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管理政策与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农民增收; 矛盾;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讨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土地制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狭义观念。社会变迁带来的新观点摆脱了旧社会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更加注重对土地制度广义概念的理解。尤其是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句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重视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土地的利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土地用涂管制制度等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的土地关系。土地管理制度的变迁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讨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颗,最主要的就是农民增收缓慢,该问题主要是由制度性因素所制约的,所以为了使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而使农民的各项收入大幅度地增加。
1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涉及到的项目进行综介性的研究,是加强工作以及改进缺陷不足的重点环节。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并且严格的执行相关土地管理的法规和政策;第二,全面的查清各个地方土地的利用情况,并且对土地的分布状况、总体的质量和数量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结介实际的情况给子科学性的评价和管理政策;第三,在相关制度的执行过程之中应当进行土地登记,在登记之后才可以授权土地使用证书和土地所有权;第四,建立其科学化的、完善的、健全的统计制度,为土地的规划建设奠定基础;第五,加强土地和用地的管理,加强土地的建设,并且严格的控制出现非农用建设占地的情况,全而的、细致的、严谨的贯彻我国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规定,依法对划拨土地的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第六,全面并且细致的制定出土地的利用规划,为今后土地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第七,严格的检查并且监督土地的使用情况,对一些违规使用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妥善的处理土地利用过程之中出现的相关纠纷情况。
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全而的加强并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制度。而国家政府为了进一步的加强土地的使用和规划管理,还陆续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我国针对土地管理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进行的,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包含有社会主要公有制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有偿土地使用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国有土地农田保护制度等等。总的来讲,土地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土地的使用并且增强利用效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土地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项目进行细致并且深入的研究,可以对加强土地管理和完善相关制度的重要性有着全而的掌握。下文将针对当前土地管理制度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综介性的研究,力求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对策,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来对工作的方向进行科学化的引导,促进土地管理水准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首先,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土地的产权制度小够完善和健全。最为突出的是城市内部的土地产权小够清晰,土地产权的主体不够清晰,同时针对土地的登记制度也不够健全和科学,针对土地的使用划分和相关的界定也小够科学介理。另外,在当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之中,针对土地的价格机制建设小够科学化,相关基准的价格不能够真实的、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出土地的实际价格水准,另外在地方政府之中也存在有垄断性的行为,这一点对于土地价格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在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之中,也存在有重大的缺陷。首先,现行的集体性的土地管理制度立法存在有巨大的问题,针对各项权限的规定均存在有较大的缺失,而在部分的法律规定和政策之中,难以体现出农民作为集体式土地主体的所有权,部分地方政府小能够准确的贯彻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所以小少村民申请的住宅建设均山于规划方案的缺失而难以得到及时的审批。上述问题都对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应当加以全面的改进。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研究
明晰土地产权,加强产权管理。应在法律上对城市土地所有权主体给子清晰地界定,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土地权利中的相互地位和关系,明确前者的控制管理方式渠道、后者的权限范围,以及两者的利益分配。通过政府监察和公众监督对地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使土地配置能够反映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土地相关权利法律体系,对土地使用权的各权力层次进行细化分割和明确规定,形成科学的权力层次体系。适应经济发展和现实需要建立如土地发展权、地上通行权、空间使用权、地役权等土地权权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土地的管理和使用效率。结介全国土地调查,尽快建立全覆盖的土地权属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土地权属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土地权属变更信息的动态监测。采取措施督促土地使用者及时办理土地使用的相关手续。
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必须要先理顺土地储备制度主体也即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角色和定位。土地储备一是要实现政府目标,二是要通过市场运作,必须把目标主体和运营主体分割开来,尤其在利益关系上分割开来,才能实现公共目标和规范市场运作的双赢。应建立政府授权委托下的土地储备市场运营机制,山政府授权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高级经营资质的企业,进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建立土地储备监督评估体系。建立一种高度透明的信息机制,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等政府管理的约束指标向社会公开,土地收购或出让、出租项目的信息提前公示,及时出让、出租的结果,建立土地储备相关信息定期的制度,以利于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全社会对土地收购储备运行的监督。设置土地储备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制度。
4.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措施
4.1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土是国家珍贵的资源,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我们必须要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括应的土地制度和法律。但是在施行讨程中关干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核发证书工作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展,因而,为防止政府强占土地所有者地权,国家应设立专门的农村土地管理机构,授予土地所有者地权证,加快全国土地统一编码工作,负责对农地的分配、经营和管理。
4.2完善土地水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
目前,对干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来说等待解决的问颗是农业用地的抵押权利,如果农村土地可以抵押,确保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加快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3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依法公平补偿,促进农民增收。公平补偿指的是按照反映土地真实价值的市场价格来进行。而且在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制定时,要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现实土地用途的补偿,同时也要在用途转化后使农民从中受益,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坚持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展为征地补偿原则。
结语: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实践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细致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二、推行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坚持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一是对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工作开展了回头看”检查,对提出的问题,落实了整改措施,进行了纠正和完善。二是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对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地。三是清理了涉及批地和供地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申报审批各类土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中,始终贯彻执行全国和省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政策规定,土地管理、招商引资、优化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没有发现制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相关内容。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通过检查,各县区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建设项目和农民建房,以招商引资和灾后重建为借口,用地不申请,擅自占用土地,先期开工建设,形成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行为;二是有的县区国有土地已出让,为受让者提供了建设用地,而土地出让金征收超过规定期限未全额缴清,有拖欠现象;三是一些县区土地出让金收缴入库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做到出让金全额收缴入库,规避省市级收入;四是有的县区招标出让土地的底价确定没有集体决策的证明材料,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补交出让金,应按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收取,而标定地价的确定没有进行评估定价。整改意见:
1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精神,认真履行法定主体职责,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积极开展各类配套规划的调整工作,强化规划的控制作用,严格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
2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坚持开展动态巡查,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预防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严肃处理未批先用和破坏耕地等土地违法行为,完善用地审批手续,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关键词]土地管理 问题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P9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62-01
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较快。人地关系日益紧张。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民生角度来讲,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都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粗放,没有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使用,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2、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用地结构失衡,一方面导致大量农用土地被侵占,耕地面积变小,另一方面导致一些公路、建筑物、绿化地等利用效率不高,长期闲置造成浪费。
3、土地市场混乱,非法圈地、私搭乱建、低价转让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投资,采取“以租代征”、未批先用等非法手段,影响了土地节约集约管理。使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监察监管工作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节约集约土地管理意识,对于土地的审批和使用不能随时监管、动态巡查,使土地管理陷入松散、被动的局面。
5.土地利用效率低,耕地单位产量不高、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空问不足;建筑用地设计
不合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二、有效利用有限土地、加强土地管理的意义
1、保障人类生存促进社会发展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们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对于土地的消耗程度也逐渐加大。如果不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土地资源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发展到最后人类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依赖肥沃富饶的土地资源。如果不能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全国粮食供给问题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只是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入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保证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3、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土地资源作为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受保护程度和优化配置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市场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关系到六亿农民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加强土地管理,是维护我国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关键。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的途径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建立法律基础和政策保障。
首先,要采取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加强土地管理。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政策和制度,坚决杜绝土地资源的滥用以及耕地乱占现象发生。
其次,要坚持土地统管政策,切实执行土地审批制度,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土地浪费现象。严厉打击破坏土地资源和资产的行为。
最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构建土地管理的法治环境。
2、树立节约土地资源的工作理念
各级政府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经济工作的重点集中在资源节约利用上,杜绝土地资源和资产的浪费,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各级政府机关及下属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土地危机的现实,加强土地法制建设,杜绝以地换效益、换利润、换政绩的行为。
3、节约土地集约经营
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建筑用地的定额指标,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推广和实行土地的用途管制机制,严格审批各类开发区用地,避免侵占耕地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对于建筑用地侵占耕地的行为,要采取占用耕地补偿的措施,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开垦等同面积和质量的耕地作为补偿,并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投入,保护耕地不受侵害。
4、规范土地市场打击违法行为
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维护土地市场规范。首先,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分管机制,做到各级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明确;同时,要加强公安、司法、税务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清除土地管理中的腐败现象,维护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
(1)对于违反土地调控政策、非法建筑和开采、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对于为了一己私欲。非法低价转让国有土地,破坏土地资源、侵害民众利益的行为,要追查到底、严肃处理。其次,要制定统一的征地制度,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
5、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加强农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在原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在调整农作物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不能缩减耕地面积、破坏耕地质量,保护农用土地资源。其次,加强建筑用地管理,提高建筑容积率,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建筑立体空间的开发,争取用最少的土地,解决最多的问题。
6、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优化用地结构
首先,要定期普查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对于闲置用地进行整治和管理,充分利用闲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管理,加强土地使用前的审批、建设中的管理和使用后监督工作,杜绝圈占土地、粗放用地现象。
总之,正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加强土地管理的意义,积极实施加强土地管理的相关措施,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道路,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
参考文献
[1] 母小曼,高钰,赵越,殷湖北. 土地储备运行机制中的土地供应问题思考[J]. 商业时代. 2009(24)
[2] 全国土地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J]. 国土资源通讯. 2008(14)
[3] 黄鹏,喻亮,姚洁. 土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我国房地产价格从1999年以来持续上扬,居民购房支出大幅增加。根据世界银行标准---房价为家庭年收入的6-8倍是合理的,而我国很多城市的房价却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乃至20倍。高房价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经济发展带动了对房地产的真实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有三个方面原因:①房地产消费市场化和取消福利分房;②城市化步伐加快,房地产需求亦加大;③大量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征地、拆迁的行为创造大量的刚性消费需求。
2、土地供给减少和负利率导致的需求高涨的供求矛盾是重要原因之一。
3、钢材、水泥等原材料涨价,导致建房成本的上涨,也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4、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和股市低迷而投机房地产,加剧了房价的上涨。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投机者想利用升值后可能出现的房地产价格上升的趋势而获利,其对房地产的投机却炒高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
5、地方政府行为为了个人政治利益和地方局部经济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合谋,采取不正常的手段,为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和个人政绩的考察,对GDP的盲目崇拜,推动地方大项目上马,提供房地产资金和土地供给,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方向,推高地方房地产价格。
二、 宏观调控的迷局
为了避免日本式的泡沫经济风险,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来稳定房地产价格。
1、中央银行实行加息。在央行的加息政策中对房地产贷款利率做了专门规定,上调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个人商业贷款利率。从理论上讲,加息会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筹集资金的成本,但是,开发商可以提高房价把增加的开发成本转嫁给购房者;
2、国家控制土地供给。国家对土地开发的限制政策减少了土地的供给量,加剧了房地产的供求矛盾,也为开发商获得更大的暴利提供了条件。因此是加息举措却并未起到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预期效果,房地产价格依然走高。
根据经济学理论,政府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无论是土地供给价格、房地产业的投资,还是房地产的需求都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的土地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和开发经济适用房以及推行廉租制度等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价、投资和需求,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因此,研究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就要考虑政府的作用。我国几次房价上涨都和国家政策有关:(1)实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是中国第一轮房价高速上涨的原因;(2)第二轮的房价上升是在1998年23号文件停止住房福利实物分配;(3)第三轮房价高涨应该归于土地出让制度政策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间影响巨大。
目前,从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来看,房地产价格还没有顺势调整,反而局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有大幅度的上升。如,跌了多年的广州房价在去年下半年以来陆续走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政策失效的迷局呢?笔者看来,问题在于:在现行制度下,我国控制房地产价格非理性增长的关键在于控制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由于地方政府具备“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都倾向弱化中央制定的政策,从而导致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绩效偏低。
三、制度安排不健全诱致地方政府扭曲行为
我国土地制度安排上的不健全,诱致地方政府在土地的管理上面,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削弱中央政府土地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效能。
1、土地收益补偿机制不健全。土地收益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国家土地统一规划下,许多地方土地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被划为低收益土地,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税收。
2、土地管理职能不健全,土地供应缺乏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双重监督,导致土地利用行为不规范。从理论上来说,地方政府是代表国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从而使土地利用能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但是,在实践中间,由于国家土地管理的委托层次多,不仅监督成本高,而且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受制于各级地方政府,使中央政府的土地委托管理失效。
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管理者,又是土地收益者之一。由于中央的委托管理失效,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博弈,在利益一致的驱动下,诱致地方政府做不利于土地管理者的决策,产生土地用地不规范行为:违法批地、占地;土地利用产出率低;土地利用外部不经济等。
3、土地经营机制不健全。我国土地管理的经营的目标是要求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使之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作为中央政府土地管理人的地方政府,则有多元的目标追求,如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最大化,经济增长GDP数字迷恋,地方就业率的提高,保持地方社会稳定等。作为各层次的地方土地委托管理人,必然有以自己的利益,代替国家统一的土地政策的利益的动机,从而逆中央政府土地宏观鼓励政策的风向,在政策具体实施前,部分地方疯狂批地,在政策下来实施时,阴奉阳违。
4、地方土地管理机构受制于地方政府,土地违法使用追究责任制度不力。地方政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是要对地方政府负责,二是要向中央国土资源部就土地开发,规划,利用和收益等事宜承担职责。但是,地方政府对国土资源厅(局)的财政、人事方面有决定权,不得不和地方政府站在同一阵线上,对土地管理和收益趋向地方利益。因而,地方政府批条子要地、人情要地,国土资源管理厅(局)不得不尽力办到,弱化了其职能管理力度,土地违法使用量相应的就大量增加。
四、地方政府扭曲行为机理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它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它影响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一是要符合国家法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要符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要符合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需要。但是,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利用土地制度安排上的不足,不顾国家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利益需要,政府行为扭曲,产生了逆向的经济效应,降低了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盲目的GDP追求症。上级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繁荣的直接考察指标就是GDP。于是,地方政府进行非理性投资和政策选择来盲目追求GDP的增长,主动扮演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角色。最明显表现是,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数额越来越大,地方经济具有浓厚的政府经济色彩。
二是地方经济控制权的追求。地方政府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控制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与中央政府矛盾与冲突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中央宏观调控损害其地方利益时,地方政府有经济“对抗”的冲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地方利益的损失。
在平抑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地方政府没有表现出在政策利益上的一致性。其扭曲行为突出表现为:地方政府介入不正常的土地利益争夺和行政手段扩大房地产信贷资金投入。
1、地方政府介入区域土地开发利益。1.争取有利的土地开发条件,以获取土地开发过程中间的寻租权和获得土地开发需求者提供的租金;2.越权批地,违法开发。不少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第二财政,单纯地增加土地收益,或者为了招商引资,不同省市县之间恶性竞争,违反国家土地政策擅自制定和出台优惠的土地政策,竞相供给低价土地;3.截留土地使用权出让权益。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以扩大配套费、开发费、管理费等费用比例,想尽办法把尽可能多的土地收入利益留在地方。
2、地方政府介入企业土地利益冲突。1.为了地方经济的活力或者是短期(在任职期间)保持GDP的增长,采取短期行为盲目发展房地产,豪赌不被上级政府查处的风险,逆政策风向行事;2.盲目迎合外资企业需要,地方政府部门以指定对象,指定供给价格,批条子打报告给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影响其土地供给。
3、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帮助房地产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投入。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度大,周转期长的行业。获得稳定的信贷资金,对房地产企业稳定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过度依赖银行资金,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自有资金所占的比例为25-30%,其余的主要来自于银行信贷。同时,由于土地获得成本提高和地价款的付款方式由原来的首付20%-30%,改为一次性付清,这导致土地储备占款的大幅提高。 2003年起,整个银行系统紧缩信贷,房地产开发信贷也不断下降。那么,能够获得稳定的信贷资金对房地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博弈利益一致,地方政府出面为企业向银行打招呼获得信贷资金,降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扩大信贷资金量;房地产企业扩大其开发,为地方劳动就业,税收,GDP做出该做的贡献,各取所需。中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被弱化,房地产价格继续走高。
五、 政策建议与对策
针对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推动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化,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土地利益关系,强化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实现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必须法制化,程序化,科学化。①地方政府保证其进行经济行为的必要权力的同时,明确其相应的义务,防止其权力的滥用;② 地方政府利益视角从局部转到全局,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过渡到宏观的间接调控和微观规制,决策过程科学民主化; ③通过财政立法、转移支付、国家预算、税收支出的限制等措施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收入和公共开支;④通过加强社会力量监督与约束地方政府行为,达到抑制设租、寻租和反腐败的目的。
2、完善国家土地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招拍挂制度,特别通过土地价格的标底的确定和建立土地拍卖后评估制度等制度,合理确定土地价格。加强政府对其约束,在复杂的程序和土地、计划、规划、交通、绿化等等多个部门的审批和工作的衔接过程中,做好监督审查工作,确保土地按要求合法、合理开发。
3、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击破地方政府、银行和房地产商的合谋, 实现政银分开。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约束,让土地的征收和使用透明化、制度化,不给幕后操纵者以可乘之机,切断合谋的源头,并加强土地违法使用的责任追究力度。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管理;建议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集约与节约用地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健全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综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一要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快建设国家标准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健全耕地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农民住宅要先行安排空闲地,加快旧村和“空心村”改造,鼓励农民向中心村、小城镇聚集。改革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坚决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数据库,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库网络传输系统,把保护耕地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地块,做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
二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各级政府要制定和重新审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指标,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划定城镇建设用地“红线”,限制城镇建设过度扩张,走集约化城镇发展道路。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开发,对全国各类存量复垦土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复垦旧城区、空闲地、废弃地等。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针对不同产业土地配置效率和不同区域主体功能的差异,明确不同产业用地的先后次序,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用地,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地、高污染产业用地。
三要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前提。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始终坚持“姓农”,绝不能以流转为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务必做到土地流转不流失。必须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农村土地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保农民享有土地流转自、流转方式选择权和价格收益谈判权等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健全评估制度,规范流转手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地方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地流转长远规划,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加强土地流转过程的规范管理,积极做好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防止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四要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增值收益公平惠及各方。遏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将土地收入由原来地方政府自行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全部或部分纳入中央统一掌管的预算内国税收入,从根本上弱化地方政府与土地的利益关系。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强土地增值税收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税收在抑制土地投机、规范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土地取得和保有成本,逐步把原来一次性收取70年或50年的土地出让金,改为缴纳浮动的土地使用年税制。规范征地程序,明确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不同实施办法,公益性征地要严格依照论证、协商、听证、裁决、审批等程序确定,绝大多数居民不同意征地拆迁的不能强征强迁;经营性用地要严格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操作,让当事人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权。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各种补偿方式,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对被征地拆迁的居民进行妥善安置,解决好他们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其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要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土地管理配套措施和体制机制。尽早对《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进行相应修改,突出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收土地的适用范围,坚决制止滥用征地权。同时加强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忧患意识和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加强全国土地监管信息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土地监管网络信息系统,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对土地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全方位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节约用地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惩处措施,对违规建高尔夫球场和高级别墅的要严肃查处。大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有关土地管理法规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变通。建立健全土地和耕地定期检查、动态巡查、不定期抽查责任制,及时发现问题,对重大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总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预防各类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行动上增强主动性,在落实上增强责任感,真正地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用地观念,特别要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体用地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宣传到组入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变成全社会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 [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