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探索;重要性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非常的薄弱,工厂所获效益往往是通过牺牲环境为前提,直到近代人们才更多的注意环保问题,也提出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它们不属于一个行列,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经济发展往往是依赖于自然所带来的资源,而且许多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特别大。如果想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必然。只有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让人类社会进一步前进,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环境才能更安全。

一、区域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往往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称为“劳动对象”。人类利用的资源可分为直接资源产物和间接自然资源产物,直接资源是树木、矿产、土地、石油等;间接资源包括钢铁、棉纱等。对于人类有需求的资源,必定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是自然的直接资源或是间接资源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类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资源。

(二)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地域的经济基础,我国就存在许多的生态条件,也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分化问题,各个地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决定了当地投资的侧重点以及发展点,生态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我国对区域生态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政府生态制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出台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危害。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保护宏观上需要国家与政府相互帮助才能有效完成,而且二者要相互监督,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区域政府应该用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先进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现如今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企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更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间接成为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问题却是由社会来背负。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对企业成本调控,让生态成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对于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赋税,作为生态环境补偿。

(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仅是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承受之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而且生态环境协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微观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政府应该将区域环境保护微观化,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及监控。把环境破坏列入法律的范畴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法律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之中,让企业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侧重点不同,使得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标准,对于生态资源的撷取要适度,鼓励当地人民对企业的监督,让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

(五)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不仅是企业这一部分,社会公众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却没有丝毫提高。各个区域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公众应该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在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三、结语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之上,要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法律力度,利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自然保护中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三化 协调发展 矛盾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全省为主体,包括河南周边省份与河南接壤的部分地区,以中原城市群为发展核心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域,人口约为1.5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但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全国六大经济区中,中原经济区经济规模总量排第二位,可人均排名却落在最后。如何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使“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无疑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中心任务,对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要找到“三化”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必须清醒认识和分析传统发展模式下“三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一、城镇化水平低是阻碍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矛盾聚焦点

(一)定量分析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庞杂的经济体系,该体系分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3个组成部分。中原经济区的主要构成区域是河南,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开拓,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持续的提高, “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初步形成。

有学者以近几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河南调查年鉴》等作为主要数据资源,采用熵权法和加权线性和法分别计算了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见表1和表2)。可以看到,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逐年提升。随着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升的比例加大,“三化”逐步趋向协调。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仍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三化”协调程度不高,按照协调度等级划分(见表3),仍属于初级协调。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程度提高缓慢的矛盾集中点。

(二)城镇化影响“三化”协调度的阶段性

一般而言,作为现代化的初始点,工业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但这种发展的先后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重要性和优先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发生转换。在现代化初期,工业化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不过现代化中期以后,城镇化的地位就明显上升了。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钱纳里等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的分析: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城镇化水平发展曲线呈S 型上升态势。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发展速度比城镇化高,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进入下一阶段,工业化中期后,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城镇化水平越过30%后就达到了一个飞升阶段,这一现象要在其升至70%后,才逐渐结束。由此说明:城镇化的发展速率在30% ~70%这一阶段时,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性大大居于工业化之前。

我们不妨对早期意大利和英国各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做个比较:在十八、十九世纪,意大利和英国都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意大利甚至比英国开始得还要早,但最终却被英国赶超,其主要原因就是意大利没有理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要阶段,没有及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如今,河南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工业化已到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为40.57%,已达到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过工业化的阶段。城镇化的步伐跟不上,就会反过来拖工业化的后腿,从而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就中原经济区的定位来看,河南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建工业项目随意使用土地已不可能,工业的发展必须靠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支持,而这些只有功能更全面的城镇能提供。如果此时不抓紧城镇化的发展,就会错失良机,重蹈意大利的覆辙。

(三)城镇化水平低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压制体现在

1、产业结构难以形成向更合理的框架

一般情况下,区域城镇化率越高,其产业结构就会越合理。根据2010年的数据,农业和工业(包括建筑业)在河南省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出4%和17.2%。而流通和服务业所占比例却比全国水平(43%)低很多,仅达到28.6%,造成了传统工业化难以向新型工业化迈进这一难题,因为新型工业化更需要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城镇就是一个集聚体,把创新科技、顶尖人才,最新信息等要素集中起来,更有效的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推动服务业的突飞猛进。由此可见,没有高水平的城镇化,各产业之间就难以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产业结构。

2、经济发展难以转向更有效的方式

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强调“扩大内需”仍是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加速城镇化就是扩大内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城镇化就像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内需活力。从以往数据看,城镇化率如果增加1%,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多一个农民进城,他的消费支出就会增加两倍。同时,提高城镇化水平也会极大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因此,不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效扩大内需基本上就是空谈。

3、传统农业难以迈进现代化阶段

河南农村目前的状况,基本上还是各家各户在自家责任田进行耕作,条块分割,很难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新型城镇化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从而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扫清障碍。新型城镇化还能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根本问题,改变了简单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运动方式,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告服务体系在农村的铺展。所以说,不推动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二、阻碍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其他矛盾

(一)“三农”问题突出,影响“三化”协调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自古以来就是河南的象征。这主要因为河南有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黄河、淮河灌溉着大片肥沃的平原土地,四季分明,旱涝灾害少,是华夏大地的天然粮仓。建国以来,“农业是基础”的信念从未被河南所放弃。河南耕地条件好,但面积只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16。河南人用如此少的耕地种出了全国1/10的粮食,每年源源不断的向全国各地输出粮食及制成品400亿斤,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这是河南人的骄傲,但不得不说,这同时也阻碍了河南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河南的户籍人口在2010年已突破了一个亿,几乎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60%是农村人口,农业比重大,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又相对薄弱,“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河南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大阻力。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工业化,优质经济资源集中向第二产业,忽视了农业的地位,形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城乡关系不断失衡,农村公共服务严重落后等问题,使农业现代化程度反而有下降趋势,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三化协调发展。

(二)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河南的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增加值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五位。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已跃居第一。2011年,河南三产比例为12.9∶58.2∶28.9,其中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的二次产业表现尤为突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2个百分点。不言而喻,河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也要看到,河南省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基础打的并不牢固,工业规模虽然上了一个台阶,但劳动力和资源成本密集型企业占了主导地位,而能体现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业却严重滞后。产业集聚度低,竞争实力弱,不能实现对其他产业的反哺和拉动;企业规模小、吸纳就业能力低,污染环境等等。加快促进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压缩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的数量,给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已势在必行,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城镇化水平低是阻碍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主要制约因素,破解了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难题,其他问题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为推进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安置失地农民,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土地规模经营铺平了道路。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使“三化”能够协调发展,补上城镇化发展滞后这个缺口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吴一平,陈素云,孙德中.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

[2]耿明斋.对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1)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2)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1)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2)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

2.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

3.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强 城乡图书馆 一体化

一、城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意义

图书馆事业作为城乡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使县、乡、村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图书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近十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村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贫困山区,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据调查了解到地处山区的一些学校不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和其他普通学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山区学校只有一间小型图书馆,馆藏仅1000多册,图书馆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利用率极你。可以说,图书馆只是一个摆设,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农村学生的阅读渠道非常有限,加上贫困地区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人们对孩子阅读方面不够重视,家长不愿意花钱专门买书供孩子学习或阅读。因此农村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阅读,这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

2、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更要与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畅的城乡文化交流通道。在城市繁荣的同时,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 乡镇文化建设也同城市图书馆一样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乡镇图书馆更成为增强乡镇文化品位, 提高当地居民和农民素质, 促进信息流通和科技进步, 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 协调发展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1、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深层次意义上说, 城市化并不是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农民演变为城市的居民,其内涵是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 是城乡人民联手激扬先进文化, 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图书馆信息服务协调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先导活动。不论是城市图书馆还是乡镇图书馆, 都是地区性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当地专门从事信息服盏牟棵牛 若能加大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力度, 努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使得城市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向农村快速扩散、渗透, 这必将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2、有利干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的长期战略方针,一乡镇图书馆围绕这一方针, 借助城市图书馆的优势, 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通过城乡图书馆信息网获得全国各一级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的信息资源. 调查了解农业生产需求, 不失时机地传递实用科技信息和技术资料、市场信`岛以乡一镇(村) 图书馆(室)为支点, 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站, 编发信息快报, 开展定题和跟踪服一务, 为农村经济服务。

三、城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1、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1)开展捐书活动。城市学生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量大,而且学生自身的课外书多,图书馆的很多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捐到农村去,充分发挥其作用。

(2)乡村老师授课活动。开展乡村教师授课活动,授课内容为乡村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反应乡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体现乡村学生好学奋进,但学习条件艰苦,特别是课外阅读难开展等问题,突出图书馆对乡村学生的重要性,号召城市师生积极捐书。

2、开展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农村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基础设施,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首先应该从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入手。在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本着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方针,配合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综合设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城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按照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目标和合理配置、集约知识资源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图书馆、文化站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中心分馆,小型村设立文化站的星型结构。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秉承文化传统、突出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每个村庄文化站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村庄文化站的服务内容。

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建设要注重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图书馆专业教育定向培训,增加实用性课程的设置,进行人才贮备。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措施,使乡镇图书馆专业人员有条件、有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献身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利用假期让乡镇图书馆员到城市图书馆参观、学习、交流,甚至亲身体验。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近年来,有的地方突破体制约束,实现各级图书馆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优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了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对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要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志愿都到农村从事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努力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 2009-04-05。

[2]杨之光.乡镇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J].图书与情报,2007(5):123―125.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在党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就给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目标。

要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林业园区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城市。

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将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和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在环境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指制定适应世贸组织相关要求的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加快环境标准认证工作,推行清洁生产,通过贸易的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国际贸易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努力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发展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是指在不牺牲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存在的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协调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才能化解这些危机。因此,在实现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国际贸易发展与人口、文化、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中,选择适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把对外贸易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项指标综合起来评价发展的质量,这是与传统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上的本质不同。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强调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与今后的永续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利用环境资源时,要学会珍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知识,把人类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使人类与自然界永久地和谐相处。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强调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在经济发展,贸易自由的时代,必须强化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做到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为可再生资源不断增值,永续利用,为子孙后代造福。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生态和环境保护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以科学发展策略实现节约能源,珍惜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建立和谐社会。自然界不是一种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基础和生命源泉。只有对自然界的精心呵护,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建设步伐,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加快ISO14000的认证工作。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树立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念,统筹考虑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把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珍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国际绿色贸易的性质及其正负面的影响,参与、参照国际环境准则,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提高我国环境标准,如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等,并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战略。

调整国际贸易政策,优化国际贸易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科技兴贸,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同时提高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利用――再利用率,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减少国际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的破坏。

当前,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绿色产品因其环保、健康、清洁而倍受各国消费者青睐,是突破贸易绿色壁垒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动态比较优势,完全有条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国际市场上形形的绿色产品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用品”,从“生态玩具”到“生态时装”,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等,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宽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市场上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有更明显的提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制定一系列的宣传措施和优惠政策,以推动绿色贸易与环保产业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贸易发展之路。对于外向型企业而言,一是确立生态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将循环经济理念作为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把绿色贸易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选择先进的绿色贸易生产方式,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采用、设备维护管理和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直至报废后的资源再利用等各个环节。按循环经济理念组织生产,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大力推进绿色服务,创建生态型企业文化,健全法制完善标准。四是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把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工作规划,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走绿色贸易之路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适应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为了使国际贸易顺利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且能够跨越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就必须加快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清洁生产法》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绿色贸易法律法规,如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绿色贸易法》或《绿色消费法》等。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企业利用外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减少外资对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施有利于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加大对绿色贸易的投入,通过政府行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同时帮助企业建立ISO14000认证体系。此外,对那些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的出口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以此来鼓励其他的出口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贸易体系。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人文效益统一起来,开发设计绿色国际贸易体系,降低出口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实行奖惩制度分明,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实施污染付费。在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符合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项目倾斜,并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使绿色贸易深入人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