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略管理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步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然而,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应用于实践。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不应只停留干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应在管理实践中使其得到丰富和完善,并更好的指导和应用于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其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管理会计在成本计算系统、成本控制系统和业绩报告系统等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制造环境。在企业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上述问题,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逐渐形成。
作为一支新兴的会计学分支学科,战略管理会计(sMA)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如何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战略效果。
目前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为企业战略及企业战术的制订,执行和考评,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2、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企业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3、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
(4)背景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
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有些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搜集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方案,供高层管理者选择,协助其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三个层次。
2.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共同关注的焦点,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与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即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3.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成本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的信息。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年度的员工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分析。
5.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滞有一定的风险。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但当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它通过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来分散风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不足,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传统管理会计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从战术角度深入到企业内部的作业水平,重在“知己”战略管理会计则立足于全局,从战略角度拓展到整个宏观环境,寻求企业竞争优势,重在“知彼”。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种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的结合。是现代管理会计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能片面地否定任一方面的重要性,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更全面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一、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二、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三、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四、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战略管理会计
1981年, 英国学者西蒙斯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之说。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及相关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是一种外向型和具有长远意义的管理系统。它站在战略的角度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层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地审视、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 持续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把握各种潜在机会, 回避可能的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依据战略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本企业自身情况,以市场为导向, 从长远利益出发, 全方位地制定动态的战略战术,才可避免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成本浪费现象, 时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收集各种相关信息、运用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企业管理当局决策时参考。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及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2)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3)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4)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5)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6)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范围。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1.1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战略管理层次上,运用各种方法广泛收集企业竞争者以及关联企业的相关外部信息,同时也对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管理运用,确定战略管理目标,制定企业长期的战略规划,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体现出长期的竞争优势,能发展地更好。
1.2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战略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管理会计,故战略管理会计也有它特有的特点:
1.2.1外向性在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企业的外部环境,更加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的信息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1.2.2长期性与全局思想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企业管理层站在战略的高度为全局着想,制定更加长远的计划,使企业有长期竞争力。1.2.3灵活性企业战略的制定是要求灵活的,要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来适时适当地调整目标与计划,而不是刻板地按原有计划实施。
2战略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没有得到普及20世纪80年代,战略管理会计理论被引入我国,那时只有少数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将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运用在企业实践中。到了90年代,国内一些较大型的企业才开始应用战略管理会计,这就导致其理论知识都还不够成熟,也还未形成一个理论知识体系,没有得到普及,而要在实践中运用战略管理知识更是有一定的难度。
2.2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受重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会计体系中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并且不分伯仲,然而在实务中,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只注重短期利益,所以只重视财务会计,对于管理会计的关注度不高,那么战略管理会计便更不用说了。在会计机构的设置以及财务部门人员的安排以及资源配置上,企业管理者都更加倾向于对基础的财务会计的投入,管理会计部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花瓶”,对公司的管理没有起到实质,而且一些小型的公司根本不会设置管理会计部门。这样的情况使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缺乏锻炼实践,同时也使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2.3高素质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极度缺乏企业管理者与会计人员想要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思想与理论为实践服务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学、统计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很多,具体运用何种方法不仅需要考虑管理者的战略问题,还需要结合价值链分析法、预警分析法等战略管理会计特殊的方法。这样对战略管理人才的要求就非常高,所以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3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建议
3.1注重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研究首先,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落后于西方国家,应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之上,找到符合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与体系。其次,可以在高校开展课题研究,成立科研小组,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知识体系。
3.2努力创造战略管理会计的环境条件因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所以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并将战略的思想融入企业的管理中去。企业管理者应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被短期利益蒙蔽了眼睛,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来领导企业的发展。另外,还应完善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数据库。
3.3努力培养具有战略管理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对推行战略管理会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要求管理人才需要有开阔的思路,具有战略的眼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还有高瞻远瞩的谋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除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的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培训,让他们有战略管理会计的眼光。其次,在高校中开设战略管理会计相关课程,使学生了解战略管理会计。最后,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4结语
关键词: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特点;基本内容体系
1、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飞跃进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传统管理会计作用的对象及其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技术方法却几乎没有改变。实践表明,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观念、理论和方法,由于未能与电脑一体的弹性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等同步发展,已经显得不那么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传统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乖控制来说,不仅为时过晚,而且过分笼统,严重的还歪曲事实。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新形势下,传统管理会计存在一些局限性,下面简要分析之。
1.1 方法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大量的高新技术在企业中应用,这使得产品成本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以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比重不断降低,而间接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占到了产品成本的大部分。这种变化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方法巳不适应新的环境,传统的管理会计已不能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信忠,进而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管理会计的方法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2 对外部环境不够重视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会计信息应包括企业在进行竞争战略的调整时所需的所有信息。外部环境对企业尤为重要,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为企业发展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传统管理会计从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出发进行研究,并没有将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相联系,所提供的信息在数量、质量和范围方面都非常有限,只注重企业内部的信息而对外部环境不够重视,不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发展,更无法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1.3 单一的财务信息,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对会计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市场竞争、经营战略、信息加工技术变化等会引发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而这又必然导致管理会计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相应变化:由以往的对财务信息的大量需求到对非财务信息需求的大幅上升。因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不仅有成本、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市场需求量、顾客满意程度等。而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单一的财务信息,不能提供这些对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至关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竞争的需要。
1.4 投资分析缺乏理性
投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决策。传统管理会计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投资过程中不能从全局考虑问题,投资比较盲目,经常不能正确评价投资决策项目的真实盈利情况,又加上投资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与有关环境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无形中加大了投资风险,所做的投资分析往往不能与实际投资风险相匹配,从而就不能正确评价投资项目。
1.5 目标不利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
传统管理会计具有其自身局限性。它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该目标容易导致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容易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如企业可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降低质量标准,从而损害了品牌声誉和企业形象,最终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2、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及特点
2.1 中外学术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
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其兴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学术界对它的的研究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缺乏一个清醒的理解。如果对甘前已有文献中“战略管理会计”概念作一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具体表现在:
(1)早期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多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最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概念的人是英国学者西蒙斯($immonds),它为战略管理会计下的定义是:提供和分析一个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并用这些数据来制定和监控企业的战略,特别是有关实际成本、价格、产量、市场份额、现金流和企业的全部资源分布结构等方面的水平和趋势方面的信息。
(2)随后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走出了与营销结合的道路。西蒙斯提出“战略管理会计”这一概念时,对战略管理会计所能提供的营销信息就十分重视。
(3)中国学者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重视从外部环境、市场及整体性角度考量。朱宏伟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估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的目的”。
2.2 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战略管理会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支新的学科,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外部条件,企业资源在内部如何分配与利用,使企业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曼优的战略效果。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有自身特点,其特点如下:
2.2.1 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
战略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突破单一会计主体的战略管理会计以战略的眼光、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基础,结合企业年度经营计划,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投资,并随长期发展战略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为了长远利益的取得不惜牺牲短期利益,这显然优于只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管理会计。
2.2.2 注重全面、综合的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一般偏重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缺乏全面的、综合的管理。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生产经营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活动,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其他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
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2.2.3 提供信息的多样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经营成功,必须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单纯依靠优良的财务业绩,还必须要有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包括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企业管理部门对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前瞻性信息;背景信息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洞察先机,改善经营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开辟更多的渠道,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战略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战略管理会计内容体系的原则
战略管理会计虽然是由传统管理会计发展而来,但它构建体内容系方面不同于传统管理会计,具有其特定构建原则。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把握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3.1.1 继承性原则
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必须遵循继承性原则,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我们在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时要继承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特点。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必须具有继承性,这是因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产生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管理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战略管理会计只是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
3.1.2 逻辑性原则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出不同管理会计内容体系。但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采用何种方法去构建,我们都必须做到必须让它符合逻辑。坚持构建的逻辑性可也避免整个体系的“松”“散”“乱”的缺点,避免我们在构建整个体系时目光短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构建整个体系。
3.1.3 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时要把它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全面的,完整的集合体。在构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时,我们应彻底抛弃传统体系构建方法的那种孤、片面、从局部构建的原则,坚持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注重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完整性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3.2 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基本内容
由战略管理会计基本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体系内容应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分析、编制平衡计分卡、战略成本管理、业绩的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
3.2.1 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战略分析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的前提。战略分析具体又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分析。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甚至会带来风险。企业必须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做出迅速的反应,以适应环境变化对企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3.2.2 战略决策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高度提供有关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不确定条件下本量利分析和非线性的本量利分析,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相关成本,使得决策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强调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重,数量计算与综合判断相结合,使决策方案为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3.2.3 编制平衡计分卡
我们通过前面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我们所构建的战略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实施。我们所强调的战略就是实施,这样就得出战略与实施是一体的,怎样把我们的战略更好更快的实施,不至于我们所强调的战略停留在字面上,使之成为纸上谈兵。我们在此提出实行平衡计分卡。
3.2.4 战略业绩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