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国防知识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选取被试大学生,分别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比较实施项目前、后在校大学生
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乙肝的态度。结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31.4%~85.1%提高到了83.1%一
90.7%(P值均
40.9%(P
泛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并降低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
【关键词】肝炎,乙型;知识;健康教育;态度;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9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2)05-0527-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引起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
重要原因,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中国
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调查显示,在校大
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的了解不系统、不全面,普遍倾向于认
同乙肝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骨
干,将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宣传和普
及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传播媒介作
用,可将乙肝防治知识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从而有效促进全
民的肝炎防治意识与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乙肝相关知
识知晓率,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与国际扶轮3450区(港、澳、
蒙)和香港择善基金会合作,于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支持
甘肃省在高校大学生人群中实施乙肝健康教育项目。为评价
项目实施效果,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合作于2011年5月进行了项目实施效果的第三方评估。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项目实施前:2009年9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
法在甘肃省4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7所,在每所学校中随机抽
取1~3个学院,每个学院根据规模抽取不同年级的3~6个班
级,共调查2877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522名,女生1355名;
汉族学生2618名,少数民族学生259名;非医学类学生2729
名,医学类学生148名。年龄19~22岁。项目实施后:2011年
5月,制作甘肃省高校抽样列表后随机抽取12所,每所高校调
查150名大学生。每所高校随机抽取3个院系,每院系中随机
抽取1~2个班级,共调查189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045名,
女生845名;汉族学生1727名,少数民族163名;非医学类学
生1731名;医学类学生159名。年龄20~23岁。2次调查学
生的性别、民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19,
0.202,P值均>0.05),专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224,P
1.2 方法 应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统一制订的调查问卷,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自填方式调查大学生的乙肝
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对乙肝的态度。
1.3 项目实施措施 由经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的
市、县级疾控中心项目人员,协调院校组织校医、辅导员及学生
骨干开展为期1a的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活动。内
容包括:(1)在校园内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展板,营造浓厚
的乙肝健康教育氛围;(2)利用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对项目的
实施进行报道,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体对乙肝防治知识进
行广泛宣传;(3)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到校园举办乙
肝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乙肝相关内容知识竞赛、健康教育
课、校园宣讲会等活动;(4)制作印有乙肝相关知识的笔袋、拉
杆笔等各类宣传品在校园内散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4 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录入Epi-
Data3.02,结果用SPSS15.0进行X2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乙肝防治知识 项目实施前,只有31.4%的大学生知道
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实施后知晓率提高到了83.1%,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最有效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从85.1%提高到了98.8%,对慢性乙
肝是否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知晓率从68.2%提高到了
95.2%,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结婚的回答正确率从68.8%提
高到了96.4%,对引起乙型肝炎病原体的知晓率从63.9%提高
到了93.9%(P值均
2.2 对乙肝的态度 项目实施前、后分别有74.8%和77.8%
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349,P
者以后,“像往常一样不会因此影响两人之间交往”的大学生比
项目实施前明显增多,而选择“尽量回避交往”和“表面上和他
保持交往但心里很排斥他”的学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X2=446.018,P
的问题时,项目实施后大学生认为“不介意”的明显比项目实施
前增多,认为“介意”和“很介意”的大学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X2=926.448,P
3 讨论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没有开展系统的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
育,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获得乙肝知识的学生只有20.2%,在
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
率可直接影响到发病水平川,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是预防乙肝的
重要措施。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乙肝预防
知识健康教育,使其科学认识乙肝,才能真正建立自我预防、保
护的意识和能力。
甘肃省各项目单位通过校园广播和网络、制作展版、悬挂
横幅标语、开展校园宣讲、制作和散发宣传品等各种学生喜闻
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项
目的实施,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
高,降低了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心理。总结经验如
下:(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注重与教育部门的协调
配合。项目启动前成立由省卫生厅厅长、省教育厅副厅长参加
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小组。同时,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
由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到了各项目单位,对项目基线
调查、培训督导、各部门职责等做了统一要求。(2)分级启动,
逐级开展培训,提高各级项目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项目
执行能力。(3)广泛发动学生会、学校团委等大学生社团组织
积极参与项目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提高了项
目工作效率。(4)及时了解项目进度与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
项目督导与通报,确保项目目标的如期实现。(5)在中国肝炎
防治基金会项目经费和省卫生厅配套经费的支持下,为市、县
关键词:过程写作 教学法 高职学生 英语 有效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27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职学院培养的高端应用技能型人才就是国家急需的人才,高职英语学科的教学肩负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英语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难点。尤其是英语写作,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英语词汇、语法,还要求能够进行词组的排列,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逻辑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英语偏科严峻,听说读写很难面面俱到,往往轻视写作教学的过程,过分强调结果,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逐年下降。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完善学生的写作能力,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降低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率,抓住写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帮助学生英语水平逐步提高,达到有效写作的目的。
1 过程教学法的概述
顾名思义,过程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将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完整的链条中,通过提高学生各个环节的能力,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英语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就是高职英语教师将英语写作看成是一个整体过程,并不断调动和提高学生写前准备、写作阶段以及作文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和能力,从而保证有效教学。但是,高职英语写作的过程教学有别于一般的英语写作,它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发展诉求,了解学生是学习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汽车英语、焊接英语、机电英语、建筑英语等不同专业方向,从而保证写作过程化教学有的放矢。
2 如何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法让高职学生实现英语的有效写作
2.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又被称为写前准备和构思阶段,这是学生在英语作文写作前最重要的环节。其作用在于让学生明确写作主旨、题目立意、材料含义,通过一系列的写前准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明确写作框架和思路。在准备阶段,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意图和作文目的,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找到自己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广泛搜集作文素材,并分析文章所给的资料。例如,某高职英语教师进行商务英语写作过程教学,作文题目为“The significance of business English work”,那么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商务口译、文秘工作、涉外商务工作等的具体内容,从而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2.2 作文阶段
作文阶段是写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利用写作准备阶段搜集和准备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并通过筛选来完成初稿的时期。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度,让他们有计划地进行文章撰写,并展现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保证文章中篇章形式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使文章更有深度。另外,在这个时期,学生要把自己的思路和语言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逻辑思路,将文章写作的重点放在内容上,把握好文章的框架和形式,避免病句、错句。例如,在对商务英语学生进行文章The purpose of business English learning写作过程教学的时候,不仅要使文章语句通顺,还要求其中具有专业实践性,在文章中体现英语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的目的。
2.3 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学生对初稿进行的完善,通过有效的修改,能够使文章更加具有可读性,并找到初稿中出现的错误,完善文章内容。文章的修改环节也可以被看作是二度创作,它要求学生具有通读文章全篇的能力,并能够找到其中的不足,或者对文章进行细化,使其更加具有深度,语言更为优美。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完善。
其一,自我修改和学生之间互相修改。通过对自己文章的修改查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而学生之间的互相修改则可以锻炼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找到写作中出现的语病、结构错误,并看到他人的优点,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其二,教师对学生文章的修改批阅。通过教师的批阅,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师也可以找到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4 定稿阶段
定稿阶段是英语文章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时期学生要对发现检查出的错误点进行完善,并校正文章标点、单词、语法等细小部分,并用工整的字体进行书写。在最后成稿的时期,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对文章中的优点进行肯定、赞赏,从而帮助高职学生建立坚定的信念:自己也能成功的写作,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英文写作的兴趣。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高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只注重结果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只会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要坚持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善于抓住写作中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有效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炳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再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13-16.
[2]全琦贞.有经验和无经验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区别――浅谈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应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70-71.
[3]程娇琳.过程写作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201-202.
[4]陈劲节.“过程-体裁-策略”模式实施于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5):70-73.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措施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为了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切实做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学校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任副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网络。
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久、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我校定期进行国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顽强的意志。了解重大国防事件,居安思危,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国防观念,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教育措施有:1、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广泛宣传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2、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有国必有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3、通过纪念日,举办演讲会、报告会、革命歌曲比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4、定期放映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同学们对国防的感性认识。5、开展“拥军爱民”小卫士活动,组织青少年成立拥军服务队,帮助周边地区军烈属义务劳动。
二、保证课程开设落实国防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增设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而且规定:课程有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体系,使学校能根据实际和需要,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自主地开发教材,这给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保证。我校的国防教育专题课程,主要由学校政教主任负责实施,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的深刻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国防教育观念。
三、推行各学科教学中国防教育的渗透
我校利用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主渠道,采取“结合、渗透”的教育原则开展国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近几年来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国防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主要渠道。如我校的社会课和语文课学科教师都能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国防教育的渗透,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目标之一。其它学科教师也能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国防教育有关知识,同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评价之一。
把课堂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学校学期(学年)计划中要充分体现国防教育的内容。如社会课主要渗透祖国的疆土、国界线、边界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三防”知识。音乐课通过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军歌,歌唱人民军队,沤歌英雄人物。体育课要进行基本的军事技能教育和训练、培养。国防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为了考查学生的国防知识,有效地提高我校学生的国防意识,检验我校的国防教育成果。
四、适时进行国防宣传教育专题讲座
我校根据国际国内形势需要,利用班会课、德育课等全校统一作息时间的课程资源,利用校园广播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突出国防形势的宣传教育。通过专题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人们认清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统一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深刻认识国防强弱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宁、人民利益的重要关系,增强学生长大后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
五、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
关键词: 小学 德育管理 “四力”
德育工作在小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人士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认真分析看现状
不畏浮云遮望眼。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1.德育内容拔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变坏的机会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想未雨绸缪,早点教育孩子,很多东西提前渗透到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都要安排到德育教学中,至少要10个课时以上。这些德育内容说不重要那是假的,说重要则显得有点远了,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毕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让他们提早接受大人们处理的知识,未免高估了他们的大脑,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混淆,模糊了德育主干知识的构建。同时,这么多内容要进校园还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德育工作,大量社会阴暗面会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前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2.德育目的扭曲化。德育的目的简单讲就是培养学生有个好的习惯,为此,学校制订出了一系列规定,对广大学生及教职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管理走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法治轨道上来。但是校园制度的形成和执行前提应当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管理者的需要。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学校的红领巾监督员就好像苍蝇一样,每天总是盯着我们不放,一点也都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太讨厌了!”也有很多老师大吐苦水:“我对这些学生真是没办法管了,如果我在教室里,他们就会安静一些,乖一些,可我前脚一走,后脚还没迈出,教室里就闹翻天了!”像这样的“盯”“管”,无视儿童在制度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只是将儿童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往往导致他们消极反抗:他们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班集体不被扣分,自己不因为违反了校园的规章制度而遭到班主任的训斥。
3.德育效果递减化。活动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于是人们总是千方百计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加,其意图是要用有意义的活动占据学生的生活空间,可是很少会去深思这样的方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笔者曾就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中学生活动设计方面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很普遍:“如今的孩子劳动观念和能力太差了,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今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抗挫折能力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今的孩子法制观念淡漠,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要加强法制教育”、“如今的孩子文明礼仪太差,2008年要开奥运会了,要大力加强礼仪教育”……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赶上了一拨又一拨的教育。在如此众多教育的加强中,德育迷失了自己,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差。
二、群策群力促提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长、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才能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1.教育部门要“给力”。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力量,对小学的教学组织工作有直接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也都是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学校必须实施的,而且年终还要对专项内容进行考核,学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挤出仅有的时间安排这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知道廉政文化、知识、国防教育等内容对小学生来讲还不到时候,虽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为了执行上级的精神也“一竿子撑到底”,学校德育工作的行政干预力太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内容进校园的“准入”上要严把关口,不要让过多的、超前、拔高的德育内容过早地介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要授予学校在德育工作的主动权,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设置德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 结核;知识;健康教育;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32-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TB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n Zhengding County/LI Jun-juan*, ZHANG Jian-li, ZHANG Yong-mao. *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05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B health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the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Methods So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chosen by stratified sampling, then TB health education were taken among them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amo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implementing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uberculosis knowledge among them increased by 24.9%, 33.1% and 54.1% than before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m(P
【Key words】 Tuberculosis;Knowledge;Health education;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学生又是一个群居性特殊人群,相互接触较为密切,而结核病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极易造成暴发流行。近10余年来我国部分省市学校发生的结核病暴发流行就是例证[1-3]。2006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应答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5.6%,学生仅为44.3%[4],学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够,学生缺乏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均与近几年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有关。因此,为加快中小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步伐和学校结核病防控能力,提高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减少或杜绝学校肺结核病暴发流行,2007年9月正定县结核病防治机构与教育部门联合在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探讨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中小学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将正定县20个乡镇编号,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村,将抽取的2个乡镇中学15个班的992名学生和4个村的全部四~六年级12个班的451名学生(共计1 443名)和92名任课教师纳入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范围。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故只限在小学四~六年级开展。干预前后分别在上述27个班级中随机抽取50%的学生和其班级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特定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干预前后参加问卷调查总人数分别为814人和813人,干预前有2名小学生和1名任课教师、干预后有3名小学生未完成问卷调查予以剔除,其余师生均参加并完成现场问卷调查,分别有812份和809份,均符合要求,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9%以上。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首先对相关学校主管领导和任课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之后各学校教师利用文体课或健康课时间对所选班级学生连续开展1个月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方法视不同年级采取不同形式: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适合采用宣传画、制作画报、写小作文、致家长一封信、课堂播放统一制作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光盘等具有很强视角冲击效果的形式;中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可采用主题班会、制作板报、国旗下讲话、结核病防治知识竞赛、撰写专题作文,并结合播放专题光盘等形式。
1.2.2 调查内容及方法 参照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联合编印的“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多部门合作健康促进培训教材”[5]中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肺结核病致病因素;(2)传播途径;(3)常见症状;(4)疗程;(5)结核病如何预防;(6)免费诊疗政策;(7)就诊机构;(8)能否治愈。针对教师、中学生和小学生设计2种不同问卷,其中教师和中学生问卷内容相同,共涉及上述8个问题,小学生问卷涉及上述第2,3,5,6,7共5道问题。问卷以单选题的形式,设置4个答案供选择,其中1个为正确答案,问卷中的空项视为答案错误。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发放问卷并直接面试下独立完成问卷,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结防知识知晓情况变化。知晓率的计算方法按照结核病知识知晓人题数计算,即知晓率=(答对的人数×答对的题数)/总人题数(即答题人数×卷面题总数)×100%。
在上述中小学27个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共向2所中学和4所小学学校发放宣传小册子805份(约30份/班),海报180张(30张/校),《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20套(3~4套/校),学生传递“致家长一封信”4890份(约180份/班)。干预前后任课教师和中小学生参与健康教育干预比例、参与并完成现场问卷调查率、要求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率达到在校人员总数的50%。
1.2.3 质量控制 干预措施实施前,由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对相关学校教职员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知晓率调查方法进行统一培训,以减少系统误差。在干预实施前后采用相同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由培训过的教师和结防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确保调查问卷真实有效。
1.3 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教师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在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8个问答题中,干预前、后教师的知晓率人题数分别为736和728,其中答对的总人题数分别为478和654,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4.9%和89.8%,提高了24.9个百分点(χ2=150.639,P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中学生干预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人题数分别为3968和3976,答对的人题数分别为2 226和3 545,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6.1%和89.2%,提高33.1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403,P
2.3 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后小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的人题数分别是1120和1110,干预前后小学生答对的人题数分别为433和1030,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8.7%和92.8%,总体知晓率提高了54.1个百分点(χ2=723.962,P
3 讨论
建立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协调机制和科学的校园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学校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快速提升教师和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全面加强和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能力十分重要。调查表明,干预实施之前,教师的知晓率相对中小学生要高,小学生知晓率相对较低,但对教师的依从性和渴求知识的欲望较强。因此,结防机构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调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使结防机构人力资源与教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配合,以教师为点,以学生为面,以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指导为轴心,进行点面轴立体结合式的健康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种健康教育使教师、中小学生知晓率显著提高。这与全球基金第一轮结核病项目在青海和贵州两省开展的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试点得出的结果[6]相似,若卫生机构与教育部门合作机制能长期推广,势必对快速提高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产生明显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喜欢视觉冲击且与家长接触机会较多等特点,采用卡通画报、制作宣传画、课堂播放专题光盘、写小作文、致家长一封信等视频或画册形式;中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流范围较广等特点而采用开主体班会、制作专题板报、撰写专题作文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极大激发师生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兴趣,满足他们的要求,达到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目的[3],提前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提出的结防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目标[7]。
通过学生“致家长一封信”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给家长,从而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辐射链,扩大学生在社会上宣传作用,提高了以学生和其家长为圆心以学生和家长活动范围为圆的覆盖区域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使学生的邻居或其家长一旦患病,即可及时就诊于结防机构[8],提高结核病发现水平。
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认知程度。从干预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教师还是中小学生,对结核病常见症状、所需疗程、如何预防以及当前国家免费诊疗政策知晓率较低,不足50%,这与张选民和于影调查的结果相似[9-10]。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结防基础知识和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提高各阶层人群对结防知识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校医的培训,健全学校结防控制网络,全面推进结核病健康教育进程。
4 参考文献
[1] 贺玉芬,年峰,陈德花,等.日照市某中学结核病爆发的调查.职业与健康,2000,16(1):45-46.
[2] 冯光明.安阳市郊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36-37.
[3] 万逢洁,何敏,郑艳燕,等.南京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结核病健康教育即时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0,16(9):517-520.
[4]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2006).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25-26.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编印.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多部门合作健康促进培训教材,2007.
[6] 李小伟.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亟待普及.中国教育报,2009-3-24(02).
[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论文汇编.北京:2002.内部资料
[8] 阚晓宏,金玉莲,杨建安,等.在中小学生中运用线索调查卡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中国防痨杂志,2007,29(1):53-55.
[9] 张选民,曾令城,王西临,等.西安市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现况调查.中国防痨杂志,2008,30(5):48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