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创新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土地资源提供一定的保障,经济的发展也是在土地资源上进行的,只有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才能真正使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土地资源利用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生态利用,并且通过这样的生态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粗放,利用率不高
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大面积占用土地在所难免。但就目前看来,在土地的实际利用过程中,土地实际使用面积较小,比如在工业用地中,真正的建筑用地占使用面积比例很小,而厂区内庭院面积,绿化面积过高,也就使土地无法真正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同时,还有很多城市存在着大量旧城区,这些城区的建筑物较旧,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却没有进行及时拆除,也就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另外,很多城市为了支持本区高科技发展,会划定一定的高科技工业园,这些工业园占地面积相当大,但是却因为种种不健全的政策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招商引资,使得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这些原因都造成区域内的土地资源浪费。
2.用地结构失衡
用地结构失衡是很多城市在经济发展时所犯的错误。在区域经济建设初期,很多城市为了更快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引进了过多工业,使得工业用地面积过大,农业、服务业占地面积不断缩小,形成了土地使用结构失衡。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指标中存在缺陷,导致很多土地没有进行具体划分,也就影响了城市规划划分。还有一项重要因素是,很多城市用地结构混乱,没有形成必要的土地使用体系,例如农工用地混合,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混合等,这些结构上的失衡不仅影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还不利于城市经济的整体规划。
3.相关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由于很多区域在进行经济发展时更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结果,对于取得结果的过程并不重视,也就导致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意占用土地,进行违法施工建设,而相关部门缺少对土地的资源的监管也就使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不利于土地集约生态利用。
二、如何实现土地集约生态利用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相协调
1.建立相关责任机制,落实用地规划
土地资源是否能得到集约生态利用关键还是要看政策的落实和管理人员的执行。要想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就要强化相关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整个部门人员都形成相关的责任意识,从而严格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规划。同时还要完善相关土地法规,加强人员教育,使相关工作人员都能清楚政府的治理决心,从而对违法、违规、触红线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和惩罚。另外,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建立相应考核目标,确保领导责任制落实到实处,使管理更加高效、有序、合理。
2.加强法制监管,合理规划利用
必要的法律建设也极其重要,对于规范人员行为有一定作用。加强法制监管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监管机构,制定严格地土地使用政策、标准等,从源头上防止浪费土地行为的发生。另外,监督机构也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对于企业用地行为的监督,对于土地浪费行为、破坏行为要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劝导,必要时可采用相关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真正做到防范在先、有效制止、严格查处,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另外,城市规划部门也要加强土地规划工作,严格调研、审批,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协调和控制,严格土地审批流程,切实做到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土地使用的协调统一,对于区域内占面积大的土地建设也要进行合理审批和规划,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利用土地价格的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土地侵占、浪费、滥用等行为。比如可以全面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经营性用地进行合理收费,从而防止企业过度占用土地。另外,也可以完善土地出让、拍卖等制度,对于经营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用地要进行严格审批,公平拍卖,不得大面积将土地规划给任何一方,保证土地分配结构的合理,同时,在进行土地使用权拍卖过程中要对竞拍企业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使用能力,并在土地资源的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多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旧城改造,建设多层建筑,鼓励企业进行旧厂房的翻新工作,并且可以对于土地使用情况好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政策奖励,以此形成良好的带动机制。对于区域内农村地区也要进行相应改革,鼓励农民进行闲置土地的利用,既可以发展新型农业,又能进行新型产业的引进等,在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使农民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
结语:
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向来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市发展、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吸收先进思想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经济建设。只有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英杰.土地集约生态利用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2]蔡俊,郑华伟,刘友兆,欧名豪.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3)
一、区域农村工业创新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区域农村工业创新有利于加速农村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其次,区域农村工业创新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区域创新的速度和质量。我国农村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面临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必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加以解决,而通过区域农村工业创新,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素质,为农村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这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区域创新,从而确保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组织创新。本文中的区域农村工业是指以一定区域为背景,农村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存在诸如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以及由于企业“小而全”的结构,使农村工业企业之间、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缺乏经济技术协作,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等问题的区域农村工业。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消除上述制约因素,全面提升农村工业的质量,增强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村工业的跨越发展,从而达到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目前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问题
按照企业组织优化的标准,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小型企业系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当大部分交易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而不是在市场上完成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都存在着非零的交易成本。合理的企业组织便可将存在于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市场交易一体化为企业内部交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效率的高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效率。因此,农村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农村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从而加速农村工业的聚集,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工业企业多是“小而全”的组织形式,即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在本企业内进行,缺乏与外界特别是城市工业的生产分工协作。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1.规模不经济。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而乡村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形成明显的内在不经济,表现在管理成本、原料成本、销售成本、技术开发成本、运输成本高,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高。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和土地无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内在不经济,但这仅仅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则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进行生产的。例如,乡镇小煤窑采用掠夺式的一次开采方法,有的煤炭开采率不到20%,比国有煤矿低近3倍,造成了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交易成本昂贵。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的存在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即有些交易在企业内进行,使交易成本内部化,避免单个生产者直接面对市场所带来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交易环节越少企业越经济。而通过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对技术采购和销售渠道的共同利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农村很多小企业特别是家庭工厂作为独立的个体,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需要与众多的对手打交道,花费很多信息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企业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由于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昂贵,这种“小而全”的封闭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1)限制了企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由于“小而全”的结构加上实力弱,农村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多采取掠夺性技术创新战略,只能利用耗能高、工艺落后、原材料浪费大的城市工业淘汰的落后设备;采用简单、粗放、劳动强度大的生产技术;选择城市和发达国家不愿生产、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的产业,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2)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缺乏外界的要素来源和供给,这种小而全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利于企业扩大规模。2004年农村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12.7人,平均总产值196万元,平均固定资本原值56.5万元。其中,占农村工业总数98.5%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平均固定资本原值25.5万元,平均从业人员5.2人,年均营业收入51.2万元。(3)增加了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社会成本。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竞争,由于缺乏实力,处于很不利地位,加上中国农村工业起点特别低,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等与城市工业差距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加大了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以低价取胜,而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不惜以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个别企业甚至依靠非正当竞争手段,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封闭的生产力系统,影响着要素优化组合,难以取得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制约农村工业企业自身竞争力的生长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工业化的最终顺利完成。
三、农村工业企业组织创新的途径
农村工业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发展成大企业,因此,只能通过生产的分工协作,将其纳入现代大生产体系,获取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同时提高其技术与管理水平。
工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日趋专业化。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也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过程,要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实现有组织的分工和协作,消除生产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封闭性所造成的危害,使社会分工和协作趋向合理化。城乡工业之间的协作尤为重要。城乡工业联系形成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可将局部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业来说,与城市工业进行分工协作,能够较快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轨道。那种认为城乡工业应该平行发展、二者始终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的观点,忽视了工业经济的内在规律性,割裂了城乡工业化的本质联系,使城乡工业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降低了资源利用率,使工业整体效率降低。不仅会延缓农村工业化进程,而且最终会制约国家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是一个有效途径。即在同一种行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之间,大企业通过合同契约形式与中小企业结成固定的承包经济关系,从而将零部件加工等生产任务交给中小企业完成,使之成为自己的生产车间或附属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的承包结构。塔尖是大企业,中间和底部是中小企业。系列内的企业进行密切的生产分工协作:大企业承担技术开发、组装等关键性生产,中小企业承担一般性任务和零部件加工,由此形成高效的生产体系,既充分利用了大企业实力雄厚的优势,也有效发挥了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具体而言,这种大中小型企业系列的优点主要是:(1)可以使中小型企业纳入现代化、专业化生产轨道,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有利于促进其生产水平的提高。(2)能够将大小企业的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大企业避免企业过大、机制不灵活的局限性,又可使小企业避开激烈市场竞争的风险,集中生产。而且有利于打破地区分割,使城乡经济一体化。(3)由于系列内的中小企业群一方面是有组织的,另一方面内部的各家企业又都是独立的,所以,在获得外部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保持了内部各个小企业固有的灵活性。这就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兼有大中小各类企业的长处,并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大中小各类企业固有的弊端。创新成果在系列内扩散的速度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建立大中小型企业系列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要有领头的大企业,而且这些大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实力,能够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竞争地位。(2)城市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一些大企业已经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竞争力,随着自主创新的不断深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逐步增多,城市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辐射逐渐加大,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农村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持力量。(3)需要合适的行业。那些生产过程能够分解的行业,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四、区域农村工业创新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
作为新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的高校中全面展开,其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改变了传统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引导、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现在各地政府都把创新发展摆在未来发展的第一位置,相应的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创业基地、提供配套的资金等,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中,许多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的兴起必定会带来新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形成。区域创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引起新的人才需求,这导致高等院校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1]。区域高校担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任务,在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之后,地方高校需要创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在新形势下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转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的创新体系发展。各地政府逐渐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通过创新改变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借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区域内产业的结构特征、未来的产业规划以及产业的创新体系来制定教育方向,以便于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良好的契合。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2.1拓宽就业途径,减缓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劳动力涌入市场,使劳动力市场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而近期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运行压力较大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毕业即是失业。通过培养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但使学生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还能缓解就业的压力[2]。
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到最后还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提高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生存竞争能力。通过在学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做到了知行合一,脱离了死读书、空有理论能力而无实践能力的教育困境。在参加工作后,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或是自己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是依托企业平台成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使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3教育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引起的改变
3.1才培养的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这需要高校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以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需要学校摆脱之前的老旧教育模式即只注重理论教育,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使得教育成果只是停留在了纸面上。改变教育模式就是不只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推陈出新进行开拓性延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操能力。
3.2促使高校教育方向的改变
培养更多的人才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是在高校的教学任务得到满足后进行的。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区域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当地经济建设蓝图的了解,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的方向,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投入到当地经济的建设中去,减少人才缺失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培养要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以能保证学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4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平台是连接高校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创新创业的主要渠道。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加深,各种实践平台被不断搭建起来,如创新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的同时,还有相配套的政策上的倾斜扶持,有力地支撑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在今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要着眼于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当地创新体系和创新产业的发展为目标,抓住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和基地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发展路径,组建特色鲜明、层次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区域人才科学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对外开放 创新体制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动力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科学发展制度体系 创新体制 突破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强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联盟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创新体制加快转型发展 创新体制 加快发展 促进增收 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成果运用 实现宝鸡经济责任审计新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加快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规范管理服务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勇开拓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区域协作创新体制,实施整体互动研培模式 科技部:推进现代种业创新体制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建教育管理新体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4] 杜子德.信息技术不能根本改变农村教育[J].校长,2010.
[15] 吴绢.美国大学生有多牛[J].校长,2010.
[16]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人民出版社,2007:6
关键词:欠发达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 空间结构科技工业园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34-02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干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空间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区域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欠发达地区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利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科技工业同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工业同的目的包括:第一,欠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欠发达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钾力保障。第三,欠发达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欠发达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地优势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欠发达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欠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欠发达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一些城市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周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同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同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欠发达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问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日前大多数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同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同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问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将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本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利・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同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同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大多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均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同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田红娜.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 商业研究,2007(07)