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第1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奖励范围

第二条 围绕与公司经营发展有关的科技成果或技术获得科技进步奖的。

第三条 围绕与公司经营发展有关的科技成果或技术获得技术创新奖的。

第四条 利用围绕与公司经营发展有关的科技成果或技术获得有关基金的。

第五条 对围绕与公司经营发展有关的科技成果或技术进行改良革新并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

第六条 对公司经营发展有影响并给公司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发明、创造或者获得发明奖的。

第七条 通过国家或省、市级产品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

第八条 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认证的。

第九条 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或省、市立项的。

第十条 围绕科技成果,给公司带来经营性或管理性资质的。

第三章 奖励标准

第十一条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给予30000元奖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给予20000元奖励。

第十二条 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给予30000元奖励;获得省部级科技创新奖,给予20000元奖励。

第十三条 获得国家、省各项基金的,获得基金数额扣除相关费用后按10%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对围绕与公司经营发展有关的科技成果或技术进行改良或革新,给公司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给予1000元奖励。

第十五条 对公司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并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发明创造给予3000—5000元奖励;获国家发明奖的给予10000元奖励;获省、市级发明奖的给予5000元奖励。

第十六条 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认证的给予5000元奖励;获得省级重点新产品认证的给予3000元奖励,获得市级重点新产品认证的给予1000元奖励,

第十七条 通过国家技术鉴定的给予10000元奖励,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的给予5000元奖励。

第十八条 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立项的给予3000元奖励;获得省立项的给予1000元奖励,获得市级立项的给予500元奖励。

第十九条 获得国家级经营性资质给予10000元奖励,管理性资质给予5000元奖励;省部级经营性资质给予5000元奖励,管理性资质给予2000元奖励;市级经营性资质给予1000元奖励,管理性资质给予500元奖励。

第四章 奖励申报程序

第二十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二章所规定条件的集体或个人须填写《科技成果奖励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后,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第五章 奖励分配办法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章所规定条件的个人,奖励归个人所有。

第二十二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章所规定条件的集体,奖励给集体,由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决定奖励分配比例并予以实施。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管理性资质,为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或企业形象,有利于工作开展,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荣誉性资质。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指经营性资质为直接用于经营或生产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质。

第二十五条 有关奖励或资质中区分一、二、三等级的,上述奖励金额为最高级别奖励,每差一级,国家级差别1000元,省部级差别500元,市级差别200元。

第二十六条 同种科技成果或技术同时获得多种不同级别荣誉(各项奖励、基金、资质)按其中最高金额进行奖励。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第2篇

竞赛是学生实战检验,通过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磨练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现在90 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在竞赛过程中,坚持数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题目分析、资料查阅、方案论证选择、作品的组装调试、论文的撰写等一系列过程,队友讨论,分工合作,相互磨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心理抗压能力。学生通过竞赛过程的体验尝试,感受着指导教师日夜坚守的无私奉献行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扎实学风、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提高都是一次质的飞越。

二、教师教学过程的启发引导

作为老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性人才培养意识,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弄清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创新性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真正地把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到工作实际,才能够追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创新,提高自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指导,可以把学生创新的成功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实际说服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的潜能,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撰写发明专利等。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各个环节,体会创新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结合学生的意愿、专业特点和学生技能特长,为每队或每组学生配备一个相对固定的科研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把所带的学生吸纳到自己的团队中,走进实验室,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践基地的示范

(一)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基地是学生初试科技创新的阵地,通过项目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了完成该项目,而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真正地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做好导演,指导学生如何做,把握好方向,激发斗志。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每年都利用假期组织学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产实际,了解社会需求,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回到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接触实际,从所学知识中总结提炼,产生许多灵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四、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政策保障

强化科研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增强师生创新的原动力。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对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校出台了《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励办法》、《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于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 400~10000 元不等的奖励,获奖学生在具备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评选“三好学生”、优先推荐保送研究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等。而所有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将享有与获奖学生同样的奖励,并且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的标准。由于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使得一部分学生为了捞点资本而混进来,就要对于前期参加多少的实践、积累了多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才能进入严格把关,同时把好结题关,杜绝浮躁。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学校每年设置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100万元,支持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积极争取企业的冠名赞助资金。

五、结语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第3篇

奋斗目标:

1、绢花产业:2005年使从事加工、批发和销售的总户数超过2500户;绢花厂产值超过6000万元。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通过3--5年的努力,使从事加工、批发和销售的总户数超过10000户;产值超过3亿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2、腰带产业:2005年使从事加工、批发的户数发展到50户以上;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产值达到2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加工、批发户发展到200户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产值达到5亿元。

3、雨搭产业:2005年使从事加工、销售的农户发展到5000户(其中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加工户达到100家以上,投资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3000人;产值超过1.5亿元。用3—5年的时间,使从事加工销售的农户发展到10000户(其中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加工户达到200家以上,投资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从业人员超过50000人;产值超过5亿元。

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1、加大信贷资金投放规模。县人民银行要经常召集有关专业银行负责人会议,研究制定支持三个产业的措施和办法,积极组织信贷资金,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加大对三个产业的贷款扶持力度。

2、扩大社会融资力度。积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其它行业的法人和外资参与三个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深化“手挽手、同发展”活动,大力支持煤矿企业和其它企业资金向三个产业流动。

3、设立贷款担保基金。资金来源以三个产业协会成员企业和其它自愿参与的企业、经济实体出资为主,县、乡政府扶持资金注入为辅,为有项目且诚实守信的加I销售户提供贷款担保。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1、鼓励三个产业的经营企业扩大生产,膨胀规模。对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信誉度高且具备较好发展条件的重点企业,在信贷资金投放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扶持。现有固定资产达到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所需的贷款,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核实,报县政府批准,县财政给予贴息(贷款利息的一半)。对新建和技改、扩建企业,三年内只服务不收费。

2、有关部门要会同赵村、张良、让河乡(镇)政府建立三个产业协会。

3、要逐步建立三个产业的专业市场。

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品牌化营销

1、制定、完善三个产业的质量技术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引导、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申报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注册品牌,大力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支持和帮助三个产业中有自主品牌企业,特别是绢花、腰带生产企业申请进出口自营权,培育几个出口创汇的知名品牌。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同一产业的产品要依托品牌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避免无序竞争。无自主品牌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力争成为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的子公司或生产基地。要通过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大力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争取,利用3--5年的努力,使三个产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绢花、腰带产品实现一定规模的直接出口。

四、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要积极同高校和科研部门联系,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设备,吸取先进科技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三个产业研发机构,研发新产品,加快中高档产品开发,提高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县有关部门要帮助三个产业搞好产品创新,积极促成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系。

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l、开展三个产业年度“十大生产标兵”、“十大销售状元”评比活动。县委、县政府对评选出的人选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比标准、评选程序及奖励办法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2、设立产品效益奖、创新奖、质量奖和带动奖等。对完成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品牌产品推广、生产效益好的企业给予奖励。(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和奖励办法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3、各有关乡镇完成或超额完成鲁发*6号文件下达的目标任务者,县委、县政府给予相应奖励。

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信息服务

l、建立鲁山县特色产业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产品供求、技术进步、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政策法规、人才交流等信息,为三个产业搭建一个优良的信息平台。

2、注重发挥产业协会对信息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服务和协调作用,发挥协会对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县有关部门和各有关乡镇要加强对各类协会的指导,引导三个产业协会尽快在外地主要市场建立产品批销中心,减小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对从事三个产业人员的培训。各乡镇要分期分批组织农民到绢花、腰带、雨搭企业进行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掌握这些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技术,以使这些产业的技术扩大到更多的乡镇、农民中去。县人事劳动局也要利用培训中心,分期分批地组织各乡镇农民和城镇下岗、待业人员进行绢花、腰带、雨搭的生产、加工技术培训,以强力推进这些产业的扩大和发展。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第4篇

一、坚持“四个强化”,夯实科技主导地位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普工作工作联席会,定期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同时,聘请高校院所专家担任科技顾问,抽调科技骨干,设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的意见》、《宜丰县竹加工产业企业创新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资金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了科技创新、科普宣传活动的正常开展。仅2009年县财政通过新产品开发或企业技术改造扶助企业资金2900万元。2010年,落实了财政科技投入418.7万元,其中科技专项经费323.4万元。此外,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竹加工产业创新奖励基金。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全县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等活动23次,编印散发各类科技资料7种2万余册(份);举办科技报告会、大型科普宣传展览10次,举办科技培训20场(次),收到显著实效。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在全社会营造了“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浓厚氛围,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二、坚持科技兴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科技优势企业,培植壮大了一批附加值、科技含量均较高的民营科技型企业。2009年,重点组织实施了国家节能减排项目2个、循环经济项目1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1个、重大战略产品科技专项1个,以及LED产业基地建设五大重点项目;五大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相关资金支持超过2000万元;有侧重地组织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落实科技经费58.8万元。华太药业在实施科技项目中,获得国家二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获得2009年市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发明一等奖,主导产品之一的“右旋糖酐铁分散片”被认定为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通过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宜丰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做产学研结合文章。全力打造全省竹产业基地,立足竹资源优势和竹材加工技术优势,重点支持奋发企业、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保距等竹加工企业上规模、创品牌;支持江西元好竹生化奈米科技公司竹炭系列产品开发,尽快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积极牵线搭桥,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县政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签订了竹加工产业发展全面合作协议,投资1200万元建立“宜丰竹加工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除建设综合研究大楼外,还设3个研究室(所),即竹子重组材、竹纤维研究开发室;竹碳、竹醋等医药保健研究开发室;竹家具和竹工艺品研究开发室,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把该中心建设成省级产学研基地。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竹产品研发专利对接,推动了竹加工产业的全面优化升级。目前,绿保公司、康替龙公司都拥用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奋发企业除了有1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外,还有2项发明专利。2009年12月,金竹竹业自主开发的“原竹对剖联丝展开重组层积材加工技术”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坚持科技强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思路,确定全县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引进了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新品种100多个,着力推广绿色水稻、畜禽生态养殖、无公害蔬菜、栽桑养蚕、毛竹丰产、油茶栽培、兰花、食用菌、猕猴桃、有机葛、农副产品加工等11项农业实用综合配套技术。

企业创新奖励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三友集团

面对复杂多变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严峻考验,三友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战工作部署,依托知联会,深入开展“爱本岗、创一流、做贡献”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同心同行迎挑战,献智聚力促发展的良好环境,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重视,制度给力,为创新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三友集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么志义同志非常关心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成长,每年抽出时间深入基层,亲自参加有关座谈会,c大家欢聚一堂,亲切座谈、倾心交流。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孙雨昌和刘金龙被评选为集团劳动模范,全集团仅13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忠诚三友的工作热情。同时,集团在进一步完善、落实《主任(副主任)工程师制度》《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实行了技术人才专家制,提高技术职称津贴标准,高级职称人员每月补贴由原来的600元增加至700元,享受范围扩大一倍,为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技术拔尖人才带动作用,给予了更高的平台和地位。

集团党委以知联会为依托,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联系,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思所想所盼,做好人文关怀。特别是,面对严峻市场形势,集团仍然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健康体检、暑期休养和各类培训,推进“四个放心”工程,让广大职工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肉、粮食和蔬菜,省属企业绝无仅有,并继续解决大学生配偶就业难题,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三友大家庭的温暖。

二、强化学习,持续引导,为创新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三友集团着力深化知联会的组织协调职能,不断强化学习、持续引导,使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与生产经营、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和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等密切融合,为企业成功战胜危机挑战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年初集中组织职代会工作报告主题宣讲;每月党政联席(扩大)会等重要会议后,及时传达学习,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为集团发展献计献策;举办“科技创新大家谈”,组织集团知联会成员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担当意识。利用企业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办“科技展台”、“科普大篷车”等栏目,大力宣传科技法律法规,充分展示集团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全国两会期间,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收听收看开幕式盛况,会后及时组织学习两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扎扎实实立足本岗,建言献策、建功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拓宽平台,用活载体,为创新发展积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