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教案设计的评价及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题的提出
1、电影课程的开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学校教育还是以学科教学一统天下,因而软化学科边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观看影视,是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色调,学生从电影电视中获得的知识、观念要比其它渠道得到的多得多。优秀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戏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题材,是一门不具学科分类,独具知识性、审美性、思想性、教育性的综合课程,能与各项育人目标有机整合,通过优秀电影能提高育人实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开发电影课程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审美能力的强弱,影响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艺术的欣赏与创造,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对人的同情与理解,对现实生活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与扬弃,对自己的认知与调控,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等等,它决定了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因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优秀影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涵,充分发挥电影的美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3、电影课程的开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各地学校在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如何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何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开发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不失为明智之举。而数以百计的中外电影名片则可提供给各校足够的选择,各校完全有可能从中选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电影组合,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电影课将教材从单一文字载体变为集“形、声、光、色”于一体的生动、直观的多载体形式,由单纯的学科形式变为综合艺术形式,必将以其独有的特性引起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重大变革,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个性特点,把呆板、乏味、说教的方法转变为生动、直观、形象、综合的方法,把约束式、封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为开放式、参与式、自我教育式的教学模式,使电影有效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可行的常规和操作体系,能进入课堂教学广泛使用的电影教案、教辅活动设计仍然匮乏。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选定《电影课程开发》子课题进行研究,以探索出一条小学电影课教学的良好途径。
二、研究目标
1、形成电影课开课教材。要使电影课成为一门课程,必须要有一套符合学生特点的、科学的教材。电影课程开发的研究,就要从数以百计的影片中挑选出每个年级学生适合观赏的影片,科学地安排好这些影片的观看顺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电影课程教材。2、研制出以美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主动、持续和谐发展的各年级教案、教辅活动设计。3、形成组织安排学生按年级观片的可行性常规,如课时安排、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基本程序、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规范电影课程操作体系。4、进行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研究,研究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内容、比例和组织管理方法等。
三、研究方法
1、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挑选出每个年级适合观看的影片,科学地安排影片的观看顺序,形成各年级电影课开课的教材。2、采用经验总结法编写电影课程教案及教辅活动设计。先由各个班级语数教师讨论、设计出初稿,然后全年级其他班级教师试按照该方案进行教学,并认真写好教后感,提出自己对初稿的修改意见,最后由全年级教师再讨论,由初稿执笔者定稿。3、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展开对电影必修课、选修课、自助餐的内容、比例的研究。
四、教案设计要求教案的设计是电影课程开发的重点,电影课教案的设计,既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又要充分发挥电影课的优势,突出实现以下两个转变:
1、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观世界然后形成世界观”,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情操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在其目不转睛地、全身心投入地观看影片和回味影片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以教材为中心,以自己为中心的做法,使自己成为一位学习的指导者,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把教案编写的重点放在“导”和“促”上,而不是“填鸭”、“牵牛”或“放羊”,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2、转变学生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素质发展、提高的关键因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禁锢学生发展的能动性,阻碍学生的发展。电影课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不能靠告诉、讲解,也不能靠灌输、命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实现与影片的共鸣,使电影课充分发挥具有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充满情感、知识和教育性的特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促进学生辨别影视片中、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个性品质的发展。所以电影课应该摒弃填鸭式的“灌”或“喂”,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鉴赏、质疑、争辩、联想、求异、进行知识再创造等,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境地,主动去“觅”得可口的“食物”,建立动态的、自主探究的、自我建构的学习方式,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在教案设计中要把握三个环节:1、观影前:教师在观影前应将影片仔细看一遍,掌握影片时代背景、中心内容,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情知状态,找准放映中需要给学生点拔之处或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体验、讨论之处,以便观影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影片背景,或便于观影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影片情况,2、观影中:要把握情感激发点、想象激发点、审美关键点、知识关键点和心理作用点,适当点拔、激发,恰当地提出审美、思维或想象要求,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讨论,使学生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或潜在智慧的启迪。3、观影后:引导学生回味影片精彩情节和印象深刻之处,进行表演、复述或交流观后体会等,进一步陶冶性情、美化行为、净化心灵。
五、教辅活动设计原则
1、自主性原则:电影课以其色彩、声音、影像集于一体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扩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电影课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活动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思维境况,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积极参与活动组织过程和评价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2、实践性原则:教辅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通过情境式、表演式、训练式、辩析式、讨论式等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获得直接体验,发展各项潜能。3、综合性原则:设计的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活动应进行综合性考察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仅从单一学科角度评价学生活动中的表现。4、开放性原则: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思想、行为自由;活动空间可不受课堂场地的限制,应根据确定的活动主题来选择;活动设计要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心理空间,开放教材的育人空间,开放学生的经验空间和课外生活的空间。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电影课开发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观看《<家洁公司>导看纪实》等录像,学习怎样导看、怎样编写电影课的教案,教学的原则、方法等。2、检查各班VCD、彩电等设备的情况,有故障的及时修理。3、检查教师运用VCD定格、回放、选时播放等技术操作情况,对新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补课,强化教师上电影课的技能技巧、熟练程度。5、把每部影片落实到每个班的老师,由搭班的两位老师于4月1日前合作编写好第一次观看的影片教案和教辅活动设计。影片和教案、教辅活动设计年级内各班交流使用,其他班的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或另一教法、活动方案,修改、增删、完善,最后返回初撰者手中,再次斟酌并定版。(二)实施阶段(2002年4月——2004年7月)1、逢单周星期二下午第
二、第三节课开设电影课,组织观影。以后每学年选二十部影片组织学生观看。
2、逢双周结合所看影片,设计并开展阶段性活动。3、认真检查教案,深入听课,开展研讨活动,推出典型教案、课例和活动,提高教案、教辅活动设计的质量。4、及时对电影课教学、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建立电影课评价体系。5、定期回顾、总结实验经验,根据实验情况,对观影次数、活动安排、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常规做出相应调整。6、下学期初多媒体综合校园网建成后,立即进行电影必修课、选修课和自助餐的研究。1、全面总结,明确电影课开课的次数、活动安排、教学基本程序、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评价体系等常规性做法。2、对各年级观看的影片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形成各年级电影课开课的教材,并提出运用该教材的指导意见。3、收集、整理并完善各年级观影的教案、教辅活动设计,按教材顺序荟集成册,形成各年级电影课教案和教辅活动设计。4、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做出实验研究报告。
七、预期研究成果
1、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撰写组织安排学生按年级每周观片常规化的研究论文及课程安排表。2、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遴选出100部优秀的、适合不同年龄学生观看的电影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组合,使之成为各年级电影课程教材。3、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编辑好100部电影片的观映指导(教案及教辅活动设计),形成《观影指导》专集。4、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将电影教学示范课拍成录像。5、2002年9月至2005年1月撰写电影课程的课型比例、结构研究报告。
八、领导机构及分工
1、领导机构:组长:伍世冯副组长:王万辉刘跃辉成员:刘小明、吴小红、刘小玲、赖浩、张玉胜2、具体分工:伍世冯校长负责本课题研究规划,课题实施的安排、评价、调整等,指导实验顺利实施。张玉胜负责课件制作、收集与处理各项图表、数据等材料,进行结果分析、经验总结、推广应用等。赖浩、吴小红、刘小明、刘小玲、刘跃辉分别负责
一、
二、
三、
1、合理运用学校现有条件,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锻炼环境。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师资水平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条件,试想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体育锻炼必要的器材,学生怎么能够搞好日常体育锻炼,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要充分依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开发学校体育资源,包括器材自制、场地合理规划和使用,使得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的教案设计,组织教法的好坏,直接造成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态度。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在课堂教案的设计上,深入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设计教案呢?一堂好课,不是因为规范而成为好课,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才是好课。学生喜欢了体育课,才会接受运动,才会自觉地参与终身体育锻炼。而教师只有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才能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方法,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1. 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练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中,场地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器材数量少、不全面,体育教师师资缺乏,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正确的认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改进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为组织教学 — 复习旧课 — 讲授新课 — 巩固新知识 — 布置课后练习。教师的过多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使得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次数少;运动量小,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学生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安排的内容多、难,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学练的时间,约束思考、探索的客观原因。
例如上鱼跃前滚翻,半节课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都教了,学生能够掌握吗?但当一半时间教动作(不要过多强调学生动作的对错),另一半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练习)、看(人家怎么做,老师怎么做)、想(为什么这么做,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试(试试自己能做好吗?我的做法对吗?)。在摸索中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了解、掌握。留一定时间还予学生自主学练,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自己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有效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
2.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
2. 1 教案设计时考虑周详
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中,班级学生较多、师资、场地、器材少的特点,使得教案的安排尤其重要。一定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复习课与新教课的关系;体育好的学生与体育后进生的关系,才能使学生自主完成课时任务。
例如中学教材中的跳远(新课),在农村中学一般会受到场地限制,备课时可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如何安排学生运动的量和学习效率是关键,如果让学生练习一次跳远后,再安排一定的素质练习,虽解决了运动量,但对学生跳远动作的掌握效率则不高。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将男生分成甲、乙两组,使男生的甲组练习,乙组观察记录错误人次、错误类型以及哪位同学跳的好、教师的指导性建议。练习一定时间后双方交换,最后如何安排讨论的时间。女生安排其他复习课内容。对于复习课中,对于掌握动作技术较快的学生指导其他落后的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项有兴趣的运动进行练习,如篮球、羽毛球等备课时还应将跳远的常见错误、解决方记法录在案,这样有助于在讨论时减少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学生跳远的运动量的不足,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跳远技术。让学生在认识、比较、练习、探讨、思考中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对体育课的兴趣。
教案不宜死,要活,也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趣味性,使学生自己积极地去学。死板硬灌的课不是体育课,更不是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而是枯燥的军事操—体操课。要求过高学生掌握要领时花费的时间多,且效果不明显。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中适当编一些游戏项目,在游戏中让学生找到学练的乐趣。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达到活而不乱、自由思索、探究的情形,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练。
2. 2 实践课中练习任务,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新动作进行简单阐明、示范后,组织学生分组(每组7人左右)进行练习。各组自主学练,对练习中存在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各组由一名代表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所找到的方法。并总结练习心得与效果:为什么 — 怎么练习 — 有无改进(创新)方法—效果怎样。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在讲解其姿势要领时,同时也对学生提出要求“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半蹲充分,摆臂与起跳协调,蹬地有力,空中收腹、收大腿,落地时小腿前伸,手臂用力往后摆。”分组练习,在练习中分组让学生主动学练并观察其他同学的姿势正确与否,并对自己的动作做出自我评价。有疑难或技术动作不明确地向组长汇报,由组长负责帮助指导。练习后集体讨论立定跳远中的重点、难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十分钟后,再由教师总结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纠正个别动作的错误学生,最后学生各自练习5、6次。对于有创新的意见或方法给予肯定,在这个练习中有同学提出“在脚落地时,可否成外‘八’字形来增加跳远的距离。”我当场给予表扬并成立课后研究小组,事后表明确实有所提高。对于复习内容则要求学生多练、多思、敢于做、敢于改,小组长在训练结束时汇报复习情况。 转贴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体育好的学生的指导能力,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所有学生的思索性。同时增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团结协助的集体精神。而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优点和发现学生的缺点,及时进行表扬和改正,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练习的时间、空间、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的积极性。
2.3教师做好课后小结
一、建立教学督导评估机构,健全教学督导评估制度
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省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方案中“建立教育督导机构”的要求,学校于2009年2月建立了教学督导评估机构,聘任知名度较高的专职督学,并安排教务处主任协助聘任督学一起侧重开展教学督导评估工作,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督导评估标准,每月对全体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两次督导评估,每次听课评估后都要评出评估分值,面对面地和教师交换意见,由被听课教师写出教学反思。每月由督学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集中督导评估点评通报,同时推荐1~3名评估优秀教师为全体教师做示范公开课进行传帮带。将教学督导评估结果存档备案,与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等挂钩,从组织机构上保障了教学督导评估工作的开展。
二、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结合,有计划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为系统快速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校从2010年10月开始,在每月对任课教师进行普通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开展了对精品课打造工程的专项督导评估,督促指导每名青年任课教师每月有计划地打造一节包括精品课教案和精品课课件在内的精品课,每年打造10节精品课、精品课教案和精品课课件,每人各打造出50节精品课、精品课教案和精品课课件,进而将各主要学科的主要课程都打造成精品课程,循序渐进地整体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同时让广大学生更多地接受到各学科的优质教育。
三、制定督导评估标准,科学进行教学督导评估
为科学地进行普通常规教学督导和打造精品课的专项教学督导,学校先后制定出以下四个教学督导评估标准:
(一)抽查课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主要由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五项内容组成,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选材实际实用、举例简洁恰当、坚持依法治教、教案设计科学、时间安排合理、课件文图并茂、教具形象直观、教学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精讲多练、语言幽默、板书规范、使用教鞭、效果明显等29项具体内容。(见表1)
(二)精品课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主要由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五方面内容组成。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内容适当、联系实际、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精讲多练、以表为纲、时间合理、当堂消化等24项具体内容。(见表2)
(三)精品课课件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主要由教学简介、服务教学、界面设计、艺术效果、技术含量五方面内容组成。二级指标主要包括课题醒目、目标明确、结构完整、科学无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字迹清楚、文图搭配、页面规范、色调协调、条理清晰、新颖精致、导航简洁、动画演示、声音和谐、运行流畅等18项具体内容。(见表3)
(四)精品课教案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主要由首页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设计三方面内容组成。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内容充实、环节完整、时间合理、板书科学、教学反思等17项具体内容。(见表4)
四、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打造职教教学督导评估特色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成功意识不强等共性特点,学校在进行教学督导评估时,打破了一般性的常规教学督导评估方法,紧密联系职教实际进行督导,突出了对教书育人的评价,突出了对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评价,突出了对课堂教学时效性的评价,突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做出了教学督导评估具体规定,实行百分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督导评估,并把面向全体和教书育人等写进评估标准,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多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激励,要实行教、学、做结合,避免满堂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学困生,要让学生当堂消化所学重点知识,逐步使98%的学生在随堂检测中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并使20%以上学生达到优秀水平。还要求教师上课时必须带有符合规定的教案,有文图并茂的课件,有必要的演示教具,进一步形成和突出了教学督导评估中的职教督导评估特色。
五、坚持教学评估工作创新,探索教学督导评估新模式
(一)探索四种教学督导评估方法
第一种普遍督导法,每月普遍对每名教师进行一次随机抽查课评估和一节自荐精品课评估;第二种重点督导法,及时发现每名教师的教学闪光点,并坚持对其进行重点指导和完善;第三种示范督导法,每月推荐有教学特色的教师为大家做示范公开课,对大家进行传帮带;第四种提高督导法,推荐指导精品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教学大赛和教科研活动进行学习提高。
(二)创新四项教学督导评估流程
第一项逐人评估,由督学和教导主任每月共同对教师抽查课和精品课进行逐人督导评估;第二项个别点评,由督学和教务处主任与被评估教师共同对照评估标准,面对面个别点评;第三项集中通报,由督学每月向全体任课教师通报教学评估主要经验、问题及改进建议;第四项存档备案,每月将教学督导评估成绩与集中点评通报资料存档备案,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等重要依据。
(三)突出两方面教学督导评估特色
第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突出教书育人、以表为纲、精讲多练、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当堂消化等职教教学评估特色;第二方面结合青年教师业务提高培训的需要,把职业中专常规教学督导评估与循序渐进打造精品课的专项教学督导评估结合起来,突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督导评估特色。
关键词:教师提高 评价体系 指导意见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教师教育的根本也从“教书育人”向“育人教书”侧重。因此,构建旨在促进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一、教师提高评价目的
1.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燃起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
2.有利于产生激励作用,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利用这种评价体系来检验、反映教师的工作成绩,从中得到动力,这个时候我们的评价就会显现出强大的激励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教师不断地总结、改进自己的工作。
3.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改进的功能。教师评价不再是简单地为教师划分等次,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的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师提高评价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公平是确定和推行教师提高评价的前提。在评价中,各级领导和人事部门要排除一切干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全面、真实地考察和评价教师,防止用感情和偏见来代替政策。
2.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下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教师提高评价体系的内容
1.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具有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赢得学生的尊敬。
2.教学、科研成果评价。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平。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还需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如参与课程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参加讲课比赛、论著等。通过教学、科研成果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
3.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应始终坚持把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继续教育这三大块紧密结合,形成循序渐进、逐渐提升的阶梯式教育。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教师培训中应该更多地增加职业工作知识的内容。教育理论方面也应该增加针对职教学生的教学理论知识,增加教师在教学中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训。
四、教师评价体系的标准
1.在评价体系标准上。各校要从新课程对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标准。
2.在评价体系标准上。既要重视常规要求,又要积极引导教师创出自己的特色,重视现代多媒体的应用,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等常规要求上提出新的想法,比如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既要看质量,又要看提高的幅度。比如科研成果获奖、参加县以上比赛获奖、承担大型公开教学等为加分项目,责任事故、违法乱纪等为减分项目。同时这些评价标准要随着理念的更新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变化,确保它与时俱进。
3.在评价体系上。对于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培训并获得较好成果的,要给予好评。以此激励老师不断与时俱进,成为真正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的专业课教师。
五、教师提高评价体系的实施
教师的评价考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确保评价考核工作具有客观公正性和全面合理性,评价实施过程中,要贯彻专家评教、教师自评、学生评议和教师互评一级领导评审等多层次多渠道考核的原则,要采取集体评议、座谈、问卷、查阅业务档案材料和现场直接评价等多样化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评价的正确率,减少误差率。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外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基地,经常选派一定比例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全过程生产实践或聘请企业或职业技术高校的教授到校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另外,要鼓励在职教师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寻找自身差距,及时充电,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考试,努力以自学的形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做优秀的职教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