我有了继续提高自身的动力。我们教师正面临新的挑战,因为我们已站到了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在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成为会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在这样的信息化时代,我先前的职前教育不足以保证教师的一劳永逸。教师需要终身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三、教育信息技术媒体的再发展,将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提高
教育媒体的不断发展,催促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能赢得孩子的佩服,赢得同行的敬重,赢得自我的肯定,每一个具有自我发展意愿和动力的教师都青睐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宽容,随时随地的走进媒体的怀抱,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广义指的是将教师专业的发展视为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群体的专业历史发展、专业资格审定、专业组织、专业守则、社会地位等。狭义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在关注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争取资源与权利的分配的同时,更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关注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专业精神、知识、技能,即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我想提高,希望能自己的专业化不断提升,所以,教育信息教术再次成就了我。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媒体服务教学,服务教研,服务实践。利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再发展,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监控。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
四、教育信息技术媒体的广泛应用,凸显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整合中的最优地位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体育教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21-02
本文结合陕西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专业化发展意识以及专业知识构建等多个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了陕西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于体育教学质量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陕西体育教师专业化急需寻找到一个突破口,为其区域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及培养模式改进提供保障。
一、影响陕西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1.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对专业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对陕西体育教师的整体职称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职称相对较为均衡。但是拥有高等级职称的教师却非常少,这种现象对于陕西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每一个教师专业的构建与发展,都需要在专家以及学师的指导下进行。由于陕西高等级职称体育教师较为稀缺,对于整个地区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非常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学科一直都是作为“副科”的形象出现。许多体育教师认为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评选一定的职称,当达到一定职称时就感觉到满意。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整个地区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不足,且整体教学模式其地区形成了定型。因此,许多体育教师缺少了相应的发展动力,从而对整个地区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热情形成了影响。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陕西地区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得不到更好的提升。此外,陕西高职称体育教师还出现了外流现象,对其区域内的体育学科构建与专业化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缺陷。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会受到诸多影响,对其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内容:(1)对体育教育职业属性认识不足,这个层面的缺陷主要是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的理解有一定的误解;(2)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无法与现代教学理念形成紧密联系;(3)专业化发展意识不够,对于体育专业化发展,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规则;(4)个体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3.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与继续教育观念认知。从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看,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需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同率较高。学历补偿、拿文凭、解决个人评职称及改善知识结构等,是其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对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树立教育新观念等需要相对较弱。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也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需要不断打破传统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继续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其根本任务是进行教师资源的再次开发,挖掘在职教师的潜能,缓解教师素质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矛盾。
二、专业化发展视角下陕西体育教师培养的优势
陕西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只有少部分教师会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以及项目测试。大部分教师已经采用现代教学理念,将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评价运用于体育教育当中。体育教育评价需要基于定性与定量、绝对与相对评价等科学化的评价理念开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及合理性。陕西体育教师在开展评价时,已经向着学生身心以及适应能力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其地区的体育教师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化思想及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基于专业化发展的陕西体育教师培养问题
1.提供给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这里所提及的必要条件是业务进修,这个条件也是有效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水平以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许多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业务进修并不关注,把业务进修机会让给了其他学科的教师。部分体育教师觉得,所教学的学科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对于业务进修的机会并不会争取。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意识下,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学校应该给予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其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中提升体育专业知识。此外,体育教师从学历上来讲,要比其他学科的学历要求更低。更多时候,为了能够进行职称评比,才会考虑通过名师指导的形式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式,发挥不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所以,学生应该为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制定相应的业务进修机制。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教师的重视,让其树立起继续教育的思想意识,通过专业化发展来增强其教师的影响力。要确保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校其他学科一样同步进行,组建相应的体育教师科研小组及活动,让其边开展科研活动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增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与积极性。
2.体育教师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多元化R祷发展渠道。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渠道非常多元化,在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的特长,合理化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渠道。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专业书刊来进行专业化知识构建,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借助当前的高新科技,可以非常方便获取到更多的体育专业化发展研究成果,掌握体育专业的前沿信息。陕西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知识获取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虽然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还不够重视,但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理论水平,以及能够保持自身专业化发展意识的持续性,在工作之余通过多元化渠道来获取更多的体育专业化知识。这样的一种发展,在一定层面只是以个体研究的形式开展专业化发展,缺少了一定的实践与科研机会。在没有同行相互促进的形式下,无法在整个体育教师群体中形成有效的合作意识。
3.加大体育教师专业化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力度。从一定层面上来分析,教师专业知识是一相对开放的体系。在整个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将自身知识与新知识形成整合。对于体育教育而言,当前最为重要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运动技术知识、人体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应用科学知识等几个方面。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呈现出了严重的缺乏。特别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同样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建设。否则,过于强调体育学习知识,却忽略了学科专业知识对实际教学的影响,会导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不协调的问题。此外,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科研、统计、测量三种知识,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部门及机构,需要加大对此问题重视。研究出更高层次的体育教师专业化知识理论,让体育教师不仅可以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得到教育学知识的补充,最终实现体育学科专业化发展与实践教学形成统一。让体育教师能够对人体科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将其专业化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这是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目前陕西地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区域内的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并不理想。因此,针对陕西地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将教学方案进行切入。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给予相应的评价,最终实现教学反思以及经验积累。在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以及个人专业知识需求,针对性地对某个体育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与教学相关的论文。完成教学论文之后,可以进展到相关领域研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一套适合陕西的体育教师专业化与教学实践体系,让更多的体育教育教师在相关专业化知识的指导下,不断地实践与感情,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提高体育教师待遇。社会地位的高低与经济地位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系性,因此,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大的权重层面正是其经济地位。如果提升了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教师工资待遇在相关规定中有明确的规定,但许多教师对于自身的工资待遇并不满意。此外,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各项待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会导致体育教师产生相应的自卑感。从内心中认为其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自然就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学校以及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应该转变现行的管理机制,逐步缩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待遇差距,让体育教师能够更好地安心于本职工作,并加大对相关专业化知识的研究力度。在工资待遇方面,需要制定出合理化、公平化的工资薪酬机制,让体育教师坚定专业化发展的信息心,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与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的有途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通过各体育教师的共同协作与努力,构建一套适合体育专业的发展机制。此外,学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为体育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以及学习环境,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甘革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J].科技信息,2009,(14).
[2] 祝芳.w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点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3] 陈少影.论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快乐阅读,2011,(21).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工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工业发展前景分析,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工业生产未来主要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涵盖内容极其丰富,成为电气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不仅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也加大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难度,成为造成机电一体化教学创新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1 关于机电一体化教学不足的分析
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改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手段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机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比较重视传统机械维修部分的讲授,对现代电子电气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比如在生产过程中的单片机种类繁多,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则以51系列的单片机为主,限制了学生接触外界的视野,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传感器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工业用的机电设备出现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提高,这就需要学生尽可能掌握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胜任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基础工作。
其次,在传统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传授理论知识做为教学的重点和评估标准。这样的安排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系统化,也为学生以后从事开发产品设计奠定基础。但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往往是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机械设备的安置、操作并对其维护等工作,这要求学生的实操能力过关。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机电一体化教学都与社会实际需求是脱节的。因此,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适用的机电人才,需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除此以外,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也存在很大改进空间,与其它课程相比,机电教学本身对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思维等能力都要求较高,更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但是很多学校还没有实现专业化的教学平台的全覆盖,对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应用较少。同时,学生对一些学科交叉知识的整理能力不够,这也导致了学生本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和机电工程素质变得异常薄弱。
2 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
2.1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2.1.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对电气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从业者通过对计算机的运用,研发出电气、液压和光电器件产品。因此学生需要综合掌握多门技术,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根据学校专业实际特点展开教学,不能偏重于某一个方向,导致学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掌握不全面,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产生影响。
2.1.2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一样的评估标准
对于基本理论知识而言,它让学生解了基本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对于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必需、够用”的标准来授课。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多门技术的综合,知识面宽,学习内容多,教学课程有限,因此应加强核心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强调核心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也是以核心课程做为重点的考核内容。
2.1.3 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技术知识掌握的同时,毕业后从事某个工作岗位,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素质也要加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加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2.2 应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2.2.1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电线图、机械设备图形比较多,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PPT制作课件,集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有利于教师直观地表达课程内容,特别是对抽象的知识进行仿真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2.2.2 注重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的培养,善于把实际生活的案例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密切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主观能力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比如,教师在讲解直流电机工作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述。
2.2.3 与时俱进,分享技术动态和就业资讯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断进步,日新月异的,为了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消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主动去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并将它与学生分享。比如,电气自动化技术网、北极星电力网、工控人家园等网站里面有很多关于电气技术、机械技术等专业的知识,教师可以从中了解最新动态,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登陆相关的论坛来加强学习。此外,教师可以从一些企业家、已参与社会工作的学生获取到就业资讯,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及需要掌握的技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习,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就业的紧迫感。
2.3 培养和锻炼技能,注重生活教学
2.3.1 举办竞赛提高学生技能和水平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技能竞赛。教师可以在班级里通过抽签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根据班级里学生的水平,从设备组装、电路的连接、气路连接、编写控制程序等诸多方面出问题。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师的问题中来,通过不断地讨论、探索、调试,最终完成教师的要求。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分,对优秀的作品有适当的奖励,并可以推荐到院级、省级比赛。通过组织竞赛,可以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样地,比赛的结果也可以对教学水平有所检验,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还存在欠缺的地方,对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2.3.2 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习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所学的知识,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异,同时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此时教师可以从中指导,让学生了解前进的方向。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可以向企业的老师父、老员工请教,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学生的技能和职业方向都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础差、厌学懒惰、纪律观念淡薄等毛病,成为令人头疼的特殊群体。同时,进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人们眼中的问题生、后进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做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呢?如何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健康成长呢?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能放之任之,应积极地担负起转化教育他们的重任,而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当务之急。
一、问题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并非是先天的,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息息相关。
1.社会原因。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从生源上说,大多学习基础差、不爱学习、性格叛逆、好逸恶劳、纪律涣散、不守规矩的初中生涌入了中职学校,从而造成生源素质低下,导致学生上课时不听讲或听不懂,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占主流。住校生课余时间特别长,无事可做,精神空虚,就容易惹事生非,出现打架闹事、敲诈勒索、吸烟赌博、早恋等不良现象。
2.学校原因。有些中职学校实习设备简陋、缺乏,与企业生产衔接不上,甚至不具备一些专业的条件,授课方法单一,对学生毫无吸引力,这就大大削弱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从而使中职学生前途渺茫,无所追求,甚至有的学生成为“混世魔王”。
3.家庭原因。据调查,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些属于留守同学,由于从小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性格上冷漠孤傲叛逆。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太阳转,养出一身毛病;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不会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错误非打即骂;更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会教育就放任自流,孩子从小“被放羊”,家长不管不问孩子的学习。
4.中职生自身原因。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属于后进生,长期处于不被关注状态,成为边缘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厌学和自卑心理。他们自制力弱,迟到早退,学习能力差,不良习性多,综合素质低下。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等各种原因,道德判断能力差、自我控制力低。问题生、后进生的行为甚至会产生一些畸形的“魅力”,经常出现后进生“三五成群,一呼百应”的怪现象,这些学生容易结成不三不四的小团体,相互影响的结果可能使毛病更多。
俗话说“对症下药”,针对以上问题生、后进生形成的关键原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二、问题生、后进生教育转化的方法
问题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再难啃的骨头,我们有积极的态度,应用积极的视角也是一样有办法解决的。
1.缩短空间距离走进学生心里,落实爱的鼓励——短距离,爱的效应。空间位置结构与人际心理距离是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课堂上,教师站在台上,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形成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办公室里,教师坐着学生站着,师生间的不平等性明显拉大。我在与问题生、后进生交流的过程中,常与他们边走边谈;每次学生犯错误时,对待他们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要想让学生真正转变,必须是内心发生变化。首先让他们感到教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采取的方式是,先让他们到我办公室,搬个凳子面对面交流,先讲他们身上的优点,然后简单的说他们身上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其处理这件事的最佳方案,让问题生、后进生感到教师是在平等的对待他们。随着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教师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每一次爱的赏识,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这样不但缩短了教师和问题生、后进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2.恰当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肢体语言效应。美国一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沟通效果的比例,语言本身只占表达的7%,语言中的声音声调只占表达的38%,而肢体语言却占表达的55%。因为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是无法掩饰的。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时它不但可以代替口头语言,甚至能反映言语所难以表达的情态,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大家知道,表面上问题生、后进生可能对很多事都显得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时教师一个细微的动作可能增强了问题生、后进生的自信心,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上课时个别学生小声闲谈,我就把视线短暂停留在某一个学生身上;遇到有同学玩手机,我就悄悄地把讲课的阵地搬到他身边;学生上台演讲时,我常常自然的拍一下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我就给其欣赏的目光;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时,我就走到学生中间去,随时准备答疑解惑和培优补差;辅导学生时,我低头弯腰接近学生。对于那些学习认真的学生,不管是为应付教师只做做样子,还是真的很认真的,都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一定要承认学生都在认真学习,从内心里真正认可他们。如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认同、肯定、欣赏,看到教师一个自然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点头,再竖起一个鼓励的大拇指,他们读懂了,他们会意了,他们愉快地接受了。在这样愉悦的环境中,他们心情舒畅,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违纪事件则直线下降。因此在与问题生、后进生交往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积极的动作能让问题生、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恰当的身体言语是进行有效的沟通途径之一。
3.让所有学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有很多,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最重要的两大类,而班级是教师最好利用的资源。在物质环境方面,班级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让学生有美的感受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班级心理环境方面,好的班风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们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学生关系更加和谐。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乐观向上的班集体,使问题生、后进生的不良道德品质得到矫正,促使他们向先进学习和靠拢,不断走向进步。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班主任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能够带给学生温馨和关爱,使问题生、后进生逐渐摆脱落后的阴影,从而实现质的转变。因此,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让全班同学都要意识到“一个也不能少”。
要求所有任课教师要积极地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坚持用放大镜看优点,显微镜看缺点,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如发现学习优点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写出自己身上的十个优点,还要写出班内任意十个同学身上的优点,并当众说出来,此项活动除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融洽、密切、和谐了同学间的关系,还增强了学生自制力,有利于保持发扬自己的优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可以在这个大家庭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改正小毛病,为班集体争光”活动,比如争当“三好学生”的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学生用手机拍照片记录下来进步的每一个闪光点,记录下成长的点点滴滴,做成板报贴在教室宣传栏,使后进生自卑感逐渐消除,充满成就感、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建立,感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怀抱,感到自己是大家庭的一员。再比如举行“一带一”这样的互帮互学活动。安排成绩优秀的同学和后进生结对子做同桌,优秀学生争当“小老师”帮助后进生学习,指出后进生的不足之处,用自己的言行给后进生做榜样。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特定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比如三月份学习雷锋活动:举行“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歌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赛、每天一件好事比赛。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比赛,使问题生、后进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点的舞台和机会,融进欢乐愉快的大家庭之中,和同学们的关系更加和谐。一位女同学在开学一个月后对我说:“老师,在初中时,我经常感到很没意思,每天都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总是在机械的重复,我离开了那里,不想上学了。可爸爸妈妈要让我上学,没办法我才来到这里。说句心里话,今天我很喜欢这里,我很愿意在这里学习。”可想而知,在学校、在班级找不到一点快乐的学生,就不会有积极的心态,就不想在这里发展,怎么可能把学习当作愉悦的事情?让后进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让良好的班级环境感染他们、改造他们,培养他们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向上。
我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逐步地走向正常轨道,同学之间相处融洽,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很少出现旷课、打架、吸烟赌博等不良行为,经常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和文明寝室。总之,中职班主任工作要体现职教特色,不断实现班主任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对问题生、后进生的看法,对他们应有积极的态度,在积极的视角下看待他们身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应认识到问题生、后进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转化问题生、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耐心,不厌其烦,不放弃,不丢弃。只有教师与问题生、后进生的心灵相通,并努力做到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问题生、后进生的问题才会慢慢得到解决。
传媒产业又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传媒业早已成为市场规模巨大、利润回报丰厚的产业部门之一。传媒,不仅意味着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影响、声望、文化、权威,还意味着巨额财富。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美国500家大企业中,仅传媒业中的报业公司就一直占据着20多个份额。我国传媒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速度增长。这表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已经形成,传媒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时俱进。由原来单纯办党报到广告经营、报刊发行,再到创办多种市场化报刊及网络等新媒体,直至开拓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全方位经营,不断做大做强。
一、加快媒体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当前,无论从国际大气候还是从国内小娇境来说,加快媒体产业化进程是我国媒体无法回避的选择和势在必行。
中国融入全球化,使西方媒体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不断加快。在西方媒体虎视眈眈的时候,我们只有做强做大自己的传媒产业,才能和他们同台竞争,才能冲出西方文化对我们形成的包围,并进而在国际传播中确立中国人的话语权。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跨国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明显。西方媒体的全球化扩张不但带来了文化意义上的“西方化”倾向,而且还从国际市场上卷走了巨大的财富。在美国,传媒产业不仅不花国家一分钱,而且每年还为美国财政创造巨大的收益。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文化产业出口,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仅次于航天工业,居第二位。西方传媒产业化的发展,足以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传媒产业化的全方位的意义。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以互联网、3G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型传媒的出现,使得传播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手段,党报面临着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都市类报纸的竞争等多重压力。正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江作苏所说,“主流媒体要‘名利双收’。‘名’指享有崇高的业界威望、受众美誉度和公信力;‘利’主要指经营收入,由于其面向的受众群为高收入、高消费且拥有较大社会话语权的主流群体,那么这些人也必然成为广告商的理想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报永葆青春与活力!”
二、党报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使命与挑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之路,这充分说明,党报的创新与发展,应同时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现代传媒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公认的“社会公器”,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但同时又具有产业化的特性,能够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已被国际经验所证明。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具有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性质的媒体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外,就绝大多数作为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性质的媒体,其公共性和产业化几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不可分割。
单纯强调传媒的公共性。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其产业特性是片面的;把传媒等同于一般商品,强调其产业特征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公共性和社会责任也是不可取的。问题在于,在国家对传媒的所有权实行垄断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传媒的性质和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其经营权的委托模式。使之既充分发挥“社会公器”的重要作用,同时又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得到迅速发展壮大,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版技术和文化传播手段突飞猛进,数字出版已成为国际报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报业现代化的必然方向。在全力发展报纸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信息传播的速度、效率、范围,努力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办报和经营模式,由传统报业集团向跨媒体、跨区域的传媒集团发展。
目前,报业整体面临一个历史的转型期,报业的大发展时期已经过去,已经到了一个拐点。而在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发展的这个中间的真空期,以报纸传统媒体为主要业务的集团。应该着重进行产业结构的创新,这是做强报业的必然选择。实现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集团和文化集团的跨越,集团要在巩固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思考和学习新兴媒体。虽然新兴媒体现在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但是从战略的眼光看,我们现在必须下大力气,花大钱抓这一块,抓住项目,跑马圈地,积累经验,培养队伍。因为,新兴媒体现在虽然不挣钱,但是影响力已经出来,党报必须占领这个舆论阵地,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为报纸的未来买单。
三、驻地方记者要练好内功,在媒体产业化发展中有所作为
传媒产业化建设赋予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驻站记者“坐镇”一方,应该找准定位、转变角色。湖北日报去年初已获省编办批准,全省各地记者站可变更为分社。记者站变分社不是简单换一个牌子,而是体制上的变革,其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分社的职能由原来单纯新闻报道扩展为新闻报道、广告经营、发行协调。这一变化也对驻地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履行记者的职责,把新闻业务建设作为立社之本。分社记者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满怀热情报道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要沉下去接触实际,广交朋友,广泛获取新闻线索,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还要能跳出来,有别于地方媒体的创意、角度或者深度,写出高质量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