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专学习计划

大专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专学习计划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盐酸,观察现象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羊毛线和涤纶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3.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D)

选项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NaOH溶液、浓H2SO4

C 鉴别食盐、蔗糖 品尝

D 鉴别H2O、KCl溶液 AgNO3溶液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B)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6.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C)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知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二、填空题

11.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试液(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__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Na2CO3溶液__。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__氧化铁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__CaO__。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_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__NaCl、CaCl2或NaCl、CaCl2、HCl__(写出所有可能)。

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CaCO3__,G__CuSO4__,H__Cu(OH)2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CO+CuO=====Cu+CO2__。

13.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H2(或CO)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Fe2O3+3C=====高温4Fe+3CO2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Ca(OH)2===CaCO3+2NaOH[或Ba(OH)2+CO2===BaCO3+H2O__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4.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__CaO__;D__CuSO4__。

(2)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头“”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三、实验探究题

15.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C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考生可登陆东华理工大学新闻网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查询,尽请关注!

点击进入:江西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一体化建设;终身学习;面向工业

近10年来,我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IT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全民的信息素养得到质的提高。然而调查发现,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却出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需求量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尴尬局面。唯一的解释是我们计算机教育的培养体系结构有问题,培养的针对性不够,培养的人才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感叹学得杂,学得浅,硬件方面不如学电子的,软件方面不如学数学的,网络方面不如学通信的。总体来说,该专业学生甚至老师的专业认同感都比较低。而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计算机教师产生较强的职业挫折心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等同飞速发展的科技不相适应,让一些闭门造车的老师们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1],让缺乏职业规划的毕业生流不断面临就业危机,而我们也不能把大学计算机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大学计算机教育需走一体化建设培养的道路。所谓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即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等方面的力量,高校推动,企业服务,政府扶持,三方优势互补,建立良性发展的体系制度,将职业规划融入4年制的系统教学,培养合格的高层次IT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特别是针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整个信息化水平,特别是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都亟待质的提高,同样需要大学计算机教育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

1我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学校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而教育的方式也要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相协调,以下就计算机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1.1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考核机制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避免重复。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课程的内容安排需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为一门日新月异的发展性学科,计算机科学显然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方面都呈现出较其他学科更突出的问题。而如果延续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学生高分低能、实际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将更为突出。

高校计算机教育已经迫切感受到改革的需求。计算机教育首先必须有功能强大的网络化软硬件平台为支撑,其次需要合理灵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并不断审视教学内容及课程实践。例如设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时,开设Java还是C++?学生选学Web程序设计时,开设ASP、JSP还是PHP?针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硬件实验课怎么开,开到什么程度?课程的知识衔接及内容上怎么处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体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优越性?学科教育是培养计算机专门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1.2职业规划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为热点的社会问题。本科阶段固然是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基础,但大部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性人才。而《中国教育年鉴》的数据显示,研究生队伍的壮大速度随着大学扩招产生突变,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变产生了质变,也并不意味着更多的人想致力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社会对IT人才,如学术性人才(科研、教育等),工业社会应用人才(工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等),新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服务、复合应用等),职业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等)的需求是呈倒金字塔分布的,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一刀切”思路不相协调。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因此高校教育是同省市情况、区域情况息息相关的。

职业规划的思想应该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但职业规划不能简单等同于职业教育。如果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开展大学教育,让一个有计算机天赋的学生只成为普通的网络管理员,同样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学校和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肩负着发掘人才的使命。大学是象牙塔,但学生迟早要走出去,因此职业规划对学生非常重要。当然,一所好的大学不能只看就业率,更要看其就业水平,包括人才的能力、学术、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国内外工业环境的社会背景差距,如专业认证等还未到位和细化等因素,也是直接制约高校计算机人才职业规划的社会客观因素。

1.3软硬件环境与师资建设

计算机教育需要强大的硬件环境支持和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近10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建网、建库、建队伍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强大的网络硬件环境支持是一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平台,有序的虚拟环境和网络关怀更容易让教师和学生产生归属感,特别是目前提倡的Web2.0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更容易拉近学习者的距离,实现深度交流和深层次协作学习。

信息时代对教师权威的怀疑让计算机教师更容易产生强烈的职业挫折心理,这也导致教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只有教师有强烈的专业认同感,才能感染学生,端正专业态度。因此,打造好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有效实施教学的重中之重。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对计算机教师而言是一条必由之路[2]。

古语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是一个创造性职业,其主观幸福感更多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注重计算机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倡导终身学习,最终促进教师获得职业认同的幸福感,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组建高素质的教师协作团队,建立愉快的师生互动团队,才更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2建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2.1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当今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人才。政府和工业不断致力建设规范的人才行业认证制度,政府和教育要不断分析研究工业领域的人力资源现状,工业及教育应不断促进交流和合作,促进人才养成。整个产学研的过程应该也遵循一种循环互动模式,做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优势人才互补,因此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要凭借政府、高校、企业的合力。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 农村籍大学生 社会化 原因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ocialization reas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in the period that the social type is changing

Dong Rui

【Abstract】Up-to-date China, is standing in a speedup period, of which the social type i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rn societ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becomes wider and wider day by day. In this special social period, the uninterrupted overspreading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tep into the gat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living in the country as a child,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culture has been in their brain inveterately, there will a great impact on their living style, standard of their behavior, value view and so on from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The reason of that result is various, including the macroscopical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and the microcosmic function of the society, the family and the individual.

【Keywords】Change of the social type College student with country domiciliary register Socialization Reason

在社会学中,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加之社会的急速转型,沿袭乡土传统的农村文明与城市现代文明,在地理纬度上相互间隔,时间纬度上同时并存,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籍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在现代化的城市大学中均遭遇到了断裂。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转型宏观角度的影响,也有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等微观层面的作用。

1.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影响。

1.1 社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同时呈现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步伐加快,社会分层加剧、城乡不平等日益突出等等。社会结构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农民阶层处于社会的下层。这种社会阶层的分化,在高校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快速繁衍了高校的“三六九等”,形成了高校学生中泾渭分明的等级层面。曾经对中下层提升社会化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等教育,却正在发挥着维持和消除社会遗传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却又并行不悖的社会职能。

首先,对于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或者阶层,教育实际上是维护了阶层的“社会遗传”;其次,对于处于较低文化层次的群体或阶层,通过高水平的教育,他们在努力地去阻断阶层的“社会遗传”。但是,总体上,这种维持和阻断的努力相互抵消,使得中国社会化阶层不平等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保持了一种动态的稳定。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不平等,对社会下层特别是农民阶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形成障碍。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职业选择等各个层面。

1.2 社会经济转型。我国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当中,由于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又由于观念形态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新旧观念的共存和胶着、观念发展的顺态生长与逆态回复相交错,将成为思想意识领域的主要景观。这必然会对农村籍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带来了人们心灵的自由,强化了学生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但也容易带来认识及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容易加剧其非理性化倾向。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农村大学生的追求目标更趋于实用性、直接性、短期性,对于和自己关系不直接的国家方针政策兴趣减退,对公共话题和人文关怀淡漠。这些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在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心理健康水平、综合素质急待提高。

1.3 社会文化转型。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性的消解与现代性的生成是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特征。在不同时代,社会都会为个人社会化提供特定的文化条件:一是相对稳定、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二是供以模仿的令人敬佩的榜样或社会权威形象。当一个社会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时,可以为个体社会化提供较为恒定的时代条件。当社会处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旧的观念开始瓦解,新的观念尚未确立,必然造成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使对各种社会规范缺乏理性分析和选择能力的年轻的社会个体,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陷入困境,表现为角色冲突和自我认同混乱。

2.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先天不足。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明显存在“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大学生的成长多处于自然状态。城里孩子那种由家长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在农村家庭根本无法建立和实施。甚至有的孩子由于家境所迫,不得不在课余承担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繁重的家庭劳动,这种家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视野受到限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及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家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等出现新的变化,一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家庭”、“空巢家庭”;二是农村家庭收入从绝对数上有了较大的增加,但家庭的相对剥夺感明显增强,支付子女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能力较差。据调查,教育消费已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支出项目,四成以上的农户家庭预计将其收入用于子女上学。在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贫困生群体,他们主要是来自农村的低收入家庭。农村家庭的这种状况,影响了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塑造和素质培养,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大学阶段的社会化提升。

目前,我国农村从小学到高中,依然是应试教育,评价学生优劣靠分数,教师评奖靠分数,评定学校教学水平看升学率。在这种氛围中,一些农家子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目的只是考大学,从而改变自身的命运。因而,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人,较注重智育而忽视心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农村学生的视野较为狭窄,言行举止等行为方式也较为呆板、保守,早期社会化程度严重滞后。

3.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3.1 农村贫困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趋于成熟,而心理晚熟。

他们从封闭落后的农村走向开放先进的城市,从传统乡村文化到现代都市文化,从狭小生活空间到骤然扩大的社会,这巨大的变化在内心深处引起的震荡要比一般同学更为强烈,当内部的心理经验与外部环境不协调时,就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其主要表现为:角色困惑和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困惑,主要指农村籍大学生在角色转换时的困难与角色定位时的困惑。一是获取大学生身份,从先赋的农民角色转化为大学生角色和市民角色过程中存在角色不清和定位困惑,二是在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求职期间,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困惑。在社会转型阶段,由于社会环境、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以及个人领悟角色能力的差异,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望与大学生对角色的认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新的角色不能被自己和社会一致认同时,角色困惑就发生了。对农村大学生来说,这种困惑尤其强烈。由于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的不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加上高等教育平民化,先前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逐渐消散,农村社会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代际社会阶层提升的预期降低,使农村籍大学生承受了比较强烈的角色挫折感。

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它主要包括角色间的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城乡差别和社会化的程度不同是导致城乡学生之间对角色期望的差别,一方面容易引发角色冲突,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更喜欢在本群体内部之间进行交往。他们角色间的冲突还表现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化提升速度较快的同学超出了速度较慢的同学对他们共同先赋角色的期待,会被认为是忘本的表现。农村大学生存在的角色内冲突是由于城乡差别、城乡流动使自身集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于一身而引发的。角色冲突实际上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文化冲突的体现。

3.2 对自己所面临的多层次社会化过程心理准备不足。进入高校之后的社会化提升首先是农村籍大学生心态的一次“裂变”过程。过去属于农村户籍的人变成了高校学生,离开了哺育“第一性格”的故土,其心理体验是极其深刻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以来自外部的外在化社会影响为主,是被动的、漫不经心的模仿和记忆过程,除了学习之外的许多事情,无须也无暇去思考,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都有学校、社会、家庭为之界定。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的社会化过程则发生了重大转折,出现了卢梭所说的“第二次降生”过程。他们离开了家庭以及原来熟悉的中学环境,以前被成人强化的环境突然不复存在,对社会事务及自我行为的反应主要依靠自己去认知、判断、决定,故而这次社会化的动力不在他人而在自身,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自我选择行为,速度一般也快得多。如果说第一次降生实现了与母体的脱离,其阵痛主要由母亲承担的话,那么第二次降生即心理上的“断乳”,其痛苦则要由自己来咀嚼!如果说早期社会化要耗费人生十几年光阴的话,继续社会化则应在短短几年内就要大体完成。由于多数学生对此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故而不能尽快适应这种社会化方式转变的过程。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措手不及,社会化过程因此而被拉长。

4.结束语。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这一时期内,现代人的生活理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快速影响着在过去几千年中缓慢发展的传统农民们。祖祖辈辈沿袭的农民社会化标准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而产生断裂。农村籍大学生们首当其冲地受到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被迫在社会化断裂的泥泞中缓慢前行。这是他们在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了解造成这种社会断裂的原因,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在短时期内完成自身社会化的提升,更好地立足于现代社会之中。

参考文献

1 周明侠.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7.07

2 徐新林.城乡文化差异与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 徐新林.文化差异与和谐再造――论促进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2007.01

5 刘朝阳、杜彩云.利用校园隐性文化 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7.08

大专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

引 言

大数据是一次信息技术的大变革,已经慢慢成为商业、科技甚至教育领域的焦点,它的数据信息量庞大,其庞大的程度是没有办法在人工的有限时间内管理和分析,并且从中提取到能为人们所利用的信息的。大数据通常有四种特性:数据的信息量巨大;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包含常见的视频、图片、音频、文本和它们的聚合体等;数据处理的速度极快,能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给出决策。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行业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掌握大数据的人才很紧缺,因此,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教育行业的重点。大数据的时代使现当代的大学生有了新的机遇去创业和创新,同样的也为当代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其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就是海量的数据,并从中获得有很大价值的信息或见解的当今社会特有的一种新的能力。大数据通常有四种特性:数据的信息量巨大;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包含常见的视频、图片、声音、文本以及它们的聚合体等;数据处理的速度极快,能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给出决策;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目标主要是:

(1)增强对于数据的分析能力

面对数据庞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显得及其重要,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管理和处理对帮助公司经营和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2)增强本专业的知识,计算科学专业的知识对于数据的分析并了解其中的结构很重要

(3)要增强对数据的应用能力

在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对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数据的最终应用。

这三种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既具有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又符合当代社会对该专业的知识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出一批能够掌握能对大数据地收集,储存,分析,处理并应用地人才。

三、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在大数据的时代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下,要增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在社会中磨练,增强自主意识,增加创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次次的亲身体会中得以增强。因此对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的结构进行改变并优化,使得其具有创业创新效果的变革显得极其重要。应当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的实践教学,并且对于考核的方式和方法要有实质性的改变。

专业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要完美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增强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的竞争能力,要处理好这个教学环节,就要增加实践的次数,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要求全员参加,不得被其它课程取缔或占用。

四、要编写好新型的适合大数据时代的教材并提升相关地硬件设施

目前的教材需求是要增加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相关知识,例如:大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探索,大数据网络的建设等课程。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的削减或取消,相关的一些及其复杂的理论可以适当的略讲,而要把重点放在实践和应用上,从而加强学生的应用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比如C++语言和Matlab语言的应用等课程提前开设,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对实际的问题进行求解,为了实践课程的学习铺垫基础。同时加强对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对硬件的升级,全面改善学生的实践环境,让实践教学能更好地进行,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很快地动手实践,并在实践后能又很快地去学习,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地完美结合。

五、考核方式要变革

改变现有的考试和平时相结合的模式,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和实践能力的检测。好的考核方法会更利于教学的进行。要以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要对实验实训进行全面评价,以利于接下来的实训的工作的进行。

结束语

逐渐完成教育制度,规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让国家的人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而计算科学专业体系的建设仍然有更大的空间去开发,时代在进步,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要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素质完美地融合起来,而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奋斗,不断变革,创新,让我国的人才们能更出色,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让我国的教育实力越来越强,在迈向世界强国的路上能走的更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简介:吴娜(1995.9-),女,籍贯:湖南岳阳,研究方向: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刘淳安.大数据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c实践――高教学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