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科学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所谓人文性质即美术课应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个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及发展潜能。
许多美术教师反映,有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不太喜欢上美术课,课堂表现不好,对美术缺乏兴趣。很大原因是美术教学缺乏人文关怀,过于偏重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训练。当然,并不是说美术课不需要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我们读小说并不是纯粹看小说表面的字、词、句,而是为了融入小说的情感中,引起我们的共鸣,对于美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代社会,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学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已经开始反思。
二、小学美术课教学彰显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化教学主张人是知、情、意、行并重的个体,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求得真、获得善、感受美。这与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的思想是相一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落脚点应是价值观,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有把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作为基础前提,三个目标是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都渗透着人文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复兴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被严重忽视,结果导致重模仿轻创造、重功利轻价值、重实用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误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日趋显现。事实证明,这种不均衡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美术人才的需要。现阶段,只有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美术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才能激发他们的艺术情结,才能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完善人性,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美术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三、优化美术课堂,彰显人文精神
(一)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
美术欣赏课是人文性最为凸显的课型,以前的小学美术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美术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观察能力、欣赏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发展,学生只知道美术就是画画。小学美术教育要始终围绕如何让美术文化有机化于学生所获知识体系之中,构建符合自我认知情态的美术文化形态及其内涵。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培养起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感。
例如:在教学中,笔者没有局限于教材,而是动员大家一起收集我们当地的民间玩具。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小泥哨、布老虎、风筝、打不改、九连环等等,有的玩具很多同学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怎么玩,非常感兴趣。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的民间玩具蕴含了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人文情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有助于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
(二)多进行鼓励,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与思维有关,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多项思维,扩展思维,并努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寓意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创造,建立自己的观点。就欣赏课而言,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每句发言,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最后以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并继续鼓励。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创造的热情。所以,一定要对学生多加鼓励,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以建立他们自尊、自信、独立思维的优秀品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不要将美术教学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科学评价 人文社科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分类号]G250
尽管当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但伴随的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及抄袭剽窃事件却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失范状态是造成这种“泡沫学术”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中未能处理好评价对象“质”与“量”的关系。关于这点已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叶纪元指出,目前学术评价上存在着质量和创新力评价弱化、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过分行政化和评审专家人情化、评价结果软化等问题;刘大椿指出,造成现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中学术成果“质”与“量”评价倒置的原因除了管得太死、评价的角度太单一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理性缺失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角的侵蚀,忽视更应该追求的东西――搭建“量”与“质”的桥梁。因此,从微观层次上厘清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的“质”与“量”的关系及其结合的方法,即寻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方法
1.1 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是指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基于自身对本专业的认知、理解、经验以及造诣等对被评价对象给予评判。定性评价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专家评议,评议专家判断时的依据一方面是评价客体即参评成果所反映出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评价专家即评价主体储存在大脑中的学术信息与经验信息。这两种信息在专家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指引下进行复杂的信息匹配与价值判断,从而得出或评语或打分等各种形式的评价结论。
尽管同行专家是最具评论资格的主体且评价时能深入到评价对象的深层内容,但这种评价方式不能避免专家判断时的个人主观性。专家评价的个人主观性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这种评议是基于业内专家的个人造诣,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即使专家对本研究领域有深厚的积累,也难以对所有的研究方向面面俱到。其次,在中国这个人情网络强大的国度里,个人往往难以避免人情世故的影响,在对本身具有主观性色彩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难以脱离这种负面影响。往往导致对评价对象做出有失公平的评价。再次,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广和研究方向的日益精深,对任何评价个体来说评价工作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且多个评价者难以达成共识导致,从而评价的信度降低。
1.2 以定量为主的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用科学计量法借助一些能表征文献科研贡献的指标通过统计计量进行评价。目前科学计量的指标越来越多地与多种管理工程中的决策方法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成果的最主要的载体形式,计量这些成果的数量关系成为衡量科研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计量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重要方法。
以引文量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分析又是科学计量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科学计量研究方法。但目前文献计量学的发展阶段仍停留在文献统计数据的计量基础之上,这种基于统计数据的计量结果可以辅助文献的管理和应用。通过引文量以及以引文量为基础的统计指标进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例如,常用的影响因子测度的是两年内的被引情况,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引用周期存在差异且应用周期比起自然科学长得多。
1.3 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属性对照
以同行评议为代表的定性评价方法和以科学计量为代表的定量评价方法在评价的理论、出发点以及评价效果上都有诸多不同之处,可以视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方法。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同时又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依靠单独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难以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有必要找出两者的主要差异作为相互辅助的基础。通过对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主要评价方法的分析,得出了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两种相对独立的评价方法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可以形成互补。总体而言,目前定性的专家评价方法比起偏定量的科学计量方法更能较客观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评价,这也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评价的主要方法。科学计量方法在数据处理上多借助于统计软件,因此其效率比前者高而成本却远比前者低。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法作为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过程中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目前的科学计量方法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是由于未能将方法更好地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需要。下文将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特征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专家评议法和科学计量法应该如何相互支撑实现人文社会学科的更客观、满意的评价。
2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
2.1评价过程中价值的短期不确定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人文社会现象,在研究过程中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目前存在多种关于人文社会评价的描述,其中娄策群将评价描述为一种价值判断过程,一种基于事实判断之上的价值判断、一种共识性价值认定的方法、一种学科发展的知识自觉、一种科研管理手段、一项社会经济活动的核算,这种描述方法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主要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实质内容进行深入评价,其核心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最终依赖于时间的检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成果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般的预期效果,其成果的发挥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当社会大多数主体接受并使用时,它才能真正发挥功能。而这一过程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相对是漫长的。要在短时期内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先进的评价方法来处理这些庞杂的信息。
2.2 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复杂性
2.2.1人文社会科学价值的主观复杂性评价过程是对评价对象已经发挥的、正在发挥的和潜在发挥的功效的测度、判断和认同的过程。价值从哲学上讲是指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由于评价是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进行评估,因此人们进行价值测度活动时不仅要从当前的客观事实出发,依据客观规律对事物的客观属性做出测度,还要根据自身群体的需要预先设想这种评估和选择可能达到或实现的
目标。使得评价结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能给人们带来利益,即评价要主观符合客观的同时,也要求主体对客体的判断符合主体的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观性是本身具有的,因为评价中的价值是评价主体主观感受到的,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从各种各样的分析中主观抽象出来的。这种主观性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一方面,评价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补充评价过程中的信息不足,并且可以将不可直接评价的因素转化为间接测度的指标;另一方面,这种主观性也导致了评价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
2.2.2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规范的主观复杂性评价主体评价的不是评价对象的载体而是载体承载的内容价值,是主客体间客观实在的价值关系,评价活动的目标就是解释这一价值关系。评价尤其是科学意义上的评价是对价值判断的规范化和精确化,不再是个体的任意评论或某种纯粹主观情感、口味的表达。科学评价呈现为参照一定标准。依照一定程序,对评价对象的价值进行的估量。价值测度结果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因素,即评价者的价值标准;二是事实因素,即客体或评价对象的客观活动记录。
由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和感受程度的不同,对相同的评价对象也会形成存在诸多差异的评价结果,但同时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又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共同性和客观性。这使得对特定事物形成群体判断成为可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规范和标准是专业领域科学共同体共同认可和遵照的,因此在以求真创新为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只有通过同行评议才能解决以共识性批判为手段的价值认定,而目前以数据统计为主的科学计量方法还难以识别评价对象的创新程度。另外有些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需要通过科学共同体以主观方式将其转化为可以评价的间接性指标。
3 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方法属性分析
3.1目前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正视引文分析的功能角色成果被引用是最普遍的一种学术现象,论文引证数量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成果质量的方法。引文分析在知识传播中有着知识导航的作用,可以系统地阐述并分析学科结构、学科定位及学科特征,通过引文网络可以发现知识传播和发展的脉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所需的支持性材料,这才是引文的目的。目前通过引文分析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对引文分析的真正功能的误用。至少以引文分析为代表的科学计量方法目前还难以承担起科学评价的任务。由于文献引用的目的和作用存在诸多差异。粗略的划分包括概念的引用、评判性引用和文章观点的引用等,因此并不能说明被引量大的论著就一定比被引量少的成果上乘,因为作者对论著的引用具有复杂的动机。
概念性引用作为引证文章的列举性引证,并不能直接说明被引用对象内容的价值,而批判性引用更是对被引文的负面性批判。将引文分析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分清引用类型尤其重要,只有提出了具有创新性论点而被引用作为支撑性材料的引用类型,才可说明被引文献的指导性、创新性和其价值的被肯定性,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才可将引文量视为对引证文献做出了贡献而作为评价的指标,因此评价科研成果价值的方法是深入了解其内容。以引文量为基础的统计数据只能间接反映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因此,需要对引文量作进一步分析,而不能直接作为评价的指标。
3.1.2综合性评级方法的使用需更多验证
为了能将定性得到的数据和定量得到的数据结合起来,目前研究人员多引用一些用于工程管理和决策的方法以追求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两种数据结合。尽管这些方法都借助于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但这些工程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带有主观人文性质的评价对象时往往难以凑效,并且还存在诸多不妥之处。因此,在应用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时,需要根据评价的目的进行适当的改造,只有经过验证可行的方法才可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工作中。
3.2 评价中“质与量”与“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目前,科学评价多注重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但是“定性与定量”并不是等同于“质与量”。“质与量”是指学术评价中的两个角度和层次,而“定性与定量”是指评价中所用的两种方法。评价方法服务于评价目的,而定性与定量方法也不能孤立使用而需要相互结合。对复杂对象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同行专家才能对评价对象的“质”做出评判,至少目前离开同行专家专业深入的甄别,仅使用统计方法是有缺陷的。同时。对“质”的判断不但需要定性的分析,也需要通过相关统汁数据提供更全面客观的信息,而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定量方法是摆脱专家个人主观性影响得到客观结果的重要途径。简而言之。只有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完善结合,才能满意地得到评价对象的“质”。
3.3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过程结构
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复杂性,需要将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的价值构成分解,并将专家评议和科学汁量方法的属性分解。通过这种分解方式深人人文社会科学定性及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过程,从而探寻两者结合的契合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在人文社科学术评价中,应根据评价对象自身的特征将其价值构成分解。依照一般的分类理论将评价对象的价值分为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创新性价值和功能性价值等主要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将价值构成分解到更为详细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要便于专家的量化,这样才能让同行专家给予更客观的评价。
通过解析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各自的方法属性和特征,构建出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在评价中的角色和位置关系。通过科学计量以及以能综合计量“影响因子”、“H指数”以及“特征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专家评议的参考,可更好地消除专家在评价过程中的个体主观性和科学计量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对“质”的忽略。
4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4.1 评价过程的前期分类工作
4.1.1 评价对象的合理分类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庞大。不同领域、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但各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对独立的评价原则,凶此不同领域的对象一般不具有比较的意义。这就需要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体系分类。首先,基础性。理沦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不能共用一套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更重视于短期受益,而基础性理论研究更侧重其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果用应用性项目的指标衡母基础性研究的价值,其结果势必是适得其反。
4.1.2 评价深度的层次划分根据前面的讨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从方法范畴上可主要划分为专家评议和科学计量两种。从评价深度上则可分为对评价对象外部数量特征的计量统计和对知识内容或知识单元进行的“质”的评价。前者是简单、粗糙的“量”的统计,是以发表论著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期刊影响广度、地域分布、半衰期等多种指标进行的形式评价。对“质”的评价不能对科研成果断章取义,而
是需要深入到评价对象的知识单元层次,最终对评价对象形成基于知识内容的评价结果。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宗旨是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论断,以服务于评价的目的,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就是科研成果对于社会群体影响力的评价。“质”是“量”的前提,对于科学评价的评价对象来说,没有“质”的保证,“量”越多,往往越容易引起鱼龙混杂而造成科研资源的严重损失。学术科学评价的目的是给予评价对象合理的价值评估,对评价对象的“质”给予合理的定位。从哲学意义上讲,任何评价对象都通过一定数量的价值单元构成其整体价值,而同时评价对象任何“质”的特征都要依托于可以统计的“量”。因此不存在没有数量因素的质量,反之亦然。“质”与“量”的共存关系决定了评价过程中两个方面都要兼顾。
4.2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评价过程中定性和定量方法需要结合使川。在此笔者使用倒置树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过程巾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评价框架,依据评价信息资源的特点交叉使用两种方法,两者结合的评价框架如图2所示:
在树形结构中将末端的评价指标视作树形结构的叶子节点。从上文分析可知综合评价方法有自身内在逻辑机理,而单一层次不能全面体现评价对象的价值,但同时层次过多会减少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目前一般使用三级评价指标结构。在评价过程中从叶子节点开始,定性及定量的交叉应用直到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即评价的最后结果,其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叶子节点价值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运用专家评议等定性方法对叶子节点的价值在知识单元层次上给予评价,依靠参加评议的科学共同体做出评价对象的创新性以及其他价值的判断。同时,使用科学计量等定量方法得出评价对象“量”的特征给予专家参考,确保整个评价过程建立在“质”的基础之上。叶子节点的评价是评价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一步,它犹如建筑物的地基,是整个评价是否科学客观的基础,在这一步中要从微观着手,以定性方法为主,并以定量方法为辅。
第二步,指标层的价值评价。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叶子层级指标的价值,即子指标层的评价值。将这一计算结果作为计算父指标层的评价数据,继续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处理父指标层的评价值,并由同行专家给予价值的及时修正。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形成对专家评价的辅助数据,最终得到父指标层的综合评价值。
重复这一过程,由此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交叉使用直到树形结构的根节点,得到计算结果即为评价对象的最终评价值。在这个由下及上的评价过程中综合使用了专家评议及科学计量方法,并通过综合评价法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评价联系起来最终得到评价结果。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77-02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高校在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打造一批又一批科学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中遭遇了冷落,在大学里,尤其是人文精神相对匮乏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就更加令人期待。因此,加强理工科高校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人文教育的充实: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综合课程体系
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理工科大学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被列为必修课到强调低年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质教育取得明显了进步。然而,如果认为单纯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就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像空有大把“人文素质内容”的种子,却始终无法落实到教育的土壤中去。当前,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国的理工科大学往往只作为教学体系引入而非教学理念,作为必修课程引入却缺乏课程体系。笔者以为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空有课程,罕有特色;富有内容,鲜有思想;注重结果,难言效果。作为理工科大学,仅仅引入人文教育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充实到现有的理工科教育中去,形成有理工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综合课程体系。
1.加强具有理工科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除了理念上的问题,更加现实的是缺乏适合理工科大学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理工科大学具有优势的理工科专业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就充满着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所以完全可以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不仅得到具体的物质的科学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熏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50年就意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其本科的四年计划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比职业目标更突出。对于中国的理工科大学而言,在综合课程中并列设置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内容,在高校内开设“工程伦理学”、“科学技术史”等课程,允许理工科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选修课的形式获得第二学位的形式值得借鉴。
2.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问题还没有形成一种科学而又开放的动态模式。综合考察国内外研究型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设计的模式,可以借鉴同心圆的课程体系和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结合各理工科学校现实状况进行调整,并进行创新。
在同心圆课程体系中,以文、史、哲类课程为内核,以经济、法律、管理等应用学科为中层,以社交礼仪课程为,形成紧密相连的同心圆结构。紧密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由理论逐步扩展到应用,循序渐进,这种课程体系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到人文素质教育上。
而哈佛大学实行多年的课程体系,核心就是所有新生入校第一年学习“共同基础课”,不分专业。“共同基础课”包括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伦理、外国语言文化、数学与自然科学等5个大类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相应的选修课,所有课程中人文学科的比重很大,几乎达学生课程总量的50%。这种课程体系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前提,对现有课程体系要做较大改动。
在具体实践中,还可以考虑鼓励理工科学生在接受理工科基本知识和基础训练的同时学习一些人文学科,甚至辅修人文社科专业,从而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具有全面知识结构、较高人文素质和灵活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德育与人文教育的互动:发挥高校辅导员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德育与智育的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高校辅导员往往被认为专门从事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其实作为一名教师,辅导员在从事人文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发动与激励高校辅导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解决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是中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提高人文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1.高校辅导员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能够“到位”
高校辅导员能够很好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多数高校辅导员刚刚毕业,较为年轻,同大学生之间没有代沟,易于交流。高校辅导员既是大学生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需求。其次,高校辅导员要求能够与学生“三贴近”,其工作范围涉及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而人文素质教育恰恰需要这种潜移默化从而润物无声的效果。
2.第二课堂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补位”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第一课堂开展,不是几节人文素质类课程就能够强化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给高校辅导员以空间与时间来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开展人文教育。在大学学习中,第一课堂的学习只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学习些什么,了解些什么才是影响学生人生态度与思想观念的关键。规范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可以在第一课堂外进行补位,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组织、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外科技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文知识。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人文教育的第一课堂,辅导员在第二课堂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榜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知识。
3.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容易“借位”
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具有德育与智育两方面的职责,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定的职业角色。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教师,其职责有别于任课教师,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以空洞的形式呈现,需要载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载体。辅导员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弘扬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等独具人文传统美德的典范,用现实生活中的事迹来引导学生沉淀感恩的理念,造就感恩的德行。
三、回归业余时间和生活现场:提升基于朋辈效应的学生组织文化辐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在自我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典型与学生活动都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展相应的以朋辈教育为切入点的工作,是理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用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用学生社团组织培养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文化自觉”包括对自身文化和他人文化的反思,是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自组织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朋辈效应的作用,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自组织中,加强社团组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对文化的“自知之明”。
2.用榜样力量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
对典型人物的宣传是传统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方式,当前,贴近学生身边的榜样的树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往往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应当广泛宣传同学们身边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同学中掀起“学榜样、做榜样”的氛围,感染和鼓舞学生、激励学生拼搏进取、奋发图强,让榜样典型在学生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用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艺术知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的教育,更是一种与实践紧密连接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大学开展的目的不仅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更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应当将创新实践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四、人文资源共享与氛围营造:建构环境育人视角下的大学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硬件环境、校园的文化行为和校园人文精神。要优化校园的文化环境,既要丰富校园的人文精神,改善校园的文化行为,又要增添或者改变校园的物理环境和硬件设备,甚至要改革校园文化环境的培育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理工科大学更加要注重并创造自由、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因为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也能得到提升。
1.丰富图书馆藏,保障教育资源
一个好的图书馆就是一所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实不为过。丰富的阅读资料和良好的阅读条件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硬件之一,高校图书馆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机构与职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图书馆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保障,人文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而目前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图书馆里的这类书籍,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远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对于经典人文书籍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能通过图书馆的知识灌输功能与文化渗透作用来实现的。理工科大学的图书馆收集图书信息资料时特别要注意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资料的收集,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使大学生们在思想选择,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上得到新的发展和超越。另一方面,图书馆还可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增加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料建设,改善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运用现代技术开设网上图书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辟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阅览室,满足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诉求。
2.改善校区环境,丰富教育载体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激发大学生自觉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理工科大学的校区建筑不应该只是追求方正,整齐划一,应多增添一些建筑美学的内容。校区的规划者和建设者要对校园的整体环境策划及个体建筑的设计增添创造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随时在校园中接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增加信息化教学平台,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媒技术,开发人文素质教育的多媒体教材等途径,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与媒体。
3.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全员育人
人文素质教育可利用的资源是丰富的,但相对封闭的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局限在高校内,无法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这不仅严重限制和影响了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也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浪费。通过实现教师互聘,可以满足理工科院校对于人文社科类教师的需要;通过相邻院校互相承认学分,同片区院校打通选修课程,让学生走出本校修读其他高校有关人文社科课程,满足学生对于个性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通过实现设备、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合并某些在办学条件、师资、学科结构、专业等方面互补且有利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校,创造最佳的环境,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因此,理工科大学要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精神与人文教育的全人员、全方位的培育过程,进一步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韩延明.大学教育理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霞.浅析高职院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大力加强人文教育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4]何仁富.中国文化精神的客观价值及其缺失——唐君毅论中国人文精神[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