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12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还引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各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引导,纷纷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下简称《课程》),对于该类课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摸索与完善中。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课程》的设立还基本处于初步阶段,在该课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独立学院更应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起到积极作用。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大部分独立学院处于自力更生的状态,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支持远远低于对公办院校的支持力度,所以独立学院更应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吸引生源报考的重要因素。要让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中发展起来,幸存下去就得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

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开设还留于形式,未能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限。这主要还是在于独立学院对该课程的开设普遍还没特别重视,主要反映下以下四方面:第一,在课程性质上来看,主要是以选修课或者低学分的必修课的形式开课,课时量普遍偏少。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该课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第二,在教学模式上来看,模式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但引用的案例普遍陈旧,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其生源性质的特殊性进行设置,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热情不高,不积极等现象;第三,在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设计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大学生职业道德、大学生就业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等方面,这又与课时数偏少形成矛盾;第四、在师资队伍上来看,任课教师基本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专任教师,虽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经验丰富,但对于课程的专业性上来讲还是有待提高。

以上存在的问题表明,独立学院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欠缺实效性,因而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使得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特别对于独立学院生源特性来看,独立学院夹在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公办本科院校之间生存,必须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联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立足独立学院生源的现状,对《课程》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层面上,我国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规划性。大学生以成绩论人才的概念与不再只追求成绩优秀而更注重综合素质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找出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不断提高不足之处,从而提升整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求。

从学校层面看,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高厅【2007】7号文件,指出高校职业规划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高校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特质以及潜在优势,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做准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逐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为实现自我价值扬长避短,最终迈向成功[2]。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与该课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学习动力是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主要方向,其应以激发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对职业的探索,从而达成一个平衡为原则,从而引导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学”主导,任课教师在课程授课中起到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直接面向生产一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担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目前,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也在逐步建立,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 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就业指导课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课更像是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前的“临阵抱佛脚”,对学生的就业影响甚微,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设置过于笼统。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经常被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即学生顶岗实习之前,课程内容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求职技巧、创业教育等多项内容,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针对性的设置。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对后期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二,课程学时普遍偏少。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中,本课程的学时普遍少于38学时,在毕业班,就业指导课时普遍低于28学时,相对于较多的教学内容,课时明显不够,导致课程内容的讲述只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

第三,师资队伍不稳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是由辅导员、行政人员和部分就业部门的老师担任,就业指导课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还需要熟悉生涯规划理论、就业环境、就业政策,还需要具备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具备丰富的社会工作阅历等。但是当前,我国国内并没有高校开设职业指导的相关专业,也没有培养实施这门课程的专业教师,各高校教师素质也参差不齐。随着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的不断加强,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变得日益重要。

第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就业指导课虽然已经基本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也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但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方面还存在着欠缺,无法实现“人职匹配”的目标,更谈不上对学生整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指导。

第五,没有建立健全的就业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学校完成了培养学生的工作,但学生就业反馈机制却不健全,学校对毕业后的学生,工作状况没有进行追踪和反馈,失去了建立更加合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的机会。

2 建议及对策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制定符合高职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开展个性化教育。正确的职业生涯管理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还关系着其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对自身、专业和周围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这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在入学时就要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早做准备。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咨询机构,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生的心理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外表谦虚与内心嫉妒的矛盾、外表平静与内心焦虑的矛盾、内心恐惧与行为无奈忙碌的矛盾、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高职生在校期间基本是二年半的时间,剩下的半年基本在企业顶岗实习,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就业指导课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并不是临时教育,所以应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笔者建议应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便开始有计划地为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逐步介绍所学专业特点,使其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为其展示未来的就业前景,引导其寻找适合自己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职业方向,并适时的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促使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在此期间,要适时的开展一些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在毕业班开设专门的面试技巧专题,讲述面试技巧,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第三,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稳定的专业的教师队伍,直接决定了就业指导水平,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此队伍内的教师一般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社交礼仪等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学生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专兼教师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成立专业的就业指导咨询机构,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宣传就业指导课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增加投入,构建学生就业反馈机制。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与学校都失去了联系,这就不利于就业后信息的及时反馈,当今时代变化之快,要求学校能够适时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业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学校专业设置提供现实支持,帮助学校及时确定社会所需要的专业。

参考文献

[1] 邓洪玲.高职生就业心理探析及教育对策[J].职业时空,2011(3):124-126.

[2] 黄庆胜.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和选聘机制[J].安顺学院学报,2008.10(5):47-59.

[3] 鲁昌龙,邱萍.高校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浅探[J].高教高职研究,2008(24):114.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 高职就业 就业指导工作

伴随着高考扩招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转型成普通大众的教育,且毕业生的工作也由最开始的国家分配到学校举荐、自由双向选择的方向过渡。可见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已成为了整个社会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庞大的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由于未能被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就业的质量及数量上都不尽人意,这就要求需要做好高职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来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

一、 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

就业指导工作即为职业指导、辅导。它是指以被指导者本身的特点与社会职业的需要进行协调统一为前提,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就业意向,并且为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准备就业的过程中提供知识、技能、经济、组织劳动市、推荐介绍、组织招聘会等与就业息息相关的综合性的社会咨询服务的活动。

因此,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全面的提高高职生的素质,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第二,帮助并引导高职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及社会职业本身的需要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从而快速有效地与岗位结合。

二、 目前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 目标不明确

部分高职院校虽已建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未真正将就业指导的工作融入相应的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不够重视,全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多数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只是肤浅的认识到加强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方面,而完全缺乏对就指导目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忽视了就业指导的知识,轻教育,重服务,缺乏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观念和学生与员工等方面就业意识的教育指导[1]。

(二)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缺少相应的连续性

当前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应届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且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过于强调其实用与时效性。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主要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和分析就业的形势和收集需求信息的相关表层的工作层面上,忽略了对高职学生进行全面化的就业指导,缺乏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三) 就业指导教学的力度需要改进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学工作存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与就业指导课相比较,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无法体现,其课程设置一般是设置为选修或一般性质方面的讲座[2]。

2.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的教材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缺少实践环节以及具体的技能方面的内容,无法满足现有高职学生就业或是择业的实际需求。

3.许多的就业指导教师是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没有针对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关于新时期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建议

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相关工作,就一定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和机构的建设。所以,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从学校的战略角度出发,从思想的层次上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要全面的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要把责任与政策都做到位。高职学生的就业是否顺利不单单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学生所毕业的学校的检验,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了社会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好坏标准。所以,通过对相关内容的认真思考及探索,现对新时期改革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需明确

高等职业的教育是在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对于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毕业的学生可以完全的就业,主要表现有:

1.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就业。通过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让毕业生可以顺利的找到工作并走向工作岗位。

2.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稳定的就业。通过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让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帮助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实现个人的职业规划。通过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让毕业生知道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不同阶段,并根据现实客观条件的变化,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目标。

(二) 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相关机构

依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及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就业指导机构,成立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相应的资金及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并执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

(三) 对就业指导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规范

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运用高效的计算机手段,对相应的用人单位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网上问卷或测试的手段,收集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价值方面等信息。

2.对于就业前的心理指导和咨询。帮助每一位毕业的学生消除他们在就业前的迷茫感及恐惧和焦虑,排解相应的就业压力[3]。

3.相应的素质评定。使用科学的测评软件,为毕业的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及职业性格等方面的素质评定服务,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在新的时期面前,同时又会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让高职学生在就业指导面临着更多的形势及问题。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而言,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阶段、连续的有机结合,实践与理念的合理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理性结合。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在未来的指导就业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第4篇

高校就业 就业指导课 教学改革

一、前言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和突出。社会上出现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之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毕业生的层次、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要有效地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是,作为一门新课程,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如何开展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成为高校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应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的重心还停留在接待用人单位、安排招聘会、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一些简单、基础工作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很少有高校会将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很多学生始终把就业指导课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势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堂变成了“自习课”,成为逃课的首选目标,从而导致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不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涉及到多学科的应用型学科,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就业工作实践经验。就业指导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就业政策,同时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加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专业教师配备明显不足。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甚至还有一些是由专业与此完全不相关的教师来担任。部分教师仅仅接受一两次有关培训就开展教学,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业务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因自身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足,偏重理论指导,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同时,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又直接导致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缺乏和不专业,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开展。

3.教学内容单一、教材混乱

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时,部分高校仅限于通过灌输式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信息,缺乏职业能力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内容,内容老化,缺乏新意。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材,有的采用省统编教材,有的采用自选教材,也有的根本没有教材,上课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去授课,针对性自编教材的高校几乎没有。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材,致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

4.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心理方面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着种种疑惑和不适,每个人面临的难题和困惑也不尽相同,这时就需要因人施教,将职业生涯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个性化指导,然而当前的高校由于课程安排时间短,师资缺乏,一般是不同专业的上百人在一起上课,授课内容主要是就业技巧指导。这样就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学生各自的需要。

5.缺乏自主创业意识教育

据统计,只有不到38%的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知识和政策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同学是一点也不了解。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知识教育较少,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选择最新创业知识来丰富自己,也不能充分利用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相关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或者因老师水平有限,已开展的创业教育也让学生感到收效甚微。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1.完善机制,充分认识并发挥高校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关键。因此,高校要真正把就业指导课纳人教学计划,保证就业指导课学时,保障教学条件、教学师资,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增加课程教学经费投入,为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要实现并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3.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展望未来,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思想特点而产生的不同需求和接受程度,分别确立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同时,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高校应广泛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毕业生及时就业,树立再创业意识,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起自信心。

4.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大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个人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就业目标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就业期望值,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性格及优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测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观念,明确择业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5.加强创业教育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同时要提供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和政策帮助,帮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意义深远的实用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只有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力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丹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2).

[2]刘国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新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4).

对就业指导课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业思想和就业技巧的教育。开设本课程旨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引导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开设,能加强培养学生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通常以“全程化、全员化、系统化、专业化”为目标来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其中,“全程化”是指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各阶段,“全员化”是指课程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系统化”是指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体系,“专业化”是指任课教师达到一定教学水平和教学要求。但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仍存在着不足。

1、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片面地认为就业指导课只是为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与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求职技巧,对就业指导课定位边缘化,所以在教学场所、课时安排、师资力量和资金等教学资源方面投入量小。

2、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虽然在讲授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缺乏有效整合,致使就业指导课在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还有部分高校仅使用单一的讲授法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学,仍按照传统方式灌输就业知识,与学生互动性不强,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院(系)党委副书记和学生辅导员组成。他们由于平时忙于工作,理论学习时间少,仅凭原有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经验,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对策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主体因素和掌握客体因素,合理定位,解决职业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未来职业的方向。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性,以及大学生择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客观问题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1、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们发现,学生对涉及择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等客体因素都十分关注,而对陆续出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却没有正确认识与运用,这是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所造成的。检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实践,那么课程改革的方向也应该注重实践这一部分,可以让实践进入课堂。

(1)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择业适应性。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既要解决大学生择业的困惑,也要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指导课内教学只能给大学生感性的认识,没有结合实践,大学生的择业只会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为此,我们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学时,让学生到专业对口单位和实习单位去见习,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加真实地感受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通过实践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微调,最后使将来真正从事的职业与自己匹配,达到较高的职业满意度。这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

(2)运用课程学习手册贯穿四年教学与实践。就业指导课程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手册。学习手册按年级设置,大一包括:学生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参加大学生人生规划大赛情况等;大二包括:专业技能培训、规划方案的实施与调整、采访优秀校友访谈记录;大三包括:专业实习、参加实习招聘会情况、到专业对口单位参观与学习情况等;大四包括:就业竞争力分析、择业方案、参加现场招聘会情况、参加简历制作大赛情况等。只有完成手册的学生才能最终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

(3)课程教学内容加大体验环节。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手册的练习主要是大学生个体的课外体验与实践学习。我们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调查》中发现,只有14.9%的大学生表示很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对此,从就业指导课的课堂开始就让学生接受有一定挑战性的训练。让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就授课教师给出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与课件准备,并在课堂上介绍与演示。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同学间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分组进行求职情境模拟比赛,比赛成绩与课程平时成绩挂钩,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2、就业指导课程网络建设与教材改革的有机结合

目前,就业形势发展较快,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内教学学时又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就业指导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及时进行就业指导教材的改革。

(1)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要成为教师、大学生与企业三方互动的平台。就业指导课程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网络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利用学校网络课程的资源与平台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其中。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可以集职业测评、职业导航、职业规划、主题课程(包括课件与视频教学)、教学管理、习题库、在线师生交流等功能和内容为一体。网络课程将最大限度地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同时把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上交学习作业和随时与任课教师互动。我们还邀请优秀校友与企业加入到在线交流平台,让他们解答学生涉及择业政策、企业文化、面试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教材要针对大学生择业的需求。就业指导课程具有时效性比较强的特点,其内容更新也比较快,因此教材改革也应该与课程改革同步。各高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本校专家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与自编教材的撰写工作。自编教材可以结合各高校学生特点和择业实际需求,同时可附本校有普遍指导性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倍感亲切与实用。

3、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与兼职的有机结合

任课教师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骨干力量,而就业指导课程又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从《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调查》中,被调查的89.6%的大学生表示会接受信任的人在职业选择中提出的建议,因此,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在大学生职业选择方面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学生不仅需要专职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职业规划和择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迫切需要与职场成功人士面对面讨教如何应对求职实战。因此,课程师资专、兼职有机结合是突出就业指导课程应用性的现实需要。

(1)专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专业化包括其专业知识背景、专业化培训、专业化调查与研究等。就业指导教师最好有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知识,并参加专业培训和国家劳动部职业指导人员的等级考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同时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要熟知就业指导教学对象的专业与职业发展趋势,可以跟进教学对象的专业实习,在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中获取最新需求,从而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设计好就业指导课程。这样,专职教师才不会与社会、企业和学生实际脱节,专业化程度才能真正体现。

(2)兼职教师队伍多元化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兼职教师队伍组成可以多元化,可以邀请人力资源专家、优秀校友与企业成功人士担任,以此增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对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兼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对大学生的建议都是具有指导、借鉴与启发意义的。特别是有关求职技巧的实际运用、如何创业、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等专题的教学,可以适当安排兼职教师给学生讲授。同时可以邀请兼职教师加入到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建设和与大学生课内外的互动当中,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国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新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09,(04)

[2] 席明. 创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变革中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 李成林.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应遵循“三性”原则[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4)

[4] 赵鹏云, 褚笑清. 浅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 2010,(01)

相关期刊更多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红岩春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社科信息文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党校图书资料中心、中央党校函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