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生育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未来住宅;生态文化;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gave higher request, not only request is a simple, safe place, but more to live in a healthy livable green ecological space. China's future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pay attention to the people-oriented, create more beautiful harmony of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achieve finally ecological culture planning borde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fu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the house; Ecological cul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人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未来住宅建筑的主流将是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住宅建筑的发展将把人的需求又推回到原始的起点上——注重人的生存需要,注重阳光、空气、水、动植物的和谐统一,为人类建设一个健康、宜居的绿色生态居住空间。
一、未来住宅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要求
(一)未来住宅建筑的规划要求
1.健康住宅的规划要求
现代城市居住条件恶化、环境污染严重,人际关系淡薄,城市病蔓延,为了实现人类居住环境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健康住宅的规划。致力于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协调人际关系,实现健康住宅。
2.绿色住宅的规划要求
城市的高速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了资源紧张,涸泽而渔,超负荷运行。于是催生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住宅的规划要求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资源与环境的负荷,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创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周围环境融合于一体。
3.以人为本的规划要求
住宅建筑要以人为本,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和小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小区进行总体建筑规划,力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清晰,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需求。并保证公用设施齐全,材料节能环保,同时满足居民的私密空间和日常安全需求。同时住宅建筑要注重细节,以人体对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为标准来规划住宅建筑标准。
住宅建筑不仅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还需要进入高科技、新技术,住宅建筑不仅考虑目前的适用性,也要考虑未来的可发展性。
4.地域性的规划要求
住宅是地域性较强的建筑,建筑规划必须考虑其本地的地域特色,住宅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应用上都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和气候条件。只有良好的把握其地域性,才能够使建筑富有特色,与众不同,更有其生命力和人文价值。不仅重视了住宅建筑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较强的地域性也体现了其社会生态价值。
(二)未来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
1.环境设计要求
由于传统体制的限制,我国住宅建筑的环境设计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重居住建筑设计,忽视景观环境设计。因而要求设计院校深化改革,提高设计师业务水平,更新设计师设计理念,紧跟当前住宅设计前沿潮流,使住宅建筑中的景观环境设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提高我国住宅环境水平的当务之急。
2.舒适性设计要求
未来住宅建筑对舒适性要求较高,因此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应始终走在时代前沿。首先建筑应该功能全面合理,各功能空间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分工明确,既保证利于人的生活娱乐,又保持一定的私密性。其次住宅内部房间要动静分开,主卧室保证阳光的充足,通风良好。居住区要做到色彩搭配合理,整体风格协调,布局富有变化,各种设施齐全,并能满足节能要求,保证较高的使用率,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建筑外部造型的处理、外装修、色彩、材质的配置应具有变化、有韵律、增强识别性。
3.绿化设计要求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住宅的规划要求,绿色设计要求应强调立体绿化,住宅建筑垂直面上多做绿色设施,多种垂直植物,真正实现空间环境的绿化。
4.节能环保设计要求
大量使用绿色建材,不论在住宅设计还是在家居装修方面都应大量使用绿色节能环保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破坏。
二、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历程
1.经济节约型住宅
这一时期住宅以一梯三户、四户的多层住宅为主(如公租房、廉租房),每户面积以五十平方米为主,室内仅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设施,布局紧凑,公摊面积小,小区总体整合,容积率高,不分朝向,追求建筑总量。
2.适用经济型住宅
这一时期的住宅,既有多层住宅,也有高层住宅,面积以六十至九十平方米为主,开始调整住宅起居室的布置,争取景观,避免干扰。每户平均面积增大,注重小区的总体整合,并少量增加公用设施。
3.发展转变型住宅
这一时期的住宅,既有经济适用、接近绿地景观的多层住宅,也有设有电梯,上下方便拥有景观的小高层住宅。面积以九十至一百二十平方米为主。小区的总体空间注重空间的完整性和公用设施的齐全性,建有集中绿地和庭院设施,是由经济适用型向舒适型的转变。
4.景观舒适型住宅
这一时期的住宅,主要注重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舒适度,面积以九十至一百二十平方米为主。不论小区内的绿地景观还是公用设施都以居民的使用方便舒适为目标而设立。
5.生态文化型住宅
关键词: 医药产业结构 就业能力 课程体系
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药学教育的人才需求,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层次、种类、数量有不同的要求。医药行业发展在新的产业规划布局刺激下发生变化,人才的供应无法实现同步提升,必将出现供应缺口。传统药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市场需求反应慢,岗位指向宽泛而导致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弱,将很难适应新的医药市场需求,为避免产生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实际需求的时间差矛盾,保证药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受教育滞后现象影响,树立超前意识,科学预测未来新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类别,超前调整课程安排,使人才的供求尽可能同步。
目前有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机构对于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开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药学本科生近年来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在91%~100%之间[1-7];也有部分高校对药学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研究[8-10],认为未来生物药学、临床药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循证药学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对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指出应该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能力[11];对江西省6所高校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毕业实习及就业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加大选修课及实验课比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药学专业培养方案[12]。上述研究工作未基于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对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开展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拟针对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生就业能力需求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以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
一、医药产业结构调整,药学人才就业能力需求变化
2010年11月,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随着国家“十二五”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良机。未来国家医药产业结构将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国际化四个方向调整,“优质化”重质量;“学术化”重循证研究;“集中化”重GMP、GSP认证;“国际化”重品牌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未来药学专业人才需具备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循证研究能力、临床用药服务能力、创新药物研究能力等。随着医药市场的迅猛发展,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医疗机构药房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药物研发、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物流销售、医院药品调剂及药学服务相关岗位是药学专业人才的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岗位群。针对医药产业结构向优质化、学术化、集中化和国际化四大趋向调整,就业能力需求将随市场发生变化。
(一)药物研发岗位。新药研发的特点、现状、发展趋势决定了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新药研发环节是医药产业链上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受研发投入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创新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困扰,我国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低。但我国研发成本低、技术人员多,疾病谱和临床样本丰富,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药研究和开发阶段高层次的药学人才为主,但在新药研发申请和上市等环节,需要大批既懂药学相关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层次要求不一定像新药研究阶段及临床前实验阶段那样高,药学本科生经过培训就可胜任。在临床试验环节,需要拥有基础医学知识、药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药学本科生也可胜任。考虑到我国医药专利环境的建设,还应加强对制药企业专利人或专利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加强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药品生产岗位。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新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改、扩建)车间均应符合新版药品GMP的要求。而目前相关人员素质、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版GMP要求。根据药品生产组织过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判断药品生产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熟悉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就业能力。能够根据药品的性质,筛选出包括质量监控,检验化验,自动化仪表控制等合适的设备,设计出各种参数。
二是熟悉生产工艺设计的就业能力。具备将实验室的药物生产工艺中试、放大,直至确定规模化大生产相应条件的能力;选择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流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还要进行工艺验证,采取周密的计划、严格的实验寻找出那些恰当的要素,包括最优的生产条件、操作参数、工艺限度及原材料的投入;何时、怎样对其进行评估;每一个重要工艺步骤应做的检测(中间控制、放行和特性)及验收标准,确保产品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是熟悉生产管理的就业能力。能确定生产计划指标、计算和核定生产能力、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组织实施、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控制生产进度、测算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之间的偏差,并纠正偏差。
(三)药品流通岗位。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要求及药品流通情况分析,药品流通环节注重的是从业经验的积累,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并不高。《纲要》提出要加强药品流通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内药品流通人才培训机制,支持和鼓励药品流通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层次多元、市场需要、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全国药品流通职业经理人和其他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建立药品流通领域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实施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十二五”期间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2000人,中级职业经理人5000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5000人,药学技术服务人员10000人,其他重点岗位20000人。药学高等教育应紧密结合这些要求,培养适用于流通环节的药学人才。
(四)药学服务岗位。目前我国药师数量不到40万名药师,而2020年我国共需要药师100余万名,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成为药学人才缺口最大的一类。在药学服务方面,需要高层次人才要面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药学服务。这类人才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了解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善于与医生沟通和协作,可以作为医药结合的桥梁和枢纽。要熟知药物性质和作用,能够审核处方和指导合理用药,参与药物治疗决策并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临床用药利用与评价研究;参与查房和会诊;听取病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询问用药史,监测病人的用药。
除了医疗机构所需的高层次药学服务人才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社区诊所、零售药店,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药学服务人才。依据我国药师缺乏的程度和药学教育的现状,可以培养大批药学服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每一位走进药店想购买药品的消费者都希望从药店获得用药方面的指导,而实际上能够得到的正确指导不多。药学高等教育应该认识到这种潜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二、就业能力需求变化,课程体系研究
药学类专业的知识结构经历了“化学一药学一工程学”到“化学一生物学一医学一药学”的过渡和发展。这类变化的动因是产业发展和产业需求,包括产业关联的发展和产业关联的需求。在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有许多相关联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逐步应用的药学研究中,逐步形成在药学教育中新的课程,或者作为新知识被纳入原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归纳出下列的知识内容极有可能在将来的药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开设药学心理学、药物基因组学、时间药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生物药学方向开设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药物代谢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方向开设药物计量学、药物经济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循证药学方向开设循证药学作为选修课程。
三、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构建岗位技能培训模块
采用情景模拟或课外科技活动等方式,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中探索新增包括药房服务情景模拟、药厂制剂生产观摩及药品模拟营销等内容在内的岗位的技能培训模块,以适应不同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在《药事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药剂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中探索构建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模块。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学生比较系统地联系用人单位药事活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药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①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扮演药房工作人员和患者,完成收方审方配药复核发药等药房调剂实践环节。②病区药房调剂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护士角色,进行病区药品的核对,通过实战训练提高药房服务岗位的就业能力。
(二)药厂制剂生产岗位技能培训。以课外科技活动形势参观药厂GMP生产车间,制剂生产线,学型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等,提高药厂制剂生产岗位的就业能力。
(三)药品营销岗位技能培训。采用药品营销模拟实训,学生角色扮演药品推广销售人员、临床处方医生、药房进销管理人员等,拟设计两种情景模拟培训。①商务谈判情景模拟。学生两人为一组,自拟谈判课题,进行模拟商务谈判,最后撰写合同,拟定协议书。②医药促销情景模拟。学生自拟背景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电话邀约方案,并结合电话沟通的技巧按照邀约方案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并模拟药品销售场景。观察者对销售人员所提出问题的质量和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掌握电话邀约的步骤和方法及拜访客户、进行产品演示的技巧。
四、在第二课堂环节增设拓展知识讲座
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临床药学服务进展、生物制药技术前沿、药物营销管理、循证医药学等前沿热点进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药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质,就是解决高等药学教育供求矛盾、公平与效率问题。根据“十二五”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向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与教育模式,明确药学专业教育目的,才能提供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服务于大众,才能形成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药学生才能把学习作为提升自己人力资源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本文根据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药学生就业能力完善课程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龙亮.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J].华夏医学,2007,03:581-582.
[2]万忠兴,李荣科.我院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医教育,2009,05:20-22.
[3]李常玉,吕雄文,张媛媛,等.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本科已毕业五届学生就业状况及分析[J].安徽医药,2009,07:847-849.
[4]李刚,姜汪维,王露,等.石河子大学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9,05:411-413.
[5]焦淑清,侯巍,于莲.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药学教育,2004,04:56-58.
[6]叶桦.历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药学教育,2006,05:58-60.
[7]马晓匡.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研报告[J].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S1:154-155.
[8]王春玲,李民胜,黄贵华.广西药学类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3:55-58.
[9]陈雁,符崖,王羚郦.药科类学生质量追踪与毕业生需求调查[J].药学教育,2008,02:60-62.
[10]庞挺.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荆玉君,吴闯,黄仁彬.谈新形势下药学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对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S1:114-115.
一、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详细抓,督办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公司做到党政齐抓共管,在2013年度成立了“计划生育与流动人口领导小组”、“人口与计划生育齐抓共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由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计生专干:
组员:
我分公司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措施到位,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主要领导注意把政策宣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首先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分公司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生工作计划一系列规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两次计生主题会议,具体研究分析计划生育工作,对上级召开的计划生育会议精神和文件及时在全体职工会议上学习、传达、贯彻并执行。我分公司每年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学习,广大职工认识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认识到维护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认识到计划生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从而使每个职工都能自学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从未发生违反计划生育现象。
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
年初,我们在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更科学合理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公司与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再由各部门负责人与各位职工签订责任书,层层明确责任,一级负责一级。
三、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的检查落实工作
在提高广大职工计划生育工作意识的同时,认真检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全校职工的计划生育档案,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每位育龄职工汇报查环、查孕工作。每学期调入的新职工和临时工都要求其出示计划生育证照,违反计划生育或证明手续不全的坚决不聘。由于制度落实,我分公司职工和临时工从未出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个人。
我分公司计生工作在公司领导的统一布置下,不断提高职工自身素质。按照党支部的安排,首先组织广大职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教育广大育龄妇女认识在教育战线上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率先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育龄职工在建设适应现代化教育创新体系中的积极性,树发展之志,汇发展之力,育发展之才,建发展之功。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公司教育计生工作应有的作用。
四、广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活动
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开展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必须客观预测和正视面临的各种挑战。一是参加科研机会和争取科研投入的竞争更加激烈。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行政管理的统一,使相关的财政经费投入、科研指南和项目管理、各种资源和信息等实现了共享,参与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将更加广泛,在科研费用等资源投入尚不能满足所有需要的情况下竞争不可避免地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从事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和人员不仅要增强竞争的意识,更需要增强竞争的基础能力,包括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性工作和研究队伍,尤其是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通过竞争得到承担科研任务的机会,增加科研活动经费投入。二是学科交叉和融合更广泛。随着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不可避免地与生殖生理基础、生物学及技术、生命科学、药物及制剂新材料和新技术等等产生交叉和融合。相关学科新理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给计划生育创新研究带来新的希望,促进了应用技术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创新研究除了依托传统的生殖基础理论外,必须打破界限与交叉和融合学科进行合作,这就需要打破过去的边界和条条框框,并要求能掌握交叉和融合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综合运用于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三是计划生育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技术的使用对象是健康人,政府对计划生育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要求一直非常高。随着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对计划生育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要求更高。这将直接导致计划生育技术研究的基础研究成本更高、临床研究要求和组织实施难度更高、药政审批更严格、研究周期更长等,计划生育技术的研究将需要完全自主创新的研究,需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行为,需要足够的财力和各种资源的支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四是新的管理体制带来新要求。由既往熟悉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转换为新的与医药卫生统一组织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模式,会使部分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短时出现不适应。而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公益性研究,在投入方面财政投入所占比重较大。行政管理部门不仅决定财政的投入,也影响后期科技成果的评价和转化应用。专门从事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和人员要勇敢面对新体制带来的挑战,主动转变传统思路和做法,适应新管理体制的要求。
2巩固和坚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特色
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既包括避孕节育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包括生命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以及生殖健康促进相关的研究等等。人类的繁衍生息是永恒的需要,计划生育如影随形,也是永恒的需要。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共识和政策,有13亿总人口、4亿多家庭的巨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需求,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仍将是很有生命力、很有吸引力、很有活力和很有技术应用市场前景的研究领域。关键是巩固和坚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特色。一是计划生育的政策特色。实行计划生育是《宪法》的规定,是政府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责和社会管理任务。不管行政管理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完善,不管是调控人口规模还是改善人口结构和分布,计划生育都将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政策特色决定了计划生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事计划生育科研的机构和专家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要继续拥有坚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计划生育的对象特色。服务管理对象为健康人群是计划生育的根本特色,服务管理人口众多是计划生育的重要特色。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必须考虑这些特色,以众多健康人群的服务需求作为研究大方向,以着眼于不断改进提高各种避孕节育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为研究核心,以继续促进适宜避孕节育技术有效应用和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作为研究重点,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为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和政府管理服务提供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是计划生育的服务特色。30多年的实践经验说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实际成效始终依赖于临床技术服务和群众的有力支撑。新时期计划生育的服务涉及到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奖励扶助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内容,提供服务的机构包括各级计划生育专门技术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系统事业单位以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等。这些机构既可能继续单独存在,也可能有机整合和完善。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需要通过这样宽泛的网络开展研究,也需要面对这样的网络、服务内容和发展趋势开展研究。既为群众现实需求服务,也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改进管理服务。
3打好基础利长远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站在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的高度,我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全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与基层领导的综合考核、评选先进等切身利益挂钩,真正形成了制度规范、责任明确、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抓实抓牢、常抓常新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全局思想统一到落实国策上来。为了使全局全面掌握、系统了解基本国策,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提高对基本国策的认识,我们十分重视抓好对全局干部的学习教育。一是通过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对计生工作的认识,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投入到计生工作中来,形成了单位抓个人、个人抓家属的良好格局;二是把“关爱女孩行动”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的婚育观念;另一方面对生女孩家庭一视同仁,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每年全部兑现全局职工的独生子女费;三是制定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优先慰问农村中的困难“两户”家庭,鼓励汽运企业优先录用农村“两户”子女就业;四是局领导带头包点王下乡6户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户作为脱贫帮扶对象,计划资助价值上万元的玉米、饲料、塑料槽、摇蜜机等物资。
三、认真宣传,抓好育龄妇女普查。由于交通工作人员比居住和工作地点较为分散,工作、思想不同步。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我局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宣传。一是抓好“六坚持”,即坚持宣传教育为主、坚持避孕为主、坚持经常工作为主、坚持帮助群众发展经济为主、坚持勤劳致富为主、坚持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为主。二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宣传,及时掌握育龄妇女思想动向和变化,积极发挥好单位党、政、工的力量,抓好育龄妇女的服务工作。分管计生的干部做到上门服务,讲政策、说道理,并保证计划生育各种经费的落实,保障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宣传到位,今年生育的3名妇女(含干部家属),都积极配合计生普查工作,主动提供了准生证、出生证等材料。三是认真开展计划生育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召开计划生育会议,贯彻学习2014年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并将有关文件下发各单位。组织计生干部学习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此外,今年5月“母亲节”,我们印发100余份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在交通系统内进行宣传,受到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普遍欢迎。四是抓好育龄妇女政策宣传工作,动员育龄妇女自觉作健康检查。五是狠抓防艾工作宣传。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计生宣传3次,先后印发宣传资料300份。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教育宣传,增强了我局干部职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
四、抓台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我局坚持按照县计生委的要求,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狠抓基础台账建设。一是建立规范计划生育工作台账,收集全局干部户籍资料,把全局干部职工均纳入计划生育管理范围;二是实行计划生育工作“零报告”制度,定期按时报送凡涉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所有报表、材料和文件,做到有情况报情况、无问题报平安;三是建立计划生育专题会议制度,并做好会议记录,做到年初有计划、工作有总结,年底有考评;四是实行“百分百”管理。全局干部职工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100%。五是服从所在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并积极配合社区人口计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