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二是建立选拔任用机制。工资由区财政全额供给。制定了区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参加公开招录公务员考试,使村干部"干有所盼"制定了关于公开选拔优秀村干部享受待遇的实施意见》和《区享受年薪待遇优秀村干部选拔考核管理办法》现有95名村干部享受1.2万元年薪待遇。全区有14名村干部被录用为乡镇机关公务员。有140名村党支部书记、10名村委会主任被推选担任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是建立离任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机制。现已向1491位离任村干部发放离任补助283.1万元。制定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采取村干部个人承担300元,使村干部"退有所养"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离任村书记(主任)生活补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5年以上的根据累计任职年限确定了每年800元-1500元四个档次的补助标准。区财政补贴700元的办法解决了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累计为1372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四是建立能力提升机制。不断提升其能力素质。区委与农业大学联合举办了村干部农学大专班,使村干部"业有所成"每年对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为了减轻村干部负担,所有学员每人每年1400元的学费由区财政补助600元,区管党费补助600元,个人只承担200元,已有168名村干部通过成人高考参加了大专班学习;组织村干部300多人赴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组织1000多名村组干部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培训;安排14名省级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省委党校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激励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虽然每所学校的具体措施略有不同,但本质上大同小异,这些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有效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还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的日益重视,以及一些激励手段与措施的实施,确实对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有一些成效。2005年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资助课题申报总数只有204项,2009年课题申报总数达到608项,增加了近2倍,这与学校及各学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与激励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不完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的问题

1.学校所采取的激励措施比较分散,激励效果不明显。

在肯定我校采取的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措施获得成效的同时,不能忽视这些措施比较分散,不够深入,激励效果不明显问题。

扬州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每年参与科技创新各项竞赛和基金项目的总数在增加,即便是申报项目数最多的2011年,741项申报课题中参与的大学生总数约2000人,但是参加的人数在我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增加的幅度依然很小,被立项的只有409项,最后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所支持的这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的人数只有1000多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课题是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渠道,这一“主渠道”的参与状况如此,那么其他各项有关科技创新的竞赛参与度就可见一斑了。

2.忽略了隐性课程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杰克逊在专著《课堂生活》中指出,隐性课程是通过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的。以扬州大学为例,学校对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其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还没有足够重视。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显性课程,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

3.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其他相关机制相互配合效果不佳。

长久以来,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调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但是这些措施和方法没有形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显著激励作用的科学合理、相互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

(1)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保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及物质保障。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激励机制缺乏制度保障。以我校为例,现在成文的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只有《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一项,但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只是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项措施,其他相关措施及相对应的组织机构、活动内容、保障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等都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体系,这给激励机制的实施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机制缺乏物质保障。在我校中,许多学院,特别是文科类学院往往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机制与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配套。首先,高校以往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基本上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的。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机制过于死板,不利于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以扬州大学为例,《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不符合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限的申报课题,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校基金办不予受理。但是,科技创新活动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如果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失败不能容忍,学生就必须自己面对和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压力,这样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这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学生层面的问题

1.学生学业压力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①大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上,没有更多时间涉猎各种知识领域,没有时间尝试各种锻炼自身素质的活动,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提高。

2.学生科技创新的目标模糊。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目标,一类在外在目标。内在目标是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我要做”,来源于对科技创新的深刻认识。外在目标是被动的、消极的“要我做”。许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科技创新,有时只是一时兴起或者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有甚者为了追逐名利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这类人开始时可能全力创新,但当自己的科技创新毫无结果时,他们就会犹豫不前;当看到别人创新发明获得成功、名利双收时,他们又急于求成。

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学校多形式激励机制

1.依据激励理论,完善现有激励措施,制定科技创新制度,构建完整的激励体系。

(1)制定科技创新制度,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为了给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个适合的科技创新环境,使其更好地取得成功,学校有责任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容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营造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信任与开放并存的科技创新环境。

(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奖励体系,强化角色和责任意识。依据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等相关激励理论,将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相结合,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奖励制度,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奖励体系化、正式化。

2.重视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力。

杰克逊在专著《课堂生活》中认为,隐性课程是通过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的。从心理学的理论看,隐性课程这种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隐性课程中灌输科技创新的思想,能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科技创新的向往,这种作用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比物质奖励所产生的效果更强劲、更持久。那么,如何发挥隐性课程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力呢?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科技创新精神的弘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内在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比正规课程更加有力。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要形成能有效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运用各种手段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建立一种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保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效率。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在隐性课程中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影响。教书只是显性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在隐性课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③尤其是教师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元素。因此,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在完善激励机制的同时,对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相关机制进行相应的更改。

在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同时,要看它与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相关机制的运行情况。这其中除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硬件条件,硬件条件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证。以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并给予了经费和师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运行体系,这种做法值得各学院依据自身特色加以借鉴。

如上图所示,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建立向学生开放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一平台在激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值得其他学院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加以借鉴。

大学生科技创新评价机制的配套完善能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导向作用。大学生应该达到对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掌握,技能的培养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应当看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评价实行评估内容开放化、评估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鼓励大学生创新发展。通过多种考试考核形式,促使学生开放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这样的评估体系,有利于发挥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有助于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二)建立学生内在激励机制

1.设立科技创新学分,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近几年来,国内有些高校在尝试实施“创新学分”制度,但是我校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设立科技创新学分,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用学分纳入考核标准,这是对大学生评价体系的一个补充。

2.打造科技创新队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打造优秀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多出创新性的成果,离不开加强学生科技骨干队伍的建设,可以将科技类的社团作为学生科技骨干队伍建设的核心,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意识。

3.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

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时,必须考虑和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带来的影响。大学四年,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掌握的知识深度也不同,所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体现层次性,这样才能营造宽松的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科技创新环境。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体系方面走在了前面,构建了具有本院特色的金字塔形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如(下图二)。

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依据自身情况,采取了具有本院特色的金字塔型的学生科技活动梯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参与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本科生更是达95%以上,获得立项资助21项。这样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以大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使大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与发展,激发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注释:

①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②吕军,侯俊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

③尹磊昌,杨鲁宁,朱婷婷,刘中合.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参考文献:

[1]王祚桥,周培松,孟三爱.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52-54..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72-285.

[3]王平祥,唐铁军.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4]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5]吕军,侯俊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

[6]尹磊昌,杨鲁宁,朱婷婷,刘中合.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7]左颖,学分制下高校创新学分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8).

[8]李明江,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体制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08-02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整个学生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校风优劣的关键。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与长远意义。为了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部在2005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共六章六十九条,分别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方面的管理作了规定。《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实行进一步督促了学校的从严管理,为高校健全和完善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制度依据。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辞海中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有管,有理,结合在一起才能叫管理。组织单元,通过市场经济选择,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组织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经营行为。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是用最小的人力劳动支出获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

1.德育管理。德育管理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高校有效实施的过程,是学校按照一定要求,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教育等等。

2.学习和学籍管理。学习管理是学校按照一定的专业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学习纪律、学习成绩方面。

学籍管理就是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进而实施的管理。

3.生活和行为管理。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应该包括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生活活动的管理:饮食起居、卫生健康等方面生活的管理。大学生的行为管理是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及纠正的管理。

4.体育与卫生管理。是高校组织、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从而造就大学生健康的体魄。

大学生卫生管理包括大学生作息制度卫生、教学卫生、课外活动卫生、体育锻炼卫生、膳食卫生、宿舍卫生、心理卫生、疾病预防等管理。

5.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是课外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管理和校外的活动管理。

通过规范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立能力、自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学生愉快学习、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模式阐述。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具体地说:管理的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在整个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一般采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即学工处代表学校行使学生管理职权,各院系在学工处的指导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体的日常管理事项由辅导员负责。管理体制如图示:

学工部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是学生最直接的全程的管理者,即使高校按教育部规定比例配辅导员,一个辅导员也要带几百名学生。从以上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可以了解到,所以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都要负责,许多事物型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完成,如果辅导员事必亲躬,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使辅导员从事务型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人生导师”型转变,需要学工部门从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创新管理方法,转变管理方式,从学生管理的最根本的地方考虑解决管理问题。采取最简便、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管理,把事务性的工作“输入型、程序化”。即把要求学生做到行为规范第一时间输入学生大脑,使其按规定完成动作。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统揽全局,抓住共性问题,发挥一级管理抓纲领,二级管理抓细目的两级管理作用。所谓纲领一是明确管理总目标以及必要的分目标;二是建立管理标准;三是考核执行结果。所谓细目是明确职责,把各项工作任务以岗位职责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个人;以学工管理部门为主导,系(学院)为管理主体,建立定期通报情况和考评的工作机制,以达到管理的目标。以高校学生生活和行为管理为例进行阐述。

二、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两级管理关系

(一)高校学生生活和行为管理的标准

生活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宿舍,主要是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包括遵守作息时间、宿舍内务的规范程度等,具体可分为卫生整洁要求、安全守纪的要求、文明守纪的要求;行为管理主要要求学生守规则,懂礼貌,讲文明礼仪,遵守公共道德。如按时上课、买饭排队、饭后收碗、遇事不起哄等。

(二)根据管理的内容和标准制订管理制度

相应管理内容对应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学生学习纪律管理办法、学生宿舍内务管理办法、宿舍纪律管理规定、文明礼仪守则等。

(三)使学生了解管理标准及管理规定

1.入学教育。根据管理标准制订光盘,在新生入学时播放。入学教育效果比起其他方式的教育效果更好,因为学生刚入学时容易接受大学的新生事物,形成进入大学的第一印象,学生不容易忘记。但是如果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段时间形成了习惯后,要纠正就困难得多。因此入学教育要对学生学业、纪律、文明礼仪、安全以及日常生活养成的习惯全方位的教育,最好以图像配以解说的形式,生动活泼,形象易懂的录像片,在新生入学时观看,将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2.班会组织学习。把有关的内容安排具体学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把有关的规定及教育内容作为每个班全体同学必学一遍的内容,做到人人皆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扎扎实实。

(四)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

1.学生宿舍管理部门职责。(1)宿舍管理部门:宿舍卫生管理、宿舍设施维修联系、学生宿舍文明、内务管理、宿舍纪律管理。(2)保卫部门、宿舍管理部门:宿舍安全。防盗、防火、检查安全隐患。(3)学工部门、各院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宿舍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宿舍的表彰与脏乱差、违纪宿舍的通报。

部门管理关系如图:

宿管科的信息学工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宿舍学生

2.学生学习纪律管理部门职责。(1)教务处:学生上课考勤。(2)学工处:违纪情况通报。(3)各院系:遵纪守规教育。

各部门管理关系如图示:

教务处学生上课纪律情况学工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

三、管理结果信息通报和考核

高校学生工作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校系两级管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要及时沟通。学工管理部门利用学年考评制度,表彰奖励达到目标的系(学院)。

1.建立管理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例如宿舍管理有违反规定的,宿舍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学工处(部)通报各系,各系及时把情况通报辅导员,辅导员直接找学生解决问题。如果由宿舍管理部门直接向各院系反馈,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管理部门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果学生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学生宿舍,也造成宿舍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因此学工处负责收集所有学生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以规范的报表的形式报送,每周两次或一次,学工处及时汇总并通报各院系,各院系根据本部门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整改的措施。总的来说,一级管理管结果,二级管理管过程。

2.考评表彰制度。各系根据总目标、分目标制定措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根据本系的情况变化创新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中有许多的亮点,学工处每学年考评各系的学生管理工作,表彰先进,展示推广亮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36-02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社团运行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但最突出、最核心的是社团管理问题。加强和改进社团管理,探索科学化管理之路,是高校学生社团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主要问题

第一,社团定位不准,管理理念陈旧。为什么要发展学生社团,谁来管理学生社团,怎样做好社团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特别是对社团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有些社团活动还停留在“课外活动”的层次,没有将支持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认识统一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来,统一到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的要求上来。

第二,工作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目前,一些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团委、学生会主管,但这种管理最终只能流于形式,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如学生盲目成立社团,完全自主和自发,缺少准入和审批环节;社团缺少挂靠的业务指导部门;社团管理缺乏管理监督和控制,无据可查。

第三,缺乏整体规划,社团结构不平衡。社团发展存在盲目性,缺乏宏观、长远的规划,势必造成社团发展结构失衡。如学术类社团较少,缺乏学术性和专业性;社团成员构成不平衡,一年级学生占多数,高年级参与的学生不多,社团干部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社团发展横向比较不平衡,社团间的差距较大,整体功能发挥不够,缺乏高质量的活动。

第四,社团指导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校大部分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由任课教师、团委教师、辅导员等担任。这些指导教师大多为义务兼职,自身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指导力度的缺乏,也导致了社团管理规范化欠缺,制度不健全,如个别社团甚至没有管理条例或章程,大部分社团传承性不够等。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路径探析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解决社团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需要应用符合时代特征的先进管理办法,来探明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化管理的新路径。

(一)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实现社团科学发展

健全管理机构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健全管理机构,坚持“党委领导、团委引导、分类指导、教师辅导”的管理模式,建立分层管理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对社团的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坚持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方针,以育人为宗旨,重视社团建设,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学习并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引领,培育先进的社团文化,推动社团建设,提高层次、提升水平。

科学定位规划 重视社团规划,实施差异化、重点化、品牌化战略。高校学生社团既要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又要加强社团的内涵建设,有重点、建精品,形成社团发展的自身特色,由内而外,不断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根据社团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分别制定不同类型社团的发展方针、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大力支持政治理论类社团、努力扶持学术科技类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类社团、正确引导文艺体育类社团。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社团的类型和特点,选聘优秀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奖励政策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校内专业教师、知名教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还可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社团的指导工作。

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聘社团干部人选;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指导并举方式;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更替有序、充满活力的社团骨干队伍。

加强社团会员队伍建设 重视社团会员纳新环节,建立应聘、面试程序。做好新会员培训工作,宣讲社团章程、宗旨,明确会员权利和义务。搭建社团会员成长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能力、增长学生才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促进社团和谐健康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社团基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1)制定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的成立、队伍建设、成员管理、活动开展办法、经费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2)成立社团联合会,制定《社团联合会章程》,将社团检查评估纳入学校管理系统,完善社团管理运行监督机制。(3)引入激励机制,定期评选和表彰优秀社团、优秀活动项目、优秀社团负责人、社团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指导教师等,建立指导教师奖励制度,认可和肯定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将其作为考核和晋升职务的条件。微观层面:(1)制定《社团活动章程》,确定社团的定位、目标、理念和职能等。(2)建立入团制度,确定招聘程序,做好会员资格审查,对会员高标准、严要求,引导新会员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3)建立社团干部培养制度,重视新老成员衔接、干部承接环节,完善培训办法,着力提高社团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社团干部考评办法,对考评优秀的社团干部进行表彰奖励,调动社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建立社团档案管理制度,利于社团传承,留存社团资料、活动开展情况、电子档案(如活动照片)等。

(二)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 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统一目标。依据社团工作特点,将统一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坚持全员参与,明确社团所有参与人员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注重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明确要求社团工作动态申报、重大活动申报,加强社团活动过程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完善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的、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考和评两手抓。考核依据以下方面:社团组织的常规活动和大型活动的数量和活动效果;社团大型活动开展前的活动策划和活动后的书面总结报告;学期伊始书面工作计划及学期末书面工作总结;社团联合会和学校其他机构组织的相关社团活动的活动成果等。实行考核,就得有考有评,完善评价制度,奖优惩劣。要按学期或学年对社团进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精品社团、优秀社团,对优秀的社团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的社团要予以批评和处理,确实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社团坚决予以整改、合并或取消。

(三)以个性化管理为目标,坚持创新彰显社团特色

树立品牌化理念,培育精品社团 品牌化应是社团发展的核心目标。社团活动走品牌化之路,必须坚持出精品、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各名校都有特色社团,如清华学生艺术团、复旦大学舞蹈团、北大爱心社、北师大春秋学社等。树立品牌理念,打造精品社团,需坚持社团特色与高校发展特色相结合,重点扶持思想性强、特色鲜明、有发展活力的社团,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加大投入,有意识地打造品牌社团,让社团在良性竞争中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挖掘内涵,坚持高品位,提高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坚持方法创新,适应社团发展趋势 增强创新意识,既要注重观念创新,又要注重方法创新。网络化是社团建设的创新载体,利用社团网站、微博、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社团活动,占领网络阵地,建立社团内外交流平台,扩大社团宣传,促进社团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社团的辐射能力。

社会化将拓展社团发展范围,社团发展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社团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联系紧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跨校的社团联合,建立社团联盟,是提高社团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社团发展应逐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增强市场意识,通过跑企业、拉赞助等,增加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也必将提高社团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顺应新的发展趋势,社团科学化管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韵君.论校园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社团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134-135.

[2]王振兴.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文献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1(24):166.

[3]南麒.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四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32):54-55.

[4]单儒超.创新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社团功能及作用发挥的路径探析[J].河南教育,2010(8中):92-93.

[5]任志宏,赵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7-108.

[6]骆伦彪.激活学生社团功能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J].广西教育,2010(18):61-62.

[7]林青,杨丽娜,曹宇.略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23):43-44.

大学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这得益于上海居住证管理制度的改革。

经2013年5月20日上海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按照这一办法,取消了原有制度中的居住证分类,而以积分制度取代。达到120分积分标准值的持证人,可享受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

张芳,2005年自武汉一所电子类大专院校毕业后,虽然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子,但户口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引入积分管理,突出了能力和贡献的导向,为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了一个融入渠道。”在6月19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管理办法》新闻会上,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翁华建说。

由此,上海也成为中国首个对外来人口全部采用居住证积分制管理的城市。

“这种操作手法至少看上去更加符合现代城市的管理理念,也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以往户籍改革政策中浓厚的功利性。上海的政策可以说给了人们一个新的视角,在今后的户籍改革中,更多地考虑人的付出和人的期望值。”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常敏如是认为。

积分制的希望

在6月19日的新闻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称此次上海居住证实施积分制度是“从条件管理向积分管理的进步”,并指出希望为“长期合法稳定就业、居住的来沪人员建立透明而且稳定的预期”。

据记者了解,此前实施的居住证制度按照申请人的不同分为居住证A、B、C证,A证为国内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审核实行按照要素计分制,C证则是一般居住证,针对普通外来从业人员——包括投靠亲友类、就业类、临时类等。而对于留学人员实行人才引进类居住证为B证。

在此前上海市对引进人才居住证的管理办法中,“条件”十分明确: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员,在上海工作或创业,而持有上述居住证的人员,其居住证的有效期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可以申请子女在本市就读;符合上述规定的境内人员的子女,取得本市高中毕业文凭的,可以参加上海卷统一高考,报考本市部委属高校、在外地有招生计划的市属高校或者民办高校。

正是本科的学历“条件”门槛,令来沪已经多年的大专生张芳一直未能获得上海居住证。

“按照最新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申请居住证解决子女就学和医疗保障等问题,慢慢地还有希望落户上海。”毕业之后一直在张江科技园工作的张芳告诉记者。大专毕业积50分,43岁以下的最高可以达到30分,缴纳社保一年还能积3分,修改后的居住证《管理办法》给了张芳希望。

120分的标准,积分管理可谓是此次上海居住证改革的最大亮点。按照《管理办法》,整个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四部分组成。

“积分构成显示,两类人士受到上海欢迎。一类是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属于城市稀缺专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获得上限最高的积分。另一类是企业家与投资者,在加分指标中,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指标最高100分。”知名财经分析人士叶檀对记者指出。

除此之外,紧缺急需专业、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远郊重点区域、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表彰奖励人员、配偶为本市户籍人员等条件都可以获得相应加分。

按照规定,分值决定子女就学达到积分标准的持证人,同住子女可以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配偶和同住子女也可以按照上海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

“拥有居住证的人士与上海本地户籍人士拥有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居住证与户籍含金量相差不大,可以替代户籍使用。拥有居住证者不必放弃老家的田地、社保等等,相当于同时拥有两份保障。”对于改革之后居住证的“含金量”,叶檀分析道。

“从人数上来看,因为这个积分达到标准规定分值的持证人数肯定会比原有的人才居住证人数要增加,那么相应的随迁的子女参加中高考人数也会一定增加。”毛大立的话给了如张芳一样在上海工作的很多人信心。

老龄化下的“刚性需求”

合法稳定居住以及合法稳定就业便具有了申办条件,大大增加了申请的覆盖面。

“尽管居住证和户口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问题,上海居住证积分管理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数据看,按照新的规定,将会有30万人左右会符合要求,而今后每年申请居住证的人口则由原来的2万左右增加到4万左右。”上海市人口学会的一位学者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来沪人员总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发挥居住证制度在保障来沪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实行居住证积分管理,明确来沪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帮助来沪人员更好地融入上海。”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江子浩如此介绍这次《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也对记者指出,户籍政策放宽,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公平,外来流动人口给城市作出了贡献,自然应该更公平地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但是在不少专家看来,城市人口老龄化和社保透支才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原因。

“这次改革一方面呼应了国家推进城镇化,加快户籍改革的战略决策。中国户籍制度最难啃的骨头在直辖市,上海的动作意味着户籍制度整体改革终于开始。另一方面也是应对城市日益加剧的人口结构老龄化。”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对记者指出。

据顾骏介绍,2012年,上海市户籍人口老年人数量367万,占比高达25.4%,老龄化势头迅猛,高龄化也呼之欲出。

自从2002年4月1日上海停办蓝印户口逐步转为“居住证管理”之后,人口的老龄化给上海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上海社保。据了解,户籍人口长期负增长和人均寿命上升,使得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户籍人口总数的20%。

在2009年上海“两会” 期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透露,2008年上海的社保基金严重穿底,超过17%的财政资金被用于补贴社保开支,总数达到170亿元以上。而近三年来,这些情形并未明显好转。

“如果不引入年轻人口以改变年龄结构,上海将长期受困于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将于2030年增加到500万之多。届时上海老龄化程度将超过日本,社保透支的情况也将‘越来越严重’。”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曾撰文说。

按照上海官方数据,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347.46万人,没有上海户籍的900万常住人口中,80%以上年龄不足39岁,这与本地人口老化恰成对比。换言之,他们缴纳的社保费用将大大充实上海的社保基金。

120分门槛仍过高

“这次上海居住证的改革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在叶檀看来,向高学历人才和企业家倾斜的《管理办法》与德国、加拿大的技术移民和资金移民的手法颇为类似。

毛大立也坦言《管理办法》的形成主要经过了国际国内比较借鉴、系统设计、实测模拟和专家论证听取意见等过程。

“一个正义的、可行的并且稳定的户籍改革,至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叶檀分析道。

“上海作为一线城市,作为人口流入大城,马上彻底取消非农户口,肯定不现实。因为户口还是居住证的名称改变容易,提供大量均等的公共服务不是一个城市马上能承受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也对这次改革评价很高。

事实上,正是如此,自从6月19日新闻会之后,人们普遍对上海的做法持肯定态度。

并非没有批评的声音,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就是其中之一。在顾骏看来,120分的标准明显过高。

“普通农民工如果学历不高,那积分就少得可怜。尽管工作年限增加会带来积分,但一年只有2分,而过了40岁后,最高不过30分的年龄积分每年还要倒扣2分,什么时候能积满120分。”顾骏说。

这意味着原来被挡在A证之外的大部分人仍没有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农民工来说。“更严重的问题是,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又急需大量的公共服务如环卫等。既然城市日趋老龄化,那么低端服务的需求肯定水涨船高,为什么对从事这些行业的来沪人员还要设置那么高的门槛?”顾骏进一步质疑。

在顾骏看来,如果各地都采用这种自我本位的“准入门槛”,中国的城镇化岂不应该改称为“精英城镇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海居住证施行积分制改革之外,其他一些城市如广州深圳也曾推行过100分制的“积分入户”改革。

对此,叶檀指出,“上海积分制的做法值得鼓励,却没有解决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