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媒体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时代改变着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认知。在数字媒体的巨大影响下,新的艺术形式、不同的呈现方式层出不穷,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定义被不断模糊和拓展。当代艺术家也正在积极响应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地针对各种数字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拥抱数字技术发展的成果。那么,自动化的概念在数字时代是如何应用的呢?自动化的概念和数字时代的关系是怎样的?自动化的概念还有必要存在吗?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一、超现实主义和“自动化”的发展背景
超现实主义革命的起源是达达运动。在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突出的群体,即无意识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群体是由于Breton、FreudandJung对无意识理论的两种不同的解释而产生的。而自动化的概念就是艺术家通过对无意识的不断探索而产生的。“自动化”一词通常指的是一种下意识的绘画技巧,画家允许其潜意识来控制,例如威廉阿纳斯塔西(WilliamAnastasi)的口袋画。在他的实践中,他将几张纸折叠成8个方块,使它们小到可以放进口袋,他把手伸进口袋,由此产生的不规则图形就是他的作品。当他认为一个小方格完成的时候,他就会把纸重新折叠,创造一个新的空白表面继续绘制。艺术家将其描述为“无视力”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让艺术家在注视乘客或观察移动的火车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自动化根据语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中,自动化的意识行为是对意识的抑制,而促进激发潜意识的活动。许多致力于自动性的艺术家宣称,图像不应该被“意义”所累,它应该是直观的,注重分析情感和感觉。自动绘画的视觉体验与抽象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自动主义是一种抽象形式。”安德鲁马松(AndreMasson)的画作经常被用来说明自动性的概念。他对无意识的想法非常有兴趣。为了回应抑制意识的想法,他强迫自己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工作,使用药物或者长时间不吃不睡地工作。他相信这会使他的艺术更接近他的潜意识的机制。艺术家早期的尝试大都基于通过某种活动从而达到生理上的限制而激发潜意识的想法。
二、自动性——一种随意的活动
人们对自动性的总体印象往往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和他们的大型艺术作品有关。这些作品让人们以为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只有艺术家才能完成。然而,实现自动化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让笔在没有特定意图的情况下流动。就像戴维麦克拉根(DavidMaclaGan)所说的,“自动绘图是一种更戏剧化、更广泛的创作模式,在一种恍惚的状态进行。就像涂鸦一样,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不一定是受过训练的艺术家,但结果是惊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动性更像一个玩具,它包含了人的无意识、手、纸和笔,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什么东西,而是为了休息,或者是像孩子做游戏一样。”自动化的某些特性也被应用到概念艺术(概念艺术是一种插画形式,用来在电影、视频游戏、动画或漫画书中传达一种想法,可以是关于电影或者游戏中的场景或者角色)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克服面对白纸的恐惧,整个过程就像在运用无意识自发产生的迷宫中寻找出口一样。创作者不断变化笔法,改变作画的材质和方式,试图寻找一种无意义的形体。然后在这些无意义的形体的基础之上寻找有意义的造型,把它们变成武器、人物、动物等。在传奇概念艺术家斯科特罗伯逊(ScottRobertson)的教学中,“快乐的意外”(happyaccident)一词经常被强调,这与自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指使用各种数字技术来发现有趣的意外形状,然后通过观察形状和特定的创作意图进行结合,从而创作作品的形式。这个实践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把无意识看作是一种把想象力视觉化的工具,这种工具让艺术家把创作初期的艰难幻化成一种游戏,进而让艺术家放松下来。像自动化主义画家奥斯汀奥斯曼(AustinOsman)所说,一个潦草扭曲复杂的草稿,可以是一个成熟创意的孵化器。人们利用无意识为意识创造一些视觉暗示,就像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过程一样。这样的想法很像观云或者画天这样类似的游戏。有时,天空中的这些图像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一会儿形状像大象,一会儿像鸟类或者鱼类,而且,这些形状将被扭曲变形,创造出一些有趣的视觉体验。这些扭曲的自然而然形成的形状富有美感,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通过观察分析自然而然产生的形状,人们还可能会发现隐藏在个性中的事实。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精神错乱”(Pareidolia)的心理测试。人们很少听说过它,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测试的建立者认为人们在看到或听到一个模糊或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所作出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储存着重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十分真实,往往可以解释人们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想法。观察云或者观察土壤和Pareidolia测试具有很多类似点。相似之处在于,他们在部分过程中使用了自动化的概念,更像是一种部分自动行为。无意识思维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也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就像自动化对概念艺术家创作的意义一样,不是绝对的无意识,而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个点。换句话说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切换的活动,这被称为部分无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无意识在整个创作或者行为活动中扮演角色或者在整个体验中充当元素,但是作品中也会有人的意识存在。
三、数字模拟与自动化
在数字时代,链接现实和虚拟的便是编码和算法,现代数字技术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数字序列,这意味着媒体之间的障碍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虚拟的世界中整个自动化的概念也在悄悄随之改变。卡尔西姆斯(KarlSims)的项目被命名为“基因图像”(geneticimages),在这个项目中,访客可以与装置互动,参观者可以选择更有吸引力的图像,然后选择的图像可以存活下来,生成下一代,这一过程是对自然选择进化过程的模拟。在这次的人机合作中,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准则来选择可以留下来的图像,而电脑则提供它们强大的计算能力创建复杂的纹理。卡尔让观众的决定成为在这个互动项目中找到“快乐的意外”或“机会”的不可控制因素,最后作品可以有成千上万不同的结果,场面十分壮观。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在虚拟世界中再造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模拟能力提升的过程。来自现实世界的风、碰撞、冲压,已经成功地从物理数据转化为数字数据,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动态模拟。因此,数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语言,可以被翻译成我们所熟悉的语言,但是它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在科恩(Cohen)的项目中,他设计了一个名为AARON的程序,该程序会帮助他找到意想不到的图形。他反对那些认为数字技术让艺术同质化的观点,“这不是大多数人所描述的创造艺术。”但为什么不是呢?AARON为什么相比人类缺乏创造力?仅仅是因为它是人类制造的吗?按下按钮,在处理软件中改变参数,会得到一个固定的结果。根据数字工具的工作流程,一些人开始怀疑数字媒体的灵活性,他们指出数字软件是同质化的艺术领域。艺术是抽象的、表达的、文化的,它取决于心情、细微差别和情绪——这与人们认为计算机具有的理性、逻辑性截然相反。相比之下,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创造力并非只有人类拥有,但它是人类智慧的标志之一。如何定义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思维能力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争论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指出,数字计算机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思考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问题,这值得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索。在这个领域,许多研究人员发表了不同的文章来定义人工智能的生命特性。在诺贝特(Norbert)的《控制论》一书中,他定义了任何有机体或生命体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沟通、控制和反馈。有生命的机器和普通机器之间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分界线,那就是机器是否能通过“图灵”测试,这个测试由计算机先驱艾伦图灵命名。他说,如果一台电脑通过了测试,它就可以被理解为在思考。事实上,有一个模拟13岁男孩的电脑程序已经通过了该测试。当机器可以做梦,无意识会发生什么?这会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无意识呢?文章称:“这是机器做梦时发生的事情”,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文章讲述了谷歌开发的AI系统Deepmind独立完成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和逻辑。这些艺术作品纯粹是由计算机程序创建的。这个过程是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程序中存储的信息可以被认为是人类记忆。因此,这个过程更接近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过程。这项技术的未来潜力不可忽视,想象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不断地创造不同模式的图像,而没有人类的影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活动的目的。如果技术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自动性的概念会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因素会降到零,就会出现一种纯粹的自动性。但是,它能被认为是纯粹的自动性吗?或者还有一些东西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到那时针对自动性的新争论将会被引发。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并结合“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数字媒体基础;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我校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种数字媒体(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数字媒体制作和开发软件,以加深对数字媒体基本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使习得行为可以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将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概括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迁移理论,并结合“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学习迁移理论,以提高课程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或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或经验的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可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学生对平面几何的掌握有助于对立体几何的掌握;学习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期干扰或阻碍作用,如学习汉语拼音后再学习英语字母时常发生干扰。根据迁移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纵向迁移和
横向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掌握了“角”的概念有助于“钝角”、“直角”和“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之间的相关影响就是横向迁移。
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
(1) 形式训练说:以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Wolff. C. V.为代表人物的形式训练说把学习迁移看做是通过对学习者的感觉、记忆、思维、推理、意志等各种官能进行训练来实现的;
(2) 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Thorndike. E. L.和Woodworth. R. S.在其迁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与形式训练说相对立的迁移理论。该学说认为只有当测验情景与先前的学习情景存在相同要素或成分时,学习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两种学习中存在的相同要素或成分越多,迁移的作用越大;
(3) 概括原理说:概括原理说是由Judd. C. H.在1908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先前学习中通过对经验的概括获得的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之后的学习中。他解释了学习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般原理和经验,并将所掌握的原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
(4) 学习定势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方法一旦为学习者所掌握,就会形成一种学习方法的定势,并迁移到之后的学习中去。
近年来,对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学习的迁移方面,1999年著名心理学家Simons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2]认为学习迁移有三种产生方式:一是从过去学习中所获得的先前知识到当前获得新知识的迁移;二是从当前已获得的知识到以后学习知识的迁移;三是从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迁移。
3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学习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及参考资料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掌握“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首要的任务是精选教学素材,选择的标准就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选择包含该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并结合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特点,选择了实践内容多的参考书目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辅助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和参考资料选定后.只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功效。从学习迁移的角度来说,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学内容具有结构性和一体性,即教学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和合理的逻辑关系,并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重构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而构建合理的心理结构,同时也助于学生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断裂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经过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就要求合理组织和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宏观方面,即整体教学章节的安排顺序,还包括微观方面,如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凡是在先前学习同后续学习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在联系时。就容易产生互相迁移作用。而且在它们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学习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因此,在对“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上,我们根据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先概述课程的总体内容,后重点介绍各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形式安排课程,而在讲解各种数字媒体技术时,则按照文本语音图形、图像(静态图像)动画、视频(动态图象)的讲授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课程的教学细节安排上也采取相同的形式,如在“数字图像技术”章节,先介绍图像变换技术,再讲授图像的频域滤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迁移。总之,先讲授具有最大学习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突出讲授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干内容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顺利地进行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3) 讲授学习方法,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学习方法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可以产生较为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障碍,而是因为学习方法不科学,只会死记硬背盲目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知识空白点越来越多,造成学习中的知识迁移障碍。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概括化理论,对所学习内容概括总结得越好,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概括和总结,让学生不仅知晓知识性的内容,还通过练习掌握概括总结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在教学上应用比较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情境中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在讲授图像复原技术时,要注意比较该技术与之前讲解的图像增强技术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目的均为改善图像的质量,不同之处是图像复原是利用退化过程的先验知识恢复已退化的图像,而图像增强则是利用某种试验性的方法改善图像质量,以适应人眼的视觉和心理。通过对两种技术的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两种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产生学习的正迁移。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认知结构理论,在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结构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正迁移,反而可能产生负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尽可能圆满结束先前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后,再进行后续内容的讲授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负迁移的产生。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4) 根据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形式训练学说的观点,学习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反复训练达到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各种软件才能增加感性认识,才能真正领会教师所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演示、辅导上机实验、学生演讲和讨论、上机作业展示及评价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加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为其以后的学习做准备。[2]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正迁移。如在讲解数字视频分析技术时,我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即:首先展示一段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中的实际应用录像,接着提出该系统如何自动检测出非法入侵者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然后再引出基于图像帧间差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思想和基本公式,使学生了解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际应用。而在讲授数字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时,我在课堂上演示了多个数字音频素材的处理过程和制作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和学习所授的内容。
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从“学”到“练”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例如:在视频剪辑软件Premiere的实验课上安排同学们两人一组协调合作,对任选歌曲设计并制作该歌曲的MV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作品,经过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后,进行修改完善。同学们在选题阶段就认真讨论,积极搜索素材;在剪辑制作阶段,互相讨论,通过这种训练,使同学们拓展了思路,收集遴选素材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软件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结束语
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讲授学习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了学生顺利进行学习迁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作为这门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迅速的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基本概念清楚,系统性强,而且要不断地学习,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反映新技术、新动向,适应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映情况,在授课方法、内容和进度方面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使“教”与“学”达到趋于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协同论:多媒体教室;有序;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52-03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0
引言
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我校为例,2005年之前我校只有独立控制的几十间多媒体教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分布在五栋楼的226间网络集中控制型多媒体教室。作为建设者,我们不但要将各种技术手段合理的融合和利用,还要赢得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更要上下同心做好多媒体设备的良性管理和持续保障。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发现,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往往很重要也很辛苦,但是苦于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作支撑,写出的总结和报告得不到重视。我们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以协同论为理论指导,力求弥补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有效促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协调与合作,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协同论简介
1.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引入协同论的意义
协同论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于1976年创立,之后他系统地论述了协同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是近几十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协同论发展与完善了系统论(System Theory)、控制论(Cybernetics Theory)、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与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等现代科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思维方式,揭示了各种复杂系统与现象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新的有序转变的规律。如图1所示。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恰好是不同属性的部门和各种技术,引入协同论找出多媒体教室系统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技术优势进而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2.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1)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复杂开放系统内的大量子系统相互协同运作,产出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整个系统“1+1>2”的聚合效应。当在外来物质或能量作用下的聚集态达到某临界点时,任何系统内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行为,进而系统整体质变产生集体效应,从混沌转向有序。
(2)支配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若干子系统,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即序参量)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形下,序参量支配快变量(起辅助用的参数),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即序参量主宰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
(3)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于系统外部,而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组织的和谐与有序。
二、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过程中关联的部门和人员众多,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以我校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讲,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从规划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往往是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涉及诸多管理部门。而涉及的技术工种通常包括网络布线、强电施工、机房建设、系统集成、计算机系统调试等,其人员的构成更是复杂。如何面对方方面面的部门和人员以形成合力保证施工质量,是我们主建单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太多,易造成建设目标不明确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涉及多种技术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面对众多的新技术和复杂的技术指标,建设者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误区。如何选择简单实用的技术指标和将各种有效的技术成功集成到最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我们建设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3.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太多,容易出现进度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施工不可能是由一两个工种就可完成的工作,往往会包括基建施工、强弱电施工、机房施工和系统调试施工等等多个施工方来配合完成。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对于我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有很高的要求。
4.管理设备种类和数量多,导致出现的故障繁杂
一间普通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通常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中控机、操作面板、功放、麦克、音箱、机柜、读卡器、交换机、摄像头、IP电话等。以我校拥有的226问多媒体教室来说,我们所管理的教室中硬件设备总数可达3000余件,这还不包括中控室的设备。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其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软件故障以及各类设备电源、连接线等耗材发生的问题,各种故障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理顺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三、协同论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建设的指导思想协同,一切以有利于促进教学为指导思想
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作为多媒体教室主建方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接触到诸如教务处、基建处、国资处、财务处、信息处和后勤处等管理部门,由于工作范围不同缺乏交集,有时会导致跨部门沟通不畅通、认识上不统一,造成工程效率不高,而我们却没有任何超越管理部门的权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校的各方面条件,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资源,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工程建设保障机制。
具体执行过程时,我们先向负责教学的校长汇报工程的建设目标、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协调的部门等具体情况,然后校长牵头由我们来组织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做到各部门指导思想保持统一,建设目标清晰明确,具体任务保持协同,如图2所示。当工程中的所有相关部门统一了指导思想而协同合作时,从而能有效推动工程建设的良性进展。
2.施工标准的协同,以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最终目标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一般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各种技术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求我们在统一时间内组织相关施工负责人员,根据其各自的技术权责,明确施工的界限,确定技术指标,合理分配、分解工作任务,以及进行工程责任的划分。我们本着稳定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建立样板间的方式,统一要求施工的具体细节和标准,然后依据样板间的标准再逐一进行建设。
2011年8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在视音频、强弱电、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六个方面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量化,解决了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难题,使我们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各项标准做到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3.监督进程的协同,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同把关工程质量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由于涉及施工方较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施工质量和进度与原定计划发生不符的情况。一般在工程开工之前,我们组织各个施工方按照实际施工能力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工程进度表应该本着适度超前但是不要冒进的原则来制定。由我方制作出工程进度监督表和工程质量监督表,然后建立工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监工人员、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三方面人员组成。具体分工,监工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监督,工程主管负责协调校内各部门和施工单位,中心领导负责掌握大方向。
按照要求,每天监工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展和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然后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和QQ通讯工具将两个监督表格上报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做到施工信息及时有效的共享和沟通。一般由施工方造成的工程问题,会由监工人员和工程主管直接提出改进意见。如果遇到由于学校的基础条件造成的工程问题,先由工程主管上报中心领导,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学校相关单位。如图3所示。
4.协同管理目标,采取以协作为主、以分工为辅的自组织管理办法
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保障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以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间中控室的四名老师负责管理和维护i00余间多媒体教室,面对的硬件设备可达1500件之多。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以及对应的软件和耗材,每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导致多媒体系统的非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有效保障多媒体教学基础环境,我们从事的管理工作不可有一丝的延误,每接到一个设备故障电话必须由专人跟踪直到完全解决。教学支持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注定了我们要协同配合,取长补短,为保障教学环境的良好运行而齐心协力。此外,根据每位老师的工作能力来分工管理不同的设备,由第一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当第一负责人不在岗位时顺位由第二负责人和第三负责人负责。按照自组织原则,我们的老师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达到教学设备管理的和谐与有序。如表I所示。
但是,如何以最佳角度、最佳时机切入中国市场?成为国际数字媒体巨头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2010年7月15日,拥有多家国外数字媒体巨头投资背景的中国领先整合数字平台――AdChina易传媒携手第一财经CBN将共同主办2010年中国数字媒体峰会,这是一场国内外数字媒体行业最高端的峰会,也将为众多力拓中国市场的国际数字媒体巨头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据了解,国际国内数字媒体的风云人物都将悉数莅临峰会现场。而作为易传媒投资方之一的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更是派出两位高管力挺此次峰会。新闻集团首席数字官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以及Myspace 中国首席战略官邓文迪都将出席峰会,而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还将参与2010中国首届数字媒体峰会分论坛对话。
同时,众多最具影响力的跨国广告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们也将纷纷莅临峰会,希望在数字媒体变革的时代,找到更被广告主、受众青睐的营销方式。WPP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苏铭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VivaKi Nerve Center首席执行官柯特.赫尔特(Curt Hecht)和大中华区主席李亦菲女士,OMG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叶丽莲、奥美互动(OgilvyOne)中国区总裁韦棠梦(Chris Reitermann)都将加入论坛研讨。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36-01
一 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概述
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曾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1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1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性研究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4.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
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三 新媒体视域下的人才培养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四 结语
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一直都是相互促进,协助发展,但是很少有象当前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技术这样引发的空前演变。可以说,在现代生活中新媒体艺术已经实质性地改造了艺术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模式以及欣赏模式,新媒体艺术正在成为新世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丰富的形式表达内心的艺术创作情怀,满足生活需求。新媒体艺术设计是当代数字科技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数字信息的传播更加深入和全面。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间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为新媒体艺术开辟一片灿烂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中国数码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苹果电脑国际有限公司.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白皮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0.
[2]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北京:神州美术出版社,2005.
[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4-29.
[4] 任斌.论数码媒体艺术现象[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彩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