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32-01
近5年来湖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共约80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75%以下,而且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65%以上,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工商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个别部门从事临时工作,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湖南工学院与企业联姻,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
一、构建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中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本科的知识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地方高校与各地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高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2)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商企业既有属于生产型行业的企业,也有属于服务型行业的企业,从业人员跟一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高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市场和社会,要根据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3)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计划的调整。(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三、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路和对策
1.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文化咨询策划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深圳康佳、联想等多家大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生态山庄是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生态山庄,公司将负责山庄的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3.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湖南工学院首先在2008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律从业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在从事法律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各行各业都在遵循一定职业道德的约束,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法律职业者也当然要受到法律职业道德的约束。在法治建设的时代,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治”和“德治”的共同要求。法律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涉及国家法律的实施,为社会活动提供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保障,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和体现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关涉到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社会矛盾与纠纷的公正解决、社会正义的弘扬。正如孙晓楼先生所指出的:“法律伦理的重要,大概是人所共知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或道德若是不好,那么他的学问或技术愈高,愈会危害社会。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法律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中,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样,“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法律职业者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所适用的道德要求当然也不同。如法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等,检察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律师有《律师法》《律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虽然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各有不同,但是所有“法律人”必然需要遵守的一些最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是相同的,比如说公平、正义、忠诚、廉洁等是法律职业者需要遵守的首要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现代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地位的忽视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高校作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没有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因为人们常常持怀疑论,认为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没有办法直接教,单纯在法学院校的学习经历和专门的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课程无法对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发挥有效作用。而且持怀疑观点的人根据经验证据认为“,无论是第一学年的法律实践,还是一学期的、独立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都没有影响。”一方面法学教育不能缺少它,另一方面法学教育又没有恰当有效的途径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这就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教育中被淡化或流于形式,使其在法学教育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课程设置的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但这其中没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纵使它不能跻身于“核心课程”,作为一般课程来设置也有困难。因为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但专门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却为数不多,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些院校,但这与庞大的基数不相符合。
(三)考核方式的教条化
目前,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院校,一般还是都采取传统的试卷考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大批的法科学生之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往往在于为了应付书面的考试,而机械性地识记一些法律职业道德规范,这有背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初衷。始于2002年的国家司法考试现已成为法科学生走向法律职业的必备选拔渠道,在国家允许在校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后,大部分法科生在毕业前都加入了司法考试的大军。在司法考试四卷600分的考试中,除了16门法学专业课程外,还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统一的司法考试对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及选拔法律精英都确有重大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准入”法律职业的一道“门槛”,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在选拔法律职业人员方面更多的是关注选拔对象对于法律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应用的程度,却无从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道德素养,因为仅仅通过几个选择题是无法真正考核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难道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选择试题都做对了,就是道德良好,都做错了就是道德不合格吗,显然这样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司法考试再怎么考,只能考出知识和部分能力,但考不出人的信仰、人格、修养。”因此,法律职业道德素养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培养和考核出来。
三、现代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国家建设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法律职业者的推进,那么法律职业者的道德素养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进程。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系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的形成有助于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因此,以培养“法律人”为使命的法学教育必须实行改革,才能寻求长远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智合格的法律职业者,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早日实现法治中国。
(一)更新法学教育关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理念
由于长期以来受“道德无法教”“教育无用”的观念影响,通常认为法律职业道德只是一系列的规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就是把这些规范的具体规定当作条文知识传授给法学专业学生,使法学专业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职业道德,记忆法律职业道德都包含哪些东西,便于应付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的考核性试题。但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法律职业信仰的培养,它所要求的远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态度、观念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法学教育中必须抛弃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无用论的观点。
(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要以培养法律职业道德认知为前提
在法学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前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一句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只有通过对法律职业道德知识本身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认知更充分,才会对法律的正义、公正有更深的理解。人们常说:“知之深,则爱之切”,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心理学理论中,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只有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才能了解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从而产生情感;情感体验又随着认识的加强而增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了法律职业道德,才会对法律职业者维护公平和正义这一使命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增强法科学生对法律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能培养法科学生“用法律拯救人们于苦难的情怀”,法律职业道德信念也更容易在他们内心形成和产生认同感。
(三)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道德教学陷入了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之中,而忽视了对“法律人”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缺少了一些对法律职业道德的终极关怀,仅仅是局限于讲授法律职业的道德规范,还停留在教科书的“说教”层面。然而,作为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主要应当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感悟和相信所授内容,让他们形成情感体验。而不是教什么道德知识和学生学会什么道德知识的问题。所以,传统的讲授法对于阐释法律职业道德的原则、具体规则及要求可能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对于使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向法律职业人格的转换可能作用就不会很明显。“讲演式教学法除对一些有限的教学目标会起作用外,在课堂上的这种苦心规劝不是培养律师对个人行为负责的责任感的一种方式。这种单纯说教的作用是有限的”。法律职业道德涉及的是法律职业活动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即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不同角色的伦理关系。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法律职业人员通过亲身经历的关系才能形成。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能够让学生体验角色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场所,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养成。体验式职业道德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通过组织学生提供法律咨询、观看案件审判、开展模拟审判、法律诊所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提炼职业道德标准,从而达到形成优良职业道德的结果。
(四)考核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廊坊职校 师德观念 基本素养 调查 分析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造成部分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作为教师,缺乏敬业和精业精神,就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潜在能力,就不能“行为示范”与“为人师表”。因而,为了更好地掌握职校教师的师德观念和基本素养,我们对廊坊市职业学校386名教师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职校教师对职业道德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在对教师的访谈和座谈中,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教师的理解集中为四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其中大多数对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关系的理解,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是对立统一的,业务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而师德修养是业务水平提高的内在动力。可见,大多数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了解的,理解也基本正确。但是,很多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的把握不完整。如部分教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示“不了解”,甚至对《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知识的内容也“不太了解”。
二、职校教师对道德价值观的认识
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本身就是个体道德素养的一种反应。从对待问题教师形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为人楷模,身正为范”得到77.7%的教师肯定,“教学水平高”得到15%的人认可,7.3%的人选择“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对待问题“你认为在今天为人立世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在给定的范围内,“人格形象”被51%的教师选择,“业务水平”被25.1%的人选择,“经济实力”被19.9%的人选择,还有4%的人则选择“政治地位”。应该说,大多数职校教师对道德的价值以及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作用的理解是正确的,把道德人格作为树立教师形象与立身处世的首要因素。同时也看出,相当一部分职校教师忽视了道德的价值和地位。一些教师对师德价值的轻视而对人际关系和经济实力表现出的注重,明显体现出价值观念世俗化倾向。
三、职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自我评价
在回答问题“对自己为师之德的评价”时,68.7%的教师选择“好”,29.8%的人选择“较好”,只有1.5%的人选择“不足”和“较差”。由此可见,职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满意的,是充满自信的。可以说,这与现实中的职业形象吻合的,但也流露出自我满足感。
四、职校教师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77.2%的教师认为“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应有时代特征”,18.6%的人认为‘‘传统美德应当成为社会道德的核心”,只有4.2%的人认为“传统美德在当前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认为如“戒奢以俭”“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优良道德传统,82.9%的教师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生命力”,16.6%的教师选择“没有生命力”;认为“义重于利”“先人后己”等传统观念“具有现实意义,55.7%的教师选择应该提倡”,37.8%的教师选择“有意义,但无法实现”,认为“没有意义”的占6.5%。由此可见,大多数职校教师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优良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是肯定的,这不仅对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发扬传统美德的作用并将其内化成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少数教师对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予以否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美德现实作用的发挥缺乏信心。
五、职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与原因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师资;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85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直接与金钱打交道的职业摆在首位的是职业道德素质,故如何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尽快的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这是一个必须重视并厄待解决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在如何切实加强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方面,在思想认识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上均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职业道德课程的定位未凸显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设置往往重视理论及会计技能教育,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开设该课程,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却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选修该门课程的同学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只是因为《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是会计证的考试课,且课时量也相对较少,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兼顾财经法规的讲解,基本上留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在当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定位是非常模糊且基础薄弱的,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甚至于会计专业教师及学生都只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定为是会计证考试的一个考点而已,连课程都不算,从而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逐渐被忽视。
1.2职业道德课程的师资不理想
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师资力量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质量上看都不够理想,而现时对其引进力度或者培养力度却又大大不够。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依托于《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来开展的,而这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居多。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又缺乏有针对性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无法将道德和专业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会计专业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的讲解及实务的操作,在教学工作中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往往匮乏。
1.3课程教学采取“填鸭式”的方法
前文已经提到高职院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依托于《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然而即使是这门课程的专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也是重财经法规,轻职业道德。笔者了解到,大部分上这门课程的教师,在授课计划的制定中,将95%的总课时量安排给了财经法规,剩余的职业道德,大部分就是2-4个课时的时间。同时,在授课方式方法的安排上,财经法规部分的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而职业道德部分教师大多不会深入的去讲解,更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理解,基本上都是结合会计证的考点,以“划好重点、自己记忆”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1.4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未开启
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往往是通过学生管理部门安排班主任及辅导员来进行的,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工作的重点建立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心理辅导、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重视不够、融入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比如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参与管理”这一要素,就没有很好的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来进行培养。
2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的对策
2.1按认知规律开设职业道德课程
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强化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培养其形成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其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习惯,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习一般是从认知期――理论期――掌握期――应用期这么一个最基本的过程,那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样应该以此为基础,建立完整的、由浅到深的课程体系。除设置理论课程外,还应当开设实际案例课程、警示教育课程等,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意识深处。通过将一些有悖于职业道德的经济事项融入到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中,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在面对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时,自身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
2.2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关键还是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通过院内培训、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活动,强化院内教师队伍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与自身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引进或聘请一定比例的企业资深会计人士来担当兼职教师,以此弥补学校综合师资力量的不足和专任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强化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以身作则,讲诚信,做好为人师表的道德表率,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价值观上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诚信做人、诚恳做事。
2.3对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改革
道德教育由于学生从小就一直在课堂中接受这方面的熏陶,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依赖课堂,如不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难免会产生老生常谈的感觉,从而无法达到教学本身的效果。课堂教
2.4职业道德要嵌入新生的入学教育中
当前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会有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阶段。但是,新生入学教育中却基本没有提到过职业道德教育。而此阶段,是学生刚刚踏入校门,接触全新专业,一切都充满好奇。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刚刚接触新专业的高校学子一个初步的职业道德认知。通过观看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邀请犯罪的会计人员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诚信的价值,树立做一名有职业操守的会计人的信心。
2.5改革职业道德评价方法
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内在要求,因此,考核评价体系要分别校内与校外。首先,应当在会计专业学生入校初期,就为每位同学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评价纳入诚信档案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可量化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计道德评估标准,并定期进行公示。对于诚信良好、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将此作为就业推荐的重要资料,增强学生对自身道德品质的重视度,加大道德缺失行为的成本,以此来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其次,建立毕业生会计职业道德回访评价。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的好坏,最权威的评价还是用人单位。只有在面对真实的社会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情况才能真实反映。因此,只有通过对毕业生会计职业道德情况的回访,才能更准确的评价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成败。与此同时,通过回访,能深入的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还能更有针对性的发现与解决当前学校内部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
[1]于洪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35).
我觉得这当中有着很强的社会因素。学生的心灵是一方净土,我们教给了他们很多美好美丽的东西,他们也在愉快地接受着。可当所学所思跟当下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发生冲突时,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会极大地动摇,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行为区别于一般的动作,是受意识或潜意识支配的动作,其特点为目的性和意志性。而职业道德行为是人类的高级行为,其目的性尤为明显。引起职业道德行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常和目的紧密相连。而引起行为的内在条件是职业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过程带有个人的意志。如果我们把外界的种种现象看做是诱因,即外因的话,那我们的内在条件———认识、情感、意志就是内因。认为,我们的内因是主因。这对教育者的启示是:学生面对外部诱因中的不良影响,需要靠内因去约束和抑制。要让其在职场中坚守其形成的固有的正确职业道德信念,就要让其拥有基本的道德认识和对行为的规则,即是非善恶的理智判断,也即良知。
二、良知的可塑性和职业道德行为
孟子言“不学而能谓之良能,不学而知谓之良知”,以“不学而知”来定义“良知”。“良心”、“良知”在孟子那里不仅是道德之知,而且是天赋之知。但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所谓良知的天赋性,只是为了强调其理所当然,即前人所说的天理。良知的真正起源,在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对受教育者在道德(主要是在人性善恶是非等)方面持久的本质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大都强调良知的综合性、直觉性和自觉性,把良知看作一个包括理性、情感、意志、信念等种种道德意识成分的整体。我们知道,良知中“知”意味着认识、知识,而对这个“知”的诠释则多解为“理性”,即理性的认识。由此可见,良知的构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情感,坚定其意志,最终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一面。
三、树立良知信念的意义
1.培养良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时代在各方面都进步了:经济借助于科技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变得较为富庶。古人说“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我们的时代由此也应是一个道德的时代。但不幸的是,我们时代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却正好是道德的危机。道德的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而良知的沦丧,就是人性的泯灭。因此,古往今来,在道德出现危机时,都强调良知的重要性,把它作为道德的底线。
2.培养良知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郭沫若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没错,如果良知在一个人的内心中死亡,那么他和普通的动物有什么区别?良知的形成与发展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中有着重要作用。良知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个人的道德从认知发展为习惯。如果缺乏相应的良知,即使天天在喊着道德口号,也只停留在口头上。正如卢梭所说的“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动作,很多情况是在没有外在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个缺乏良知的人,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准则,他的行为将会只以自身为评判准则,无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对社会产生危害。唤醒学生坚守良知,培育学生良知信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的根本。
3.坚守良知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
作为职业道德行为来说,更需要良知的约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人的思想发生着巨变,物质至上主义,庸俗的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在一些人的眼中,只要能得到利益,完全可以不择手段。对于他们来说,成者为王成为信条,良知荡然无存。社会上发生的“大头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无一不告诉人们,没有了良知的职业行为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害。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不公平的做法也加重了对职业道德的侵蚀。人们总是在说商场如战场,过度地强调市场和职场的竞争性。似乎在“适者生存”这一生物法则前,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合理。存在就是合理也成为当前人们的信条。这从反面印证出良知对个体形成正确职业道德行为的极端重要性。
四、良知的内容及培养
1.良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又一说是:知耻、知愧、知恩。笔者认为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培养中的良知内容则为是非观念、责任感和同情心。
2.良知的培养
(1)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先人对我们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有最起码的是非观。所谓“善”,就是“是”;所谓“恶”,即是“非”。在现在的社会中,一些应该坚守的职业道德,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似乎只停留在一些人的口头上。一些原本错误的职业行为,如回扣、人情大于法律等却被披上合理的外衣,给予包容。作为教育者,应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复杂性、错误的职业观念的危害性,以及这些行为存在的暂时性。邪不压正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信条。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责任心是一种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心也是坚守良知的重要一环。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教育者要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比如,在学生犯错误时,征求犯错者的意见,让他自己说再次犯错应受的惩罚。那么,如果再次犯错,他将付出一定的成本。这样,就能让学生逐渐了解责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