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范文第1篇

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将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管理主要是从工业建设项目(污染类)开始的,然后逐步扩大到生态方面的建设项目,而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一直没有统一的环境管理模式。直至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才在1999年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2]中,明确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并根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或建设面积对其实行分类管理。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全国对“试行名录”的执行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1批)[3].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均是按照“第1名录”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的,即建筑面积5万平米(含)以上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建筑面积5000(含)~50000平米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下的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1、评价方法

1.1 评价的技术方法

自1979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199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该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主要适用于工业类建设项目(污染类)的评价,评价重点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非污染生态类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我国加强了在非污染生态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

此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有关部门还加强了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6-9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等技术规范,用以指导电磁辐射、火电厂、公路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评价的一般方法

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后,我国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正式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但没有相应的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目前,我国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评价一般沿用工业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导则,在其评价目的、等级、范围、重点和因子的确定以及《报告书》的章节设置上都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视作污染类建设项目。

(1)评价目的的确定。目前,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房地产开发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反馈于设计,为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评价工作的一般等级和范围的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H/T2.1—2.3-93),结合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特点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确定评价工作的等级和范围。

环境空气:由于房地产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一般采用清洁能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但施工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车辆运输排放的尾气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确定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空气一般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项目场界区域内。

地表水:房地产类建设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水质简单,如果排水进入大中型河流的,地表水一般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污水排口下游2000m;如果排水通过市政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场的,评价中只作简单的交待即可。

环境噪声:房地产建设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少,声源声级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但施工期噪声声源多而声级高,因此,一般确定施工期评价等级为3级,评价范围为场界100m以内。

(3)评价重点的确定。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评价目的、等级、范围确定了其评价的重点是,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期的噪声和粉尘以及营运期的污水、噪声等环境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对污水、噪声等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

(4)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因子一般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两大类,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般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声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地表水、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评价因子,评价时一般选取一些常见的评价因子。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评价因子一般选取SO2、NO2和TSP;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pH、CODcr、BOD5、TP、石油类和氨氮;声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环境噪声。

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CODcr、BOD5、SS和动植物油;声环境评价因子一般选取等效A声级;固体废弃物评价因子一般选取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5)《报告书》章节设置。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总则:主要介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编制依据、采用的标准、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水、电、气供给,通讯、通风空调,雨、污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置设施位置、规模等公用工程的介绍;

工程分析:这是《报告书》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是对施工期、营运期污染物产生情况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并对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进行汇总;

区域自然社会环境概况:对气象、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与项目相关的社会环境现状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是对拟建工程区域的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进行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这也是评价的重点章节,主要是对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从而对项目提出反馈意见;

项目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设置环境管理机构,拟定环境管理内容和职责以及环境监测计划等;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这是《报告书》最后一个章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章节,通过前面几个章节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在《报告书》的结论中必须要明确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建设是否可行,并对项目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房地产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住宅问题十分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下,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地启动了居民住房消费,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社会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2.15m2[4],住房短缺问题基本解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民居住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住房苦乐不均问题还比较普遍。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对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房地产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住宅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住宅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房地产开发业是城市第3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人民的居家、工作、娱乐、商业活动的场所,它丰富了人民生活,让人民安居乐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能够拥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城市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热岛效应、噪音、光污染等使城市居住和工作环境变差了很多,人们也更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性和安全性。一些房地产商环意识薄弱,在房地产选址、建设时仅考虑地块的区位、交通、能源及其他公用基础设施等因素,没有重视地块外界环境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内部规划建设及环境管理问题,这样必会暴露出或隐藏着种种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绿地缺乏、人口密集、废物垃圾成山、污水横流、高压线横穿小区、噪声干扰、物业管理混乱等。

这些环境问题对居民的健康与安全、小区的舒适性和生态价值等会产生不利影响。房地产业发展要与人口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利用相协调。要在开发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房地产业成为城市生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意识,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塑造环境优美、和谐的社区。引导我国房地产业走上“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3、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仍沿用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手段、方法、体系,从其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重点以及报告书的章节设置可以看出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将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视为污染类的建设项目,注重了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对外环境造成的影响,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以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可行等,而忽略了外环境及建筑群落布局对房屋使用者造成的影响,没有考虑什么样的环境适宜人居住。这种评价模式没有抓住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而是要求享受生活,体验高质量的人生,追求舒适、幸福的生存空间。这就给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更高标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内容。房地产类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应当以人为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与一般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的特点,如项目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双向性;以危害居民健康的评价指标为主;评价范围小而评价内容更全面更细致;评价过程不仅应当注重物理指标,亦应当注重定性指标等。在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上还有大量的诸如评价方法学、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评价结果的判定和公众参与方式等工作有待研究。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来科学评价居住环境质量及其人居环境适宜性,以便能够准确地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状况,更好地保护和提高项目的环境质量。因此,建立具有科学性和规范化的居住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陆雍森。环境评价[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修订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3]郦桂芬。环境质量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气勘探项目;项目管理

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基本框架油气勘探项目的一般结构

1. 油气勘探项目的概念

1)油气勘探项目的内涵油气勘探项目属于基本建设项目范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额定的投资下,以一定的地质单元为对象,以不同勘探阶段的地质任务或油气储量为目的,由物化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和地质综合研究所组成的综合勘探工程项目。

按不同的地质目标,不同的勘探阶段,油气勘探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区域勘探项目、预探勘探项目和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项目等三类。

区域勘探项目主要是进行盆地评价勘查,研究范围是一个盆地或一个构造单元,目的是提交油气远景储量。项目主要进行的工程是地质地面调查,重、磁、电、化勘探,地震普查、区域钻井,进行盆地评价。

预探勘探项目主要是进行区带工业勘探,研究范围可以是一个区域构造带或一个区块,目的是提交控制和探明储量。项目主要进行的工程是二维、三维地震详查,钻预探井,进行构造评价。

油气滚动勘探开发项目一般称为详探项目,进行的是评价勘探。它是针对复杂断块、岩性或者裂缝性等复杂圈闭类型的油气田而进行的。这些油气田已经探明的储量部分投入开采,但还有一定数量的油气资源尚未发现,主要分布在一些隐蔽圈闭、复杂断块、小型构造或者已投入开采油气藏的周边,有时可以是已开采油气藏的未被认识的油气层。这种项目的目的是提交探明可采储量。主要进行的工程是三维地震详查,钻详探井,进行油藏评价。

2)油气勘探项目的基本特点

程序性强。油气勘探项目属于基本建设范畴,具有固有的勘探程序,勘探程序是决定投资效益的关键。从勘探全过程看,勘探程序就是勘探的三个阶段,即按盆地区域勘探,圈闭预探(预探勘探)和油气藏评价(油气滚动勘探);从每个勘探阶段来看,勘探程序是指这一阶段的勘探步骤;从单项工程项目看,勘探程序是指勘探项目实施的步骤。

系统性强,专业配合协调密切。油气勘探项目是具有多学科、多工种联合作业的综合系统工程。它由地质调查、地质综合研究、重、磁、电、化非地震,地震勘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组成。因此,各类勘探单项工程的专业性和相关性都很强,只有配合协调,才能完成项目工作。

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探索性强。由于油气资源埋藏在地下,油气勘探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因此,勘探项目较其它工程项目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和探索性。

技术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勘探是由数十种当代先进的学科技术组成的由采集、处理和解释三部分组成的技术密集行业。油气勘探项目造价高,耗资巨大,资金密集。由于油气资源是递耗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大的、好的油田的开发,剩下的都是些边远的和地下条件复杂的不好开发的油藏,加之全球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与竞争,促使勘探技术更新很快。

项目实施过程体现的特点是流动性大,社会关系协调量大。油气勘探项目均在野外实施,它与其它工程项目不同,点多、面广、战线长、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地点,并多与土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发生关系,社会关系协调量非常大。

2. 油气勘探项目的一般结构各类油气勘探项目都由地质调查项目、化探工程项目、重力勘探工程项目、磁力勘探工程项目、地震勘探工程项目、钻探工程项目、试采工程项目等单项工程项目组成。

其中,钻探工程项目由试油工程项目、测井工程项目、录井工程项目、钻井工程项目等单位工程项目组成。而钻井工程项目和试油工程项目又由一系列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构成。其建设包括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到地质勘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转等一系列活动。

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基本框架

1. 油气勘探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油气勘探项目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工作分解结构。

2.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油气勘探项目的成功取决于项目组织的构成和运行,因此,建立有效的项目组织至关重要。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分为单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两类。油公司一般都设立项目经理部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是团队结构,由经理、副经理及投资管理办公室、地质工程办公室、法律合同办公室、项目支持办公室组成。

3. 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基本框架

1)项目概念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以下四个方面:

确定项目并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包括:油气勘探项目的任务及油气资源综合评价;勘探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勘探工作部署与措施;经济效益分析等。本工作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通过服务合同采购,委托研究、咨询公司进行。

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填写标书)。编制项目建议书时必须进行针对地质、工程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油气勘探项目建议书包括: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项目的规模、进度;预计勘探成果;工程技术保证条件;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计划;经济效益初步分析等。若填写标书,则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填写(内容与建议书类似)。

项目评估。是项目立项前的重要程序,是请第三方对项目的可行性进一步进行评估、论证,并提出评估报告或审查评议书。

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或签订风险勘探合同)。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要点、结论及审查意见。项目设计任务书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项目进入下一阶段。若是签订风险勘探合同,应按照标准合同,进行商业谈判,然后签约进入下一阶段。

2)项目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以下五个方面:

选择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组)。

编制项目总体设计和项目年度部署设计。

项目总体设计是油气勘探项目在项目期内的总规划,由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组)完成。主要包括:勘探项目概况(工区范围、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工区勘探程度、工区勘探历程和成果);地质论证;勘探任务;总体部署;勘探工程实施要求和运行计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预测和风险分析。年度部署设计的依据是项目总体设计。项目年度部署设计经批准后,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即可列入年度计划。

编制单项工程施工设计和预算。系指地面地质工程、物探工程、探井钻井工程等。

工程项目采购。指通过招标或指定,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组)根据批准的年度部署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编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计划按单项工程项目编制,包括季度和月度计划。

3)项目实施阶段由物探公司、钻井公司等施工单位,按照分包合同进行施工。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组)及时掌握项目实施动态,搞好各个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派出的物探监督、钻井监督等,加强监督与控制,保证项目实施的正常进行,对项目的整体负责。这一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对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4)项目收尾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项目竣工、评估与验收;清算最终账务;项目评估;文档总结;资源清理;转换项目责任者。具体项目竣工验收、考核和评价的是:地质和油气储量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工程和资料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情况;项目结算;项目评价。

油气勘探项目管理基本框架

4.油气勘探项目过程管理的几个重要问题

1)勘探程序控制

单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的步骤在油气勘探项目确定后,勘探程序主要体现在单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的步骤和工作程序上。单项勘探工程项目实施的步骤如下:

a. 油气勘探项目立项、地质任务书被批准后,进行勘探工区或井位优选;

b.技术设计;

c. 施工设计;

d.按照批准了的技术设计或施工设计进行单项勘探工程项目招标;

e. 按照中标条件签订单项勘探工程项目合同;

f. 按合同施工、监督、竣工验收。

勘探程序控制勘探程序控制是油气勘探项目过程管理的核心的内容。

勘探程序控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勘探程序控制的有效性,控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a. 为了保证项目实施,必须严格招标程序,选择技术、管理、人员和经验具优的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b. 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组)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要求,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和进度计划,通过各类工程监督,对乙方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查明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和拖延进度等问题,并会同承包单位加以解决。

c.承包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应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全面采用项目质量管理和挣值管理方法,以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项目的投资控制由于油气勘探项目耗资巨大,因此,项目的投资控制十分重要。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是:项目估算;单项工程预算;竣工决算。

控制项目估算和单项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是WBS.做好项目和单项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是进行投资控制的基础。而竣工决算,主要是通过项目绩效报告和单项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进行控制。

项目的风险管理油气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巨大风险。为了避免项目的损失,应制订全面的风险管理计划,应对可能的地质风险、工程风险、经济风险等进行识别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预防预案,在项目实施中规避风险。如果是国际油气勘探项目,还应考虑可能的政治风险。

沟通与协调沟通与协调工作十分重要。项目经理部经理(或项目组)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负责项目组内部成员间的工作协调,负责与项目团体外部关系的沟通和协调,特别是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和协调。项目经理部经理(或项目组)应及时获取资源信息,将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给公司,并将有关的事宜通知乙方。

项目收尾项目收尾包括合同收尾、竣工交接、管理收尾。在项目结束后,项目经理部经理(或项目组)应及时对公司进行项目完工报告(项目自我评价报告)。

参考文献

(1)孙瑞华 杨旭萍:油气勘探项目范围管理初探,项目管理技术,2006年第7期。

(2)《石油勘探工程与工程造价》编委会:石油勘探工程与工程造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美]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三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美] Harold Kerzner:项目管理(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戚安邦:项目论证与评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许成绩等:现代项目管理教程,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7)马士华 林鸣:工程项目管理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左美云 周彬:实用项目管理与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美] 哈罗德?科兹纳: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1)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邱菀华等:项目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

(13)孙开林等:油田生产调度管理,中国上石化出版社,2001.

项目评价结论及建议范文第3篇

一、周至县有无项目对比分析

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有直接影响,目前周至县参与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主要有12个,去除2010年刚加入的尚村镇,这里选取11个实施过土地综合治理的乡镇进行研究。有无项目对比分析是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项目区与非项目区进行对比分析。

1.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项目区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后的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初步评价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周至县11个农业基础生产条件较差的乡镇未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各个乡镇的粮食单产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竹裕乡与九峰乡的单产差距为2945公斤/公顷,单产仅为九峰乡的1/3。各粮食单产在较低的水平波动,均值为3218.64公斤/公顷,低于全县平均水平341.01公斤/公顷。到2010年,周至县基本完成了11个主要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各乡镇粮食单产得到大幅提高,单产最高的乡镇九峰乡与单产最低的乡镇司竹乡的单产之差为2095公斤/公顷。11个乡镇的粮食单产实现在5065.91公斤/公顷的水平波动,比1995年提高了1847.27公斤/公顷,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94.27公斤/公顷。可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镇的粮食单产对全县粮食单产的影响由原来的“制约”作用变为现在的“促进”作用(如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持续推进,11个乡镇粮食单产由项目实施初期(1995~1996年)低于全县水平逐渐增加到与全县单产水平长期持平甚至偏高。在2007年全县粮食单产由于受自然灾害受到重创时,仍然增势不减,并在最近三年持续高于全县水平。这不仅体现了土地治理项目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也表明了农业基础生产设施的改善能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

2.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对比分析。不考虑2010年刚进行土地治理的尚村镇,根据有无项目可把周至县的22个乡镇分为项目乡镇(11个乡镇)和非项目乡镇(11个乡镇),分别以1995年和2010年为考察时点,并将粮食种植面积的减量视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增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周至县项目乡镇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县的2/3,单产增幅较大,且有7000多公顷的农业结构调整行为。非项目乡镇的粮食单产徘徊不前,农业结构调整不到150公顷。可见,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提高了全县的粮食单产水平,推动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乡镇和非项目乡镇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土地治理项目为周至县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周至县临近西安市,又是猕猴桃适生区,具备蔬菜产业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2005年,县政府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在终南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08~2009年,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连续支持终南镇。现在,终南镇已是全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专业市场功能齐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与终南镇类似,周至县富仁乡在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土地治理项目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的蔬菜种植已成规模,并带动了一批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产销企业的形成,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出路。土地治理项目也极大地促进了猕猴桃生产。2010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所有12个实施了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都是猕猴桃发展重点乡镇,占总数的2/3,猕猴桃种植面积占77.93%(见表2)。最具代表性的马召镇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最早的乡镇,也是猕猴桃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2009年,周至县又在马召镇启动了万亩有机猕猴桃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并在2010年再次在马召镇投放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010年,全县年末耕地面积5万公顷,猕猴桃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912.27公顷,占全县年末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根据对周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考察,结合对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投向的追踪可以发现,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基本都采用农业综合开发推动,而进行过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也广泛存在村民自主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可以说,土地治理项目是发展周至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项目实施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图3显示了1996~2010年周至县粮食种植面积、猕猴桃种植面积和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变化。

2.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从有无项目分析可知,土地治理项目大规模地提高了周至县的农业生产能力,使全县1/2的乡镇、2/3耕地的粮食生产由原来“拖后腿”变为现在的“生力军”。同时,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全县粮食单产不断攀升,还使周至县非粮农作物产量在逐年提高,其中猕猴桃和蔬菜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构成部分。2005年以来,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见表3)。为了分析土地治理项目导致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周至县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这里选用1996~2010年全县的粮食产量(L)、猕猴桃产量(M)和蔬菜产量(S)作为因变量,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作为自变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数据见表3)。通过ADF检验可以得出,数据序列Y、M、S、L均为二阶单整数据。进一步用E-G两步法检验得出,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直接用LS法进行回归分析:Y=642.7321+0.014246M+0.006426S-0.000590L(0.824843)(9.360216)(2.693408)(-0.201625)R2=0.976069F=149.5498回归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没有显著影响,甚至是负影响。而猕猴桃和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正影响。因此这里剔除粮食产量(L)因素,重新进行回归分析:Y=487.5027+0.014216M+0.006397S(4.228358)(9.785150)(2.800390)R2=0.975980F=243.7948再次回归得到了良好的拟合结果。方程的调整R2为0.972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蔬菜年产量(S)和猕猴桃年产量(M)对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影响显著,表明土地治理项目带来的农业种植结构大调整是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源泉。此时,非项目区的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为487.50元。

3.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这里,从化肥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和农村用电量等若干指标来考察周至县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来全县农业现代化变化情况(见表4)。可以看出,周至县的化肥折纯量指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农户生产投入逐渐增加有关;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波动较大,无规律可循;农药使用量从1996年开始大幅下降,两年后趋于稳定,一直徘徊在15万公斤上下;农用柴油在经历了大幅减少之后,出现小幅微增,这是由于全县农村供电基础设施完善以后,居民照明柴油使用减少,与农村用电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有较大增长,但机耕面积却变化不大,并不断出现波动,表明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灌溉面积先是逐渐提高,在2001年达到39.08千公顷后,转而逐渐减少到低于1996年年初的水平,并趋于稳定,表明项目确实对周至县的农田水利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可能部分地区项目设施年老失修,削弱了这一积极影响。总之,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有限,并不能作为推动县域农业现代化的惟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