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第1篇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乡经济;水乡风貌;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93-2

0 引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城乡接壤地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珠三角乡村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东莞水乡经济区作为东莞从分散、粗放、外延增长向统筹、集约、内涵发展转型的率先示范区,正是创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规划研究、探索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的极佳实践地。研究立足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围绕城乡生态、风貌、经济、人文特点几方面内容,重点探索如何进一步促进东莞快速乡村城镇化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1 项目特征

区域特征。项目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杜屋村,地处珠三角东莞水乡经济区统筹发展的核心地区,望牛墩镇中心区边缘,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地带特征。

生态特征。项目三面环水、农田环绕,自然生态基底优越,水乡田园风貌浓郁,具有生态、景观的敏感性。

风貌特征。项目用地被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深高速公路和中洪支线公路围合,是东莞水乡经济区重要展示窗口,风貌区位突出。

人文特征。项目所在的望牛墩镇是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乞巧节”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深入民心的民俗活动。

上述特征决定了该项目不应以量取胜,而是以品质、特色取胜。因此,本研究重点处理好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三大问题。

2 研究内容

2.1 功能定位研究

项目是统筹水乡战略以来的首个具体地块精细化研究,具有多重示范意义。规划从水乡经济区、望牛墩镇和周边村庄三个层面的发展诉求进行综合判断,紧靠“生态”与 “人文”特色内涵,立足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共融的出发点,将项目发展定位为“以岭南水乡文化、传统七夕文化为主题,形成集特色居住、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特色区域。”

功能上由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单一的居住功能+临街商业”优化调整为“居住、文化和休闲服务综合功能”,增加文化与商业休闲等混合用地,为文化、经济活动提供载体,带动周边村落的功能优化、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

2.2 空间形态营造

营造“低而密”的整体空间形态。规划传承岭南水乡聚落“顺水布局”、“低而密”的空间肌理特点,整体以低矮的建筑为主,局部点缀高层建筑,但严格控制其比例、位置与形态,营造疏密有致、低矮舒缓的水乡空间特质。同时,结合生态敏感性特征,整体开发强度从原规划1.8容积率降低为1.4,并提出了开发强度的分级管控要求。

加强生态、游憩公共空间塑造。充分利用中部河涌和广深高速绿廊组成的“十”字型公共空间带,将项目周边生态要素串联成有机整体,并设置慢行道、休憩设施、滨水码头、自然驳岸等设施,塑造怡人的公共空间。

严控建筑形态要素,提升空间品质。建筑高度原则不得超过24米,局部点缀高层建筑。其中高层建筑不得临水布局,生态景观敏感性高的地块,高层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不超过20%。控制沿河涌、广深高速等重要景观界面的建筑高度和连续面宽,保证界面开敞通透。

2.3 风貌特色提升

传承水乡聚落空间肌理。沿河涌形成“梳式”空间布局,引导构建“河岸、水街、巷道、院落”的空间序列。

营造水乡建筑风貌特色。控制与引导建筑的风格、色彩和屋顶形式,建筑风格采取岭南新中式,与传统村落、水乡田园景观相协调,建筑色彩传承东莞水乡传统,整体以浅色为基调,点缀红色,低层和多层建筑八成以上采用坡屋顶形式,形成独特的东莞水乡建筑风貌。

塑造水乡滨水空间特色。引导滨水空间利用水乡传统的文塔、石桥、凉棚、埠头和榕树等元素,并注入七夕文化内涵,以牛郎织女跨银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设计景观,构筑尺度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

3 问题分析与对策

3.1 探索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以往重城轻乡,城乡结合部往往是环境质量低下,风貌混杂的地区,规划更多关注空间景观的协调,而忽视经济联动的内生动力。本研究一方面尝试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传承传统水乡的空间尺度与特色,并注入城市的功能内涵与生活品质,提升景观风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文化娱乐、特色商业等轻柔产业,带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水乡特色的发展道路。

3.2 努力寻求传承水乡文化特色和塑造景观风貌的可行路径

以往多以城市建设的方法改造乡村,导致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内涵日渐式微,本研究尝试从城乡风貌协调的角度,重点加强水乡特色与风貌的塑造:一是大幅度降低原控规确定的开发强度,适应水乡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低强度开发要求;二是加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管控与引导,注入水乡空间元素以及地方文化内涵,尤为注重滨水空间的塑造;三是将有关要求落实在规划条件中,确保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成为开发建设的前提。

3.3 探索特色化和精细化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

本次规划研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土地出让前编制,通过多情景方案模拟,对生态环境、整体空间形态、文化风貌特色、公共空间、建筑形态以及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功能配比,降低开发强度,突出风貌特色,提炼形成特色化和精细化的规划管理要求,避免“千城一面”。

4 结论

综上所述,东莞水乡经济区下合片区项目规划研究的对策为:①对城乡接壤地区注入经济内生动力发展轻柔产业,以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②融入生态人文理念,以地域设计方法传承和塑造水乡特色城乡风貌;③探索城乡发展特色化、精细化的规划管理机制,通过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以及土地出让条件中得到落实,有效引导项目的建设实施。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第3篇

一、概念界定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指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机制体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养生旅游

养生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语,把养生理念植入旅游活动之中,谓之养生旅游。在国内,养生旅游是养生与旅游的融合体,是将与养生有关的理念与活动贯穿在旅游行为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旅游体验。养生旅游,兼顾“养生”和“旅游”两大主题,盈利能力强,发展势头猛,被看做是“世纪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外,养生旅游指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各种关系和现象总和。

(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指在开放的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

二、《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内涵理解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提出全盘考虑资源特色、整体环境、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居民与游客满意度、智慧旅游及人才培养等因素;通盘考虑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旅游富民,坚持“深化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原则,形成旅游全域化综合评价体系。

(一)全域共享共建

全域旅游倡导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时,兼顾考虑本地居民休闲需求。让旅游目的地成为宜游之地、宜居宜业之城。按“主客共享”理念,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智慧旅游”为手段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共建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环境。

(二)全域整体营造

全域旅游提出树立全新旅游资源观,突出城市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新型城镇化及市场口碑对游客的吸引力。树立“景城一体”理念,实施景区、城市一体化战略,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区域,按景点要求建设村镇,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整体营造。

(三)全域特色突出

全域旅游杜绝千城一面,强调城市个性特色。要求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独特,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氛围浓郁,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文化能传承与发扬。突出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以及特色明显的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美食等。

(四)全域有机融合

全域旅游强调居民与游客有机融合,游客除观赏当地自然风光外,应参与体验当地民风与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日常生活环境。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指数建立热情好客的旅游形象、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合理利益的共享机制,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及地方文化,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带动引领作用,催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促使旅游各要素配置完善,通过“旅游+”使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综合带动对投资、税收、就业的贡献,使旅游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六)全域监管保障

全域旅游强调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后的全程保障。提出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强化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与游客总量管控机制,做好高峰期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集旅游资讯、风险警示、旅游投诉、执法监管、应急救援、旅游保险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七)全域多边协助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目的地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使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要求政府应重视旅游业发展,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支持旅游业发展形成社会发展旅游共识。

三、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最早王慧敏提出:融合模式可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王颖: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现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业态的兴起。杨颖: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出现以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提出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治理融合等4种等产业融合方式。李太光、张文建认为,对旅游业来说,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径,其一是“泛休闲化”;二是“广服务化”;三是“准模块化”。研究表明,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理论已有部分理论研究涉足。

(二)现实研究

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已实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正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体现出:第一,养生旅游产业投资正从资源、资本投入向资本、创意投入转变;第二,产业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三,产业投资主体正在从单一养生旅游投资向社会多元投资主体转变;第四,产业形态正由养生旅游单一产品形态向多种形态转变的现象。融合进程中呈现出: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体系保证、政府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方面未深入探讨,跨行业、跨部门综合协调管理未形成。②政策扶持力度较弱。③养生旅游资源开发闲置、同质竞争、品牌建立及顶层设计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④养生旅游复合型人才较少,现有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等不足。

四、《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下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针对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不足,按“全域旅游”及《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理念模式,提出对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产业化”融合发展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产业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向资源要素配置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养生旅游应发挥产业融合调节作用,推动养生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及产业良性发展。养生旅游属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业态,产业链完整成熟、蔓延趋势较快,继续推动养生旅游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紧密结合,形成养生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互联网、科技、乡村建设等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将触角延伸及各行各业,培育养生旅游新业态,推进“养生旅游+”的产业化融合发展。

(二)健全“资本化”投资竞争机制

全域旅游鼓励发挥国内外投资企业平台作用,加大产业投融资力度,出台灵活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对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建设,探索政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做实旅游“硬环境”投入,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

1.引导“养生旅游+”的资本投入。养生旅游正值旅游企业、开发商为投资主体的全民、社会投资的新阶段。此趋势下,应出台更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养生旅游建设,重点考虑在投资政策、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引导资金产业基金项目集合资产孵化证券入市”的路径,启动项目识别、策划与包装工作;以“养生旅游+”模式为产业技术核心,以产业基金为资金杠杆,以养生旅游产业孵化与同质化资产包装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存量资产到股权、从股权到股票、从股票到现金的增值循环,指导产业资本与价值链升级重组,让养生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用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投资+EPC+PPP”产业运作模式,打造“养生旅游+”的产业杠杆,稳步实现“养生旅游+”项目包装、招商建设、投资运营同步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养生旅游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2.遵循“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养生旅游应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推动养生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实现产业良性发展。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以及养生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三)构建“智能化”监管共享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主客共享”的理念,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努力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现代化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

1.做实“智慧云”共享平台。伴随“大数据”、“微时代”和“信息化”的来临,养生旅游应利用互联网智慧云端推动融合,推动业态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主客共享,信息共享、智能互动,利用信息服务、信息统计、信息共享平台,让主客皆能体会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高效。建立行业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相融的统计监测体系,规范数据来源,提升动态管理水平,推动养生旅游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2.做足“全媒体”全域覆盖。养生旅游应继续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全力挖掘覆盖区域人群的养生旅游需要,用全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养生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精准把握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全媒体直指消费者“痛点”“痒点”和兴奋点,引导、创造和拉动养生旅游新消费。鼓励建设养生旅游产业自主核心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四)提升“精品化”核心力机制

全域旅游强调推进“旅游+”的精品化营造,提出“旅游+产品采集+商贸洽谈+论坛”、“主客共享”、“旅游+体育+文化”互动等精品模式,主张游客除观赏自然风光外,应深度体验旅游休闲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当地。

养生旅游精品化提升应以景区为突破,挖缺产品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围绕挖文脉、展创意、抓特色、提品质等方面做“新”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做示范,使老景区焕发新活力、新景区展现新风采;考虑养生旅游产品供给的全季性、常态性、多样性,为游客创造更多生活化时空,形成全天候全季性养生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养生旅游产品从大众体验向深度体验并重转变。同时,加快养生旅游购物平台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养生旅游特色小商品,构建成熟合理的养生旅游商品供给体系。

(五)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

全域旅游提出两方面的“协同化,”一是,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业投资发展,形成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部门联动协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共识。二是,从游客进入目的后各部门的全过程监管保障。

养生旅游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建设,第一,做“足”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产业引导、管理机制方面的主导作用。第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建立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推进治旅进程;第三,应加强地区、部门、行业间的协同联动,开展行业协会自律建设,解决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合同违约等问题,营造公平、透明、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第四,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和游客总量的协同管控机制,特别在高峰期政府各部门的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第五,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得全面覆盖,集旅游资讯、旅游投诉、风险警示、应急救援、执法监管、旅游保险为一体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六)实施“可持续化”人才学科发展机制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万物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持续供给及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是养生旅游发展的关键,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快培养既具养生康复知识又兼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人才供给。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建立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及黑名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研究符合养生旅游人才管理体系的改革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正面导向。

2.加强学科体系。发挥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加大养生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提升养生旅游研发机构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养生旅游基础理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深入探讨,促进科研与产业相结合,为我国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域旅游既是供给侧改革重要领域,也是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指出“发展养生旅游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养生旅游应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模式为融合切入点,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养生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推动和产业竞争力,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养生旅游融合发展,为新常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县域文化 产业融合 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以文化产业为智慧城市服务,主要渠道是发展以公共文化建设为诉求点的县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中,应充分注意到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与地域文化的共同性,形成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链,为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构建社会主义的稳定城乡文化产业结构。①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空间布局上的双向性,打破城乡二元制发展格局,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将县域文化产业与乡镇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确保平衡发展,避免在城镇文化发展规划中大幅度向城市倾斜,忽视乡镇特点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综述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依靠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实现城乡布局协调合理、城镇风格独特的建设格局;二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影响中,以城市文化背景为核心,在长期传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对城市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影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县域文化产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文化的发展与本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理念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依附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新型城镇化不断深化密切关联,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在智力投资的基础上具有娱乐性,在娱乐中使人受到启迪。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三是精神性。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凸显了文化作用。为了使城市文化较快发展,人们依据文化发展的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文化产业,保证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相适应,并且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合理地渗入新型城镇建设之中,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

新型城镇化的要素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集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县域文化产业是技术和知识整合后形成的市场产业。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应变性和时效性,为其发展拓宽空间,提高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文化产业的生产、推广、销售成本。同时,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为新型城镇的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生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了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本身所拥有的知识性、创意性和技术性,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与工业、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竞争力。以本地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县域文化产业能够有效降低资源利用中的能耗,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

人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度聚集的人文氛围,形成了新的人文环境,使县域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包括民族、、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体现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人们创造和消费潜能的释放过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了人文精神。③

智慧。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下,加强城镇管理和经济调控,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调整城镇经济发展结构,整合文化、经济等资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天县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途径。城镇产业已经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发展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发展资金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建设文化产业设施,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的结果是文化产业规模没有规划中的合理,配置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功能设施不全、缺少档次高的标志性现代化建筑。基础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不协调,科学技术创新缺乏后劲,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城镇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当地厚重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创建和推广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基层政府缺乏将本地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理念。在城镇一体化的道路上,有的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上过于随意,对文化产业的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造成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某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或停留在表面上,或大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极力寻找买家,把文化产业发展按市场化资本运作。虽然短期内能够收到一定效果,但是长远看发展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导致效益片面化,不成体系,没有发展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④

品牌观念淡薄,组织结构不健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合理有效利用本地资源的意识,缺乏打造本地文化品牌的理念。在文化产业开发中,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旅游文化基地,不能与周围的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体系。在文化资源发掘中,不能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文化,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或在品牌开发出来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措施,不能有效宣传,不能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实施有效的战略性保护等。这些既是品牌观念淡薄,缺乏品牌塑造力度的结局,也是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阻力。

县域文化产业构成中,强调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过多,对商品属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能够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性和投资效益性,阻碍了企业进驻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不思进取,被动地依靠经济的发展维持产业发展,而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体系构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文抑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抑制了知识分子参与文化产业、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⑤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单一,制约了文化消费。

目前县域文化产业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停留在规模小,范围窄的片面化经营模式上,与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机制。有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决策失误,资金浪费严重。有的经营效益低下,投资回报率低。计算机技术发达、信息社会化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文化产业资源不断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来自于网络的文化产业宣传资源,但是很多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不能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受众向网络方面的转化,缺乏互联网上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以人为本,集约化发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除了要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相关财政政策外,还要关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文化服务需要,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化、均等化、大众化前提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让居民能够聚居在一起,长久地聚居在一起,民有所居,民有所养,民有所乐,县域文化产业就是重要的粘合剂。⑥县域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效益的社会属性之外,不能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经济属性。县域文化产业要存在得长久,发挥其巨大作用,经济效益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寻找县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临界点,突出文化产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使得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这也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约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要集约,以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耕作或其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集约,不断创造和创新,要求不断推广和升级互联网技术,构建平等高效的交流互助平台。传媒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的革新和创造,要实现劳动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能,运用各种手段,不断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和集约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谋划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谋划发展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城乡文化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在保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必须在实际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情况,准确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该政策要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要充分体现行业特征和要求。保证政策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⑦

加大扶持力度。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基础脆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大,回报慢,如果缺乏优惠措施,很难吸引投资者。发展文化产业,县域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与速度。可以建立发展基金,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促进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政府可以放宽贷款标准,提前给予产业启动资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选择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给予贴息等物质上的支持;奖励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或个人;政府要加强大型区域文化作品的宣传力度并进行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氛围,完善运作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县乡政府要有所作为,对基础薄弱的文化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造合适的空间,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扩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比重。市场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要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完善运作机制。在新兴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政府产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下进行。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不断为其注入活力,培育好适合其发展的土壤,在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县域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有合适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的区域产品;其次,要有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在企业内部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二是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多种营销渠道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切实做到这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突出地域特色。县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显著,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及特色旅游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要深度挖掘县域内已有的文化资源,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形象包装,以质量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把文化因素全方位融入到产业当中。⑧

打造产业品牌。找准了文化资源的精髓,找准了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就是找准了文化产业品牌的灵魂,找准了繁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把品牌理念渗透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市场运作理念,强化经济效益观念,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项目科学整合,合理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强大的产业基础,科学的市场运作,将产生高效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成为新型城镇发展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切实保证各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文化产业的结合。县域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与合作,离不开县域的良好发展环境。科学规划县域文化产业的布局,合理控制文化产业的规模及数量,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互动,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目的是助动经济发展。

(作者分别为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讲师;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1年团队建设基金课题“基于冀东红色文化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和河北省社科联社会发展及民生调研课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软实力”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1ZY02,201203146)

【注释】

①宋晖,张效廉:“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4期。

②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求索》,2011年第5期。

③韩永进:“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④陶东风:“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解读六中全会决议”,《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⑤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2期。

⑥张静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理论与当代》,2012年第5期。

⑦ 李永哲,杨振乾:“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甘肃金融》,2012年第7期。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1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要求“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常州市作为我国率先发展地区,在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把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常州“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产城深度融合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

近年来,常州在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努力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载体,以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实现产、城、人之间有活力的持续向上发展。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和保障,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从表1看出,2004年常州GDP为1102.19亿元,2014年的GDP为4901.87亿元,是2004年的4.45倍,近十年GDP增长了3.4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年均增长率为13.2%。从三次产业的GDP比重结构来看,除个别年份外,常州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的态势,分别下降了2.1%和10.92%;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不断增加,十年间增加了13.02%,2014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48.05%,和第二产业的比重比较接近(根据《2015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常州第三产业的GDP比重达到49.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新格局转变)。常州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其综合经济实力,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实施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4年底,常州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322.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8.7%,比2004年底的城镇化率提高了9.4%,十年间城镇人口增长了115.85万人。2014年,常州全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3.86平方公里,比2005年的134.83平方公里增加了88.28%。

在人口城镇化提高的同时,常州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从2005以来,常州建成城市高架路以及青洋路、中吴大道、飞龙路等一批连接南北、东西的城市通道;西绕城高速公路、龙江路高架南延、青洋路高架北延工程建成通车,完成晋陵南路、丽华南路等一批城市道路优化提升工程;宁杭、锡宜、宁常、扬溧、常溧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金武路改造、延政路西延新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京杭运河改线工程、录安洲码头一期工程;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建成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常州城市内外通达更加便捷,港口服务能力提升,长江及内河港口吞吐量接近亿吨。与此同时,常州市城市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见表2)。

3 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14年年底,常州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3.8平方公里,比2004年年底的98.5平方公里增加了106.9%;2014年年底,常州市区人口达到337.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6.86万人,市区人口城镇化率为73.07%。

2015年,金坛市撤市设区,常州市区面积由1861.96平方公里增加到2837.6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比重由42.6%增加到64.9%;按照2014年年底的数据计算,市区常住人口达到393.6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279.24万人,城镇化率为70.9%。;市区所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为86%。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平台。

常州中心城市和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初步形成了“一中心四片区”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一中心”是指城市中心区,“四片区”是指常金统筹核心片区、西南门户片区、东部片区、沿江片区。“一中心四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有利于在提升常州城市中心区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推进各片区产城要素的整合与重构,有利于实现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安居乐业,人、产、城在空间分布上将更加合理均衡。

4 产业经济渐成规模,中心镇专业特色日益显现

近年来,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十大产业链”(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3.3%,汽车、航空、碳材料等产业链实现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3.5%左右。重大项目引进取得突破性进展,金坛区的中航锂电池、众泰汽车整车项目、蓝色星球化工新材料;武进区的北汽新能源汽车、瑞声射频金属结构模组、斯太尔多缸柴油发动机、今创轨道交通;新北区的东风汽车整车项目、健亚胰岛素项目、北京通用航空制造和营运服务中心、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新阳化工新材料;钟楼区的中兴能源云计算华东基地、百度大数据产业园;溧阳市的永冠能源新材料、波士顿锂电池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从镇域经济来看,自2000年以来,经过多轮调整,常州市建制镇个数不断减少,由2000年的70个减少到2014年的37个建制镇,和2000年相比减少了33个。在建制镇数量减少的同时,镇域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镇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0.59亿元,是2006年3.22倍,年均增长率为15.7%。

常州市积极引导支持中心镇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快促进中心镇的城镇功能和形态率先发展;全面启动市级重点中心镇扩权强镇工作,加大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市、镇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目前已形成邹区灯具、横林地板、嘉泽花木园艺、湖塘织造、洛阳电机、湟里机械、礼嘉农机等20多个以镇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中心镇专业特色日益显现。

5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明显提升

常州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源保护、郊野公园、城镇公园、生态细胞、生态廊道、生态绿道等六大工程建设,丁塘河湿地公园、高铁生态公园、新龙生态林一期等公园建成开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推进太湖治水和城区清水工程,太湖治水取得明显成效,近十年完成300多条主要河道的环境综合整治,河道生态功能较大改善;积极实施蓝天工程,重点加强企业废气整治、“禁燃区”建设,成为国家绿色低碳循环交通示范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63.8%。近年来,常州循环经济发展提速。常州高新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开展,钟楼经济开发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武进经发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常州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城乡环境明显提升。常州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6 结语

近年来,常州在基于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一中心四片区”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经济渐成规模,中心镇专业特色显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明显提升。

截止到2016年8月,包含常州在内的江苏省7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已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区域协作成众目关注的焦点,“统筹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再次被提及。苏、锡、常三市强强联手,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这对常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将是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阎立.努力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江南论坛,2014,(1).

[2]戎一翎,单军锋,王宗记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初探――以江苏省常州市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3,(11).

[3]钱存林.产城融合:扬州城镇化的基石[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