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国家安全观的基座是国家整体实力和生存发展态势,不同实力格局、不同安全背景下,安全观自然相互区别,但因时而变、乘势而为的安全观却不能抛弃。随着国家实力对比的消长变化,任何国家特别是区域大国,都应因应时势,适时适度地对既有安全观做出修正与完善。既不能谨守“祖训”,也不能侈然自大,应以解决当下疑难、打好长远基础为鹄的,系统有针对性地扬弃既有安全观念战略,逐步夯实安全根基,以期筑成内外一体、收放自如的安全屏障。

中国的传统安全观曾为抗击侵略颠覆、维护独立、保持安定有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中国实力攀升,中国与原有霸权国家的话语权博弈渐趋频繁,国内国外、传统非传统等各种关乎安全的问题不断凸显,传统的安全观开始暴露出其单一、滞后与保守特征。特别是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周边个别国家的滋事挑衅,迫切需要我们从整体和细节上深化细化安全观,并藉此指导安全实践。

大国安全体系犹如江河堤坝,堤坝坚实稳固,则虽洪水肆虐,然亦不能为害。而堤坝的设计构筑,离不开最高层面和各门类专家的经验与智慧。同理,大国安全观与大国安全体系的构建完善,除了继承自身传统、汲取历史上的大国经验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基于生存处境上的战略考量和顶层设计。因此,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国安全观,必须包蕴广泛而又彼此兼容,同时力避大而空、难操作、条块分割,缺少合力的“旧病”。在最高层面的统一指挥下,安全“管道”多管齐下,安全隐患清查排除,安全机制高效灵活, 真正筑起利于国家发展的“警报器”与“安全阀”。

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下,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错激荡,常规与非常规风险不时浮现,尤其需要统领全局的总体研判和妥善应对。正如推进治理现代化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一样,维护国家安全也需要有一以贯之的总体目标与施治步骤。坚持总体安全观,最终就是为了建立如臂使指、集中统一的国家安全体制,在复杂纷乱的安全迷局中“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形成谋略制胜、随时应变、静以待动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观念。

国家安全观的构建创新是一个需要代代传承,持续接力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战线的精细切入,本期“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我们遴选各篇佳作,都是相关领域名家就国家安全总体或某一具体环节的最新研究成果,视野开阔,富于前瞻,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

――《学术前沿》编者

中国的安全文明不仅来自五千年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且来自于自身的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国安全文明的真正考验在周边,也就是如何构建亚太总体安全。亚洲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也是安全形势最复杂严峻的地区之一。如何发挥好亚洲智慧、以亚洲方式实现亚洲安全之道,考验中国与亚洲。

――王义桅

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核心。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的灵魂,其对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感、维系社会控制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参与国际分工或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日趋活跃,侵蚀日趋严重。

――江 涌

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就是“内求稳定、外求和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宗旨”突出了人民安全的核心性,“根本”强调了政治安全的首要性,“基础”明确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体现了社会安全的必要性。

――何茂春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众参与 维护 环境安全 重要性 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 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

近几年来,人类和世界各地连续遭遇了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还遭遇了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的危害和侵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自然灾难普遍爆发时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过度消耗正在不断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毁灭,也造成了生态灾害和灾难的不断发生。自然灾变的频临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全世界都将为此作出更多的努力,解决或寻求人类面临环境危机中――求其长久生存以及寻求另外一种生存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更是令人担忧,除了上述的灾难和危害曾经出现,且有的危害还在不断发生外,在我国还存在以下影响环境安全的因素:①环境污染严重。水、大气、土壤等污染十分突出。2006年,七大水系197条河流、408个断面中,四、五类水体占28%,劣五类占26%;全国38%的城市环境空气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城市中的居民健康不断遭受到大气污染的侵害,有些城市近几年还出现了非常恶劣的空气污染危害,一遇到大雾或沙尘暴天气城市居民就已经到了窗户不敢开、门也不敢出的地步,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呈现加重趋势;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发生较重酸雨城市的比例已有所增加。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畜禽养殖业污染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造成农村环境安全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②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地流失依然严峻,生态功能不足;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地200万公顷;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流失严重,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1200亿元经济损失。海洋生态破坏严重,物种急剧减少,赤潮灾害频发;以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水生态失衡问题仍未解决并呈扩大趋势。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仍呈蔓延趋势。④环境风险居高不下。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环境事件引发的重要原因,一个是安全生产事故,另外一个就是企业违法排污。这既是一个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问题,又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些地方忽视环境安全问题,甚至急功近利,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江河沿岸、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和人群密集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⑤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近年来,群众的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因环境问题引发的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社会稳定。⑥经济结构建设不合理,重要战略资源短缺。经济结构的内在缺陷可能直接导致对国家环境安全的威胁。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少,入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特别是天然气和石油供给不足,无疑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环境安全。四、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为了实现和维护环境安全,国外有的学者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环境公共财产论”认为:空气、水、阳光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不能象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那样,认为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物,因而是一种“自由财产”,任何人无需支付代价即可任意占有和处置。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环境要素,在当今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致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不应再视为“自由财产”,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环境资源就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她应该是人类的“共享资源”,是全人类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将环境的产权(所有权)赋予国家,由国家作为环境的所有权人将环境分配给各个利益主体,在利益主体之间形成有序的关系,从而克服市场失灵和“公地的悲剧”,之所以不直接将环境的产权授予各个利益主体,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环境要素如大气产权难以界定;二是让国家持有产权可以使国家保留调控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权力。另外,环境安全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地方环境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如果一种环境安全的效应外溢到到其他地方比较少,就可以将它视为地方环境安全。地方环境安全主要为当地居民提供环境利益,可以由地方政府来营造和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为全体民众提供环境利益如大的湖泊或者森林,政府就应承担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环境安全建设中的作用。公民和社会组织所起的作用应理解为帮助和监督政府履行职责,也就是民主机制的一部分,具体表现为公民组成社会团体、公民和社会团体参与政府决策、公民和社会团体监督政府。政府应当在建设环境安全的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起的是辅助的作用。但是,社会自治在国家之外扮演独立角色,在现阶段起到补充作用;同时,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是受全国民众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因而又不能滥用委托权。针对政府失灵,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来解决,而应该发挥社会和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和监督来避免。这就是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总之,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安全现状,每一位公民和每一个社会团体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有序的参与维护我国的环境安全,这也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履行应尽的职责,企业和相关人士履行应尽的义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否则,维护环境安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可以通过国家立法机关把自己环境安全意志上升为国家环境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可以通过公民自己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广泛积极参与,依法监督和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事务,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公民和各种社会团体有序的积极主动参与维护环境安全,还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和法治、参与和秩序、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结合,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舸,李冬梅.环境安全概念及重要性探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2]谢有奎,陈灌春,李永青,谯华,敖漉.环境安全概念探讨.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6,(02).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博弈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12-02

文化安全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与国家整个安全体系息息相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的基础,更是确保国家安全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发展过于粗放,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成为了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从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防止文化异化现象的出现,整合政治文化,捍卫文化安全。

一、文化博弈视域中的安全意识的构建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意识

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全球化是一种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吞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只有做到保障自己的文化安全,对特定国家的文化保持自身体系完整性、风格的独特性和创新功能的强劲性,才能维持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就在所难免。只有那些拥有丰富的文化要素和健全的结构文化,才能在如今的文化大冲击下保持良好的文化生命力。也只有保持自己本国文化的内涵不被侵蚀,运行机制保持流畅,才能使本国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宏观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各自国家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地方,这也是文化风格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使某些文化能够在众多的文化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人类的认可和弘扬。总之,要想在世界大文化背景下,本国传统文化不被湮没与消解,而被发扬光大,保持强大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创新意识是关键。我们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安全意识,不断警醒与加强防范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二)注重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安全

我们说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并非固守和僵化,而是抛弃封闭和落后保守,理性主动和开放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纵观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我们首先需要创新型知识理念。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源泉。发展文化创新,第一是树立平等理念,使每一个体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中运用知识、创造财富、追求利益的平等;第二是培养有序的组织理念,通过高度的组织性、协调性为平等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使各项工作有序平衡发展;第三是完善制度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由法律、契约、谈判、监督和管理等各种因素组成,这都需要强有力制度的保障。只有在传统文化的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我们的平等、组织和制度理念,将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细节中,才能在全球化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并使我国的文化保持活力。

二、中国大学生文化教育与引导的基本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文化博弈能力,加强文化内涵建设

要让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文化博弈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需要从国家文化繁荣、民族复兴的高度,加强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博弈的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也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竞相绽放,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更是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要求我们要维护文化,其关键是要走将本民族文化跻身于全球化中发展的战略。可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这就要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必须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得以加强,并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并不只是让其完全拒绝。因为一种文化只有在不丧失自身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发展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守护本民族文化经典之根基,不断开拓创新,主要任务是妥善处理好文化发展与政治、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使其能同步发展,相辅相成;要妥善处理文化教育信息化和文化产品管理开放的关系,尽快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核心技术。实现教育、开发与管理应用并举,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做大做强我国的文化信息产业,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与文化博弈能力,进而达到国家稳定发展的目的。

(三)求生存,谋发展,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主体构架

一个国家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的舞台,就要满足国家生存、安全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生存安全得到保障,发展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一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文化是演绎自身特色的重要工具,因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一切资源的根本力量,任何一种角度对文化的亵渎都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安危。因此,深入整合文化安全系统就成为关乎一个民族生存安全的一种战略性指标。要构建完善的文化安全系统,首要任务是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实现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构建更多、更可靠的安全屏障。纵观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结论:构建完善的国家文化安全系统是基于国家文化安全对于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性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对大学生政治性思想素质进行文化价值定位

文化引领思想,思想养成(决定)品格,品格决定(铸就)人生。从文化培养入手,深入大学生细节教育,对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文化品质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行,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文化价值定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身体素质达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素质就决定着心理品格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各方面素质均衡培养,共同发展,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素质健全,从而为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培养方案

大学,是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优型综合人才。高等教育应以此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工作重点。加大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引领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自身的素质,形成健全的文化品格。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迫切需求大量能够推动祖国繁荣发展的高级型人才,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助力。

(三)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

如何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机制,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长期性问题,需要从长远计划。因此,在开展中就必须形成完善的教育机制,才能保证综合素质教育正常进行。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健康明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高等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和传播媒介,更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因此,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及素质。

中华民族璀璨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民族,必须具有稳固的知识结构和细腻的文化内涵。正如我们所知: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而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本,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党的最高理想,扎实精湛的文化知识是首要保障,教育是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的根本手段,在高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到:进一步深化学生文化内涵积累工作,积极开展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水平功底,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重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安全困境与和平崛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67.

[2]刘建国.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理论学习,2006(3):40-43.

[3]将秀敏,林红霞.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解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6):26-28.

[4]赵英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和挑战[J].兰州学刊,2010(6):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安全素质;素质培育

高校出现安全事故无论大小轻重,无论有无责任,很快将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校闹”已是“医闹”之后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社会整体治安复杂,学生安全失范普遍,使得大学校园报复、跳楼、自杀等现象的案例越来越多,给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无法挽回的损失。高职学生面对社会独立生活,面对学习增长技能的前提是平安地活着,即使我们满腹经纶,毁掉安全也只是昔日黄花。因而加强高职学生安全素质培育已为全社会高度关注,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素质培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思想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安全素质等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安全素质是最基本的要素,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现实中家庭、社会、学校离开了安全与稳定,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学生高中毕业进入社会、独立人生的第一站是大学生活,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改变,我国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摆脱贫困,富裕起来的很多家长不希望孩子像自己当年一样受苦,长期的养尊处优使得虽然懂得很多道理的学生们,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机会,面对挫折、面对失败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处置不当、自暴自弃、置之不理、行为过激、好走极端、骄傲自大、缺乏责任。西部某市2010至2013年学校案件事故数量中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占60.24%,体育课及体育比占24.77%,学校管理方式不当占12.84%,校园设施设备缺陷占1.53%,其他原因占0.62%,可见比重居于首位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在高职学生中不断发生的暴力事件、自杀现象、失踪现象等暴露出当代大学生自身安全防患意识存在很多弱点。因此为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完善高职学生安全素质培育体系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安全素质培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我国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安全教育长时间处于缺位状态,导致大学生天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素养,加之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特别在敏感时期利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在高校搞煽动活动,使得不明事理的大学生卷入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将安全领域原本非传统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而把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推到了更为紧迫的时刻。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平安校园,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校园盗窃、诈骗等一些治安案件在高职学生中时有发生。东部某大学城校园2014年11月――2015年01月几个月中就有美利达战神、捷安特等四部高档自行车被盗窃;学生在微信上看到有人卖卡西欧相机,通过微信与对方联系,对方以先付定金为由,骗取转账,收到对方发来的快递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三袋饼干;学生宿舍里上网看到一条做兼职的信息,对方以给任务为由,让学生点击链接并通过支付宝充值,发现被骗;学生接到一个自称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信用卡已透支,再不归还要;以上严峻的高校安全隐患迫使我必须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后对高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石。

三、高职学生安全素质培育的内涵

对学生来说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是高职学生学知识,提修养,升技能,成学业的充分必要条件。在现代大学包括高职校中,要解决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避免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就必须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而安全意识则是人安全文化素质的基础、人头脑中必须安全生产的观念、人生产活动中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表现。

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技能、意识等基本安全素质,二是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良心、意志、观念、态度等深层安全素质。每个学生的安全素质是有区别的,它是安全的观念、方法、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态度。安全素质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社会宣传教育、日常管理等安全活动中,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可以得以保证和提高。实际上高职学生安全素质培育有点复杂,具体教育工作中要以一系列知识、技能、习惯等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育主要是体验式的实践教育,教育学生按照规律采取防范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或在安全隐患出现时,能够采取各种正确有效的方法措施实现安全自救。学校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素质教育,可以保护学生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稳定。

四、高职学生安全素质培育的策略

(一)提升高职学生安全道德修养

安全道德修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新课题。安全道德是社会化大生产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共同准则,是创造物质财富时,人类保护生产力的一种积极、友善的意识和态度。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领域出现了安全道德失范现象,高职学生中这种失范现象也相当普遍,因此,在学生中提升安全道德修养非常重要。

安全道德能影响学生们的思想,调节学生们的行为,增强学生们的控制力。也可以弥补安全管理法律的不足,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今天高校抓安全道德修养,作为现在高校培养和训练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已在高校实施很多年。实质就是要学校用哲学思想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要平安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自己做到自觉遵纪守法,注意安全防范,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学校要通过通俗易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安全道德规范、安全道德激励和制约机制创造良好的安全道德环境,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安全道德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新媒体对高尚的安全行为大力弘扬,对不道德的行为及时曝光,营造师生自觉遵守安全道德的好氛围。

(二)强化高职学生安全知识技能

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有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因素,更反映了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安全知识技能欠缺。学生安全知识技能主要指管理安全、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生活安全以及应对人身、财产以及其它各种权益免受侵害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自己的亲历亲闻,间接经验是通过书刊、网络等习得的知识。学校开展知识技能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安全需要,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技能,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和自我约束,给学生传授防盗、防骗等基础安全技能。另外还要传授涉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危机事件等安全事故的知识技能。学校可通过新媒体等校内外教育平台推送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模拟与真实事例相一致、形象生动的情景;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体验公安消防医疗等领域的安全事故处理过程;可依托安全实践演练,通过身临其境的实景直观的获得应对自然灾害、防身术、火灾逃生等防护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经过这些方面的实践锻炼,学生今后如遇到安全事故时,就能冷静沉着有效应对并保护自己。

(三)构筑高职学生安全心理防线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问题近年来在高校频繁发生已经威胁到校园安全。国内有关机构对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患的诱因主要有学习压力、新环境不适应、就业压力、性压抑等因素。有心理疾患的学生遇到相应的刺激症状就会凸现;从众心理严重的学生容易被不良分子所利用;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高校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减少学生的身心疾病,构筑心理防线;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安全潜能,塑造健全人格。

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良好的社会、校园环境;良好的师生、同学间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教育系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为此,高校要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帮助学生保持浓厚的求知欲,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障碍,学校就能及时地采取心理治疗方法,尽快加以矫正;高校要理解、尊重、爱护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教会他们如何用宣泄、转移、放松、升华、代偿等自我调节的方法进行心理减压;高校对学生的失常行为、不良行为、品行不端要有处罚疗法,使其产生畏惧和警戒心理,达到矫正的目的;高校要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增强迎接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日益加大的压力等挑战的信心。

(四)培养高职学生安全良好习惯

政治安全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育人;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38-04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监狱局为主管单位的全日制高职警察院校,自建校以来经历了军事化、半军事化、警务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每一次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都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警务化管理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形成,主要是以《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及考核规定》、《学生奖励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分值考核实施办法》、《学生一日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框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警务管理出现了执行力支撑体系缺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意识缺乏等日渐突出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效率低、管理手段少等诸多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察学院学生招录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市场考验的严峻程度日渐加大,探讨警察学院学生的优势所在,深入研究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对警务化管理内涵问题的探讨寻找警察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独特的警察院校品牌,真正使警务化管理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的高职高专优秀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由来和科学内涵

1.警务化管理的由来。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警察院校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都是军人出身,因而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警察和军队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认同心理大大强化了在警察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都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直至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出现,才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警务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管理,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作风。随着警务化管理理念的诞生,全国警察院校掀起了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热潮,同时在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领域兴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全国警察院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依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警务化管理条例》精神,以培养优秀预备警察为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区别于军事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它立足于警察特点、汲取军事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同时与警察培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和量化考核制度。

这段考核制度具体包括: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就寝制度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全面培养,以达到政治育人、培养警察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发挥行业优势,最终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合格预备人民警察的目的。

二、警务化管理模式是警察院校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专业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区别于普通高校,警察院校所实施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时也需要采用一种独特的模式,警务化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今警务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警察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1.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必然需要。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的正规化队伍,每个警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每个警察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能,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警察,在分工协作上都进行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这也充分证明了警察是一支正规化的队伍。同时,警察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基地,其软硬件的正规化建设也是必然。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军事化管理模式和警察工作实际基础上的一个科学创举,是推进警察院校正规化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警校大学生政治素质是否坚定、作风是否过硬、纪律是否严明、警容是否端庄、精神是否饱满、警察技能是否娴熟、校园秩序是否严肃活泼等都体现着一个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其“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正规化水平。

2.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必要手段。警务化管理模式依据《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务化管理细则》,以及具体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警容风纪规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规章制度,使警校大学生接受严密严肃严谨的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锻炼和培养。从入学的警政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行为养成到课堂纪律都在警务化管理内容涵盖之内,使他们经受严格的锻炼和警察院校独有的文化氛围熏陶,最终培养成为政治信仰坚定、警察意识合格、警察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预备警官。

三、警务化管理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养等方面,警察类院校对警校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通过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警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警务化管理与政治素养培养。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装力量,特殊而光荣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服务社会,听党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警察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政训、主体班会、舆论宣传,政治理论教育,以及队列会操、内务检查、值班站岗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在课堂学习中也通过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精品马列课程对学生加强政治观念和政策理论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意识,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意识。

2.警务化管理与专业素养培养。人民警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素质知识结构、警察意识、警察技能技巧等各方面的职业专业技能知识,警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胜任工作、保证任务完成质量。

警务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将学风建设与课堂纪律结合起来,将学习成绩与行为操勤、课外活动、实践实训相结合。通过课前列队点名制度、课堂抽查点名和就寝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效率;通过早操列队点名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参加训练;通过对学生学业情况跟踪,进行个别指导,以及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和帮助个别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社团交流,举办队列会操和各项比赛,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实训活动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思维,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3.警务化管理与文化素养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对当代警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要求警校大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当代科技经济知识、政治法律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警校高效率的组织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会、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指导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加强了警察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多方位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4.警务化管理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人民警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身体素质强健与否,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因而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对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实行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如组织拳击队、散打队、射击队等各类警体技能训练。同时,将警察体育课堂训练和社团文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效掌握格斗散打技能,并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长跑训练、各类小型运动会和警察技能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四、新形势下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结构复杂、矛盾尖锐,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给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警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警务化管理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同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和信仰是现代社会最为缺失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民警察作为法律的捍卫者与执行者,更应该具有诚信的基本道德品质的保证。只有真正做到诚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新形势下,人民警察往往受到金钱、利益等诸多诱惑,是否能坚定地保持对法律诚信、对人民诚信、对党忠诚的品质,不仅关系着人民警察的个人品质风尚,还关系着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形象品质,更关系着整个社会、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发展,因而对警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警察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不仅通过警政训练和《警察礼仪》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且在学生的量化考核中也突出强调对诚信的考核,并通过量化考核奖励来鼓励学生发扬诚信的品质,同时通过社团活动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2.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人民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更好地践行法治理念。当前我国警察队伍特别是西部地区队伍执法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警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警察类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警务化管理与教务教学科学结合,有力地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上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民法》等法律课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执法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对法律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法律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观摩学习,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多样化,犯罪方式日益隐蔽,人民警察所面对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面对不同的犯罪方式和手段,提高人民警察的随机应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警务化管理模式不是一个死的模板,并不是要求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上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为了着实提高警校大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技战术课堂上教师认真详细地讲解了各项基本应对手段,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各项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技战术教学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指导学生参加实战演练并通过实战点评引导,分析成功的原因、汲取失败的教训,切实提高了学生实战应对能力。

4.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成为人民警察胜任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警校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警务化管理模式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