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1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蚂、蚁、蜘、蛛、迷、造、食、粮、网”等生字,积累词语。

2.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儿歌。

4.根据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

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利用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看图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观看认识动物的小视频

师小结:听了它们的自我介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有一个人非常喜欢这些小动物,为此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动物儿歌(板书)指导书写“动,儿,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出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用横线画出小动物的名称。

3、指名说画出的动物名称(板贴)

4、出示图片认读“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词语,重点正音“蜻蜓”后鼻音,“蜘蛛”翘舌音。去掉拼音和词语再次认读。

5、发现形声字规律

(1)引导发现形旁。

(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有虫字旁......

(2)

引导发现声旁。

(3)

以“蚂”字为例分析形声字

师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形声字。表示它的意思的部分我们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字。你信不信?咱们马上就来证明一下。

(4)

课外拓展,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找出形声字,并指出形旁和声旁。“蝈蝈

,蚜虫,蜈蚣,

蚊子”

6、走迷宫游戏

7、认识“迷、藏、造、粮、食、网

走完了迷宫,我们接着来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1)

“蜻

飞”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来表演

(2)

“蝴

藏”讲解迷字,我们给它找个朋友吧

(迷路,入迷,迷宫)。重点指导“藏”平舌音后鼻音(冷藏,收藏,藏书)

(3)

“蚯

殿”(生领读词语:造宫殿。师相机课件出示“蚯蚓在土里松土”的图片。)

师:看,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就像是在土里----生:造宫殿。

(4)“蚂

粮”引导发现食粮有共同的“良”字,“运食粮”就是运粮食的意思,为了让儿歌读起来更有押韵顺口,这里写作“运食粮”

(5)“蝌

欢”引导“欢”就是欢快。

(6)“蜘

忙”再来看看“网”字,见过网吗?你知道什么网?(渔网、蜘蛛网、电网、球网)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张网的图片,(课件出示网”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特别聪明,他们根据网的样子创造出个像图画一样的网”字,再经过许多变化,“网”才慢慢演变成现在楷书的样子。

8、识记词语

儿歌中小动物的活动多有趣啊!

老师这里有一些更有趣的词语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课后词语。

三、多种合作,朗读儿歌

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明友,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儿歌,读个方式和平时有点不同,想试试吗?

1、师生合作读:师问生答

师:我问“谁在半空展翅飞”,你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2、小组合作读;同桌一人问“蜻蜓哪里展翅飞”?一人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3、男女生合作读:男生问“蜻蜓半空干什么”女生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4、出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

四、拓展训练

1、看图说话

根据出示图片按照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说话。

想写儿歌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把话说完整表达就可以了,想不想当个大诗人呢?来挑战自己吧!

2、看图写话:根据例子仿写(任选两种小动物)

五、家庭作业:

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请你回家找找资料,可以自己在书中找找,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关于蚂蚁的知识。

六、小结:动物王国的动物们都生活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平时应该保护它们!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2篇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chuī

lǒnɡ

xíng

ché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uàn

le

ǒu

ěr

xiān

héng

lü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sì

②shì

似的________

相似________

①quān

②juàn

圆圈________

羊圈________

①sǎn

②sàn

闲散________

散步________

①gān

②gǎn

木杆________

笔杆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竿________

稻________

沾________

奏________

痕________

杆________

蹈________

站________

凑________

恨________

4.

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翅膀

________的花朵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赞歌

________的尾巴

________的春天

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燕子

5.我会查字典填空。

“拂”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拂”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掸(dǎn)去,轻轻擦过;②甩动;③违背,不顺;“吹拂”的“拂”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6.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①哥哥终于_____(奏

凑)齐了钱,买了一套演________(奏

凑)乐器。

②目前_____(形

行)势非常严峻,大家必须赶紧_____(形

行)动起来。

③王老师改完试_____(卷

倦)后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拖着疲_____(卷

倦)的身子回到家。

7.

按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色彩耀眼。________

②轻轻滴擦过或拂过。________

③间或,有时候。________

④水面等起伏波动。________

⑤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燕子在电线上休憩。飞倦了的小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①柳树发出新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奶奶在公园里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充值卡。

(1)请你写出四个与“波光粼粼”形式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柳树

________的花儿

________的草地

(3)小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的燕子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做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________的春天。

(4)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________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________,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________姿态。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猫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耳朵,听到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毛洁白无暇,像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手。

(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A. 讨人喜欢

B. 调皮

C. 神气十足

D. 高兴

(2)填空

________的脑袋

________的舌头

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的毛

________小猫

________的脸蛋

(3)用“________”画出中心句。

(4)短文从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________讨人喜欢,再写小猫在________时讨人喜欢。

(5)抄下一个比喻句,并填空。

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来滚去,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此处的省略号说明小猫的一些活动没写出来,请你写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

伶俐;吹拂;聚拢;形成;倦了;偶尔;纤细;横掠

2.

②;①;①;②;①;②;①;②

3.

竹竿;稻田;沾水;演奏;痕迹;旗杆;舞蹈;站立;拼凑;仇恨

4.【答案】乌黑光亮;俊俏轻快;鲜艳;光彩夺目;春天;活泼机灵;光彩夺目;蓝蓝;剪刀似

5.

扌;5;F;fú;①

6.

凑;奏;形;行;卷;倦

7.【答案】光彩夺目;掠过;偶尔;荡漾;百花争艳

二、语言表达

1.

①光秃秃的柳树悄悄地发出了嫩绿的新芽。②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美丽的公园里悠闲地散步。

2.

(1)喜气洋洋;逃之天天;想入非非;小心翼翼

(2)碧绿;五颜六色;绿油油

(3)可爱;活泼;伶俐

三、现代文阅读

1.

(1)身;双;对

(2)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

(3)花;草;叶;灿烂无比

(4)飞行;快;灵活

2.

(1)A

(2)尖尖;粗糙;绿宝石般;洁白无暇;调皮;神气十足

(3)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

(4)外貌;太阳出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3篇

(一)、汉语拼音(1课时)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词(2课时)

1、复习认读《生字表(一)》中的550个汉字,复习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

2、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4、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句子(2课时)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复习本册要求学会的句式,学会用这些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积累(渗透在整个复习过程)

1、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2、复习《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秀段篇。

3.正确背诵指定课文,并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阅读 (3课时)

1、复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和感叹号。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复习本学期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六)、朗读(渗透在平时读书的时候)

1、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学会分角色朗读,展开合理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七)、写字(渗透在平时书写的时候)

1、掌握不同结构汉字书写的规律,把握各种笔画书写的特点。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八)、说话(2课时)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 一) 复习重点

1、要让学生能够认读《生字表(一)》中的550个汉字。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个汉字。

2、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二)复习难点

1、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3、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性与灵活性。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4篇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导入后,老师说:“小壁虎在哪里捉蚊子?”一名学生答:“在墙角。”“谁咬断了他的尾巴?”“一条蛇。”“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怎么样?”“难过。”“它会想什么办法呢?”一名学生说:“问别人去借。”老师非常高兴,马上接下去说:“对呀,小壁虎想到了去借一条尾巴。”老师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哪儿?”老师一边问一边点击课件。孩子们一边看画一边说:“小河。”“对了,它看见——?”小鱼出现在小河的背景图上。“小鱼!”孩子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小鱼的尾巴在水里干什么呢?”老师连续问。孩子说:“小鱼摇着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壁虎与小鱼怎么说呢?”一学生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真有礼貌!小鱼会同意吗?它会怎么说呢?”孩子们同样回答得非常顺利。最后老师说:“我们一起把小壁虎与小鱼的话来学一学,演一演,看谁学得最像。”一时,小手林立,小脸通红:“我来,我来!”师生合作扮演壁虎和小鱼边做动作边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就这样,以简单重复的方式学习与老牛、小燕子、妈妈之间的对话,一直到下课,课堂表现得非常“活跃”。

案例分析

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活跃”的课堂为数不少。真的是活跃吗?是学生的兴趣高吗?是老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吗?都不是!教师的问题实质很简单,学生只需读过一遍课文就能回答——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就有这篇教材。作为一年级语文课堂,这样的活跃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层思维和想象的活跃,充其量至多只能算是热闹。不见沉思和有序,其实没有任何语文价值。究其原因,这同一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有关。不少教师把文本解读等同于翻阅教参,抄抄教案,对语文价值的挖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教学设计时只凭感觉浮光掠影罗列几条,然后照本宣读。结果是目标肤浅,流程简单,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框架如出一辙——遇到对话就提问,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遇上动作突出的对话就表演,以“发展学生大胆表现的能力”。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只是老师的“演艺剧场”,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多半无缘。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则经典的知识性童话故事,文中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这一故事主线,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读这种类型的童话,目标有两个:一是认识童话所渗透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文中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活泼形象的语言来展现科学知识。语文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对此类知识性的童话故事,教学时在科普价值的显现上,应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价值,重点完成语文教育目标,适当弱化文本中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如认识价值等,将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移到重视文本形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来,为科学和语文之间搭起一座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对策建议

1.阅读文本,获取“第一印象”。

初涉教材,要通览整体,以获得“第一印象”。不可仅凭教学参考和网络,就匆匆着手教学设计。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在读文、设计方案之前,我决不翻阅任何参考资料,就是自己认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和思考,整体把握,如“小壁虎借尾巴”,“向谁去借?怎么借?对方怎么回答?”,其实就是故事发展的主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知道文本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知道这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从而落实“初步认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这一目标。

2.再读文本,把握文本重点。

通览文本后,进入细读,在细读时,除了要看文本传递的科学知识外,还要看一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铺设什么样的细节,用了什么方法描述,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从中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语文价值。例如,小壁虎“借尾巴”是事件核心,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把握出现“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一则是通过对话,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这一特点;二则隐含有小壁虎因借尾巴而产生的系列心理变化与情感体验,由难过、焦虑、矛盾、失望转而欣喜,具有浓郁的感彩。教师要抓住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小壁虎拥有完整的尾巴——掉尾巴——长尾巴的情感变化,诱发孩子自主表达的意愿,尽可能根据不同动物、不同身份、不同心情读出不同语气、语调,而非只知道不同尾巴的作用和仅停留于内容的单一复述和机械表演。

3.丰富外延,凝练文本内涵。

一些具有科普性的经典故事作品总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和途径进一步了解文本的信息,旁征博引,丰富文本外延。如,课文提到壁虎尾巴除有“再生能力”以外,还有三个特点:一是能自切,因为壁虎尾巴长得不很结实,节与节相连处骨头很脆,所以在遇到危险时通过自切尾巴达到自救;二是再生需要一段时间;三是还有平衡和吸附的功能。如此就不难理解故事中反复出现小壁虎“爬呀爬”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小壁虎挣断了尾巴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影响爬行,故而爬得慢;二是因需过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成尾巴,所以爬的时间比较长。文本中的语文形式“爬呀爬”和语文内涵“过了一段时间”是统一的,是对这种一定时间的摹写,教学应体现这种语文形式的解读。

多年前,斯霞老师就这样引导学生:

师:我提个问题,请你们想想,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生1: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的时间,尾巴不是断了立即就能长出来。

生2:小壁虎爬呀爬,说明爬的路很远。

生3: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

师:对了,所以课文上写了“爬呀爬”,而不是写“爬到……”你们可去调查调查,还有什么动物的尾巴、腿、脚,弄断了又会慢慢地长出来。另外,再想一想过去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1:《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燕子飞呀,飞呀。

生2:雪花飘呀飘。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师心理 情感体验 教育因素 关注学生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学生无论读什么类型的课文,统统用一个语调,无视文章内涵和语言文字的美,毫无个人的情感体验,语感的培养沦为空谈,汉字成了仅仅表意的符号,其声韵美被生生剥离,这样的语言能力显然是残缺的。

老舍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可我们却看到,高年级的课堂自愿举手朗读者寥寥,与低年级满堂跃跃欲试的小手形成鲜明对比。是什么导致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母语学习中,接受着“最好的思想”、体会着“最深厚的感情”,却反而无法感知“最美妙的语言”,渐渐丧失了读的愿望、读的乐趣、读的能力呢?溯本究源,朗读起步教学的合理性、系统性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幼童正值智力、言语训练开发的最佳时期,语文能力的萌芽、语言感觉的培养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不恰当的要求、划一的标准、违背心理成长规律的指导方法都容易扼杀孩子读的兴趣。朗读习惯一旦形成定势就难以纠正。《新课程标准》一二学段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我们必须根据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顺应自然规律,循循善诱,让学生领略到汉语言的美,激发其由衷的热爱,培养对言语的初步感知力,从而为日后语感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1.开放个性化的参与形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可以最充分地享受自主选择权。如偏爱独立学习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结伴学习,他们却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用相对应的策略,让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以使每一类学生均有机会按自己适合的方式开展学习。

2.引领学生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小学生的精神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是在大量地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就《荷叶圆圆》的教学来说,教参书把情感目标预定为“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这或许多少带有编者的成人化色彩。事实上,如果抛开这些“思想”,让学生自己品味,走一条感性的路,也许学生得到的会比标准答案更真实、更灵活、更生动。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成长,他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生的情感体验是明智而有效的。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当读到乌鸦到处找水喝却由于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而喝不着的时候,突然有个同学说:“如果我是那只乌鸦,我就不喝水了!”语惊四座,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因为太辛苦、太麻烦了!”面对孩子体验的偏差,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让积极的体验带动良好的思维就显得很重要。

四、关注学习资源的生成

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素都是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受到每个因素的制约,只有有效整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亲历探究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是教师为孩子架起通向文本深处的一座桥梁。通过探究,学生才能体悟文本,获得语言、习得方法和情感陶冶,通过探究,才能让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和他们进行有效对话,指引他们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说,亲历探究的过程是资源开发的重要途经。

2.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学习时空。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这就是生成。我们在预设教案时,只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学习时空,课堂才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讲述了小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很苦闷,后来种了许多树,引来许多朋友的故事。我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受着小熊的心理由伤心孤独走向快乐开心时,学生突然提出问题:“小岛已经种满了树,已经不能叫荒岛了,应该给它重起名字了。”我紧抓住这突现的思维火花,让学生们再次深入研读文本,给小岛重新命名。因为每个人都有权给小岛命名,读书的热情更高涨了,经过思考,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答案。看似一个小小的插曲,教师却没有轻易放过,而是把它看作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围绕它展开智力活动,这就是对文本的再度创造、教学的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