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1)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分别将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台。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之后,制定实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成为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榕局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本文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加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按照《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6]85号)的要求,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分别将于2007年底、2008年底出台。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之后,制定实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据此,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研究,是学术界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失衡的现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政策重点及政策手段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目前的这种空间失衡状况,与过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首先需要对我国制定实旖区域政策的历史进行认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六五”计划沿用对国土空间的沿海、内陆二分区划,力求通过沿海率先发展、地区协作和国土开发整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并对三大地带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途径、发展政策进行了差异化的规定。“八五”计划沿用“七五”计划的空间区划框架,对各地带的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九五”计划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构想,“十五”计划则详细阐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每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虽然实施这些政策的成就不容怀疑,但这些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实施区域政策的实践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有什么启示和借鉴,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六五”到“十五”,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是区域繁荣。区域政策的目标在于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全面的区域开发,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目益突兀。“十一五”规划从人的全面发展、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角度,将区域发展不协调界定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并将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归结为人的富裕和全面发展,区域政策的目标则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转向缩小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

建设主体功能区,一方面要通过空间管制,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另一方面要力求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设计,需要在总结我国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成因,充分借鉴以往的区域政策在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经验,以期达到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增强区域自身发展能力双赢的政策效果。

二、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思路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是纠正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空间失衡、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重要保障。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集中反应了国家对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构思;由于这种开发格局是在区域政策驱动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格局和建设目标决定了政策需求。区域政策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供给,当不同政府部1]制定的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且区域政策供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主体对政策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就处于均衡状态,政府的政策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一是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二是要向市场传递政府意图,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满足其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主体利用区域政策获利的需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成就的大小,一是取决于政府拥有的政策资源,二是取决于政策撬动市场的能力,取决于政府推动和市场形成二者的合力大小。

基于经济人假设,市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是无尽的,其利用公共政策优惠而获利的欲望也是无尽的;市场主体往往是根据已有的政策供给调整政策需求也就是说,政策需求常常是随着政策供给变动而变化。但在政策实践中,如果将政府的政策供给与市场的政策需求在一定时点上形成的胶着状态定义为政策均衡,这种均衡往往是多方利益妥协的折衷均衡,是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的均衡。

基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分析,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大致分为区域政策需求研究、区域政策供给研究、不同区域政策分工格局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区域政策供给研究是重点。区域政策供给研究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研究。在全面清理政府掌握的政策资源摸清政府财政家底的基础上,对政府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区域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全面审视空间失衡的现状及成因,明确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并对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政策制定、实施主体间的协调性研究。对不同的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协调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策建议。第四,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供给研究。在全面吸收前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建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各部分的重点及相互关系可用如下技术路线图表示:

三、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几个重点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长时间艰苦的努力,囿于精力和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仅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中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1、区域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靠行政区推行的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涉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包括推进和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形成的过程中,市场起主导作用。政府推进,就是政府利用政策杠杆,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以期形成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市场形成,就是指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格局只能是在市场主体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形成。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能否统筹协调,有机契合。政府与市场的统筹协调,关键在于政府运用区域政策弥补市场失灵,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有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政府两级制定主体,各级政府都是区域政策的实施主体。中央和省(直辖市)政府制定的区域政策,除了本级政府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下级政府实施。不同层级政府间、同层级的不同政府间往往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制定实施区域政策,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和冲突。制定区域政策,必须明确该项政策所针对的区域问题,合理设计政策目标,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引发的利益格局调整,以及因政策实施而引发的区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施区域政策,要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实施机制、政策实施评估及效果反馈机制,统筹协调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以及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间的关系。

2、协调区域政策与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

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三个重要环节。从统筹协调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这个角度来看,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主体功能区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对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设计,决定了区域政策的需求;当前政府的财力、政府与市场的协调程度,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与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有效供给能力。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是平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促使区域政策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各省市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即将出台,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编制尚未开始的背景下,加强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的研究,一是可以在全面评估政府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修改、调整建议;二是在深入研究各项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为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仔细审视研究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彼此间的协调程度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协调区域政策的制定主体、实施主体、政策作用对象间的利益诉求的途径,并为确定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3、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间的分工与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区域性差异 交通运输

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呈现出东西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而作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特点之一,较大的区域差异不仅影响着商贸流通业本身的发展,同时,对于我国商品行业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使我国商贸流通业产生较大区域性差异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平衡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阐述,从而对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文化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在其赖以生存和成长的社会当中形成了其自身的基本信仰、价值观念与民族文化,上述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使顾客形成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和产品购买方式。因此,商贸流通企业在各地所展开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这就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业产生了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因此,其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例,由于改革开放的原因,长期以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礼,使得该地区的经济个体具有较强的经济独立性与商品货币意识,这使得商业流通业的发展快速地趋向于市场化发展;而就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使其自身的经济和文化均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该地区的经济个体的商品交换意识较低,从而使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流通业(任保平等,2011)。此外,通过对2013年东西部居民对部分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分析可知,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人们对“个人用品、居住类用品和个人设备”等商品的质量和品牌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对上述用品的消费水平分别比2012年上涨了4.8%、4%和3.0%。相较于东部地区,由于受传统消费观念和文化理念的影响,西部地区人们对上述用品的质量和品牌并不具备较高的要求,且与2012年相比,西部地区对“个人用品、居住类用品和个人设备”等商品的消费水平则分别下降了2.5%、3.0%和1.8%。上述现象不仅对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阻力,而且对于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可见,文化传统和消费观念已成为东西部商贸流通具有较大地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政治及法律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加大了东部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由于具有较强的“改革性”和“开放性”,使得东部地区的商贸流通市场受西方环境因素影响严重,因此,在其内部则形成了快节奏且全面性的商品流通业发展现状,据统计,仅就2012年全年,东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总产值就达到了180亿元人民币,相比中西部地区的78亿元人民币多出了102亿元,而同比2011年东部地区自身的商贸流通业总产值则增长了0.5%个百分点,这不仅说明了受到相关政策及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商贸流通差异,同时,东部地区也将更加快速地实现商品流通业在其自身地区的蓬勃发展,综上所述,受改革开放以及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大幅度落后于东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祝合良,2011)。

(三)市场化环境的影响

作为流通业存在的基础,城市经济不仅决定着商贸流通业的流通结构与其在城市的流通能力,同时,也对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具有较大的影响。就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而言,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市场程度较低的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则从根本上影响着商品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东部地区为例,由于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的城市迅速发展,而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必然会刺激商贸流通业的产生与发展。以温州市为例,2013年全年,温州市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了4000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GDP总量增长了7.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了565.6亿元的惊人数字,同比2012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在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温州市商贸流通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且仅商贸流通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占了温州市2013年GDP总量的8%。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交通、政策的影响,使得西部城市并不能很好得到资金技术支持,且其市场化程度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以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烟台为例,其2013年的GDP总值也才达到了605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其商贸流通业为城市带来的生产总值也仅仅为30亿元人民币。可见,城市经济以及市场环境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商贸流通业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另一主要因素(时保国等,2011)。

(四)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

作为经济规律运行的客观结果,流通国际化与流通专业化促进了商品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商贸流通业而言,实现流通国际化与流通专业化的目标仍然是以东部地区为主。表1就2010-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商贸的对外流通产值与西部地区商贸的对外流通产值进行了详细对比(孙月卿等,2011)。

由表1可知,由于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速度也较快,使得以东部为核心的流通国际化的商贸产业发展迅速,且商贸国际流通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而与东部相比,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制约,使其商贸的流通国际化产值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阻碍了商贸流通业的和谐发展(张慧,2013)。

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要以建设全国性的商贸流通市场、发展全国地区的商业流通贸易为方向,以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为基本手段,通过建立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合作、完善全国地区的商贸基础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流通业发展政策来实现全国范围内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商贸流通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发展路径。首先,从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商业网点布局着手,加大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力度,在缩小与东部差距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开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以及结构优化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其次,国家需要下达相关政策并实施宏观调控来加快商品流通以及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充分发挥商品流通对生产的服务及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转型,并最终形成开放且协调的统一商贸流通发展格局。

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合作

一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打破区域封锁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在全国各省级政府、行业、商会与企业间建立流通业的协调与交流机制,从而为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合作提供稳定的发展条件。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商业资源,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范围,各省级政府也应该通过建立有利于本省流通业发展的合作项目和开发综合性合作平台等方法,促进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跨省合作,从而提高行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率。

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并从整体上提高中西部经济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从而缩短其与东部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差距。首先,中西部商贸企业应该认识到加强区域商贸合作不仅体现在国内企业、行业以及协会的具体合作中,同时,也应体现在对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因此,在进行扩大对外开放的工作中,中西部商贸流通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自身的优势产业(有色金属、食品加工、汽车制造)为依托,通过加强与东部商贸企业的合作或丰富自身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中西部商贸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以达到吸引投资并实现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加大发展中西部现代流通业的力度

一方面,我国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中西部交通枢纽地位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商品流通速度的角度缩小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要深刻意识到“交通先行”是使地区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关键,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均有一个发达且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因此,在促进商贸流通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置建设,并建立以中部地区为主的快速、便捷且顺畅的完备交通运输体系,从而为中西部的商品流通提供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

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企业也应加强其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的整体发展。首先,中西部地区流通企业应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并建立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的出口商品基地与商品交易中心,并以网络化的办公体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从而实现商品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其次,中西部地区应集中发展自身具有较大优势的商品流通业,从而使优势产业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缩短与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差距。例如,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因此,努力推动以能源产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市场的形成并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贸易条件,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建立健全统一的现代市场运营体系

我国需要以中部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依托,通过构建东部与中西部商贸流通的大市场,来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需要以一定规模的中型城市为主体,以小城镇和新型城镇为依托,在中部地区形成城乡商品集合与交流的集散中心,并使得中部成为东部与西部进行商贸合作的纽带,从而为东西部商贸流通企业的合作提供良好而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商贸流通企业也应该加强连锁经营的力度,并加快大型流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加强商贸流通产业的影响力并促进其自身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连锁企业共有359家,虽然与2012年的298家相比有所提高,但仍与发达国家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必须要完善商贸流通业的市场改革,从而全面推进商贸流通连锁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的商品流通组织,并构建具有连贯性与可以产生较高商品效益的流通网络体系,快速推进以商业连锁为主体的多元化流通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消除我国东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性。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并结合商贸流通业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因素,从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发展中西部现代流通业力度以及建立健全统一的现代市场运营体系等方面,为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可见,未来加强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性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J].社会科学研究,2011.2(12)

2.祝合良.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培育发展思路[J].中国流通经济,2011.8(9)

3.时保国,张育林.合理构筑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5(23)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迅猛,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尤其以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起到了巨大示范作用。泛珠江三角区域通过了《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中部、西部、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正蓬勃发展。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区域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差距逐年拉大,这成为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产业发展盲目和重复建设

我国各地产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业同构,各地不能从区域全局和本地比较优势出发规划支柱产业,盲目追求价高税大的项目,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产业间协调程度不高,互补共赢空间不大,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二是产业发展体系化,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力。此外,在基础设施方面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2.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区出于地区利益和政绩观的驱动,在区域合作过程中重形式,没有真正转变观念,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有些地方在开放市场、资源共享方面甚至出现伪合作倾向,各自为政,重视地方短期利益,忽视区域长远利益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行政壁垒森严问题依旧存在。

3.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政府主导以行政力量推动区域合作是目前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式。尽管很多领域都达成合作协议,但缺少法律效力,没有建立多层次的、规范的区域协调机构。缺乏省际间、城市间有力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机制不健全。

4.流域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河流跨界污染问题严重,上游对下游区域的水污染和耕地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虽然法律规定以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控制水污染,但实际实行部门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缺乏全局意识,只顾本地经济利益,忽视对流域下游的环境影响,由此引发地区间污染纠纷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1.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地方政府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区域合作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一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共同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编制区域合作中长期规划;二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健全市场机制,建设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自由流动。三是加强交通、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管理,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统一化。

2.立足特色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

在产业布局上从全局出发,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惠互利。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定位,发展本地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在区域内建立起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和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尤其要大力推动企业合作,使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主体。

3.建立长效区域合作机制

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如组建跨行政区的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政府间合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等。二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方既能合理分享合作产生的效益,又能补偿因共享资源而带来的相对损失。

4.加大环境保护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人口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费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大,在环境合作中首先要发挥积极作用,承担更大责任;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杜绝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跨地区转移。四是建立区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合作机制。加快立法、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信息通报机制、纠纷处理机制、污染督察和监测机制来保障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辽宁省;人口;差异性;协调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辽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分析

1.人口区域分布不尽合理

从时间序列上看,辽宁省经济发展增长较快,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与经济发展进入到良性影响阶段。但省内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明显,人口增长率高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达的沈阳、大连等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经济的这种空间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人口质量城乡差异显著

一个地区的人口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等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人们的医疗保健和健康状况。历年来,辽宁城乡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乡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差异显著,2000年辽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5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55.6元;2011辽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66.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297.5元。导致城镇高素质的人口比重都远超于农村地区,并且差距仍在扩大之中。人口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主要体现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上,2011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用于食品5254.96元,而农民家庭仅为1162.5元,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高于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3.人口流动限制较多

当前,辽宁省人口和劳动力流动还存在诸多限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大量富有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城市化、产业集聚过程中,众多农民失去土地,推动劳动机会。这些失业、失地人口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就业机会渺茫,需要依靠城市救助维持生活。与此同时,这些人口却不愿意或不能够向区域内中小城镇和农业地区转移,偏偏中小城镇的相关产业发展迫切需要产业工人,于是无形中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政府财政的巨大包袱。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内的劳动力信息网络不畅通,相互拥堵、相互隔离。割裂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4.人口老龄化速度地区差异较小

辽宁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但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辽西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略低于中东部地区。造成老龄化区域差异较小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迁移流动。辽西北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或其他省份迁移流动,少儿和老年留守在家。而经济增长较快的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则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入,使其相对减缓了老龄化进程。

二、人口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1.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建设老龄社会的制度体系

由于少子和长寿,辽宁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从而宏观经济投资水平的下降、社会保障压力的上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不足、社会供养体系的供需失衡等社会问题一一凸显出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人口过程,建立并完善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将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

(1)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当前,养老保障体系是地方统筹、城乡分离的。在城镇地区,已基本建立起社会化的老年保障体系、退休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但在农村,社会养老采用的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五保”供养制度,但这种养老保障的标准较低,覆盖率也比较低。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则更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基本瓦解,农民几乎无任何保障。直到本世纪初期,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开始逐步实行。

(2)推迟退休年龄

推迟退休年龄,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紧缺和社会保障资金供养不足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逐渐推迟城镇职工的退休年龄,并逐步过渡到男女同龄退休,不会加剧当地户籍人口的失业问题,反而能充分利用准老年的人力资源。

(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坚持家庭养老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作用,完善养老多元化模式,要建立老年人口居住自由流动机制,积极探索“本地待遇、异地养老”的服务模式。

2.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人口发展整合

行政分割对区域发展的制约明显。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部门的利益主体化,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化,严重阻碍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了人口产业结构同构化、人口分布的平面化、劳动力市场流动的限制、人口城乡与地区壁垒,因而,区域人口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

(1)促进区域内人口和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和无障碍流动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区域统一市场的体现,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打破人口流动的各种壁垒,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构成整体性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发挥人力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只有实现人口自由的流动和迁移,才能实现不同素质的人口在其最适宜的地方就业。实现区域内劳务需求信息共享和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2)促进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的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