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 人文素养 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简述

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加快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是学生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所形成的一种人文关怀,是保持持续动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在不断变化着。目前,虽然在中职教学中对英语比较重视,但是学生们不要忘记,传统文化是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人文素养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思辨能力。这些都对我们学习能力的加强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加强语文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更加深刻,能够加快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欣赏能力。人文素养有时能够迸发出幽默的气息,加快交际氛围和生活情趣的建立,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气氛。没有高雅的人文素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欣赏能力。加快语文教学,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收集许多素材和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判断方式。思辨能力的形成使教师拥有了开启智慧的钥匙。智慧使得教师能够明确地判断和定位,提高理性思考,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接近智慧的人。

二、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做好彼此角色定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文情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严格重视态度。目前,就中职学生教学现状来看,他们的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有必要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注重交流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职语文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把学生看作语文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自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放松自己、尊重老师,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2.运用中国传统美德传承学生的人生观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一些的名言警句。这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育重视孝道。这在尊老爱幼、加快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人文素养进行有效调控的过程,能够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加强学生对自然以及生命之间强大的责任感。此外,让学生深刻了解我国开放包容的意识,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绽放出生命的价值。让学生激感交流,从而让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塑造中变得坚不可摧,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历,加快学生的情感培养。

3.构建语文素养素质培育体系

随着当代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更新专业知识。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出健全的素质培养体系,将学生人文素养素质的体系运用到学生的品质培养中,加快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协调策略和引导补充

1.努力培养中职学生阅读的习惯

在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过程中,教师要加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学生阅读习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素养增长方式。学生的个性不同,爱好不同,其阅读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以此来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做出充分的改进。

2.合理衔接实践训练内容

实际的训练过程一般需要学生由行为到内在素养的提升转变,而人文素养价值的提升就需要依据这一原理。中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快引领学生走进博物馆,欣赏一些书法,对一些作品进行科学的感悟,注重多种形式艺术作品的积累,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快人文感染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自身得到鼓舞。

四、小结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交流的实际效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晨.语文教学对提升中职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与教学对策[D].鲁东大学,2013.

[2]费伟.中职语文文学人物形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及教学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3]陈春兰.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其次,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的积淀和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当然,我们并不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而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前面所言,它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由于素质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从重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比喻,即给学生干粮不如给学生猎枪,这个比喻强调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

然而,我们并不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特别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着眼点的教育体系或模式,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就不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一种类型、模式或方式的教育对人才的心理品质即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可以体现于任何一种教育之中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素质的提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教育中,教育本身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当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以后,提高素质才能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的。因而,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重大突破。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或者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因此,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高等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的武装,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型的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就应更加注重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更新。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这与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三、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1995年,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全国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试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其中人文教育薄弱尤其突出。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设想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普遍的认同。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们还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弥补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可以说,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首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始终与高等教育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和讨论相依相伴。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双重探索,思想观念讨论中的收获与突破对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反过来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改革。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在高等教育界逐步确立,并逐渐深入到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头脑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强调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无疑为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高等教育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多年来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修养、业务能力、身体心理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21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求学网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在新时代下的一种补充与深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表现在知识的增长,又表现在能力的提高,更体现于这二者的统一和升华。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再到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重大发展,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在人才培养问题中有了新的突破。人才培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更加注重素质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让医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但单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提高素质则会更多的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让医学生学会做事,又要让医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医学知识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医德高尚的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始终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个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服务于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教育不断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素质教育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一次次的课标修订,都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学法的指导,才可以。千教万教教做真人。语文教育也是叫教学生做人最重要的一门课。首先老师要教会学生道德、教会他们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美德。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求老师融会贯通,把生活的点点滴滴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传达真善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文章曾经提到过语文教育重在理解与表达,具体为阅读与写作,教师应把二者结合,给学生看一些浅近的写作书(这里指类似叶圣陶的写作理论而不是《学生作文》)让他们懂得基本的写作原理,并叫他们以丰沛的情感认真地生活,成为自己的经验,并将其中重要地有感情地记录。这样经验与书本结合,对人的成长与成绩都有益,这其中就是将素质教育灌输进初中语文的教育中了。

二、语文教育的传统体现

基于初中语文的普遍形态里的现状,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过程基本就是一个反复填鸭死板教学过程的进行,导致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少。传统教育更注重分数机制,根据教材制定教案,甚至缺乏的一些可以开放学生思维想像的教育手段,一味的以教师的主观思想来给学生进行授课,不能培养初中生对学到知识的灵活应用,以于以变成打开书本比分数,关上书本就把那些关于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早就全都还给老师了。纯粹是为学而学,而忽略活学活用的理念,把学生教育成一个个认字的机器,缺乏个性和创新的能力,这类学生的未来,根本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以语文中的作文为例,初中生的作文成了新时代的八股文,其高调的或歌颂或反映或批判的各类文章,完全脱离了初中生该有的实际色彩,让人感觉是一种不符合初中生年龄的早熟思想形态,这样教育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意义

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63-02

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头等大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物理教学中知识的要求和学生在主观上全面发展的关系正在日益趋于合理,物理教学正向素质教育的方面发展。这一切必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个性,培养独立思维,促进全面发展,塑造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从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很多,下面仅从五方面谈谈其做法。

一、潜移默化,恰当地渗透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以德为本,物理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思想教育是提高德育时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注意从点滴做起,运用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方法,恰当地渗透思想教育,效果很不错。我们教材中的科学美可以在教学中揭示出来,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从事的科学活动。

在教学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时,只要我们去钻研课本中隐含的德育素材,就可以找到现成的话题。1840年物理学家焦耳确立焦耳定律,这个时间与历史上的相巧合,可以将中国的历史的悲壮向学生讲述,告诉他们这个事实:落后就会挨打。焦耳为了得出热功当量的数据,花了四十年做了四百多个不同的实验,这样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们认真严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良好科学精神。

在讲“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介绍世界和我国减少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是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电流定律》一章时,结合教材有关部分简单介绍安培、伏特、欧姆、焦耳等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科学态度和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的精神。日久天长,思想教育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当然,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教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研究和实践,一定会总结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成效。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例如,在讲课时,打破了老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改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看书,师生讨论,老师精讲”的做法。又如,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物理中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就是实验,学生要想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实验是一条必经之路,要想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巩固和运用物理知识,物理实验是大功臣。学生考试前只是看书,动手实验是弱项。所以,学生实验能力的加强和培养势在必行,教学标准中规定的实验我们一定要按时按量进行,学生实验的时候一定要让其认真思考,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比如,使用天平的实验,当学生们按要求测量完铁块和木块的质量后,可以提出如何去测量一颗米粒的质量,学生们会凭借实验经验,认真分析刚才实验的过程,悟出一粒大米的质量是不可能用天平测量出来的,因为天平是有分度值的,所测物体的质量至少要等于天平的分度值。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们会很快自己动手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这样,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们会充分掌握,而且重点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有留作业,作业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稳固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步骤。不留具体哪几个问题,而留“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课堂总结,这些做法不但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也大大锻炼了学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

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讲题时注重“一题多讲、一题多变”。做实验时,适当更换部分器材,从另一角度加以验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等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实践紧密结合而努力。教学中,除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热现象》一章时,让学生了解电冰箱原理,引导学生分析雾、露、霜、雪等一些自然现象。在讲到电学部分时,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家用电器的原理、说明、使用方法等。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小实验、小制作,每次都号召学生动手实验、制作,并利用比赛形式加以表扬、鼓励。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学好物理,才能服务于社会。

五、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