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概念 教学探索

【正文】:生物学概念是生物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的理解与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形成并理解概念,明确所学的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要学好生物科学,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学概念。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校实行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本人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现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本人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

一、联系生活,让事实成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

生物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并不陌生,老师可以使用这些事实来作为学生概念学习的支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学实例和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这些感性的认知中抽象概括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最终形成一种理性的认知。例如当学习“种子的萌发”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我首先让同学们思考农民伯伯为什么要选择春天播种,而不是在冬天和夏天了?)一定的水分(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播种前要用水浸泡种子),充足的空气(播种前农民伯伯通常要松土);与事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观察、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生物学的谚语或俗语引出概念,使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例如:七年级上册"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引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叶落归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一山不容二虎”“草盛禾苗稀”生物的竞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捕食关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生物影响环境。“橘逾淮北而为枳”引出环境影响生物。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抓住关键词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一个完整的概念由几个要素组成,我在教学中往往引导学生找出几个要素并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对概念进行初步掌握。例如:七年级上册,传粉(花粉花药柱头)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生态平衡(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七年级下册,消化(食物消化道分解细胞吸收)反射(神经系统刺激反应)八年级上册,先天(生来遗传物质)仿生(结构和功能仪器和设备)八年级下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受精卵)等。通过找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可以更深入的剖析概念的内涵和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五、通过实验研究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其基本要素,也是生物学的基本语言,学生们都希望在概念教学的同时辅以实验教学。老师要抓住实验与概念的结合点,让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去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去思考、掌握概念。例如七年级上册在学习细胞时,我分别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组织细胞时,我让学生第一次观察后将生理盐水换成清水再观察,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清水环境中会破裂,而洋葱的表皮细胞不会,同时引入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概念,原因就是植物的细胞壁对细胞的形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对于细胞的相关概念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对于细胞壁与细胞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也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学习叶片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制作徒手切片,然后进行观察,在实验中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掌握

此外,我还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自己总结生物学概念和规律,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体系。如让学生探究水温与金鱼的呼吸次数,通过金鱼鳃的开闭来计算呼吸的次数与频率,通过控制水温的变化来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记录数据,最后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就一目了然了,再让学生用语言将概念表达出来。

六、进行概念的比较学习,避免概念的混淆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法在运用于学习中能有效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对加深概念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这一技巧。例如七年级上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七年级下册:“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八年级上册:先天和学习行为,八年级下册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可以进行比较教学,突出两个概念中的不同点,让学生更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有利于纠正许多常见的错误,使其掌握起来自然更清晰,避免概念间的混淆。

总之,对概念的教学要采取用各种教法,使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但是选用的方法一定要与所讲的概念相适应,要使概念的引入、理解、巩固能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透彻易懂,不要使概念教学变得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陈旧教学模式。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中学生校园社团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和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作为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 生物学科社团发展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生物学科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在高中校园发展生物学科性社团,借力社团活动,对改变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善教育教学生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生物学科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将生物学科从书本、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甚至是校园之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展社团活动,从而融合知识、技能、情感,形成高中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

2.1 实验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课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程的规划及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开展实验内容。教师可具体开展下列两类活动:① 教材实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非常多,如:有机物的鉴定、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观察等,② 创新实验:以教材实验为基础,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甚至提出新的课题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交流。例如,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生长素对桂花枝条扦插的影响,探究低温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重复教材实验既让学生巩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动的创新实验,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直到撰写科技小论文。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理解了科学概念,锻炼了实践能力,更是形成了科学态度,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获得了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2.2 调查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还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生命现象,用生物学知识认知生命、解释生命,从而热爱生命。调查类活动可以包括下列两种类型: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如校园植物的认知、分类与分布,校园周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的比较等;②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城市河流的污染调查,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等。

调查类活动的趣味性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在调查研究中,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式和路线,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在观察有趣的生命现象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在较好的理解了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适应,物质与能量的平衡,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在生命系统中人是主体又是客体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和生命观念,以及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如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

2.3 实践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及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体现了生命科学的价值。教师可开展如下一些活动:① 标本制作: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并给他们介绍标本制作的技术,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动植物标本,如植物叶片标本、蝴蝶标本、昆虫标本,还可以制作鸟类标本等。② 模型制作: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本质具体化,可在社团的学生中开展模型制作比赛,如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制作、DNA分子模型的制作等;③ 种植养殖:组织社团学生建立校园生物园,如种植花卉、蔬菜、果树,培养蘑菇,养殖小白鼠、观赏鱼和家鸽等,制作生态缸和小型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探索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的嫁接技术和鱼类的繁育技术等。

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独立、熟练的动手能力。在这些实践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和生物体亲密接触,学生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生命现象,发现生命规律,热爱生命个体,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

2.4 科普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应自然科学的本质。科学最终又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开展一些科学普及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开展以下两类活动:① 科普宣传:利用节假日,面向学校师生,或深入到校园周边的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和健康知识宣传,如城市水污染调查的图片,艾滋病、乙肝、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图片,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有效预防等知识宣传;② 科技创作:借助学校的科技节及市级科技活动等平台,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学相关的作品创作,如制作水污染处理的浮床,无土栽培蔬菜的简易装置,家庭生活污水的多级利用装置等。

在这些科普活动中,学生成了科学的传播者,唤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以及环保意识,从而更好地爱护我们的身体和保护生存的环境。另外,学生通过调查搜集资料,动手参与制作,既锻炼了科学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素养,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在深化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园学生社团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团发展必然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学术化的道路。因此,建立生物学科性社团可行且有必要,生物社团必将开辟生物学科教学的新模式。科学地开展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具备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W能力的生物学研究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5):20-22.

[2] 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9-10.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生物初一这一年的学习非常重要,这一年的实验思维和实验题答题思路,是之后物理化学学科的最好的铺垫,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态度

有的学生感觉自己对生物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不能成为生物成绩不理想的借口。对于初中开设生物这门课程,学生和家长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我们现在学习生物学,决不仅仅是为了期中和期末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了解大自然,了解我们人类自身,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的时候忘记带课本,这是最影响学习的一点;上课的时候不能认真地听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转着头看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的学习方法

抓住课堂45分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尽量避免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在课堂上,不仅要做到眼看耳听脑子转,而且要动手做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感觉自己都记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准备一本课堂笔记本,能够使自己在当天复习或者最后总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轻松许多。

学习的时候能用课本的语言背诵每个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清楚明了地解释每个概念,每个知识要点。练习册上每节设置的“重要的知识”和“我的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重视图表的的作用。对于课本中每幅图表,都要认真观察。同时,学会自己绘制概念图,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对于前后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

多思勤问

课本中很多地方设置了疑问,需要你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对于课本的知识,不要“点到为止”,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是很难进步的。不管是老师讲过的东西你没有听懂,或者是你通过学习产生的新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问。老师最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也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听懂而责备你,最怕不懂装懂,于是遗留的问题积少成多,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抄作业的行为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永远不会成为你真正拥有的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多联系实际。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什么?在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后,我们知道是因为植物在夜晚暂停了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

初一新生生物的学习方法一、“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初中生物的学习目标(一)初中生物学习的总目标:

(1) 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学习的具体目标;

(1)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极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4)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5)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6)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能力和创新能力。

(7)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8)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9)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10)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11)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具有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体地位;开放性;广阔性;创新;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49-03

关于创新的定义,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观点。目前在国内普遍认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领域,凡属于突破传统的先进成果、良好行为或开拓性的思想均可叫做创新。创新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原有基础进行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育侧重于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它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学科教学与训练,促进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品质,使他们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而创新教学则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学里,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和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所以,为了切实有效地逐步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学质量和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本文对中学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一、明确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主体、充分尊重主体和着力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教学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会学习生物学。首先,生物学教师要全面认识主体。这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不但要备好教科书和其他的教学资源,而且还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以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知识结构等,而后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终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而生物学教师则只充当他们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其次,生物学教师要充分尊重主体。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学教师要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第二,生物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平等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给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及表现、发展生物学能力的机会。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尊重主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来实现。例如,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可以通过提问、自学或叙述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在作业、考核、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中从层次性出发,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再次,生物学教师要着力发展主体。这要求生物学教师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笔者认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学教学活动的质量;第二,要保证学生活动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第三,要优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教学媒体的变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生物学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机会。

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中学生物学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最鲜明的要求是开放与创新。它特别强调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反思;并要求在教学别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又要求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套用可表达性知识的教学经验,而需要通过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为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对学生实行开放性的教学。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形态解剖内容,笔者经常采用包含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学生阅读自学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讨论学生总结教师汇总评价”,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结果表明,此法用于涉及形态解剖知识的教学非常适用,效果较好。

2.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来,鼓励他们敢于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开放性。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探究模式从事教学。经过笔者多次教学试验表明,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效果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模式是“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教师指导学生制订探究计划教师指导学生实施探究计划学生自主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引出结论师生共同总结”。

三、补充相关生物学知识,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中学生物学知识是综合、多样的。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形态解剖学、分类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人口学及医学等各个领域。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教材中用补充阅读材料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有时并不能全面反映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全貌和研究成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这就需要中学生物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补充相关生物科学知识,使学生通过所补充知识与应掌握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分析、思考,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生物科学的发展面貌和应用前景,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例如,在讲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章时,结合学生对基因、转录、反转录和转译的概念,以及经典遗传学三大规律的理解,教师可适当介绍有关转化、转导和转座的有关知识、研究进展、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应用情况等知识;又如,在讲授“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时,教材虽然都安排了有关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昆虫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但关于这部分知识在人类生产和医学中应用的实例过于偏少,此时教师应从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最新出版的著作中找出相关例子以补充教材的不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如,在进行“生物与环境”这个单元的教学时,除了应通过对相应例子的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有关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之外,教师还应增加有关人类离不开生物,生物也同样离不开人类,人与生物相互依赖的大量例子,逐步让学生懂得人类为什么要保护和利用好生物资源的道理。

四、注重中学生物学基本概念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概念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的反应,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逻辑元素。按照以布鲁纳为首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家们的观点,学生所学到的概念,越是基本、普遍,对新知识或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所以,学生对某一学科掌握的基本概念越多,他们越能深入理解这门学科,自然对这门学科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也就越强。

中学生物学基本概念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使学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学好中学生物学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进一步学好生物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好生物学基本概念又是学生学习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和将生物学基础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前提。但是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形成需要在生物学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以及对生命现象本质的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才能形成。所以,在教学中生物学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比较、分析、概括和应用等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中学生物学基本概念,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总之,在中学生物学创新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切实实施创新教学后能完全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自觉学习、主动发展,进而在未来能独立自主、创造性地适应社会发展,生物学教师要采取一切可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学智.创新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3.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它们的思想方法、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生物科学与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另外,生物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1]

一、在生物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科交叉渗透

在生物日常教学中,有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和生物学难点的突破等,有时就可以进行学科交叉渗透。[2]例如,在讲授细胞周期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在高一所学的物理学中的振动周期概念与细胞周期进行类比,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在学生对细胞分裂还未了解之前来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但学生对振动周期的概念早已熟悉,这样细胞周期的概念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活细胞内每时每刻都高效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些反应都可借助化学知识来解释,如用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化学知识阐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另外,在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如在讲到渗透吸水原理时,学生都知道渗透装置中漏斗管内的液面不会一直上升,但不知道怎样解释,课本上也没有具体答案。但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中压强的平衡和化学中的一些动态平衡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便可迎刃而解。[3]

二、在生物练习中加强学科交叉渗透

很多生物计算题,学生在解答时往往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换种思维,有效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为我所用”,例如利用物理学、化学或数学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既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可增强学生的学科交叉渗透意识。

例如:假设有四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和每种氨基酸数量不限的情况,分别能合成几种不同的四肽?如果选用单一的生物学方法解答本题,计算时复杂且易出现错误。但应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思维去处理以上问题,就能准确而又轻松地得出答案。即在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能合成四肽的种类为N=24种;每种氨基酸数量不限的情况下,能合成四肽的种类为N=aaaa种。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学科交叉渗透

(一)挖掘教材中有意义的学科交叉实践活动

在学习了必修3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这一章之后,可能许多同学会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糖尿病问题比较感兴趣。这时,老师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关于“糖尿病调查与检测”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及调查,对糖尿病的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总结。学生还可以去医院进行咨询,找出生物和化学课本中所学的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二)从身边寻找有价值的学科交叉实践活动

在学习到有关环境污染的内容时,如果学校或住宅周围有水源污染,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取样调查,分析造成水源污染现状的原因。这样的调查能够使学生主动形成保护环境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认识水污染的危害是非常有意义的。而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是融合历史、地理和生物知识的一个完美跨学科交叉点。[4]

(三)巧妙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实践活动

在学习完高中生物选修3基因工程这一专题后,有关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就凸显了出来。这时,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的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可以邀请各学科教师,请他们分别从自己本学科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也可以各抒己见。组织这样的主题班会,既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建新.谈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综合的教学[M].广州:厚街中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