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1篇

市级政府: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者

市级政府承担着保障市域经济持续增长和维护全市社会稳定的职责,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经济与政治具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市级政府具有把城乡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并为全体市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等有助于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衍生职能。同时,市级政府也是最有权威、最有能力在全市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以促进市域范围内各区域均衡发展的主体力最。因此,市级政府是市域范围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主体和最重要的力量,是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者。

市级政府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要确立将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把“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政治任务,倡导和追求全市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持续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市级政府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强有力、高效运转政府机构,具体履行促进市域范围内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职能。三是落实有利于市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政府行为。市级政府可以根据各区县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实际出发,通过选择恰当的区域发展战略,编制相应的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重点区域发展政策,设立和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真正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的政治口号化为实际行动。

区县级政府:城乡协调发展的配合者

作为国家行政体系得组成部分,各区县政府应具有与市委、市政府相同的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但发展过程中,一旦涉及跨行政区域的利益问题,各区县政府可能会出现违反理论上的行为规范现象。所以,在肯定各区县政府在所辖区内具有追求本区县内部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要正视在促进跨行政区的协调发展中的局限性,明确承认其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区县政府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促进本级行政区划范围协调发展方面是主导者,但在追求市域范围内协调发展格局中,区县政府只能充当配合者角色。

区县政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通过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促进全市发展。在市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有关制度框架下,区县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自己行政区域内的高水平发展,带动周边区域整体发展。二是通过区县层面的横向联动发展,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近年来,上海全市一方面发展空间的硬约束日益紧迫,另一方面区县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中心城区和郊区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其发展需求也有很大差别,需要在区县层面在经济上建立起一种市场机制引导下的合作共赢关系。通过横向协作和联动发展,各区县在追求自身立业的过程中,为推进全市协调发展可作出重要贡献。

所以,区县政府在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中其身份具有双重性。因此,虽然要强调充分发挥市级层面的“主导作用”,也要尽量避免区县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消极性”,在承认区县政府是“经济人”,支持其合理追求区域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促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全市域统筹发展而努力。

重点新城: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行者

本文所谓“新城”是指新的区域范围内新的中心城市,而非按照行政辖区规划的郊区“一区一城”。目前这种“一区一城”的城市规划格局来自50年前工业化时代,在21世纪上海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需要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需要用后人的智慧对上海新城作出新的规划和定位。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城市和农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两类单元,其中,城市是产业和财富集聚的区域和单元。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再向外扩散。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就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新城能够成为带动整体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和引擎,是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

本市可通过有重点的发展新城从四个方面带动并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一是“十二五”期间,可通过类似再造一个浦东新区的战略举措未提升某特定区域实力。浦东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新城建设最成功的范例,我们可在浦西某特定区域探索再造一个浦东新区同样规模的新城,通过高水平地吸引国内外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一步提高该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水平,为促进市域范围内协调发展积累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通过创新探索区域发展模式。新城作为统筹和促进全市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处于新的发展极位置,如松江新城等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城不仅有能力根据市场规律和国内外发展态势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有条件探索新制度、新机制,率先提升开发开放水平。这些因素集成在一起,必然使新城成为新发展模式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者。三是通过辐射作用服务周边发展,通过示范推动共同发展。与其他地区建新城的作用不同之处,就在于上海将重点新城作为二级传导载体,新城逐步成为新的信息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对长三角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当新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以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增加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推动周边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郊区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追随者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就是促进城市中心区域和郊区农村共同发展的过程。从上海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郊区农村,郊区农村给大城市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为大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郊区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大城市的支持。但上海的郊区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处于从属和基础地位,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追随着。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乡协调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根据全国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各地具体情况,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功能区域;按开发内容划分,则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定位了城乡的各自功能和发展方向,准确的把握了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主体功能区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的规划下,解决当前城乡建设差距太大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步入正确的轨道。

1.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

城乡发展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从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的反复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达到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1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突破了3:1的比例,差距继续扩大。近年来虽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推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在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07和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点3.33:1,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2013年达到近年新低,3.03:1。造成农业劳动力收入和报酬低下的原因有: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专业型人才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资源的城乡流动障碍。

1.2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既是收入差距的结果,也是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农民看病问题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治病难,对一些疾病还要长途跋涉进城求医,期间要投入多少精力,给农民造成的不便难以想象。农村地区不仅医疗设备落后,而且医疗专家也非常稀少,很多病例都没法解决,甚至会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农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社会保障问题,部分农民受到了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保障,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企业参与度不够。同时,对于农村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基本的公路交通、信息等关系到农民正常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还比较落后。

2.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2.1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在城乡之间深深扎根,城乡是两个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各自都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利益考虑,为了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同城市间可以建立城市协调会这样的组织机构,那么城乡之间也可以建立具有这样职能的组织机构,况且城乡之间行政上是上下级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和乡村不仅是产业上的分工协作关系,资源的配置需要市场来调节,在文化交流、信息传递、技术推广等方面,城乡之间的组织机构也应该定期组织计划,开展交流。城乡之间毕竟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双方的利益分配需要由常设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并且根据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来对区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投资建设和生产运作,并且监督城乡协调建设的发展进度。

城乡协调组织可以由政府牵头,由城市和农村两级政府协商建立,代表城乡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协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组织机构建设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凡是涉及到城乡投资建设、利益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均等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要经过协调组织的协商而定。城乡协调组织的成员也应包括城乡的行业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他们可以根据城乡经济运行情况,社会发展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提出最切实的意见。同时,需要制定一定的行政组织规章制度,保证奖惩分明,而且城市和农村的行政管理机构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功能地位,市、县、镇、村四级政府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2统一要素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也比较频繁,城乡市场的分割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推进城乡市场的全面开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要素流动的平台。统一要素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障碍,保证要素在城乡流动时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重点开发的城市区域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乡村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在进入城市市场时不仅享受同薪同酬,而且在住房、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受到平等的待遇。同时还应鼓励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村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城乡在培育不同层次的人才时,既要开发城市的脑力劳动力资源,也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简单劳动力资源,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农村地区在吸收城市的信息与承接产业时可以得心应手。

另外,在城乡资本统一市场下,城市在尽可能的引入外资时,特别要尊重民营资本,鼓励指导民间资本在城乡市场的项目投资。另外,各乡镇拥有平等的招商引资机会,只要是具有开发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活动,带动地方劳动力就业的项目,应给予大力的资助和支持。由于农村在城乡的土地资源上具有优势地位,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的开发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主产区,农村土地是禁止开发的,并且在城乡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中,必须统一规划与平衡双方利益,最大限度的优化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既保证国家的“米袋子”,也能推动城乡的全面发展。

2.3 产业互动机制

由于长时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乡产业的相互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有了一定的互动合作,但是很多区域城乡产业还是隔离的状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应推动城乡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产业聚集在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的区域,要想实现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在城乡接合处或者在县域建立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区能够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实现工业聚集区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使城乡处于同一产业链的功能分工中。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同投资、共同使用,公共资源的共享,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另外,根据城乡的现有资源优势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并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城市作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信息营销中心,农村地区作为生产资料的来源地,生产加工的场所,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对于重大项目的建设,城乡应该通力合作,为了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城乡之间应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乡统一的现代服务业,让农村地区享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各种社会服务,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3篇

一、新型城镇化对实现辽宁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是激发农业增长和农村需求的战略基础

引导和刺激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是着力解决制约辽宁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促进了我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省农村地区地域较为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占很重要的比例,农业经济和农村市场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各层面分析,都需要将重点向农业农村转向。为此,应积极把握机遇,扩大内需,有效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我省农村经济内部的发展潜力,促进“三农”投资稳步增长,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在刺激投资需求层面,宜进一步推进和加快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建设,创造投资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业发展的基础仍很薄弱,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为此,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作用,促进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升我省农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有利于我省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环境的建设。同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在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拓展农民收入途径,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三)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省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选择。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繁荣农村市场,形成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为此,需要加大惠农富农政策投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加大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的规划和投入,促进城乡各项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流和均衡配置,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辽宁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以“四化”同步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是实现辽宁经济转型的前提。辽宁农业人口仍占较大比重,耕地有限,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严重。因此,把握住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促进的发展路线,从辽宁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有效地推进“四化”建设目标,争取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并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切实坚持“四化”统筹、协调发展目标。特别是要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要将其放在“四化”发展的首要位置,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及工业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的利用,注重环境保护的建设,切实保证我省工业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不以损害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大力推动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努力把中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我省中小城镇的发展空间仍很大,发展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要做好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统一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优化城市发展结构,合理布局,带动适宜产业向有能力承接的中小城镇转移,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向中小城镇辐射的城市产业集群,带动农村新型社区的转型与发展。

三是就地就近推进新型城镇化。我省农村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小城镇通常毗连农村,位于城郊结合部,如果大力发展适宜产业,会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成本较低。因此,应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减轻大城市的城市承载压力,就近发展农村城镇化。

四是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基础,对解决我省“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县域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点和带,大力推动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培育,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产业群。

五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合理保障农民权益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省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尊重农民权益,全面考虑各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使农民愿意留下来,扎根农村社区,发展致富。同时,要多元化协调城乡发展,尝试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保障农民分享改革成果的权益。

六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为此,要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提升农村经济活力;还应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城镇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促进我省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促进农业剩余劳力市民化身份转换

目前,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已成为我省产业工人的重要成员,但他们依然未能融入城市,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二元结构矛盾仍很突出,相关社会问题严重。为此,应尊重其意愿,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分类推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市民化身份的转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中小城镇落户制度的完善,同时,有序开放大城市户籍限制。另一方面宜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灵活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教育、医疗、保险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制度;体制;“三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10-02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人均收入较高,人民生活富裕,其经济发展模式也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争相模仿和学习的样板。其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产业看,工业化水平较高,并拥有发达的服务业;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高,2008年高收入国家非农产值比重高达98.5% [1]。从人口分布看,以城市为主,2007年欧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 [2];尽管农业人口和产值比重低,但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基本能够满足本国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河南省,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人口和产值比重过高、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较大程度地制约着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河南省委、政府提出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三化”协调发展提出后,有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如何实现“三化”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看大多是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角度进行分析,且较多强调政府推动。我们认为“三化”是否协调发展,的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从更深层次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主要取决于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我国当前仍处于转轨时期,河南地处内陆改革相对滞后,政治经济体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制度、体制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但目前从制度体制视角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则比较少,这里尝试对此进行分析,以丰富对“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对“三化”协调发展概念的经济学解读

“三化”协调发展概念提出后,不少专家、学者对“三化”协调概念给出定义或阐释,如: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认为:三化协调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掣肘、制约发展 [3]。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耿明斋进一步说明了三化协调的内涵,认为“三化”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互促进。工业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城镇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进。二是均衡。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齐头并进,而不是错位发展。“三化”协调也就是“三化”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状态 [4] 29。

以上定义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形象、直观的描述。本人认为,定义某种经济活动或现象,应从经济学专业角度解读,既要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界定,又须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加以描述。“三化”协调发展本质上追求的是城乡之间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内涵应包括两方面:其一,“三化”的协调发展状态,指城乡之间以及各产业之间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或一般均衡状态;从定量角度界定这种状态,应满足城镇与农村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各个产业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其二,“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演变从低到高的阶段性来衡量,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其演进路径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演进过程中亦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一演进过程就是“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可分别依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为标志,依次定义“三化”协调状况的低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在整个升级演变过程中,既要追求“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即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累积经济实力,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好基础;更需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打破原有低水平的协调或均衡,逐步过渡到高水平协调与均衡。

二、“三化”协调发展受制度、体制的制约

不论是从“三化”协调发展状态的实现,还是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来看,都会受到制度体制的影响。“三化”协调状态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均衡状态,那么,它的实现过程必然与社会制度、体制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尽管各种制度条件下人们的主观愿望都希望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状态,但由于经济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经济运行质量与结果的差异往往很大。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但市场机制也是有缺陷的,存在市场失灵的状况,因此无法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计划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但决策人很难准确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混合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被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市场与计划合理分工配置资源的方式,一般认为其效率相对较高。再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看,重要的是技术和管理创新引发产业升级对这一过程的推动,而创新的实现也与制度体制环境密切相关,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亦需要政府在基础研究等领域有所作为。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化”协调发展的机理

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行业进出无障碍,各市场主体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资源配置到效益最高的部门,最终使得所有的市场及其市场主体同时达到均衡,这种状态下,人们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相等,整个经济社会总收益达到最大。当然,由于经济活动中创新的不断出现,必引发不同地区、行业出现收益上的差异,原来的均衡总是被不断打破,追求新的均衡使“三化”协调发展逐步过渡到更高水平的均衡。这种一般均衡的动态实现过程中,从三次产业看,农业与二、三产业相比,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天生弱势,加之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由此必然导致农业资源要素向二、三产业流动;同时,竞争之压力也促使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用现代化生产手段改造和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上述过程也就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的过程。农业等部门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欲望形成了对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市场需求,工业部门内部竞争的压力促使其瞄准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并提供市场需要的现代化设备与技术。从城乡看,二、三产业集中在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不断流动的过程,也正是城市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对各种服务业形成了极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也迫使农民必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由此看来,市场机制引导要素资源合理流动的过程,恰是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效率最高,能够自觉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形态,现实中的市场还存在诸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经济影响等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或“三化”协调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情形都不多见,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体制是混合经济形式。在一般市场领域,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采取计划、税收和法制等手段调节经济,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之不足。“三化”协调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各产业协调和城乡协调两个方面,其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从各产业的协调看,农业天生弱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必然导致其发展滞后;可农业又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这就需要政府采取对农业适当倾斜的政策措施,确保各产业协调发展。当然,科技、教育和交通等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特性,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政府发挥适当的作用。从城乡协调看,由于二、三产业边际收益一般高于第一产业,城市边际收益往往高于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这在客观上既要求城镇化建设步伐与人口流动、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带动和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城市化发展过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是不现实的,如城市布局、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各项功能建设等都存在较高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离不开政府主导参与。

由此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化”协调发展的实现,在一般市场领域主要应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经济运行,减少政府干预;而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可采取计划、法律等手段发挥适当作用。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体制,科学合理地定位政府角色,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既要防止越位,又要防止缺位,更要防止错位。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EB/OL]. .

[2] 段瑞君.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2008,(10):54.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粮食战略;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39-02

一、中国土地资源和粮食供给状况

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耕地总量的增加是困难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减少。国土资源部的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80万公顷(合1 200万亩)。从往年土地变耕调查结构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3 006.67万公顷(19.5亿亩),减少为2004年10月的12 244.43万公顷(18.4亿亩),耕地减少了760万公顷(1.1亿亩);人均耕地由0.106公顷(1.6亩),降为0.094公顷(1.4亩)。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造成粮食供应不足。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12 244.43万公顷(合18.4亿亩),当年粮食种植面积10 16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2.6%,粮食产量4 694.7亿公斤,平均亩产309公斤。其中,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5%,粮食产量占70%以上,商品粮占80%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超过330公斤。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按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每年)的标准计算,我国2008年的粮食需求为5 312亿公斤,而2008年粮食产量5 287亿公斤,实际缺口25亿公斤。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人,若按人均400公斤(每年)的粮食需求,则年需求粮食5 600亿公斤。按粮食单产不变(2004年平均亩产309公斤),则需要粮食种植面积12 120万公顷(18.2亿亩),相当于目前的所有耕地面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15.2亿亩)。

在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我国耕地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优质高产农田在减少,劣质低产农田在增长。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资料反映,中国位于城镇郊区和村镇周围的耕地减少五分之二左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五分之三,这些区位的耕地通常都属于优质高产田。此外,交通、水利建设和工矿用地也大多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丧失的多为优质高产田。与此相反,新增长的耕地一般都分布在边远省份和丘陵山区,从区位看,主要集中在降雨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山区,大多是制约因素较多的劣质低产田。2004年,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居民点周围的优质高产农田,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的荒地开发。

二、河南粮食生产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状况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 407.78亿元,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 305.39亿元,实现利润2 150亿元,分别增长19.8%和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40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662.55亿元,增长23.2%;出口总额107.14亿美元,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 009.1亿元。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实16项惠农补贴100.5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实施了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8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 074亿斤,增产25亿斤,2009年为1 077.8亿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

围绕构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市为紧密层、以周边9个省辖市为辐射层的“一极两圈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进一步拉动内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强力推进“郑汴新区”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发展合力;按照复合城市理念,统筹编制“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总体规划,制定产业集聚区和基础设施专项详细规划;把涉及“大郑东新区”的石武客运专线等5个铁路工程、京港澳高速郑漯段拓宽改造等4个公路工程、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2个物流工程、海马(郑州)15万辆轿车等3个战略支撑产业、郑州机场7个改扩建工程等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以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纽带,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全面启动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与互补,逐步实现现有九市与周边9个省辖市发展融合。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抓好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引导产业集聚区根据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加快集聚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工业支撑的城市化只能是过度城市化,而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工业化也只能是过度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在世界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国家和地区结合本国和地区实际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新加坡、日本等等。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还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实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当前,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模式,破解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探寻出了一条不牺牲农业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新路子。河南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时,保持粮食年产量1 000亿斤以上(逐年增长)。因此,很有必要对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复合型城市区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目标,不同于过度工业化也不同于过度城市化的新兴城市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易居、产城融合的田园城市,项目向园区集中(工业化),农民向社区集中(城市化),土地向规模集中(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结合国家功能区发展战略,在省级统筹基础上,地市(联合)实施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

(一)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规划方案体现了中原大地复合型新城区的共同特点:(1)“三化”协调发展。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化;农民向社区集中,实现城市(城镇)化;土地向规模集中,实现农业现代化。(2)田园城市。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田园生态城市,实现用田园控制城市用地无限扩张的城乡和谐共生的城乡统筹理念,避免了传统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模式。(3)功能复合。即对生产功能、人居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循环发展,使城市、近郊、社区、农田、湿地、河流、湖泊、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既空间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打破单一土地利用模式,在城市建成区之中穿插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土地混合使用,防止分区之间功能割裂,减少交通能耗。打破行政区划及城乡界限,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

以区位优势和工业发展水平及工业基础条件为依据,依托产业聚集区,合理科学规划复合型城市区内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商业等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业。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为承接当前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复合型城市区内“三化”协调发展前景和商机又为融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是良性循环,扎实推进,而不是跑马圈地,遍地开花。通过产业聚集吸纳就业,聚集人气,以就业推进城镇化;又以城镇化来推进工业化和土地规模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使复合型城市区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既克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滞后问题,又避免出现拉美现象――“城市病”。

(三)政府主导

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持政府推动,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复合型城市区是实现我国社会由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有效模式,堪称千年巨变。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改革具有启示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由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同时政府为个人和团体创新提供了外在制度环境的支持或约束。因此,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农村改革过程来看,尽管的责任制形式由安徽的小岗生产队所首创,但其后来的推广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复合型城市区建设从开始规划到付诸实施都是由政府主导,因此,政府推动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关键。

总之,当前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以“规划先行、政府推动、产业支撑、群众满意”为根本,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体现。(1)“规划先行”。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发,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专家论证)总体发展规划,而不是向过去那种靠拍脑袋、凭长官意志做出决断。(2)“政府推动”。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的千年巨变成为现实。在这重大制度变迁过程中,只有政府推动才是变迁成本最小化(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因此,坚持政府推动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3)“产业支撑”。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区最终是跑马圈地,结局只能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个“巴西”。产业基础也是选择复合型城市区的先决条件,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4)“群众满意”。复合型城市区建设过程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都要有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因此,坚持群众满意原则,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科学发展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达捷.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2).

[3] 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