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安全的特征

生态安全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安全的特征

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34-03

1引言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最重要的突出问题。当前,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与否,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现实意义、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进行新的探讨,旨在为制定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保障措施提供新的依据。

2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现实意义

所谓农用土地资源安全,是指农用土地资源在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状况及其能力。如果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上考察,就是指农用土地资源在满足当代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获取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继续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具体而言,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农用土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

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估,主要对上述农用土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四个方面的评估,准确掌握评估目标地区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土地资源的生态状态和开发利用的效果。因此,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科学制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新的依据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准确掌握当前农用土地资源的数量状况、质量状况、生态状况和使用权状况。要掌握上述状况,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对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其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强度、结构、效益以及分布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评估。只有对农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才能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提供科学的数据及相关依据,才能保障各种规划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确保农用土地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使农用土地资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为农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对农用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必须全面地掌握农用土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再生规律、地质结构、水文状况和经济属性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配置农用土地资源,才能实现有序的开发与利用,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才能保障最佳的安全使用。为此,必须对土地资源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行评估,为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提供新的科学数据。在农用土地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要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农用土地循环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业率。然而,要实现农用土地最佳循环使用效益,就必须弄清楚土地资源的多宜性和限制性,以及土地质量的区间差异性。因此,必须对农用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掌握土地资源多宜性和限制性的特征及其相关数据,找到最为适宜的用途,从而做好循环利用与开发,获取最佳的循环经济效益。

2.3为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提供新的依据

农用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可分为直接生态价值,间接生态价值,选择生态价值和存在生态价值等。此外,它还包括生态系统产品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及将来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调节和补偿的功能,通过自身调节和修复,抵制环境和生物数量变化对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持自身的协调和稳定。

通过对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估,就可以对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功能得到科学、准确、合理的界定,并作出实事求是的正确判断,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用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增强抵御环境的干扰和恢复能力,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该系统的良性循环,远离“非平衡”的边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农用土地资源生态价值与功能的持久,实现其生态安全的持久性。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评估,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其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数据库线性走势。

3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原则的确立

过去,许多学者认为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生产性原则,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三大原则。本文认为这并不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三大原则,而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最起码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不仅是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一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码要求,它并不能体现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特殊性和目的性。综合性,是研究多元因素和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因为在多元因素作用下必须用多项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因而是研究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最起码的要求,但它并不能反映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方向和评估的重点。生产性,是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但它并不能反映出土地资源是否安全。也许生产性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投入产出的效益性,但效益性与安全性是土地资源的两个不同的命题,因而不能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特别是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必须以“安全”为目标进行评估,而不在科学性、综合性和生产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在这一层面基础上全面揭示出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问题。

考察与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必须从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性和环境优化性去考量。因此,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评估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系统平衡原则和环境优化原则。

3.1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用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如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及可持续地保护土地资源,这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问题,也是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研究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指导思想,而且是衡量农用土地资源是否安全的最高标准,也是研究农业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的行为准则。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实质,就是农用土地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代人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需求,而且不损害后代人持续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或者说,既要满足当代人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的需要,也要保障后代人继续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供给。这是衡量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标准和行为准则,也是保障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目标。

在评估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系数的实际工作中,如果仅从当前农用土地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益来看,土地资源可能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从未来继续利用和开发的角度来看,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下降和土地产品生产力的衰退,因而土地资源则是不安全的。因此,仅从当前的利用效益和产出率去考察土地资源安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掩盖土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才能设计出科学评估农用土地资源安全的指标体系,揭示其安全的隐患,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保持农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既要评估土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更重要的是评估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这是因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不仅是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基础,而且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安全,其它安全就会失去依托,因此,生态安全评估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土地水分循环系统、土地营养循环系统、土地能量循环系统和土地生物循环系统等。其中,水分循环系统又包括人工水分循环系统和自然水分循环系统,以及自然灾害对水分循环系统的影响;土地生物循环系统又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变异所依存的循环系统。因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估涉及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及后续效应的作用。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与否,主要有两个标准,即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和循环状况。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土地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良性循环是生态系统平衡的表现形式。因此,土地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最高标准,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可靠保障。为此,要正确评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必须坚持生态系统平衡原则,设置生态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

3.3环境优化原则

任何资源,都寓于环境之中,土地资源更是如此。土地资源所依存的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交通区位环境。其中,法律政策环境还包括农用土地资源产权制度、土地管理条例和土地资源法规等,是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和化解土地管理风险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环境,都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密切相关。这些环境因素,是人类与土地和谐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影响土地资源安全的外在因素,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环境优化是土地资源安全的保障,因而在其安全评估中应设置相关环境安全指标体系,是评价土地管理安全、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

3.4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其次是安全评估指标的组合,再次是安全评估指标的分布,最后是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

(1)评估指标的选择。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安全评估的主导性指标,即选择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影响最为显著的主导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长期起作用而又不易改变的因素指标;其次,应选择在性质上较为稳定的因素指标,即对农用土地资源安全产生持续作用的较稳定的因素指标;再次,应尽量选择可量化的对土地资源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指标;最后,应选择对土地资源安全产生影响差异性较大的因素指标,以判断其安全的波动性及其规律性。此外,还应选择对土地资源安全产生直接作用的因素指标,尽量排除间接作用及影响作用不明显的因素指标。

由此可见,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确立,应是对安全产生主导性、稳定性、量化性、差异性以及直接性的指标,组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性。

(2)评估指标的组合。

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的组合,可划分为四大组合,即土地资源数量安全指标组合、土地资源质量安全指标组合、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组合和土地资源管理安全指标组合。

农用土地资源数量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已利用农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态下的农用土地资源数量。数量安全的评估,既包括土地资源绝对量的评估,又包括相对量的评估。这里的相对量,是指人均拥有量。通过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评估需求满足度,就能直接或间接发现农用土地资源的安全问题。

农用土地资源质量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与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地质量,如养分的有效性、水分的有效性、根层的氧气有效性、土壤保肥能力、土地耕作条件,以及土壤的盐度和碱度等;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如牧草的生长能力、牧草的营养价值、牲畜饮水的有效性,以及抗拒植被退化的性能等;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如年均材积量、土生材种的类型,以及病虫害和火灾等。

农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生态环境压力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和生态环境整治指标等。生态安全指标,既有定量分析指标,又有定性分析指标,还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指标。这些指标如何组合,关键在于安全评估的目标与重点。

农用土地资源管理安全指标组合,主要包括农用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产权制度指标,使用权配置指标和经营权转让指标。农用土地资源的产权属于集体所有制,使用权配置属于乡镇政府调控,而土地经营权转让却属县市级有关土地管理部门的指导性调节。因此,农用土地资源管理安全,主要源于村、乡镇和县市政府之间在管理、组织、调控、协调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所致。

(3)评估指标的分布。

在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中,既有复合型指标,又有单项指标;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又有加权指数指标,又有复权指数指标。因此,在安全评估指标组合体系中就必然存在指标分布的问题,因为不同指标反映不同性质的安全问题,但在指标分布中应选择指标的主导方面。然而,从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整体分布来看,如表1所示:

5结语

由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取决于安全评估的目标和重点。因此,不同时期安全评估所设立的指标体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评估进程的变化而调整。

从农用土地资源安全评估的目标来看,既有当前现状的评估,又有长期趋势的评估;既有单项评估,又有综合评估;既有安全风险评估,又有土地效益评估;既有战略性评估,又有开发价值评估;如此等等。

随着安全评估目标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具有动态性、调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安全评估指标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特征。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研究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且仅在安全评估上提出新的思路,以求对此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文森,邱道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7,23(8):466-470.

[2]刘勇,刘友兆.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26(5):69-75.

[3]刘俊,刘泰圻.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J].国土资源管理,2007(5):22-26.

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维护大地肌理生态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的家园。作为生活在大地上的一个生物群体,维护大地肌理的安全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安全。

1、何谓大地的肌理

大地肌理就是指我们在一定高度上所看到的一个地理区域内,地形和地面上所有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组成的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结构和总体特征。这种肌理是活动的,变化的,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按照特有的内在规律在演变。根据Lovelock的盖娅(Gaia)理论(1979),大地就是一个生命体:地表、空气、海洋和地下水系等通过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维持着一个生命的地球。作为地球表面的之于视觉的一种感受,大地肌理是大地景观在宏观上的表现。

2、如何维护大地肌理的安全

如果把大地景观分解开来,山脉、水体、植则构成了大地景观的基本雏形:山脉是骨架,水体是血脉,植被是毛发。因此,这个基本雏形架构的稳定性就是大地肌理是否安全的关键。进一步考虑如何保证山脉、水体、植被下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异质性、多样性、复杂性、连通性、稳定性,是维护大地肌理安全的落脚点和切入点,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维护安全的目标。

2.1保护水资源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大地肌理的首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必须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第三,可持续地保护和恢复重点流域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河流水系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河流的水文条件,还要保护河流地貌学特征,以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生物群落多样性。在河流治理工程中不能孤立地处理水资源中的水量、水质、水能等水文系统中的问题,而忽略了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生命系统中的因素,要尽可能的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防止河床材料的硬化。

2.2保护森林植被资源

森林植被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保护森林植被资源一是要加强公民的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二要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划分不同放牧草场的类型,严格禁止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行为;三是要结合实际,建立自然保护区;四是加强大面积森林植被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对森林植被的影响,以发挥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它在改善气候、减少地表径流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2.3要合理利用土地,限制矿山资源开发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应严格控制土地的过度开发,科学编制山体保护规划,完善职能部门管理漏洞,成立联合执法队伍,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土地资源和私自开采矿山行为。此外,还应规范旅游开发行为,对山体的开发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适度,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2.4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2.4.1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应尽快制定中国的“自然保护法”,并建立自然保护区评估和升级降级制度,加强统一监管,促进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维护大地生态安全。

2.4.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主流化。保护大地肌理,需要从根本上把生态保护主流化,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协调发展上来。

具体而言,中国亟需制定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法律,制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矿山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区评估、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旅游管理等法规和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

2.5增加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

目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不相称,致使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融资渠道。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

2.6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监测网络

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郭列侠.浅谈大地艺术景观的自然观.山西建筑,2009,35(10).

2. 熊瑶,杨云峰.大地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规划师,2005,21(2).

3. 林普,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中国园林,2005,21(6).

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安全;意义;主要内容

一、水安全的战略意义

水安全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水安全问题,不仅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应该说,水安全的威胁更多来自人们自身的行为,无节制的水需求、污染水和浪费水都给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些问题多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解决水安全的问题,人类需要严格自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建设好和谐社会,规范人类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为实现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掠夺,以致出现了人与人争水、地区与地区争水、人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染物与生态环境争水、污水与径流争河道、人与水争地等不良现象,使水资源不断减少,污染加剧,水体弱化或丧失正常功能,不能维持其社会与经济价值,改变了水文循环平衡,并且降低了水质,直接影响人类对水的基本需求,该作用后果是隐性、广泛和滞后的,当长期作用累积超过承受阈值时,就会危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水安全问题。

水安全与和谐社会建设。目前,我们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关注水安全,防治并降低水污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水是一切生命和环境的血液,既是人类生命之源、又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能有效的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水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安全问题从形成和发展阶段就深深地打上了国家或区域的烙印,是国家或区域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是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如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处在洪涝灾害的威胁之中,经济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人民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同样,如果人的饮水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喝不上安全洁净的水,连当代人的生存、健康都受到威胁,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应当注意,水安全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绝对的水安全是不可能的。当出现水安全事故,如果有充足的准备,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并能控制事故损失和对损失进行补偿,这样我们就确保了一定程度水安全。

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 食品安全 传统农业 现代化农业

一、农业生产模式概述

(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环保自然健康但效率不高

黔东南秀美的梯田,流行着稻田养鱼的生产方式。待秧苗可为鱼田遮阴时,老农将上百尾鲫鱼鱼苗放入秧田中,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稻鱼共生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这就是我国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的真实写照。这种方式自然健康,靠天吃饭,生产效率不高,所以提高种植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就凸现其重要性。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缓解粮食危机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指农业生产进入了广泛使用机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并逐步实现了农业的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转基因技术研发以及大棚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边陲小镇,老百姓随时可以享用四季的瓜果蔬菜,人们不必为冬天只能储存食用大白菜而烦心,也不必为冬季无新鲜水果可吃而闹心,农贸市场里的反季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美国仅用2%的人口从事农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而且农产品出口的质与量都位居全球之首。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农药的应用引起的安全问题

现代化农业一个主要特征是产业化,也就是精细分工与单一种植。这样种植对害虫和伴生杂草的生长有利,要除掉害虫杂草,用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这些有害物不仅残留在土壤里、杀死其他物种,还会进入人类食物链中。我国近些年来出现了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居高不下,牛奶和鸡蛋里出现了有毒的工业原料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

(二)转基因食品基因带来安全隐患

人们在改变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的基因结构时,是否真的能够确保新生物的安全性呢?我们无法确定,在基因技术的那一头,会不会潜伏着“异形”一样的怪物。现在没有发现问题的非天然的东西,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若干年后被发现有问题就太迟了,所以还不宜大部分人群来推广

(二)破坏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影响食物口感

现代农业大规模的单一种植和单一养殖,却把传统农业完好的循环系统拆开变成两个独立的问题:种植物这边,土壤缺乏肥力,而养动物那边,却对着动物粪便发愁。于是,一边要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而另一边再废弃动物粪便造成第二道污染。同时因为大棚种植,季节已经失去意义,农业所特有的生产周期长和季节性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特征也消失了,恒温调控,生长周期短,植物自身机能并未发育完善,即使成熟的蔬菜瓜果口味和营养功效都较自然成长的相差很大。

三、解决现代化农业中食品安全问题

(一)制度与标准

1995年正式出台的《食品卫生法》是我国现阶段最全面地对食品卫生、安全作出规定的法律, 但实践证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总共291个指标; 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这使得我们在执法过程中, 会让许多有害物资蒙混过关, 给为不法分子留下法律制度上的空间。在食品相关检测标准上也存在混乱, 各地标准各不相同, 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与管理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甚至管理者都无法知道自己消费食物的来源,以至于出现问题却无从追溯,通过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与管理,很多食物都会有自己的信息标签,消费者付出很小代价,知道自己的食物来源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使市场更加规范合理,减小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大陆售往香港的生猪,都打有电子标签,在香港方面接收生猪的时候,都是采取无线模式读取生猪标签的信息,这样极大地增强了食品安全保障。

(三)加强宣传与教育

要让食品生产者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违法的, 什么是有害的, 怎样生产才符合标准, 才是安全的, 然后才有可能要求他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来。经销商真正识别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通过行政部门的准入制度、巡查监管和质量检测督促他们重视食品安全。只有正确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才能准确地找到威胁食品安全的真正问题, 更有效地确保食品安全。

(四)开展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

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是集花卉蔬菜种植、生态餐饮、休闲度假、植物园艺为一体的生态园。我国大中城市郊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但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物质装备水平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劳动者素质高的特点,适合作为旅游一项产业,在我国兴起有20多年的时间,旅游热点已经从古都名城和名寺古刹回归自然。随着五一节由大长假变为小长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设立,中短途旅游成了旅游主流,而在中短途旅游中,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就成了游客首选。

参考文献:

生态安全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人工湿地,作用

前言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湿地与城市生态安全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的生态功能与作用机理以及城市湿地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的定量研究,将是今后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1 城市生态安全的范畴

1.1 城市自然生态安全

城市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太阳能、风等非生物系统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环境,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一方面它们自身对城市安全产生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水资源的匮乏等;另一方面是具有加重或缓解人类活动对城市安全产生的影响作用,比如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调节等。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安全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人文等与自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经济生态安全

城市经济生态系统涉及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等重要部分,包括工业、农业、贸易等。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在忽略环境成本的前提下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传统的城市经济系统遵循“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高消耗、高产量、高废弃的特征。从生态学的角度,这种违背生态规律的发展模式必然危害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也必然会带来城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产业升级的困难性、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短视、城市经济系统的单一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可持续性等弊端,而这些弊端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安全因素。

1.3 城市社会生态安全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上层建筑”,涉及城市居民物质、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居民的文明程度是影响城市社会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诸如人地矛盾、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根本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发达,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城市社会生态安全与城市自然、经济生态安全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而社会问题的存在又必将导致经济、环境的不健康发展。因此在分析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时,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载体,从生态安全的定义出发,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2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城市湿地是伴随城市化进程消失最快的成分之一,是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城市生态安全。作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安全中所起的作用。

2.1 城市湿地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

2.1.1 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城市湿地影响着城市的区域小气候和微环境,在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积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具有固定CO2的作用,可缓解全球气温变暖。由于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城市湿地的高蒸发带走了大量热量,使得湿地区域的气温明显降低,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此外,湿地植物不仅可以凭借旺盛的蒸腾作用维持城市空气的湿度,提高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还可吸收大气中的CO2、H2S等毒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功效。

2.1.2 降解污毒、净化水质

城市湿地的降污、净水功能,在维护城市水环境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城市湿地中的底泥和水生植物通过沉降、过滤、吸附、降解等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对水体的有效净化。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建立与污水处理相配套的人工湿地,可处理大量的污水用于景观、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同时污水中的N、P等被湿地中水生植物吸收利用,实现了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超过80%,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

2.2 城市湿地与城市经济生态安全

2.2.1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经济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湿地,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以杭州西湖为例,西溪湿地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大量食用的鱼虾、食用植物、花卉、中药材等,并且城市湿地环境优美,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好场所,流动的人口又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住宿、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据2013年12月11日《大江快报》报道,在旅游旺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11月接待游客约2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每年游客都以近120%的增幅递增。此外,城市湿地还是开展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2.2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湿地通过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调控、改善着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生态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城市湿地带来的优美环境对人才、资金等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以西安哄笔地公园为例,其优美的环境,使得毗邻的哄毙虑吸引了大量的高新企业进驻,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年产值突破千亿,形成经济与环境互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从土地经济的角度,城市湿地提高了土地价值。以长春市为例,其高新北区长东北城市湿地公园的开放,拉升了周边地产项目的价值,带动周边近3000hm2土地大幅度升值,房价均升1000元/m2。

2.3 城市湿地与城市社会生态安全

与城市化进程伴生的诸如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效率低、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等经济问题,必将加剧城市就业、治安、医疗卫生等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城市湿地在城市社会生态安全中的作用,本质上就是揭示城市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削弱、避免或者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首先,城市湿地作为一种景观类型,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陶冶居民的情操,在优美的环境中释放来自生活或工作的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城市生态系统组分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湿地在城市的自然和经济职能对城市社会安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水安全为例,位于城市水源地上游的城市湿地是城市用水安全的生态保障,其净化水质的功效保证了城市用水的质量,维护了城市的社会生态安全.

结语

湿地资源最直接的产出是水,湿地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和提高生态意识。人工湿地是一项自然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具有开源节流、美化环境的特点。应是实现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也应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首选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广友,王海霞等。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