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测试报告的意义

测试报告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测试报告的意义

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污染;生态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72-02

一、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生活在当下的人,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人类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没有人愿意放弃这些安逸的享受,而回到原始社会那种艰苦的生活秩序当中去。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活动对水、大气及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现象长期存在,导致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人类的健康、生命、居住条件已经越来越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田,从此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能源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工业的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燃料结构逐步从煤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学工业开始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工业污染的治理率还很低,工业废水治理率仅20%,工业废气治理率为56%,工业废渣治理率为50%,因此,解决我国工业污染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泛滥成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特别是在党的十中,我党更是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树立环保意识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状况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必须率先树立环保意识,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民众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富有朝气,掌握知识的新一代祖国建设者,更应该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提高自己意识的同时带动他人共同实现保护环境的愿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正式符合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顺应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环境保护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当中的一项内容,它要求从自身的角度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环境而协调自己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协调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自觉地保护环境。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多年以来,党和国家以及各个高校着力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逐步恶化,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开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应当拥有全面的思维能力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意识更成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内容。因此,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要求大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自己价值是为人类生存而存在,让大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生活环境的变化,关爱我们的家园,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地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和带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这是从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补充。

(三)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是党的十七大、十八所坚持完善的重要目标。未达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除了通过必要的法制保障以外,还要从人民思想方面着手,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要求人们树立更为深远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推进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构建者,肩负了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在内心深处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人们树立环境意识的推行者,才能尽快带动整个社会尽快实现我国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前进。

三、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思考

(一)加强必要的环境学科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积极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工作,承担起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高校不仅要将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育当中,还要专门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出一定课时的环境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使学生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不成系统的环境知识通过开设环境类课程而得到系统地充实和整合,使他们对环境知识和环境理论和方法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例如,高校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计划,应当有条件的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可以在适当条件下为广大同学开设环境方面的选修课,如《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生物学》等,以此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识,为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打好知识基础。

(二)丰富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

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相关纪念日载体,充分采取如讲座、沙龙、环境监测实践等各种形式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同时还可以不定时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同学们讲解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政策法规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办法等,提高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了解。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多方途径寻求与所在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能力施展平台。此类活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快速

提高。

(三)加强高校内部环境保护类社团建设

高校环境保护活动除必要的学校官方组织外,高校环境保护类社团也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和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学习的重要组织者和承办者,有效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在高校的有序开展,也提高了广大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但是不可否认,高校社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制约着环保类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经费、师资、场地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条件,并在活动内容上进行合作指导,力求突出“小、巧、精、智”的特点,并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总之,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现实让我们感叹人类的愚昧,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必须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因为这是为人类生存而应尽的最基本义务。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社会来关注环境保护事业,提高整个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社会上形成“时时关爱环境”、“处处节能减排”的良好环境保护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增谋.加强生态科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J].社科纵横,2009,(1):228-229.

[2] 陈真.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07,(8):115.

[3] 徐梦婷.浅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其培养[J].才智,2009,(19):174.

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高中地理课堂开展环保意识培养的可行性

之所以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因为高中地理教材和地理知识都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地理知识的课程体系有所改善,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更多地包含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比如说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重要的是在地理知识中重视传递人地关系和谐的理念,而不再单单强调要学习地理知识,这样的教材安排为我们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展环保意识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教材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在人文地理知识中包含了很多智育内容,这些智育内容比如经济、能源、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地理教学中包含着德育内容,在涉及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相关知识时,教材中都会给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当前资源和能源危机已然威胁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为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环境的承受能力存在一定限制,如果自然环境不能够承受这个压力就会给人类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样的德育内容就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用这种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行为习惯上体现环保意识。

二、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存在着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们需要重新选择有效的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环保内容,这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尤其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丰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质内容。这样,在教材与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有可能会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比如在学习地球存在的宇宙环境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再介绍地球特征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能够给人类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珍惜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生活环境,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2.适当选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意识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知识的讲授,它需要教师克服教材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以提高效果。比如可以进行案例教学,把生活中有关环境的内容展示到学生面前,最好是能够找到对比性强的案例,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的环保观念和方式对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影响是不同的,在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树立全新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知识拓展等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地震、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这些自然灾害的常见现象如何?我们应当如何避免?这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原因我们该采取何种行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会从多个角度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也就会自主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3.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还会找到这种行为的意义,从而推动他们增强环保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际组织学生参加某些环保实践活动。

当前,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来看,环保问题已经不单单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威胁到我国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全球倡导环保的新时代,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积极践行环保行为,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虞卫国.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管理[J].青海教育,2004(7).

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创新意识问题 策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涉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师生452人,其中,教师44人,学生408人。

(二)调查内容

为了解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为例,针对该校机电类专业中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五个专业中高中起点的专科大一、大二年级、五年制起点专科的三、四年级的学生及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涉及问题三十余个。

二、调查的结果

(一)学生问卷

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的机电类专业中,共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实际收回408份。被调查人员中男生333人,女生75人;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210份,高中起点专科198份;机电一体化专业82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166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82人,电气自动化专业40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9份。

被调查的408名学生,有335人认为应该将创新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26人认为应该在其他时间进行创新意识教育,有46人对是否应该将创新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于学校的创新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培养方面,有277人认为应该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有285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30人认为应该通过创新大赛加强创新教育的培养,263人认为应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谈及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条件时,228人认为应具备独到的思维方式,229 人认为应具备高科技素养,226人认为应具备团队精神,305人认为应具备探索精神,190人认为应具备勤奋的精神,134人认为应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有130人认为应具备交流能力,有19 人认为应具备其他方面的条件,如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懈坚持的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调查中,有63人认为家庭教育对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213认为应该是学校的活动和教学才是影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63人认为是创新大赛,93人认为是个人因素,19人则认为是先天因素对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最大。

在对问题“您认为高职学校机电类学生要创新,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的调查中,48人认为最缺乏资金,193人认为最缺乏氛围,58人认为最缺乏信息知识,141人认为最缺乏技术指导,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将创新意识教育贯穿于全部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84名同学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176人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106 人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有39人认为最重要的素质是有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

(二)教师问卷

在对机电类专业教师的44份问卷中,多数教师对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并赋予了较高期望。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好的老师有13人,其中认为很好的只有1名老师,仅占总人数的2%。被调查的44名老师都认为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多数老师都希望能将学生创新教育贯穿于每个年级的教育教学中,并通过创新意识教育的培养,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校的专业竞争力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就业和创业。

在问及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时,认为是家庭教育的7人,36名老师认为主要因素为学校的创新氛围,22名老师认为是课堂教学,认为是学生个人因素的有27人,认为是教师引导为主要因素的则有21人。

对于制约学校创新意识教育的因素问题,被调查的老师中,31人认为是资金支持,23人认为是制度扶持与激励,23人认为是专任师资的缺乏,36人认为是学校缺乏创新氛围,22人则认为制约学校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因素是领导的重视不够。

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从何种途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0位老师认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35名老师认为应该通过每年举行的创新大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认为应该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33位老师,29名老师认为应该通过外出的参观学习来加强和丰富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

三、结果分析

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师;监测

由于药品的双重性,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反应。如青霉素肌内注射引起的臀肌萎缩、氨基糖苷类药物造成无数患者听力丧失、四环素所致的四环素牙齿以及1996年的撤市的替马沙星。该产品上市不到两年的时间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为其他喹诺酮类药物4倍以上。其中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其中6例死亡。这一严酷的事实迫使美国Abbott公司于1996年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停止销售替马沙星。2006年我国发生的欣弗事件,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特别是抗菌药物在医院的药品销售中所占比例大、品种多,在住院患者中使用广泛,所以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国际社会从氯仿事件、磺胺酏剂事件、反应停事件中认识到药品安全性问题的重要性。上世纪60年代各国纷纷建立ADR报告制度,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和合作中心成立。我国ADR监测从80年代后期开始,2004年3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ADR报告资料为我们安全使用药品提供了及时重要的信息。

2 抗菌药物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使用,其ADR也越来越多,滥用抗菌药物的严重后果是细菌耐药性增强,严重不良反应增加,医疗费用猛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合理使用,重视其不良反应刻不容缓。ADR监测工作目的是加强药品管理,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促进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抗菌药物在医院中的使用率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最多,因此医院这 一环节显得特别重要,只有改善抗菌药物在医院中的应用,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依法报告和监测不良反应,但没有明确由什么人来报告,大多数的临床医生由于患者多工作繁忙,对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不够,怕出现不良反应后会涉及医疗纠纷,所以对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多采取了处置后不再提及。主动报告没有积极性,这使得各医院对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大多由药学科工作人员来完成。2005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指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的问题监督、指导、评价、开展药品安全合理性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测。

4 药师参与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有以下几个优势

①药剂科是临床药品的供应者;②药师直接与医、护、患有联系,易获得药品使用信息;③药学信息、资料齐全、有抗菌素不良反应分析条件;④抗菌素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集专业、技术、管理于一体。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据有关资料统计男女发生率相近,年龄从儿童到老人均可发生,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多,可达60%之多,这与临床上较多使用静脉给药有关。其损害以皮肤系统为最多见,可能与该反应容易被发现有关。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再次为肾、肝损害,而肾、肝损害一旦出现后果则较严重。目前临床上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次以头孢类最多,其次为青霉素、喹诺酮类。这可能与临床上广泛使用有关。 5 药师开展抗菌药物监测的工作方法

药师可通过药讯、药学通报,对抗菌素的合理应用、不良反应,介绍新的不良反应动态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度。与临床医、护、患多交流沟通,宣传ADR监测的重要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为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了依据。但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医师越权使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抗菌素分级管理使用知之甚少;②用药指征不明确,相关科室无法做药敏实验;③病历、医嘱中抗菌素使用书写不规范;④用药不连贯,频繁更换品种,三联、四联用药,重复用药;⑤用法用量不正确;⑥预防用药时间过早,档次过高,未能按手术分类区别对待。因此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和浪费,要加强医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的学习,并提请院领导对此项工作引起重视。

伴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不断开展,咨询服务逐渐成为药学专业从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药师提醒医师是否存在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以减少抗菌素不良反应的出现,减少因不当使用而造成的损失。药师要为住院患者建立药历,进行用药监测,减少抗菌素不良反应的漏报。

6 抗菌素不良反应上报、评价、分析

由于抗菌素品种较多,使用情况较复杂。临床使用中发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后,药师应及时到临床科室与医师和护士及患者交流沟通,了解用药过程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药师在报告时要判断其因果关系,评价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的相关性,收集报表、汇总。对使用抗菌素的品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患者基本情况、用药途径,累及器官等方面进行分析,将结果及时向临床报告,帮助其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药物,但有安全的药师。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在药师的参与下有利于安全医疗,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确保社会大众的用药安全。综上所述药师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将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锐,管玫,等.四川省2002-2004年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05,2(4):235-237.

[2] 王健.从6起药品不良反应相关致死、致残事件谈药品安全使用管理.中国药房,2007,18(31):2413-2414.

[3] 林聪丽,叶任选,等.抗微生物药物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药学实践杂志,2007,25(6):425-427.

[4] 王晓蕙,曾仁杰.等.依据治疗指南分析临床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中国药房,2007,18(32):2553-2556.

测试报告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起草背景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21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桂政发〔2021〕6号)精神,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制定了《河池市贯彻落实2021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就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二、方案内容

河池市贯彻落实2021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包括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共20项2021年主要工作、“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具体内容为:

(一)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要求。

(二)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

(三)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千方百计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五)千方百计提振城乡消费。

(六)千方百计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

(七)切实加快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九)“十四五”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十)奋力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

(十一)奋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十二)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加快建设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十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十六)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强区。

(十七)大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区。

(十八)着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十九)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西。

三、工作要求

方案明确了91个子任务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及完成时限,并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