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支付的兴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七氟烷;异氟烷;小儿;吸入麻醉;比较
全身麻醉中广泛应用吸入, 最常用的吸入主要包括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 它们具有麻醉效能强, 苏醒快, 无燃烧、爆炸等优点[1, 2]。七氟烷与其他吸入相比, 由于其具备呼吸道刺激性小, 诱导迅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 恢复快, 可控性强,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等突出的特性,被誉为现代吸入, 且成为理想的小儿物之一[3, 4], 但临床有报道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高, 造成手术效果不佳。本研究对七氟烷和异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并对术后苏醒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小儿麻醉提供参考依据。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5]。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的患儿62例, 年龄2~8岁, 平均年龄为5岁, 体重10~30 kg, 平均体重为20 kg。其中男患儿38例, 女患儿24例。手术类型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下降固定术、尿道成形术、气管异物取出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内收肌切断术、急性阑尾炎等。术前已检查并确诊所有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或发育迟缓、全麻后兴奋既往史等疾病。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 每组31名患儿。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明显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8h, 禁饮4 h。常规检查麻醉机及呼吸回路有无漏气;喉镜、吸痰器等是否准备妥善;小儿应急所需的气管导管是否准备等。术前半小时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 苯巴比妥钠0.8 mg/g, 待手术室内温度达到室温时接患儿进入手术室, 入手术室后用Dash-4000监护仪检测心电图、心率、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前, 将高浓度的七氟烷和异氟烷与高流量纯氧(7 L/min)混合气体, 用手扣紧面罩并预充麻醉机回路2 min左右, 使管内充满七氟烷或异氟烷后进行麻醉。对能合作的大龄患儿进行口头解释和沟通, 对不合作的小儿, 直接将面罩紧扣口鼻并进行快速诱导。两组均待患儿睫毛反射、体动及疼痛反应消失后, 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 3~4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七氟烷与异氟烷的浓度降至2%~3%左右, 氧气流量调至2~3 L/min, 维持麻醉, 等麻醉诱导平稳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术中间断行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 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前2~3 min停止芬太尼注射, 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或异氟烷, 敞开面罩, 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2 L/min的氧气吸入, 待患儿自然苏醒后, 当血氧饱和度超过95%时即可送回麻醉恢复室进行监护处理。
1. 3 检测指标 监测心电图(ECG), 观察患儿的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记录麻醉诱导、维持、苏醒和手术时间, 从吸入至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以及气管内插管的时间, 麻醉过程中记录患儿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等情况。观察并详细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 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患儿的心率及血压。手术结束后评价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评分标准采用5分评分法[6]:5分为患儿术后出现不安静, 攻击行为如躁动;4分为很难被安慰, 无法控制患儿的哭喊;3分为易怒, 情绪不安, 哭喊;2分为清醒、平静;1分为平静睡眠且能与亲近的人进行目光交流。评分为1~3分视为无苏醒期躁动, 4~5分视为麻醉后躁动。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 检验水平α=0.05,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手术时间:(40.7±32.3) min。
2. 2 诱导期反应及麻醉效果 62例手术患儿, 术中生命体征均表现相对平稳, 麻醉效果良好。七氟烷吸入诱导浓度为7%, 术中七氟烷浓度维持在2. 5%。睫毛反射消失平均时间为(70.2±28.8) s;气管内插管时间为(217.3±60.1) s;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 良12例, 差1例;其麻醉诱导时间(22.4±13.9)s;苏醒时间:(4.02±3.72) min ;麻醉诱导时有2例呛咳、3例兴奋, 整个过程中无呼吸抑制和低氧饱和度的发生。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 无血压下降病例的发生。七氟烷组得分为:(8.10±3.10), 异氟烷组得分(8.00±3.80), 经过T检验, 两组患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 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 手术开始到结束后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整个研究。七氟烷组有1例出现轻微咳嗽。异氟烷组有2例患儿出现低血压。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 物的药理机制、分布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部位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等, 都对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者会对小儿的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小儿麻醉后躁动是小儿临床麻醉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而吸入麻醉在小儿麻醉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7]。躁动的发生与麻醉方式、年龄、手术方式等有关, 通过护理评估、对症护理等可以防止和缓解躁动的发生。有研究表明[1], 吸入都有一定的肝毒性, 而氟烷类是卤族中肝毒性最典型的药物, 但这些吸入经相应同工酶氧化代谢后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且在高氧环境下, 患者一般均无明显的肝损害。七氟烷是一种对呼吸道刺激性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 诱导迅速, 恢复快,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的吸入麻醉剂, 其血气分配系数低, 患儿苏醒速度快, 术后不良反应低。七氟烷吸入诱导时, 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手术时间短, 术后苏醒质量好且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与异氟烷吸入诱导并差异。经过试验比较研究证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躁动无显著性差异, 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赫,阮林.七氟烷、异氟烷和恩氟烷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右江医学, 2010, 38(6):656-657.
[2]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3):196-200.
[3]金泉英,付月珍,王春等.七氟烷/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2):102-104
[4]陈明华,张铨,吴俊山,等.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比较观察.人民军医,2008, 51(4):224-225.
[5]王敏燕,方向明.七氟烷合用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9( 5) : 66- 67.
[关键词] 航行情报;航班正常性;风险预警;协调联动
中图分类号:46P6 文献标识码
0 引言
近年来,民航航班量急剧增加,但由于空域供给增加缓慢,再加上航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地区航路拥堵现象与日俱增,如何减少延误,提高航班正常性[1],已经成为民航各系统、各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空管保障中,影响航班正常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复杂天气、设备故障、飞行流量控制等等,有些因素可以人为的通过努力缓解甚至消除。但有些因素比如天气原因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只能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降低保障风险,提高航班正常率。本文将从航空情报服务工作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复杂天气下的航空情报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航班正常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1 复杂天气对航班正常性的影响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共有22个民用机场。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雪,春秋季干燥多大风,一年四季气候类型多变,基本上涵盖了冰雪、大风、雷雨、大雾、沙尘暴、低能见度等多种恶劣天气现象。由于东北地区恶劣天气较多,航班正常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以2013年为例,东北地区4个主要机场的年平均架次、不正常架次及航班正常率[2]如表1示:
表1:2013年东北地区4个主要机场平均架次、不正常情况及航班正常率
地 区 年平均架次 不正常架次 天气原因 航班正常率
沈 阳 44992 12581 2786 72.04%
长 春 26857 7937 764 70.45%
大 连 50238 14194 5141 71.75%
哈尔滨 41912 18819 3262 55.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连、哈尔滨地区受天气影响航班较多,尤其是哈尔滨地区航班正常率较低。据统计:仅2013年12月份,哈尔滨机场因雾霾天气,连续两天航班无法正常起降,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因此可以得出恶劣天气是导致航班延误、备降、返航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目前东北情报部门应对复杂天气条件下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情况
自然条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但如何将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是东北地区空管部门一直都在探讨的课题。情报部门做为飞行安全保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枢纽,在其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等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针对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对复杂天气下的情报服务工作做了些尝试。一是不断完善复杂天气条件下安全保障的各项规章与程序,比如《复杂天气及返航备降工作程序》[3],各种应急保障预案等规章。二是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使职工能够熟练掌握复杂天气下的各种工作规章及保障程序。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些沟通协调机制,在复杂天气保障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能动作用。四是在一些工作细节上也有所创新,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虽然我们在复杂天气下的情报服务保障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一是规章制度不够科学完善,在工作细节上还做不到无缝隙衔接的程度。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业务素质以外,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特殊情况的应对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强。三是还没有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在沟通协调等环节还有脱节或是不畅的地方。四是信息通报机制不够健全,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滞后不顺等现象。五是在服务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有时还停留在被动服务的层面。六是东北地区各情报保障部门之间的配合度还不够好,存在各自为战,配合协作少,资源没有充分共享的情况。
3 对提高东北地区复杂天气条件下情报保障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
应对复杂天气下的情报保障工作是东北地区情报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能够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降低复杂天气对安全保障工作的影响,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规章、规范程序,筑牢复杂天气下情报保障工作的基石
一是在原有复杂天气下工作规章及程序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其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航班大面积延误工作程序》需要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建立和完善《复杂天气下航行通告及飞行前资料公告提取工作程序》,增加服务内容,提高飞行前资料公告质量。通过持续改进规章制度,使职工能够及时适应情况变化,在面对恶劣天气下情报服务保障工作时,能够有条不紊、规范运行。二是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查找危险源,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预案。在复杂天气可能出现的季节,如强降雨易出现的夏季,大风易出现的春秋季,积冰、降雪常出现的冬季,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运行风险源进行深入排查并加以控制。针对低云、大雾、冰雪等恶劣天气下的保障情况提前组织研讨,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和运行信息通报制度。制定适合本部门的应急预案,优化包括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影响、人为错忘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
3.2 进一步做好人员业务及心理素质相关培训,筑牢复杂天气下情报保障工作的技术基础
一是要加强复杂天气下情报保障工作的业务培训。东北地区季节特征明显,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要事先做好职工的熟练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比如冬季来临之前,对内做好雪情通告拍发的规范培训。对外,对机场现场运行指挥中心等相关人员进行雪情通告专项培训等。模拟因强降雪造成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因雷击导致的航管楼供电突然中断、因暴风雨引起的地空通信失效等紧急情况下的综合应急演练,以提高各部门整体协作能力。二是要加强职工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只有较好的业务素质,若没有强大的心理来支撑,那么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安全形势分析会等平台,每到换季前夕,开展“清醒认识,准备充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提示,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警惕恶劣天气的出现,避免由于思想上的准备不足,给安全保障工作造成被动。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为职工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和不必要的恐惧,使其轻装上阵,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也能应对自如。
3.3 建立科学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签订保障协议,使保障工作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在飞行安全保障过程中,飞服各部门作为空管部门信息传递的枢纽,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尤其在冰雪、大雾、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更高、更严格。一是飞服部门要与其他各相关保障部门签订保障协议。即:对外要分别与当地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基地航空公司签派等部门,对内与管制中心、气象中心、技保中心、通信中心等相关部门签订保障协议。只有通过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就复杂天气下的信息传递、通报、联动等事宜进行规范,才能保障内外沟通及时、顺畅、准确,使复杂天气下的安全保障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个环节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始终处于规范运行的可控状态之中。二是重点加强与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前掌握本场因积雪等原因开放、关闭等信息,密切关注强降雨和强雷电等对盲降、地空通信系统等设备的干扰程度,及时掌握导航设备状况,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联系可靠备降机场,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塔台和区调,反馈给航空公司,为他们决策作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及时准确完整的航行通告和雪情通告做准备,避免工作上的被动,节省时间。
3.4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方式,提升复杂天气条件下情报保障工作服务质量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报告室业务还是情报业务,基本上都是被动的接收信息、传递信息,但在复杂天气情况下,我们要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开展主动服务及延伸服务,在提供“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在遇有因降雪、低能见度等天气发生航班大面积延误滞留时,及时主动与管制部门和公司签派沟通,了解航班放行信息,重点关注航班延误期间航班计划的更改情况,保证航班计划准确性,并做好信息通报与延伸服务工作。二是在为航空公司提取飞行前资料公告时,可以将提取方式改成按情报区提取,并适当多增加1-2个备降场资料,以便使机组能够掌握更多更全的信息,为他们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对于因延误排队等候的航班,若其目的地机场或是航路上有重大信息变化,可以通过服务报告室或塔台将相关新变化的资料信息主动传达给机组,使安全保障工作无缝隙衔接。四是在复杂天气下特事特办,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当恶劣天气突发,导致相关业务部门需立刻航行通告时,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做出快速反应,减少其中的部分环节(事后再将减少的环节补充上),在第一时间将航行通告出去,以保证复杂天气条件下航行通告的及时性。
3.5 突出“东北地区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联动机制作用
民航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北地区是一个战斗集体,我们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设备资源等方面可以充分共享,以集体的力量对抗自然天气的挑战。一是东北空管局可以统一组织各单位一起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签订相关协议,在区内建立互为备份关系,在制度层面上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和配合,适时开展全区性应急演练,使东北地区形成统一的“一盘棋”,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为对方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帮助,举全区之力共同来承担和完成复杂天气下的安全保障任务。
4 结束语
复杂天气下的安全保障工作一直是东北地区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虽然多年来一直在积累总结经验,但在保障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就情报保障工作而言,仍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关联性及延伸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会不断总结、摸索、创新和实践,把情报服务推向一个新的标准和高度,从而推动情报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Z].2014-01-01
在互联网变革的进程中,有两个相关方面的变化值得引起重视。一是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变化,即互联网内在性变革,比如:从人际互联网走向物际互联网(物联网),从固定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这些互联网自身接入方式和接入范畴的改变为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二是互联网为诸多传统产业领域所带来的变化,即互联网的外在性变革。其所引发重要变革的领域之一就是金融领域。近年来,互联网和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已衍生出一个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中,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已形成鲜明的分野。从1994年到2008年,可以看作是我国固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步普及之后,在2003年前后互联网金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这个阶段兴起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形态是基于固定计算机的互联网支付应用。而从2009年(2009年1月7日,我国3G牌照发放)至2013年(2013年12月4日,我国4G牌照发放),则可以看作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开始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进入一个快速爆发的历史阶段。在2011年前后,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业务形态的移动支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自2014年至2020年前后,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随着3G、4G的广泛应用以及5G技术的商用推广,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将变得更为成熟和完善。自2011年以来,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已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由于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固有的产业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此之谓“破”;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为未来产业格局的变化奠定了新的基础,此之谓“立”。就移动支付而言,其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值得人们进一步予以关注。
1 移动支付的虚与实,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渗透性
互联网支付,本身就意味着虚拟的互联网服务和现实的金融服务的融合。而移动支付,则将这种虚实结合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3年10月,那时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2005年初,第三方支付概念引起人们关注。所谓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指和相关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所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而第三方支付的实质是一种支付托管行为,通过支付托管实现支付保证。第三方支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05年9月,腾讯正式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2006年,快钱推出IVR语音支付,移动支付方式开始出现。2008年2月,支付宝推出手机支付业务。2011年5月26日,央行正式发放第一批支付牌照,首批27家企业获牌,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名列其中。由此可见,自2003年到2011年,八年之间,我国互联网支付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规范的发展历程。从互联网支付到移动支付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以及移动支付的兴起,所体现的是互联网力量在金融领域的强烈渗透性。现实世界的金融体系是一种现实的、固有的金融关系的总和。而互联网金融所构建的创新体系则是一种以第三方支付为核心的、虚拟的金融关系的总和。移动支付关系架构中,目前最能搅动市场格局的力量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为什么会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兴起的数年后大行其道呢?这并非是第三方支付本身神力无穷,而是当第三方支付生逢其时地和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社会关系网络更为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时,其威力才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移动支付的兴起则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虚实结合关系进一步予以强化。也就是说,移动支付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虚实关系的深度融合。
2 移动支付的破与立,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创造性
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而言,2013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2013年,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所衍出的“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引起广泛关注。它既推动了金融业务发展的多样性,又为互联网产业提供了新的巨大市场空间。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业务形态后,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地带。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其功能集成在了支付宝App上,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自己账户中的资金进行操作。2013年7月18日,新浪“微银行”,使得新浪用户不用前往银行网点,即可在线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2013年8月7日,微信5.0版本,微信支付功能悄然面世。尤其在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的“微信红包”应用更是激起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极大兴趣,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猛击一掌,促其飞跃向前。从2013年移动支付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以移动支付为典型应用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固有的、现实的金融体系格局,也使得固有的以固定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格局发生了新的突化。移动支付方式的快速崛起,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而言,可谓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鲶鱼效应”,使得原来相对固化的金融产业关系具有了某种松动乃至突变的可能。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效果可以用“颠覆性”一词来形容。这种颠覆性作用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创新作用的新兴产业力量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依托移动互联网而兴起的移动互联网金融,正在传统金融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结构方式和产业空间。这是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在推进产业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最大价值。
3 移动支付的分与合,体现互联网产业
力量的融合性
在2014年,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支付方式成为移动支付竞争的重要突破点。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车软件在32个城市开通微信支付。从2014年2月18日零时起,乘客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车费,最高可获得20元补贴。2014年2月17日下午,支付宝和快的打车软件宣布,从18日起升级补贴方案:使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乘客每单返现11元;司机用App收款,北京、杭州、合肥三地首单奖励50元。快的打车软件表示从2月18日下午15点开始,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多给乘客减免13元,每天2次。虽然出租车行业的移动支付竞争背后还隐藏着诸多需要梳理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在监管方面,应该推动移动支付竞争要基于竞合的原则,而非流于烧钱;既要大力鼓励开放创新,又要对市场秩序有所规范。不过,从该产业现象中所感受到的、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移动支付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移动支付的兴起使得原先相互分立的互联网应用形态和传统金融应用形态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形态,并对其他传统产业的内在结构带来深刻影响。这种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服务形态的兴起既带来了互联网行业和传统金融产业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互联网和传统金融领域监管模式的变化。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的出现,使得固有的金融服务监管模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使得原有监管模式的不足得以相应显现。这将促使基于产业分立状态的产业监管模式向基于融合产业的融合监管模式转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产业维度之外,移动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监管维度方面的变化。而针对移动支付所引发的产业现象,则需要本着促进良性竞争、持续发展、激励创新等原则推进融合监管的实施。
在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过程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交易渠道,使得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首次超过了PC端。2013年、2014年的国内移动支付行业增速翻倍,分别达到了800%和500%。
日益普及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移动应用市场的兴起,以及移动支付场景不断创新并延伸,从便捷层面上讲,移动支付真的有望实现我们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出行愿望。
在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真正的巨头是十分低调的PayPal,谷歌(微博)支付市场份额也领先。苹果支付虽然名声在外,但是起步较晚,目前在市场上并未成为主流,从这个角度看,三星支付和苹果支付相比,并不处于劣势。此外,三星具备独家的磁场支付技术,在商户设备兼容度方面,领先于苹果。
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目前已经领先于美国。比如中国的支付工具早就支持个人对个人转账,甚至给银行账号直接打款,而苹果公司最近才传出消息称,可能开发个人对个人的转账工具。虽然市面上支持NFC的手机并不多见,但是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扫码支付占据主流的格局,中国许多城市的的街头便利店、超市均支持消费者用手机支付。这或许让外资支付产品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在国内,支付宝算得上是移动支付界的最高“统帅”,2013年已经达到整个互联网支付市场的50%。而占有另一个大流量市场的腾讯,推出的支付功能,扫码支付、APP内支付、公众号支付等多种模式,也多依附于微信支付,当然其自营的财付通也已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最近,支付宝总算走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线下推广路线:与各大商超、便利店等日常消费场所的大力合作,并打出凶猛的补贴战术。
先是支付宝抢先出招开启红包模式,而后手机QQ迎头而上和微信双箭齐发阻击阿里,新浪微博真金白银的现金红包更是掀起了一股红包狂潮。红包已显然不是微信朋友间娱乐的小创意,红包大战的拉起似乎有着更多的意味。
红包爆发,玩法比社交更重要
在红包还仅存在微信一家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社交关系拉动的,好友之间的玩笑亦或是微信群里的活动都可以成为红包诞生的理由。而如今多家红包掺和进来以后,玩法似乎比社交更重要。
先从支付宝的新春红包开始说起,新版的支付宝客户端除了带来了芝麻信用分,新春红包可谓占了重中之重的位置,现金红包、接龙红包、逗比红包、群红包、面对面红包等花样较原先的微信红包可谓丰富了不少,特别是讨红包的玩法着实让支付宝新春红包广为传播。微信和手机QQ对红包的玩法有着相同的选择,均在聊天框的输出菜单栏加入了“发红包”的入口,在群红包和普通红包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社交元素,比如在红包排行榜里加入了土豪榜和人气王等等。而微博则更有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气势,上线8小时就送出549万个红包。除了抢红包外,粉丝还可以往偶像的红包里塞钱,网友抽到的红包也会显示为用户与偶像联名发出,这一互动优势恐将让微博领跑红包大战。
从微博红包远大于支付宝、微信和手机QQ的火爆可以看出,红包大战中玩法比社交更重要,把社交融于红包之中,用红包带动社交而非用社交撑起红包。而这对于社交产品或许是一个启示,靠玩法带动社交或将成为社交产品的下一个增长技巧。
各家追捧,争的还是移动支付
微信在去年通过红包杀了支付宝一个回马枪,手机QQ进军移动支付的野心路人可知,微博也早已开启了微博购物模式,而支付宝本身就是国内移动支付的主角,各家对红包的追捧,其实还是移动支付之争。
微信作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产品,承担了腾讯帝国抢占移动支付的使命,手机QQ作为微信的内部竞争产品,在移动支付上自然承担了另一种使命,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努力可谓双管齐下。微博购物是微博在商业化途径上的重要一步,鉴于阿里在微博上的巨大股份,支付宝也就成了微博支付的必然选择,二者也似乎是所有阿里系产品的宿命。支付宝几乎左右了整个国内的移动支付,其霸主地位显然不允许被腾讯动摇,无论是支付宝红包还是微博红包都可以看做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应对微信的攻坚战。不得不提的是,一向封杀腾讯产品的阿里居然在支付宝红包里开放了微信分享,不过腾讯似乎不买账直接封杀了微信分享,腾讯和阿里对移动支付地位的重视可见一斑。
红包对移动支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微信红包用户们纷纷开通微信支付并绑定银行卡开通快捷支付的功能,微博红包的兴起无非是为了让更多的微博用户去绑定支付宝账号。移动支付入口之争业已成为阿里和腾讯的竞争要点之一,亦或者说着关系到电商巨头们的生死存亡。
态势演变,红包催生的营销潮
刚才所讲的是红包大战和互联网大佬的利益瓜葛,但一个巴掌拍不响,用户的参与无非是为了红包里的奖金,在红包大战爆发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诱惑力不亚于朋友圈广告,红包在企业中掀起了一股借势营销的狂潮。
营销迹象最明显的当属微博红包,除了借助明星资源,微博红包还加大了和传统企业合作的力度,全面打通了线上和线下资源,第一天就有四季沐歌、美的、魅蓝手机、土豆网等品牌加入进来,在高铁火车、机场、商场等场所扫码抢红包的活动也在酝酿之中。对于支付宝来说,将在春节期间延续双十二期间的O2O红包,支付宝春节红包的冠名招商也悄然结束,在春节期间,除了由支付宝不定向送出以企业品牌冠名的红包外,还可以享受支付宝特定消费优惠,“比如你到这家冠名商户内用红包消费,一般可以享受比普通商户更低的折扣。”微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微信红包的冠名招商,形式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