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98年7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50号令,根据2004年
5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
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决定》进行修订)
第一条为繁荣和发展我省社会科学事业,奖励在社会科学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励名称定为“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下列三类社会科学作品,每类均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专著类;
(二)译著、教材、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类;
(三)论文、调研报告、决策咨询研究报告类。
第三条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评奖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福建省人民政府委托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评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在当届评奖年度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社会科学作品,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作者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名义申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在学术上有科学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三)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第五条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提交下列文件:
(一)《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二)作品原件及其复印件;
(三)有关单位或组织推荐意见书。
第六条凡已在相当或高于本奖励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不再申报参评。
第七条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当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评审。
省评委会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设立,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评委会成员,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专家、学者和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八条社会科学各类作品优秀成果奖具体标准是:
(一)专著:在研究现实和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有创见;
(二)译著:译文准确畅达,译作内容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教材:在内容上有新意,结构上有突破,对科研、教学有重要应用价值;
(四)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五)科普读物: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效益;
(六)工具书: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七)论文:在学术上有创见,或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八)调查报告、咨询报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或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九条福建省社会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三)在同等条件下,青年作者作品优先入选原则。
第十条省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初评:组织学科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负责成果的初评、初选工作;
(二)复评:组建若干复评组,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评,按评审标准和所下达的入选成果比例(或数量)向省评委会推荐各等级获奖候选项目;
(三)终评:省评委会对各复评组所推荐的各项候选成果进行最后评定。
第十一条省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
第十二条经公布无异议的评审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获奖人授予奖励证书和奖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各类各等级奖金数额和评奖工作费用由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同省财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与自然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其获奖结果记入人事和学术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享受有关津贴的依据。
第十四条参加评选的作品有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获奖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其奖励,并追回奖金和奖励证书;有关主管部门应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侵权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识员工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的知识工作者的概念衍变而来,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乐于学习和更新知识、追求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独立自主性强、流动意愿性强等特征。汽车研发企业中的知识员工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高知识含量和专业经验技能。汽车产品研发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和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要求汽车研发型员工具有高含量的知识和经验技巧;(2)创新性和进取心强。从事汽车研发的技术型员工普遍信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人生信条,认为只有竞争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喜欢用创新的思维、眼界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汽车研发型员工的核心价值需求
汽车研发型知识员工所拥有的高含量知识及专业技能让他们在社会上较容易实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其主要特征决定了他们有非同一般的核心价值需求,更注重自身技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获得尊重需求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知识及专业经验技能、研发成果获得尊重、认可的需求,尊重和认可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大大提升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2)获得持续学习、深造培训的成长机会,能够进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被领导宽容允错、信任地授权对研发拥有自主控制权,充分发挥其潜能、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需求。(3)声誉精神需求,所拥有知识、专业技能带来声誉“财富”的积累,公众、社会影响力的认可,自我价值的社会价值体现。
三、激励定义及因素
激励是指激发和鼓励,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成长因素。外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现代企业竞争机制会让知识员工感受不断的竞争和压力,而自我释放的最好方式是不断学习和成长、掌握新知识去创造更好的研发成果和工作业绩。(2)工作自主及被信任因素。研发型知识员工在不断努力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希望有良好的项目研发机会参与进去,并被充分授权自主去实施创造性的想法和方案,同时也希望融入行业专业领域圈内通过学术分享、专业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扩散专业能力和行业领域内的人际交往圈,从而实现其专业能力和技巧受到推崇,获得尊重和认可,构建个人专业权威。(3)工作成果绩效因素。对于汽车研发型员工来说,工作成果不仅是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受市场青睐、企业领导认可的车型产品。同时,在研发过程中产出的如设计指南、经验方法、标准规范、研发流程、专利等亦是凝结着员工长期知识积累、沉淀与应用的成果,对其产权所属的清晰界定和公平奖励是员工在产权要求方面的强烈体现。工作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会进一步循环促进员工积极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提升知识专业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研发效率。(4)报酬因素。除了满足物质生活和安全保障、社交需求的直接薪资、绩效奖金的物质性报酬外,精神性报酬主要包含上述激励因素中提及的声誉、荣誉、个人成长机会、丰富的工作项目、专业能力的提升、自主宽松信任决策性的授权工作和职责等,是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终极激励因素。
四、汽车研发型知识员工的激励驱动机制的策略建议
基于前述研发型员工的主要特征、核心价值需求分析及激励定义、激励因素等不难看出,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首先是满足其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在这些基础上注重强化满足其核心价值需求,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及氛围。主要策略建议如下:(1)物质激励。汽车研发型员工因拥有高含量知识、经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富足的物质生活追求也是满足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了鼓励员工创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制度是激励员工的基本保障。薪酬设计与员工知识分享应用及创新技术成果明确挂钩,如除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加班费等直接薪酬科目外,诸如服务津贴、技术成果奖(含专利、版权、技术标准、设计指南、经验方法知识条目、科技论文等)等,并在企业相关激励制度诸如《技术成果奖励办法》、《技术进步与科技人才奖励办法》、《员工评先管理办法》等中明晰鼓励员工创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技术成果奖励的细则、评审标准,并且技术成果奖励分为团队合作型和个人成果分享奖励型,充分让员工清晰知道在本职研发工作岗位上技术成果的创造、分享在企业内是受到鼓励的,并可间接提高其物质收入和工作生活品质,逐步营造员工积极创造知识、乐于分享知识的氛围。(2)个人发展激励。主要通过如人力资源培训、部门例会、期刊/海报宣传、网络公告等形式将企业制度中关于个人发展激励相关信息清晰解读传达给员工,让员工清楚知道如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成长目标的同时,也明确知道个人发展晋升的通道有哪些,如何与研发知识积累与分享、应用推广挂钩等,从而促进研发目标在员工热情高效的状态下达成。主要传达个人发展激励相关信息包括:(一)透明化的员工提升和发展途径,通道发展平台及条件设定清晰,明确个人工作绩效、技术成果、素质思想等权重与晋升转换通道的关系;(二)攻关课题的申报、确认及研发项目工作分解管理方式及员工自主管理、弹性工作制等日常工作模式等,给员工提供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创造自主的工作环境;(三)员工持续学习、培训机制,包括基础公共课培训、职务能力培训、岗位级别培训、深造学习培训等内外部讲解演示、沙龙座谈、在线e-learning等学习培训机会,及培训讲师资质要求和对他人组织开展培训的规定等。(3)目标和授权激励。即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当员工通过不懈地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后,将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所以,从研发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对以往研发项目总结梳理出来的研发难点及待研究课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策划出强调阶段性和突出研发设计重点、具有挑战性的研发项目和攻关课题,如汽车研发车身密封性、车辆轻量化、新型材料工艺研究、发动机扭矩特性、车辆疲劳累积损伤、车内噪声优化等以触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挑战性的目标且能够根据项目重要程度进行充分授权,让员工充分感到自己能够担当大任,受到重视和尊重,自我拥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及积极学习、创造的能力得到认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授权的员工会激发起潜在的能力,创造良好业绩。(4)荣誉和尊重激励。汽车研发型员工注重自身技术的及时发挥和指导作用的体现,为充分发挥专业领域技术带头人和资深技术工程师的技术特长,一般可通过推评委员及专家等不同级别的技术专家人物来构建专业领域技术委员会,并颁发聘任荣誉证书,在日常研发过程中加强技术委员及专家的技术把关和指导作用,提高汽车研发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对于创造出某一种新的方法或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成功经验的知识整理汇总,通过技术专家委员会给予该技术工程师以署名权,如“XXX方法”等,并举办一些演讲把知识分享给公司所有人,通过这种手段给员工荣誉感,并让其充分体验到知识可以换来的尊敬。并在知识管理奖励办法中规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知识分享发表会”、“研发项目总结经验交流会”等,通过设置“知识贡献奖”、“知识推动奖”、“创新之星”等奖项,除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及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多的是让工程师体验他所分享的经验知识带来的荣誉与尊重。
五、结束语
为了贯彻“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激励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对在教学科研中取得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设立如下奖项:
(一)教学论文奖:
1、受奖论文的界定:
(1)发表在编有全国发行统一代号(以每年书刊目录为准)的有关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刊物上的论文。如《中学xx教学参考》、《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等。在报纸发表的文章按区级发表的论文获奖,在非法报刊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奖励范围。被辑录在有关论文集的论文,按在区级杂志发放奖金。
(2)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论文竞赛获奖的论文。如佛山市、禅城区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论文。在民间学术机构团体或学科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论文按区级论文评比相应等级颁发奖金。
2、奖励办法
(1)、已发表的论文凭登载论文的刊物原件或复印件按等级标准发奖。
(2)、获国家、省、市、区奖的论文,凭获奖证书按等级标准发奖。
3、等级和奖励标准
(1)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2)获奖论文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
(二)、优质课奖励
参加各类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课件、说课、网站评比获奖奖励标准
级别 校级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50元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励方案
1、目的: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组织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体现。为鼓励教师积极辅导训练学生,在各类学科
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现制定此方案,对辅导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一、参与学科:
1、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数、理、化、英等中考可加分的)
2、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类竞赛等
二、辅导要求及考核办法:
各科组要将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纳入学期科组计划,并能安排实施,发挥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所参加的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的相关成绩将成为评选优秀科组的参数之一。
三、辅导补贴及奖励办法:
1、活动辅导补贴:*提前将辅导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辅导结束将辅导教案交教导处,按每节课10元进行补贴。(要有辅导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知识性的辅导)
2、活动训练补贴:对于体育竞赛和艺术类竞赛提前将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训练结束将实际训练记录交教导处,按每次(45分钟计)10元进行补贴。
3、获奖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学生获奖的,辅导教师将按照获奖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文化课竞赛奖励标准(数、理、化、英等全国学科竞赛)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备注
一等奖 50 70 100 1000 全国类可累加
二等奖 40 60 80 300 不累加
三等奖 30 50 70 200 不累加
(2)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励标准
获奖级别 禅城区(每分*奖励金额) 佛山市(每分奖励金额)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第一名 80 40 100 50
第二名 60 30 80 40
第三名 50 25 60 30
第四名 40 20 50 25第六名 20 10 30 15(3)集体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团体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一等奖 500 700 1000 3000 第一、二名
二等奖 400 600 800 2000 第三、四名
三等奖 300 500 700 1000 第五-八名
(4)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个人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备注二等奖 30 50 70 100 第三、四名 不累加
三等奖 20 40 60 80 第五-八名 不累加
(5)参加由非教育行政部门正式组织的竞赛活动获奖的一等奖奖30元,二等奖奖20元,三等奖奖10元。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奖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教育领域设立的两项最高奖之一,每4年评审1次,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12年底,北京市开展了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恰逢各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正取得新突破、凝聚新力量的关键时期,一大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备受瞩目。作为评审的组织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出台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并邀请了近100名高等教育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履行评审组评议、专家委员会审议、特等奖答辩、评审委员会审定等程序,最终从1,187项北京地区高校自主申报的项目中,评选出663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等奖8项、一等奖274项、二等奖381项。
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北京高等教育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方面的突出成绩,凝聚着千万北京高教人的智慧和汗水,传递着北京高等教育稳重扎实、锐意进取的理念和精神。纵览全貌,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体现出以下特点:
全面覆盖 厚积薄发
663项获奖成果实现了对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全覆盖。从教育类型来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均有代表性改革项目获奖,获奖比例分别占84.2%、7.5%、8.3%。从学科专业分布来看,获奖成果涵盖了几乎全部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其中工学类占比最高,达到24.1%,文学、艺术、管理、教育等类别专业占比均超过了5%。从人才培养类型上看,获奖项目既包括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也涉及以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同时兼顾了以培养具有较好操作技能的应用型建设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项目。作为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导向的成果评审,本届成果奖包括7大类改革项目:突出大规模、多样化、分类指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改革;实现跨学科、多专业、大平台的集群式教学创新;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升学”整个育人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践行探究式、实践性、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跨机构联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探索集约化、网络化、高科技、广资源的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建设;着眼于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探索。从成果项目发展建设周期上看,本届教学成果奖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情况,成果成长期平均年限达到6年,73%的成果成长起始于2005年~2009年,同时一批可持续发展长达三五十年的经典教学成果也历久弥新,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实习实践教育”项目已历时53年。这些成果的建设遵循教育教学发展基本规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凝练,可谓水到渠成、厚积薄发。
以人为本 关注师生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本届成果奖获奖项目深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更好服务学生、发挥教师作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合力。相当多的获奖项目在改革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积极寻求和应对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北方工业大学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通过“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教”与“学”的互动效果明显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执行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显,很多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教龄长、科研能力强、正在或曾经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授,他们既是教学执行人,也是科研带头人,更是聚集了一批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率领优秀团队开展改革创新的领路人,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经过多年发展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国际学科评估中被誉为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一流的本科教育”,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老师及其优秀教师团队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突出教学 彰显特色
本届成果奖的评审进一步强调了教学在高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一大批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要素的建设成果涌现出来。专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在专业建设方面,北京高校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形成尖端优势,如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科教一体、产业对接”的思路,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则针对新时期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北京高校精益求精,于精品中求经典,有121项相关项目获奖,占总获奖项目数的18.3%。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砺剑十年,创建了精品激光课程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自身优势建起了矿物岩石课程群,实现了对多专业发展建设的支撑。同时,15项被广泛应用的优秀教材获得了成果奖,涉及理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专业门类。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北京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要素固本培元,以此为前提开展的综合性改革创新便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整合资源 协同创新
本届成果奖的评审结果透视出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项关键举措。第一,校内资源的整合是基础。多个院系、专业联合开展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践证明,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国际通用工程师学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虽然是以该校中法工程师学院为牵头单位,但实际上是举全校之力,涉及理学、工学多个专业,联合开展的一项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工程教育的新探索。第二,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北京地区高校之间自主开展合作,寻求共性、优势互补,有利于优势集中、避免资源浪费,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的“北京高校联合构建平台全面提升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京高校与京外高校的联系也日趋频繁,高校间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如北京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紧密合作,开展了理工科大学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三,高校与社会在资源共享上也更加全面深入。高校积极向校外扩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人才培养基地,共享实践资源,为不同专业、年级和培养类型的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实习、实训,加强就业与创业相关的教学改革,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沟通、合作、自治的水平,实现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开展了本科人才培养北京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长期开展合作,在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果很有借鉴意义。
完善管理 加强监控
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完善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届成果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很多在教务弹性管理、网络化办公、信息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项目获得认可。例如,清华大学明确提出创建“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务运行机制,努力提升教学管理效率,通过建立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增强教学管理的精确化,将服务细化到学生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同时,各高校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也不遗余力,在相关体系建设中进行了大量探索。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央财经大学进行了财经类高校“一体三全五维”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推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需求导向 服务社会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格,需要社会来检验。北京高等教育长期坚持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在本届成果奖评审中也有集中的体现。第一,积极为国家行业产业服务,培养符合现代化产业需求的领军人物。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依托自身优势,紧密追踪产业发展趋势,在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都医科大学强力整合临床学科,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夯实了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北京科技大学在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狠下功夫,为材料科学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助力。第二,紧密围绕北京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培养能够为首都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优秀人才。例如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分别开展了“面向首都,凸显创意——跨学科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立足京城,服务首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共管理人才”项目建设,努力接好地气,服务北京;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是以服务首都经济转型为目标,实现融合发展,促进产学协同,努力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第三,服务北京的社会建设,力争将高等教育的建设成果送到千家万户。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西城区经济科学大学、石景山区业余大学等共同开展了“立足首都、服务社区,办百姓身边大学——北京地区性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办学模式创新”项目,力争使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能够造福万家。
面向世界 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而北京作为全国的对外交流中心,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一特点在本届成果奖评审中也非常明显。大多数获奖成果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各高校正在稳步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国际化办学体系。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建设了中国研究系列、学科前沿及学科通识系列、语言培训系列三大系列课程群,每年有3,000名左右本校本、硕、博学生与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左右国际学生同堂上课,授课教师中80%以上为海外教师。这样的举措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而且对提高北京高等教育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大有裨益。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开展海外研修、交换学习、参与国际会议与竞赛等交流合作项目推动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流动,锻炼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构建起“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引入国际化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短期学习和文化交流、语言环境和校园活动,推动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2年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已经落下帷幕,但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永不会驻足停歇。本次评审是对以往工作成效的肯定,同时也是各高校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加速发展建设的新起点。第一,各校在成果奖评审过程中,对本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今后如何统筹协调,将优势成果保持住、发扬好,同时弥补不足,实现全面发展,是各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二,获奖成果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如何发挥这些成果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优秀经验的推广、优质资源的共享,是摆在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第三,通过成果奖的评审,各校的优势特色更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从北京高等教育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通过合理的调整,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北京高校个体和北京高等教育整体的联动发展,是北京市面临的紧迫任务。另外,成果奖评审中涌现出了很多区域性合作和国际交流合作优势项目,但北京高等教育作为全国领头羊,作为首都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窗口,在服务全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建设,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着力点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谈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在培养爱创新、会动手、能协作、勇拼搏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但地方高校因受硬件、软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相比211、985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团队建设、资源配置、氛围营造三个着力点精准发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关键点
(一)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
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多以学校团委为主体,二级学院分团委(或团总支)为抓手,通过学生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或科技创新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对接。其管理团队的主干力量是学团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来看,团队构成不完善、不系统;另一方面从其工作职责来看,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仅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繁重复杂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经常使他们力不从心,不但得不到认可,甚至还可能会遭到教师、学生的抱怨,致使科技创新管理团队受到打击,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下降,达不到预期效果。对此,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明确管理团队主体责任。如潍坊学院建立了包括学校分管领导、团委书记、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团总支书记、学生骨干为一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网络,划分责任,明确分工。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以学校学生处、团委为主体,以二级学院团总支为抓手,在各二级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配备中心主任、主任和成员,明确科技创新管理团队责任,积极进行各类科技创新赛事的通知、宣传动员、团队成员组建和选拔、指导教师配备、比赛准备的协调等相关事宜,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培养稳定的专业化指导教师团队
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重要实践拓展途径。而有些地方高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学校、二级学院没有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对指导教师的选拔、配置、待遇等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指导教师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或赛事时,自己联系熟悉的专业课或者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然而,这些教师通常承担较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甚至有些老师还同时承担学生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任务较重,无暇顾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缺少丰富的指导经验和具体的学习、培训规划,尚没有形成规范化、经常化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使得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层次低,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甚微,学生的有些创新想法处在“想象”阶段,难以实现。对此,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专业特点,以学生涉及到的科技创新赛事为平台,采用校外引进、校内选拔培养等方式,将热爱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事业心强和责任感强的专家、教授或专业教师,充实到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队伍中来,互相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形成阶梯状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从初步设计、立项、申报书撰写、答辩到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和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顺利、踏实有效。
(三)选拔积极性高的学生创新主体团队
科技创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可以引导和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即加入一个创新团队、参加一次创新创业活动、选择一名创新指导教师,并配套多项激励措施,如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综合素质测评、各类评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学生党员等各项工作中,将科技创新项目做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标;对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获奖、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所创作的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和团队均给予创新学分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前沿课程,制定学分置换的办法,出台省级以上获奖的奖励办法等,大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二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的培养,可以采用普遍引导和重点培养结合的方式,既要提高科技创新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又要加强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的重点培养,发挥他们的“传帮带”和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保障点
(一)制定完善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做好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结合实际出台指导教师激励措施,落实指导教师的待遇。如教学工作量的置换、科研任务的等效、业绩津贴的发放、评优指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优先推荐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教学评价、业绩津贴发放及教师岗位聘任联系起来,调动和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部分确有专长的教师能够专心的从事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和激情的必要手段。对此,学校应从创新学分认定置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完善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自2009年,潍坊学院相继出台了《潍坊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潍坊学院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潍坊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且目前已落实各项成果奖励10万元,在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条件配备,并给予必要的资金物质支持
总体而言,地方高校普遍给予指导教师和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所提供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还很不充分,有的专业教师或学生甚至要自己购买实验器件等创新所需物品,没有专项的、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影响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激情,难以保证科技创新稳定有序的开展。对此,潍坊学院制定了《潍坊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实施办法》,实施7年来共支持了381个研究项目,支持经费近60万元,形成《成果汇编》5册;学生获得专利授权9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此外,改变以往封闭模式,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多种仪器设备,并鼓励支持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创新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冰箱、微波炉、空调等生活设施,进行人性化管理,保障学生实验、比赛等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对于软硬件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来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科研项目较少,学生除毕业设计、实践课程、课程设计等环节可以和专业老师讨论问题外,很少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一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科研兴趣组织也往往因缺乏有效指导而影响到良性发展[2]。同时,地方高校难以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践基地等创新平台数量少,建设不完备。以潍坊学院为例,目前仅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学生科技创新仅仅是依托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科技创新社团等进行的小范围的、零散的创新,且创新团队依托比赛临时组建团队多,长期团队少[3],没有形成团队的长效培养机制,致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数量有限,科技创新项目层次较低,很难扩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校内外创新实践资源,不断拓展创新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潍坊学院结合学校实际,整合校内创新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科技创新实践平台[4],密切联系地方产业特色和产业结构,瞄准学术前沿领域,凝练研究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平台不断创新,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创新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开展概括、抽象、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出创新思维。
三、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动力点
(一)结合专业认知和社团活动,加强创新宣传,培养创新意识
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意识淡薄,氛围营造不浓厚,未提前对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等进行全面系统宣传和引导,缺少前瞻眼光和超前意识;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亦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选择的项目很多,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热情、参与度大打折扣[5],没有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但是一些同学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和挑战困难的信心,不愿意花时间、费脑筋深入思考,坚持钻研和研究,影响了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大多数文科生来说,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理工科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创新意识薄弱,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大,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了解较少,对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体系、团队建设等更是处于模糊阶段,缺少系统的科技创新理论知识。对此,要以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等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组织更多的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实践,从听课到自己积极动脑思考,从筹备思路到做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查缺补漏,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浓厚创新氛围。
(二)报道科技创新比赛实况,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
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宣传工作的空间与途径,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板、数字校报、微信公众号等不同途径和平台,将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比赛的视频、参赛实况、获奖奖项、比赛感悟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和推送阅读,供学生观摩。近年来,潍坊学院学生在全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获奖1970余项,在校生获授权专利91项,其中在“挑战杯”和“创青春”竞赛中,获得6项全国奖励、86项山东省奖励,获得全国优秀组织高校奖1次、山东省优秀组织奖8次。通过对学生参赛及获奖情况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三)发挥创新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