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明协调发展

文明协调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明协调发展

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第2篇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the scientific, typical, comparable, feasible and oriented indicator system. The relevant data of 2010-2014 is collected. Based on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five in on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nd the "five in on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no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关键词: 五位一体;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山东省

Key words: five in one;resource-based cities;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hando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205;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23-04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供需比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几大工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再续发展存在极大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客观的评价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情况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国务院提出,资源型城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实际指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是根本保障,政治建设是条件保证,文化建设是建设的灵魂,社会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家2003年界定的资源型城市中,山东省东营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7个城市上榜,资源型城市数量、所占比例位于全国前列。因此本文选定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比较,研究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情况。

祝建梅通过构建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法加权赋值,得出江苏省绝大多数市处于不协调状态的结论。[1]张思峰采用数学方法将能源产业分类,并对陕北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城市分为存在性可持续、维持性可持续、不减性可持续和限制性可持续四类,并推导评价方法。[2]陈静采用复相关系数法计算指标评价得分,采用灰色GM(1,N)模型对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3]。徐倩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B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进行评价分析[4]。

1 模型和研究方法

在计算协调度时,首先应计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为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防止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文选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以得出系统评价得分。

1.1 熵值法

熵值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小,熵值也就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也就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值法,权重的确定依据于各项指标间的离散程度。因此,指标的熵值越小,其代表的离散程度就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通过熵值法计算系统评价得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c――协调发展度;

p――政治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e――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s――社会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c――文化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i――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获取

本着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下,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5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7项。

本文数据以山东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并经过计算整理形成山东省2010-2014 三年17个地市的数据。

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公式(2),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在2013-2014年山东省四大分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较快,尤其以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指标的下降致使鲁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比如东营市和滨州市摈弃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行集约式发展,致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的鲁南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坏境治理力度,使生态指标不断提升,枣庄最为突出,致使协调度适当的下降。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其中鲁中和胶东地区五年连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断出胶东地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依托,旅游业发展迅速,不断建设自己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宣扬自己城市品牌,文化指标突出,而且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上得分并不是很低但五种要素之间无法形成平衡,致使协调度较低,发展上还是呈现出不平衡性与地区差异性。

结合模型与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济南、济宁、青岛政治系统得分较高,可以推测其因为在精准扶贫背景之下加大了政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的稳定性与发展性;青岛,威海等地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不断处在改革的前沿,打造中国新型发展城市,注重强调自己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核,不断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系统得分较高;枣庄、东营生态建设明显处于滞后阶段,建设较为缓慢。总而言之,各个地市在大维度上各有自己的侧重,但是将五个方面相互结合却是不足的,五大维度的联动性很差。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按照山东省各地市五年协调发展度均值进行分类,可以将按照山东省17地市分为4个档次,分类标准如表3所示。

按照表3的分类原则,三年间山东省各层次区域城市变化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清晰的看出,处于优协调发展的城市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5个下降到2014年的1个,这说明山东省协调发展情况正处于下降的过程中。

山东省的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分别被誉为为“油城”、“煤城”、“钢城”,目前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从表中易看出,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的协调发挥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东营市、济宁市和莱芜市这山东三大资源型城市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除经济系统外,济宁市其余四个系统得分均高于莱芜市、东营市。这说明东营、莱芜还处于较为传统的发展方式之中,污染物排放较多,治理力度也不足。济宁市经济系统得分呈现逐年回升趋势,分析可得出济宁在转型发展之中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淄博市是山东7个资源型城市中唯一协调发展度上升的城市,对其各系统得分进行分析,除生态系统,其余系统均成稳中有降的形势。这更加论证了协调发展的含义即协调条件下的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强调的是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7]

枣庄市、泰安市、临沂市则呈现先升后降之势。就泰安市进行分析,2010年-2012年政治、经济、文化系统连续三年上升,但社会、生态系统得分逐年下降,致使其协调发展度在2012年达到极值后逐年下降。其具体原因可大致分析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财富分布不均,阶层存在固化趋势。这提醒我们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加快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一系列有序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真正确保实现协调发展,在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协调,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进而解决好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问题。

单一系统的发展进步,可能是建立在其他系统受损的基础上。但协调发展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应保持系统之间的理想状态。协调发展不应是单个系统的发展,而应是在协调的条件下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单项得分高的城市协调发展度得分可能并不是最高的。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青岛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得分都较高,但是文化、生态两个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得分过高,致使在协调发展度这一个项目上得分相较于其他城市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大家的认知。所以青岛市要加强协调发展,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辩证、客观的看待协调发展度。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五位一体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发现:①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②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③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因为五位一体新理念的提出,东营、济宁、莱芜等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艰难的转型过渡时期,正在经历着一段从未有过的剧痛。同时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和科学发展观的双线并行,致使它们正经历着蜕变。因片面、畸形发展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新常态下,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大量快速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山东省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障碍。[6]城镇化速度过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问题尚未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人口结构仍不平衡,资源紧缺和生态恶化趋势仍存在,基础供给能力和人口素质仍不高,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调整,所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矛盾与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资源型城市应做到有序开发、协调发展。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有序开发的意识,防止地方生态的破坏与市场供给的失衡。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尽可能发展绿色矿业、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资源性城市由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的转变。同时政府应对市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稳定市场价格与供给,为当地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资源型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五位一体”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用协调可持续的态度对待建设,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再生。

参考文献:

[1]祝建梅,聂锐.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1):36-37,42.

[2]张思锋,沈志江.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87-91.

[3]陈静,曾珍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3):9-12.

[4]徐倩,齐蕾.“五位一体”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9-22,30.

[5]郭德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73-78.

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01

现阶段,人们往往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对生态文化的保护,造成对生态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自然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构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从而构建生态和谐、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各领域间的和谐发展,加快生态体系的建立,对生态系统加以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一)不合理资源结构

通过合理地整合与利用优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整合与利用废物资源的意识,行动效率非常的低下,结果造成资源错位的问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导致污染的问题愈加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资源的优化与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污染,无法充分地利用资源,生态负效的问题更加严重。

(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过度开采以及滥砍滥伐等问题,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然而,毋庸置疑资源是有限的,可利用资源愈加匮乏,影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除此之外,随着来往行驶的车辆、工业生产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粉尘以及固体颗粒等,影响着大气环境与水质环境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阻碍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

(三)缺乏完善的生态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制度,从而对各种不恰当的行为加以约束与限制,如肆意砍伐以及过度开采等,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推动与促进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除此之外,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出全新的地区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应的出台有关规定与政策,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机制有待完善,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缺乏。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显著的进步,生产力逐步的提高,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然而在投入力度上还有所不足,无法保障生态保护的效果,未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环保效益。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不应当对生态进行肆意的索取,而是应当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为此,应当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特别是学校以及企业,应当深入地学习生态文明,在平时的教学与生产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地倡导与弘扬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树立起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指标中融入生态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立法制度

通过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直接的、有效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因此,应当以当地特点为出发点,建立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自然资源开采限定条例加以完善,从而避免出现肆意开采的问题。对于造成对生态破坏的自然行为,需要严格地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需要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时地表彰或惩罚某些行为。与此同时,对于重视生态环保的发展中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政策。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力与责任,严厉地惩治违法行为,从根源上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

(三)绿色生活方式

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合理地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与此同时,应当重视转变生产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通过整合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摒弃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还给人们一个干净明亮的天空。同时,人们应当转变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珉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63-64.

[2]伍丹.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0:131-133+148.

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珠江上游;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兴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138-03

一、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

根据生态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看,现代生态文明观就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观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是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人们在反思以往人与自然关系,探索和谐发展方式的过程产生的新颖的思想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人口激增、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人们在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和沉重代价后,开始逐步醒悟,着手探索新型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于是,一种新兴的以“生态文明观”便应运而生。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其基本要点是:(1)不赞同绝对“极限论”,即不认为地球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反对那种只有停止经济增长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的看法;(2)主张环境的限度对于某一特定的种群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人类不具有绝对意义。相信人类可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按环境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环境的定向发展,从而增强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社会发展与环境进化的动态进程中寻求协调与和谐;(3)人与自然可相互依存和自然整体选择,主张人应该谨慎地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地促进自然过程的自然方向性与人类生活活动目的性的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过程。

现代生态文明观作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微观上,它能对该地区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产生无形的但却是能动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使各经济行为主体在实施经济行为时,既考虑自身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又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对这种经济活动的可接受性;既满足现实经济增长的需要,又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带有更大的自觉性和更明确的目标性。在宏观上,它能促使珠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在具有现代气息的文明观念的指导下,广泛运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高新技术来提高工业化水平,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使这系列高新技术成为整合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不仅考虑经济本身的发展速度,而且还考虑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可容纳性和承载力,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保护和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最终使珠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能接受的限度内获得较快的发展。

二、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实践探索

珠江上游地区作为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历来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顺应形势需要,利用国家和省里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以特有的方式践行着构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促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协调一致。

1.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珠江上游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响应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先后在一些条件好的地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号称珠江源头第一市的曲靖共“建了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面积达42.7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8%”[1];玉溪市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9个(其中国家级一个,省级2个,市级3个,县级13个),面积14.116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24%;红河州则“建立了17个,面积27.664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36%”;在原有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又于21世纪初启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纷纷涌现出了一批等级高、规模大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贯彻“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方针和要求,通过发挥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生态效应为支撑形成强盛的市场优势,使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打破经济发展、生态恶化的怪圈。另外,曲靖市麒麟区于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而成为全省率先获得这一殊荣的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循环经济有了初步的实践。珠江上游地区是一个经济开发水平低、生态基础脆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但紧紧抓住云南省环保部门把开远市和丘北县分别列为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和旅游循环经济试点的契机,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实践了循环经济。如位于沾益县花山镇的“省级煤化工基地”,利用曲靖市丰富的煤炭资源,走煤电结合、煤化结合、煤冶结合的路子,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初步构建起局部循环经济运营模式,实现五个闭路循环。宣威市磷电一体化项目,通过利用煤矸石、黄磷尾气进行发电;发出的电用于生产黄磷,产生的灰渣用来制造矿渣水泥;黄磷再进行深加工,生产附加值很高的三聚磷酸钠和特种磷酸,从而形成“煤、电、矿、磷、化、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开远市以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为载体,通过企业产业链的“链接”,在云南化肥厂、云南红磷集团、开远明威、开远水泥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圈,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效益,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为从经济过程入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颖的方法和举措。

3.实施清洁能源行动。珠江上游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开展和实施清洁能源行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位于珠江源头的曲靖市是全国18个清洁能源行动示范城市之一。该市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清洁能源行动办公室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行和实施清洁能源行动:“首先,完成了《曲靖市清洁能源行动规划》编制及相关政策、管理制度、运转机制、政策案例研究的前期工作,并报国家清洁能源行动办公室。其次,在做好清洁能源行动规划中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督查工作方面,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利用,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及推广沼气在农村的应用等多项措施。再次,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有效控制烟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烟尘在二级标准内。与国际合作,共同开发恩洪、老厂煤矿区的煤气层,该技术项目实施后,可将煤层气用于工业和居民生活中,代替原煤,达到清洁利用能源和节约煤炭资源的目的。”[3]清洁能源行动的实施大大降低燃煤释放处的污染气体,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被列入全国酸雨控制城市之一的个旧则通过取缔煤大灶、采用高效脱硫尘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安装脱硫塔等具体办法,有效遏制酸雨和二氧化硫,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

4.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珠江上游地区通过推行和实施“环境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新污染源的产生;通过实施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源现场监督检查制度等制度,取缔和淘汰污染较严重的“5小”和“15小”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曲靖市在“十五”期间,对42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实施全面达标,对24家水泥厂进行立窑烟尘治理,为12家企业安装了大气在线监测装置,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的24小时在线监控;使“全市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九五’末削减了21.09%,工业粉尘排放量比‘九五’末削减了18.33%,废水排放量比‘九五’末削减了34.38%,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分别下降了57.6%~99.8%,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削减76.3%,工业固体废物实现了零排放,万元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削减62.2%。”[4]玉溪市先后否决了15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选址,对387个项目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市一律停止了炼铁、黄磷、水泥新建项目的审批;累计对176家重点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135家企业执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4 393万元,推进了工业污染防治,有效地遏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文山州关停取缔了文山县城党校片区和西山片区的194个石灰窑、砖瓦窑,治理重点污染源277个,查处了36家违法排污企业,取缔了67户608条土法炼锌炉,建成污染治理设施230台(套),降低了污染排放量,工业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三、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主要思路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就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包括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生态与经济运行调控机制、生态与经济协调保障机制等,它们各自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又形成一种互动联系。根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借鉴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的现实状况,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在有的地方又叫做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就是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彻底改变过去单纯在经济系统内或生态系统内就经济开发论经济开发、就生态建设论生态建设、就环境保护论环境保护的传统决策方式。具体到珠江上游地区来说,就是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去,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充分考虑到经济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切实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引进外资等方面,制定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主动限制和杜绝那些生态破坏性较大、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开发项目,鼓励和支持那些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济开发项目,尽量使经济活动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接受的承载力内进行,以便将发展的负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小限度,既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达到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目标。

第二,健全生态与经济运行调控机制。生态与经济运行调控机制就是通过政府和经济行为主体的各种调控手段,引导和规范生态运行系统和经济运行系统走向和谐统一,促使它们沿着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就珠江上游地区来说,应着重抓好两个层次的调节活动。一是经济行为主体的自行调节。作为经济开发主体,从开发项目中获取应有的收益是必然的,但也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树立舍近利益、求远发展的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整个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排污企业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去污处理,使排污量减少到最小限度,不致于损害企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积极为美化生态环境支付必要的公共成本费用,推动生态建设。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调节。珠江上游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应站在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维护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制定有关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开发活动向着绿色生态型方向发展,大力培养生物产业和环保产业;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开发与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节约非再生性资源,保护再生可资源;支持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代替老化的污染治理技术,以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消减污染源;对中小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废弃物排放进行集中处理,鼓励大、中、小企业联合,由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实施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淘汰那些能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关闭那些无规模效益、无环保措施、排污率居高不下的企业和产品生产线,等等。通过以上层次的调节,使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有章可循,向着高级化方向前进。

第三,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保障机制。生态与经济协调保障机制就是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提供必要保证的系统。生态与经济协调保障机制由运行预警系统和纠偏系统组成,实质上是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能,是调控机制的一种延伸。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两个有着天然联系却又自成体系的系统,两个系统都有各自内部的规律和规则,也都遵循各自的规律和法则运行,要将这样两个不同轨道上运行的系统联结到一起,沿着同一方向前进,就要弱化它们之间对立的方面,强化它们之间统一的方面,从而使其融合到一起,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也就是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协调运行是动态的、非均衡性的。各子系统间的协调运行不可能是永久的或一成不变的,而只能是暂时的,当两大系统走向协调一致时,它们达到了暂时的均衡,实现了暂时的融合,但随之又会被新的运行打破,走向另一个阶段的不均衡、不融合及不协调一致。譬如,为了提高珠江上游地区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益和效率,就要适时聚集和集中一定的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就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作为“增长极”来带动周围地区的开发和振兴,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会占用一些较好的农用耕地资源,不可避免地排放一定的污水,况且集中到一起的工业企业也有可能形成新的污染,这样在局部地区就会出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运行的不协调情况。此时,就要及时对经济系统进行调整,使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保证经济系统的相当一部分积累用于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自我同化更新能力的恢复,从而实现两大系统在短期内的重新融合和重新协调一致。生态与经济协调保障机制在具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然后参照目标,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监视,对偏离两大系统协调发展轨道的情况,就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对那种偏离协调发展目标不大,可以通过内部耦合功能自动纠正的,预警系统就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使其自动纠偏;而对那种偏离协调发展目标较大,又不能通过内部耦合功能自动纠正的,则要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纠偏和矫正,使其重新回到协调发展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总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运行调控机制、协调保障机制居于各环节的枢纽位置,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确保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的协调运行。综合决策机制为两大系统的协调运行提供方向,是运行调控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运行调控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是正确决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系统,是两大系统协调运行的功能保障,通过它们作用的发挥,使一些偏差现象得以及时纠正,再次步入良性循环和协调运行轨道。总之,三大协调机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护航器。

参考文献:

[1]张海翔.新型工业化:生态 民族与人文视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

[2]晋立红.实现增长方式新转变――曲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纪实[N].云南日报,2005-07-04.

文明协调发展范文第5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制度、体制的深入转型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使一系列深层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更加突出。这种不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要致力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加以对照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失衡。针对这三个“相对失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必须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保持良好生态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和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辩证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通过尽快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逐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强烈呼唤坚强有力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上述三重层面上,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精神价值。就经济价值层面来说,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理论说服人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就是讲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这是影响经济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可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人们确立效益意识、时间意识、科技意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无形动力。就政治价值层面而言,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我们只有使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等深入人心,政治文明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就精神价值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包括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其知识价值在于认识社会、理解自身避免社会和人生失误;道德价值体现在提倡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方面。

三、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