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道德素质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financial staff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mployees 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good financial 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ff.
关键词: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形成;规范
Key words: financial staff;professional ethics;formation;code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45-02
1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和特征
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指的是财务人员在从事财务工作时应该遵守的一种软规制的风尚和行为准则。这一种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在遵守相关规则前提之下,在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更高要求。规定的是财务人员应该遵守的道德方面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般原则和行业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一定时期社会热点话题和问题的整体描述,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精神的体现,这一项规则界定的是财务人员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如何做的更好。这种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的内涵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一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就是说每个工作都是有具体的人来做的,每个人做一项工作,承担一定的岗位,实际上就意味着担负着一份责任[1]。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使得各个员工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二是能够慎独廉洁。从事工作的人可能会因为金钱诱惑而背弃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保持其自身良好的控制能力,不为金钱所动。三是需要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具体工作中报账、发钱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具体操作下来却能够体现工作人员能否实事求是的办事精神,能否把国家和社会赋予职责切实的做到实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和违法行为[2]。四是注重节约。从会计的职业特质和职业性质来看,就是为了尽量的节约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利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都要求能够做到精打细算,从每一笔过程中获得更好收益。
财务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其他企业特点又有所不同,体现出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一是隐蔽性,就规则而言,职业道德是一种隐性的规则,并不是已明确的条文表述出来,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只是模糊的存在着每个人的心中。这样情况下就会有一些道德底线不牢靠的人借机谋取私利,破坏社会秩序。二是非强制性,就是说这些措施是一种隐性的要求,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没有统一的规范,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应用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进行衡量,这样的话只能够要求工作人员出于公心来处理相关事情,讲求职业道德。三是相对稳定性。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是经过长时间的历练而形成的,在长期生活中就会形成一种动力,在这种动力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一种持久的内部驱动力量,这种力量发挥作用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更改。四是普遍性。财会是一个大的行业,具体可以分为很多个小的类别,不同细小类别都有不同的业务和要求,但是却都包含着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和准则,这些道德准则共同规制着那些没有发挥作用的区域。
2 财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情况下,各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不够完善,同时在体制方面也不够完全,结果导致财会人员身上出现了比较多的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只是讲究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整体能力的提高;满足于现状,只是得过且过,不注重整体实力和效率调高,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账目上造假、作假、虚报、瞒报;推卸责任,埋怨他人,不注重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待工作没有切实的实践精神,不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去学习创新,最后导致财会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导致上述的行为。一是接触对象的差别影响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财务人员接触到的社会上的各种标准和性格,心理会受到相应的波动和影响,进而导致出现一些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也会出现财务人员道德素质降低,难以保持其原有的心理素质和准则。二是财会人员角色偏差难以自我抵抗不良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导致很多从事财务的人员不能够明确自己职业所具有的角色意识,这种意识在开头没有强化前提之下就会容易动摇财会职业的基本道德素质,再加上社会上人际关系很复杂,各种情况也复杂得多,使得财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积极性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难以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导致角色偏差,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时常出现。三是财会人员接受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导致相关错位。财会工作是一项依靠资历的过程,通过资历的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但是面对新的情况,要求不断学习和培养的前提下,不注重学习和思想修养建设来提高自我,就很难形成稳定的性格,使得很多人员在传统的工作观念中迷失自我,失去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流失。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多种原因导致这一问题异常复杂,应该认清这些问题,并在认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措施推动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
3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
一是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结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足够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职业人员道德意识不强,很难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使得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强化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意识教育成为一项必须的选择和要求,不断提高职业人员道德素质,使其自觉抵抗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诱惑,能够正确辨别是非曲直、以文明的心态和精神面对这其中的曲曲折折。同时,从大的环境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需要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财会方面加强调整和规制。二是在相关制度设计上进行调整,可以做到明确自我控制制度、责任制度以及具体激励制度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首先应该强化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本领是财务人员能够获得良好发展机会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培训和工作过程中完善这一种制度安排,使得这一种制度能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职能。其次,根据职业道德的特点,应该通过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激励办法的调整,实现道德具体化、条理化能够通过各种制度来进行衡量和考核,形成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考核,使得其作用得到相应发挥。再次,应该推动实事求是的精神作风,员工在工作中不做假账,坚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员工中出现的违背道德的现象,推动员工最终形成一种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的作风,以保持财会工作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三是配套相关硬性措施,保障财会人员严格执行职业道德规范。尽管财会工作的道德上要求相对比较宽松,但是还可以把软措施配套到硬手段的实施过程中,利用硬手段的强制性推动这一问题的配套解决。四是完善日常道德培养。每个人的职业道德培养,很大程度上源于日常生活中自身表现,也就是自身在平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况,就可能决定了财会人员在职业道德生活中的基本素质和品格。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最细节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特征,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继续升华和培养。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要求在具体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不断积累、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和提升基本道德和素质,使得财务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个人性格,推动这一效果的更好进步和发展。
总之,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进行调整,最终找到最切合实际的契合点,推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调整。
参考文献:
[1]赵瑾.加强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国外建材科技,
2006,22.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再度引起财会领域的普遍重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有不少提法.如“精打细算”、“秉公理财”、“廉洁奉公”、“照章办事”等等.应该说,这些提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但仍感片面,缺乏鲜明的职业特色,本文作者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括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种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自身合法利益,但反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
济关系不断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会计信息质量直撞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会计行为规范化要求会计行为合法化、合理化。而会计职业道德将主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将支配其会计行为。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直接决定着其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与否。而会计目标尽管理论界争论不休,但受托责任也好,决策有用也好,要实现会计目标,其前提是会计人员要提供其实的会计信息。显然,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有限的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是一个纯经济活动过程,人的参与是一个逻辑事实。人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导致人际关系协调状态将直接影响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和程度。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观念引导下出现的假合同、假商标、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直接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不仅破坏了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则,也必将阻碍物质资源合理配置过程和效益。可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3.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市场经济管理的高效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需要有效的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应有作用,则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一方面,良好道德精神是规章制度运行发挥作用的剂。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所作用的程度多少还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倘若缺乏道德力量,规章制度就难以顺利运行从而不能到达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进步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进步道德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社会舆论进行评价,考察改革及其相应行为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4.弘扬进步道德是克服市场经济负丽效应的制衡力量
道德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与管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一般而言,管理、行政、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通过国家行政部门强制推行一些政策法令,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对处于市场经经济活动的人来说,终究是一种外在力量,若不能被心悦诚服地接受,往往济各经济主只能造成一种暂时效应,一旦市场经济运行出现“障碍”,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仍有被冲跨的危险。
作为会计职业的从此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不同个体将道德原则变成自身信念,自觉地抵制和排除各种负面效应,从而达到经济行为合理的“持久效应”。从功能的调节范围上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要广泛得多。在市场经济中还有许多法律触及不到的领域,这需要道德来调节。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1.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
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一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2.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实施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会计工作中依然存在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执法力度不强。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3.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一、银行员工素质风险的含义
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在风险的防范方面,世界各国银行一直重视严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则。经过积累优化,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但据统计,绝大多数金融案件的发生,是由于员工没有严格遵纪守则导致的。
银行员工素质风险可以具体地定义为:由于银行员工科学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知识和技能薄弱、职业道德修养不高,或达不到本岗位要求的水平,从而影响、阻碍、制约银行经营活动,给银行造成负效应和损失的可能性。
员工素质风险属于经营风险的范畴,经营风险是既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又有获得额外报酬收益的可能性,它表明风险是具有双重含义的。然而,在对银行员工素质风险的研究上,主要进行的是这种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程度的分析。因为员工素质风险一般不会涉及风险所带来的额外收益问题,它不适用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的法则。
二、银行员工素质风险的分类
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把银行员工素质风险分为业务素质风险和职业道德风险两大类。
(1)业务素质风险
业务素质风险是由于银行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职称层次偏低,业务知识和技能薄弱,知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业务素质偏低而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可以视为一般的人员素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知识准备不够厚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厚积度,不能对现有的银行各项经营指标数值进行有惯性地科学分析。即使是分析,由于知识深度不够,学识水平不高,也只能停留在一般指标的计算上,不能透过指标值的变化状况来分析发现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着的深层次问题。第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个体知识结构单一,不全面,不能适应现代银行业业务的发展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二是银行整体员工的知识结构分布单一,不合理,阻碍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第三知识更新的速度落后于科技及银行的发展。在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全球电子商务网络的快速推进,为国际间资金的流动和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办理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的途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被大量运用于金融业务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工作的效率,优化了银行的服务质量。面对如此的发展趋势,许多员工至今却缺乏应有的现代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他们的知识还是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有些甚至已明显过时。
(2)职业道德风险
银行员工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员工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责任观念和对银行事业的职业感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这种基本的职业道德涵盖:践行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养成职业作风,维护职业信誉,主要包含:(1)严守信用,这是银行道德的核心、立业之本;(2)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拘私情,不利用职业之便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3)竭诚服务,这是银行员工应尽的社会义务,离开服务就失去了银行业生存的基础;(4)顾全大局,以银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努力调节与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处处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银行员工职业道德素质风险是一种显著存在的银行员工素质风险。它是指由于银行从业人员基本道德素质低下,在职业领域范围内造成负面影响及损失的可能性。
三、素质风险成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劳动关系表现为一种组织和员工的契约关系,组织和个人的风险责任完全由各自承担。员工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化的冲击己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员工缺乏流动性。员工是银行的资产,而资产具有流动性。只有流动才有活力,才能增值。目前,大部分银行缺乏这种全方位的流动制度,表现为:内内固定,内外不畅,上下不通,左右平衡。即银行内部员工岗位长期固定不变,很少有轮岗的机会;内外员工流动不畅,具备条件想进来的难,不能胜任的要置换出去也难;上下不通,职务、职称及由此而带来的实际利益和收入能上不能下,能多不能少。一旦在某时某地某个岗位上被任命为什么级别,则一劳永逸,即使出了问题,也是离岗不降职,级别待遇不受影响;左右平衡是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利益平衡稳定,没有倾斜和侧重。
二是没有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未能形成根据岗位和业绩决定报酬的分配制度,能力和业绩工资制也未能得到充分地体现,造成员工的积极性及潜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作满意度降低。一线岗位如柜面业务等岗位,工作量大,风险度高,对这些岗位的报酬没有予以适当地倾斜。无力做到按劳动价值、先进价值、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诸方面细化来有效公平地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劳动价值评价员工创造的经济效益;先进价值评价先进事迹在同类员工中产生的优秀效应;知识价值主要是评价学历、执业资格、职称、学术成果和科研成果等;道德价值主要评价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对出现的问题,采用处罚管理,很少采用正激励的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心理和安全行为,以此防范和控制人员风险的产生。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对策措施
1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
判断是指给不确定的事项寻找结论。任何不确定的事项都需要判断,具有不确定性的会计交易或事项当然就需要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企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采用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具有不确定的会计交易或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
2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复杂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环境因素三类。
2.1主体因素方面
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会计人员,影响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因素主要包括:
2.1.1 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品格、价值观、态度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会影响会计人员在面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时能否排除利益干扰保持客观中立,在进行职业判断时能否保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否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客观公允地进行职业判断。
2.1.2 专业知识水平
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计人员要胜任会计工作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专业知识水平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计人员所具有的实践经验,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并可以缩短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所花的时间,使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能更快更优地解决。
2.1.3 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很强的记忆、观察、分析、创新等能力。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进行职业判断时,通常需要进行收集和评估信息、解决问题、分析备选方的、评价可能的结果等处理行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计人员就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而是要综合运用会计人员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等,以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水平和质量。
2.2客体因素方面
会计职业判断的客体是需要进行职业判断的具体对象,即会计交易或事项。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理会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重复性,会计事项的类型、规范性、判断质量要求等也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根据复杂性和重复性的不同,会计事项可以分为非结构化事项、半结构化事项、结构化事项三类。非结构化事项即独特的、尚未被定义的事项,一般没有现成的指南可供遵循,解决这类事项往往需要很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半结构化事项即重复的、已经被合理定义的事项,它一般有指南可供参考, 解决这类事项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结构化事项即惯例及被充分定义的事项, 解决这类事项只需很少的专业判断。
2.3环境因素方面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
2.3.1 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会计法律法规。会计法律法规一方面赋予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对会计职业判断进行了约束。会计人员必须依据会计法律法规在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实施职业判断,会计法律法规为会计人员进行公正、客观的职业判断提供了保障;同时,会计法律法规通过惩罚等措施来保证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公正以及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第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之一,会计职业判断要与经济环境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加复杂,各利益群体越来越要求企业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些因素在推动会计职业判断发展的同时,也对会计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造就了相对保守的社会氛围,大多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过程中非常注重谨慎性;但部分会计人员受到现在物质利益、利己主义膨胀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职业判断,从而影响了会计职业判断质量。
2.3.2 内部环境因素
第一,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制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能够解决众多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划分和相互制衡问题。会计活动本身不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内容,但是会计人员直接受雇于管理当局,会计人员在实施职业判断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管理当局方面的影响。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会计人员合理进行职业判断。第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包括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产品结构、行业特点等。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不同,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同,会计人员实施的职业判断也存在差异。第三,企业经营战略、内控制度、企业管理当局个人的喜好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也对会计职业判断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对策措施
3.1提高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职业判断水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仍习惯于生搬硬套,过度依赖现存的规定,职业判断意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普遍偏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会计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此,会计人员应积极转变思想,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和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从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3.1.1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会计人员要客观、公允地进行职业判断,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可以促使其在执业时排除各种利益干扰,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职业判断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公允、客观地进行职业判断,确保会计职业判断质量。
3.1.2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胜任会计工作。因此,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会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的经济、金融等知识,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自觉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同时,针对会计职业判断实践性强的特点,会计人员还要在从业中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经常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执业经验交流,不断学习,丰富经验,完善自我,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恰当、正确的职业判断。
3.2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环境
3.2.1 企业外部环境
1)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作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标准和依据,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得越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反之,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就可能会因此而降低。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减少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缩小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保障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不断提高。
2)优化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经济环境的好坏对会计职业判断有重大影响。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市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低、投资者专业知识缺乏等都可能成为企业滥用职业判断的诱因。因此,我国要继续加强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扩大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建立自由价格竞争的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增加市场透明度,优化会计职业判断的实施环境,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
3.2.2 企业内部环境
为了确保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制约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下转第46页)(上接第48页)
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能否有效地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内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监事会建设,提高其地位,强化其权力,保证其资金来源,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通过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发现并纠正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法律法规,保证会计职业判断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使会计人员熟悉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业务流程,深入了解企业具体业务,树立全局性观念,合理实施会计职业判断,并确保职业判断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公允性。
参考文献:
[1] 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 杨家亲,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J].会计研究,2003(10).
[3] 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
[4] 菅海平.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审计月刊,2006(11).
[5] 缴国凤.关于合理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
在企业的管理建设与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企业管理和企业精神作为核心,以实现企业和社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物质、精神与行为、道德等各个文化层面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作为目的的。总之,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凝聚企业员工集体归属感以及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体现。道德是一种社会行为标准,在企业管理中,道德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在职业活动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道德情操等。从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建设各自的内容含义可以看出,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以道德建设作为根本,以企业的道德建设促进文化建设。
一、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作用联系
企业道德具有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首先,在企业的管理与建设中,企业道德具有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其一,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之间都具备有客观延续性特征。企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的产生,都是在企业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并且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产生的。不同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道德标准,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客观性特征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与企业道德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特征。企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并且为企业的经济基础服务,以此对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而进行完善的企业道德建立实现,需要通过思想教育以及行为引导、制度约束等方式实现,而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或者是文化手段、培训教育手段、舆论引导手段等进行建立和完善实现,所以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都不是虚无抽象的,都具有相应的实际操作性。再次,企业文化与企业道德都具有一定目标引导性特征。企业生产运营与管理建设中,企业道德首先形成于企业生产运营与管理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又与企业的目标追求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是企业生产运营以及管理建设所期望达到的最佳意识形态,而企业文化也不仅对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实践有着反映和体现,同时也是适合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目标愿望,因此,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都具有一定的目标引导性特征。其二,通过上述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之间共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企业道德对于企业经营发展以及改革稳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使得企业道德同时也具备有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起着与企业文化共有的作用功能,因此,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作用关系,在企业经营发展与改革进步中起着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首先具有历史传承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主要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且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与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在丰富又深厚的民族文化中,道德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传承中,逐渐在民族文化中沉淀下来,并形成传统的文化美德以及价值体验,对于人们的思想以及情操有着一定作用影响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同时还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人们社会责任以时代使命的承担都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中的道德含量越高,企业的文化价值含量就越大。
其次,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还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关系。对于企业文化来讲,其核心与灵魂是价值观,进行企业员工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树立,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员工良好职业道德建立与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以企业道德作为核心的,因此,在企业文化中加入职业道德的元素,同时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影响,既是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延伸,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
再次,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还具有异曲同工和内因驱动的作用关系。在现代化的企业建设与管理中,不管是道德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建设,其本质都是以人为本,在这一核心体系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以企业整体运作发展作为出发点,趋向于整个企业文化渗透广度的建设,而道德建设则是以个人修养作为出发点,注重对于员工素质的提升力度,但是两者都是以以人为本作为落脚点的,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关系。此外,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人的文化,它通过对于人的思想意识的作用影响实现建设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员工的内因驱动作用,也就是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同,而企业员工的道德判断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认同的关键,它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企业文化判断,需要通过道德解读进行识别,但是道德的形成与传播需要依赖企业文化活动作为载体进行驱动和推广。
三、加强企业道德建设的文化措施
结合上述道德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道德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地位,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加强企业道德建设的方法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注重对于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通过加强对于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的责任以及敬业、守信等职业道德意识,来提高员工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其次,应注意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做好道德示范,通过示范带动与引导作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意识,加强员工的思想改造与道德修养,提高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与修养水平;再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应注意加强企业的道德宣传和强化企业道德实践,将道德宣传和道德教育相互结合,在良好的道德建设氛围营造情况下,实现道德传播与引导,提升员工道德素质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