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计量管理 重要性

1计量管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重要作用

1.1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基础

在整个计量管理的各个相关环节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计量单位能够统一,因此,计量管理其主旨就在于利用技术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实现准确,一致的特点。为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当中,必须凭借计量管理来确保预期数值和实际数值之间相吻合,帮助企业利用计量管理来控制产品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笔者认为,计量管理过程中,其内容核心在于结果准确性的把握,以方便企业通过计量管理来提供给群众最为公正的信息,因此,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之后,以及开始销售之前,都必须遵从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质量检测,并且,把实验室纳入质监部门和管理机构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审核关键要素中。比如,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用到的相关标准以及计量器具如果有误差,或者实验人员操作中具有相关环节的失误,均容易造成计量管理结果无效,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会造成产品整体质量的影响。

1.2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标准

计量管理对于数据进行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将其统一规划,对生产活动来讲,任何环节都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企业能够使其生产朝着精细化的角度迈进,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应用,借以方便计量管理中的数据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生产活动提供借鉴作用。

2质量管理体系与计量管理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即可以在质量方面对整体进行控制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质量方针;(2)质量目标;(3)质量策划;(4)质量保证;(5)质量改进。这些不仅是有效实现质量管理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为了建立这一体系而存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不仅是企业内部实现其制度化的主要程序,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实现其标准化的有效程序。

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往往都包含多项环节,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产品的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鉴于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其产品质量,这不仅对现代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计量工作的渗透面积,使计量工作日渐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计量工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他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性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基础。目前,计量管理工作在国内主要呈立体化与层次化发展,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计量管理的更深层创新,这对于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3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

3.1检定不等于校准

参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传统的计量管理经验,我们必须定期对计量器具与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并不等同于检定。检定是一种法定行政行为,其主要目标是查明并确认测量仪器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而校准则是获取仪器等的示值误差,然后再通过校准链或者比较链,追溯其具体的量值。校准的测重点是数据的可靠性和溯源性,其与检定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按规定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检定。而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部分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则要定时进行校准。

3.2出厂检定不等于首次检定或校准

目前业内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认为凡是经过生产者认证且合格的计量器具都是合格可用的器具。然而出厂合格证只能证明此件产品在出厂时是完好无缺的,但是商品在包装、运输途中难免会遭到破损,这时其性能与量值是否还能达到相关要求,就很难确定了。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前再次对产品进行检定或者校准。若在使用前不对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不仅影响器具的使用效果,也可能会使用户错过产品的理赔期限,从而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慎重对待检测设备失准

在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时,若是发现设备偏离了正常的校准状态,那么就必须对已经检验或者校准的结果再次进行有效评定,并记录成文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测量失准的时间,然后再利用经过校准的设备对失准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重新进行检测,接下来需要对已经测量过的产品的有效性做出准确评定并记录在案(这份记录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生产出这类不合格产品),最后是在必要的时候将有关的情况告知用户。

4结语

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达标的保证和运行手段,对产品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计量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分析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永灿.基于政策执行视角的广东省计量院执行计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林骞.电能计量管理体系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4.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第2篇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面都分布着通信工具,而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从具体的情况来看,目前的通信市场竞争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1通信市场竞争特征之竞争重点转向娱乐业务。在我国的通信市场竞争中,过去的通信市场竞争重点简洁、明确,但是,就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通信市场竞争的重点越来越不确定,目前为止,很多家通信运营商都已经投入很多的财务、物力以及人力来进行娱乐业务的开发,他们往往凭借着多彩丰富的数据业务来进行市场的开拓,因此,笔者认为,通信市场竞争具有重点转向娱乐业务这一特征。

1.2通信市场竞争特征之转向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当前的通信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靠低廉的价格来吸引客户,而是逐渐的转向了服务和品牌这两个王牌。就目前我国的通信市场来看,通信市场的各个运营商都在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服务质量并且打造企业品牌的价值。因此,通信市场竞争方向逐渐转向为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

2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上笔者对通信市场竞争特征做了简要的介绍,下面笔者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的通信市场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提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为我国目前的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构建提供一些建议。

2.1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构建之树立全新的产品理念。通信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通常都旨在满足市场消费者对于通信产品的需求,由于市场的消费者对于通信产品的需求已经日益的多样化,所以,通信企业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全新的产品理念,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作为导向的产品理念“,联通新时空CDMA”这个品牌表明中国联通将以满足新一代通信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创立新的通信概念,从根本上提高通信企业自身的效益,提升其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能力,笔者认为,通信企业想要树立全新的产品理念,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通信企业应该全面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通信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就应该不断地将网络信号覆盖率进行扩大,进而全面的提升通信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这样做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而提升通信企业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第二,作为通信企业,应该不断地研发新型的增值业务,从而提升自身产品娱乐服务这一重要功能。以上笔者也分析了通信市场的竞争特点已经竞争重点转向娱乐业务,所以,通信企业应该不断研发新型增值业务,以便适应当代通信市场竞争的特征。

2.2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构建之精心经营分销网络。通信企业本着方便客户消费的目的,应该加大对于当前产品的分销网络经营力度,这样做能够有效的推动通信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首先,通信企业应该对自身产品分销网点覆盖面积进行提高,这就要求通信企业对于产品分销网点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填补通信市场空白区域,在这一基础之上,通信企业应该适时、适当的对企业自身产品分销网点分布的数量和密度进行控制。此外,通信企业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自身产品分销网点各业务均衡的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信企业在进行产品分销网点设计时,应该把企业全部网点业务的状况合并到统一的分销网点规划统筹中来,最大限度的避免产生疏漏,与此同时,通信企业还应该对自身产品主要的经营网点以及销售渠道有一定的侧重,这样做能够使企业主要经营网点和主要的销售渠道成为通信企业自身市场营销管理中最为优先发展的重要基地。

其次,通信企业应该积极的进行管理营销。通信企业主要是在整个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市场营销,通信的运营商应该把本企业市场营销这一活动作为一项和整个社会中各个领域进行互运这一工作形式来实行,从而不断地对通信企业自身市场营销的视野进行互动这一工作形式来实行,从而不断地对通信企业自身市场营销的视野进行开拓。通信企业还应该对售后服务网点、各大卖场以及分销商等等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除此之外,通信企业还应该对于自身质量技术监督、消费者协会以及各种新闻媒介等等组织和部门之间保持良好关系。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提升通信企业的美誉度,并且在通信企业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2.3通售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构建之完善客户直销渠道和服务。通信企业想要构建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就必须要完善客户直销的渠道和服务,对于通信企业来说,通信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和销售业绩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联,所以,笔者认为,通信企业构建营销管理体系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通信企业应该对于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主要的服务对象进行明确,大客户直销服务部门主要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事业单位、企业单位、ARPE值高于三百的高端个人用户等等。因此做好大客户的营销工作,避免大客户流失,对通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通信企业在进行职员选拔时,应该着重挑选那些具有较强商务谈判能力并且具有很广泛的人脉关系的职员。

其次,通信企业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推动下,通信产品不仅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消费品,亦已成为愉悦消遣的娱乐产品,通信企业就应该对自身得天独厚的用户资料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网络营销。以实现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的营销战略目标。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多新的课题。标准化是人类经过大量实践而逐渐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结晶,其不仅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标准化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进步,标准化不仅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同时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如此,当前企业应用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标准化的相关概念

所谓标准化,通常指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并对当前问题及潜在问题制定一种能够共同执行和重复应用的标准化活动。企业管理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化的条款来开展工作,于是就能为企业构建一种管理、经营及生产上的最佳秩序,将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开放,为其带来最大限度的收益。当前,的确有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整体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很多企业完全生搬硬套地建立标准化体系,而且这些标准化体系相对静态,很多年都没有革新,不能和企业的管理进行良好融合,所以难以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供足够动力。事实上,想要在企业管理中正确应用标准化,就必须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标准化的作用,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

完善企业标准化,使之形成体系,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第一个角度是完善企业诸多标准。通常企业的标准将细分成三类,也就是工作、管理及技术。其中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主体,对企业管理极为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技术标准更是进入到技术贸易壁垒及技术许可战略的高度,因此,如果企业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或者相对缺失,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损失。在企业标准管理体系中,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管理标准,都给技术标准提供了相应支持。这两个标准更多的是从工作及管理两个具体事项进行规范及控制。其中管理标准主要是基于过程管理的思想,对涉及企业的运营和设计、研发和质量管理,以及和技术标准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活动及事物进行科学管理。而对于工作标准来说,则是在执行技术以及管理等标准时,和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方法和要求及工作内容、考核与检查等有关的具有重复性的事物和活动进行标准化规范。标准化体系从内部来说,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管理生产的重要依据及规则。从外部来说,则是企业为进行竞争而构建的一种技术贸易壁垒。完善标准化体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完善标准体系。所谓标准体系就是诸多标准根据其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构成的一种整体。如果单独割裂其中的一个标准就很难发挥出应用效能,只有将诸多标准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进而发挥出更加合理的作用。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健康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这种体系通常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并紧密结合工作和管理两个标准,对企业所涉及的管理内容进行优化及组合。以标准体系为平台,对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层次及不同专业和不同环节之间进行科学协调,充分发挥出标准体系在管理方面的重要效能,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2.科学定位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没有正确定位是导致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效果较差的重要因素。假设企业仅构建一套独立的标准体系,更多地关注于体系自身,如格式标准、结构标准等,认为完成这些工作就等于完善了标准体系,相关问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这显然极为错误,往往会导致标准体系难以被正确执行。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将标准体系和企业管理科学结合在一起。对于具体企业来说,企业管理体系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战略管理更是其中的核心构成,战略管理将会整体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并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其他的支撑体系则决定了战略实施的具体执行能力。战略管理能够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方向上的指导。然而要想这些宏观的目标及方向融入日常工作,中那么其他的相关管理体系,如流程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等专业体系就要发挥相应的支持作用。这些专业体系和企业的战略思想具有一一对应的特性,能够指导企业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企业的标准体系是支撑其他诸多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企业的诸多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下,不同的专业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才能科学明确标准体系的定位。标准体系作为支撑诸多管理系统的平台之一,本身就类似于企业大厦的地基,然而诸多管理体系就类似于大厦的支柱,进而构成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同时也能够由此形成相应的战略管理。当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明确之后,企业就需要构建和战略管理相适应的岗位职责、机构及相关的责任分配等,同时还要设计相应的业务流程、构建适应战略管理的核心管理内容等。最后还要将战略思想充分落实至具体的管理职能体系中。企业制度体系策划也要按照上述逻辑关系解析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而构建符合战略管理的制度体系。而在重构的制度体系中,标准体系就成了核心依据。标准化能将不同的体系进行统一、协调以及简化和优化,促使诸多管理体系基于同一的管理事项保持内容一致,规避诸多管理体系之间的冲突,也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顺畅,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性、全面性。

3.加强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具有动态性、过程性和系统性,标准化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事物,事实上属于一种典型的活动过程。其中涉及标准制定、及实施,还有对标准实施的监督等。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循环改善的过程,既要进行标准制定,同时还要实施,然后根据实施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相应的改善,通过每次的循环能让标准变得更加进步,内容也更加充实。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根据每一个具体的方针和目标,对完成这些方针和目标所对应的活动进行标准化的识别和管理。接着找出不同过程之间相互间的影响关系,找出对应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最后就是管理这些系统,并对这些系统进行科学协调。另外,企业在进行标准化管理时还要重视动态管理,这样才能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业绩。企业在推进标准化活动时,最初形成的标准体系往往不够完善,而且企业本身所处的环境也会不断产生变化,标准体系应随之调整、优化。所以需要对标准化活动进行持续的践行、识别及理解、完善。要科学地修订标准、审查标准,确保标准的先进性。要积极采取PDCA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循环改善,以适应企业的生产、运营及管理、服务,进而提升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在进行持续改善的过程中,还要对企业员工进行科学理论的培训以及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培训,让企业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标准,发挥出标准的重要作用,也正是通过员工的不断践行,才能为优化和改善标准化体系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必然能让企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达到最优化,充分挖掘出企业的潜能。

三、结语

要想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标准化的应用。标准化本身不是一个静态事物,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践行,然后总结经验再进行持续改善,进而达到不断优化标准化的目的,也能让标准化和企业的具体管理进行有效融合。当然,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还需要企业的全员参与,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来提升员工对标准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自觉应用标准,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管理基础。

作者:薛飞 单位: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曾指出,企业是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企业创新发展。与其他企业相比较,高新技术企业有着特殊性,不仅风险高、收益高,且列属于高科技范畴之中,可以说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企业,积极探究其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则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研发项目管理比较混乱

众所周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离不开研发项目,可以说研发项目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进步,甚至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成与败。然后从基本属性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项目的风险比较高,且研发项目的创新性、探索性要求较高,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受到外界环境或者内在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整个研发过程呈现出局限性,研发结果也会比较模糊。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特征明显,管理水平不足,比如缺乏对项目可行性的认识、预算管理呈现出形式化、内部结构比较紊乱等,这样一来则会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会持续上涨,且如果不及时处理与分析,则会导致收款呈现出持续挂账的不良局面。

(二)财务人员意识浅薄

毋庸置疑,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意识决定了整个管理水平,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投资目标,导致盲目投资以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且主要表现在三点:

第一,是对于资金充足的企业未对项目加以了解,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中并没有产生可观的收益。

第二,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专业知识欠缺,且自身经济观念不足,思考问题不足,导致各类不良现象出现。

第三,是对高新企业的税收优惠一知半解,盲目追求减免税,导致较多本来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无形资产所占据的比例过少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技术资产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序发展,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往往会受到无形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据了解,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并没有,即便存在也是专利权状态的形式存在,这样一来则会导致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小,对无形资产不重视,无法进行充足的计算。

二、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形式

第一,需要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的探究。正如上文所言,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项目研发与立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仅仅对项目可行性有简单的了解,认识程度也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层次挖掘,这样则导致项目不成功的几率得到提高。笔者认为在进行立项之前需要进行调查与分析,需要根据技术的可行性、市场的可行性等因素加以分析与探究.[3]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项目研发的目的便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加强测量经济指标,了解经济效益。

第二,要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现阶段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预算管理工作比较肤浅,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预算管理体系,且在项目立项完成之后,不仅需要项目管理者所提供的数据,还需要进行预算,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项目进行分析,当然还需要对财务以及非财务指标加以考虑。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水平

第一,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制定财务管理体系。在改善财务管理体系时需要改变财务部门,并且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与耐心,要积极培养财务人员,将财务人员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真正发挥出财务人员的能力,且采取多种方式调动起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第二,需要将财务人员融入到立项工作中。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要具备足够的流动资金,探索合适的投资道路,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如此才能真正为高新技术企业立项投资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竞争方式,将计划经济积极转变为现代经济,将财务人员融入到整个项目之中,针对其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预算,如此才能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技术资产管理的创新性

第一,需要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企业有着区别,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制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且要积极维护企业的专利权,尤其是企业在申报科研成果的时候需要做好先申报专利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成果得到维护。

第二,需要制定技术资产价值评估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并且要制定有效的评估制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均可以了解到无形资产与技术资产之间的评估方法是想通的,所以在制定技术资产价值评估制度的时候,需要采取绝对价值法以及相对价值法两种方法。

第三,需要对研发项目进行分项目核算。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得知,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时期的数据不会界定为无形资产,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研发项目风险比较高,缺乏收益的稳定性,面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分项目分时段核算,在积极明确项目可行性之后再将项目划分到核算体系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费用的资本化,才能真正形成无形Y产。

总而言之,只有在新时期真正实现技术资产管理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倪建静.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会计师,2015,07:73-74

[2]周淼.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5,15:174-175

[3]郭丽静.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3,24:99

浅谈研发管理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检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1 质量方针:公正、准确、快捷、专业、优质。

公正:检测站抵制一切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行政干预和其他人为或经济不良因素,推广维护检测工作管理的公正性。

准确:检测站建立并运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评价产品质量优劣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专业:基于国家和行业的规范与标准、集国家资质认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于一体,遵守实验室工作准则要求,确保试验、检测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优质:敬业热情开展检测业务。提供详细委托方案,积极跟进检测情况,信守服务承诺。

1.2质量目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杜会经济损失。以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完善的检测手段和熟练的检测技术为基础,对影响检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创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测站,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供可靠的依据,真实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水平,确保检测质量。

二、建筑材料试验室的作用

2.1质量把关作用

建筑工程常用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拌合水、防水材料、墙体材料、钢材等,这些原材料各项性能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原材料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刚刚浇筑出来混凝土通常要到28d才能检测出其强度,而抗冻性指标等则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混凝土的6大组成成分均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试验室在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后,在设计配合比时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为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提供依据。

2.2生产质量监控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生产施工过程中,试验室还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保证各项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在运输、泵送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及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完成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好的混凝土出机后,实验员应随混凝土运输车到施工现场,实际检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等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坍落度是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唯一能确认的技术指标,是混凝土质量判别的重要依据。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坍落度过小,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易造成堵管。

2.3新技术研发作用

建筑材料试验室的作用不仅仅是试验检验、出具报告、质量监控等,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还在于开展新技术的研发。试验室应紧跟国内外建筑材料发展趋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成本为目的。开展新项目研究,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三、 实验室的管理

3.1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实验室分析顾客要求,规定满足顾客要求的检测/校准实现过程及相关的支持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其次,实验室认可和IS09000认证的关系ISO9000认证能证明实验室已具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向顾客保证实验室处于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但并不能保证检测/校准结果的技术可信度,显然认证不适合于实验室和检查机构。

其次,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在实验室中的职责。一般情况下,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构成了实验审的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层通常界定为;领导实验室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传达满足法律、法规、规范和顾客的要求;主持策划、建立(含变更)质量管理体系即确定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制定质量方针目标,批准《质量手册》,质量承诺;任命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指定关键岗位人;确保获得检测/校准所必要的资源等。如质量体系中的前席执行者、管理评测中的执行管理层都是最高管理者。大体而言,技术管理层通过对专门技术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从有效性方面确保检测/校准质量;质量主管则是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护,从持续改进方面来保证检测/校准质最。

3.2实验室的资源管理

实验室可使用的资源包括设备资源、设施资源、环境资源、组织资源等。实验室的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目的是协调实验室的活动,使重复或冲突减至最小。设计组织要考虑顾客需求、产品、服务、环境变化、经营埋念、目标、有限资源、分工合作、权利和责任等诸因素。组织设计包含划分部门与层级、选择控制幅度、明确授权程度与权责关系等工作。实验室可先列出建立组织的目标,再据此列出完成日标所需的工作,然后将相关工作组合成适当的部门与职位,接着规定每一职位和其他职位间的关系以及部门与职位的责任和权限。实验室设备的验收。设备验收工作包括功能、短期稳定性和技术指标的检查以及完整性、一致性的检查。接收人员要在设备到达的第一时间,检查所收到的设备的型号规格是否与采购价相同一致,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磕碰,包装盒内的附件、配件是否与装箱单相符,是否附有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电子仪器还要按照说叫书的要求提供电源,进行通电试验:压力仪器则要对油路、气路进行密封性试验,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技术性能的检测。设备验收合格后,应移交设备使专人保管和维护。

3.3 实验室的技术管理

检测/校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检测设备出现异常。例如,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此时需关闭有故障的仪器设备电源,更换检测设备。(2)环境条件出现异常。例如,影响检测/校准质量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磁场发生异变或突然断电、断水不能继续检测/校准等,需等待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并稳定相当一段时问后才能继续检测/校准。(3)顾客物品出现异常。顾客物品故障或损坏时.应分析原因,如属于以下常见损坏,需通知顾客,更换、补充样品;如属人为凶素,应分析责任事故的原凶。(4)检测人员出现异常。检测人员因故离开检测现场,需要由其他人员继续该产品/测量仪器的检测/校准。

在认可准则5.9条中,给出五种监控检测/校准结果有效性的方法。分别是:(1)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2)参加实验室问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3)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4)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5)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比对和能力验证属于外部活动,系利用实验室问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能力,其目的是在检测/校准类型和水平相当的实验室之间发现是否存在系统偏袒。它是对实验室能力进行持续监控的一种技术活动,特别足当量值难以或无法溯源、开展新项目、对检测/校准质量进行监控时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实施优质的质量管理流程是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是确保检测报告合格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站管理水平和社会信誉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刘祥顺.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