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建设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提要】首先探讨了地区形象的概念和地区形象的构成,认为地区形象系统是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要素组成,其中理论识别是核心。其次,重点讨论了中关村形象定位中理念的确立问题,认为可以将中关村的发展理念概括为:“以强国为目的,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支柱,以市场为导向”。最后,就中关村发展理念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英文摘要】Regional Image(RI) is one kindofimportantresourcesofthe region.RI can beconsideredasthereflectionoftheideology of the region withthepast, thepresentandthefuture.In Regional Image System (RIS),it includes 3partsofcompose,Mind Identity (MI), Behavioral Identity( BI) andVisual Identity (VI).Among these parts,MI is the kernel. Zhong-guang Cun faces new challenge and chances in the newcentury.In order to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China andgreaterprogress,Zhong-guan Cun needs to improve itsRegional Image.To establish the RI ofZhong- guanCun, the MI is thekey.Considering thevanguardroleofZhong- guanCunintheChinese process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MIofRISis more important. The MI of Zhong-guan Cun maybedescribedas following:\The aim is to build a powerful state.Thebaseis knowledge. The impetusisbringforthnewideas. Themainstay is talent. The guide is market.\
【关 键 词】地区形象/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形象设计/中关村
regionalimage/mindidentity/behavioralidentity/visualidentity/image design/Zhong-guan Cun
【正 文】
1地区形象建设基本问题
1.1地区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在地区形象系统(Regional Image System)中,包含MI (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和VI(视觉识别)三个系统。三个系统相互作用,构成地区形象这一有机统一整体。但是,MI、BI和VI在地区形象系统中,又具有明显的层次性。MI是地区形象系统中的核心,也是地区形象系统的最高层次和最高等级。MI统率地区形象系统,体现地区形象系统的精髓。BI和VI都必须服从MI所规定的指导思想。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在每一个地区的精神当中。不管是六朝古都,还是新兴的特区城市,尽管它们的指导思想会各具特色,但总体上都不应违背中华民族勤奋、刻苦、踏实、上进的传统精神。
1.1.1理念识别的含义
理念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包括文化传统、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美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地区形象系统中,MI是核心、是主导。
在地区形象系统中,我们可以将MI定义为:MI是地区形象系统的基础和基本精神所在,是在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MI既继承一个地区优良传统,又适应时代要求,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信念,是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地区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MI在地区形象系统中的含义。
首先,MI是地区形象系统的基础。理念,是关于地区发展的根本观念,是对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科学认识,包括对过去和现状的评价和对未来的判断。因此,理念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地区形象的第一步。
理念又是有关地区发展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理念是对地区发展最终目标的哲学层次的思考,它所概括的目标体系和价值取向是地区公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地区的理念识别是地区发展的“向导”,为地区发展树立明确的方向,是地区形象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MI还是BI和VI的基础和前提。BI 是地区在地区形象系统中的“做法”,是地区理念诉诸有计划的行为方式的体现,在地区有关法规制度、行为规范、对外关系和公益事业中表现出来,使理念化为有生命的行为。地区内的各种活动只有充分体现地区理念,才能使地区形象有一个统一的内核。VI是地区形象的视觉展示,是地区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地区形象的静态传播过程。与BI类似,VI也必须MI服务,在各个环节和各种条件下,VI要尽可能将不可直接触及的地区理念用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展现出来。所以,MI是BI和VI的基础和原动力,BI和VI一定要在MI的统率和制约下完成。
其次,理念又是对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科学认识,包括对过去和现状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因此,理念的形成必然是地区长期发展的积累。
另外,理念还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1.1.2行为识别的含义
地区行为形象,是指地区的主体(人和组织)在一切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地区动态形象。BI是MI的活化,它将MI的抽象理念具体化为区域各种组织和公众的规范的行为。BI就是地区理念信息的动态传播过程,是地区主体在地区形象系统战略中的“做法”,行为识别是地区形象识别的一种动态识别形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群体化和价值观念趋同化的时代,在“趋同化”过程中,个性被抹杀。这种畸形发展过程,正是行为规范的没落。
1.1.3视觉识别的含义
视觉识别系统,是指纯属视觉信息传递的各种形式的统一,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递形式,是地区形象系统中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向社会传递信息的部分。
VI是MI、BI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统一体,是地区与公众沟通的最有效手段,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说明,在人类凭感觉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中,83%是来自视觉的感应,并且视觉获得的信息也最容易被记忆和回忆,因此,在地区形象系统中,以视觉化要素为中心的VI是塑造地区形象、展示地区形象最快捷的方式。
1.2地区形象的美学特征
创造良好的美誉度,是建设地区形象的目标之一。马克思说过:“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美是追求的结晶。”地区形象的巨大吸引力,除了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也是重要原因。
1.2.1自然美特征
自然美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里的自然景物所显示出来的美,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景物之中,并不意味着自然界与自然美等同起来。地区形象具有自然美的特征,是根植于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在地区形象中,如何体现自然美的特征呢?
第一,地区形象本身就包含地区的自然界和其中自然美的要素;第二,地区形象中自然美是其它形式的美感和社会美如艺术美的基础。
1.2.2社会美特征
社会美,顾名思义,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美。当然,不是一切社会事物都是美的。只是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实践、社会事物才是真正的社会美。
社会美,比之自然美更加丰富,亦更加复杂。在地区形象中,更多地展示的便是社会美。首先是人的美。人的美,是由外在美和内在美构成的。人的外在美,包括人的形体美、仪态美和语言行为美。人的内在美更加重要,包括思想品德美、性格美和才能美方面。具有内在美,是地区形象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地区形象是否真正美好的标准。
社会美还表现在地区形象建设本身是促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实践。地区形象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升华便是艺术美。艺术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主观反映的产物,是美的创造性反映形态。在地区形象系统中,艺术美的特征集中地体现在VI当中。VI的独创性、典型性,正是由于VI所具有的艺术美的特点所决定的。
2中关村形象设计与实现
“国务院关于建议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为世纪之交的北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国务院的批复,中关村中心面积为75平方公里(km[2],下同),发展区的面积更高达355平方公里。面积之大,几乎相当于1990年北京市区建成区的面积(397平方公里)。因此, 中关村的建设和发展,绝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开发区的问题,而是要创建一个在新的世纪领导中国乃至太平洋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增长点,是北京市“城中之城”的建设问题。
综观国际国内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教训,科技园区的形象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十分重要。而在形象设计当中,理念的确立又居于核心地位。理念的确立,关键在于“立意要高,起点要实”。中关村今天迟迟不能摆脱人们心中“电子一条街”的印象,主要便是由于当初的立意不够高,或者说当初未能预料到知识经济的巨大作用。因此,在此次大规模建设中关村的序幕开启之时,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理念至关重要。
根据前文有关理念确立的原则,作者认为,在当前,可以将中关村的发展理念概括为:“以强国为目的,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支柱,以市场为导向”。
第一,以强国为目的。“富”国和“强”国,一字之差,含义迥异。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作为荟萃众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知识密集区,它对于中国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带动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是以创造多少个亿的产值为根本目标。它要为中国的强大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落后就要挨打”的警世名言提醒我们中关村要担负更多的责任。
以强国为本,必然要求在有些时候要“舍小家为大家”。在市场经济为条件的中关村地区而言,政府的支持,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研究必不可少。
第二,以知识为基础。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中关村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需要有强大的、领先的科学知识为背景;二是中关村园区以科学院、北大、清华等众多知识密集型单位为依托,具有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的条件。
重视知识,重视发展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人们的共识。但在实践当中,特别是具体到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来看,知识的基础作用体现得并不明显。以“两通两海”成立为代表的早期,中关村不过是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的第一步。“方正”和“联想”的崛起,才真正体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中关村的雄厚实力。
第三,以创新为动力。中关村的发展基础,在于其雄厚密集的知识基础。但中关村能够在20年左右的时间改头换面,大有成为“中国硅谷”之势,其根本动力在于创新。最初的“两通两海”、“电子一条街”的成功在于体制的创新,使得众多知识分子不再为象牙塔所束缚。而后的“方正”、“同方”等校企的崛起,直接得益于知识创新的成果。今天,以至将来,中关村的持久发展还是在于创新。
思想观念和体制的创新有时比科技发明更为困难。但是,由于观念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在大规模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过程中,老观念必需要打破,更多的新思维、新创意要引进来。
第四,以人才为支柱。中关村最大的优势是知识和人才的集聚,知识经济中竞争的本质便是人才的竞争。以王选为代表的中科院院士、以柳传志为代表的中青年新生代科技工作者,都以他们的睿智和勤奋引导和支撑着中关村的发展。
以人才为支柱的中关村,也还存在着不重视人才的情况。大批渴望成功、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人在默默奋斗,但社会、政府、企业给予他们的关注都还不够。社会保障体系和风险投资制度的不完善,大批企业忽视现代人的终身教育问题,都阻碍了青年人更快成长。以人才为支柱,也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重要性。
第五,以市场为导向。中关村发展历程本身便是市场导向作用的最佳证明。当初的“电子一条街”和8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不太发达的现实是一致的;而今天大规模建设中关村也是市场日益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是盘活中关村的源动力,也应该是改造和建设中关村的调节者。在中关村的规划和建设中,都应该考虑市场本身的规律,不能只顾眼前,为将来留下隐患。
总之,中关村的建设,不光是北京市的事,也不仅是一二十年的事,它的建设必须有完整而合理的理念作为指导。
3中关村形象建设的理念识别实现
有关发展的“理念”形成之后,关键在于理念识别的实施、贯彻与落实。正如前文所说,地区形象中理念是其核心,是整个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理念识别的实现最终要对地区形象中BI和VI的设计与实现起指导作用。地区形象建设中理念识别的实施与实现举足轻重。
中关村发展理念的实现,实质上是理念渗透于和园区发展有关的组织、企事业单位、公众、传媒等所有与园区形象有关的要素之中的过程,是MI渗透于园区形象的行为和视觉识别的过程,其目的是要将中关村形象的抽象的理念转化为较为具体的各要素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将理念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
形象建设中理念识别的过程,就是将高度抽象的理性描述转化为区域内公众的自觉行为,并对外进行辐射和拓展的过程。一般来说,理念识别的程序必须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第一,教育和了解阶段。由于发展理念高度抽象和概括,是中关村精神的集中表现,具有前瞻性和统率性,对园区内公众的相关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的过程也是公众了解地区形象和理念的过程,就是要运用各种传媒和各种机会、手段,切实有效地传播发展理念,让公众了解园区发展的长久和近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唤醒公众形象意识。
第二,体会领悟阶段。教育和宣传,让公众了解发展理念,仅仅是个开端,是实施形象理念识别的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步骤是要引导公众深刻领会理念识别的实质。体会的过程是一个公众积极参与理念识别的过程。公众在了解MI的基础上,直抒己见,谈谈自己对MI有什么意见。因此,体会MI的过程也是完善MI的过程。
在体会的基础上,公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渐领悟MI的精神实质,领悟到MI的深刻内涵及其真谛,公众参与MI也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第三,完善与实施阶段,在了解、领悟MI内涵的基础上,把对MI的理解转化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就是MI的实施阶段。
如果说在前面两个阶段,政府和MI的设计者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在实施的最后阶段,公众应该成为实现MI的主体,而政府主要是发挥其调控作用,鼓励先进,促进后进,使得MI的实现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事实上,三个阶段是交融在一起的,MI实现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最终的实际效果,注重实际行动,防止走过场。
参考文献
[1]罗治英.DIS:地区形象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2]朱厚泽.“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断想[N].工人日报,1995—10—11(3).
[3]盖湘寿.沉思景观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一、以生态文明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
旅游业是一个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禀赋、社会和文化遗产的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过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将破坏旅游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很多地方开始盲目开发与建设,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多但是过于雷同,降低了对市场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项目定位不准,没有特色,加之旅游产品同质竞争严重,开发后客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不断增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第一,乡村生活垃圾随之增多,而且目前乡村一般不具备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主要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容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笔者曾到武汉石榴红村、蔡甸沉湖湿地景区,发现景区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第二,农村水污染状况增加。笔者曾到蔡甸沉湖湿地景区,景区正在开发与建设,虽然大部分湖水比较清澈,但也发现了受污染的湖水。第三,农田减少、乡村的环境城市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了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占据了农村大量的农田,致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吸引游客,很多乡村允许游客随意采摘与践踏,也使得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3、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人们的行为受思想的约束与影响,目前,生态文明的理念在我国比较淡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比如部分旅游者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乱扔垃圾,为农村带来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此外,部分风景名胜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经营者本身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在进行景区开发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乡村旅游的特征要求要可持续性发展
乡村旅游的魅力在于乡村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开发中要注意保护乡村的自然风貌和乡土文化,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乡村空间逐渐退缩、乡村资源不断消减、乡村环境不断城市化、乡村文化逐渐舞台化,这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样面临着重大挑战。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将会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1、加强政府调控,减少盲目性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发展乡村旅游会产生外部性问题。乡村旅游景区在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的同时,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积极治理污染,自觉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政府应适当介入,制定合理的政策,纠正外部性所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防止经营者的盲目投资与开发。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第二,政府还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例如对以生态文明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的景区给予低息信贷或税收减免或政府补贴等政策。第三,通过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等手段来鼓励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大建设投入,完善交通、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完成城乡清洁工程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整洁、美化的村庄环境。只有当乡村旅游改变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让其走上规模经营,最终形成规模效应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完善。第四,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建立几个示范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对其它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起到了带动、宣传、示范的作用。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消费者,将转变消费观念,在旅游的过程中注意环境的保护,爱护旅游资源;旅游景区经营者,将积极引导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价值观,大力倡导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健康旅游,并适度控制景区的游客接待量;旅游地居民,将自觉参与旅游开发与景区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之中。
培育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政府作为制度的建设者,应积极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使环保理念和厉行节约的行为深入公众内心,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第二,抓好学校的生态意识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建立起生态意识教育体系,把生态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第三,注重社会和媒体的引导。生态意识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靠社会和媒体的引导,引导人们树立起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3、合理规划
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旅游产品同质的现象,比如,看油菜花武汉周边有黄陂大余湾、蔡甸消泗乡、新洲旧街镇都有万亩以上的连片风光。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发挥当地的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找准乡村旅游产品定位,做好规划。不同地域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各不相同,有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有的以当地特殊乡土人情为依托、有的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等。比如武汉的黄陂景区依托当地的资源,开发了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草原等景区,形成了区域品牌。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和展现乡村独特魅力,尤其是人们的旅游行为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今天,乡村旅游差异化的发展正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市场需求。
4、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纳入领导的考核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的长远目标与年度计划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客观、可行的阶段性、可量化指标评估体系,及时跟踪、监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纳入领导绩效考核内容。第二,对于新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把好入口关,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坚持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不破坏当地的“乡土”文化,着力推进低碳的、健康的、绿色的、生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第三,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开发法规及管理办法,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四,加强旅游产业开发管理和监督。相关部门充当旅游产业开发的管理和监督者,严格按照已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来监督经营者的开发行为。
5、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既要通过教育普及逐渐形成,更要通过物质设施的引导,提示人们实施生态文明的行为。比如很多景区设立的爱护花草、爱护文物、节约用水等指示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递,此事虽小,但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游客的生态文明的行为确实需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的转变成自觉的行为。在景区内,用以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这些说明牌、指示牌、劝诫牌和讲解牌等一系列物质设施要和景区的整体环境相和谐。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各方包括政府、旅游业的经营者、旅游者、旅游景区的居民等各方的参与、推动。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
关键词:低碳旅游;乡村旅游;低碳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12-02
旅游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产物,涉及了“吃、住、行、游、购、娱、营销和环境”等要素层面,旅游在响应低碳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上具有先天优势,必然成为践行低碳经济的先行者。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低碳旅游与乡村旅游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首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至此,国内开展了对低碳旅游的探索。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一种旅游方式,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将旅游活动、度假方式等消费行为的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排放。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家生活、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市场,通过满足游客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目前在全国已建立了两万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和景点,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超过3亿人次。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经营模式和管理的缺失,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对土地资源任意占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旅游接待服务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较高的碳排放量,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这些问题迫使我国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
2 乡村旅游低碳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模式
2.1 乡村旅游低碳发展动力机制
乡村低碳旅游的形成机制有着不同于传统乡村旅游的鲜明特征,其发展动力可以归纳为需求驱动、竞争驱动、政府驱动、机会驱动等方面,无论是内部动力机制还是外部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和旅游者是动力主体,它们共同作用,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①需求驱动机制。旅游者是乡村旅游低碳发展的需求者和推动者,随着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自觉的选择低碳旅游方式和旅游商品,这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和低碳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需求空间,促使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居民共同构建低碳旅游设施、生产低碳商品、提供低碳服务来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低碳需求引导着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②竞争驱动机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消费者的出现,使得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要求提高,这就加剧了旅游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乡村旅游发展初期,为了获取更多的游客市场,旅游企业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进行竞争,严重的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低碳理念的普及,旅游企业意识到要转变以往价格战的发展模式,从营销宣传、产品创新和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突破,正是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
③政府驱动机制。政府部门属于外部驱动力,但对动力机制中的每一个要素会产生重要影响。乡村旅游从景区建设到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而乡村低碳旅游作为旅游的发展新方向,其发展和推广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推动。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低碳发展驱动作用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履行规划、立法、监督和交流等职能。第二,为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交流和融资平台。第三,引导居民和游客低碳消费,宣传和推广低碳理念。
④机会驱动机制。乡村为低碳旅游提供多元化的机会,如乡村旅游地区可以向游客提供简单舒适的农家社区生活,参与有趣的社区活动,让游客了解乡村社区文化,这些活动与城市社区的夜生活相比,更低碳,更环保,也让城市客人体验农村的夜生活的特色。浙江诸葛八卦村、俞源太极星象村等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同时,融入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区,让游客体验古村落生活的同时了解村落文化。
2.2 乡村旅游的低碳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的低碳发展模式是政府、企业、游客、居民,共同作用、相互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考虑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开展相应的旅游规划,协同当地旅游企业和居民交流合作,执行并监督低碳旅游的发展。其次,市场的形成和运行对低碳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企业要引进低碳技术,积极研发低碳产品,引导低碳消费等。第三,居民和游客树立的低碳理念是发展低碳旅游的持续动力。通过企业和市场对低碳消费引导,转变居民和游客的消费观念,宣传实践低碳生活,推广低碳理念等。
3 磐安乌石村乡村低碳旅游发展探讨
3.1 乌石村旅游业概况
乌石村位于磐安县西部的安文镇,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山水、气候、生物、古建筑、历史典故等资源开发组合条件好,而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原始森林与凉爽的气候,特别是用乌石造的古建筑让人体验到一种遥远、古朴的历史深重感。目前,乌石村旅游业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生态观光和探亲旅游,可持续性不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有待转变和探索。发展低碳旅游,不仅有利于乌石村树立一个全新的乡村旅游形象,还会给乌石村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2 乌石村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
乌石村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以下优势:区位优越,乌石村地处沪宁杭商圈腹地、浙中经济板块中心,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乌石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包括红豆杉、朱氏“红心木”图腾文化、古代贡品“牛心柿”、百亩银杏林等,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竞争力。生态优势,作为磐安县的生态旅游示范村,乌石村有统一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建设、布局比较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完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这为乌石村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 乌石村低碳旅游发展途径
4.1 树立低碳旅游发展理念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乌石村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低碳旅游“了解一点”,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不了解”,12%认为对低碳旅游“了解”,4%认为“没必要了解”,可见有关低碳相关事件和低碳理念的普及较低,还未引起当地居民的注意。在今后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低碳消费、推广低碳理念、宣传低碳生活等措施来提高居民的低碳和环保意识。
4.2 营造低碳吸引物
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低碳吸引物很有必要。乌石村在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过程中应重视对低碳吸引物的开发,具体可以从低碳环境和低碳产品两方面进行设计。
①低碳环境设计:旅游者和社区居民是的碳排放的主体,可以通过绿地环境来吸收这些排放的碳。结合乌石村自然和地形特征,设计采用采取点、线、面的布局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同时,结合村内原有的景观特色,完善原有的绿化系统,增加碳汇。②低碳产品设计:对于低碳产品开发,乌石村可以从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本地原材料为主,研发原生态餐饮产品如粗粮系列、药膳系列、山珍系列、野菜系列等产品;根据游客住宿偏好和乌石村的环境条件,利用当地材料开发庭院式住宿和木屋式住宿等住宿产品;依托山区生态资源开发吃、穿、用、玩等旅游商品,重点开发土特食品、花卉园艺和原生态家用商品。
4.3 建设低碳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通过低碳技术改造或低碳技术产品直接建造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低碳道路交通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和排水设施等。乌石村建设低碳旅游设施的途经主要有:首先通过合理规划,建设网络化乡村旅游道路系统,尤其要重视村内次干路网的建设,提高路网的密度,增强次干道的通行能力,以疏解村内观光游客形成的交通流,从而降低碳排量。其次观光景区的建设,使用低碳节能和污水循环装置,建设低碳环卫设施。
4.4 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经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个人碳足迹。倡导低碳消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方面:绿色出行方式:研究表明,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交通节能减碳是发展低碳旅游的环节。居民和游客在出行方式选择中,尽量以公交车、电瓶车和自行车为主,降低能耗从而减少碳排放。推广低碳住宿方式:对于当地旅游企业来说,使用低碳材料建设低碳绿色宾馆,提供的餐饮食物尽可能选用本地材料,提供可循环利用的使用工具,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食宿环境。
随着现代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低碳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中,需求、竞争和产业链驱动是低碳旅游发展和普及的原动力,政府、机会和科技驱动是低碳旅游强力推进的保障和关键辅助。只有政府、企业、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联合行动起来且协调配合,才能促使乡村旅游向低碳模式转变并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1):113-17.
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美丽乡村;规划;高山养生农庄;区位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must be guided by modern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sist on producing development, wealthy life, polite phenomenon, the management democracy caught together, put the focus of the modern rural construction beautiful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villag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s, optimiz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farmers' main body, etc.,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farmers live a happy life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as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mbining with zhejiang southeast mountain health farm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new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 Planning; Alpine health farms; The lo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理念,指明了我国乡村建设方向。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可感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
浙江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建设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主要探讨浙江省楚门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的要点。
一、美丽乡村概述
美丽乡村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局的新提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美丽乡村建设发轫于浙江省安吉县,从2008 年初开始,安吉县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用十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2010 年6月,浙江省全面推广安吉经验,把美丽乡村建设上升为全省性的战略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其创造的“安吉模式”、“桐庐模式”、“江山模式”等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
现阶段建设美丽乡村,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给村庄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从先行先试的浙江及广州的花都、增城、从化等地实践来看,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
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要实现五个层面的“美”,即城乡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村貌整洁环境美、农民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美、管理民主乡村和谐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是集农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于一身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关乎千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
二、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
(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加上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浙江农村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仍较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大。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资源要素,从根本上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才能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二)推进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要
尽管近年来浙江城乡人均收入比逐年缩小,但仍远比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及珠三角的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都要高。同时,在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社会事业及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浙江山区农村与市区的差距还很大。如不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将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活力难以增强,农村社会结构矛盾和社会稳定成本有加大的风险。
(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看,新型城市化应是城乡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市化,是城乡经济互补发展的城市化,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城市化。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乡村则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是浙江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
三、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要点探析
(一)浙东南山区楚门镇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总体思路
1、区位条件
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共有规划用地423.33ha,其中建设用地39.99ha,非建设用383.34ha。农林用地占绝大部分,占到总用地的91.43%。其中应家村规划范围内总用地151.6ha,余家村规划范围内总用地45.53ha,筠岭村规划范围内总用地226.20ha。
该地区东与沙门镇相连,南与龙溪乡相连,其北部76省道复线穿楚门镇而过,三级路网等级,其中盘山道路宽度4-6米,土泥车行路3-4米,村庄步行路0.9-1.5米。基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村庄特色鲜明、交通便利。具体区位优势见下表。
表浙东南山区楚门镇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区位优势表
2、“高山养生农庄”的总体规划思路
从上表可以看出,浙东南山区楚门镇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具有以下区位优势:高山地理环境确保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免于破坏;存在多处较好的旅游景观资源,且相对集中;具有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优势条件。由此,该地区规划整合现状自然要素,融入创新要素,并加以提炼,确定以下形象定位——“高山养生农庄”,即在“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养生 理念的指导下,发掘现状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有森林、交通方便、离大城市较近的有利条件,利用高山自然村庄作为自然生态养生基地,规划成集养胃养心养体成一体、休闲娱乐为一道、“旅”“农”结合的生态养生场所。
3、“高山养生农庄”的规划理念
图1“高山养生农庄”的规划理念
①养胃
体验农业劳作的乐趣,采摘丰收果实,品尝绿色无公害食物。
②养心
回归自然,体验高山自然风光,到寺庙中会禅,都能让现代都市人群能放松工作生活压力,使游客达到调理身心的目的。
③养体
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参加农业体验,进行户外运动,到自然中洗肺,到绿色中洗眼,到潮润中洗肤。
4、规划理念解构
图2规划理念解构
①应家村“欢乐谷”
应家村的发展应借助本村大面积的集体山林用地,促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水果种植产业;借助本村的农家乐旅游业基础,充分利用本村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旅游产业。
②余家村“养心谷”
余家村应依靠日照寺和自然山林,为游人提供一个远离都市喧嚣,既能亲近自然享受田园农耕之乐,又能修身养性、明心净气的恬淡雅致之所,通过日照寺上香、吃素斋、坐禅、抄经、禅修课程、朝山等一系列活动,为游人提供一次涤荡心灵的休闲之旅。
③筠岭村“逍遥谷”
筠岭村发展以古村为服务依托,以山林为娱乐空间,结合高山生态农业种植,将筠岭村打造成建设具有特色的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区,形成极具美誉度和吸引力的城郊休闲旅游区。
(二)规划实施措施
1、道路规划设计
(1)乡村干道
①用水泥硬化泥土路面,路面宽度为5米。
②道路两旁控制0.5米到1米的绿化带,绿化植物采取“乔木+灌木+地被”的三层垂直结构。乔木建议选择本村特色果树,营造地方特色。
③道路两旁增加路灯,完善村庄亮化工程。
具体规划设计效果图如图3。
图3乡村干道规划效果图
(2)街巷规划
①清理街巷两边的杂物。
②就地取材,用青石板对街巷道路进行铺装,营造特色。
(3)景观道路
①景观游步道,采用青石对路面进行铺装,路面宽度控制在1-2米。
②部分路段,适当点缀野花,小灌木(如茶花),增添乡村气息。
2、民居整治要点
(1)石屋民居
二类建筑中类似于左边的传统石屋,其立面的整治可采取的整治策略:清洁墙面,尽量保持石屋原有的风貌;
①修缮窗户,用暗红色油漆粉刷木框架;
②用与现状相同的深灰色瓦对屋顶进行翻新;
③山墙顶部喷绘“福”字花纹;
④改用具有狮头门扣传统风格木门,展现乡村风貌。
(2)混凝土民居
二类建筑中类似于左边的采用混凝土的居民房,其立面的整治可采取策略:
①用米黄色涂料对墙面进行粉刷;
②修缮窗户,外侧增加木格栅,防风防盗;
③换用更为结实的防盗木门;
④用防水涂料对墙脚进行粉刷,防水的同时,增加层次美感。
(3)水泥民居
二类建筑中类似于左边的居民房,外层水泥涂层,其立面的整治可采取措施:
①用石灰将墙面粉刷为米白色,改善外观;
②增加木格栅,防风防盗;
③深灰色涂料粉刷墙脚,防水和增加建筑层次感;
④山墙顶部增加“福”字图纹,体现乡村特色。
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此项目位于筠岭村北部,盘山公路和村庄主路交叉口,是筠岭村的入村村口。基地南面是山坡和梯田,北面是开阔林地,整个基地地势较为平坦。
现状保留8栋石屋建筑,建筑基本结构保留完好,结合地势而建,地基多在道路水平面以下,已无人定居。规划效果图见图4。
图4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1)功能定位为游客接待区,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休憩、娱乐功能。
(2)保留石屋结构,对建筑整体进行加固,对内部进行装修,清洗外立面,更换木质门窗,利用灯笼、廊架等突出特色风味。对部分混凝土构建进行清洗粉刷。
(3)改造外部环境,添置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小品,规划设计休憩广场,为服务区和自行车骑车者提供休闲平台。
美丽乡村规划中农民角色的转变建设总结
通过浙东南楚门镇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高山养生农庄”项目规划,力图使该地区发展更上一个层次,促使农民的角色从传统角色转变为农业工人和三产服务人员,实现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高度重视乡镇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其在县域功能栉局中的地位。通过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确保乡镇总体框架更清晰、功能布局更合理,重点根据各自的资源特色,立足产业找定位,宜工则商,官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快形成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努力形成一二三产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乡镇建设中则坚持生态优先,切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实施垃圾化处理、污水集中治理、街面清洁保洁。突出抓好亮化、美化和绿化,健全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完善文体活动设施,保持乡村的和谐稳定。
在城乡统筹上,浙东南楚门镇更是创新提出把整个县域作为“中国美丽乡村”进行建设,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辛福”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要求,将全镇应家村、余家村、筠岭村划分为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产业、综合发展和城镇村落等类别,抓点连线扩而逐次推进,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县域新型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
在该地区现有土地构成的基础上,结合乡村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它与城市的差异性中寻找潜在的经济发展机会,做到不仅为了美化环境,还要为村内产业发展寻求更多的出路。利用现有的空地规划高山养生农庄,不但结合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推动了高山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角色的转变。
本次规划有别于单纯完成任务式的“穿衣戴帽”工程,真正从居民日常生活入手,利用现有条件,在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同时,利用自然要素来打造艺术、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建筑立面的美化、绿化景观的增设、文化小品的布置,为村民带来真正实惠且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陶德凯,彭阳,杨纯顺,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