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道德的认知

职业道德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道德的认知

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第1篇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部分设计的问卷,涵盖了被调查者个人基本资料、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知等方面共14个问题。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1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会计电算化专业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调查人数女生156人、男生45人,年龄均在23周岁以下,97.5%的学生有一年以下社会实习经验。

二、会计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影响

1、从“安然事件”分析对学生的影响结果显示:78%的在校生生不知道安然事件,而只有22%的学生知道;其中55%的在校生通过新闻获知,20%通过交谈获知,而通过课堂获知的只有25%;在校生对会计作假类似事件在我国存在的程度,认为非常高的约占12%,认为高的约占64%,认为作假比例一般的约占24%。通过调查分析,可得出:在校的高职学生在获得会计专业严重违规案例信息人数所占比例并不高;而通过课堂这个途径获知的比例也相当低,说明学校对在校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尚不够强。

2、高职在校生对会计人员社会信任度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程度非常高、高、尚可、低、非常低的比例分别为1.5%、6.5%、75%、15%和2%;对目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从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划分,结果分别为0、13.5%、75%、10%、1.5%;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时展需要非常符合、符合、尚可、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的,结果分别为5%、27%、53%、14%和1%。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职业道德的信任是对会计从业人员信任的基础,但是社会公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度并不高,认为当今时展需要与会计职业道德不太相符的比例较高。这也就是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为踏入社会后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

3、高职在校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分别4%、37%、38%、19%、2%的会计专业学生对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一般、不很重视、很不重视;有25%的会计专业在校生认为应加强职业精神和遵纪守法的教育,44%和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职业基本素质教育和服务宗旨教育。多数在校生认为,现行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业务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较少;而认为现行会计从业人员在客观、正直、保密及道德自律等方面,亦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较多。这些数据分析说明:在校生认为,学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需要加大力度;大多数在校生认为,会计职业基本素质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之关键,而与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因而应从源头强化教育。现阶段,我国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第一层次是对会计专业的在校生,即潜在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第二层次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的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第三层次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整体系。而第一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未来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品质的最初始教育。

4、高职在校生对会计教育的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高职在校生对目前会计教育非常满意,10%满意,64%满意程度尚可,22%不满意,2.5%不满意;仅有2%认为目前会计教育与实务需求非常配合,27%认为比较配合,54%和15%分别认为配合程度尚可和不配合,2%认为非常不配合;仅为3%的在校生认为目前会计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程度非常高,21%和55%认为关系程度比较高和尚可,认为关系程度低或非常低的占21%;对于会计教育应培养哪种领域人才的问题,在校生认为应培养财务顾问30%,培养财务信息专家30%,培养企业咨询者7%,培养审计人员约12%,而有21%的学生认为应培养企业决策者。数据分析说明:高职在校生认为,目前学校会计教育与实务脱节,教育与实务需求的配合程度并不很好;大多数在校生认识到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认可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多数在校生认为会计教育首先应加强学历教育,在加强技能的同时,重素质培养,对学校会计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多数在校生希望将来专业对口就业,表明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途径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三、有效进行会计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教育对高职在校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在重视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在校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而怎样进行有效的会计教育,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地位首先,强化高职会计在校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其自觉、主动掌握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职业规范知识,从而形成契合社会需求的道德价值标准;其次,使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预见未来职业生涯可能面临的各种职业道德风险,提高道德是非判断能力,为能很好的融入社会环境中,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会计工作,而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

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第2篇

一、坚定教育信念,增强教师的事业心

一个教师,因为有了对事业、对学生的爱,就有了无穷的工作动力,就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就不会觉得教师工作清苦,也就不会出现消极怠业、为师不廉、非人道对待学生等行为。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教师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地教好书、育好人的内在驱动力;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执著追求;教育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信念的基础。因此,应采取各种教育形式,使中小学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既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文明的重要桥梁,从而一心扑在事业上,矢志岗位成才,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最大的成绩和贡献。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

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一个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育实践表明,教师道德人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力是巨大的。学生常常把教师看作真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体现者、自己道德行为的楷模。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教师将外在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自律准则,并通过对道德价值的不断追求和实现,去完成社会对其职业的期望,进而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加强自我修炼,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和认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要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通过反省和检查自己履行义务与职责的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与此同时,注意借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提倡“慎独”,注重自我约束,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遵照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行事,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道德之师。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

中小学校应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制定详细的奖励与惩罚细则,并广泛宣传,使广大教师人人皆知,以便于落实。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给予形式多样的荣誉及物质奖励,如颁发奖状、颁发奖金奖品、在职称评定上有所体现等;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奖人所需,使激励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定,败坏师德师风的人员应给予批评、警告、记过,甚至解聘、开除的处罚。“设而不犯,犯而必诛”,对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通过惩处鞭笞后进,还可以产生警示作用,使其他教师受到一次教育,引以为戒,在教师的聘任、职称评定、晋职晋级以及干部选拔中,应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

四、加强监督,坚决纠正教师行业不正之风

当前,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使部分老师产生不稳定思想,且有部分老师在课余,甚至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去从事一些其他赢利活动,这些都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遏止一些老师以权谋利、以职谋利。在学校教学中,要扭转这种不良局面,以此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履行责任活动过程中必须具有的品质道德,也是会计人员从事该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基础道德标准规范于会计工作当中的延伸以及具体体现。会计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会计进行工作时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准则,还属于对一个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以及业务水准进行衡量的准则之一。欠缺职业道德,就会使得会计的整体工作出现难以弥补的损失。毫无疑问,每个领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行业领域特征来形成有关的有着群体化、被普遍认同以及都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联系至会计行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指的就是会计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以及工作上统一遵守的,呈现出会计的职业特征的,用在调整会计人员与其他职位之间以及会计人员和单位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所有的行业及领域有着众多独有的道德标准规范,然而也都有着鲜明指导作用以及基础性的标准规范,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标准也是一样的,其包含的基础性道德标准有下面几方面:第一爱岗敬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本行业以及本职的工作热情对待,对于业务要积极研究,努力让自身的技能以及知识与岗位的规定要求相符合;第二遵循会计规范准则,会计的从业人员需要掌握财经法律以及国家一致的会计规范准则,自觉的遵循有关于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体制,且对会计的有关法律积极宣传,对法制概念进行传播;第三依法处理,依据会计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会计机制要求办事,保证会计的信息完整、精准、真实以及合法。

二、会计人员欠缺职业道德的缘由分析

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需要秉持的准则,从侧面体现了会计行业领域中做假账的猖狂行为与会计工作环境急需净化的实际状况。会计岗位以及人员在经济组织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这当中问题出现的高风险特点,比如为了上级领导高兴而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员工用权谋私来做假账欺骗单位以及自己等。上市公司发生的类似于银广厦以及宏光实业等等都属于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伴随工作环境不断恶化持续的翻版。使得会计人员造假的因素非常多,详细讲有下面几个层面:

(一)受制于领导的巨大压力,被强制做假

在层级制的体制之中,会计人员在单位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业务领导下工作的,会计人员是接受上级领导的管理、指挥,压力的传导机制导致会计人员难以对上层领导进行抵抗,若是领导出现与会计规范相违背的指令以及决策之时,处于被领导的会计人员常常具有来自于道德以及导致失业的内心矛盾。这种状况在会计行业领域中有着极为充分的表现,由于会计人员把控着单位经济活动的所有会计资料数据,这些信息对于单位甚至于领导个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极为敏感。只要发生影响到单位的发展、领导自身政绩以及对外形象之时,从领导上级来的压力就集中至最底部的会计人员身上,会计人员被压力所迫就会依据领导上级的想法来篡改会计资料数据以及做假账,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

(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好的法律底线思维

当今,会计岗位是经济组织当中出现问题的高风险区域,因为会计人员把控着单位的来往账目、调配资金以及核查财务数据之类的权力,相当于管家。因此,一些具有很低的道德素养,没有过硬的法律意识的会计人员对私利疯狂追求,常常做出与会计规范以及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相违背的行为,比如在发票上做小动作为别人或自己报销费用,依靠资金的流动处理把资金都归至自己单位甚至于自己的名下,用权谋私。有的单位发生对公款进行挪用的事故就属于会计人员不把法律法规看在眼里的体现。

(三)监管制度有着漏洞存在

对于会计人员的监管制度落实的欠缺直接造成了廉价的违法成本。完善严密的监管制度是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做事的有效科学的限制机制,但是在国内非常多公司,特别是国企,尽管有纪检审计之类的单位建立,还有类似审计监督、财务监督以及会计监督之类的一系列监督机制,然而在执行之上遭受人事关系以及公司文化制约而仅仅是走过场,对于监督而言其作用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三、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提升方法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的培训教育

必须承认的是,社会中道德走下坡路的现实情况,评判是对错非的价值观错乱以及模糊界线也进入了会计工作环境当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目前正遭受严峻考验。部分会计人员对职业认知发生了利益倾斜,觉得财务会计领域属于肥差工作,会有很多灰色收入;部分会计人员觉得做假账在企业中是常事。这些会计工作环境非常需要来自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上进行应对。单位必须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归结至一套机制系统之中,要通过奖励机制、制约监督、保障机制以及教育培训等角度来进行加强。还有,形成职业道德感必须通过地位身份、成就感以及荣誉感的支持。所以单位能采用诸如职业道德人物的优秀评选之类的活动,广泛进行宣传,为获奖者颁发奖励,只要目的是使获奖者能够有荣誉感以及承认其价值,同时对于别的职员形成正确的导向以及积极响应力。还有,还必须探索并建立整套与单位实际相符的职业道德评估体系。确定违规违法的种类还有法律惩罚力度,提升法规法律监管的力度,强制会计人员强化责任思维意识,确定道德基础规范,与此同时,对于会计人员建立必要的诚信档案,奖励那些有突出业绩、遵纪守法以及敬业奉献的职工,来对会计从业人员起到规范作用。

(二)规范会计工作环境

健康干净的会计工作大环境对于会计人员形成调整道德感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改变工作环境属于量变的一个过程,必须从部分开始处理。对于单位而言,会计工作的环境要想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与优化的条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单位一定要从内部开始对自身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净化,建立一种良心行事以及遵纪守法的氛围。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制约力,强化对于会计人员《会计法》的了解学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教育,注重对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以及自律的培养教育,自觉提升专业的品德素质修养,强化会计人员的使命感,确定义务以及职责,确定道德以及非道德的划界。对于较高道德素质的会计人员,从利益保护以及荣誉感上提供保障;针对违背良知道德的会计人员果断调离会计岗位。通过奖惩制度确定道德的是非概念,对指导本单位强化职业道德具有正本清源的价值作用。

四、总结

因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持续努力以及社会所有行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韵韬.简议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及方法[J].时代经贸,2012(08).

[2]武间郭.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7).

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孔子;仁;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借鉴研究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而孔子“仁”学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对于孔子的仁学思想纵观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对其批判性继承的态度,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发扬。自古就有很多用来形容医务工作者高尚的职业情操,如“医乃仁术”、“妙手仁心”、“医者父母心”等,“仁”是孔子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1]。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培养对象,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仁”的道德精华中的“孝”是许多人学医、行医的动机与目的,成“仁”是能否作医生的评价标准。

1 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1.1 “仁”的含义 仁,二人相对为仁。“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是友爱别人,不是害别人,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最大的原则是互相友爱。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著名的“仁”的思想,“仁”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仁”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以“仁”来规范人的道德品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有序正常运转,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仁的内在本质,它既是每个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

1.2 成“仁” 孔子认为“成仁”是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有自己主体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只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把仁看作是为人修身立业之道,人要不断地追求和完善人的德行,达到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内有高尚的仁德,外有“济天下”的事业,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2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 我国医学院校虽加强了医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远远不够。而我国在传统道德教育方式上“灌输”也已成为基本模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方式忽视了学生是生命体、是一个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以至于学生将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不是自身主动追求、自觉完善的助体。近几年尽管重庆地区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但现行的高校卫生人才道德培养模式对卫生系统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论是在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传统教育的烙印,重专业素质教育,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不符。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很多,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弟(悌)、比、耻、刚、和、敬等[2]。孔子“仁”的道德精华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涵,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乃至对全世界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可称为“孔子思想全球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大量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放眼中国文学和文化,但真正将孔子道德思想的精华系统地运用与国内、外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借鉴研究还不是很多。

2.2 以重庆地区为例,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重庆市某些医科院校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2.1 职业道德理论不足 从表1中可以看出,医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了解的情况中,有84.8%的医学生仅仅了解职业道德规范,但也有15.2%的医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知道很少或不了解;其中在对一些愿意配合的医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时了解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并非自愿。

2.2.2 部分医学生职业意识和责任感淡薄 当前医学生职业意识大体上处于较为积极健康的状态,但在调查中发现仍有较大一部分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处于茫然、淡薄状态,更无从谈责任意识。部分医学生责任和职业意识淡薄导致了这部分医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态度不够端正就容易为从医后职业道德缺失埋下隐患。

2.2.3 人际沟通能力欠缺 就调查结果情况,见表2,17.7%的医学生缺乏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医生职业语言和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倾听能力方面也有7.7%的医学生偶尔发生倾听错误,这样很容易导致做错事对今后执业与人沟通带来不利;9.2%的医学生表示遇见病人时不会主动招呼或问候。医科院校仍在延用传统的道德教学模式,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替代,从而忽略了职业道德水平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2.2.4 部分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对医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大多数医学生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还有部分医学生不够关注,使得医学生在与病人交往中缺乏应对策略。从调查来看,我国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明显存在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教育的缺失。

3 孔子“仁”的道德精华对重庆市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我国卫生事业中,提高医疗职业道德水平是当前发展卫生事业的核心内容,而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3]。针对目前重庆市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存在的问题,结合孔子思想中“仁”的道德精华对加强医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启示。

3.1 “为仁由己”学习、思想出于自愿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4]意思是说实行仁(或做到仁)主要在于自己,哪里是在于别人呢。孔子认为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本质和根据,实行仁(或做到仁)完全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任何外力的强迫或强加所能奏效的。孔子在教育弟子和对自己要求时特别重视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各种道德观念的实行,都应基于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医学生作为将来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要求每个有志学医、从医的医学生,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有一个端正的学习动机。

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最忌主观不努力,自己不长进却总是找客观还怨天尤人。“为仁由己”的思想表现了孔子对自觉性的高度赞扬,确定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教育观,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培养贤人;还表明了孔子对主动性的强调,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密切联系的,有了仁的自觉才会产生为仁的主动性,而有了为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的就可以达到,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就是这个意思。而医学院校在教育医学生的同时也要引导医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领悟,促进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素养的反思,不断培养医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提高个人道德品质的思想,自愿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将被动内化并转化为追求个人高尚职业道德品行的自觉和主动性,奠定自己在今后医疗工作中的新形象。医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才能建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自信并有更高的追求标准,才会自觉养成其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

3.2 通过“仁”的实践活动和人文精神来培育 孔子倡导弟子通过仁的实践活动,理性地认知现实世界,在“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获得精神上高尚的愉悦感受和心灵上的满足安慰,并以此来实现自我理想。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深入医院,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工作岗位中亲身实习体会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医院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在临床中进行职业医德教育,医学生可以通过开展临床教学、组织讨论、分析违反医德医规的案例、探讨发生医患矛盾的成因等使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他仁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以人为本,以人为自己思考的核心,而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承认人的存在、关心人的生活、正视人的欲望要求。在医患矛盾逐步升级的同时,医生缺乏人文素养也是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首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师在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氛围,增开医学人文研讨会、医学人文论坛等;最后,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将人文素质测评纳入学生临床技能学考评中,将医学生在临床技能操作实验课及临床实习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作为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

3.3 用“仁爱”精神来处理医患问题 孔子用孝悌作为行“仁爱”的开始,认为应该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爱亲之情推广开;“泛爱众,而亲仁”,做到能够爱朋友、爱周围的更多人。孔子仁的道德精华中,孝是一切伦理的根本,有了孝行就有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与诚信,有孝心的医务人员一般都会有良心善行,接诊患者充满爱心。孔子说到“君子学道则爱人”,一切皆以“仁”的标准要求来约束和完善自己,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落实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到职业道德中,尊重患者人格、平等对待每个患者,就是要用爱心接诊每个患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我们要辩证地继承、发展传统的儒家思想,把医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培育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自身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把医疗领域建设成一片和谐的净土,给更多需要救助的人帮助,只有关心和关爱、没有功利和仇恨。

参考文献

[1] 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0.

[2] 论语[M].

[3] 文历阳.全民健康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

职业道德的认知范文第5篇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摘 要 本文基于医学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诸多实习医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基本情况做出调研,分析出当前实习医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现实状况,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缓解目前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高校培育具有高文化道德修养的全面优秀医疗人才构筑理论基础和创新平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道德 人文素养 医患关系 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19

On College Intern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Statu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YAN R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human sciences, the humanities by many intern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basic conditions to mak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s human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reality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ease the curren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trengthened. Universities have a high cultur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outstanding medical personnel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novative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humanities;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terns

0 引言

人文素养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素养与品质。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完善,不但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事业时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向一名医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是人文素质形成与职业精神树立和巩固的时期,也是最佳结合实践的教育引导时期。培育具有极高文化道德修养和优秀人文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和医疗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20名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4份,有效问卷102份,所得数据用EXCEL2007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从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平时对医师执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关注的实习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1.76%,有时关注的占总人数的32.35%,很少关注的占3.92%,不关注的占1.96%。在人文素养方面,有59.8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社会学常识对救治患者帮助很大,31.37%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比较大,8.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小的帮助作用,0.0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帮助。在我院实习生对目前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总评价中,认为体现优良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4.71%,认为体现比较好的占38.24%,认为体现一般的占46.08%,认为基本无体现的占0.98%。

2.2 实习生职业道德的基本情况

(1)实习生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的自我评价。通过调查,我院实习生在医院实习和工作中,有26.4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做得非常好,能时刻为病人着想,能做到治疗上的帮助与心理上的安慰相结合,有56.8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到比较好,有1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不尽如人意。

(2)实习生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有41.1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做得非常满意,能严格自律,严格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无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有5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比较好,认为做到一般的占5.88%,0.9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不能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常有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

(3)实习生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42.1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谐,经常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能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有50%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做得比较好,有5.88%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能做到一般,有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还不太好。

(4)实习生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的自我评价。在被调查的实习生当中,有39.2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态度严谨、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勤学好问、慎思勤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修养,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占50.00%,认为做得一般的占8.82%,认为做得不太好的占1.96%。

(5)实习生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33.33%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做得非常好,能热心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能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活动,认为在该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占44.12%,认为做得一般的占19.61%,认为不太好,从不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占2.94%。

3 实习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现状特点

在繁琐的临床医疗工作环境里,对初到临床、业务生疏的实习生会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他们往往会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认为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增加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对构筑良好医患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这说明目前实习生对医学人文素养有着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在思想意识上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在观念层面上已经超出了一些临床执业医师。

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重要性有着足够的认识,但是在职业道德实际体现和人文素养综合评价方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能够达到良好的标准,说明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原因可能在于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进入医学校园比较晚,实习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实习机构对此方面监管不够完善,实习生的自律性不够强等。

4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对走出医患关系困境的影响因素

4.1 道德因素

每个人都有被礼貌对待和被尊重的权利和需要。尊重病人的选择,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摆在首位,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为患者提供好医疗服务的基础。医师在尊重、严谨、礼貌、奉献等道德原则下救治病人,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不遵守职业道德也就是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是造成医患关系困境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改善医患双方不和谐的局面,首先要在职业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给医患之间创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

4.2 情感因素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讲究礼节和情感的民族,与人打交道就更离不开人情二字。根据医学心理学理论,人渴望受到爱护和关心是一种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匮乏,则容易进入一种低落抑郁的状态。情感因素是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中的重要因素,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精神打击、经济压力、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磨难时,更加需要他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在自己身上倾注更多的关怀和安慰。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有着极高的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抓住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用情感和仁爱呵护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4.3 认同因素

目前医生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相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主动被动型,这种类型就是医生说一不二,病人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第二种是引导参与型,也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大夫所采用的类型,相对第一种类型这种方式更加能让患者接受,但容易引起价值观的冲突;第三种是共同参与型,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类型,医生与病人携手共渡难关,这种方式需要患者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所以认同因素也是消除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只有病人了解疾病,认可医生,才可以让病人与医生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抗病魔。

4.4 沟通因素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沟通技巧主要从沟通的态度,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效果这四个大方面来衡量。沟通态度做到主动,热情,诚恳,耐心,理解患者,能让患者感受到医师是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沟通方法可以做到耐心细致,用词准确,在充分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下,做到更充分更准确的交流沟通。对沟通内容,要做到规范,详实,让患者真切感到对医师的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沟通的效果是检验沟通技巧的最终标准,也就是通过交流,赢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充分理解和认同,帮助患者克服恐惧与疑虑,沟通效果越好,患者的意见就少。

5 结论与建议

大部分实习医生对提高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表示关注并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是救助病患、创建良好医疗环境的助力因素,认为目前医务人员在遵守医德医风和体现人文关怀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要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首先还要从医务工作者自身做起,即更加严格地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讲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传播一定的医疗科普知识,给患者适宜的人文关怀,同时了解相关法律常识,学会保护自身的权利,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014年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实习医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的调研――以郑州大学第一附为例;项目批准号:14YD00601Z

参考文献

[1] 彭丽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D].西北医学教育,2009.5.

[2] 祝鸿程等.医学人文精神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3.

[3] 张云飞等.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学职业精神――中国传统医德的现代转化[J].医学与哲学,2011.6.

[4] 王岳等.感悟医学人文[J].中国医院院长,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