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分析

【引言】: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中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人们生产生活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工程质量和成本管理,还要重视安全管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市政工程施工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任何的项目工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不必可少。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后果很严重,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可能导致交通瘫痪,对于城市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大程度的减少其造成的影响,挽回损失。同时,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是市政工程施工的保障,也保证了城市的安全建设和发展。当然,安全管理监督工作还可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起到预防作用,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介入和管控,找出并清除安全隐患,又可以有效的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有所提高,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的特点

第一,露天作业较多。对市政工程而言,无论地上作业施工,还是地下作业施工,都会非常明显的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从而增加市政工程建设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条件,不仅要优化当前安全管理流程,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还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针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二,市政工程工序转换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对市政工程施工而言,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进度,对施工工序和施工环节进行转换,保证市政工程各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但是在际施工过程中,实际的工序转换会受到周围自然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调整时间比较短,就会严重影响到工序和搭接转换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麻痹大意的思想,并要建立应急预案,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第三,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人口密度不断提升,车辆数量越来越多,对市政工程封闭性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3、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制定项目安全质量目标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应该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自身建设的实际出发,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目标制定,应先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确定施工图纸的可行性。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并且根据项目建设中的特点,结合项目实施中技术人员技术的经验和水平分析。同时还应对项目承包单位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目标。

3.2 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培训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下列两个方面:(1)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指的是项目的起始阶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人员的培养,把安全意识深入到项目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心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执行部门,从制度上加强对项目承包单位、资料运送单位的监管。还应建立起配套的评估及管理档案,监督过程中发现安全质量问题,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对安全意识不强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从而做到项目实施的安全和高质量。(2)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应建立监管部门,其主要责任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工程材料和相应的工程设备进行管理。监管部门应做好档案记录,对项目建设中所需的材料及时进行记录,并严把质量关。注重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工程建设的材料和设备上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保证。

3.3 要求安全施工管理能够达到所需的目标

相关的工程部门应该重现规定施工人员的用人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自身也要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并且严格根据规定要求去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同时也要定期的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文明意识,从而保证不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有秩序的施工,促进市政工程的进步,要想保证市政项目得到安全有效的施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安全管理中的具体目标进行全面落实,要深入以及严格的将“安全第一、文明施工”进行贯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安全施工。其次要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以及安全评估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3.4 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意识

质量安全对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尤为重要,质量安全不仅和工程的寿命长短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百姓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追求以及项目实施人员的安全。但是部分城市工程建设的工程承包方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存在着施工简单化,施工现场安全措施采取不足,出现不佩戴安全帽,电力使用不当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到了项目实施的质量。为此,对项目管理者和一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把质量关。因施工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事件,从而把质量安全深入到项目实施管理者和施工者的心中。

3.5 技术人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市政工程市政建设中总会存在着一些需要技术处理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便要求在市政建设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施工技术解决人员能够随时在场。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查找问题并解决,确保项目的按期、正常建设。对项目实施中危险易发的地方,技术人员应该及时提醒,针对这些发生的较为频繁的问题做相应的准备措施,以免遇上紧急情况手忙脚乱,并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3.6 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关系着质量安全,在这个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解决人员随时在场,还应有项目监督人员在场进行安全的监督。施工阶段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供应,优质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石,在选择供货渠道和供货商都应该严格要求,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进入。施工中还涉及到相应的部门人员应做好档案记录,对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材料及时进行记录,并且严把数量关。注重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把施工中的设备质量安全关。

结束语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不仅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向城市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可见,市政工程已成为惠及于民的工程,加强市政工程建设不仅功在当下,更会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施工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核心点,采取适合市政工程建设的有效、高质量的方法不仅对建设中生产的安全,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有重要意义,更对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百姓富足有积极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防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队伍

1.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但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我国的消防管理形势越来越严峻,概括来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突出。

消防技术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中,许多单位出现管理跟不上的情况,根本不重视消防工作,消防意识淡漠,随意派两个人,装装样子,甚至是消防设施不齐全,一些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不熟悉,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显,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挂在墙上成了摆设,停留在口头上,对单位内部消防器材配置、设施使用和运行状况不熟悉;安全通道乱推货物,堵塞安全绿色通道,起不到安全通道。

1.3机械训练,实战能力弱。

在日常训练上,消防队伍沿袭同样的模拟训练,重复着枯燥的训练,没有重视整体队伍的团队演练,而是过于看重个人的体能、技能训练。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消防安全后果堪忧,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发生。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且演练精熟的扑救预案,提高实战能力,方能救人救己,挽回经济损失。

1.4安全思想薄弱

消防工作是个枯燥的职业,每天重复同样的训练,天长日久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消防员们在思想上很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火灾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常发性灾害之一。火灾的发生频率高,时空跨度大,造成的损失与危害也触目惊心。火灾发生的主体中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特大火灾增加,经济损失较大。

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成为了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企业中的消防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消防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有效防止或减少火灾的发生以及有效减少火灾损失的成功与否。消防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思想。要不断强化消防管理思想,齐全配套的机械,组织协调消防人员,统筹调动消防力量,科学制定消防管理方法和模式,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火险,将其消灭萌芽状态。

3.2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与社会发展同行的永恒话题。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做到安全至上、自我警示,变被动的防范为主动控制。

安全工作必须层层动员,人人参加,不是单靠某一个人就能实现的。由于每个工人素质不同,再加上技改创新操作,非常有必要开展安全培训,思想上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展日常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观,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3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落实绩效管理。

在消防管理中,部门领导是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分工明确,人人有责任,企业成立以法人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实行岗位责任制,按照监察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基础责任,组织建立企业建设单位负责人、日常安全单位责任人、使其人人有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提高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水平。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危险化学品应有专人专管,专人负责。针对危险特性和专业技术要求,加强消防监管队伍建设,配备消防专业知识干部,提升消防监管水平,定期排查、自觉排查。

3.4坚持不懈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育人、以文兴企业”的思路,向着“文化发展型”建设目标迈进。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企业管理经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长吹耳边风,互敲安全警钟,保障消防安全,排除安全隐患。采用奖罚分明制度,对于发现和消灭火灾隐患,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安全津贴,开表扬大会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一旦有违章行为,对责任人相关管理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绝不姑息。

3.5培养管理人才团队,打造一流的消防队伍

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同理,做好消防工作也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管理团队的意识、观念和能力是进行运作的基础,所以,要实现消防安全的质的飞跃,培训管理团队是—个至关重要的项目。

学习培训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源。要提高消防管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让消防管理干部长期受教育,保持思想上、能力上的与时俱进。一是加大培训频率。分层次、分批次对消防管理干部定期轮训,确保消防管理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到两次集中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就某项工作、某个理论问题,有目的、有针对地组织消防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消防管理人员的履职要求,立足工作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实行专项或专题培训,提高其能力。

3.6建立新型演习模式,定期组织演练

新型演习模式,是指消防队伍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组织符合实际的消防演习,跟得上时展的步伐,统筹考虑各种消防情况和消防设施,利用进步的高科技来处理新出现的火灾类型。主要做到各方面消防队伍相互配合,例如移动式灭火器材、固定和半固定式消防设施、消防车辆统一动作等,以检验联合消防作战能力和综合消防作战能力。

3.7加大消防安全资金投入,实现科技现代化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用高新科技产品装备队伍,加大对装备的投入,提高队伍作战能力。安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装备一氧化碳传感器,对企业室内一氧化碳涌出情况进行实时测报,对其含量超限地区实时报警,能可靠地实现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显示报警、并对设备进行闭锁、解锁控制,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现代化。

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对机电、运输、排水及供风等各项系统进行重点完善及改造,通过抓重点项目,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消防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高难度、高危险的消防工作,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高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62-01

1.引言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校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提升了高校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但同时也使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高校由于师生在实验中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消防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爆炸、火灾所引起的重要资料被烧毁、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另外由于管理疏忽和缺少防盗监控系统等原因,实验室时常发生设备失窃现象。因此,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内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从属于高等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针对高校实验室的任务和特点,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该体系应该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教育宣传、安全检查、技术防范。

应急预案等主要建设内容。在该体系中,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是核心,教育宣传和安全检查是关键,技术防范和应急预案也必不可少。

3.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国外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设置了完善的组织机构,且角色众多,各司其职,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如香港高校一般都成立了由行政副校长负责的安全与环境防护方面的校级委员会,同时设立“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处”进行日常管理。各学院(系)配备安全协调员或安全主任,各实验室有安全责任人。美国高校均在校级层面建立了管理机构。

4.内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内地高校近年来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已有所加强,但与美国和香港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相比,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组织领导不力、安全制度不全、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促进我国内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结合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实验室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措施,阐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安全检查等主要建设内容。

4.1 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成立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专门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来实现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无缝链接的校、院、实验室3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 制度保障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在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一套严格、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安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3 安全检查

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管理工作。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按照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了包含3个层面的检查机制,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院检查:学院办公室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定期组织开展学院所属实验室安全大抽查,每学期至少4次。(2)各系检查: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主体工作应该在各系,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检查的内容和次数。(3)实验室自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对本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定期进行自查,能整改的隐患尽量在内部解决,如无法进行整改,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学院。

5 Y语

近年来构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应用于学院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验室安全隐患不断减少,实验室工作实现了“零安全事故”目标,促进了平安校园和和谐建设校园。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部门协同努力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大局,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滕向荣,冯建跃.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

[2] 阮俊,金海萍,冯建跃.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0-192.

[3] 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管理水平

前言:

近年来,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很多学校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学生实验课程的规划和实验室的建设上。实验室是学生开展实验课程的主要场所,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学校实验室规模也随之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难度的大大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学校师生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限制因素

(一)安全意识缺乏。意识决定行为,安全意识的缺乏是限制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一些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阐述[1]。一方面,学校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安全会议未能按时召开,且未能将实验室安全工作放在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位置,导致学校师生及管理人员也对这一工作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平日里生活、学习事务较多,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也使其安全意识较为缺乏。

(二)安全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展了对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但是在资金分配上,往往仅将资金投入到实验室器材采购、实验室规模扩建等方面,在安全建设上投入较少,安全设施配置明显不足。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甚至部分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很多具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学校,执行力度也相对较弱,缺乏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和系统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每个部门都可以管理,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各个部门又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及时负责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作用。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一)提升全员安全管理意识。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重视安全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渗透实验室安全方面知识。学校也应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并在校园设置安全教育条幅、张贴安全教育海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实现安全意识的提升。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新实验室投入使用之前,应先面向全员开展安全教育。

(二)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力度。安全设施的配置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首要条件。为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学校也应加大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新实验室建设中,应结合实验室专业特征,请专业人员对实验室进行设计,尤其要重视水、电安装等方面的安全性,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同时,对旧实验室进行及时改造,更新实验室通风设备和实验器材,保证安全通道的顺畅,设置齐全的安全事故抢救设施,从而提升实验室安全事故应对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应设置红外安防、监控系统等,避免实验室危险物品流失,或是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

(三)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予以支持,因而,学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从环保、安全、节约等角度,严格规范学校师生行为和管理人员工作方式,从而增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细化各部门及人员职责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避免管理缺口,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结论:实验室作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知识、锻炼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学校应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限制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1安全文化内容

从狭义上理解安全文化内容,它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最早为安全文化限定的定义,说的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种种素质和态度的综合”,也就是说它主要是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1]。但是也有人认为狭义上的安全文化是将安全知识与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进行结合,从而开展的一系列安全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安全文化,它是与物态文化和环境文化相关的知识。一些人认为它是人们在进行生存活动的同时,为了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内容,还有人认为它是由于人类进行安全活动而产生的安全观念、意识、精神和行为等发展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既与实践物质相关联,又与行为、物态和环境等有一定联系。因此,安全文化关乎人们的行为,思想和实践行动。

2安全文化作用

2.1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将安全文化应用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工作者将安全意识渗透给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给教师灌输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会促使教师对安全概念和意义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树立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理念,使之在实验过程中持以安全为主的态度和信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安全管理变得科学合理,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2.2促进安全管理。就安全文化而言,它自身凝聚了一种安全价值和精神力量。将它应用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在人们进行实验过程中形成一种隐形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观念进行一定的渗透和影响,从而促使实验人员自觉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实验过程中促进安全行为的执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将安全文化应用到学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通过这样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教师安全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身为教师的职责,从而树立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的态度,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2]。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关爱生命,注重实验安全为主体的实验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2.3提高管理水平。将安全文化渗透到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对他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促进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的越好,相应的工作内容就会越丰富,会对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起到促进效果[3]。但与此同时,安全文化的渗透为管理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向安全服务进行转向,促进安全措施的改进,采取相应办法治理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展管理工作的细致分化,从而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提高管理水平。

3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内容

3.1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校化学实验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这一过程要根据化学实验的污染程度进行,要将办公区域和实验区域进行分隔,促进不同化学性质有不同实验区域的划分形式的形成。要将容易发生连环反应的实验室区域进行隔离,保证合理分类和设置,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实验过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社会发展。此外,还需要对实验室内的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安装。化学实验药品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甚至有一些在摇晃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化学实验室要尽量减少对实验设备的移动和改造,保证水,电等管线设置的合理铺设,加强对实验设备的质量监管,针对一些污染性高,毒害性大的化学物品,要注意在实验室设置通风口,并保证室内气压处于正常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要注意对实验室内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加强。其中灭火器,报警设置,急救箱和洗眼器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他们的放置位置和标志,性能等对实验的急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应该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设备添置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保证设备的应用性能,从而促进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3.2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安全制度的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安全为主要前提,构建较为严密的责任体系,对与实验进行相关人员责任进行具体明确,标注权责说明,从而加强过程监管,使安全管理形成具体体系,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化学实验运行的安全性[4]。其次,要对化学药品实施分类管理。不同的化学药品存在不同的化学性质,但是各种化学药品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校应该将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品进行分类,并促进采购,管理和应用的规范管理,提高对化学药品的利用率,促进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发展[5]。最后,加强学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安全建设,需要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进行特殊管理。例如: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一些易燃易爆药品时,实验者需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置。并且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实验,需要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最好要有专业教师辅导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此外,一些化学药品的承装容器是高压易碎的,这就需要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小心注意易碎的容器,并且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强化管理。

4结语

在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高校化学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性能,促进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安全工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仇念文,安绪常,贾继文,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1-185.

[2]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8-191.

[3]王晔,李双,庄启亚.量规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0):278-281.

[4]徐烜峰,王能东,程五一,等.构筑火灾风险预警指标排除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