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研专题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MATLAB;机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12-02
MATLAB长于数值计算,能处理大量的数据,而且效率比较高,在科学计算领域已经成为主流工具。MATLAB能够与各种程序语言进行混合编辑,大大加快了实际开发周期。这也是它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Simulink是MATLAB里的重要软件工具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现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并可以对系统参数做适当修改,观察调试结果。Simulink实体图形仿真模型库里的模块就是实际工程里实物的图形符号,例如,代表电阻、电容、电源、电机、触发器等等实物的特有图形符号,它不是真实的物体,而是实际物体的图形化模型,具有实际物体的特征和属性。将这些图形符号连接就能成为一个电路、一个系统就可以进行仿真实验。
目前,MATLAB在国内本科教育及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中已有较多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学生们的有限的英语水平对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软件几乎无法使用,利用软件来进行实验仿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利用MATLAB能够与各种程序语言进行混合编程的功能,将VC编程与MATLAB环境整合成“开放式中文实验平台”,同时也可以补充传统硬件实验台元件参数难整定和实验固定的不足。
软件实验平台采用对话框操作形式,在主对话框里选择需要做的仿真实验,调出仿真模型后,用子对话框设置仿真参数,控制仿真运行。实验平台通过列表框可以选择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列表框的内容是从程序初始化时程序所在目录的配置文件里读取的,实验名称及模型的文件名都保存在配置文件里。
软件实验平台的整个操作可以分解为:点击“进入实验”按钮,最小化窗口,打开Matlab引擎,选择列表框里的模型文件,执行相应子对话框,后恢复主窗口。点击“新建模型”按钮,弹出Simulink Library Browser对话框,操作者自行设计实验进行仿真研究。每个实验模型被不同的子对话框控制,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设置相关参数。
下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电机及拖动》中的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过程为例来说明应用MATLAB进行仿真的过程。
电动机的启动是指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由静止状态加速到稳定运行状态的过程。对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一般有如下要求:要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启动电流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启动设备要简单、可靠。为了限制启动电流,他励直流电动机通常采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或降压启动,无论采用哪种启动方法都应保证电动机的磁通足够大,启动电流比较小。而仿真系统启动电流过大不会对设备有影响,但设定参数时一定要意识到。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直流电源经理想开关加到电枢回路两端,电动机的励磁绕组也直接连接到直流电源,此为直流电机他励形式。电动机运转状态的信号检测端(m)经选路电器Selector选出转速w、电枢电流Ia与电磁转矩Te等送入示波器。电磁转矩Te作为负载加到电机的转矩信号输入端(TL)。仿真模型采用定时信号发生器Timer以控制理想开关的启动时间。
仿真模型中使用的模块分别为:直流电源DC240V、直流电动机DC Machine、理想开关Ideal Switch、定时信号发生器Timer、电压测量Us、选路器Selector、增益模块Gain、示波器Scope,属于电力系统模块集中的信号源模块组(Electrical Sources)、信号与系统模块组(Signal Rounting)、输出池模块组(Sinks)等等。
模型仿真及仿真结果如下:
首先选择主菜单【Simulation】下的【Configuration Parameters】子菜单,设置模型图参数为Ode23tb,设置仿真时间设为2s,其他设置取默认值;再选择主菜单【Simulation】下的【Start】,图中模型开始仿真,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
目前,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中、高等院校的教学中,该文提出应用Matlab的混合编程以及外部程序的编程接口技术,与VC混合编程,建立“开放式中文软件实验平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应进一步研究通过Matlab引擎技术,同时深入课堂调研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所需要仿真的实验项目,建立仿真模型库和实验平台界面。
参考文献:
[1] 薛定宇,陈阳泉.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黄忠霖,黄京. 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审计专业 实训教学体系 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1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深刻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对审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审计专业日趋成为各高校的热门专业。但各高校审计专业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务”,忽略审计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造成毕业生不具备应有的审计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审计专业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依赖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审计实务能力的培养,引入实训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审计专业实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立足于审计专业的特点以及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实训教学体系,改进、完善现有的实训教学模式。
1 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现状
经过对部分院校审计专业实训教学的调研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体系不完善、校内审计教学内容少、校外实训效果差以及教师实训能力欠缺等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大多数院校审计专业的实训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课程实训教学安排上没有系统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衔接性,致使实训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和缺漏的现象;同时实训课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实训资料简单过时,与现代审计技术极不配套。这些都与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校内实训教学内容较少
审计专业对审计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各高校校内实训都存在实训内容少的问题。目前校内实训主要有手工审计模拟实训和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两种方式,其中手工模拟实训需要大量的企业真实账证及报表等作为实训资料,而学校能够取得的实训资料通常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至两套会计业务,会计期间也较短,一般仅为一个月。而企业真实会计业务往往复杂得多,舞弊手段也千变万化。而在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中,教师往往只对软件功能进行介绍,重视学生对软件的操作,忽视运用软件进行审计的教学。
学校实训教学内容少,主要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审计实训资料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审计资料一般需要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全部财务资料,但企业往往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等原因,不愿为学校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从企业获取的财务资料还要经过老师的筛选、补充,要保证资料连续、相关以及数据的勾稽关系,难度很大。其次,高校实训教学研究及开发能力不足。实训过程中收集审计资料要通过审计软件平台提供给学生操作,需要建立数据模型。而当前的审计教师实践经验普通不足,很难为审计实训教学提出有力的教学研究、开发和实施的技术支持。最后,高校的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校对审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起步软晚,要改善实训教学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1.3 校外审计实训效果甚微
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训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审计工作环境,掌握审计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将审计校外实训列入教学计划,并且制定了相关实施制度和考核方案。但从效果上看,审计专业的校外实训与预期普通相差甚远,多数只是流于形式。主要由于学生对校外实训不重视,不能真正参与实习单位实际操作。加之校外实训基地一般较为分散,指导老师很难系统地指导和参与整实习过程。部分实习单位出于项目保密原因或者项目规模大、时间长,以及学生自身能力能的原因,不愿将学生安排到主要业务岗位,使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审计操作,无法了解审计过程,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还有部分实习单位规模过小,相关资料不全,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配合相对较好的实习单位,也只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和资料,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致使实习效果不容乐观。
1.4 教师的实训能力欠缺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与理论教学不同,教训教学要求老师即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精通审计实务、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又要有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审计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多数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不熟悉审计工作的实际运作,又缺乏必要的调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很难真正指导学生,不能深入分析、挖掘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审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导致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欠佳,达不到预期目标。总体上看,真正具备一套完整的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教师还十分缺乏。
2 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
审计专业实训教学要始终体现审计活动的特点,将实训教学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实现实训体系的仿真性优化。
2.1 构建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应根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审计专业实训课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以“即巩固理论知识,又增加实际能力”为基本原则,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课程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注重前沿审计技术的吸收和运用,将综合案例分析、各课程的同步实训与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基地实训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从知识结构到实践能力全面合格的审计人员。
实训中增加设计性内容,增加仿真内容比重。
在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深度方面,除了基本审计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处理,如资产评估、风险的评价和控制等等;广度方面,不仅局限于审计专业知识,还应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企业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针对实际状况的设计性实训教学内容,例如,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审计,让学生亲自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最终完成审计报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优化方案;对具体企业,根据实际管理和财务状况确定内部审计重点,执行内部审计等。这些研究性实训内容的加入,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实际审计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认为实训只是简单的验证性练习的错误观点,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去体会真实审计环境。
适当加大实训学时的比重,但是不可过多的强调实践学时而忽略理论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训课程的考核,提高学生对仿真实训课的重视程度。考核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审计过程的理解和处理过程是否合理、正确。
2.2 改善校内、外仿真实践环境
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审计仿真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当务之急。仿真实训过程可以简单再现的真实场景,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很多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无论从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还是关于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企业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另外,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是解决实训内容缺乏的渠道之一。
校内实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仿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仿真实训结束后,深入事务所和企业进行校外实训还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校外实训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仿真实验的效果,同时在校外实训中也可以更好理解实际审计过程。同时在实训中可以请企业相关人员向学生介绍实际操作各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亦可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要与实习单位充分沟通,使实训落到实处。
2.3 提升实训导教师的实践能力
优化实训教学环节,首要任务是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仿真实训教学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现有实习实训教师的培养,并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进修、考察、交流等活动,并制定相应奖励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与审计人员可以互相兼职。高校可根据课程需要聘用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或进行指导,给学生答疑解惑,并可以适当开展案例教学;同时高校中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定期到企业内进行调研或参与审计工作。这样,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所设计的实训教学环节将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实训过程才能更加贴近、再现真实过程。
审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育应贯穿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而实训教学是提高实验效果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在设计出仿真实训课程基础上,教师应着重进一步研究每一项训练中基于市场基础的资料、实验程序、实验考察方式等环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优化措施,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这样才能推动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杰.浅谈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东方企业文,2012(5):213-214
[2] 马志娟.审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2(10):80-82.
[3] 庞卉.审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7):103-108.
根据中央、省委、__市委和__市委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通知精神,从2015年5月底开始,在林牧系统各科室、直属单位干部职工中同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现结合我局实际,配套已制定的实施方案,拟定我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计划。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推进“四个大突破”的重大契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按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四个大突破”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5-6月举行第一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开展。
2、7-8月举行第二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
3、9-10月举行第三专题学习研讨。学习研讨重点围绕严以用权、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开展。
4、12月组织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关键词:传记;阅读;体验;对话;合作
传记的魅力之一在于它能把人物形象不朽地镂刻在读者的心灵之中,从而构成一种特殊的社会财富,传记的力量在于它的真实。较之于高中阶段其他课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如果离开了学生的阅读与体验,传记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阅读传记作品,有其阅读的主动性,阅读需要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通过搜集信息、理解分析信息,就会形成思想的火花、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会促使学生把阅读当做生活的体验、心灵的沟通、人生的解悟、生命的历程。这也必然使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坚守“灌输者”的位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与学生平等意义上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的任务。
笔者以为,传记作品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课堂上的“多重对话”。
一、教师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生谈感悟、评生活经历、作点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多做鞭策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阅读的独特感受,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礼记·学记》说过:“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有时一些学生会因为心理原因不敢表达或不愿表达,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平等地和学生交流,来引发、调动学生思维情感。
在教授《杜甫:“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一文中,我用这样一段感悟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
冯至,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满可以徜徉于象牙塔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而在目睹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之后,他上下求索。回首翘望,人民诗人杜甫悠悠向他走来,多么相似的社会,多么沉重的民族苦难,“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千多年前诗圣的吟唱,像巨浪一般,不断拍打着现代诗人的心灵,这不就是诗吗!《杜甫传》本来就无须文人式的宣泄,单是讲出来,就会使有良知的人扼腕感叹,油然生起爱国情、忧民情。
二、教师要设法搭建学生展示理解、交流思想的平台,让语文素养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思想与心灵的相互碰撞中不断升华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载体,《中外
传记作品选读》文章少,但篇幅长,一两万字,对学生的阅读是一个考验,也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考验。笔者以为,传记教学不宜面面俱到,精雕细刻。语文学习应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思维的结果。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作品,写下了自己的感悟,笔者以为这恰是传记最应该给学生的东西。通过课堂交流分享,就能够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学习《杜甫:“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1)“长安回望绣成堆”,一座气势雄浑、规模整饬宏大的古代名都,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倘若奢华的生活、统治集团的腐化弥漫开来,人民只有承受数不尽的苦难。历史这面镜子,许多人并不曾照过。
(2)自由与出仕从来就不会统一,所以陶渊明走了,种豆南山下,倚窗寄傲;所以屈原放逐了,行吟泽畔;长安不属于杜甫,他得到的只能是一腔寂寞。
(3)岁月无情,剥蚀着生命,人的精神也会萎缩、收敛。友情如寒夜的油灯,虽然小,但给人以温暖感,它小小的火苗,不停地跳跃,让人感到寒夜中也有灵动,也有朴素而弥足珍贵的生命韵律。
(4)国家应长存战备之心,人应不失高远之志。
(5)有一种流亡是精神的自我放逐,一种缺乏信念、缺乏精神源泉滋养的生活,活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生活中总少了一张笑脸,内心总缺少一种满足,这真是锈了的铁啊!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没了,人何以立?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的多重对话,得益于学生课前对文本的感知、探究、体悟,得益于教师的课堂组织、对学生感悟的恰当点评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碰撞,生发出新的体验与感悟,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职能。
三、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有的作用
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生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相互信任、积极参与与共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要达成“三维”目标,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课堂展示。文本解读是前提,是个性化的,应该得到尊重;小组交流是思想情感的再碰撞,可以有争论,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课堂展示不是表演或者诵读,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体悟的获得过程真实地告诉全体师生,使师生都能获得再体验与再感悟。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定为评论员;思维时常受阻而又不能深入思考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质疑、多辩论。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真心倾听,真心与学生交往,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体验与发现,并不是课堂教学可以湮没基本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相机引导,及时纠偏,总结提升,不要让主导地位泯灭在“活动”
之中。
在传记教学中,由于时代、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对于传主的思想情感不一定都能认同,如《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生对鲁迅的衣着、吸烟、看病乃至家务劳动、雇佣保姆就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得理不让人,对鲁迅苛责。从当下的社会环境看,学生的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笔者以为在这些问题上无休止的争论意义不大,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鲁迅的生活和习惯,进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为注重师、生、文本三者形成的多重对话,较之于“灌输”教学给学生的知识,对话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与体验,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格力量。正如教材编者所说,传记作品“只是给你提供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读者“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拓展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传记作品教学离不开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碰撞,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都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4-03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这一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能力为先的目标是一致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求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一、教学改革课程的选择
眼屈光检查技术、眼镜加工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这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临床一线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在这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无疑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突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选择这些课程为教学改革课程。
眼屈光检查技术通过学生学习主、客观验光的基本理论与各种验光技术的操作方法,使其掌握检影验光、雾视、交叉圆柱镜、试镜、红绿试验、双眼平衡等常用验光技术;掌握近视、远视、散光及老视的规范验光流程与处方原则,能进行规范的眼睛屈光检查,并给予合适的配镜处方。
眼镜加工技术通过学生学习全框眼镜、半框眼镜、打孔眼镜、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各类眼镜的加工制作方法与配装眼镜的质检方法,使其掌握各类眼镜的加工制作流程与质检要点,掌握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等特殊眼镜的加工要求,并能熟练进行各类眼镜架的调整与校配,能进行眼镜加工仪器的一般维护。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通过学生学习软性和硬性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使其掌握各类角膜接触镜的基本设计结构、规范验配程序、配适评估及护理程序等基本理论与技能,能正确使用裂隙灯对眼前节进行健康检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容易,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课程的工具性、基础性、专业性、职业性、时代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1.方案设计。首先,通过岗位调研,分析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岗位标准及核心技能,总结教学经验,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修订课程标准,以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其次,研究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逐步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训指导讲义、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
2.课堂教学。本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以眼科检查室、验光室、配镜室、角膜接触镜室、对外验光配镜室为依托,从教、学、做三个环节全面深入开展。“教”就是教师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逐步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尝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嵌入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就是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和学习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途径逐渐多元化。“做”就是以实用为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延伸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开放专业实训室,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直接参与验光配镜、双眼视检查与分析、角膜接触镜验配的工作流程,形成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以眼镜加工技术课程为例,整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比例为50:64,我们把每个类型镜架的加工作为一个实训项目,按照眼镜的加工流程开展实践教学,保证眼镜加工流程的完整性,与实际工作流程一致,培养学生岗位的综合能力,课程实施以四节课连排的方式进行。以金属全框眼镜的加工为例,要把顾客所选择的镜架镜片加工为一副合格的眼镜,眼镜加工的一般流程包括配镜处方的识别、镜架镜片质量检查、镜片磨片加工、镜片装配与整形、自我质检、带镜后的校配等八个步骤。教师在现场讲解具体项目的技术要求及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安排任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原则,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效果相当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实训室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建设,以实用为原则,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另外,还利用附属医院和眼镜公司的校外实训基地资源,给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机会,缩短学生适应岗位时间,实现从学校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专业实践活动。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多项专业活动,包括“爱眼日”活动、老视验配活动、专业技能大赛以及在周边社区及幼儿园进行视力普查、眼病咨询等。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从而促进包括授课方式、教材等在内的各项改革。同样,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顾客要求,并接受顾客检验,是对学生业务能力、适应能力、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在实践中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某项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4.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增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改革考试制度,将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与教学结合,使教学考核标准与行业考核标准贴近[3]。考核内容结合最新的职业岗位能力的新要求,涉及该职业岗位技术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和基础能力;同时,进行专项技术或综合技术考核,为学生职业定位和选择提供保障。考试方法采取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现场抽题、现场操作、现场评分,突出课程技能的培养特色。这些措施使学生学有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4]。
各课程具体考核方式实施如下:眼镜加工技术课程对应国家眼镜加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该课程考核方式与眼镜加工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接轨,限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副眼镜的加工,以真实眼镜的加工质量作为课程期末技能成绩,期末笔试成绩作为课程的理论成绩,再辅以平时单项技能考核成绩和小测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眼屈光检查技术对应国家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该课程的技能考核设定不同临床情境,如近视的验光、远视的验光、散光的检查、老花的验光等,以真实患者的现场验光操作与口答情况进行评分,成绩作为课程期末技能成绩,同样,再辅以期末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的技能考核采取抽签方式进行项目考核,学生2人一组,扮演患者与检查者,现场完成抽题、操作和评分,要求学生必考两项,不同项目监考老师不同,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该课程同样采取理论与技能、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形式。
三、结论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突出表现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毕业实习适应期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总结起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合适的课程,操作性强的技术类课程尤其适合;②建立真实或仿真教学环境,与临床岗位一线环境一致;③老师具备“双师”素质,既是老师也是师傅;④以专业实践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⑤改变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25-27.
[2]官德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7,(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