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生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当代计划生育宣传内容转变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35-01
1关于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国内之所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即是为了能够在一定发展时期之内控制我国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质量。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计划生育并不是对于人们的强制性要求,而是通过宣传内容来告诉人们一些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在目前所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中,主要有一个“三为主”的工作方针,而其中的第一条便是“宣传教育为主”。而这一方针所强调的便是国家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借助宣传教育的力量,通过对人们进行一定的思想引导来提高其思想觉悟,从而彻底改变生育的观念,进一步保证计划生育工作能够落实到细处。纵观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的前几十年,我国民众的生育观念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具体的宣传工作的推动之下,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伴随着新社会、新发展时期的带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一味地停留在过去的宣传内容中停滞不前,是不能让新时期的民众感悟一种较为理性的生育观念的。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目前很多宣传单位对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仍旧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缺乏了对于该政策的整体性研究,也没能保证宣传工作的系统连续性进行。其次,相关宣传部门目前所使用的宣传手段是较为落后的,而在形式和内容无法有机结合的前提之下,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是无法深入民众之中的。最后,对于基层所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发展较为不平衡,总体而言,宣传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各部门之间在具体宣传中的配合度还不够高,更谈不上对于资源的共享共用。而本文将就针对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宣传内容这一块展开探讨,阐述目前在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中的具体转变内容。
2关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宣传内容转变问题
2.1关注工作中所累积的“新经验”、“新典型”。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便大力推广计划生育政策,而该政策在1978年则正式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而自计划生育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国内在控制人口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典型的案例。以计划生育的工作经验来讲,国内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以此经历了“三为主”、“三结合”、“三不变”,而后期则出现了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从而实现“两个转变”,最终达到“一个目标”为其核心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总结经验。而对于目前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而言,也急需对以往的经验作出总结性概括,从而使宣传内容紧扣经验方针,能够切实深入民众。另一方面,计划生育的前期工作也出现了许多的典型,而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继续开展,新的典型也将陆续出现,因而宣传工作者应当在宣传内容中不断融入一些典型案例的讲述,使民众从接近生活的具体案例中感受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2.2宣传避孕节育以及生殖保健。在现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为广大民众深入开展避孕节育的生育服务以及一些具体的生殖保健服务,其目的在于为一些育龄民众提供优质且高效的生育类服务。而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组中的宣传人员来说,就需要事先在民众中宣传这些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的有效性,使民众了解一些比较普适的避孕节育的技术,以及一些常见的有效避孕措施。只有使这些生育类服务做到家喻户晓,民众才会对这些服务有一定的接受度,从而能够配合工作人员落实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对于广大民众开展与生育内容相关的宣传,也能够使民众在知情的前提之下选择一定避孕方法,或者提高其进孕效果。
2.3做好新决策的及时宣传工作。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的主体内容早在70年代就被确立下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也不断地会推出一些细节化的政策内容补充。如2000年的3月2日,我国就颁布了一项关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而在同年的12月份,国务院则又针对计划生育工作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的白皮书,而这些都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为了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与质量所做出的政策性举动。这些新的决策内容呢对于引导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目前计划生育组的具体宣传人员就需要及时地将这些新决策内容推进到宣传教育工作之中,使民众从国家积极的推动性工作中感受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结论
在整体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程,为了能够及时解决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宣传部门必须深入民众之中,为我国敲响人口警钟。具体来说,通过计划生育的宣传共组,民众应该了解到新时期应该具备一种与时代脚步相一致的生育婚育观念,必须用科学文明的文化观来配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稳健发展,其宣传部门应当事先力行,从宣传内容以及宣传手段上进行相关的革新,而对于具体宣传内容的转变与革新则是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18-02
现代社会,女性的流产率、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重复流产、低龄流产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使计划生育高危手术的在数量上与危险程度上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文选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18176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在我中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18176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1-63岁,平均年龄(43±2.1)岁,经筛查后确认为高危手术4103例。
1.2研究方法
对确认为高危手术的4103例进行术后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若发现异常者,及时来院就诊;详细记录高危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008年-2012年我中心实施的计划生育手术有人流、药流、放环、取环、输卵管结扎,其中手术量最多的分别为人流、取环,详见表1。其中高危人流手术比例总体呈递增形式发展,并发症发生率呈递减形式发展,详见表2;高危取环手术比例与并发症发生率均呈递减形式发展,详见表3。
根据调查显示,计划生育高危手术主要因素为闭经,主要成因包括宫内节育器嵌顿及断裂;流产次数频繁,时间间隔短;子宫高度倾屈,内膜修复障碍[1]。闭经时间超过1年者取环手术出现并发症的机率相对较高,本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闭经时间超过1年者,IUD残留5人,取环失败4人,子宫穿孔1人,在并发症总数中所占比例为21.01%。一般情况下,闭经后0.5-1年内,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下降幅度尚未明显,内外生殖器的萎缩现象也尚未明显[2],在这一时间段取环,成功率相对较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若闭经超过1年,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明显下降,内外生殖器的萎缩现象明显,致使IUD过大,容易形成嵌顿,手术操作难度加大,在取环过程中容易伤及宫颈、子宫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用于计划手术中,有效提高了计划生育高危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例如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在手术中,医生可根据显示的宫颈、子宫、盆腔实际情况准确找出宫腔的深度与方向,定位环位、环型[3],有效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避免在手术中盲目刮宫,使术后闭经、子宫内膜损伤的情况得到明显减少,并杜绝了人流不全与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而随着可视人流技术的推广使用,也减轻了人流对人体的伤害,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英.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2例防治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09(16):142-145.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学研究中也备受学者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界的研究也一步步趋于成熟。此次研究希望通过回顾既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现有研究关于人口政策的研究,了解每一视角出发学界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为接下来的研究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切入点,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二手资料。读者们在综述中也可以看到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脉络,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概念澄清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中国在1982年至今推行的是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因此,计划生育政策不等同于人口政策。
另外,计划生育政策也不等同于独生子女政策。国内外学者在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时,很少有人明确区分计划生育政策与独生子女政策两种类型,事实上,考察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便可得知,一胎化政策并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部内容,只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限制,因此,学者们不能将计划生育的研究核心局限于生育数量的探讨。
三、文献回顾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来产生的人口效果研究很多,因为这样的人口政策作用于中国社会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完成的人口转变,使中国人的“人口红利”时期迅速到来;另一方面,抛开国际社会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指责,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一胎化”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红利”时期很快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不断攀升带来的“婚姻挤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以及由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失独者的问题。
(一)“人口红利”时期
中国的人口转变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功不可没。然而,对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转变不仅要有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计划生育带来的不仅是排除社会经济要素使中国少生了4.58亿人,更包括一系列的经济效果。低抚养比打开了“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日趋缩小的年度人口增量减缓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人口增速缓慢对社会综合发展、人民福祉改善也有极其广泛的积极影响。
(二)计划生育带来的后果
计划生育带来的最严重也是最显著的后果,就是提前到来的人口老龄化,这使中国处于一种“未富先老”的尴尬状态。在底部老化和顶部老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口快速老龄化,日益膨胀的庞大老年人口数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足以支撑养老的费用,由此引发的社会保障问题困扰着中国人。国际上提出的精神慰藉等复杂的老年人问题,已经让中国望而却步了。在这一问题上,梁秋生和和刘宁所做的研究有不同意见,他们的研究结论中表示,人口老化现象是实施计划生育的必然结果,但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大和老年人口问题产生却不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他们的观点是人口太多仍是我国人口的首要问题,其次才是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的问题。
计划生育也带来了中国人口性别比的持续攀升,由此引发了“婚姻挤压”等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学界的研究还是比较倾向于认为计划生育是导致性别比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直接原因。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要改善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状,改变农民、农村、农业的经济社会条件,增强农民的创新能力,推动农村及城镇贫困家庭从生产性生育偏好向享乐式生育偏好的转变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计划生育;军队院校;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军队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面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军队计划生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情况查找问题,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管理创新。
一、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但进入“十二五”后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各级领导虽能身体力行的执行相关规定并将其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但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将其与军队院校的全面建设相结合,与教职员工的成长进步相结合。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受前一阶段工作成果和社会舆论的麻痹,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所减退。
2、计生干部多为兼职
军队院校会议后,大部分院校的体制编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院校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很多院校将原来专门的计生干部调整为兼职。致使院校计划生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分散,工作难度增加,多采取突击式和应付式的工作方法。加之,由于是兼职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干部不断调整,使工作缺乏连贯性和深度,没有动力总结创新,工作中存在疏漏和隐患。
3、人员情况复杂
军队院校的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除有军官、士兵和文职干部外,还有大量的非现役文职、公勤人员及职工、临时工等。营区流动人口较多,成分复杂,职业岗位多样,这给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掌握、制度落实、管理协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管理难度加大
军队院校军队人员以高学历技术干部为主,他们学历高,思想活跃,民主和维权意识较强,有主见,对计划生育问题都有各自的认识,不能高压胁迫或强行执行。并且由于工作需要,长期在校学习,结婚及生育子女时间不断推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生优育。
二、提高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紧贴教职员工实际,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精确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党委统揽、机关共管
一是各级党委应该统一思想,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个全局性、长远性、艰巨性的工作来抓,充分认清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凝聚军心士气、促进院校全面建设的重要性。要将计生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抓落实,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变成经常性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纲要》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是坚持军政主官亲自抓负总责,各级主官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目标一致、责任共担。逐级签订责任书,把计生工作作为一项考核干部,奖励先进团队的标准来落实。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做好计生保障。每年从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做到计生经费专款专用,改善基础设施,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宣传服务,奖励先进,解决困难等。
2、加强舆论引导,抓好宣传教育
一是斟酌宣传教育内容。计生教育应与官兵日常生活和个人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集中开展人口理论、人口国情、人口政策、军队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个人职责义务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殖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婚育科普知识、生理健康知识,帮助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婚姻观。
二是拓展宣传教育形式。通过课堂教育、展馆参观、政策讨论、网络宣传、影视作品欣赏、评比竞赛、表彰联欢、宣传品派发、心理咨询等形式使广大干部职工全方位、多渠道、自觉主动、喜闻乐见地接受计生信息,遵守计生法规,争创五好家庭。
3、掌握情况,分类指导,改善服务
军队院校计生工作对象复杂,针对这一情况,计生干部首先应该区分对象层次,摸清个人情况。要通过访谈、调研、填表等方法掌握一手资料,建立院校的个人婚育档案,不断更新最新情况,使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人需求,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做好计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对未婚人员加强生理、心理卫生和婚恋观教育;对已婚人员,强化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知识教育;对再婚夫妇做好政策法规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根据流动人口数量多、性质杂、居住散特点做好军地双管互助工作,严格审查、责任细分、跟踪管理、落实到人。
最后,针对有些教职员工自觉参与性差或不便参与的情况,要主动上门,优质服务。把工作延伸到教职员工家,延伸到学校营区外,拓展到解决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上,切实做好人心工程,发挥技术服务优势,把普讲、普查、普治服务到每一名教职员工及其家属。
4、科技牵引,提高工作质量
一是要充分利用军地资源优势和人员素质优势,提高计生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网络、先进仪器、咨询访谈等方式快捷准确地获取人员情况,通过科学分析,随时掌握人员思想动态。
二是科学引导婚恋生育。关心干部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倡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加强军地联系,帮助大龄官兵解决择偶困难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医疗查体等方式,增强心理素质,保证优生优育。
三是科学规范管理制度。依据先进的科学理论,细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奖励处罚,将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
5、大力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双向选择,广选优配。计生工作时间长、范围广、内容多、事情琐碎,一般年轻人兴趣不高,因此应采取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双向选择方式,不受原专业和岗位限制,从较大范围内挑选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参善谋、有热情的干部来担任此职。并同时注重计生领导、计生干部、计生基层宣传员和计生技术人员“四支队伍”的建设。
Key Words:postgraduates;one-child policy
オ1.Respondents and Research Method
My research’s respondents are the postgraduates in Xidian University.My research method is questionnaire survey.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 in China has been growing,which rise up to more than 500,000 until 2012.After graduation,most of them stay in cities and work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companies,so they have to face China’s one-child policy.As a growing big group,their voice needs being considered.My research purpose is to try to find out unmarried postgraduates’ attitude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I randomly deliver 400 questionnaires,and acquire 36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and effective return ratio is 91.5%,which all are unmarried postgraduates with age from 23 to28 in Xidian University.In these 366 questionnaires,126 are from female and 240 from male.The places I make questionnaire include Yifu Library,Science Building,Tiaoji Canteen,NO.4,24,98,100 apartment buildings,as well as at the school gate,which guarantee the randomness as much as possible.
2.Attitude to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s early as 2009,famous demographer Gu Baochang presents together to the government a proposal,suggestions on adjusting family planning policy.He insists that the work adjusting the family planning allows of no delay,we should allow one couple has two children.Recently this topic has again triggered fierce debates.What is postgraduates’ attitude to china’s strict one-child policy?Do they support the idea that every couple should have right of bearing two children?
In my question 2.4,“Recently the topic about easing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is under intense discussion,do you agree open completely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and deliver the fertility right to family?”,the results is as following:
Table 1 the percentages and numbers of “agree” and “disagree” postgraduates
agreedisagree
male89.17%(214)10.83%(26)
female92.06%(116)7.94%(10)
whole90.16%(330)9.84%(36)
From the table 1,we can see that as high as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postgraduates support abolishing one-child policy and giving family the right to make the decision now.The difference of attitud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s small,with 89.17% of males and 92.06% of female agreeing on it.
In the reason column,more than 50% students who “agree” explain only one child is not good for child himself.They are lonely and don’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and are easily spoiled,in the future they will alone bear the burden of taking care of their aging parents.The reason of another 30% is they insist fertility is a human right,if a family can afford well,the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have second child.20% believe that China is facing severe social problems,such as a lopsided ratio of males compared with females,a rapidly aging population and a shrinking pool of youthful laborers,so it is time to adjust the policy.
All those who “disagree” insist that China is overpopulation now,if easing the policy,we will face more severe pressures from environment,jobs,resources.We can see that those students support one-child policy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China’s problems are rooted in overpopulation,and China’s population problem is so serious that we have to minimize the birth rate.
Table 2:percentages and numbers of postgraduates who “support”,“oppose”,“aren’t clear” the one-child policy
SupportOpposeNot clear
Male36.7%(88)40.8%(98)22.5%(54)
Female33.3%(42)42.9%(54)23.8%(30)
Whole35.5%(130)41.5%(152)23%(84)
Even though there are more than 90% of postgraduates who agree on opening completely the second child policy,the number of postgraduates who oppose the one-child policy is only 41.5%.The supporting number is up to 35.5%.“Not clear” percentage is 23%.They approve that the one-child policy is a temporary policy in special time.It is necessary even though it has its negative influence.The result on the question 2.7 shows that 93% of postgraduates think one-child policy needs adjusting now.These results apply that even though the one-child policy is against most postgraduates’ desire,still a big part support and believe our government’s decisions,and only 41.5% clearly show their opposition.Famous politician Li Xiannian said that “China has the best people in the world.” His “best” means trusting and loving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Just like he said,Chinese don’t distinguish country and government.They believe government’s decision is after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and is for most people’s benefit.
3.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 93% postgraduates support adjusting one-child policy,however,those who oppose it is only 41.5%.35.5% think one-child policy is necessary.I hope what I found can work as a basic fact for others’ researches and the right decision-making concerned with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My research limitation is that my respondents all are unmarried postgraduates,so I can’t guarantee everyone will do what they say today,what I find is their present thoughts.
References
ぃ1]Gu Baochang(1992).Fertility transition in number,time,and gender.
ぃ2]Population Resaerch,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