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职业规划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如果我是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自我认知的概述
1.自我认知的内涵
“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的一系列认识和评价: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与别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对处理事务的经验,对生活的目标。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的终极意义。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在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在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认知是进行清晰自我定位的基础,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其包括:认知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性格特征,认清优势和劣势,觉察情绪变化、原因等。
2.自我认知的原理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来源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个体在形成记忆之前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记忆是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上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
3.自我认知的作用
(1)自我认知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个体如果不能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外界客观事物。(2)自我认知是个体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3)自我认知是个体改造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智力程度低的人,很难具备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二)自我认知的意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其基础上对个体作出的判断。自我认识在其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个体的诸多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能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是自我认识的精髓。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个体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即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的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
1.全面自我拷问
(1)从观察和内省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思、审视、鉴定、评估,才能不漏死角全方位透彻地观察审视自己内部世界中存在着的“本能”、“现实”和“理想”的自我,才能从时空的纵横轴上定位自我,才能评判自我认知的好坏。
(2)从专业和职业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冷静分析专业学习的兴趣、准确判断对某个职业的喜欢程度、客观评价以前的学习经历和深刻剖析职业岗位与职业梦想的关系,才能“盘点”自我认知的损溢。
(3)从强项和弱项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明确强项是什么、弱项在何方、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兴趣是否发展成了爱好、爱好是否成了职业,才能考量自我认知的长短。
(4)从传统和科学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了解身体处于什么状态、心理品质究竟如何、古代邹忌为什么“不自信”、现代心理测验为什么有效,才能反思自我认知的得失。
2.关注他人态度
(1)关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自我认知是对自己与周围事物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的认知。自我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事情景物理、上下左右内外无不相通相连。自我应该在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的联系中确定认知的“坐标”。
(2)关注自我与组织的关系。生活是“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是你的社会属性最充分展示的地方。组织对自我的态度与评价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3)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是你的参照系。要善于在他人的评价中认知自己。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更了解你,征求其代表性意见是自我认知的重要路径。
(4)关注自我与家庭的关系。你在家里得到怎样评价,你的父母亲怎么看你,邻居怎么看你,通过对照这些镜子,可以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家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3.顾及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正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正相呈现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对人推心置腹,忠诚老实,作风正派,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即所谓“君子坦荡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
(2)社会交往的反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反相呈现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地显现自我,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如言不由衷,或正话反说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议论。
(3)社会交往的放大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放大呈现即在一定情况下,将自我的某些信号进行放大,以强化对别人的刺激,如取得一点成绩,炫耀自己的能力时,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4)社会交往的单向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单向呈现即有目的的表现出某一特长或某一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展示除专业角色外,书法、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剪裁、烹任等方面的特长,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反应。
(5)社会交往的无意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无意呈现即未经仔细考虑,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时,如原形毕露、情不自禁等,注意他人对你的态度。
总之,顾及社会交往即照顾或注意到在社会交往互动中所呈现的各种情况及其研判,是自己认知的途径之一。
4.依托实践检验
(1)社会实践是主客观沟通的条件。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表现为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实际的交互作用, 社会实践是自我认知的前提、依托和先决条件,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和“交错点”。
(2)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认知自我。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才能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歌德曾说:“一个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通过行动”是在社会实践检验中实现认知自我的最好注脚。
(3)克服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要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目的、视角、视域和标准,就要克服主体自我认知存在着的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就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只有明确清晰全面地自我认知,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长处与优势。
(四)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注意事项。自我评价方法又称自我测试法。测试的题目经过精心研究设定,如实回答,不参照他人的看法,就可以对个人素质、职业价值观、综合能力等给出结果。如果以不真实的自测结果为基础去规划人生,只能起误导的作用。因此,自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按照自己的认识、习惯去答,这是自我测试特别要注意的。
(2)自我评价难点把握。①(情商高低决定人生的成败。②智商其地位并非突出,但必须要了解它。③逆商反映的是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④社交商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好坏。⑤思维方式影响人生,编织命运之网。⑥性格深刻影响人生,它决定命运。⑦心理极大影响着能力的发挥。⑧血型里隐藏着你性格的密码。⑨星座是了解自己的一把秘钥。
(3)自我评价要点陈述。①个人性格:如本人性格温和、稳重,喜欢控制他人。②兴趣爱好:如会不定期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③思维方式:如做事条理性强,但往往想象力不足。④身心情况:如身体正常,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爱好。⑤社会关系:如人际关系正常,但缺少商界的人脉。⑥实践技能:如能写格式规范的调查报告。⑦处世态度:如厌恶社会上的不公平事件,但常采取冷漠态度。
2.电脑评价方法
(1)电脑评价方法概述。电脑评价方法又称计算机测试法,是衡量和估计认知主体活动过程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计算机测评软件进行自我认知测评,是现代常用的测试手段。许多测评软件,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测评。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可以帮助自我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其结果对于明确职业兴趣,从事有兴趣的职业,协助职业选择、拓展职业范围等具有重要作用。
(2)电脑评价使用现状。①测评前途广。电脑测评之所以被广泛重视,是因为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②测评效果好。目前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令人满意,受到各方面的认可。③测评用户少。在国外,职业测评是作为高校就业中心必备的指导手段来使用的,而在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的高校使用了这一手段。
(3)电脑评价主要优点。①利用电脑进行自我评价,能客观地了解自我,有助于明确职业目标,可以为职业决策和行动提供可靠依据。②利用电脑对自我素质进行职业测评和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能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③利用电脑还可以对认知自我的其他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他人评价方法
(1)他人评定你的价值。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与事物的价值,是“决定价值”的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些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的评价方法,就是他人“决定你的价值”。你说你行你不行,他说你行你才行。
(2)他人评价包括对象。包括:父母、亲戚、老师、上司、下属、同学,朋友、邻居等。包括:认识你的人,和你见过面打过交道的人。所有认识你的情绪状况,对你的情绪管理产生看法和意见的人,都是评价你的对象。
(3)他人评价调查问卷。自我认知需要借助外力,需要收集他人、身边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是一个通过外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通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让他人来填写,然后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以此定位自己。回答调查问卷与其他职业测评方法一起,构筑一个正面的自我评价体系。
4.其他评价方法
(1)内环境评价法。其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是个人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童年背景、学校背景(学历背景)、生活背景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2)外环境评价法。其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社会的、市场的、家庭的、学校的、能力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准确认识、综合分析和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判,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
(3)态势分析方法。又称SWOT分析法,也称优劣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二.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
1.职业规划的内涵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术界人们喜欢叫"生涯规划",有的称其为"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2.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对个体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知己"与"知彼"同等重要。职业规划会给个体以清晰的发展目标。个体的人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职业规划有关。有目标的个体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才会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个体才会感觉充实。个体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个体不代表没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败。职业规划正是对个人角色的有效定位的方式。
3.职业规划的对象
(1)在校生或者已经工作,需要谋划出清晰的未来;(2)正在求职或将要求职,却没有清晰而精准的求职目标;(3)对未来感到迷茫,搞不清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4)不喜欢当下在做的工作,对工作提不起劲来;(5)每天忙碌,但成果有限;(6)感觉职业发展不顺、徘徊不前,看不到前途;(7)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希望工作稳定,收入更高,职业生涯发展顺利;(8)想创业,但不知道是否适合创业;(9)希望能学些专业的方法、理念,从而有效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规划的原则
1.喜好原则
职业规划确定的目标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擅长原则
只有做你擅长的,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价值原则
有价值的东西才值得你“上下而求索”,“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你就有能耐把它开心地做好。
4.发展原则
有足够多的机会,有足够大的市场,有足够宽阔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件事最有价值,那么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如果这件事情还很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可以获得更长久的成功。
(三)职业规划的方法
职业规划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牢记"职业方向定位"。要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至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如果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丝毫都不过分。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是另一把尺子。
3.做好"职业成熟度测评"。组织环境对职业发展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依托“职业规划信息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
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规划信息库"恰恰要依托信息支撑。没有"信息支持"的"职业决策"注定是短命的。
(四)职业规划的测试
1.埃德加·H·施恩的职业锚测试
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一定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它能有效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锚倾向没有好坏,根据第一感觉,不假思索迅速地答题就OK了。
2.WVI职业价值观澄清测量表
WVI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的,用来衡量价值观——工作中和工作以外的——以及激励人们工作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3个因素。
量表指导语告诉你下面有52道题目,每个题目都有5个备选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想法,在题目后面选出相应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通过测验,你可以从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三项中,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在选择职业时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杨婧编著《认识自我的5种方法》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月.ISBN:978-7-5112-1890-2
(2)陈宜、洪壤.编著《职业定位DIY》 广东广州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 9787806557594
(3)桑伟林著.《大学生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方法初探》2008年第12期第24卷(总204期)
(4)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整理版)http://wenku.baidu.com/view/bc4968d3195f
312b3169a55e.htmlre=view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1 概述
1.1 职业教学目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也将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应对新形势,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教育自身的属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知识与社会经济紧密相结合的特性,并强调“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高职高专教育过程是在对大学生职业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渗透性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并分析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高职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策略。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决定一个人对自我职业生涯的目标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 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高职教育的教育方法体系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教育,对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理论、 技术与方法、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创新人才等方面进行培养,帮助其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2 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创新使人类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与才能,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在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创新型的道路上都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同时也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自己独立创业的职业规划能力在高职教育中显得愈来愈重要。职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它是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确立职业目标,制订正确的生涯路线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学生能自由的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在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技术中进行多角度思维等能力,学习目的与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职业规划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高职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方法。
3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3.1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指定学生的职业规划
高职高专职业规划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是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就业作为一种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需求制约,学生的就业动机通常是由生活、学习环境甚至是老师、亲友对职业的认识不同决定的,如果自身的知识与个人的观念、能力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都影响着择业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形成不同的职业观。因此,要强调大学生求职时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的统一,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教师面对是有个性、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个人精神和个人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让教育理念渗透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学习的知识传授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观念;二是终身探索的观念;三是人职匹配的观念,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才能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更好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能力。
3.2 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近几年,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从原有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变,21世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高职高专教育迅速扩大普及,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生在校人数将近一半,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仅指的是教育的类型,而是指学校在教学大学生过程中主要以“职业”为主题的教学,并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联系起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就业现状的分析,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并未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程序,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缺乏规划的具体技巧,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高职高专职业规划教育教学方法应更加强调实践性,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放在首位,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经济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学校管理应采用开放高效、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教育人才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建立第二课堂,改革考试考试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3.3 根据学生的素质规律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高职高专职业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在教学计划中灌输一种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创新,配合职业规划活动开发一些简单的应用系统辅助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巩固所学知识,还将个性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使学生真正能自主习,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4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今天其最高模式不再是集中化的大企业,而是分散化的微型企业,经济发展的最高模式不再是集中化的大企业,而是分散化的微型企业。根据《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培养大学生由“学生人”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中高职高专应该做好准备。首先,引导大学生根据市场经济的情况分析其自身条件,了解社会和自己的情况,确定自身规划发展与职业目标的发展过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考虑其自身的未来发展的过程,制定实现措施的过程就是自我约束和自觉性形成的过程。其次,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以校外合作企业为支撑,建设创意培训、作品制作、竞赛训练系列实训室和工作室,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专(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以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为核心。
【关键词】农科高校 毕业研究生 就业能力提升 方法策略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逐渐下降,就业形势每况愈下。个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甚至比不上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减弱,研究生群体中普遍弥漫着由就业问题导致的心理焦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重视不够、研究生自身的不重视等,导致研究生的教育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农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谈谈通过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但整体而言,各高校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仍然处在薄弱环节。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足,将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并局限在毕业生,而忽视了在校期间的整个职业生涯教育。一些看法甚至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单位的责任,忽视了社会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等问题。高校扩招规模的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但是不乏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考研目的不明确、缺乏研究动力源的问题,他们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在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职业竞争力差,择业时又普遍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瓶颈。加之种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研究生职业规划不足,从而引起就业困难。
二、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策略
(一)建立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机构
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应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还在于帮助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不断强化职业理想,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等。农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应设法为学生就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⑴为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加强为研究生就业服务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单位应构建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全程化模式。对研究生进行分阶段和内容板块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市场的教育,提高研究生职业定向的意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有效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注意提高研究生在人际沟通、信息沟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技巧。⑵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宽松的情感交流和智力交往环境。开展一些与就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引导他们关注就业,模拟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寻找解决办法。⑶为研究生创建社会实践基地。如一些与学校合作的农业研究所,定期选派研究生参加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对于自己期望进入的行业有所了解。在参与的以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接受到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教育,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定位。通过社会实践,他们不仅获得了相关的工作经验,加深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正确认识社会和经济发展局势,认清就业形势,有效避免了就业的盲目性。
(二) 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农科高校的研究生一般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导师,对研究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很大。很多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关注上,更多关心学习状况,而对于研究生就业的指导不够重视。农科院校可以利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适当安排导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研究生进行人生与职业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导师在学生入学之初给他们上好就业和指导课,要求学生做好求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规划,做好规划人生与就业的心理准备,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以职业规划的建议。在求学期间,学生提供参与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学生发展就业能力提供帮助。
(三)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竞争能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作为就业主体应加强自身职业竞争力的学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应建立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对自我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勤奋、自律主动积极的按既定计划培养职业能力的实施推进,强化自身优势;其次,转变就业观念。研究生应通过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及岗位要求。根据现实调整自己求职的心态和期望值,认清就业形势、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并努力的拓宽自己的择业范围,追求个人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最后,加强在校期间与社会的接触,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通过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等观察社会,洞悉社会发展脉动,实习行业规则,增加社会阅历。清晰的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和自己未来发展的走向。
小结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的就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是需要高校、研究生本人等共同努力的。高校应建立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机构、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竞争能力,多方面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研究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吴妮莎. 我国硕士研究生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Abstract: Engulfs the entire world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economic society has brought the unprecedented impact for our country, the university gradua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has one misfortune after another. This article is precisely based on such background, has carri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my school student,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their employment thought tendency, the discussion employment difficult behind reason, to seek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 to instruct my school student to get employed smoothly carries on the beneficial attempt.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Employ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Occupation plan
关键词:金融危机 就业 思想教育 职业规划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 education.
作者简介:王辉,男,1981年生,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现就职于嘉兴学院党委宣传部。职称:助教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作者组织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并做了相应分析。
一、问卷回收情况分析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61份,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达90.25%。本次调查的对象涉及全校学生,在回收的361份问卷中,男生作答134份,占37.12%,女生作答227份,占62..88%。其中大一学生作答117份,占32.41%,大二学生作答117份,占32.41%,大三学生作答111份,占30.75%,大四学生作答16份,占4.43%。工科类学生作答65份,占18.00%,理科类学生作答98份,占27.15%,文科类学生作答198份,占54.85%。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党员有47人,共青团员304人,群众10人,分别占13.02%、84.21%和2.77%。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来自贫困或较贫困地区农村的学生95人,贫困或较贫困地区城市55人,富裕或较富裕地区农村140人,富裕或较富裕地区城市71人,分别占26.32%、15.24%、38.78%和19.66%。本次的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如实反映我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二、金融危机下学生思想状态扫描
(一)就业心态解析
1.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
“在金融危机前,您的择业观是什么?”调查显示,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学生为92人,占25.48%,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学生为269人,占74.52%。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是十分理性的。当追问“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您的择业观是什么?”调查显示,之前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92名学生中,有65人仍坚持与以往一样的观念,另有27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足以说明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择业观。
2.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比较矛盾
目前很多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扎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本次调查表明,我校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的过程中心情很矛盾。在问卷中设问“您是否愿意到城乡基层去就业”,186人选择愿意,78人不愿意,另有97人不确定,这说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不再那么苛求。而当追问,“你毕业时会选择在什么地区就职”时,64.27%的人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职,17.17%的人选择在中部地区就职,而只有5.81%和12.74%的人分别选择在西部地区和在城乡基层就业。对比显示,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还是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而迫于就业的压力,他们也准备退而求其次,这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内心的不安和矛盾。
3.学生对工作的期望比较高
工作单位的性质是很多学生比较关心的,本次也对此做了相应调查。结果显示,14.40%的学生首选在国营企业就业,13.02%的学生选择在民营企业就业,而希望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则高达44.60%,这也应证了我校学生为什么热衷参加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另有27.98%的学生选择在外资企业就业。
而对于首份工作的月薪期望,9.14%的学生选择2500元以上,33.24%的学生选择2000元至2500元之间,而44.60%的学生则认为1500元至2000元之间的薪酬可以接受,另有13.02%的学生选择1500元以下。据笔者了解,中国广播网在2008年11月23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世纪谨勤公司,对北京地区2009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底线月薪为1660.5元。对比我校的调查结果,学生对首份工作月薪的期望偏高,在今后的就业辅导过程中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就业前景解析
1.对就业前景看法不一
接受调查的361人中,117人对就业前景感到乐观,占32.41%,188人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占52.08%,36人觉得无所谓,占9.97%,还有20人选择了其他。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担忧,即使在2月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学生们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仍然没有多大变化。对于这次会议确定的措施,有40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认为肯定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有105人只是有点乐观,感到不是孤军奋斗,而有169人却认为很难说,要看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这占到被采访人数的46.81%,另有47人认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占13.02%,这两种看法占到被采访人数的59.83%。正因为对就业前途的担忧,接受调查的学生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层面,希望学校及时解读国家就业政策,广开渠道提供就业信息。
2.选择考研的学生有所增加
调查显示,69名学生在毕业前会选择考研,占到19.11%,这个比例比此前有所增加。而对于选择考研的原因,则各有不同,36人是因为想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11人是因为想从事研究性的工作而选择继续深造,而有14人是因为想避开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就业不景气形势,还有8人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3.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多样
在我校应届毕业生中,参加工作是他们的首选,此次调查中,有246人选择毕业之后立即参加工作,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8.14%。而目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他们普遍觉得就业不易,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积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而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170人次认为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117人次想选修第二专业以增加知识储备,157人次计划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砝码,另有224人次则认为提升就业能力最好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虽然学生们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看法不一,但是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学习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将极大的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
(三)创业态度解析
本次对学生创业意图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24.93%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还有50.14%的学生在考虑中,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部分学生中肯定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这表明我校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是很多的。对于创业可能面临的困难,36.43%的学生认为缺失资金是最大的困难,40.72%的学生认为缺乏经验是最大的困难,16.62%的学生则觉得没有合适的项目,4.43%的学生则认为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另有3.60%的学生则觉得有多项困难。为此,在今后进行就业辅导时,应加强对自主创业的考虑。
三、问题与原因
1.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对自身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另一方面他们又期待比较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薪酬。综合调查资料分析,笔者以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是造成学生就业心态复杂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有二:第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导致学生对于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就业没有明确的目的,造成学生一窝蜂考公务员的现象,希望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高达44.60%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第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他们热衷考取各种热门证书,但并不清楚考取的证书和自己专业的相关性何在。即使选择考研的学生,也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
造成学生职业规划缺乏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有两点是至关重要地,其一是学生自己不清楚、不重视;其二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或咨询中心。可以说,职业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的想法和预期脱离了现实。
2.大学生思想教育缺位的影响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缺位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无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消费观念不正确的主要因素。而思想教育缺位关键在于,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高校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多的依赖两课教育,最主要的课程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而正规的课堂教育又由于教学内容单调和手段落后的影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我校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设立辅导员谈心制度,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辅导员往往只能关注少部分学生,这大大削弱了思想教育的力度。同时,只注重专业教育和科研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也不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对策思考
1.拓展“两课”内容,促进学生思想教育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抓好“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坚持教材的基础上,要努力拓宽、丰富“两课”内容,紧密跟踪国家的时事政策,特别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政策,进行适时讲解,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理财知识的讲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理念,使“两课”教学既有理论上的坚定性与彻底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象性,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
2.加强师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部分学生是在对自己未来职业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上的大学,如何合理规划自己,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成长成才,是很多学生所期盼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而且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目前,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都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指导,这些老师即便是有职业规划师资质,往往也是在工作之余通过短期培训获得的。师资基础薄弱,大量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人才的缺乏成了这一问题的瓶颈。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满足对专业师资的需求。
3.明确学生需求,增强就业指导课针对性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对于工作的预期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为此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需求,增强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调整学生对工作的预期,使其符合现实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其次,加大政策的解读力度,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最新就业政策;第三,强化创业能力教育,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创业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比如扩大第二学位的选择范围,增设校外实习基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4.转变工作思路,促进我校学生顺利就业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扎实做好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在校党委的指导下,我校学生工作部(处)也做了积极尝试。其一是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和国家、地方的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并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积极就业,做好早规划、早选择、早签约。其次是主动出击创造机会。学生工作部(处)深入一线,利用我校在有色金属行业的资源优势,带队到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铝业公司进行上门推荐毕业生。与此同时,与嘉兴县市人事局协商,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联合行动计划和方案,通过校地联合、学生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