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支书事迹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节期间,我们来到***所在的**乡赤岸村。这个村有600多户人家,2358人。村民们有从事废品收购的,也有些从事养鸭、种菜等农副业。村里还办了几个碎石供应厂。村经济实力处在县里中上水平。
在村部,我们见到了***。他40岁,1.7米的个头,面庞黝黑,身着黑色皮衣,讲话声高扬八度,挺实在。
***当村干部有**年了。当村委会主任9年,当村支书*年。他一直为村里的事忙碌着。调解矛盾、解决群众子女上学、关爱困难群众、心系农民增收……
19**年,村里集资建小学,因建围墙需占用个别村民的田地。这些村民开始漫天要价,甚至以武力相威胁。这时,***说,要适当补偿,可以;但漫天要价,不行。建学校,是公益事业,村民理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借机敲竹杠,那是不允许的。谁要打人,就第一个来打我!他的无私无畏令那些村民服气。学校如期全部建成,在当时这所学校据称是宁德市建得最漂亮的小学。
***说,村里也像是个大家庭,要做好村里的事,自己首先要立得正,要带头。如,交公粮和农业税,自己的老爸带头交。村里现有村财10多万元,但***一向都很小气,他从不乱花。他在村里办了个碎石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村里有接待任务,他还经常花自己的钱。
做群众工作,千头万绪。而***总是很耐心。因为他对群众有颗爱心。就拿收乡统筹与村提留款来说吧。有时一户人家,少则去七八趟,多则十多趟,总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此,他每年都要磨破一双皮鞋。
20**年农历十二月廿八下午5点多,***带着乡村干部一行人到农民谢锦清家收款。谢,40岁,离婚,只带一小孩,按规定两人须交乡统筹村提留款84元。谢家确实困难。虽然谢觉得要尽这个义务,但因没钱,终未交上款。王就带着一行人心平气和地走了。到了大年初二,谢突发脑溢血病死亡。***获悉后向他的弟媳苏玉香说:“我帮你筹点钱把后事办了。”而苏玉香说:“不要了,大过年的麻烦书记不好意思。”事后,***心想,如果那天他对谢锦清态度不好,他将会难过一辈子的。
***很会体贴困难群众。55岁的卓阿珠,丈夫去世,去年过年时,她拿了30元向他交“三金”,王书记叫她别交了,把钱拿回去多买些菜过年。田坪自然村兰郎法是***的挂点贫困户,他帮兰家借了**元钱买了2只母羊。结果,这户人家一年下来收入数千元。
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村官”-
“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这就是**村党总支书记***同志任职时说的一句话。是的,自从2008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他就一直用他的行动来践行他的这一句承诺。在他的带领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富裕了,村庄亮丽了,群众更加和谐了。自从他任职以来,他确确实实做了几件人
人称道的事。
,群众参与创评率达100%。深入开展“评先争优”活动。把村党总支党员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履职好的党员评选出来,在全村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并在村中最显眼的地方设立党员光荣榜,公布表彰的党员,激发党员、群众的进取意识,呈现出了“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先进”的新景象。
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大管家”的人名叫*,是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初,*当选为村支书,在就职会上,他说:“富有村的所有百姓都是村里的主人,我要为主人管好这个家。”6年来,*不但将富有这个家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算好科技账扣大棚谋出路
2002年的大旱,2003年的春旱,让富有村人思量着新的发展出路,扣大棚种蔬菜就是新的发展战略之一。发展蔬菜保护地,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们有些不认可。为此,*给村民们算了第一笔账——科技账。他说:“扣一个棚虽然有些投入,但是村里和镇里都有补助。一个棚一年收两茬就是7000多块,种大田倒是省事,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扣大棚是科学利用有效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发家致富的好事啊。”
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自己先扣了18个棚,4个月后,每个棚纯收入都超过了3500元。到了秋季,没怎么动员,富有村就建起了三个冷棚小区,180栋冷棚。为给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还从辽中以年薪4000元的高价聘请了两名技术员。4000元虽说高了些,*乐观地说:“值!等他俩把咱都教会了,那就不是4000这个数啦,而是4万、400万啦。”
算好成本账减成本增效益
随着建棚热情的日益高涨,建棚所用的材料就成了“抢手货”。于是他又给村民们算了第二笔账——成本账。为了减少中间商环节,从建大棚的所有用料都由村里统一购入,不但能降低成本、保证质量,而且还能保证供货时间。现在富有村有冷棚1000栋,暖棚700栋,仅在建棚材料上,就为村民们节约开支314万元。当邻近的村民得知这个“秘密”后,羡慕地说:“你们的大管家可真能算。”
算好销售账创品牌拓市场
现在富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棚,收获高峰时,每天就能产出60吨。如何把产出的蔬菜及时销售出去?*又在脑海里谋算了第三笔账——销售账。
2003年6月,棚内的香瓜到了采摘期,这时在哈尔套市场香瓜的价格仅仅是每市斤0.6元。*萌动了一个想法,他专门定做了一批纸箱,印上了产地和电话号码,然后将瓜装进了纸箱里,雇了两辆“小解放”拉着香瓜向东北市场进发。三天时间里,他们访遍了通辽、四平、长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农贸市场。那一次,不仅以1.2元价格把两车香瓜销售一空,还从哈尔滨、齐齐哈尔带回5名客商。2004年,富有村的蔬菜开始进入沈阳市的超市;2005年,进入北京市场;同年,跨过长江,在广州、常州、武汉、上海等地落户;也是这一年,西红柿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如今,在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间,与富有村保持长期销售合作的伙伴就有30多家。
经过几年的发展,富有村的棚菜生产逐步走向了规范化、集约化的轨道,在*的倡导之下,2006年,富有村的棚菜户开始上马了卷帘机项目,使卷放保温帘的劳动由人工变成了自动化;为抵御自然灾害,有棚户均参加了保险,参险率100%。2008年全村实现人均7000元收入。
算好发展账合作社大发展
面对喜人的形势,*没有满足,他脑海里的算盘又开始拨动着第四笔账——发展账。
2008年4月,在富有村村部西院建起了几十间房。这个集仓库、包装室、会议室、洽谈室、休息室于一身的房子看起来不怎么显眼,可是它在村民们的心中却占有极高的地位,那块写有“富有村富裕蔬菜合作社”的牌匾把农户联系在了一起。
我叫周相岐,现任塔湾镇芦沟村支部书记,我首先将我村的概况给大家做一介绍。我村位于芦河以北,属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土地总面积4118平方公里,之中有耕地1200亩,稻地1200亩,隶属12个自然村16个组,全村210户总人口940人,有党员 人,农民的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特别是我村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无论从数量和质量全市闻名,我村的羊子在榆林市从92年以来12次大规模的赛羊会上捧回了六个类别26个奖项的优良成绩,涌现了何志强、贺培东、屈二民等芦河上下闻名的,仅养羊一项年收入达6-10万元的大户,从而带动了你追我赶相互帮扶竞争养好羊,发养财的比拼的强烈氛围。我村也被榆林学院畜牧系屈磊教授列为白绒山羊科研示范村,被市、县畜牧局定为优良白绒山羊品种保护村,在产业建设上被市县政府列为养羊“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专业村,我村也从去年以来以“升级晋档 科学发展”为契机,以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思维的感召下,特别是在我们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引导下,通过我们支部组织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全面的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着力加强了党的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统揽工作全局,积极快速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努力的将我村的特色产业打造好,将芦沟白绒山羊的品牌打好,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使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年内能晋到第一档,提到快速的发展,我村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紧扣农民增收发展生产,强化品牌的效应,我村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结合我村的羊产业优势,在科学发展,升级晋档的过程中不仅给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建了档,以便于分析决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更是为我结优良羊子以防疫,耳标号、户主姓名、像选美一样排了名,建了档,这不仅为我村优良羊子繁育提供了依据,为品种培育树立了目标,更是调动了农民养好羊的积极性,增辑家民的养羊收入,在我村2万多只羊中,到今年春天共建立1260个羊子档案,被畜牧系统挂了种羊耳标,无形中使我村的羊子增了值,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给我村的农民收入影响不大,去年户均养羊收入在3-6万,去年统计我村共出售种羊3000只,肉羊4000只,绒毛12吨,总收入达360多万元。
大力发展劳输出,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在镇社保所组织的农民工培训中,我村不仅学到了科学的种植和养羊的知识,而且掌握了驾驶等技能。去年,我村通神华公司何生兵副总的支持,劳务工资近200多万元。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去年我村新打机井21眼,新增水浇地1120亩,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入,通过引进“科多号”和“健宝牧草”等品种,推广种植面410多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饲料保证。
第二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通过大力发展生产,预计今年全村的总收入达750万元,增幅达25%,农民人均纯收入过8000元,增幅达30%,农牧、劳务、建筑三大产业总收和主达800多万,其中羊子收达到80%以上,统计去年冬天到今年元月我村共购回家庭小轿车14辆,购回家电82台,电脑20台,全村砖混结构住房比例达到80%,其中在靖边、横山购房户达16户。
第三新农村建设,我村被列为市级新家村建设示范村,争取到市上项目资金20万元,修建了占地8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室,修通农业生产道路42公里。并且抓住了长庆开发的有利机会,硬化了西沟到东沟畔的12公里的通村道路,在交通部门争到到项目资金万元,硬化了四里洼到边墙梁10公里的沙砾石硬化路面。争取资金 万元,建成村级文化体育休闲广场 平方米,安装乒乓案2副,新农村建设顺利通过市县验收。
四、突出项目建设 着力完善设施
我村从水利局争取到流域治理资金 万元,将打东沟、西沟两个坝,不仅治理了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而且为农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争取到飞播造林 万亩,人工种草 万亩,大大提高了科学覆盖率,争取到50万元资金对我村110的羊圈进行科学改造。
五、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乡风文明
一是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三查率和节育手术及时率分别达到99%以上,做到了无多胎生育,无计划外生育。二是大力开展平安村创建,建立并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开展排查调处,年内全村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全村稳定。
六、深化创卫活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袁主席今年57岁,在全县400来名员工里,他的年龄已经排在第一位。虽然年近花甲,但在他的眼里,没有年轻、年老之分,没有份内和份外工作,只要对信用社有利,难事累活抢着干。主动请缨基层搞清收
3月底,**杜生信用社的清非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他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提出帮社搞清收。理事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对杜生人熟情况熟,现在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不能让任何社拖后腿。放心吧,没事!”尽管联社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心里自然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家住市区,距离杜生60多里,80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自己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儿子儿媳工作紧张,小孙子也寄住在他家。可杜生信用社不良清收工作滞后,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绝对会影响改革的全局,改革可是头等大事。于是他毅然把老父亲暂时送回老家,托付给自己的亲属照顾,然后只身去了杜生,而且一呆就是七天。相濡以沫的老伴哪里放心得下,也追到了嫁到杜生的女儿家里来照顾他。就这样,袁主席吃住在信用社,工作在信用社,而老伴和女儿则成了他踏实的后盾。
“四拳”打实清非基础
清非基础工作搞不好,就难以收到效果。袁主席来到信用社,重新整合清收队伍,狠抓清非基础。
下定清非一条心:作为工会主席,他深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清非意识上不去,工作就搞不好。到社第一天,他下班后组织大家对改革文件进行学习。让全体职工理解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白改革目标和改革时间的紧迫。他说:“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咱要是拖了全县的后腿,我担不起,你们更担不起,谁也不能成为**信用社的罪人。咱要下定清非一条心,清非工作一天搞不好,我就一天不回县联社。”
“晨会”制度促清非:在袁主席的要求下,杜生分社建立了“晨会”制度。每天早晨,员工们都要提前10分钟到信用社,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开个短会,汇报昨天的工作,总结清非经验,提出难点问题,互相讨论,安排当天的工作。
明确目标定奖惩:杜生信用社第二季度的清收任务是850万元。袁主席仔细盘算,进入6月份,就是麦收季节,既是信用社的收贷收息高峰,也是农民们收麦种秋的紧要时期,更何况今年不同于往年,不论那种原因,改革的期限不能动,6月底实现出口不能动摇。时间只能向前赶,不能拖、不能等,于是他对杜生信用社的改革提出新要求:“杜生信用社20xx年的第二季度比每年要缩短1个月,只有2个月,那就是4月份保收不良500万。即使实现了500万元,“五一”长假也不能歇;如果清收600万元,那么小放一天假;如果清收700万,那么放假三天。5月份还要低头向前冲,5月底必须完成季度任务。”
严明纪律树信用:为净化信用环境,有效减少存量,防止不良增量,他和信贷人员约法三章:一坚持伙房就餐,不对贷户吃拿卡要;二说到做到,不失信。承诺贷户的事,一定要办到,不能偷懒;三要快捷支农,不刁难贷户。他要求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上做到快承诺、快调查、快发放,用热心放款,带着感情放款,争取放一笔贷,交一个朋友。
人心齐、干劲足,在袁主席的带领下,杜生分社清非队伍迸发出蓬勃朝气。
走在清非队伍前列的“老小伙儿”
“自是老党员,又是联社干部,干就要干好,绝不能让别人落下。”袁主席这样说。他把信贷人员分成四个组,自己带领一个组。每天开完晨会,8点准时下乡,下午4点回社,一个来月天天如此。
他仔细翻阅不良贷款档案,耐心向信贷人员询问贷户情况,捕捉清收空间。清非之路是艰难的,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奔波劳累。河间的一名贷户陈欠不良22万元,当袁主席带领清收小组一路颠簸赶到后,他讲:“我不光欠你们的,去年别的银行来追贷,被我拿刀赶跑了。”袁主席没有被吓住,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22万元不良贷款得以活化。
在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中,“钉子户”可不少,大家经常面对的是冰冷的面孔、难听的语言,更有甚者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我当过被告,戴过手铐,进过班房,蹲过小号,还怕什么?”。面对这些,袁主席采取的是以情动人,表露的是语重心长,呈现的是长者风范:“信用社当初支持你们,人要讲个信用,信用社失去你这笔钱也许不算什么,但一个人失去信用也就没有了未来。在农村,如果想干点儿事情,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失去了信义,还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