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01-02

人们开始正式注意到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是源于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其仅上线18天就成为拥有最大用户数量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也因为余额宝一跃成为国内货币基金管理公司中的龙头老大。这里的互联网技术主要是指云计算、移动云支付、社交网络等,当前主要有众筹融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P2P网贷以及像阿里“余额宝”一样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等几种新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市场竞争只会随着各种理财产品的出现愈发激烈,但在金融市场火热发展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和监管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为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十分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的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阶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证券业务开始实现在网上进行开户、交易、资金结算等工作,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1992年成立的E-Trade网络证券公司为代表的创立门户网站的模式,E-Trade公司创设了围绕金融证券业的门户网站营销体系,通过门户网站可以在证券、银行、保险和税务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信息,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快捷,且交易佣金不高。是on line to off line这种将互联网变为线下交易前台的离线商务模式,即将线下商店的活动信息通过互联网推送到互联网用户手中,进而带动线下的消费,比如,嘉信理财。三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转型后的传统证券公司。比如,将客户定位在高端群体的美林证券,因为要为这些客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所以不能够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国内才逐渐有证券公司在网上开展行情显示、交易等业务。目前,客户既可以直接到营业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又可以利用PC端或手机在网上进行交易业务。

保险业务开始向网络化方向迈进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日本在1997年出现了第一家完全在互联网上开展直销业务的保险公司,此公司是由日本电信和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共同投资创立,且共同管理的。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有保险公司在网上通过网站开展保险产品的选择和购买等相关服务和业务,此时的互联网保险业务有和网上直销两种模式,前者是通过销售机构在互联网上销售保险,此种模式既可以获得大批量的潜在客户群,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又衍生出了多家保险公司在同一个网站上开展业务和提供服务的类似网络保险超市的新模式。网上直销则是各保险公司自己通过网站直接开展保险销售业务。

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原有商业模式已经因为电子金融业务的出现被打破。虽然在国外还没有互联网金融这样的说法,但实质上,电子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互联网金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

2.发展阶段

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在21世纪左右,此时期内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一直在加大互联网技术改造金融业务的力度,很多金融机构在线上开展的服务已经逐步从单一的网络银行拓展到手机银行、手机证券、移动银行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传统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也同样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阿里巴巴和中国平安、腾讯三家企业在2013年联合创立了第一家没有实体分支机构,只在网上开展业务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另外,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延伸到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创新了支付、投资、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即互联网金融,包括众筹融资、peer to peer的P2P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新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指在云计算、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的支撑下进行资金融通、信息中介和移动支付等活动的新型金融模式,其主要基于互联网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有关数据信息,在金融领域拓展自身业务,使金融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移动支付等相关金融业务,拓宽了金融活动开展方式和渠道的同时,增加了金融业务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且降低了中间成本,除了众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虚拟货币以及网络理财和网络保险等多种模式之外,正逐渐向资金融通、供需信息匹配等传统金融业务核心进击。

第一,互联网金融一改传统金融模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获得与拟投资企业相关必要信息的过程,交易双方只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即可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关于对方财力、信用等所有信息资源,避免交易双方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另外当贷款对象出现违约情况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开其违约问题或降低评级信息等手段来在一定程度上对贷款对象起到制约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很多需要资金的个人或企业往往会因为无法通过银行的资格审核而得不到银行的资金支持,银行也更偏向于那些老旧固化,收益率低,但规模大或有国家保障的国企,亦或是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态势的行业。互联网金融则通过众筹或收集社会上闲散资金的方式改变了这种状况,让金融更贴近民众。

第三,移动智能手机等新型移动设备的出现使互联网迈入了移动化时代,创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只要在手机终端上安装金融客户端的应用,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拇指操作实现第三方支付。

二、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

(一)P2P借贷平台的相关研究

P2P借贷是通过网络信贷公司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借贷行为,即网络信贷公司提供网络平台,将有多余资金的个人与有资金需求的个人联系到一起,各取所需,然后网络信贷公司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高效。

P2P借贷行为研究。2005年出现的Zopa是世界上首个P2P网贷平台,文献针对在Zopa上开展的借贷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微小融资交易成本是否会在P2P网贷平台上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有所降低,文中所持观点是基于Web2.0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对降低交易成本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认为P2P借贷交易实际上是离不开网络交易平台的提供方――运营商,即中介方的。文献认为融资项目的特性、群体因素和地理因素是能够影响P2P网贷平台上能否成功融资的决定性因素。

(二)众筹融资的相关研究

众筹融资机制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奖励类型、借贷类型以及捐助类型。捐助型众筹融资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很多非政府组织加以运用,此种模式下的捐助者对资助并没有更大的期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非赢利性的产品项目比较容易获得融资;一些生产性产品的众筹项目相对于社会服务性的众筹融资项目更加容易成功融资;非赢利性产品项目能够获得融资但是对这些项目进行资助的人比较少。在众筹融资项目中回报方式是产品还是分红需要根据投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在投资初期,资本需求市场不是特别大,那么投资者一般会选择的回报方式为产品;如果资本需求大,那么投资者选择的回报方式是分红。众筹融资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对于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发起人以及投资人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发起人的投资目的一般归结为融资以及吸引市场公众的注意力,然后从公众的视角中获得关于产品以及相关服务信息的反馈等等。在项目投资人方面,他们的目的一般归结为获得投资回报,并且产品生产志趣相投,能够与社会和市场分享自己的专业产品构想。众筹融资在应用过程中广泛的应用于新药品的研发以及娱乐方面音乐唱片的研发或者是书籍的出版等等。

三、促使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原因

(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1.云计算

开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收集众多网民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对计算数据的速度、存储数据的能力以及服务数据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随之出现的云计算正好将此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云计算主要就是在个人电脑上分布各种计算,这样当地用户在需要数据的时候就可以把资源转换到有关应用之上,然后按照实际需求对存储数据的系统进行相应访问。同时,此种原理也促使云计算有了更强的扩展性、较高的容错率以及非常好的安全性等,进而使互联网金融在存储数据以及运算方面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2.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即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其消费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进行资金结算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据世界网讯全球技术研究中心与某咨询公司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截至2013年已超过10亿,并会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而随着WIFI、4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联合通讯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将传媒网络和有线电话融入进来,甚至将移动互联同其他网络整合到一起。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融合之后可以为金融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及时、甚至专门定制的服务。

3.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也就是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的实际含义就是软件、服务、硬件和应用。一个最大的社交网络最多能容纳一百五十多人,据调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资源分布之中,社交网络占据了42%,居第一位。针对这一点而言,社交网络为接近现实社会的一主要技术改革,它将现实生活之中的社会关系附上数字应用到了网上,让社交网络变成了一个传递和信息的共享平台。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模式;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

1 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阶段

相比于传统的以银行为媒介的融资与资本市场为媒介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利用了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这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且还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这种模式下,交易者所掌握的大量数据通过社交网络的形式完善的反映了交易者的信贷状况等信息,交易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直接进行交易而无须再通过金融媒介,这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化,同时交易双方付出的交易成本更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包括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P2P等,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21世纪之前以网络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阶段。从1995年美国创立第一家网络银行以来,全球网络金融业务的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其中还包括网络保险、网络证券等形式,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超过了5000家[1],我国的网络金融也应运而生,如招商银行在1997年也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2)21世纪前十年,互联网金融出现了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形式。经过了前一阶段网上银行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断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新的业务,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涉足金融业。这一阶段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2]等技术不断扩展金融领域的业务范围。(3)2012年至今,互联网金融井喷式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传统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所掌握的商务、网络技术等优势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布局,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等也开始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以及第三方支付、P2P、大众数据金融等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都有着巨大的冲击,它们都纷纷将互联网金融提升为自身的发展战略。

2 互联网金融模式

2.1 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模式是通过与银行签约,利用网络在银行和用户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它又分为依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和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依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是买方购物后将货款汇入到第三方平台,收货后第三方平台再将货款支付给卖家,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不具备担保功能,只是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如易宝支付。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不仅限于互联网支付,还包括了移动互联网支付,成为一种更加便捷的综合支付工具。

2.2 众筹平台模式。众筹平台模式是项目发起者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集中大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模式20世纪末起源于美国,起初是小企业或个人通过在众筹平台上展示自身的创意从而获得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创建之初或者是非营利组织的融资机制。它是通过社交网络的筹资方式由多数人对少数人进行资助,该模式由出资人、众筹平台、筹资人三部分构成,根据项目的筹款,众筹融资可以分为、债权、股权、奖励和捐赠四类模式。截止到2012年,全球众筹平台的数量由2007年的100多个发展到700多个,典型代表是Kickstarter。

2.3 P2P网贷模式。P2P网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融资模式,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借贷的资金融通行为。借款人通过在网络平台信息招标投资者提供固定利率贷款,脱离了传统的以银行为媒介的融资行为。这种模式起源于欧洲,网贷平台会进行信用评级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不必承担风险,因此适用于个人征信体系较发达的环境。国外P2P网贷平台的代表有英国的Zopa、美国的Prosper、德国的Auxmoney等。我国P2P网贷平台兴起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到目前为止近500家网贷平台成立,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及杭州一线城市。P2P网贷的优势在于低风险高收益、进入壁垒小并且信息对称,不足在于借款者多来自于小微企业,借款风险较大。

2.4 大数据金融模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带来了大数据的形成和增长,目前大数据金融有供应链金融和平台金融两种模式。供应链金融是在位于传统产业链的企业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等组成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金融,例如京东商城,京东商城本身不直接进行贷款发放工作,而是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其累积和掌握的供应链大数据金融库,来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京东商城的供应链业务模式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无缝连接,共同服务于京东商城的电商平台客户。平台金融是在B2B、B2C或C2C基础上的产业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等组成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金融,如阿里小贷,它通过对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商户的信用数据并根据电商的信用等级进行贷款业务。

2.5 金融机构信息化。金融机构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以实现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我国传统的银行业纷纷在电商平台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和网上银行共同构成了立体的服务体系,并且构建了大数据金融数据,如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通过信息化的模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经营的成本和风险。互联网金融门户指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提供第三方服务平台,它通过对金融产品垂直比价来给客户挑选金融产品提供信息,如保险门户网站。互联网金融门户既不存在政策风险也不负责金融产品的销售,只是发挥了它的渠道价值。

3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对策

3.1 搭建垂直产业链金融服务云平台。在传统金融中供应链各环节,如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需要金融服务时,银行往往依据单个节点企业的信用和财务情况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根据整条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和现金流。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基本属于从属地位,所以要搭建整个行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供应链平台,实现、交易等基础的电子商务功能,同时在相应的各个环节加入对应的金融服务,如电子票据、信用担保等,引入物流、法律、保险、等第三方,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所有能力。通过金融服务云平台,不仅可以为银行带来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更多收入,实现交易风险的全过程管理,还可以通过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来消除供应链资金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提升全供应链各环节的能力进而促进整体产业的发展。

3.2 积极搭建电商平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商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项体现,各大银行需要积极搭建电商平台来不断应对挑战。如建设银行2012年推出的“善融商务”金融服务平台,成功实现了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结合,建设银行通过该平台发放贷款4个亿。

中信银行2013年推出的“金融商城”和“E中信”,通过提供电商销售平台来实现中信银行的基金、理财产品和贷款等业务的线上办理。

3.3 加大创新机制建设。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归根结底是通过银行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来实现的,因此要想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首先必须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立体化的信息交流机制,鼓励企业的创新文化,发挥一线员工的首创精神。其次还要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经费投入和对移动金融、电子商务等金融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鼓励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再次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领导和监管,制定相关的发展路线和规划方案,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黄飙,屈俊.国外P2P和众筹的发展[J].中国外汇,2013(12).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融资;中小企业

[DOI]10.13939/ki.zgsc.2015.25.095

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现状

第一,企业留存资金是中小企业扩大生产的首选方式。在回答“企业目前补充资金的主要形式”时,有近七成的中小企业选择了企业经营利润留存,这说明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留存资金。

第二,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体系中的主要形式,在促使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贷款一般成本比较高,获得贷款所花时间较长。

第三,部分高科技企业有良好的项目储备却因资金问题而难以开发。相当一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有良好的项目,却因为银行贷款门槛太高,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实施或者中途终止项目的进行。可见,拓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必要。

2 互联网金融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内外瓶颈的有效破解

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双重挤压下催生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脱离金融本质,其只不过是以互联网形式存在的资金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融通与流动。可以说,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因为它能够有效地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外瓶颈。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三类模式,网络信贷( P2P)模式,众筹模式和阿里金融模式。

2.1

P2P技术的融资模式

P2P网络借贷又称人人贷,是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式。P2P网络借贷起源于欧美,2005年3月,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在英国开始运营。自从2007年拍拍贷在上海成立以来,这种全新的借贷模式进入了我国金融市场。在中国经历6年多的发展,P2P网络借贷已经初具规模,近两年更是呈爆炸式增长势态。典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有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宜信等,平台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 众筹融资模式

虽然,只处于起步阶段,却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融资手段之一。莫里克(Mollick,2012)这样定义“众筹”:融资者借助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众多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或股权回报。在美国,这种融资模式已经被纳入《2012年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案》。众筹有门槛低、多样性的特点,可以在汇聚民间力量获得资金的同时,进行项目的推广宣传。2011年我国首家众筹网站成立,完成了《十万个冷笑话》等众筹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

2.3 阿里金融模式

2010年阿里巴巴联合其他三家集团在杭州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个针对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特殊的交易平台催生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风险控制手段,阿里小贷利用微贷技术借助IT手段监控企业经营状况,实现了有效的控制风险,这种融资模式清晰地将服务对象定在中小企业上,充分利用了电商平台长时间来所积累的企业数据,融资区域市场明显扩大且流程简单快捷,灵活方便。

2.4 互联网的金融门户模式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门户平台来进行信贷产品价格的比对和信用匹配方式的挑选,以此来实现资金的融资。

3 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仍需面临着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资金来源不稳定,缺乏一个持久、稳健的资金来源渠道,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一大瓶颈尽管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平台,然而通过考察其运行模式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多,且数量较少。P2P及众筹这两种小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行机制也决定了其平台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体投资者、民间资本等资本金较少的主体,吸收存款尚未有法律依据,且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相对较少。这既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制约着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难题。

笫二,信用及网络安全风险大。目前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携款逃跑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提供了便利。2013年以来,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P2P网贷平台先后曝出“跑路”事件。我国互联网安全问题一直很严重,网络金融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并且方式方法不断翻新。互联网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一旦遭遇攻击互联网金融将无法正常运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消费者遭受损失后必然会将责任归罪于提供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两者之间的利益纠纷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网络平台安全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监管缺位。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而监管机构立法相对缓慢,监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造成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监管缺失,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其服务模式也隐藏着各类潜在的风险。这类风险有信用风险、财务风险、计算机技术风险。这需要监管机构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及时出台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防患于未然。

第四,大数据处理与安全问题。大数据资源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根本条件。数据时代,包括企业的银行流水、进出货记录等财务信息、上下游供应链等销售渠道、企业关联信息以及零散客户的社交信息、基本信息等,均是重要的商业信息,如何建模、处理并转化为有效的信用信息,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存储技术提出了高要求。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数据的安全问题,因为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快捷性和复制性,一旦信息发生泄露,将造成比传统信息泄露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的数据安全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一大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第4篇

互联网是当代社会最为显目的成就,以互动平台的方式作为依托,跨越时空的范畴,在网络社会中传递多种多样的信息。互联网惠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技术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在日渐成熟的发展长河里融汇了种类繁多的行业,也自然渗透到了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也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起源于美国,以1999年Paypal公司将第三方支付与货币基金连接为标志,互联网货币资金作为互联网金融业态第一次出现。2005年,Prosper公司首家创设了P2P网络借贷模式以及2009年Kickatarter网站首次成立了众筹股权融资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紧跟美国,2013年6月份余额宝的上线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兴起。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成为经济运行的长河中大势所趋。

“互联网+金融”源自互联网公司与金融业融合的一种新业态,它并不是书面上的简单地将互联网同金融业结合起来,而是,在以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为迎合新的需求而创造出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与传统金融业有着显著区别的、结合了互联网精神的新兴领域。两年间互联网金融发展了五种业态:第一,第三方支付;第二,P2P网络贷款平台;第三,大数据金融;第四,互联网金融门户;第五,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金融行业存在明显差异,互联网金融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作为媒介,使得部分传统金融业务在完全脱离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介机构的条件下,能够为用户提供信息透明度更高、运营成本更低、操作程序更加便捷、速度更快的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夹击下的商业银行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凭借为客户提供远高于传统金融的基准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在客户数量、资金数额方面更是远超20世纪90年代初期股票市场所诞生时所创造的业绩。同年8月,腾讯公司推出移动支付,以绝对的优势成功占领移动支付客户端市场。自此,P2P以井喷式的发展速度,使其资金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互联网金融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焦点。2014年3月5日总经理明确表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无疑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方向。

本着“开放、协作、平等、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尽管传统商业银行亦步亦趋紧跟时代步伐,仍然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第一,在支付结算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出现“挤占效应”;第二,融资领域,互联网金融以其创新、灵活、高效、迅速、便捷等优势,向公众推出多款便捷的贷款产品;第三,在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等方面,互联网金融不仅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传统银行形成的拥有优势的“行业壁垒”,并且超越了这些优势,并造成传统银行进入互联网金融的“壁垒”;第四,互联网金融拥有全新的业务开发模式,产品营销模式,成为行业的领头者,而传统银行则变成畏首畏尾的追随,地位处于被动。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层面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资产业务三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负债方面;互联网金融分流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模式运行的基础,也是三大业务的基础,主要通过吸纳资金价值链上游客户存款。一般来讲,传统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维持在较高增长水平,然而,从2013年开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出现显著变化,从两位数增长水平变为个位数增长水平。说明互联网金融开始分流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互联网金融依据其客户粘性和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性满足资金价值链上游供给者需求,甚者直接匹配资金价值链下游需求者。

第二,中间业务。根据2014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报告》,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包括结算与清算、业务、银行卡等,为资金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第三方支付为标志,通过支付宝、财付通等形式便捷、快速完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并且不断创新,渗透到证券、基金、保险等领域,一步一步地蚕食商业银行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第三,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通过满足资金价值链下游客户贷款需求而赚取利润。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方面一直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抓大放小”策略使得商业银行客户在行业、数量方面太过集中,易受到经济形势的波及,潜在风险较大。这就会表现出贷款业务相对于客户资金需求供给不足。相反,互联网金融在中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显现出比较优势,在客户规模、贷款交易成本、贷款资金成本方面能更好地满足资金价值链下游客户的需求。并在该方面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了补充和替代。随着“互联网+”态势的不断扩大,必将进一步抢占商业银行的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一)网络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道路

第一,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快速成长,也因此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冲击。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各大银行纷纷选择通过搭建各自的电商平台,转变被动的地位,扭转不利于自身的境遇。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建立各自的电商平台,不仅能够盈利,也能够进一步掌握客户信息及相关交易数据,实现金融服务的全面化和具体化。

第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客户带来了崭新的消费群体,便捷的手机移动支付进入公众视线,第三方支付成为商业银行和网络金融公司的香饽饽。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逐渐开通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通过电子渠道实现转账、明细查询和在线支付等。相关数据表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已经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可。

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转变服务思维,提高服务品质,综合科技的发展去完善现有的金融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讲,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两条策略路径,自身转型优化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未来走势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倒逼式 ”金融创新并不会彻底颠覆传统商业银行,但其创新优势将激励银行汲取创新基因、深度嫁接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最终两者将逐步实现融合以完善整个金融体系效率。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发展,带来盈利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建议政府应当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商业银行增长模式、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和商业银行结构优化四个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第一,推动网上银行转型,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第二,实体店网点智能化,内部系统完善升级;第三,拓展移动金融,社交平台交流;第四,积极发展中小微企业;第五,建立差异化竞争战略,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政策建议

商业银行关系着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主体稳定有序的发展,在互联网大形势下,政府既要做到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又要保障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挑战,关键问题是做到发展互联网金融在资金价值链上下游客户的服务。这关乎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政府作为宏观经济主体调控手段,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政策安排:一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二是有效辅助商业银行做好转型升级工作。三是商业银行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做到一定的拓展。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协作下,可以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不仅是挑战的关系,更是对于现有的商业银行达到一种鞭策的作用,督促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公众,呈现经济体系健康蓬勃的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微邹 网络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机遇及应对方法 现代商贸工业2016(04)

[2] 郑志来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 财经科学 2015(05)

[3] 杜奕璇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金融商务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范文第5篇

这个根在传统金融的地底下。用户行为因为互联网的到来发生大迁移,导致传统金融生态、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消费体验形式都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发生了大变化。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这个根逐渐暴露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行业监管、创业、趋势等问题。

传统行业处于这样的态势下,面临发展模式、盈利、营销、发展速度等问题。那么新兴企业要怎么做,怎么迎接这个浪潮?为了把这个“根”留住,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最终形成这本书,以全景式呈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和未来趋势。

第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诞生、发展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中国经济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30年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为以创新、消费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这样的变化,体现在消费层面就是国民消费出现“井喷”。

同时,财富的积累、经济模式的转型也催生出理财经济,股市、黄金、外汇成为投资热点领域,之前的牛市反过来又促进理财知识的普及。而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很多应用,出现很多新的理财模式,更多中国的居民储蓄从银行流向互联网金融的资产端,最后进入一个大众理财时代。

另一方面,人类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作为工具可以把很多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换代,“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能源”等都可以使得过去工业时代传统集约式的模式和思维,转变成互联网化的模式和思维。

在工业4.0阶段,中国企业开始逐步向分包式的方向发展,形成众包互助式的共享经济,出租车公司再也不需要招1万个出租车司机,租1万辆汽车,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共享自己的车,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出租车公司。这种模式让实体经济循环更快、效率更高。这是互联网对传统经济带来的巨大飞跃,这种飞跃是历史性的。

中国已经在临界点上,互联网金融反过来像横切面一样,打通所有的传统环节,加快每一个个体之间金融的关系,支付、结算、借款等环节更加精细化,能够定制化地为每一个企业及个人提供适配金融服务,来加速实体经济的循环。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中国金融史上一个伟大的创新。

第二,虽然都是“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却与传统的“互联网+其他实体行业”有本质上的不同。

传统互联网的创新是非黑即白,一刀切式的。如互联网电视是颠覆式创新,因为其彻底颠覆了原来的电视模式,改变了用户的收视习惯,是取代性的,还包括打车软件、上门美甲等O2O模式。这种颠覆式创新,试图通过把创新模式嫁接在原有需求上,用一个新的场景,置换原有的需求场景,呈现非A即B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创新从网上支付、二维码支付开始,到网上选购金融理财产品,进行资产配置,再到实现个人定制化产品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也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步接受,慢慢融合,并推出线上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步步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到现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竞合关系。

因此,互联网金融创新是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经济活动中的,就如树藤一样,以蔓延式的状态,不断进入其他业务范畴,并与之交织融合,让人无法抵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新的业务形态――“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体系”。我创造性地将这种状态定义为“蔓延式创新”,这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创新特点。

第三,早期阶段,互联网金融被人误认为只是一个信息工具,只是“金融+互联网网站”,就被定义为互联网金融,这是一种人为割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思想。

事实也是如此,如微众银行,摆脱不了原有银行体系的条条框框,最终只是照原有的银行金融逻辑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现出来。同样,纯粹的金融思维做互联网化业务也很难,传统银行在很早之前就开通了网上电子银行,但没有形成真正的用户群体,是因为它们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流量工具,一个用户的端口,并没有解决金融效率和运营成本的问题。

互联网和金融两者本身之间就有天然的共性,都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流通,而互联网的流通更及时、更详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让这种信息流更快速,超越了地域和空间限制,并且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数据。最后蔓延到一定创新程度之后就变成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四,征信系统、个人数据、互联网到达方式、匹配资金需求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都从过去传统的集约式、金字塔的方式,向现在扁平化的、分布式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拥有风险、收益、逾期等所有金融产品的特点,所以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收集用户信息,设计独特的金融资产去匹配用户的金融需求。在信息转向金融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会融合得更充分。

互联网金融现在有众多模式,包括支付、众筹、P2P、虚拟货币及互联网导购等。金融的本质是流通,阻碍流通的是什么?是信用成本。我们通过买一个东西实现货币流通,也可以实现所谓的金融关系。那实体经济为什么运转得很慢?因为传统金融验证个人真实信息的方式有限。

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信息网络叠加之后,原有的系统信用成本很高,致使金融流通变慢,效率很低,进而导致传统实体经济受损。而今天互联网金融使得我们整个的流通效率变得更快,因为信息更真实,更符合金融本质。所以说互联网金融时代是一个很伟大的时代,它超越了过去我们对企业、个人、资金流转方式的传统物理判断方式,变革了信用评级方式。

过去的资金流通模式是我把钱借给你,要先放在银行,通过银行背书,最终银行贷款给你。今天,因为所谓的社交金融的关系,不但我可以直接把钱借给你,而且由于未来我的信用更好,我愿意把我的信用变成钱,变成权益分享给你,从而大大节省了流通环节。这样就使得个人与个人之间突破了原有必须要通过一个大节点的局限,从而产生更大的内循环。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结合,互联网金融正在蔓延式创新。我相信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思路一定是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充分合作,发掘潜在匹配用户,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去创造与创新自己独有的商业模式。

我相信,蔓延式创新是一个普遍的公理,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违背了这个公理,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蔓延式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整个行业被颠覆式创新垄断,这个行业就会重蹈团购网站的覆辙。我深深地记得“千团大战”后的惨象,一将功成万骨枯,99%的团购网站关闭,剩下的1%也只能靠融资“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